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2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重点难点归纳总结.doc

  • 上传人(卖家):卧龙小子
  • 文档编号:390570
  • 上传时间:2020-03-22
  • 格式:DOC
  • 页数:22
  • 大小:269.50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重点难点归纳总结.doc》由用户(卧龙小子)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人教版 数学 年级 下册 知识点 重点难点 归纳 总结 下载 _五年级下册_人教版(2024)_数学_小学
    资源描述:

    1、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重点难点归纳总结 【经典】新课标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知【经典】新课标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知 识点归纳识点归纳 第一部分 图形与几何 一、观察物体一、观察物体 1、从不同的位置(或同一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从同一位置 观察长方体或正方体时不能看到所有的面,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最少看到一个面。 2、正面、侧面(左面,右面)、后面都是相对的,它是随着观察角度的变化而变化。通过 观察、想象、猜测,培养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 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3、观察物体,从实物观察到对立体图形的观察有一个体验、认识、提高的过程,多观

    2、察物 体,多画观察到的图形,自己制作立体图形,有意识的训练想象能力,逐渐就会观察立体 图形了。 4、观察物体,先要确定观察的位置(方向)(常选择上面、正面、左侧面、右侧面),再 确定观察的形状,并把它画下来,在平面图形画上斜线。 5、根据各个位置看到的平面图形推算共有几个小正方体方法:从正面看数层数,从下往上 数;从上面看数列数,从左往右数;从左面看数排数,前排在右后排在左,从右往左数。 6、至少用 8 个正方体可拼成较大的正方体,27 个 64 个 125 个。都可拼成较大正方 体。 二、图形的运动图形的运动 图形变换的基本方式是对称、平移对称、平移和旋转旋转。 对称点是关于一关于一条条直线

    3、对称直线对称的点的点 (对称点一般用于轴对称), 对应点是一个图形经变换后的 图形与变换前的图形位置相同的点位置相同的点(对应点一般用于平移和旋转) (一)图形的平移 1、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大小和形状。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重点难点归纳总结 2、平移的三要素:原图形的位置、平移的方向、平移的距离。平移的方向一般为:水平方 向、垂直方向两种。平移的距离:一般为几个单位长度(也即几个方格) 3、平移是整个图形的移动,图形的每个关键点都需要按要求移动。 4、把图形平移的步骤: (1)确定原图形位置、平移的方向、平移的距离。 (2)找出原图形的各关键点。 (3)根据题目要求将各个点依次平移。 (4

    4、)顺次连接平移后的各点,标明各点名称。 (二)轴对称(二)轴对称: :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 叫做轴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1)学过的轴对称平面图形有:圆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腰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腰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等腰梯形等边三角形、等腰梯形 等腰三角形有 1 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有 3 条对称轴,长方形有 2 条对称 轴,正方形有 4 条对称轴,等腰梯形有 1 条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任意梯形和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2 2)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3)轴对称图形的特

    5、征和性质: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对称点的连 线与对称轴垂直;对称轴两边的图形大小、形状完全相同,方向相反。 (4)对称图形包括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平行四边形(除棱形)属于中平行四边形(除棱形)属于中 心对称图形。心对称图形。 2 2、旋转、旋转:物体或图形围绕一个定点沿着一个方向转动一定的角度的现象叫做旋 转。如风扇的叶片旋转。定点 O 叫做旋转中心旋转中心,旋转的角度叫做旋转角旋转角,原图 形上的一点旋转后成为的另一点成为对应点。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重点难点归纳总结 (1 1)生活中的旋转:电风扇、车轮、纸风车)生活中的旋转:电风扇、车轮、纸风车 (2)旋转三要素:旋转中心

    6、,固定不变;旋转方向有顺时针、逆时针; 旋转角度有:常见的有 30、45、6090、180、270。 (3 3)长方形绕中心点旋转)长方形绕中心点旋转 180180 度与原来重合,正方形绕中心点旋转度与原来重合,正方形绕中心点旋转 9090 度与原度与原 来重合。等边三角形绕中点旋转来重合。等边三角形绕中点旋转 120120 度与原来重合。度与原来重合。 (4 4)旋转的性质)旋转的性质: 图形的旋转是图形上的每一点在平面上绕某个固定点旋转固定角度的位置移 动;其中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其中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旋转前后图形的大小和形状没有改 变,位置和方向发生改变,旋转中心是唯一

