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1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新教材高二语文文言文知识梳理《过秦论》 原文+重点字词、文言现象+翻译+把关题.doc

  • 上传人(卖家):四川天地人教育
  • 文档编号:3904935
  • 上传时间:2022-10-24
  • 格式:DOC
  • 页数:11
  • 大小:470.50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新教材高二语文文言文知识梳理《过秦论》 原文+重点字词、文言现象+翻译+把关题.doc》由用户(四川天地人教育)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过秦论 新教材高二语文文言文知识梳理过秦论 原文+重点字词、文言现象+翻译+把关题 新教材 语文 文言文 知识 梳理 原文 重点 字词 文言 现象 翻译 把关 下载 _其他_语文_高中
    资源描述:

    1、过(名动,指出过失)秦论贾谊一、原文秦孝公据(占据)肴函之固(险固地势),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像席子一样)卷天下,包(像包裹一样)举宇内,囊(像布袋一样)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对内)立法度(规章、制度),务(致力于)耕织,修守战之具,外(对外)连衡(同“横”)而斗(使相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两手合抱,指毫不费力)而取西河之外。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继承)故业,因(沿袭)遗策,南(向南)取汉中,西举(攻取)巴蜀,东割(割占)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 弱(使弱)秦,不爱(吝惜)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招纳)天下之士,合从(同“纵

    2、”)缔交,相与(帮助)为一(一体)。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古今,爱护别人),尊贤而重士,约(结)从离(使离散)衡,兼韩、魏、燕、赵、宋、卫、中山之众。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一类人)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 徒(一类人)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 伦(一类人)制(统帅)其兵。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师,叩(攻打)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迎战)敌,九国之师,逡巡(有所顾虑而徘徊不敢前进)而不敢进。秦无亡(丢失)矢遗镞之费,而天下已困(困窘)矣。于是从散约败,

    3、争割地以赂秦。秦有余力而 制(制服)其弊(同“敝”,困乏),追亡(动作名,逃亡的敌兵)逐北(动作名,败北的敌兵),伏尸百万(定语后置),流血漂橹。因(凭借)利(形作名,有利的形势)乘便(形作名,有利的形势),宰割天下,分裂河山。强国请服,弱国入朝。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及(到)至始皇,奋(发展)六世之余烈,振(挥舞)长策而御(统治)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名动,登上)至尊而制(统治)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名动,用鞭子打、用竹竿打)天下,威振(同“震”,震动)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却(使退却)匈奴七百余里

    4、;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报复、怨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 愚(使愚蠢)黔首;堕(毁坏)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销毁)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定语后置),以弱(削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依据)河为池,1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险固的地方)。良将劲驽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同“呵”,呵问)(宾语前置)。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名动,称帝称王)万世之业也。始皇既没(同“殁”,死),余威振(同“震”,震动)于殊俗(边远地区)。 然而陈涉,瓮(名动,用破盆作)牖绳(名动,用绳子系)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

    5、之徒也(判断句);才能不及中人(平常的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同“崛”,崛起)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像云一样)集响(像回声一样)应,赢(担负)粮而景(同“影”,像影子一样)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使灭亡)秦族矣。且夫天下非小弱(形作动,变小变弱)也,雍州之地,肴函之固(形作名,险固的地方),自若也(宾语前置);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耰棘矜,非铦(锋利)于钩戟长铩也;谪戌之众,非抗(抗衡)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赶得上)向(先前)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

    6、变,功业相反,何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比较)长絜(衡量)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发展)万乘之势,序(名动,招致)八州而朝(使朝见)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灭亡)(被动),身死人手,为(被)天下笑者(被动句),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宾语前置)。二、文言现象(一)通假字1.外连衡而斗诸侯 / 约从离衡(通“横” )2.孝公既没(通“殁”,死亡)3.合从缔交/约从离衡 / 于是从散约败(通“纵”,“合纵” )4.秦有余力而制其弊(通“敝”,疲惫)5.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通“呵”,喝问)6.倔起阡陌之中(通“崛”,崛起)7

