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辽宋夏金元复习课课件1-人教版.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五代辽宋夏金元复习课课件1-人教版.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五代 辽宋夏 金元 复习 课件 人教版
- 资源描述:
-
1、五代、辽、宋、夏、金、元五代、辽、宋、夏、金、元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和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封建经济 的继续发展的继续发展阶段特征阶段特征政治政治经济经济民族民族外交外交文化文化 从分裂走向统一,从分裂走向统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 封建政治制度向边疆地区扩展封建政治制度向边疆地区扩展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各少数民族完成封建化过程各少数民族完成封建化过程对外交流进一步发展对外交流进一步发展封建文化高度繁荣,有突出成就,封建文化高度繁荣,有突出成就,继续处于领先地位继续处于领先地位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 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古代
2、经济重心南移复习思路复习思路l本单元头绪凌乱,难以形成整体印象,按线索复习本单元头绪凌乱,难以形成整体印象,按线索复习比较好。比较好。l主要线索主要线索:1 1、政治、政治:A.A.政局:民族政权并立到统一;重要制度政局:民族政权并立到统一;重要制度B.B.政治经济改革政治经济改革2 2、经济:、经济:封建经济发达和向边疆地区扩展,经济重封建经济发达和向边疆地区扩展,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心南移完成3 3、民族关系:、民族关系:战与和战与和4 4、科技文化繁荣。、科技文化繁荣。辽宋夏金元政权辽宋夏金元政权政权政权民族民族存在时间存在时间创建者创建者都城都城辽辽契丹契丹916-1125年年阿保机阿保机
3、上京上京北宋北宋 汉汉960-1127年年赵匡胤赵匡胤东京东京西夏西夏党项族党项族1038-1227年年元昊元昊兴庆兴庆南宋南宋汉汉1127-1276赵构赵构临安临安金金女真族女真族1115-1234 阿骨打阿骨打 会宁会宁 中都中都 元元蒙古族蒙古族12061271铁木真铁木真忽必烈忽必烈(燕京(燕京)大都大都夏夏(1038-1227年年)都都兴庆兴庆南宋南宋 都临安都临安(1127-1276年年)元元(1271-1368)(1271-1368)都:大都都:大都 趋势:趋势:各民族政权各民族政权由并立、对峙逐步由并立、对峙逐步走向统一。走向统一。原因:原因:经济重心实经济重心实现南移,南北差
4、距现南移,南北差距逐渐缩小;中央集逐渐缩小;中央集权不断强化;民族权不断强化;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融合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逐步完成少数民族逐步完成封建化。封建化。专题:封建国家的分裂和统一专题:封建国家的分裂和统一我国历史上结束分裂而完成统一的封建王朝:我国历史上结束分裂而完成统一的封建王朝:秦朝、西晋、隋朝、元朝秦朝、西晋、隋朝、元朝统一是主流,分裂是支流统一是主流,分裂是支流从时间上看:从时间上看:1600-700从朝代来看:从朝代来看:秦汉隋唐元明清秦汉隋唐元明清从分裂时期看:从分裂时期看:国家在分裂中孕育着统一的因素国家在分裂中孕育着统一的因素从空间上看:从空间上看:统一的空间不断扩大
5、统一的空间不断扩大从地位和作用看:从地位和作用看:统一王朝实施的一系列政治经济制统一王朝实施的一系列政治经济制度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度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统一能成为历史发展主流的原因统一能成为历史发展主流的原因社会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及时调整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及时调整,是封建国家统一的是封建国家统一的根根本原因本原因秦汉以来建立的秦汉以来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对后世影响深远儒家的儒家的”大一统大一统”思想思想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对后世影响深远对后世影响深远(文化传统文化传统)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股强大的中华民族在