    7、不动的点,位置和方向发生改变,旋转中心是唯一不动的点,两组对应点分别与旋 转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度相等,都等于旋转角; (5 5)怎样画图形旋转的形状:怎样画图形旋转的形状:(1)先观察原图形的形状特征找准关键点,先观察原图形的形状特征找准关键点, (2)找准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度 ; (3)使用直角三角板的顶点与旋转中心重合,则该图形旋转后的形状就在三角板另一条边 上; (4)确定各对应点的长度,用虚线标出来;(5)将每个对应点连接并标出名称。 三三 、 长方体和正方体长方体和正方体 1、由 6 个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叫 做长方体长方体。两个面相交的边叫

    8、做棱棱。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顶点。相交于一个 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长方体的长、宽、高。(长宽高是相对而言 的,随观察角度而定) 长方体特点:长方体特点: (1)长方体长方体有 6 个面,8 个顶点,12 条棱,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面面积 相等,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重点难点归纳总结 (2 2)一个长方体最多有)一个长方体最多有 6 6 个面是长方形,最少有个面是长方形,最少有 4 4 个面是长方形,最多有个面是长方形,最多有 2 2 个个 面是正方形。面是正方形。 2、由 6 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叫做正方体(也叫做立方正方体(也

    9、叫做立方 体)体)。 正方体特点:正方体特点:(1)正方体有 12 条棱,它们的长度都相等。(2)正方体有 6 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每个面的面积都相等。(3)正方体可以看做 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它是一种特殊的长方体特殊的长方体。 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异同: 相同点 不同点 面 棱 长方体 都 有6个 面, 12条 棱, 8个 顶 点。 6 个面都是长方形。 (有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 形)。 相对的棱的长度都相等 正方体 6 个面都是正方形。 12 条棱都相等。 【知识点 4】 经过折叠可以组合成长方体: 经过折叠可以组合成正方体: 长方体 正方体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重点难点归

    10、纳总结 3 3、长方体、正方体有关棱长计算公式:、长方体、正方体有关棱长计算公式: 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长方体的棱长总和= =(长(长+ +宽宽+ +高)高)4 4长4+宽4+高4 L=(abh) 4 长=棱长总和4宽 高 a=L4bh 宽=棱长总和4长 高 b=L4ah 高=棱长总和4长 宽 h=L4ab 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棱长12 L=a12 正方体的棱长=棱长总和12 a=L12 4、长方体或正方体 6 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表面积。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方体的表面积= =(长宽长高宽高)(长宽长高宽高)2 S=22 S=2(ababahahbhbh) 无底(或无盖)长方体表面积= 长宽(长

    11、高宽高)2 S=2S=2(ababahahbhbh)ab ab 或或 S=2ahS=2ah2bh2bhabab 无底又无盖长方体表面积=(长高宽高)2 S=S=2 2(ahahbhbh)【贴墙贴墙 纸】纸】 正方体的表面积正方体的表面积= =棱长棱长棱长棱长6 S=a6 S=aa a6 6 用字母表示: S= 6aS= 6a2 2 【生活实际】油箱、罐头盒等都是油箱、罐头盒等都是 6 6 个面,游泳池、鱼缸等都只有个面,游泳池、鱼缸等都只有 5 5 个面水个面水 管、烟囱等都只有管、烟囱等都只有 4 4 个面。个面。 【注意】用刀分开物体时,每分一次增加两个面。(表面积相应增加)【注意】用刀分

    12、开物体时,每分一次增加两个面。(表面积相应增加) 【注意】长方体或正方体的长、宽、高同时扩大几倍,表面积会扩大倍数的平表面积会扩大倍数的平 方倍。方倍。 (如长、宽、高各扩大 2 倍,表面积就会扩大到原来的 4 倍)。 5、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体积。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重点难点归纳总结 长方体的体积长方体的体积= =长宽高长宽高 V=abh V=abh 长长=体积宽高 a=Va=Vb bh h 宽宽=体积长高 b=Vb=Va ah h 高高=体积长宽 h= Vh= Va ab b 正方体的体积正方体的体积= =棱长棱长棱长棱长棱长棱长 V=aV=aa aa a = = a