    7、.赢粮而景从(通“影”,像影子一样)8.百有余年矣(通“又” )9.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通“亢”,高 )10.威振四海(通“震”,震动)(二)古今异义21.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古义:在这种情况下 今义:表示后一事承接前一事2.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古义:黄河以西 今义:西边的河3.山东豪俊遂并起古义:崤山以东 今义:山东省(三)一词多义1.固(1)据崤函之固(险固,坚固,特指地势险要,城郭坚固,形容词用作名词)(2)君臣固守以窥周室(牢固,顽强,形容词)(3)临不测之渊,以为固(固守的据点,屏障,名词)2.因(1)因遗策(沿袭,动词)(2)因利乘便(趁着,介词)(3)因河为池(凭借,依据

    8、,介词)3.制(1)赵奢之伦制其兵(统率,动词)(2)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制服,动词)(3)履至尊而制六合(统治、控制,动词)4.兵(1)赵奢之伦制其兵 / 行军用兵之道(军队,名词)(2)收天下之兵 / 信臣信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 斩木为兵(兵器,名词)5.度(1)内立法度(制度,名词)(2)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量长短)(四)词类活用1.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名作状,像席子一样;名作状,像布包一样;名作状,像口袋一样)2.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名作状,在国内,对内;名作状,对外)33.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名作状,向南;

    9、名作状,向西;名作状,向东;名作状,向北)4.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名作状,用破瓮;名作状,用绳子)5.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名作状,向南)6.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名作状,在北方)7.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名作状,像云一样;名作状,像影子一样)8.深谋远虑(名作状,从长远)9.履至尊而制六合(名作动,登上)10.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名作动,称帝称王)11.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名作动,作窗户;名作动,系户枢)12.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名作动,用鞭子抽;名作动,用竹杖打)13.过秦论(名作动,指摘过失)14.且夫天下非小弱也(形作动,变小变弱)15.据崤函之固(形作名,险要的地势。)

    10、16.自以为关中之固(形作名,坚固的屏障。)17.尊贤而重士(形作名,贤者,贤能的人。)18.因利趁便(形作名,便利的条件;形作名,便利的条件。)19.追亡逐北(动作名,逃跑的人)20.外连衡而斗诸侯(使动,使争斗)21.会盟而谋弱秦 / 以弱天下之民(使动,使弱,削弱)22.约从离衡(使动,使离散)23.伏尸百万,流血漂橹(使动,使漂浮)24.吞二周而亡诸侯 /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使动,使灭亡)25.却匈奴七百余里(使动,使退却)26.以愚黔首(使动,使愚蠢)27.序八州而朝同列(使动,使朝拜)28.尊贤而重士(意动,以为重,看重)(五)特殊句型1.判断句(1)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

    11、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4(2)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3)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2.被动句(1)一夫作难而七庙隳。(2)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3)谪戍之众(4)天下诸侯已困矣3.省略句(1)尝以十倍(于秦)之地。(2)南取百越之地,以(之)为桂林、象郡。(3)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于)下吏。(4)聚之(于)咸阳。(5) 铸以(之)为金人十二。(6)临不测之渊,以(之)为固。(7)蹑足(于)行伍之间,而倔起(于)阡陌之中。(8)身死(于)人手。4.宾语前置(1)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2)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3)崤函之固,自若也5.定语后置(1)伏尸百万(

    12、2)铸以为金人十二(3)金城千里6.状语后置(1)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2)锄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3)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三、翻译秦孝公占据着崤山和函谷关的险固地势,拥有雍州的土地,君臣牢固地守卫着,借以窥5视周王室(的权力)(秦孝公)有席卷天下,包办天宇之间,囊括四海的意图,并统天下的雄心。正当这时,商鞅辅佐他,对内建立法规制度,从事耕作纺织,修造防守和进攻的器械;对外实行连衡策略,使诸侯自相争斗。因此,秦人轻而易举地夺取了黄河以西的土地。秦孝公死了以后,惠文王、武王、昭襄王承继先前的基业,沿袭前代的策略,向南夺取汉中,向西攻取巴、蜀,

