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59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高三历史复习备考课件第一单元从蛮荒社会到文明国家.ppt

  •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 文档编号:3932627
  • 上传时间:2022-10-26
  • 格式:PPT
  • 页数:59
  • 大小:11.28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高三历史复习备考课件第一单元从蛮荒社会到文明国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历史 复习 备考 课件 第一 单元 蛮荒 社会 文明 国家
    资源描述:

    1、第一单元:从蛮荒社会到文明国家第一单元:从蛮荒社会到文明国家问题一:什么是文明?什么是国家?问题一:什么是文明?什么是国家?文化与文明是两个容易混淆的术语,文化文化与文明是两个容易混淆的术语,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的物质和精神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明是指人类历史在继史前社会之财富的总和,文明是指人类历史在继史前社会之后出现的一个更高的社会阶段。后出现的一个更高的社会阶段。有学者指出有学者指出,应将,应将国家的出现作为考量文明社会产生的标志国家的出现作为考量文明社会产生的标志。而国家形成的标志,。而国家形成的标志,一是社会成员分化成不同一是社会成员分

    2、化成不同的阶层等级的阶层等级,二是强制性的权力系统的设立或王二是强制性的权力系统的设立或王权的出现权的出现。王家范大学中国史王家范大学中国史一、传说:氏族公社时代(前一、传说:氏族公社时代(前1万年万年-前前4000年)年)战国诸子百家的著作中记录了先民关于有巢氏、战国诸子百家的著作中记录了先民关于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的传说。有巢氏在树木上建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的传说。有巢氏在树木上建造巢穴,以躲避野兽的侵害;燧人氏钻木取火,教民造巢穴,以躲避野兽的侵害;燧人氏钻木取火,教民熟食;伏羲氏用绳索结网,从事渔猎;神农氏制作耒熟食;伏羲氏用绳索结网,从事渔猎;神农氏制作耒耜耜li s,教

    3、民农耕。,教民农耕。樊树志国史十六讲樊树志国史十六讲陕西临潼姜寨聚落遗址复原图陕西临潼姜寨聚落遗址复原图内向的氏族聚居布局内向的氏族聚居布局血缘为纽带血缘为纽带生产资料公有、集体劳动、共同消费生产资料公有、集体劳动、共同消费一、传说:氏族公社时代(前一、传说:氏族公社时代(前1万年万年-前前4000年)年)生产工具:石器、木头生产工具:石器、木头生产(耕作)方式:刀耕火种,集体劳作生产(耕作)方式:刀耕火种,集体劳作1、经济:、经济:生产资料所有:公社集体所有制生产资料所有:公社集体所有制农业格局:南稻北粟农业格局:南稻北粟管理方式:集体管理管理方式:集体管理选举方式:民主选举(选举方式:民主

    4、选举(禅让制禅让制)2、政治:、政治:决定决定决定决定3、文化:、文化:落后落后生产生产力决力决定定图腾、祖先崇拜(动物、植物、太阳等)图腾、祖先崇拜(动物、植物、太阳等)祭祀野蛮、迷信色彩严重祭祀野蛮、迷信色彩严重(2014年年卷卷24)中国古代,)中国古代,天天被尊为最高神。秦被尊为最高神。秦汉以后,以汉以后,以天子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己承天承天而而子民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这反映了秦汉以后这反映了秦汉以后A.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B.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C.皇

    5、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D.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考点:氏族公社祭祀文化考点:氏族公社祭祀文化B良渚玉琮良渚玉琮陶寺遗址陶寺遗址早期社会原始平等的关系已经被破坏,私有制出现;早期社会原始平等的关系已经被破坏,私有制出现;贵贱有别、高下有序的社会等级出现;贵贱有别、高下有序的社会等级出现;部族间已经出现剧烈冲突,凌驾于部落和聚落之上的政治部族间已经出现剧烈冲突,凌驾于部落和聚落之上的政治实体出现。实体出现。小心:凡事有例外!小心:凡事有例外!二、最早国家:文献和考古中的夏(二、最早国家:文献和考古中的夏(BC2070-BC1600)*二重证据法二重证据法 吾辈

    6、生于今日,幸于吾辈生于今日,幸于纸上之纸上之材料材料外,更得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地下之新材料。由。由此种材料,我辈固得据以补正纸此种材料,我辈固得据以补正纸上之材料,亦得证明古书之某部上之材料,亦得证明古书之某部分全为实录,即百家不雅训之言分全为实录,即百家不雅训之言亦不无表示一面之事实。此二重亦不无表示一面之事实。此二重证据法,惟在今日始得为之。证据法,惟在今日始得为之。王国维古史新论王国维古史新论总论总论二重证据法二重证据法=文献材料文献材料+考古材料考古材料1、国学大师王国维提出了著名的、国学大师王国维提出了著名的“二重证据法:二重证据法:“吾辈生于今吾辈生于今日,幸于纸上之材料外更得地