    13、a3 3读作“读作“a a 的立方”表示的立方”表示 3 3 个个 a a 相乘,(即相乘,(即 a aa aa a) 长方体或正方体底面的面积叫做底面积(占地面积)底面积(占地面积)。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 =底面积高底面积高 用字母表示:用字母表示:V=S hV=S h (换个角度看,横截面积相当于底面积,长相当于高)。 【注意】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注意】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相等,但体积不一定相等。体的棱长总和相等,但体积不一定相等。 6、箱子、油桶、仓库等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通常叫做他们的容积容积。 计量容积一般就用体积单位。计量液体的体积,如

    14、水、油等,常用容积单 位升和毫升,也可以写成 L 和 mL。 1 1 升升=1=1 立方分米立方分米 1 1 毫升毫升=1=1 立方厘米立方厘米 1 1 升升=1000=1000 毫升毫升 (1 L = 1 dm3 1 mL = 1 cm3 1 L= 1000mL) 长方体或正方体容器容积的计算方法,跟体积的计算方法相同。但要从容器里里 面面量长、宽、高。(所以,对于同一个物体,体积大于对于同一个物体,体积大于容积。)容积。) 【注意】【注意】长方体或正方体的长、宽、高同时扩大几倍,体积就会扩大倍数的立长方体或正方体的长、宽、高同时扩大几倍,体积就会扩大倍数的立 方倍。方倍。 (如长、宽、高各

    15、扩大(如长、宽、高各扩大 2 2 倍,体积就会扩大到原来的倍,体积就会扩大到原来的 8 8 倍)。倍)。 *形状不规则的物体可以用排水法求体积形状不规则的物体可以用排水法求体积,形状规则的物体可以用公式直接求形状规则的物体可以用公式直接求 体积体积。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重点难点归纳总结 排水法的公式:V 物体 =V 现在V 原来 也可以 V 物体 =S(h 现在- h 原来) V 物体 = Sh 升高 【注意】1 、1 cm2、1 cm3它们是三个不同的计量单位,所以不能进行比较。它们是三个不同的计量单位,所以不能进行比较。 8、【体积单位换算】 大单位 小单位 小单位 大单位 进率:

    16、 1 立方米1000 立方分米1000000 立方厘米 (立方相邻单位进率(立方相邻单位进率 10001000) 1 1 立方分米立方分米10001000 立方厘米立方厘米1 1 升升10001000 毫升毫升 1 立方厘米1 毫升 1 平方米=100 平方分米=10000 平方厘米 1 1 平方千米平方千米=100=100 公顷公顷=1000000=1000000 平方米平方米 【注意】长方体与正方体关系【注意】长方体与正方体关系 把长方体或正方体截成若干个小长方体(或正方体)后,表面积增加了,体积 不变。 质量单位进率,时间单位进率,长度单位进质量单位进率,时间单位进率,长度单位进率率 【

    17、单位换算】 大单位 小单位 小单位 大单位 长度单位长度单位:1 千米 =1000 米 1 分米=10 厘米 1 厘米=10 毫米 1 分米=100 毫米 1 米=10 分米=100 厘米=1000 毫米 (相邻单位进率(相邻单位进率 1010) 进率 进率 进率 进率 被浸没物体的体积等于 上升那部分水的体积 容器的底面积上升那部分水的高度。 计算方法 放入物体后的体积 - 原来水的体积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重点难点归纳总结 面积单位:面积单位:1 平方千米=100 公顷 1 平方米=100 平方分米 1 平方分米=100 平方厘米 1 公顷=10000 平方米 (平方相邻单位(平方相

    18、邻单位进率进率 100100) 质量单位:质量单位:1 吨=1000 千克 1 千克=1000 克 人人 民民 币:币:1 元=10 角 1 角=10 分 1 元=100 分 时 分 秒:1 天=24 时 1 时=60 分 1 分=60 秒 第二部分数与代数第二部分数与代数 一、因数和倍数一、因数和倍数 1、整除整除:被除数、除数和商都是自然数,并且没有余数。 整数与自然数的关系:整数包括自然数和负数。 2、因数、倍数因数、倍数:大数能被小数整除时,大数是小数的倍数倍数,小数是大数的因因 数数。 例:12 是 6 的倍数,6 是 12 的因数。 (1 1)数)数 a a 能被能被 b b 整除

    19、,那么整除,那么 a a 就是就是 b b 的倍数,的倍数,b b 就是就是 a a 的因数。的因数。因数和倍数是 相互依存的,不能单独存在。 (2 2)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 1 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最大的因数是它本 身。身。 一个数的因数的求法:成对地按顺序找。 (3 3)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倍数的求法:依次乘以自然数。一个数的最小倍数和最大因数是 它本身。 (4 4)2 2、3 3、5 5 的倍数特征的倍数特征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

