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力学上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工程力学上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程力学 上课
- 资源描述:
-
1、 直播课堂6 姚志刚一、本章主要知识点 1截面内力及符号 2内力图 3荷载和剪力、弯矩的对应图形关系 4叠加法作弯矩图、剪力图 5分段叠加法作弯矩图 6静定梁作内力图 7刚架作内力图 8三铰拱的计算 9桁架的计算 (一)截面内力及符号 物体因受外力作用,在物体各部分之间所产生的相互作用力称为物体的内力。对内力的正、负号作如下规定:轴力符号:当截面上的轴力使分离体受拉时为正;反之为负。剪力符号:当截面上的剪力使分离体作顺时针方向转动时为正;反之为负。弯矩符号:当截面上的弯矩使分离体上部受压、下部受拉时为正,反之为负。当所有外力(包括已知荷点,通过平衡方程求出的所有支座约束反力)已知时,通过三个独
2、立的平衡方程可求解三个内力。截面法是结构力学计算最基本的方法。+教材例63(P73)一外伸梁如图所示。求截面11及截面22的剪力和弯矩。mNqNP/4,10222PqAB121 解:1求梁的支座反力。由整体平衡可求:2求11截面上的内力 杆上外力均为已知,可求任意截面的内力。如截面11,取左段为分离体,如图所示。NYNYXBAA15,3,0YAQ1PM12m1m 由 由 由 求截面11内力也可取左段为分离体,其结果见教材。3求22截面上的内力。(见教材)0,01NX)(71524,01NQY01M)(12241151mNM4Q2M21l(二)内力图l 内力图为表示内力随横截面的位置变化的函数的
3、图形。l 一般取杆轴线为坐标轴,横截的位置选择用X表示,则梁的各个横截面上的内力可以表示为X的函数,函数图形即内力图。l教材例67(P76)l 简支梁AB受一集度为q的均布荷载作用,试作此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l 分析:取左边X长的分离体,X处截面的内力按正方向假设,用平衡方程求解。qLMQ+-qL2/8qL/2qL/2qL/2qL/2l 解:l (1)求梁的支座反力l 由整体平衡可求:l(2)取距A端X处的C截面,标出 。解得:l l l 2,0qlYYXBAACACACAQNM,222)(qxxqlMx0)(xNqxqlQx2)(CQ(x)M(x)xAl M图为二次抛物线,确定X0,L/2及
4、L处M值可确定M的函数图形。l Q图为直线形,确定X0,L处Q值即可确定Q图。MQ+-qL2/8qL/2qL/2l 根据内力图的特征,除均布荷载q作用下的M点为二次抛物线外,其余情况均为直线段。因此,可以不需列出函数方程,直接确定直线段内力图的控制点值,即荷点作用不连续点的截面内力连接直线即可。l 均布荷点作用段内M图再确定一中间值即可画出二次抛物线。按建筑力学的习惯,M图画在杆件弯曲变形时受拉一侧。l 画出M图。弯矩最大值在梁的中点,为 ql2/8 ;l 画出Q图。剪力最大值在梁端,为ql/2。l(三)荷载与剪力、弯矩的对应图形关系l 纯弯曲:剪力图为零,弯矩图为一水平直线。l q0:剪力图
5、为一水平直线,弯矩图为一斜直线。PL/2L/2MQ+-PL/4P/2P/2qLMQ+-qL2/8qL/2qL/2l q常数:剪力图为一斜直线,弯矩图为一抛物线。l 集中力:剪力图为一水平直线,P作用处有突变,突变值等于P。弯矩图为一折线,P作用处有转折。PabLPab/4MQPb/LPa/L+-mL/2L/2MQ+-+M/2M/2m/Ll 集中力偶:剪力图为一水平直线,力偶作用处无变化。弯矩图为水平线,力偶作用处有突变,突变值等于集中力偶。l教材例610(P81反)l 外伸梁如图所示,已知 ,试画出该梁的内力图。222PqAB121CDkNpmkNq15,/5kNYkNYDB5,20l 分 析