    7、下之材料。由此种材料,我辈固得日,幸于纸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材料。由此种材料,我辈固得据以补正纸上之材料,亦得证明古书之某部分全为实录,即百家据以补正纸上之材料,亦得证明古书之某部分全为实录,即百家不雅驯之言亦不无表示一面之事实。此二重证据法,惟在今日始不雅驯之言亦不无表示一面之事实。此二重证据法,惟在今日始得勾之。虽古书之未得证明者,不能加以否定;而其已得证明者,得勾之。虽古书之未得证明者,不能加以否定;而其已得证明者,不能不加以肯定,可断言也不能不加以肯定,可断言也”。对此理解正确是。对此理解正确是A.这种史学研究方法更注重地下之资料的研究价值这种史学研究方法更注重地下之资料的研究价值B.

    8、用这种史学研究方法研究后得出的史学结论应该深信不疑用这种史学研究方法研究后得出的史学结论应该深信不疑C.这种史学研究方法对于具体史实的考证和抽象理论的论证作用这种史学研究方法对于具体史实的考证和抽象理论的论证作用很大很大D.新材料不一定是新发现新出土的材料,而是新眼光新视角看待新材料不一定是新发现新出土的材料,而是新眼光新视角看待的材料的材料考点:二重证据法考点:二重证据法D2、(、(2013年年卷卷24)司马迁著史记时,文献关)司马迁著史记时,文献关于黄帝的记述内容不一甚至荒诞,有人据以否定黄帝于黄帝的记述内容不一甚至荒诞,有人据以否定黄帝的真实性。司马迁游历各地,常常遇到人们传颂黄帝的真实

    9、性。司马迁游历各地,常常遇到人们传颂黄帝的事迹。有鉴于此,他从文献中的事迹。有鉴于此,他从文献中择其言尤雅者择其言尤雅者,编,编成黄帝的事迹列于本纪之首。这一撰述过程表明成黄帝的事迹列于本纪之首。这一撰述过程表明A、史记关于黄帝的记录准确可信、史记关于黄帝的记录准确可信B.传说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历史真实传说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历史真实C.历史文献记录应当与口头传说相印证历史文献记录应当与口头传说相印证D.最完整的历史文本记录的历史最真实最完整的历史文本记录的历史最真实B*十年,帝禹东巡狩,至于会稽而崩。以天下授益。三十年,帝禹东巡狩,至于会稽而崩。以天下授益。三年之丧毕,益让帝禹之子启,年之丧毕

    10、,益让帝禹之子启,於是启遂即天子之位,於是启遂即天子之位,是为夏后帝启。是为夏后帝启。司马迁史记司马迁史记夏本纪夏本纪 *“益干启位,启杀之。益干启位,启杀之。”竹书纪年竹书纪年*文献中文献中夏与夏的社会夏与夏的社会*夏后氏五十而贡。夏后氏五十而贡。孟子孟子滕文公上滕文公上*夏后氏百官。夏后氏百官。礼记礼记明堂位明堂位*夏有乱政,而作禹刑。夏有乱政,而作禹刑。左传左传昭公六年昭公六年世袭等级世袭等级官职、刑法、军队等官职、刑法、军队等国家的特征国家的特征古书记载,夏朝中央官吏有古书记载,夏朝中央官吏有“六卿六卿”,还有,还有“庖庖正正”“”“牧正牧正”和和“九州之伯九州之伯”等地方官吏。又记载

    11、等地方官吏。又记载“夏夏有乱政,而作有乱政,而作禹刑禹刑”,监狱称为,监狱称为“圜土圜土”等。上述等。上述材料有助于说明的问题是材料有助于说明的问题是夏朝已经有了国家权力机构夏朝已经有了国家权力机构夏朝设置了官职、监狱,制定了刑法夏朝设置了官职、监狱,制定了刑法夏朝实行内服与外服制度夏朝实行内服与外服制度夏朝统治后期政治动荡,国王加强了法治夏朝统治后期政治动荡,国王加强了法治A BC D考点:夏朝官职考点:夏朝官职C*考古中考古中夏与夏的社会夏与夏的社会v二里头二里头 宫殿宫殿 基址基址v 宫殿宫殿 位于遗址中部,为整体略呈方形位于遗址中部,为整体略呈方形的夯土基址。东西长的夯土基址。东西长1

    12、08108米,南北宽米,南北宽100100米,高米,高0.80.8米。米。二里头文化考古发现的农具主要是石器,其中石铲、二里头文化考古发现的农具主要是石器,其中石铲、石镰数量最多,另外还有蚌石镰数量最多,另外还有蚌bng铲、骨铲和蚌镰等。铲、骨铲和蚌镰等。木质的耜木质的耜s也是日常使用的农业工具。主要农作物仍也是日常使用的农业工具。主要农作物仍然是在新石器时代基础上大量生产的粟、黍一类。这时,然是在新石器时代基础上大量生产的粟、黍一类。这时,饲养的家畜有猪、狗、鸡、马、牛、羊等,可谓饲养的家畜有猪、狗、鸡、马、牛、羊等,可谓“六畜六畜俱全俱全”了。了。考古发掘出的一个王朝:夏代的中国经济考古发