    20、知识点重点难点归纳总结 1) 个位上是 0,2,4,6,8 的数都是 2 2 的倍数的倍数。 2 2)一个数)一个数各位各位 上的数的和是上的数的和是 3 3 的倍数,这个数就是的倍数,这个数就是 3 3 的倍数。的倍数。 3 3)个位上是)个位上是 0 0 或或 5 5 的数,是的数,是 5 5 的倍数。的倍数。 4 4)能同时被能同时被 2 2、3 3、5 5 整除(也就是整除(也就是 2 2、3 3、5 5 的倍数)的最小两位数是的倍数)的最小两位数是 3030,最大,最大 的两位数是的两位数是 9090,最小的三位数是,最小的三位数是 120120。 同时满足同时满足 2 2、3 3、

    21、5 5 的倍数,实际是求的倍数,实际是求 2 23 35=305=30 的倍数。的倍数。 5 5)如果一个数同时是)如果一个数同时是 2 2 和和 5 5 的倍数,那它的个位上的数字一定是的倍数,那它的个位上的数字一定是 0 0。 3、完全数:除了它本身以外所有的因数的和等于它本身的数叫做完全数:除了它本身以外所有的因数的和等于它本身的数叫做 完全数。完全数。 如:如:6 6 的因数有:的因数有:1 1、2 2、3 3(6 6 除外),刚好除外),刚好 1+2+3=61+2+3=6,所以,所以 6 6 是完全数,小的是完全数,小的 完全数有完全数有 6 6、2828。 4 4:自然数按能不能被

    22、:自然数按能不能被 2 2 整除来分:分为整除来分:分为奇数、偶数奇数、偶数。 奇数:不能被奇数:不能被 2 2 整除的数。叫奇数。也就是个位上是整除的数。叫奇数。也就是个位上是 1 1、3 3、5 5、7 7、9 9 的的 数。数。 偶数:能被偶数:能被 2 2 整除的数叫偶数(整除的数叫偶数(0 0 也是偶数),也就是个位上是也是偶数),也就是个位上是 0 0、2 2、4 4、6 6、8 8 的数。的数。 最小的奇数是最小的奇数是 1 1,最小的偶数是,最小的偶数是 0. 0. 关系:关系: 奇数奇数+ +、- - 偶数偶数= =奇数奇数 奇数奇数+ +、- - 奇数奇数= =偶数偶数 偶

    23、数偶数+ +、- -偶数偶数= =偶数。偶数。 5、自然数按因数的个数来分:质数、合数、质数、合数、1 1、0 0 四类四类. 质数(或素数)质数(或素数):只有只有 1 1 和它本身两个因数。和它本身两个因数。 合数:除了合数:除了 1 1 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至少有三个因数: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至少有三个因数:1 1、它本身、别的因、它本身、别的因 数)。数)。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重点难点归纳总结 1 1: 只有 1 个因数。“1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0 0: 最小的质数是最小的质数是 2 2,最小的合数是,最小的合数是 4 4,连续,连续的

    24、两个质数是的两个质数是 2 2、3 3。 每个合数都可以由几个质数相乘得到,质数相乘一定得合数。质数相乘一定得合数。 2020 以内的质数:有以内的质数:有 8 8 个个(2 2、3 3、5 5、7 7、1111、1313、1717、1919) 100100 以内的质数有以内的质数有 2525 个个:2、3、5、7、11、13、17、19、23、29、31、37、 41、 43、47、53、59、61、67、71、73、79、83、89、97 100100 以内找质数、合数的技巧:以内找质数、合数的技巧: 看是否是看是否是 2 2、3 3、5 5、7 7、1111、1313的倍数,是的就是合数

    25、,不是的就是质的倍数,是的就是合数,不是的就是质 数。数。 关系: 奇数奇数=奇数 质数质数=合数 6、最大、最小最大、最小 A 的最小因数是 1;A A 的最大因数是的最大因数是 A A;A 的最小倍数是 A; 最小的奇数是 1; 最小的偶数是最小的偶数是 0 0;最小的质数是;最小的质数是 2 2;最小的自然数是;最小的自然数是 0 0;最小的合数是;最小的合数是 4 4; 7、分解质因数:分解质因数:把一个合数分解成多个质数相乘的形式。 用短除法短除法 分解质因数 (一个合数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一个合数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 比如:30 分解质因数是:(30=235) 8 8、互质