    13、向东割取肥沃的地区,向北占领非常重要的地区。诸侯恐慌害怕,集会结盟,商议削弱秦国。不吝惜奇珍贵重的器物和肥沃富饶的土地,用来招纳天下的优秀人才,采用合纵的策略缔结盟约,互相援助,成为一体。在这个时候,齐国有孟尝君,赵国有平原君,楚国有春申君,魏国有信陵君。这四位封君,都见识英明有智谋,心地诚而讲信义,待人宽宏厚道而爱惜人民,尊重贤才而重用士人,以合纵之约击破秦的连横之策,联合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的部队。在这时,六国的士人,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等人为他们出谋划策,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等人沟通他们的意见,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等

    14、人统率他们的军队。他们曾经用十倍于秦的土地,上百万的军队,攻打函谷关来攻打秦国。秦人打开函谷关口迎战敌人,九国的军队有所顾虑徘徊不敢入关。秦人没有一兵一卒的耗费,然而天下的诸侯就已窘迫不堪了。因此,纵约失败了,各诸侯国争着割地来贿赂秦国。秦有剩余的力量趁他们困乏而制服他们,追赶逃走的败兵,百万败兵横尸道路,流淌的血液可以漂浮盾牌。秦国凭借这有利的形势,割取天下的土地,重新划分山河的区域。强国主动表示臣服,弱国入秦朝拜。延续到孝文王、庄襄王,统治的时间不长,秦国并没有什么大事发生。到始皇的时候,发展六世遗留下来的功业,以武力来统治各国,将东周,西周和各诸侯国统统消灭,登上皇帝的宝座来统治天下,用

    15、严酷的刑罚来奴役天下的百姓,威风震慑四海。秦始皇向南攻取百越的土地,把它划为桂林郡和象郡,百越的君主低着头,颈上捆着绳子(愿意服从投降),把性命交给司法官吏。秦始皇于是又命令蒙恬在北方修筑长城,守卫边境,使匈奴退却七百多里;胡人不敢向下到南边来放牧,勇士不敢拉弓射箭来报仇。秦始皇接着就废除古代帝王的治世之道,焚烧诸子百家的著作,来使百姓愚蠢;毁坏高大的城墙,杀掉英雄豪杰;收缴天下的兵器,集中在咸阳,销毁兵刃和箭头,冶炼它们铸造十二个铜人,以便削弱百姓的反抗力量。然后凭借华山为城墙,依据黄河为城池,凭借着高耸的华山,往下看着深不可测的黄河,认为这是险固的地方。好的将领手执强弩,守卫着要害的地方,

    16、可靠的官员和精锐的士卒,拿着锋利的兵器,盘问过往行人。天下已经安定,始皇心里自己认为这关中的险固地势、方圆千里的坚固的城防,是子子孙孙称帝称王直至万代的基业。始皇去世之后,他的余威(依然)震慑着边远地区。可是,陈涉不过是个破瓮做窗户、6草绳做户枢的贫家子弟,是氓、隶一类的人,(后来)做了被迁谪戍边的卒子;才能不如普通人,并没有孔丘、墨翟那样的贤德,也不像陶朱、猗顿那样富有。(他)跻身于戍卒的队伍中,从田野间突然奋起发难,率领着疲惫无力的士兵,指挥着几百人的队伍,掉转头来进攻秦国,砍下树木作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天下豪杰像云一样聚集,回声似的应和他,许多人都背着粮食,如影随形地跟着。崤山以东的英