    13、掘出的一个王朝:夏代的中国经济镶嵌十字纹方钺镶嵌十字纹方钺兽面纹铜牌兽面纹铜牌可能是用于宫廷舞宴的饰可能是用于宫廷舞宴的饰物;又是百官身份的标志物;又是百官身份的标志1、夏朝没有留下直接的文献史料,有关记载多为转手、夏朝没有留下直接的文献史料,有关记载多为转手材料,有些具有传说性质,所以夏的存在引起学者的材料,有些具有传说性质,所以夏的存在引起学者的怀疑。二里头遗址发现后,怀疑的看法逐渐减少。这怀疑。二里头遗址发现后,怀疑的看法逐渐减少。这是因为是因为A.该遗址的发现证明夏的传说有一定真实性该遗址的发现证明夏的传说有一定真实性B.该遗址的考古发现与有关夏的文献记载一一对应该遗址的考古发现与有关

    14、夏的文献记载一一对应C.该遗址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夏的存在该遗址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夏的存在D.该遗址的考古发现属于原始材料该遗址的考古发现属于原始材料考点:考古史料考点:考古史料C2、在河南的二里头文化遗址中,发掘出了一些青铜器,、在河南的二里头文化遗址中,发掘出了一些青铜器,主要有小型青铜器,但也有青铜礼器主要有小型青铜器,但也有青铜礼器爵,这表明当爵,这表明当时的中国时的中国()A处于处于“公天下公天下”时期时期 B进入进入“家天下家天下”阶段阶段 C确立了确立了“封邦建国体制封邦建国体制”D形成形成“内外服内外服”制度制度 B二、最早国家:文献和考古中的夏(二、最早国家:文献和考古中的夏(BC

    15、2070-BC1600)生产工具:石铲、耒耜生产工具:石铲、耒耜生产(耕作)方式:石器锄耕,集体劳作生产(耕作)方式:石器锄耕,集体劳作1、经济:、经济:生产资料所有:贵族国有生产资料所有:贵族国有(私有制)(私有制)管理:早期管理:早期分封制(官职、法律)分封制(官职、法律)选举:世袭制选举:世袭制(父子相传,兄终弟及)(父子相传,兄终弟及)2、政治:、政治:决定决定决定决定3、文化:、文化:宗法制出现,阶级分化宗法制出现,阶级分化王权与神权结合王权与神权结合氏族社会产物氏族社会产物据据史记史记夏本纪夏本纪记载,夏王朝先后有十四世、十七记载,夏王朝先后有十四世、十七王,其中一次是弟之子死后王

    16、位复归于兄之子,两次是王,其中一次是弟之子死后王位复归于兄之子,两次是兄终弟及,其余都是父死子继。据此,下面结论成立的兄终弟及,其余都是父死子继。据此,下面结论成立的是是A.夏朝时宗法制度已具雏形夏朝时宗法制度已具雏形B.夏朝完善了嫡长子继承制夏朝完善了嫡长子继承制C.我国封建社会自夏朝开端我国封建社会自夏朝开端D.夏朝的王位继承比较混乱夏朝的王位继承比较混乱考点:夏的政治体制考点:夏的政治体制A?没有找到能直接印证夏朝历史的没有找到能直接印证夏朝历史的文字证据文字证据,以二里,以二里头文化的考古资料来复原夏朝历史,带有推论性质。头文化的考古资料来复原夏朝历史,带有推论性质。不要轻易下定论:夏

    17、真的存在吗?不要轻易下定论:夏真的存在吗?三、信史时代:商朝(三、信史时代:商朝(BC1600-BC1046)确实可信的历史确实可信的历史?1 1、信史时代的重要条件、信史时代的重要条件甲骨文甲骨文(1)甲骨文特点:)甲骨文特点:象形文字象形文字我国目前所发现的比较成熟我国目前所发现的比较成熟的汉字的汉字(2)小结:商朝历史因)小结:商朝历史因传世文传世文献献、甲骨卜辞甲骨卜辞和和考古资料考古资料的多重的多重印证而成为信史。我国历史上印证而成为信史。我国历史上第第一个有直接文字记载一个有直接文字记载的王朝。的王朝。考点:文字信息考点:文字信息1、下图是甲骨文的、下图是甲骨文的“高高”和和“宫宫