    26、数:公因数只有、互质数:公因数只有 1 1 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两个质数的互质数:5 和 7;两个合数的互质数:8 和 9;一质一合的互质数:7 和 8; 两数互质的特殊情况两数互质的特殊情况:1 和任何自然数互质;相邻两个自然数互质; 两两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重点难点归纳总结 个质数一定互个质数一定互质;质;2 2 和所有奇数互质;和所有奇数互质; 质数与比它小的合数互质; 9、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公因数、最大公因数 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这些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那个就叫它们的最大公因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这些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那个就叫它们的最大公因 数。数。

    27、用短除法短除法求两个数或三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除到互质互质为止,把所有的除数连乘所有的除数连乘 起来) 几个数的公因数只有 1,就说这几个数互质。 如果两数是倍数关系时,那么较小的数就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如果两数是倍数关系时,那么较小的数就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如果两数互质时,那么如果两数互质时,那么 1 1 就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就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10、公倍数、最小公倍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 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这些数的公倍数公倍数。其中最小的那个就叫它们的最小公倍最小公倍 数数。 用短除法求两个数短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除到互质互质为止,把所有的除数和商连乘所有的除数和商连乘起 来)

    28、 用短除法求三个数短除法求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除到两两互质两两互质为止,把所有的除数和商除数和商连乘 起来) 如果两数是倍数关系时,那么较大的数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如果两数互质时,那么它们的积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几个数的公倍数是最小公倍数的倍数。 1111、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方法、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方法 用 12 和 16 来举例 1、 求法一:(列举求同法)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重点难点归纳总结 最大公因数的求法: 12 的因数有:1、12、2、6、3、4 16 的因数有:1、16、2、8、4 最大公因数是最大公因数是 4 4 最小公倍数的求法: 12 的倍数有:1

    29、2、24、36、48、 16 的倍数有:16、32、48、 最小公倍数是 48 2、求法二:(分解质因数法) 12=223 16=2222 最大公因数是:22=4 (相同乘一次) 最小公倍数是:22 322= 48 (相同乘一次 不同分别乘) 3、求法三:短除法 用短除法求下列各组数的最大公因数。12 和 18 34 和 102 12、24 和 36 想:用短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一般用这两个数除以它们的公因数,一直除到所得 的两个商只有公因数 1 为止,再把所有的除数连乘起来,所得积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 数。最小公倍数就是所有公因数连乘再乘最后的商。 二、二、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意

    30、义和性质 12 18 2 6 9 3 2 3 34 102 2 17 51 17 1 3 12 24 36 2 6 12 18 2 3 6 9 3 1 2 34 和 102 最大公因数= 2 1734,最小公倍数 (15、24、36)= 223=12 3 解解 12 和 18 最大公因数= 236 最小公倍数=2323=36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重点难点归纳总结 1、分数的意义分数的意义: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一些物体等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 一个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2、单位“单位“1 1”:”: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 1 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31、”。 3、分数单位:分数单位: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 位。如 5 4 的分数单位是 5 1 。最大的分数单位是2 1 ,没有最小的分数单位。 4 4、分数与除法、分数与除法 被除数除数= 除数 被除数 ,用字母表示 AB= B A (B0,除数不能为除数不能为 0 0,分母也,分母也 不能够为不能够为 0 0)例如: 45= 5 4 5 5、真分数和假分数、带分数、真分数和假分数、带分数 1 1、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真分数。真分数、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真分数。真分数11。 2、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假分数。假分数假分数1 1

    32、 3、带分数:带分数由整数和真分数组成的分数。带分数带分数1. 1. 4 4、真分数、真分数1 1假分数假分数 真分数真分数1 1带分数带分数 6 6、假分数与整数、带分数的互化、假分数与整数、带分数的互化 (1)假分数化为整数或带分数,用分子分母,商作为整数,余数作为分子, 如: 5 10 =105=2 5 21 =215=4 5 1 (2)整数化为假分数,用整数乘分母得分子 如: 2= 4 8)( 24=8 (8 作分子) (3)带分数化为假分数,用整数乘分母加分子,得数就是假分数的分子,分母 不变,如: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重点难点归纳总结 5 5 1 = 5 26)( 55+1=