6、:例 中,整 体 平 衡 可 求解 ,则A、B、C、D为外力不连续点,作为控制截面。l 在集中力P,或支座反力处剪力有突变,所以控制截面截取应B左、B右、C左、C右,D右支座反力即作用于CD杆端的剪力。)0(,DDBXYYl Q图由控制点A、B左、B右、C左、C右的值之间连直线得到。l 解:l (1)求梁的支座反力l kNYkNYDB5,20l (2)画弯矩图:l 求控制截面的弯矩值,取AB杆的分离体。l l 杆上侧受拉。l 取CD杆的分离体:l (铰支端)l l 杆下侧受拉。)(102202mkNqMMBAAB0DCM)(1025mkNMCDl 确定A、B、C、D四点M值:l BC,CD间无
7、均布荷载q,直接联直线;l A B 间 有 均 布 荷 载 q,确 定 中 点 值 为2.5KN/m,可由三点确定抛物线。(2)画弯矩图:连接控制截面的弯矩值,如图:l M图AB段的端点值即MA、MB的中间值由 l 确定,作抛物线。M图lBD段的端点值即MB、MD的中间值由 确定,用直线连接。l如在的连线上叠加的二次抛物线,或在的连线上叠加的三角形的底边,简单拼合,显然不能对齐。28q2BAMML42PLMMDBl轴力为零不考虑。l杆端作用剪力、弯矩与相应简支梁两端作用弯矩受力情况完全相同,即对应。所以任意分段均可同叠加法作M图。M图10kNm10kNmABCDl (3)画剪力图:取控制截面如
8、图。l 计算剪力:取分离体如图。l AB:QAB=0(自由端)l l CD:l l BC:l QBCl l QCB5-P=-10102qQBA55DCCDDCQQQ10220ql 剪力图如图所示。l 在已荷点和所有反应力的情况下,可以取分段分离体求剪力控制截面值,但如果M图已知,不求约束反力也可确定分段杆端的剪力控制截面值。l l l 10kN10kN5kN-+ABCDPL/2L/2MQ+-PL/4P/2P/2qLMQ+-qL2/8qL/2qL/2PabLPab/4MQPb/LPa/L+-mL/2L/2MQ+-+M/2M/2m/L当梁上有几项荷载作用时,梁的反力和内力可以这样计算:先分别计算出
9、每项荷载单独作用时的反力和内力,然后把这些计算结果代数相加,即得到几项荷载共同作用时的反力和内力。2q81LPqL+P+qLMQ+PqPqLPL1/2 qL2PL+1/2qL2 上图悬臂梁上作用有均布荷载和集中力。梁的反力和内力都是由两部分组成。各式中第一项与集中力P有关,是由集中力P单独作用在梁上所引起的反力和内力;各式中第二项与均布荷载q有关,是由均布荷载q单独作用在梁上所引起的反力和内力。两种情况的叠加,即为二项荷载共同作用的结果。这种方法即为叠加法。l 剪力图:l 集中力P单独作用时为一水平直线,均布荷载q单独作用时为一斜线;两种情况叠加后即为共同作用的结果,如上图。l 弯矩图:l 集
10、中力P单独作用时为一斜线,均布荷载q单独作用时为抛物线;两种情况叠加后即为共同作用的结果,如上图。l 分段叠加法作弯矩图l 直杆弯矩图分段叠加,简化绘图工作,适用于多跨梁、刚架的弯矩图的绘制。l教材例610(P81反)l 外伸梁如图所示,已知 ,试用叠加法画出该梁的M图。222PqAB121CDkNpmkNq15,/5kNYkNYDB5,20M图10kNm10kNmmk1541525.041NPL10kN10kN5kN-+l 简支梁作用有均布荷载ql 简支梁作用有中点的Pl 悬臂梁作用有均布荷载ql 悬臂梁作用有端点的Pl 简支梁作用有非中点的Pl 简支梁作用有中点的mP/2qLMQ+-qL2