    18、”字。字。“高高”字反映字反映的是一种建造在土台上的房子,其下部是土台中挖有的是一种建造在土台上的房子,其下部是土台中挖有一口地窖。一口地窖。“宫宫”字反映的是在一个大屋顶下罩着两字反映的是在一个大屋顶下罩着两个(或两个以上)室内空间。从这两个文字的结构状个(或两个以上)室内空间。从这两个文字的结构状况可以了解到的信息最准确的是况可以了解到的信息最准确的是A.当时社会分化和特权观念明显当时社会分化和特权观念明显B.当时社会各阶层比较平等均衡当时社会各阶层比较平等均衡C.当时已进入到奴隶制国家阶段当时已进入到奴隶制国家阶段D.当时已开始建筑房屋定居生活当时已开始建筑房屋定居生活A2、在殷墟甲骨文

    19、中,已有、在殷墟甲骨文中,已有“春、夏、秋、冬春、夏、秋、冬”四字。四字。“春春”字像植物生长的形状;字像植物生长的形状;“夏夏”字像草木繁茂之字像草木繁茂之状;状;“秋秋”字像果实累累,谷物成熟;字像果实累累,谷物成熟;“冬冬”字则形字则形如把谷物藏于仓廪之中。整体寓意春种、夏长、秋收、如把谷物藏于仓廪之中。整体寓意春种、夏长、秋收、冬藏。由此可以得出:冬藏。由此可以得出:A.甲骨文以记载手工业为主要内容甲骨文以记载手工业为主要内容B.商朝是中国原始农业的起源商朝是中国原始农业的起源C.重农抑商一直是中国传统农业政策重农抑商一直是中国传统农业政策D.商朝时期农业活动已有四季之分商朝时期农业活

    20、动已有四季之分D2 2、文献和考古中的商朝体制文献和考古中的商朝体制内外服制内外服制大邑商大邑商“内服内服”四方四方(四土四土)“外服外服”尚书尚书酒诰酒诰篇云:篇云:“越越在在外服外服,侯、甸、男、卫,侯、甸、男、卫、邦伯;越在、邦伯;越在内服内服,百僚,百僚、庶尹、惟亚、宗工。、庶尹、惟亚、宗工。”商朝体制的商朝体制的实质实质:商与周边方国存在着一种商与周边方国存在着一种松散的松散的联盟关系联盟关系,商王是方国联盟的共,商王是方国联盟的共主,方国则臣服或归附于商主,方国则臣服或归附于商推行内外服制的原因:推行内外服制的原因:一是部落联盟的延续一是部落联盟的延续二是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二是

    21、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三是出于巩固统治的需要三是出于巩固统治的需要1、“别子为祖别子为祖,继别为宗继别为宗,继祢者为小宗继祢者为小宗.有百世不迁之有百世不迁之宗宗,有五世则迁之宗有五世则迁之宗.百世不迁者百世不迁者,别子之后也别子之后也.”(礼记礼记 大传大传)材料反映的政治制度是材料反映的政治制度是()A、内外服制、内外服制 B、宗法制、宗法制C、分封制、分封制 D、郡县制、郡县制考点:管理制度考点:管理制度2、西周的分封制与商朝的内外服制相比对地方的控制、西周的分封制与商朝的内外服制相比对地方的控制更加严密,主要是因为分封制:更加严密,主要是因为分封制: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诸侯的任免有周天

    22、子决定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诸侯的任免有周天子决定诸侯对周天子的义务更加明确形成严格的等级序列诸侯对周天子的义务更加明确形成严格的等级序列A B C D BC3 3、青铜时代、青铜时代时间:夏(开始)、商(繁荣)、西周(衰落)时间:夏(开始)、商(繁荣)、西周(衰落)青铜器的功能:青铜器的功能:A、作为礼器(祭祀);、作为礼器(祭祀);B、等级身份和政治地位的象征;、等级身份和政治地位的象征;C、沟通祖先或神灵;、沟通祖先或神灵;D、沟通天地和支持政治权力的功能、沟通天地和支持政治权力的功能“桀有昏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商纣爆虐,鼎迁于桀有昏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商纣爆虐,鼎迁于周。周。”左

    23、传左传宣公三年宣公三年考点:青铜器功能考点:青铜器功能1、1978年,湖北随县发现一座战国墓,出土了大量文年,湖北随县发现一座战国墓,出土了大量文物,有象征天子权威的全套青铜编钟和九鼎八簋物,有象征天子权威的全套青铜编钟和九鼎八簋(gu)。经考证,墓主是战国曾国国君乙,故称)。经考证,墓主是战国曾国国君乙,故称“曾曾侯乙墓侯乙墓”。战国时期的其他诸侯墓葬中,也发现过编钟。战国时期的其他诸侯墓葬中,也发现过编钟或九鼎。这些考古发现突出说明当时或九鼎。这些考古发现突出说明当时A.经济大发展使贵族陪葬品十分丰富经济大发展使贵族陪葬品十分丰富B.森严的等级秩序遭到破坏森严的等级秩序遭到破坏C.青铜是当