6、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向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心力一批一批杰出人物杰出人物为国家的统一、巩固和发展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为国家的统一、巩固和发展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独特的相对独立的独特的相对独立的自然地理条件自然地理条件中原中原汉族先进经济、文化的强大吸引力汉族先进经济、文化的强大吸引力认识:认识:v(1 1)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分裂是历史发,分裂是历史发展的支流,即使在国家的分裂时期也孕育着统一的因展的支流,即使在国家的分裂时期也孕育着统一的因素。因此,统一是历史发展的要求和趋势,分裂国家素。因此,统一是历史发展的要求和趋势,分裂国家是逆历史潮流而
7、动,是注定要失败的。是逆历史潮流而动,是注定要失败的。v(2 2)历史发展是螺旋式的上升运动,其间尽管有)历史发展是螺旋式的上升运动,其间尽管有低潮、曲折甚至暂时的倒退,但人类社会总是在矛盾低潮、曲折甚至暂时的倒退,但人类社会总是在矛盾运动中不断发展,不断进步的。(从表面上看,历史运动中不断发展,不断进步的。(从表面上看,历史的发展是在分合的循环往复中进行的,实质上的发展是在分合的循环往复中进行的,实质上中国古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国家统一的不断加强、巩固和代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国家统一的不断加强、巩固和发展发展)。)。各政权主要制度各政权主要制度北宋:北宋: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及评价
8、(政治、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及评价(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经济、军事、文化);科举制的发展:表现及作用科举制的发展:表现及作用 思考:思考:与明朝加强中央集权比较与明朝加强中央集权比较 突出解决地方割据问题突出解决地方割据问题北宋:北宋:中期的改革中期的改革(背景背景、内容、结果、教训内容、结果、教训)思考:思考: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比较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比较辽:辽:政治制度(蕃汉分治);文化政治制度(蕃汉分治);文化西夏:西夏:政治制度;文化政治制度;文化金:金:猛安谋克制猛安谋克制元:元: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中央、地方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中央、地方行省制)行省制)宣政院、澎湖巡检
9、司宣政院、澎湖巡检司北宋初期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基本方针:基本方针:最大限度地集中最大限度地集中军权、行政权、财权、司军权、行政权、财权、司法权于中央。法权于中央。(1)集中军权)集中军权(统兵统兵)、枢密使、枢密使(调兵调兵)。(2)集中行政权)集中行政权 A 中央中央 削弱和分割宰相的权力削弱和分割宰相的权力参知政事参知政事分割行政权分割行政权(行政权行政权)枢密院枢密院 分割军权分割军权(军权军权)三司使三司使分割财政权分割财政权(财权财权)B 地方地方 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 文臣任知州文臣任知州,防武人干政,防武人干政(重文轻武重文轻武)设通判监督知州,二者互相牵制设通判
