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527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国军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标准要求及内审员培训教材课件.ppt

  •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 文档编号:3899206
  • 上传时间:2022-10-23
  • 格式:PPT
  • 页数:527
  • 大小:2.34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国军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标准要求及内审员培训教材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国军 质量管理 体系 认证 标准 要求 内审员 培训教材 课件
    资源描述:

    1、 国军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国军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标标准要求及内审员培训教材准要求及内审员培训教材 国军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标准要求及内审员培训教材教学目的和方法教学目的和方法学习方法学习方法考核方法考核方法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概概 述述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QMS要求要求第三部分第三部分 审核知识审核知识教学目的和方法学习方法考核方法教学内容第一部分 概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概述概述第一章第一章 ISO9001标准及其修订情况标准及其修订情况第二章第二章 换版实施要点换版实施要点第三章第三章 质量管理原则质量管理原则第一部分 概述第一章 I S O 9 0 0 1 标准及其修订情况中国人民解

    2、放军装备条例中国人民解放军装备条例和和中国人民解放军装备采购条例中国人民解放军装备采购条例都规定都规定:承担武器装备论承担武器装备论证证/研制研制/生产生产/维修和服务等单位,必须建立维修和服务等单位,必须建立QMSQMS,通过审核,才能签订武器装备合同和承,通过审核,才能签订武器装备合同和承担任务。担任务。1.1.什么是什么是QMS?(D.2.2);QMS?(D.2.2);为什么要建立为什么要建立QMS?QMS?2.2.建立军品建立军品QMSQMS和审核均依据和审核均依据 GJB9001C-2017 GJB9001C-2017QMSQMS要求要求3.3.建立、实施和改进建立、实施和改进QMS

    3、QMS一般经历阶段:一般经历阶段:a)a)调整适应期;调整适应期;b)b)有效运行期;有效运行期;c)c)高效运行期。高效运行期。4.4.审核:第三方审核:第三方(认证认证););第二方第二方(认定认定););第一方。第一方。前言中国人民解放军装备条例和中国人民解放军装备采购条例都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概述概述 第一章第一章 ISO9001和和GJB9001C标准及其修订情况标准及其修订情况 第一节 质量管理与ISO9000系列标准 ISO9000标准关于组织(供应链)的术语:顾客能够或实际接受为其提供的或按其要求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个人或组织。组织为实现目标,由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构成自身功能的一

    4、个人或一组人。供方提供产品或服务的组织。相关方可影响决策或活动、受决策或活动所影响、或自认为受决策或活动影响的个人或组织。一、质量管理的发展历史 1 1、泰勒、泰勒(质量检验质量检验)2 2、休哈特、道奇、罗米格、休哈特、道奇、罗米格(统计质量管理统计质量管理)3 3、费根堡姆、费根堡姆(全面质量管理全面质量管理)4 4、QMSQMS认证认证(点点-线线-面面-体体)第一部分 概述第一章 I S O 9 0 0 1 和G J B 9 0 0 1 C二、ISO(Intemational Organization Standardization)ISO国际标准化组织,1947年在伦敦成立,总部设在

    5、日内瓦,147个国家标准化机构/团体组成。其使命:制定高质量的资源型国际标准,以促进货物和服务的国际交换,支持可持续的公平的经济增长,促进创新以及保护健康、安全和环境。各技术委员会按分工完成标准制定工作(由各个国家标准机构或联络组织提名的专家组成)。目前约10000多现行有效的国际标准在实施,基于国际一致的原则。二、I S O(I n t e ma t i o n a l O r g a n i z a t i o 第一节第一节 质量管理与质量管理与ISO9000ISO9000系列标系列标准准 三、ISO/TC176与ISO9000系列标准 ISO于1979年成立了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技术委

    6、员会(ISO/TC176,我国是SAC/TC151),负责制定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领域的国际标准及相关文件(包括:IS-国际标准;TS-技术规范;TR-技术报告)。下设3个分技术委员会:SC1概念和术语(ISO9000)分委员会;SC2质量体系(ISO9001和9004)分委员会;SC3支持性技术(ISO100XX)分委员会。1987至2015年底,全世界已颁发了ISO9001认证证书约110万张。是ISO应用最广泛、最成功的标准。第一节 质量管理与I S O 9 0 0 0 系列标准三、I S O/T C 第一节第一节 质量管理与质量管理与ISO9000ISO9000系列标系列标准准 四、IS

    7、O9000系列标准在我国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ISO9000系列标准为各类组织建立了一个质量管理的通用框架和语言,也为组织赢得顾客的信任明确了途径,为提升全球经济合作的效率奠定了基础。ISO9000系列标准和QMS认证开始推行之时,恰逢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阶段。对于改革初期缺乏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经验的我国大多数企业来说,ISO9000系列标准所提供的成熟概念和实践,无疑为我们简明有序地建立一个符合国际水平基本要求QMS,获得质量信任提供了捷径。因此ISO9000系列标准在我国企业得以广泛应用,并成为主流质量管理模式,我国的ISO9001证书占世界的1/4。第一节 质量管理与I S

    8、 O 9 0 0 0 系列标准四、I S O 9 0 0 第一节第一节 质量管理与质量管理与ISO9000ISO9000系列标系列标准准 ISO9000系列标准的应用为提升我国质量管理水平和企业绩效奠定了基础。为我国业素质的提升,以及供应链管理都起到了显著的基础保障作用。也正因如此,ISO9000系列标准的修订和实施中的问题,对我国企业的质量工作的影响更为显著。因此,我国的质量工作者,在实施ISO9000系列标准时,更需要正确理解标准制定的宗旨和各项要求的意图,深刻理解这些要求的作用,正确评估不满足要求可能给产品/服务和经营乃至生存带来的风险,使标准的贯彻更好的服务于组织的可持续发展。第一节