    24、时财富和权势的主要象征青铜是当时财富和权势的主要象征D.物质的富足刺激了精神生活的需求物质的富足刺激了精神生活的需求B2、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语句也愈加格式化。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这表明西周时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这表明西周时A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B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C宗法制度受到了严重的挑战宗法制度受到了严重的挑战D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B4 4、商朝经济、

    25、商朝经济从这篇卜辞中,你能汲取哪些历史信息?从这篇卜辞中,你能汲取哪些历史信息?癸卯卜,今日雨。其自西来雨?其自东来雨?癸卯卜,今日雨。其自西来雨?其自东来雨?其自北来雨?其自南来雨?其自北来雨?其自南来雨?可视为原始农业的农事诗;可视为原始农业的农事诗;在生产力不太发达的商朝,人们祈雨心切,在生产力不太发达的商朝,人们祈雨心切,当时的农事生产完全依赖于当时的农事生产完全依赖于天赐天赐。三、信史时代:商朝(三、信史时代:商朝(BC1600-BC1046)生产(耕作)方式:石器锄耕,千耦其耘生产(耕作)方式:石器锄耕,千耦其耘1、经济:、经济:生产资料所有:贵族国有生产资料所有:贵族国有(私有制

    26、)(私有制)管理:早期管理:早期分封制分封制松散方国联盟松散方国联盟选举:世袭制选举:世袭制(父子相传,兄终弟及)(父子相传,兄终弟及)2、政治:、政治:决定决定决定决定3、文化:、文化:宗法制发展,阶级分化宗法制发展,阶级分化神权色彩浓厚神权色彩浓厚部落联盟的延续部落联盟的延续青铜时代,农业是主要经济部门青铜时代,农业是主要经济部门甲骨文、卜辞祭祀甲骨文、卜辞祭祀据史记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张设的据史记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乃去其乃去其三面三面”,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创立,因此获

    27、得诸侯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创立商朝,这一记载意在说明商朝,这一记载意在说明A.商汤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商汤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 B.捕猎是夏商时主要经济活动捕猎是夏商时主要经济活动C.商朝已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商朝已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D.资源争夺是夏商更替的主因资源争夺是夏商更替的主因A2018年高考全国二卷年高考全国二卷四、国家完善时代:西周(四、国家完善时代:西周(BC1046-BC771)(一)国家政治架构(一)国家政治架构家国同构家国同构礼乐制分封制宗法制权力的继承权力的继承权力的认同权力的认同权力的分配权力的分配1 1、分封制:权力的分配、分封制:权力的分配政治生活等级化政治生活等

    28、级化天下归周天下归周问题一:西周的两次分封问题一:西周的两次分封第一次:武王分封第一次:武王分封目的:限商,管理广大征服目的:限商,管理广大征服的疆土的疆土合围控制合围控制提高王权提高王权第二次:周公分封第二次:周公分封目的: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目的: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天下共主天下共主”封颛顼后代封颛顼后代封舜后代封舜后代同姓国:卫、燕、鲁、晋、吴;同姓国:卫、燕、鲁、晋、吴;功臣国:齐功臣国:齐帝王后代:宋、楚帝王后代:宋、楚问题二:分封的权利和义务问题二:分封的权利和义务贵贵族族权利:权利:义务:义务:授土、授民、授爵、授土、授民、授爵、设置官员、军队、设置官员、军队、收税等管理权收税等管

    29、理权诸侯诸侯大夫大夫士士服从周天子命令、镇服从周天子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朝觐述职缴纳贡赋、朝觐述职诸侯诸侯大夫大夫士士管理:国家政权由松散走向紧密;管理:国家政权由松散走向紧密;问题: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问题: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1、山西省因历史上有韩、赵、魏三国而被称为、山西省因历史上有韩、赵、魏三国而被称为“三晋之地三晋之地”,但山西省的简称是,但山西省的简称是“晋晋”,而不,而不是韩、赵或魏。下列解释合理的是是韩、赵或魏。下列解释合理的是A晋国的历史更为悠久晋国的历史更为悠久B由分封制等级体系决定由分封制等级体系决定C晋国代表统一的潮流晋

    30、国代表统一的潮流D受宗法制正统观念影响受宗法制正统观念影响D考点:分封制考点:分封制2、公元前、公元前634年,齐国攻打鲁国,鲁国派使臣年,齐国攻打鲁国,鲁国派使臣见齐君说,鲁国的祖上周公与齐国的祖上姜太见齐君说,鲁国的祖上周公与齐国的祖上姜太公,共同协助周王安天下,有世世子孙无相害公,共同协助周王安天下,有世世子孙无相害的盟誓,你打鲁国怎么对得住先祖?于是,齐的盟誓,你打鲁国怎么对得住先祖?于是,齐君下令退兵。这一结果出现的原因是(君下令退兵。这一结果出现的原因是()。)。A:盟约对各诸侯的政治约束盟约对各诸侯的政治约束B:荣辱与共、利益一体的宗族观念荣辱与共、利益一体的宗族观念C:诸侯必须

