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古诗文阅读第3篇爱莲说(共39张)(同名476).ppt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古诗文阅读第3篇爱莲说(共39张)(同名476).pptx》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考 语文 一轮 复习 课件 古诗文 阅读 篇爱莲说 39 同名 476 下载 _一轮复习_中考专区_语文_初中
- 资源描述:
-
1、知识帮原文呈现字词释义参考译文问题探究句子翻译第3篇爱莲说拓展帮真题帮原文呈现知识帮第3篇 爱莲说 北宋周敦颐字词释义句子翻译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问题探究参考译文原文呈现知识帮第3篇 爱莲说 北宋周敦颐字词释义句子翻译问题探究参考译文作者以具有坚贞高洁品格的“莲”自况,委婉地批判了当时趋炎附势、追名逐利的世风,表现了自己不慕名利
2、、洁身: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托物言志。文章浓墨重彩地描绘了莲的形象,表现了莲的品质,寄予了作者对理想人格的肯定和追求,也折射出作者鄙弃贪图富贵、追名逐利的世态的心理。运用衬托手法。用菊的隐逸从正面衬托,用牡丹的富贵从反面衬托,突出了莲的高洁,深化了文章立意。结构严谨。以一个“爱”字贯串全文,使得文章结构严谨。原文呈现知识帮第3篇 爱莲说 北宋周敦颐字词释义句子翻译问题探究参考译文原文呈现知识帮第3篇 爱莲说 北宋周敦颐字词释义句子翻译(1)可爱者甚蕃 蕃:多(2)晋陶渊明独爱菊 独:只(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染:沾染(污秽)(4)濯清涟而不妖 濯:洗 涟:水波 妖:过分艳丽(
3、5)不蔓不枝 蔓:名词用作动词,指横生藤蔓 枝:名词用作动词,指旁生枝茎问题探究参考译文原文呈现知识帮第3篇 爱莲说 北宋周敦颐字词释义句子翻译(6)香远益清 益:更加 清:清芬(7)亭亭净植 亭亭:耸立的样子 植:竖立(8)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亵玩:靠近玩弄。亵,亲近而不庄重(9)陶后鲜有闻 鲜:少(10)宜乎众矣 宜:应当问题探究参考译文知识帮第3篇 爱莲说 北宋周敦颐字词释义句子翻译(1)可爱者甚蕃/世人甚爱牡丹甚:非常,很(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出:出来,显露(3)濯清涟而不妖 清:清澈(4)中通外直 通:贯通 直:笔直(5)予谓菊 谓:以为,认为(6)陶后鲜有闻 闻:听到,听见(
4、7)同予者何人 同:相同,一样问题探究参考译文原文呈现知识帮第3篇 爱莲说 北宋周敦颐字词释义句子翻译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译文】【译文】我只喜爱莲莲从污泥中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经过清水洗 涤但不显得妖艳。采分点采分点独:只。染:沾染(污秽)。濯:洗。清涟:清水。妖:过分艳丽。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译文】【译文】(莲的柄)内部贯通,外部笔直,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茎;香气传得越远就越清芬;洁净地挺立着,(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可以靠近玩弄啊。采分点采分点蔓、枝:名词用作动词,横生藤蔓、旁生枝茎。益:更加。植:竖立。亵玩:靠近玩弄。易
5、错点易错点“植”易误译为“种,种植”。问题探究参考译文原文呈现知识帮第3篇 爱莲说 北宋周敦颐字词释义句子翻译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译文】【译文】我认为菊,(是)花中的隐士。采分点采分点谓:以为,认为。隐逸:隐居避世,这里是说菊花不与别的花争奇斗艳。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译文】【译文】对于菊的喜爱,陶渊明之后很少听到了。采分点采分点鲜:少。闻:听到,听见。问题探究参考译文原文呈现知识帮第3篇 爱莲说 北宋周敦颐字词释义句子翻译莲之爱,同予者何人?【译文】【译文】对于莲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译文】【译文】对于牡丹的喜爱,人应当很多了。采分点采分点宜:应当。问题探
6、究参考译文原文呈现知识帮第3篇 爱莲说 北宋周敦颐字词释义句子翻译问题探究A.A.内容理解类内容理解类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莲的?分别写出了莲哪些品质?【答案】“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从生长环境角度写出了莲不同流合污、不哗众取宠的高洁、庄重的品质;“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从体态、香气角度写出莲正直不苟、行为端正、美名远扬的品质;“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从风度、气质角度写出莲庄重不可轻慢的品质。文中爱菊、爱莲、爱牡丹分别代表了怎样的人生态度?【答案】“爱菊”代表隐居避世的人生态度;“爱莲”代表追求高洁品格、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人生态度;“爱牡丹”代表追求功名利禄的人生态度。参考