    17、雄豪杰于是一齐起事,消灭了秦的家族。况且那天下并没有缩小削弱,雍州的地势,崤山和函谷关的险固,是保持原来的样子。陈涉的地位,没有比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的国君更加尊贵;锄头木棍也不比钩戟长矛更锋利;那迁谪戍边的士兵也不能和九国部队抗衡;深谋远虑,行军用兵的方法,也比不上先前九国的武将谋臣。可是条件好者失败而条件差者成功,功业完全相反,为什么呢?假使拿东方诸侯国跟陈涉比一比长短大小,量一量权势力量,就更不能相提并论了。然而秦凭借着它的小小的地方,发展到兵车万乘的国势,管辖全国,使六国诸侯都来朝见,已经一百多年了;这之后把天下作为家业,用崤山、函谷关作为自己的内宫;陈涉一人起义国家就

    18、灭亡了,秦王子婴死在别人(项羽)手里,被天下人耻笑,这是为什么呢?就因为不施行仁政而使攻守的形势发生了变化啊。四、理解性默写1.贾谊在过秦论中论述秦国毫不费力取得了西河之地,得益于“ , , ”实行变法图强的主张、正确的战争策略,为以后秦王扫六合、吞八荒奠定了基础。2.秦始皇派遣大将蒙恬到北方去修筑长城并固守边境,把匈奴赶退七百余里,使得匈奴长时间不敢南下进击中原。贾谊过秦论中“ , ”两句就是对此事件效果的概括。3.贾谊在过秦论中指出秦的过失即灭亡的根本原因在于“ ”。4.贾谊用“ , , , ”短短四个句子就写出了陈涉高举义旗并得到天下热烈响应的情况。5.陈涉揭竿而起,一呼百应,并不是因为

    19、陈涉地位超然。对于陈涉的身份,贾谊在过秦论一文中交代的很清楚:“ , , ”出身贫寒和地位低贱,却能天下响应,只因为天下苦秦久矣。6.过秦论一文中“ , ”形象地描写了秦始皇得到天下后,派遣得力的将领、士兵守卫要塞,盘问过往行人的情景。7.过秦论中秦始皇北却匈奴,焚书愚弄百姓,收缴天下的兵器,又派遣精兵强将把守要7害,自认为江山永固的句子是:“ , , 。8.为了削弱天下的百姓的武力,秦始皇“ , , ,。”自以为江山永固,可万世为王。可贾谊却认为制止暴乱的最好办法不应该这样,而是施以仁义。9. 过 秦 论 中 最 直 接 反 应 秦 始 皇 用 严 酷 的 刑 罚 来 奴 役 天 下 百 姓

    20、 的 一 句 是“ 。”10.过秦论中,贾谊用“ , ”两句总结了秦王朝的愚民政策。11.贾谊文采斐然,在过秦论中便用一组排比,“ , , ”形象概括了秦始皇仰仗武力征服天下诸侯,登上皇帝宝座,奴役天下百姓。1.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2.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士不敢弯弓而报怨。3.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4.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5.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氓隶之人, 而迁徙之徒也。6.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7.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8.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9.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21、。10.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11.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五、当堂练习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 5 题。范滂,字孟博,汝南征羌人也。少厉清节,为州里所服,举孝廉、光禄四行。时翼州饥荒,盗賊群起,乃以滂为清诏使,案察之。滂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及至州境,守令自知臧污,望风解印绶去。迁光禄勋主事。时陈蕃为光禄勋,滂执公仪诣蕃,蕃不止之,滂怀恨,投版弃官而去。郭林宗闻而让蕃曰:“若范孟博者,岂宜以公礼格之!今成其去就之名,得无自取不优之议邪?”蕃乃谢焉。复为太尉黄琼所辟,后诏三府掾属举谣言,滂奏刺史、二千石权豪之党二十余人。尚书责滂所劾猥多

    22、疑有私故滂对曰臣之所举自非贪秽奸暴8深为民害岂以污简札哉以会日迫促,故先举所急,其未审者,方更参实。若臣言有贰,甘受显戮。”吏不能诘。滂睹时方艰,知意不行,因投劾去。太守宗资先闻其名,请署功曹,委任政事。滂在职,严整疾恶。滂外甥西平李颂,公族子孙,而为乡曲所弃,中常侍唐衡以颂请资,资用为吏。滂以非其人,寝而不召。资迁怒,捶书佐朱零。零仰曰:“范滂清裁,犹以利刃齿腐朽,今日宁受笞死,而滂不可违。”资乃止。后牢修诬言钩党,滂坐系黄门北寺狱。滂后事释,遂还乡里。建宁二年,遂大诛党人。诏下,急捕滂等。督邮吴导至县,抱诏书,闭传舍,伏床而泣。滂闻之曰:“必为我也。”即自诣狱。县令郭揖大惊,出解印绶,引与