    31、服从天子的分封体制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分封体制D:文化认同、天下共主的心理渊源文化认同、天下共主的心理渊源D3、下图是江苏镇江丹徒区出土的一件青铜器、下图是江苏镇江丹徒区出土的一件青铜器宜侯宜侯矢簋。簋内底有铭文矢簋。簋内底有铭文120余字,大意为周康王(西周第余字,大意为周康王(西周第三位国王)册封矢为宜侯,并赏赐他鬯酒(一种香酒)、三位国王)册封矢为宜侯,并赏赐他鬯酒(一种香酒)、铜器、弓箭和土田、山川、奴隶等。该文物铜器、弓箭和土田、山川、奴隶等。该文物A.充分反映了西周充分反映了西周“以番屏周以番屏周”的弊端的弊端B.全面体现了西周完整的宗法结构体系全面体现了西周完整的宗法结构体系C.佐

    32、证西周通过分封制扩大了统治疆域佐证西周通过分封制扩大了统治疆域D.反映西周建立起中央集权的政治机制反映西周建立起中央集权的政治机制C2 2、宗法制:权力的继承、宗法制:权力的继承家庭生活政治化家庭生活政治化天下归宗天下归宗问题一:如何继承?问题一:如何继承?强调:族权与政权结合强调:族权与政权结合 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形成形成“世卿世禄制世卿世禄制”的选官制的选官制问题二:宗法制的影响问题二:宗法制的影响强调:宗法制扩大周族的影响力;强调:宗法制扩大周族的影响力;宗族受到政治分封的刺激而加速分化宗族受到政治分封的刺激而加速分化 外延的扩大与内涵的淡化(

    33、血缘关系削弱)外延的扩大与内涵的淡化(血缘关系削弱)1、先秦到秦汉之际的史籍对早期华夏史的书写、先秦到秦汉之际的史籍对早期华夏史的书写形成一种普遍的倾向,即将传说的古帝王及其形成一种普遍的倾向,即将传说的古帝王及其他一些有来历或无来历的部族人物,都按血缘他一些有来历或无来历的部族人物,都按血缘关系的远近编制谱系,特别是大量追本于黄帝,关系的远近编制谱系,特别是大量追本于黄帝,以构成自黄帝以来世代相传承的宗法系统。这以构成自黄帝以来世代相传承的宗法系统。这表明了当时表明了当时A.华夏统一的意识逐渐形成华夏统一的意识逐渐形成B.儒家思想影响史书记载儒家思想影响史书记载C.宗法制维系统治集团稳定宗法

    34、制维系统治集团稳定D.皇位世袭权力不可转移皇位世袭权力不可转移A考点:宗法制考点:宗法制2、费孝通说:、费孝通说:“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的同心圆波的性质种丢石头形成的同心圆波的性质以以己己为中心,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愈薄。”他描绘的中国乡土社会组织体系是他描绘的中国乡土社会

    35、组织体系是A“家国同构家国同构”理想的表现理想的表现 B宗法制度文化的反映宗法制度文化的反映C“三纲五常三纲五常”原则的体现原则的体现 D分封制森严等级的反映分封制森严等级的反映B3、石陪华在、石陪华在中国历史纵横中国历史纵横写道:写道:“中国封建社会中国封建社会承袭了宗法观念和宗法传统,承袭了宗法观念和宗法传统,亲贵合一和裙带作风,亲贵合一和裙带作风,最终导致中国封建政治统治中反智主义倾向,即反对理最终导致中国封建政治统治中反智主义倾向,即反对理性,经验守旧,这是封建宗法政治又一特色。性,经验守旧,这是封建宗法政治又一特色。”材料说材料说明:明:A.宗法制度为封建社会所沿袭宗法制度为封建社会

    36、所沿袭B.宗法观念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封建社会的发展宗法观念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封建社会的发展C.封建社会政治统治腐败无能封建社会政治统治腐败无能D.家国一体的政治模式不利于传统科技的进步家国一体的政治模式不利于传统科技的进步B问题三: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对比问题三: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对比王王-侯侯-卿卿-士士大宗大宗-小宗小宗按照血缘按照血缘按照父系血缘的亲疏按照父系血缘的亲疏授土授民授土授民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继承制土地关系土地关系血缘关系血缘关系贵族分权制贵族分权制贵族继承制贵族继承制有效统治,巩固政权有效统治,巩固政权防止纷争,维护等级防止纷争,维护等级天下共主天下共主天下大宗天下大宗1、左传左传:“