10、监督知州,二者互相牵制三岁一易三岁一易(3)集中财权和司法权)集中财权和司法权A 各路设转运使各路设转运使。B 文官担任地方司法人员;死刑须报中央批准文官担任地方司法人员;死刑须报中央批准。特点特点重文轻武,文人治国;重文轻武,文人治国;分割地方权力,高度集权于中央;分割地方权力,高度集权于中央;强干弱枝,守内虚外;强干弱枝,守内虚外;分化事权,内外相制分化事权,内外相制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背景和目的: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背景和目的:赵匡胤建北宋的方式赵匡胤建北宋的方式唐末藩镇割据的危害唐末藩镇割据的危害 巩固政权巩固政权建国时分裂割据现状建国时分裂割据现状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对北宋加强中央集
11、权的措施,对解决藩镇割据解决藩镇割据,维护国家统一维护国家统一,起了重要,起了重要作用作用,也,也有利于当有利于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但,这些措施又是一把但,这些措施又是一把双刃剑双刃剑,在解决了中,在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矛盾的同时,也为北宋种下了央与地方矛盾的同时,也为北宋种下了“积积贫积弱贫积弱”的祸根的祸根过度削弱地方权,导致国力衰微,注意联过度削弱地方权,导致国力衰微,注意联系当前我国:扩大企业自主权、给西部地系当前我国:扩大企业自主权、给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更大的优惠政策的正确性和区和东北地区更大的优惠政策的正确性和重要性重要性科举制的发展科举制的发展(1 1)隋朝兴起科举制
12、:)隋朝兴起科举制:隋文帝隋文帝始用分科考试方式选官始用分科考试方式选官隋炀帝隋炀帝设进士科,科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举制正式形成(2 2)唐朝完善科举制:)唐朝完善科举制:唐太宗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增加考试科目武则天武则天增加取士的人数,创武增加取士的人数,创武举和殿试举和殿试唐玄宗唐玄宗高官主考,提高科举地位高官主考,提高科举地位(3 3)北宋发展科举制)北宋发展科举制对对科举制本身科举制本身进行调整和变革:进行调整和变革:严格考试程序、严密严格考试程序、严密考试方法、减少考试科目考试方法、减少考试科目扩大录取名额扩大录取名额(4 4)王安石改革科举制)王安石改革科举制:废除明经诸科,进士
13、科废除考诗赋旧制,专考经义和时废除明经诸科,进士科废除考诗赋旧制,专考经义和时务策。设明法科,专考律令和断案务策。设明法科,专考律令和断案北宋初期改革科举,在很大程度上确保了科北宋初期改革科举,在很大程度上确保了科举举考试的客观性与公平竞争考试的客观性与公平竞争。为。为各阶层读书各阶层读书人人进入仕途,开辟了道路,使北宋政权基础进进入仕途,开辟了道路,使北宋政权基础进一步扩大,也加强了中央集权。出现官员冗一步扩大,也加强了中央集权。出现官员冗滥局面。滥局面。王安石改革科举,培养了大批王安石改革科举,培养了大批实用人才实用人才。北宋中期政治经济改革北宋中期政治经济改革表1:军事教育表2:北宋中期
14、政治经济改革北宋中期政治经济改革王安石变法的认识:1 1、背景:、背景:政治危机、财政危机、边疆危机政治危机、财政危机、边疆危机2 2、目的:、目的:解决社会危机,维护封建统治解决社会危机,维护封建统治3 3、结果:、结果:财政收入增加、军事实力增强,一定程财政收入增加、军事实力增强,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积贫积弱的局面。新法触犯了大地主大度上扭转了积贫积弱的局面。新法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出现了一些危害百姓的现象,失去王权官僚的利益、出现了一些危害百姓的现象,失去王权的支持而最终失败的支持而最终失败4 4、教训:、教训:改革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改革措施;改革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改革措施;用用人要得当,
15、改革措施得以有效贯彻;人要得当,改革措施得以有效贯彻;改革要有相应改革要有相应的制度保障机制;的制度保障机制;改革进程应循序渐进,点面结合。改革进程应循序渐进,点面结合。专题:古今中外改革规律小结一、古今中外重大改革的分类一、古今中外重大改革的分类1 1、奴隶社会的改革奴隶社会的改革管仲改革管仲改革2、封建性质的改革封建性质的改革 (1)确立封建制度:商鞅变法)确立封建制度:商鞅变法(2)挽救危机、自我完善:王安石变法)挽救危机、自我完善:王安石变法(3)少数民族学习先进制度文化(兼有确立封建制度)少数民族学习先进制度文化(兼有确立封建制度和民族融合的性质)和民族融合的性质):北魏孝文帝改革北
