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教版2022-2023五年级科学上册第16课《水滴的“旅行”》教案.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新苏教版2022-2023五年级科学上册第16课《水滴的“旅行”》教案.docx》由用户(副主任)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水滴的“旅行” 新苏教版 2022 2023 年级 科学 上册 16 水滴 旅行 教案 下载 _五年级上册_苏教版(2024)_科学_小学
- 资源描述:
-
1、16.水滴的“旅行”【课标落实】1本单元通过一系列动手、动脑活动,落实课程标准高年级的课程目标。科学知识:初步了解地球上一些与大气运动、水循环有关的自然现象的成因。科学探究:能基于所学的知识,从事物的结构、功能、变化及相互关系等角度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能基于所学的知识,通过观察、实验、查阅资料、调查、案例分析等方式获取事物的信息。科学态度:表现出对事物的结构、功能、变化及相互关系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认识到人类、动植物、环境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依存关系。1本单元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的高年段要求。14.1地球被一层大气圈包围着。描述雾、雨、雪、
2、露、霜、雹等天气现象形成的原因。14.2地球表面有由各种水体组成的水圈。描述地球上的水在陆地、海洋及大气之间处于不间断的循环之中。举例说明水在地球上的循环产生了云、雾、雨、雪等天气现象。【教材分析】本课是在前三课认识云、雾、露、霜、雨、雪等天气现象的基础上,形成的对自然界水的变化循环的系统认知,是本单元的一个总结概括。用“水滴的旅行”这个形象话题做标题,紧紧围绕大自然中水的循环这个核心展开,教学内容包括三个活动:第一个活动是观察实景图片,通过交流“天上的水为什么总也降不完”这个问题,引导学生逐步建立水循环的概念。第二个活动是根据示意图说说水在自然界是如何循环的。这是在前面实物场景的基础上进一步
3、抽象概括,通过一些关键词汇和箭头帮助学生建立水循环的概念。学生的分析、概括、推断的能力得以进一步发展。第三个活动是拓展活动,通过制作水循环的模型模拟大自然中的水循环,体现科学课程的实践性。【学情分析】地球表面各种形式的水不断地相互转化。水以气态、液态和固态的形式在陆地、海洋和大气间不断循环的过程就是水循环。水循环无论是对于生命来说,还是对于地球本身来说,都是相当重要的。水循环能够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和不断更新的状态,使得水成为可再生资源。水循环造成了不同的天气现象,影响全球的气候和生态。水循环也深刻地影响着地球表层结构的形成、演化和发展。在学习本课以前,学生已经认识了一些基本的天气现象,能够对
4、一些气象要素进行简单测量,也学习了水的三态变化,这些都是学习水循环的基础。但学生的知识相对零碎,没有将一些天气现象的变化置于地球水圈的大情境中,缺少对水循环系统的认知。本课就是帮助学生将地球上的水作为一个系统来进行宏观的认识,形成水在陆地、海洋、大气循环的科学大概念。本课用水在自然界的循环做主题,涉及水圈与大气圈这两个主要概念。该主题能够很好地将两个主要概念融合在一起,有利于学生形成科学大概念。本课是此单元的最后一课,是水在自然界的循环单元的总结课。学生前面对云、雾、雨、雪、露、霜等的成因及水的三态变化有一定的了解。而且学生每天都接触着大自然,感受着大自然的变化,只要善于观察和发现,身边的科学
5、问题同样兴味盎然。将学生较为熟悉的生活经验作为探究活动的切入点,引导学生亲历探究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过程的活动,获得对水循环的科学认识。【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能够根据示意图描述地球上的水在陆地、海洋及大气之间的不间断的循环过程。2知道当水的外界温度发生变化时,水随着吸热或放热,能够由一种形态变成另一种形态。认识水的三态变化是水循环的一个重要内因。3通过回顾云、雾、雨、雪、露、霜等的成因,了解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变化。认识到水循环对人类的影响。科学探究:1运用分析、归纳、概括,尝试用箭头和简单文字建立水循环的模型。2在教师引导下,能正确讲述自己的探究过程与结论,能倾听别人的意见,并与之交流。3选择
6、自己喜欢的研究方式,设计、分析、研究问题的方案。利用简便的水循环组装模型,通过简单的动手操作,将大自然中的水循环微缩呈现,直观形象。科学态度:1感受日常生活中的水循环现象,学习科学地看问题的意识和认真观察分析问题。初步建立水循环的动态平衡意识,意识到地球上的水不会增多也不会减少。2在科学探究中,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体验探究与合作的乐趣,尊重他人的情感和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1认识到水循环对于地球表层结构的演变和人类可持续发展都意义重大。2了解人们是如何利用水循环服务生活的。体会到生活中科学技术的进步,给人们生活、学习带来的方便。【教学重点】描述地球上的水在陆地、海洋及大
7、气之间的不间断的循环过程。【教学难点】建立大自然中的水循环模型。【教学准备】水循环的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水循环模型。【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1师:同学们,看,是什么?(出示小水滴图片)是小水滴,同学们都喜欢旅游吧?那小水滴会旅行吗?来看一看小水滴的旅行日记,我们将和“小水滴”到一个时刻充满了生机与活力的地方去!是哪里呢?2教师有感情朗读小水滴的旅行日记,学生思考:小水滴到了哪些地方?3学生汇报:海洋、空气、云层、变成小水滴、雪、露、霜。4师:那它又是怎样旅行的呢?又是怎样从一个地方到达另一个地方的呢?5揭示课题:本节课我们将跟随小水滴一起来一次快乐的旅行吧!设计
8、意图:开门见山,利用“小水滴、旅行”等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出热烈的课堂氛围。 二、探究天上的水为什么总也降不完1分析一下图中所出现的具体景物,说说这幅图上哪里有水?出示:河流、云朵、雾、海洋、冰川、土壤 六张图片,学生展开讨论交流,说一说图中的景物哪里有水?猜一猜并说出理由。2学生分小组展开讨论交流:河流:有大量的淡水;云朵:云层中含有大量水蒸气凝结成的小水滴,当小水滴越积越多,掉落下来就会形成降水;(除了肉眼能够看到的以外,空气中还有很多我们无法看到的无色无味的水蒸气。)雾: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珠,接近地面的就是雾;海洋:水域面积大,有大量的咸水;冰川:一般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