    37、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是以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觊觎。是以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觊觎。”这段记载主要反映了:这段记载主要反映了:A宗法等级包括庶人和奴隶宗法等级包括庶人和奴隶B宗法制和分封制相互依存宗法制和分封制相互依存C大宗和小宗之间无隶属关系大宗和小宗之间无隶属关系D中央集权制度已经形成中央集权制度已经形成考点:分封制和宗法制考点:分封制和宗法制B2、西周的青铜器,花纹大致有几套配合使用,铭文文、西周的青铜器,花纹大致有几套配合使用,铭文文字是一样的,词句格律也

    38、一致。周代的贵族子弟,彼字是一样的,词句格律也一致。周代的贵族子弟,彼此可以引诗赋诗,作为社交的媒介,或据此对当时的此可以引诗赋诗,作为社交的媒介,或据此对当时的事件或人物进行批评、议论。这表明周代事件或人物进行批评、议论。这表明周代A.形成了注重历史传承的风尚形成了注重历史传承的风尚B.社会上层文化具有同质性社会上层文化具有同质性C.贵族教育强调官学私学结合贵族教育强调官学私学结合D.具有家国同构的社会观念具有家国同构的社会观念B3、学者冯天瑜说:、学者冯天瑜说:“西周的封邦建国实现了以姬姓为西周的封邦建国实现了以姬姓为主的贵族阶层、被征服的臣仆、封地土著三种人的结主的贵族阶层、被征服的臣仆

    39、、封地土著三种人的结合,突破了合,突破了(以前以前)纯粹的血缘组织框架。纯粹的血缘组织框架。”对此观点理对此观点理解正确的是解正确的是A.分封制强化了血缘宗法关系分封制强化了血缘宗法关系B.分封制扩大了西周疆域领土分封制扩大了西周疆域领土C.分封制保证了周灭商的成功分封制保证了周灭商的成功D.分封制奠定了地缘政治基础分封制奠定了地缘政治基础D3 3、礼乐制:权力的认同、礼乐制:权力的认同等级观念生活化等级观念生活化天下归心天下归心问题一:谁来制礼作乐?问题一:谁来制礼作乐?(周公)一年救乱,二年克殷,(周公)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建奄,四年建侯卫,五年三年建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

    40、礼作乐,七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作乐,七年致政成王。致政成王。尚书大传尚书大传为何为何“制礼作乐制礼作乐”呢?呢?(1)周公辅佐幼小的)周公辅佐幼小的“成王成王”,发现大臣不敬幼主的问题。发现大臣不敬幼主的问题。(2)发生)发生“三监之乱三监之乱”。问题二:制礼作乐的起源问题二:制礼作乐的起源起源于原始先民的习俗仪式,起源于原始先民的习俗仪式,后逐渐演变为人们生活中必须后逐渐演变为人们生活中必须遵守的规范。遵守的规范。指音乐、舞蹈、歌咏等。因指音乐、舞蹈、歌咏等。因此,在此,在祭祀、宴享、朝贺祭祀、宴享、朝贺等等场合的礼节仪式中,都规定场合的礼节仪式中,都规定了与之相配合的各种音乐。了与之相配合的

    41、各种音乐。问题三:制礼作乐的目的问题三:制礼作乐的目的王九鼎王九鼎(牛、羊、乳猪、干鱼、(牛、羊、乳猪、干鱼、干肉、牲肚、猪肉、鲜鱼、鲜干肉、牲肚、猪肉、鲜鱼、鲜肉干)肉干)诸侯七鼎诸侯七鼎(牛、羊、乳猪、干(牛、羊、乳猪、干鱼、干肉、牲肚、猪肉)鱼、干肉、牲肚、猪肉)卿大夫五鼎卿大夫五鼎(羊、乳猪、干鱼、(羊、乳猪、干鱼、干肉、牲肚、猪肉)干肉、牲肚、猪肉)士三鼎士三鼎(乳猪、干鱼、干肉)(乳猪、干鱼、干肉)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胜则流,礼胜则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胜则流,礼胜则离。合情饰貌者,礼乐之事也。礼义立,则贵贱等矣;乐文同,离。合情饰貌者,礼

    42、乐之事也。礼义立,则贵贱等矣;乐文同,则上下和矣;则上下和矣;乐至则无怨,礼至则不争。乐至则无怨,礼至则不争。乐记乐记礼的本质是礼的本质是“异异”,即差异,用来确定社会各等级间的身份差异和,即差异,用来确定社会各等级间的身份差异和权利义务。权利义务。乐的本质是乐的本质是“同同”,以音乐及其人们的认同感,维系社会成员的,以音乐及其人们的认同感,维系社会成员的团结。团结。实质:维护分封和宗法所形成的等级秩序实质:维护分封和宗法所形成的等级秩序问题四:制礼作乐的新元素问题四:制礼作乐的新元素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民心无常,惟惠之怀。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民心无常,惟惠之怀。尚书尚书蔡蔡仲之命仲之命殷人尊