16、魏孝文帝改革3 3、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1 1)思想文化领域)思想文化领域:欧洲的宗教改革欧洲的宗教改革(2 2)确立资本主义)确立资本主义: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戊戌变法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戊戌变法4 4、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中国的改革开放、苏联东欧改中国的改革开放、苏联东欧改革革二、古今中外重大改革的背景归纳(目的)二、古今中外重大改革的背景归纳(目的)1 1、国内阶级矛盾尖锐、统治危机严重、国内阶级矛盾尖锐、统治危机严重 缓和矛盾、挽救危机、维护统治缓和矛盾、挽救危机、维护统治2 2、旧制度、习俗、思想文化阻碍社会的发展、旧制度、习俗、思想文化阻碍社
17、会的发展 改弦更张、移风易俗、解放思想改弦更张、移风易俗、解放思想3 3、民族危机严重、民族危机严重 救亡图存救亡图存三、古今中外重大改革的成败原因归纳三、古今中外重大改革的成败原因归纳成功改革的共同原因:成功改革的共同原因:(1 1)改革本身顺应时代潮流)改革本身顺应时代潮流-根本原因根本原因 (2 2)改革领导者的杰出才干和灵活决策)改革领导者的杰出才干和灵活决策 (3 3)改革者的坚定意志和强硬手段)改革者的坚定意志和强硬手段失败改革的共同原因:失败改革的共同原因:(1 1)改革的局限性,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改革的局限性,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改革者本身的局限改革者本身的局限 (2
18、2)反对势力的强大)反对势力的强大辽:蕃汉分治辽:蕃汉分治原因:原因:为了适应不同的民族和不同的生产方式为了适应不同的民族和不同的生产方式,辽政府设,辽政府设置北面官和南面官的置北面官和南面官的双轨统治机构双轨统治机构特点:特点:因俗而治,是一种因俗而治,是一种民族分治民族分治,实质是民族统治,实质是民族统治作用:作用:承认汉法设南面官的做法,实际是承认汉法设南面官的做法,实际是对先进封建文化对先进封建文化的一种肯定和保护,并促进了契丹社会向封建制过的一种肯定和保护,并促进了契丹社会向封建制过渡,有利于民族融合。渡,有利于民族融合。金:猛安谋克制金:猛安谋克制女真族在建立政权之前,还处于奴隶社
19、会女真族在建立政权之前,还处于奴隶社会逐步向封建社会过渡时期,猛安谋克制从逐步向封建社会过渡时期,猛安谋克制从氏族部落组织氏族部落组织到到军事组织军事组织再发展为再发展为地方行地方行政组织政组织。其性质是。其性质是兵农合一兵农合一制度,制度,既是军既是军事组织又是地方行政组织。事组织又是地方行政组织。为了加强统治力量,阿骨打推行为了加强统治力量,阿骨打推行猛安谋克制猛安谋克制。猛安是千夫长,谋克是百夫长。猛安是千夫长,谋克是百夫长。300户为谋克,户为谋克,10谋克为猛安。各户壮丁平时从事生产,战谋克为猛安。各户壮丁平时从事生产,战时出征。这是时出征。这是“兵农合一兵农合一”的制度的制度推动了
20、女真社会的封建化;使金的经推动了女真社会的封建化;使金的经济、军事力量大增,为它的进一步扩济、军事力量大增,为它的进一步扩张奠定了条件;开发了祖国边疆。张奠定了条件;开发了祖国边疆。元:行省制度元:行省制度中央中央设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宣政院。中书省为最设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宣政院。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枢密院为最高军事机关;御史台为最高监高行政机构;枢密院为最高军事机关;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关;宣政院管理宗教事务和西藏地区察机关;宣政院管理宗教事务和西藏地区地方地方建建行省制度行省制度行省为中央政府派驻地方的机构行省为中央政府派驻地方的机构“行中书省行中书省”即为执行中书省命令的机构。
21、后来行省成即为执行中书省命令的机构。后来行省成为常设的地方行政机构,进而成为地方行政区划的名称为常设的地方行政机构,进而成为地方行政区划的名称元朝行省制度的确立,巩固了国家统一,使中央集权在元朝行省制度的确立,巩固了国家统一,使中央集权在体制上得以保障,是继秦朝郡县制后,我国政治制度史体制上得以保障,是继秦朝郡县制后,我国政治制度史上的一项重大变革。元朝的行省制度对后世的政治制度上的一项重大变革。元朝的行省制度对后世的政治制度影响深远,行省从此成为我国的地方行政机构,明清沿影响深远,行省从此成为我国的地方行政机构,明清沿用此制,一直保留到今天。用此制,一直保留到今天。认识:认识:由分封制到郡县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