7、译文原文呈现知识帮第3篇 爱莲说 北宋周敦颐字词释义句子翻译问题探究怎样理解“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答案】作者感慨世上像“我”一样爱莲的人很少,也慨叹生活中保持高洁品质的人太少,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人生态度。文末作者以“噫”引出感叹的内容,请谈谈你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答案】一叹爱菊花的人,即真正的隐士太少;二叹爱莲的人,即像“我”一样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人非常少;三叹爱牡丹的人,即世间追名逐利的人太多,进而表现了自己洁身自好的高洁品质及对追名逐利的世态的厌恶。参考译文原文呈现知识帮第3篇 爱莲说 北宋周敦颐字词释义句子翻译问题探究统编教材课后习题如何理解“出淤泥而不染”的人生境界?【答案】“
8、出淤泥而不染”是说在污浊的环境中,能不被环境影响,保持清白、纯真的品质,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这是一种值得每个人学习和追求的人生境界。参考译文原文呈现知识帮第3篇 爱莲说 北宋周敦颐字词释义句子翻译问题探究B.B.情感态度类情感态度类陶渊明“独爱菊”,周敦颐“独爱莲”,请说说他们的处世态度有何异同。【答案】相同点:他们都具有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处世态度。不同点:陶渊明面对污浊的现实,采取消极避世的态度,选择了归隐;而周敦颐选择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参考译文原文呈现知识帮第3篇 爱莲说 北宋周敦颐字词释义句子翻译问题探究C.C.写作技法类写作技法类文中三次写到
9、菊和牡丹,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作用?【答案】三次写到菊和牡丹,均是运用了衬托的手法。第一次,表明自己爱好的与众不同;第二次,突出了莲的“君子”形象;第三次,用菊正面衬托,牡丹反面衬托,讽刺了追名逐利的世态,赞美了如莲一般洁身自好的品质。请简要分析“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在文中的作用。【答案】运用排比句式,借花喻人,点明三种花各自象征的对象。同时用菊和牡丹进行衬托,突出了莲“君子”的形象,含蓄地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人生态度。参考译文原文呈现知识帮第3篇 爱莲说 北宋周敦颐字词释义句子翻译问题探究作者为什么在篇末将前文菊、牡丹、莲的写作顺序改为了
10、菊、莲、牡丹?【答案】前文将菊、牡丹放在前面,是为了突出莲的品质;篇末将牡丹移至最后,是为了突出作者对当时追名逐利的世态的讽刺,深化文章主旨。参考译文原文呈现原文呈现知识帮第3篇 爱莲说 北宋周敦颐字词释义句子翻译问题探究参考译文 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非常多。晋朝的陶渊明只喜爱菊花。自唐朝以来,世人非常喜爱牡丹。我只喜爱莲莲从污泥中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经过清水洗涤但不显得妖艳,(莲的柄)内部贯通,外部笔直,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茎;香气传得越远就越清芬;洁净地挺立着,(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可以靠近玩弄啊。我认为菊,(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是花中的君子。唉!
11、对于菊的喜爱,陶渊明之后很少听到了。对于莲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人应当很多了。拓展帮第3篇 爱莲说 北宋周敦颐 (一)爱莲说全文。(二)从来种植之书,是花皆略,而叙牡丹、芍药与菊者独详。人皆谓三种奇葩,可以齐观等视,而予独判为两截。何也?牡丹、芍药之美,全仗天工,非由人力。植此二花者,不过冬溉以肥,夏浇以湿,如是焉止矣。其开也,烂漫芬芳,未尝以人力不勤,略减其姿而稍俭其色。菊花之美,则全仗人力,自春徂秋,自朝迄暮,总无一刻之暇。必如是,其为花也,始能丰丽而美观。人美之而归功于天,使与不费辛勤之牡丹、芍药齐观等视,不几恩怨不分,而公私少辨乎?自有菊以来,高人逸士无不尽吻
12、揄扬,而予独反其说者,非与渊明作敌国。艺菊之人终岁勤动,而不以胜天之力予之,是但知花好,而昧所从来。饮水忘源,并置汲者于不问,其心安乎?(节选自李渔菊,有删改)拓展帮第3篇 爱莲说 北宋周敦颐1.(情感态度类)请结合语段(一)(二),分别说说作者对“牡丹”所持的态度。2.(写作技法类)语段(一)(二)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分别简要分析。3.(内容理解类)根据语段(一)(二)的内容,用自己的话填空。两个语段都提到陶渊明对菊的喜爱。语段(一)中,菊被当作 的象征;语段(二)中,作者认为与牡丹、芍药不同,菊花的美丽依靠的是 ,为此,作者认为应该 (填写一个四字成语)。拓展帮第3篇 爱莲说 北宋周敦颐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