11、/8qL/2qL/2 (1)简支梁作用有均布荷载q 简支梁作用有均布荷载q的弯矩图为一抛物线,其中点弯矩为。(2)简 支 梁 作 用 有 中 点 的 P 简支梁作用有中点的P的弯矩图为一折线,在集中力P作处产生折点,其值为。PL/2L/2MQ+-PL/4P/2简支梁作用有中点的PmL/2L/2MQ+-+M/2M/2m/LPabLPab/4MQPb/LPa/L+-MQ+PPPL+qqL1/2 qL2l悬臂梁作用有均布荷载ql悬臂梁作用有端点的Pl(5)悬臂梁作用有均布荷载q 悬臂梁作用有均布荷载q的弯矩图为一抛物线,其值端点为零、固定端为。l(6)悬臂梁作用有端点的P 悬臂梁作用有端点的P的弯矩
12、图为一斜线,其值端点为零、固定端为PL。l简支梁上作用有均布荷载q,其两端作用有 弯矩,用叠加法作弯矩图。BAMM,MAMAMBMBqqLL+2q81LMAMBl 原结构作用有两种荷载弯矩和均布荷载。将原结构分解为由弯矩与均布荷载分别作用的两种情况,如图所示。AMBM82ql+282BAMMqlAMBMMAMAMBMBqqLL+2q81LMAMB中点M=2q812LMMBA2q81LMAMB即:+l 分段叠加法作弯矩图:杆端弯矩图叠加上简支梁上对应荷载(均布荷载q或中点集中力P)的标准弯矩图;l 叠加:是指弯矩图纵坐标的代数和,而不是弯矩图的简单拼合。l分段叠加法作弯矩图的方法如下:l分段叠加
13、法作弯矩图的方法:l(1)求控制截面的弯矩值(全部荷载作用)l 控制截面一般取外力不连续点(如:均布荷载q的端点、P作用点和集中力偶M作图点的左、右)。l (2)分段画弯矩图l 控制截面内无荷载连直线;l 控制截面内有荷载(q或中点P)连虚线,再叠加相应的弯矩图。l剪力图可以由弯矩图取得:l 任取杆段AB,荷载及杆端弯矩已知,如图所示。l 则:,l ,l或由l ,分别为荷载对杆端A,B之矩的代数和。0BM)(10BBAABmMMlQ0AM0(1ABABAmMMlQ00,BAMMMAMBQABQBAPl 例610l 外伸梁如图所示,已知,试画出该梁的内力图。本例同例6-10反向222PqAB12
14、1CDl 解:l (1)求控制截面的弯矩值(全部荷载作用);本题的控制截面为A、B、D截面。l A端为自由端,D端为铰支端,AB为悬臂梁,其控制截面弯矩如图,分段画弯矩图:M图10kNm10kNm1022002qMMMBDA 按取得A、B、D截面的弯矩值并连以虚线。在AB段的虚线上叠加均布荷载q的弯矩,如图所示。在BD段的虚线上叠加集中力P的弯矩,其值为:0,10,0DBAMMM1042PlMMMDBCl (2)由弯矩图画剪力图 AB段:分离体如图所示:l 00AABMQ10BAQ可得:101000BAAABQMQBAQA CD段:分离体如图所示:BC段:分离体如图所示:10)1010(21C
15、BBCQQ5)10(21DCCDQQ10)1010(21CBBCQQCBQBCQCBl剪力图:l 用A、B、C、D截面的剪力值取点并连以直线,得到本题的剪力图,如图所示。10kN10kN5kN-+ABCD 直播课堂7 姚志刚l 多跨静定梁按几何组成的相反次序求解,可避免解联立方程。l 多跨静定梁组成:l 基本部分能独立承受荷载的部分l 附属部分依赖于基本部分承受荷载的部分l教材例612(P82)l多跨静定梁如教材图所示。已知l 。试画出该多跨梁的内力图。(1)求支座反力,kNPmkNq10,/5kNYkNYkNYkNYFDBA5,1075.3,25.11ABCEFDq5P104m1221154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