    43、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礼记礼记祭义祭义强调:把礼的重心从强调:把礼的重心从神事(商)神事(商)转到转到人事(周)人事(周);提倡提倡“德治德治”;“敬天保民敬天保民”新思想,对儒家学说和我国古代新思想,对儒家学说和我国古代 政治思想产生深远影响;政治思想产生深远影响;1、礼记礼记中载:中载:“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后礼”。周代统治者提出了。周代统治者提出了“惟命于不常惟命于不常”(康康诰诰)、)、“皇天无亲,惟德是辅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尚书尚书)和)和“天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泰誓泰

    44、誓)等思想。殷)等思想。殷周变革中天命观的发展实质上体现了周变革中天命观的发展实质上体现了()A.政权神秘化色彩不断加强政权神秘化色彩不断加强 B.早期民主政治的特征早期民主政治的特征C.对于天命神意的批判否定对于天命神意的批判否定 D.一定程度的理性色彩一定程度的理性色彩D考点:礼乐制考点:礼乐制2、西周王室吸取殷商、西周王室吸取殷商“暴民而亡暴民而亡”的教训,提出了一的教训,提出了一套套“天命天命”观。他们认为,统治者只要有使民归顺的观。他们认为,统治者只要有使民归顺的“德德”,就会,就会“天命天命”所归,若要天命长久,就应所归,若要天命长久,就应“敬德保民、明德慎罚敬德保民、明德慎罚”。

    45、这种思想。这种思想A.实现了西周统治权力高度集中实现了西周统治权力高度集中B.解决了贵族与平民间的矛盾解决了贵族与平民间的矛盾C.打破了神权对王权统治的困扰打破了神权对王权统治的困扰D.开创了后世民本思想的先河开创了后世民本思想的先河D3、西周由周公开始将远古到殷商的原始礼仪加以大规、西周由周公开始将远古到殷商的原始礼仪加以大规模的整理、改造和规格化,确定了一整套典章、制度、模的整理、改造和规格化,确定了一整套典章、制度、规矩、仪节,成为对中国传统文化、宗教思想影响至规矩、仪节,成为对中国传统文化、宗教思想影响至深的深的“周礼周礼”。这主要说明。这主要说明“周礼周礼”A.植根于原始礼仪和宗教植

    46、根于原始礼仪和宗教B.源于周公加强皇权的需要源于周公加强皇权的需要C.是儒家思想的集中体现是儒家思想的集中体现D.现实导向和继往开来的特点现实导向和继往开来的特点D4 4、早期政治制度特点、早期政治制度特点家国同构:以血缘为纽带家国同构:以血缘为纽带“家家”是小是小“国国”,“国国”是大是大“家家”。“家国同构家国同构”体现了体现了u u恩怨关系与政治关系恩怨关系与政治关系的融洽。这种借助血缘人伦关系来治理国的融洽。这种借助血缘人伦关系来治理国家的政治模式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家的政治模式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之一。之一。贵族政治,等级森严贵族政治,等级森严王权有限,地方权力较大王权有限,

    47、地方权力较大王权与神权相结合王权与神权相结合(二)国家经济基础(二)国家经济基础井田制井田制问题一:农业表现问题一:农业表现1、历程:始于商、盛行于西周,瓦解于春秋,废除于战、历程:始于商、盛行于西周,瓦解于春秋,废除于战国;国;2、性质:土地国有(实质是国王私有);、性质:土地国有(实质是国王私有);3、内容:、内容:受封者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受封者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受封者缴纳贡赋受封者缴纳贡赋4、分类:、分类:公田:贵族使用;公田:贵族使用;私田:劳动者份田;私田:劳动者份田;5、作用:、作用:促进农业生产,巩固统治促进农业生产,巩固统治问题二:其他经济文化表现问题二:其他经济文

    48、化表现1、农业工具:耒耜等,有少量青铜农具、农业工具:耒耜等,有少量青铜农具2、管理制度:工商食官(官营)、管理制度:工商食官(官营)3、陶瓷:商周出现原始瓷器、陶瓷:商周出现原始瓷器4、货币:贝币、铜币、货币:贝币、铜币5、文字:金文(钟鼎文)、文字:金文(钟鼎文)四、国家完善时代:西周(四、国家完善时代:西周(BC1046-BC771)生产(耕作)方式:千耦其耘生产(耕作)方式:千耦其耘1、经济:、经济:生产资料所有:井田制生产资料所有:井田制分封制:权力的分配分封制:权力的分配宗法制:权力的继承宗法制:权力的继承2、政治:、政治:决定决定决定决定3、文化:、文化:礼乐制:权力的认同礼乐制:权力的认同周礼:注重德治、人事周礼:注重德治、人事管理:工商食官管理:工商食官金文金文世官制世官制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高三历史复习备考课件第一单元从蛮荒社会到文明国家.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3932627.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