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高考二轮通史复习:宋元政治(共48张)课件.ppt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高中历史高考二轮通史复习:宋元政治(共48张)课件.pptx》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历史 高考 二轮 通史 复习 宋元 政治 48 课件
- 资源描述:
-
1、第五单元第五单元 宋元时期宋元时期古代中华文明的成熟与鼎盛古代中华文明的成熟与鼎盛(公元(公元960960年年公元公元13681368年)年)1010世纪世纪-14-14世纪世纪一、北宋的政治和改革 两宋历史概述 1.北宋初年的政治改革 2.王安石变法(907年-979年)政权政权 创建者创建者年代年代都城都城称帝前身份称帝前身份后梁朱温907-923开封 宣武军节度使后唐 李存勖923-937洛阳 河东节度使之子 后晋 石敬瑭936-947开封 成德、天平军节度使后汉 刘知远947-951开封 忠武军、河东节度使后周郭威951-960开封 天雄军节度使枢密副使两宋历史概述北宋(9601127
2、)定都开封府 (今河南开封)南宋南宋(11271279)定都临安 (今浙江杭州)北宋(9601127)1太祖武德帝(960,赵匡胤)建立北宋,政治改革2太宗文武帝(976,赵匡义,赵匡胤弟)统一中原3真宗元帝(997,赵恒,赵匡义子)4仁宗明帝(1022,赵祯,赵恒子)5英宗宣帝(1063,赵曙,赵匡义曾孙)6神宗圣帝(1067,赵顼,赵曙子)王安石变法7哲宗昭帝(1085,赵煦,赵顼子)元佑党争8徽宗显帝(1100,赵佶,赵煦弟)金兵南下9钦宗仁帝(1126,赵桓,赵佶子)北宋灭亡10世纪统一11世纪危机与变法12世纪灭亡二程河南省封丘县陈桥乡陈桥村宋太祖赵匡胤(927年976年)南宋南宋(
3、11271279)10高宗宪帝(1127,赵构,赵佶子)建都临安 11孝宗成帝(1162,赵昚,赵匡胤8世孙)12光宗慈帝(1189,赵敦,赵昚子)13宁宗恭帝(1194,赵扩,赵敦子)14理宗安帝(1224,赵昀,赵匡胤11世孙)金灭亡15度宗景帝(1264,赵禥,赵昀侄)16恭宗懿帝(1274,赵显,赵禥子)17端宗愍帝(1276,赵昰,赵显兄)南宋灭亡18末帝(1278,赵昺,赵显弟)12世纪朱熹和陆九渊黄仁宇在黄仁宇在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中这样介绍宋朝:一个中这样介绍宋朝:一个骁勇军人开创的国家,偏偏在武功上不及任何一个主要朝代;骁勇军人开创的国家,偏偏在武功上不及任何
4、一个主要朝代;它的商品经济空前发达,却不能掌握这种优势率先转型它的商品经济空前发达,却不能掌握这种优势率先转型.在学界,宋代可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最让人感到困惑的朝代在学界,宋代可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最让人感到困惑的朝代【两宋】【两宋】960-1276960-1276 陈寅恪认为陈寅恪认为“华夏文明历数千载演进,盛极于赵宋之世,华夏文明历数千载演进,盛极于赵宋之世,其后势衰,终必复振。其后势衰,终必复振。”邓广铭认为邓广铭认为“无论是精神文明还是物质文明,宋朝取得的无论是精神文明还是物质文明,宋朝取得的成就都是空前绝后的。成就都是空前绝后的。”国际上的汉学界则对宋朝的评价更是超越了汉唐:国际上的汉
5、学界则对宋朝的评价更是超越了汉唐:“东方东方的文艺复兴的文艺复兴”、“最伟大的时代最伟大的时代”、“最令人激动时代最令人激动时代”。四、北宋的政治和改革 两宋历史概述 (一)北宋初年的政治改革 1.中央集权的加强目的措施及其影响 目的:措施:建建隆二年隆二年(961),(961),太祖召赵普问太祖召赵普问曰:曰:“天下自唐天下自唐季季(朝代末期朝代末期)以来)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也?吾欲息息,生民涂地,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计为国家长久计,其道何其道何如?如?”普普曰:曰:“此非他故,方镇太此非他故,方镇太
6、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语语未毕,上曰:未毕,上曰:“卿勿复言,吾已卿勿复言,吾已喻矣!喻矣!”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问题:依据史料分析,北宋君臣为了稳固政权需要采取哪些措施?削实权削实权,制钱谷制钱谷,收精兵收精兵(一)北宋初年的政治改革 1.中央集权的加强及其影响 削实权(行政权):文官任地方行政长官(知州)“三年一易”,使州郡长官频频调动。置通判,监察知州。利用通判与知州之间的相互制约,使一州之政不致为知州把持,防止偏离中央政府的统治轨道。
7、制其钱谷(财政权):改变过去节度使把持地方财政,以大量财物留使、留州之现象,令各州财赋除留必需之经费外一律上缴,宋初于各路设置转运使,全部运输至宋统治中心开封或指定地点。由中央财政机构三司统一管理。收精兵(军权):全国精锐部队悉集于禁军,禁军的布置采取“强干弱枝”、“守内虚外”策略,20余万禁军之中,京师附近驻扎10余万,地方分驻10余万。地方行政制度变革(一)北宋初年的政治改革 1.中央集权的加强及其影响重文轻武,重文轻武,“强干弱枝”守内虚外守内虚外四、北宋的政治和改革 两宋历史概述 (一)北宋初年的政治改革 1.中央集权的加强目的措施及其影响 目的:措施:军权:收兵权,建禁军 行政权:文