    23、俱亡。滂曰:“滂死则祸塞,何敢以罪累君,又令老母流离乎!”其母就与之诀,滂白母曰:滂从龙舒君归黄泉,存亡各得其所。惟大人割不可忍之恩,勿增感戚。”母曰:“汝今得与李、杜齐名,死亦何恨。既有令名,复求寿考,可兼得乎?”滂跪受教,再拜而辞,行路闻之,莫不流涕。时年三十三。(选自后汉书.范滂传,有删改)注 龙舒君:范滂之父范显,曾为龙舒侯国相,时已故。李、杜:指当时的贤臣李膺、杜密。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尚书责滂所劾甚多/疑有私故/滂对日/臣之所举/自非贪秽奸暴/深为民害/岂以污简札哉/B.尚书责滂所劾甚/多疑有私/故滂对日/臣之所举/自非贪秽/奸暴深为

    24、民害/岂以污简札哉/c.尚书责滂所劾甚多/疑有私故/滂对日/臣之所举/自非贪秽/奸暴深为民害/岂以污简札哉/D.尚书责滂所劾甚/多疑有私/故滂对日/臣之所举/自非贪秽奸暴/深为民害/岂以污简札哉/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投版,即辞官。版,官吏朝会时执的朝版,记事以备遗忘。B.举谣言,指朝臣向朝廷列举民间诋毁官员的流言的一种制度。C.功曹,古代官职,为郡守、县令的主要佐吏,主管考察记录业绩。D.北寺狱,东汉由宦官掌管的监狱,主管监禁、审讯大臣。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范滂在冀州因灾荒而动荡时,被委

    25、任为清诏使前去巡行查办,刚到州境,贪官污吏就慑于其廉直刚正,弃官而逃。B.范滂主动劾奏刺史、二千石权豪共达二十多人,即便受到尚书的贵备,也不惜生命进行弹劾,可惜时局混乱,其志向难以实现。C.范滂在暂任功曹一职时,面对任命他外甥做官的问题,他不徇私情,坚决认为李颂不是合9适人选,将此事压下不办。D.范滂最后用自已死得其所劝说其母不要悲伤,其母深明大义,非但没有阻止他的决定,还对他进行了安慰和教诲。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1)若范孟博者,岂宜以公礼格之!今成其去就之名,得无自取不优之议邪? (4 分)(2)汝今得与李、杜齐名,死亦何恨。既有令名,复求寿考,可兼得乎?(4

    26、分)5.当郭揖提出“与俱亡”的建议时,范滂是如何回应的?他为什么这样回应?请简要说明。(3分)1. (3 分)A2(3 分)B(举谣言,指朝臣为了解民风民意而搜集民间评论官吏的歌谣等返奏朝廷。)3(3 分)B(不是“主动劾奏”,而是遵奉诏书行事。)4(4 分)(1)像范滂这样的人才,难道应该(或“怎么能够”)按照属下参见上司的礼仪(或“官方的礼节”)来要求他吗(呢)?现在你成全他辞官的美名,莫非自己要选择不好的议论吗?评分建议:“公礼”、“格”、“去就”、“得无”各 1 分。(4 分)(2) 你现在能够和李膺、杜密齐名了,死了又有什么遗憾呢。已经有了美好的名声,又要追求长寿,(这样的好事)能够