    33、26 (4)1 等于任何分子和分母相同的分数。如:1= 2 2 = 3 3 = 4 4 = 5 5 = 100 100 = 【注意】分数未带单位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倍数关系;分数带有单位表示一个具 体的数量。 7 7、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 0 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8 8、最简分数: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最简分数: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 1 1,像这样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像这样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一个最简分数,如果分母中除了一个最简分数,如果分母中除了 2 2 和

    34、和 5 5 以外,不含其他的质因数,就能够以外,不含其他的质因数,就能够 化成有限小数。反之则不可以。化成有限小数。反之则不可以。 9 9、约分、约分:把一个分数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和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 分。 如: 30 24 = 5 4 1010、通分、通分: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如: 5 2 和 4 1 可以化成 20 8 和 20 5 1111、分数和小数的互化、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1)小数化为分数:数小数位数。一位小数,分母是 10;两位小数,分母是 100 如:0.3= 10 3 0.03= 100 3 0.003= 1000 3 (2)分数化

    35、为小数: 方法一:把分数化为分母是 10、100、1000如: 10 3 =0.3 5 3 = 10 6 =0.6 4 1 = 100 25 =0.25 方法二:用分子分母 ,除不尽的按要求取近似数。如: 4 3 =34=0.75 (3)带分数化为小数: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重点难点归纳总结 先把整数后的分数化为小数,再加上整数 。如:2 10 3 =2+0.3=2.3 1212、比分数的大小:、比分数的大小: 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大,分子小的小;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大,分子小的小; 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大,分母大的小。 分数比较大小的一般方法一般方法:同分子比较;通分后比较;化成小数比较。

    36、1313、分数化简包括两步、分数化简包括两步:一是约分;二是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 2 1 = =0.5 4 1 = =0.25 4 3 = =0.75 5 1 = =0.2 5 2 = =0.4 5 3 = =0.6 5 4 = =0.8 8 1 = =0.125 8 3 = =0.375 8 5 = =0.625 8 7 = =0.875 20 1 = =0.05 25 1 = =0.04。 1414、两个数互质的特殊判断方法:、两个数互质的特殊判断方法: 1 和任何大于 1 的自然数互质。 2 和任何奇数都是互质数。 相邻的两个自然数是互质数。 相邻的两个奇数互质。 不相同的两个质数

    37、互质。当一个数是合数,另一个数是质数时(除了合数 是质数的倍数情况下),一般情况下这两个数也都是互质数。 1515、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倍数关系: 最大公因数就是较小数。 互质关系: 最大公因数就是 1 一般关系: 从大到小看较小数的因数是否是较大数的因数。 三、三、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具体解释如下:具体解释如下: (一)(一)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 2、计算的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1、分母不同,也就是分数单位

    38、不同,不能直接相加、减。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重点难点归纳总结 2、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异分母分数相加、减,要先通分,再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方法进行计算。 3 3、带分数加减法、带分数加减法: : 带分数相加减,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分 别相加减,再把所得的结果合并起来。 (三)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三)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1、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 在一个算式中,如果有括号,应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如果 只含有同一级运算,应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2、整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对分数加法同样适用。 a+b=b+a a+b+c=a+a+b=b+a a+b+

    39、c=a+(b+cb+c) 3、减法的性质:a a- -b b- -c=ac=a- -(b+c) a(b+c) a- -(b(b- -c)=ac)=a- -b+c= a+c b+c= a+c b b(等 式左右可以交换的) 4、 2 1 -1 2 1 、 3 1 - 2 1 6 1 、 4 1 - 3 1 12 1 、 5 1 - 4 1 20 1 、 6 5 3 1 2 1 、 12 7 4 1 3 1 、 20 9 5 1 4 1 、 30 11 6 1 5 1 、 5 5、常见乘法计算(敏感数字) :254100 12581000 加法交换律简算例子 加法结合律简算例子 乘法交换律简算例子

    40、 乘法结合律简算例子 0.875+2 3 + 1 8 2 3 + 1 4 +0.8 0.433 5 2 230.375 16 3 =7 8 + 2 3 + 1 8 = 2 3 + 1 4 + 4 5 = 2 5 33 5 2 =23 3 8 16 3 =7 8 + 1 8 + 2 3 = 2 3 +( 1 4 + 4 5 ) = 2 5 2 5 33 =23 ( 3 8 16 3 ) =1+2 3 = 1 2 3 = 2 3 +1 = 1 2 3 =13 =3 =232=46 含加法交换律与结合律 含乘法交换律与结合律 数字换减法式 数字换加法式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重点难点归纳总结 0