8、官知州、通判 财政权:转运使 影响:材料一 自宋以文臣知州事,历代因之。宋太祖及赵普之计虑深矣,而议者徒谓宋之弱由此。是但知御侮力薄,不足以自强,而不知苟非外有强敌,内有流寇,则民得安耕牧,不至常罹兵革之苦。其隐然之功,何可轻议也!清赵翼廿二史札记 材料二 宋代是政策相对务实、注重制约的时期;也使士大夫政治之下,致力于建设恒久典范的时代。其疆域面积远不及汉唐,而其统治所达到的纵深层面,却是前朝难以比拟的;此后,中国历史上再没有出现过严重分裂割据的局面。邓小南思考:依据材料和所学,分析北宋初年集权政策的影响?北宋加强中央集权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的影响:影响:(从利弊两个角度)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地方
9、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导致官僚机构膨胀和军队不断扩充,造成冗官、冗兵、冗费局面,为北宋埋下积贫积弱的祸根。(即三冗两积的局面)四、北宋的政治和改革 两宋历史概述 (一)北宋初年的政治改革 1.中央集权的加强目的措施及其影响 目的:措施:军权:收兵权,建禁军 行政权:文官知州、通判 财政权:转运使 影响 2.宰相权力的分化和削弱 参知政事(行政权)中书门下同平章事 枢密院(枢密使,军权)(宰相)三司(三司使,财权)3.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 “宋初,循唐、五代之制,置枢密院,宋初,循唐、五代之制,置枢密院,与中书对持文武二柄,号为与中书对持文武二柄,号为二府二府”宋史职官志 赵宋建立后
10、,中书门下、枢密院是中枢机构的核心。中书门下简称中书,是正副宰相集体处理政事的最高行政机构;其办公处设在禁中,亦称政事堂。北宋前期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亦有侍中为宰相者),太祖乾德年间设立参知政事作为副宰相,既是宰相之辅佐,又起着牵制相权之作用。枢密院统理军务机要,是国家的最高军政机构,长官称作枢密使或知枢密院事,副长官是枢密副使或同知枢密院事。参知政事与枢密使副合称“执政”;宰相、执政(“宰执”)共同构成为当时政府的决策与运作首脑。邓小南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二府三司机构名称中书门下枢密院三 司职权范围行政军事财政长 官同平章事枢密使三司使副 长 官参知政事枢密副使三司副使通 称二府
11、计相枢密院(调兵权)枢密使文臣以文制武枢密副使三 衙(统兵权)殿前度指挥使司武将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司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司(前敌指挥权)遇有战事临时委任统帅武将分散军权的措施核心思想:1.分散军权2.以文制武枢密院的基本职权:1.对军队进行编制与管理;2.保证境内治安与国防安全;3.军备军需的措置;4.武臣的铨选与除罢。表表现现宋初最高统治者将兵权、政权、财权集于中央,各路监司、宋初最高统治者将兵权、政权、财权集于中央,各路监司、各州长官,大多重用各州长官,大多重用文人文人,并以文人掌兵权,根除藩镇跋,并以文人掌兵权,根除藩镇跋扈之祸扈之祸宋初统治者又提倡宋初统治者又提倡文教文教,复兴儒学,
12、扭转五代颓风,激励,复兴儒学,扭转五代颓风,激励士大夫的忠义节气,养好士风士大夫的忠义节气,养好士风“兴文教,抑武事兴文教,抑武事”,崇尚文治,崇尚文治,奖励儒术奖励儒术是宋代基本国策是宋代基本国策评评价价积积极极宋代文官制度使传统的宋代文官制度使传统的贵族政治、武人政治贵族政治、武人政治基本上退基本上退出了封建中国的历史舞台;宋代文官制度使权力收纵出了封建中国的历史舞台;宋代文官制度使权力收纵自如,无尾大不掉之虞;宋代文官制度使书院兴起,自如,无尾大不掉之虞;宋代文官制度使书院兴起,学者辈出,经学、史学、文学、科学技术等均甚发达学者辈出,经学、史学、文学、科学技术等均甚发达局限局限政出多门,
13、效率低下;冗费增多,财政拮据;容易形成党争;政出多门,效率低下;冗费增多,财政拮据;容易形成党争;头头重尾轻,地方凋敝重尾轻,地方凋敝拓展延伸:拓展延伸:文官政治的形成文官政治的形成皇权皇权和相权:削弱宰相权力和相权:削弱宰相权力二府三司制二府三司制二府:中书门下(行政);枢密院(军事)。二府:中书门下(行政);枢密院(军事)。三司:户部、盐铁、度支(财政)三司:户部、盐铁、度支(财政)“今中书主民,枢密主兵,三今中书主民,枢密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司主财,各不相知。”宋史食货志1055年,谏官范镇已上疏三省六部制和二府三司制 唐朝宰相群实行程序性分权;宋朝宰相群依然程序性分权,但再加事务
14、性分权,把中书门下的财权和军权分走了。宰相的权利不断被削弱,君主专制程度不断增强。朝代东汉晋隋唐北宋官员总数75766836 12576 18805 24000十万分比13422735513.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年代宋太祖960宋太宗976宋真宗998宋仁宗1023禁军人数19.3万35.8万43.2万82.6万年 代收 入(万贯)支 出(万贯)真宗天禧五年(1021)1508512677仁宗皇祐元年(1049)12625“所出无余”英宗治平二年(1065)1161313186评价评价:形成形成行政、军事、财政三大权分立的局行政、军事、财政三大权分立的局面,宰相的权力大大面,宰相的权力大大削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