    27、同时得到吗?评分建议:“恨”、“既”、“令”、“寿考”各 1 分。5.(3 分)(1)回应:范滂拒绝逃跑,慷慨赴死。(2)原因:他不肯连累别人,也不愿因出逃而让母亲流离他乡。评分建议:回应 1 分,原因 2 分。【参考译文】范滂,字孟博,是汝南征羌人。从小磨砺出高洁的节操,受到州郡和乡里人的钦佩,被推举为孝廉和光禄四行。冀州地区发生饥荒,盗贼纷纷而起,于是(朝廷)任用范滂为清诏使,10派他前去巡行查办。范滂走马赴任,慷慨激昂,有澄清天下污秽的志向。等他到达冀州界,太守、县令知道自己贪污受贿,听说范滂来了,都抛下官印绶带逃走。升迁为光禄勋主事。当时陈蕃担任光禄勋,范滂执行属下参见上司的礼仪拜访陈

    28、蕃,陈蕃没有阻止他,范滂觉得很遗憾,扔下笏板弃官而去。郭林宗听说后,责备陈蕃说:“像范滂这样的人才,难道应该(怎么能够)按照属下参见上司的礼仪来要求他吗(呢)?现在你成全他辞官的美名,莫非自己要选择不好的议论吗?陈蕃于是向范滂道歉。(范滂)又被太尉黄琼征召。不久皇上下诏三府衙门的属官呈报反映官吏好坏的歌谣,范滂举奏了二十多个刺史和享有二千石俸禄的权贵。尚书责备范滂弹劾的人太多了,怀疑他有私心。范滂回答说:“我检举的,如果不是贪污腐败、奸邪残暴,深深地祸害百姓的人,(我)难道会因为私心而使奏章受到玷污吗?因为召开三公会议的日子迫近了,所以我先举奏了最紧要的;那些没有查清的,将要进一步查实。如果我

    29、的话有与事实不符的地方,我甘愿接受死刑。”(负责审理的)官吏无话可说了。范滂看到当今的时势正处于混乱的时候,知道自己的志向不能实现,于是呈递弹劾自己的状文辞官。太守宗资此前就听说范滂美好的名声,(于是)请求朝廷让范滂暂任功曹,并把政事交给他处理。范滂在任功曹期间,严厉地整治他痛恶的人和事。范滂外甥西平人李颂,是王侯之家的子弟,被同乡的人所不齿。中常侍唐衡把李颂请托给宗资,宗资任命他做小官。范滂却认为他外甥李颂不是合适人选,就把这件事压下不办。宗资把怒气转嫁到书佐朱零的身上,鞭打书佐朱零。朱零仰起头说:“范滂(这样做)是清明的裁断,好像用锋利的刀刃切割腐朽的东西。今天我宁愿受鞭打而死,但范滂(的

    30、裁决)不能违背。”宗资于是作罢。后来牢修诬告朝中有人结党营私,范滂获罪被拘禁在黄门北寺监狱。后来范滂的案情查清,范滂就回到乡里。建宁二年,朝廷大肆诛杀钩党之人。诏书下达,紧急缉捕范滂等人。督邮吴导到县,手捧诏书,(把自己)关在传舍(驿舍,供外交使节和传递政府文书者休息的地方)中,伏床哭泣。范滂听说这件事后,说:“(这)一定是因为我呀!”当即赶到县狱。县令郭揖十分吃惊,走出官衙,丢下官印,拉着范滂要和他一起逃走,范滂说:“我死了灾祸就可以平息了,怎么敢因为我的罪名连累您,又使得我的老母流离他乡呢!”范母前来和滂诀别,范滂告诉母亲:“我跟随先父去黄泉,是死得其所。只是希望母亲大人割舍这难以割舍的恩情,不要再增添悲伤了。”他的母亲说:“你现在可以和李膺、杜密齐名了,死了又有什么遗憾呢!已经有了美好的名声,又要追求长寿,(这样的好事)能够同时得到吗?”范滂跪下来接受母亲的教诲,再三拜别而去。经过的人听见了,没有人不被感动得流泪。这一年,范滂三十三岁。11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新教材高二语文文言文知识梳理《过秦论》 原文+重点字词、文言现象+翻译+把关题.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3904935.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