    41、.875+2 3 + 1 8 + 1 3 0.375 29 7 16 3 7 29 35 5 36 101 9 10 =7 8 + 2 3 + 1 8 + 1 3 = 3 8 29 7 16 3 7 29 = (36-1) 5 36 = (100+1) 9 10 =7 8 + 1 8 + 2 3 + 1 3 = 3 8 16 3 29 7 7 29 =36 5 36 -1 5 36 =100 9 10 +1 9 10 = (7 8 + 1 8 )+ ( 2 3 + 1 3 ) = ( 3 8 16 3 )(29 7 7 29 ) =5- 5 36 =1+ 9 10 =1+1 =21 乘法分配律

    42、提取式 乘法分配律提取式 乘法分配律(添项) 乘法分配律(添项) 1010.9- 9 10 1 95.51.6-15.51.6 1010.9- 9 10 52 5 8 +29 5 8 -0.625 =101 9 10 - 9 10 1 =(95.5-15.5)1.6 =101 9 10 - 9 10 =52 5 8 +29 5 8 - 5 8 =101 9 10 -1 9 10 =801.6 =101 9 10 -1 9 10 =52 5 8 +29 5 8 -1 5 8 =(101-1) 9 10 =80016 =(101-1) 9 10 =(52+29-1) 5 8 =100 9 10 =

    43、100 9 10 =80 5 8 减法的性质简算例子 减法的性质简算例子 减法的性质简算例子 数字换乘法式 18-5 8 -0.375 1 3 4 - 7 16 -0.75 12 2 5 -( 7 16 +0.4) 0.56125 =18-5 8 - 3 8 =1 3 4 - 7 16 - 3 4 =12 2 5 -( 7 16 + 2 5 ) =0.70.8125 =18-(5 8 + 3 8 ) =1 3 4 - 3 4 - 7 16 =12 2 5 - 2 5 - 7 16 =0.7(0.8125) =18-1 =17 =1- 7 16 = 16 9 =12- 7 16 =1116 9

    44、=0.7100=70 除法的性质简算例子 除法的性质简算例子 除法的性质简算例子 数字换乘法式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重点难点归纳总结 32002.50.4 27002.52.7 5900(2.55.9) 3333333333 =3200(2.50.4) =27002.72.5 =59005.92.5 =11111333333 =32001 =10002.5 =10002.5 =1111199999 同级运算中,第一个数不能动,后面的数可以带着符号搬家 =11111(100000-1) 12 3 + 7 16 - 2 3 2500.80.4 1 2 3 - 7 16 + 1 3 290.2

    45、50.29 =12 3 - 2 3 + 7 16 =2500.40.8 =1 2 3 + 1 3 - 7 16 =290.290.25 =1+ 7 16 =1 7 16 =1000.8 =125 =2- 7 16 = 116 9 =1000.25 =25 6 6、解方程、解方程 解方程方法一解方程方法一:运用四则运算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来解方程 加数+加数=和、和 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 、减 数=被减数差 因数因数=积、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被除数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商、被 除数=商除数 解方程方法二解方程方法二:消项(如果消3,方程两边就同时3 ;如果消3

    46、,方程两边就同时3) 1:把方程里的“括号”全部去掉,两种去括号的方法任选其一 2:如果两边都有 几 , 要先消去其中一边的 几 (如果有“-几”,就把“-几”消去,如果没有“-几”,就把较小的消去掉) 3:消去 “-几”, 消去“” 4:把这边的数字全部消掉,先消“+ -” 再消“” 最后消“” (注意:无论解到哪一步,数字+几 都要写成 几+数字) 解方程方法三解方程方法三:移项(3 移到另一边就变成3,3 移到另一边就变成3) 1:把方程里的“括号”全部去掉,两种去括号的方法任选其一 2:如果两边都有 几 ,就把其中一边的 几 移到另一边 (如果有“-几”,就把“-几”移到另一边。如果没有“-几”,就把较小的移到另 一边)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重点难点归纳总结 3:把“-几”移到另一边,把 “”移到另一边” 4:把这边的数字全部移到另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重点难点归纳总结.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390570.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