    9、质量管理与I S O 9 0 0 0 系列标准I S O 9 0 0 0 系 第二节第二节 标准的修订及主要变化标准的修订及主要变化 一、ISO9001:2015标准的修订目标1959美军MIL-9858A质量保障大纲要求1979英国BS57501987ISO9000ISO9001ISO9002ISO9003SO90041994ISO9000ISO9001ISO9002ISO9003ISO90042000ISO9000ISO9001ISO90042008ISO9000ISO9001ISO90042015ISO9000ISO9001ISO9004 第二节 标准的修订及主要变化一、I S O 9

    10、0 0 1:2 0 1 5 标第二节第二节 标准的修订及主要变化标准的修订及主要变化 ISO9001:2015标准的修订目标 2012年6月ISO/TC176拟定了2015版标准的修订目标和设计规范。关键目标为:(1)为未来十年左右时间,提供一系列稳定的核心要求;(2)把当前的关注焦点继续保持在有效的过程管理上,以期产生期望的结果;(3)考虑QMS 实践和技术变化和2000年以来的变化;(4)采用HLS:ISO/IEC 导则-第l部分-规范性附件SL管理体系标准建议书提出,提升ISO 管理体系标准的一致性和兼容性;(5)促进有效的实施QMS和有效的审核;(6)简化语言和写作风格,有助于理解和解

    11、释的一致性(少了文件少了文件/批准批准/规定,多了授权和确定规定,多了授权和确定)。第二节 标准的修订及主要变化I S O 9 0 0 1:2 0 1 5 标准的修第二节第二节 标准的修订及主要变化标准的修订及主要变化 一、GB/T19001-2016(ISO9001:2015)标准的主要变化 1.标准结构完全按照附件SL的格式重新编排;2.用“产品和服务”替代了原标准的“产品”;3.对最高管理者提出了更多的要求;4.用“外部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替代“采购和外包”5.用“成文信息”替代“文件化的程序”和“记录”等;6.增加条款“4.1理解组织及其环境”;7.增加条款“4.2理解相关方的需求

    12、和期望”;8.强调“基于风险的思维”这一核心理念;9.将“组织的知识”作为组织的资源之一;10.原标准中的一些要求已被删减(质量手册、管代、预防措施等)。第二节 标准的修订及主要变化一、G B/T 1 9 0 0 1-2 0 1 6第二节第二节 标准的修订及主要变化标准的修订及主要变化 二、新的结构、术语和概念说明(见附录A)1 1、结构和术语、结构和术语 标准在结构上采用ISO/IEC 导则-第l部分-规范性附件SL管理体系标准建议书提出的标准高层结构建议(HLS),提升了本标准与其他标准的一致性和兼容性。但并未要求组织的体系文件必须按标准的结构编制。本标准的某些术语发生了变更(包括下表所列

    13、),但是未要求组织在QMS成文信息及运行体系的活动中,必须使用本标准的术语。组织也可以使用“文件”、“记录”、“供应商”等术语。第二节 标准的修订及主要变化二、新的结构、术语和概念说明(见第二节第二节 标准的修订及主要变化标准的修订及主要变化 部分新的术语和概念第二节 标准的修订及主要变化部分新的术语和概念第二节第二节 标准的修订及主要变化标准的修订及主要变化 2、产品和服务 原标准定义的“产品”包括了所有过程的输出,新标准是用“产品和服务”包括所有过程的输出。大多数情况下,产品和服务一起使用。通常组织或外部供方提供的输出即包括产品,也包括服务。产品可能涉及相关服务,服务也可能涉及有形或无形的

    14、产品。特别包含服务是旨在强调在某些要求的应用方面,产品和服务之间存在的差异。服务的特性表明至少有一部分输出,是在与顾客的接触面上实现的。在服务提供之前不一定能确定是否合格。第二节 标准的修订及主要变化2、产品和服务第二节第二节 标准的修订及主要变化标准的修订及主要变化 3、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新标准扩展了原标准只关注顾客的观点。识别相关方是理解组织环境的过程的组成部分,组织的成功有赖于赢得/保持有关相关方的支持。“有关相关方”是指若其需求和期望未得到满足,将对组织的持续发展产生重大风险的哪些相关方。所以,考虑所有有关相关方是至关重要的。4.2要求确定与QMS有关的相关方,并确定其要求。但是

    15、未扩展原标准的范围(见“1、范围”),未要求确定与其QMS无关的相关方及其要求。与QMS有关的相关方及其某个特定要求,是否与组织的QMS相关,由组织自行判断。第二节 标准的修订及主要变化3、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第二节第二节 标准的修订及主要变化标准的修订及主要变化 4、基于风险的思维 QMS 主要用途是作为预防工具,预防措施不再作为单独条款,而是通过在QMS中融入基于风险的思维来表达的。标准要求组织理解理解其环境(4.1),并以确定风险作为策划的基础(6.1),就是将基于风险的思维应用于策划和实施QMS过程(4.4),并有助于确定成文信息的范围和程度。但未要求运用正式的风险管理方法或将风险管

    16、理形成文件。标准采用了基于风险的思维,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规定性要求,并以基于绩效的要求替代,使其要求更灵活。组织可决定是否采用超出本标准的管理方法。如使用其他指南或标准。第二节 标准的修订及主要变化4、基于风险的思维第二节第二节 标准的修订及主要变化标准的修订及主要变化 5、适用性 本标准在其要求对与组织QMS的适用性方面,不再使用“删减”一词。然而组织可以根据其规模和复杂程度、管理模式、活动领域,以及面临的风险和机遇的性质,对标准要求的适用性进行评审。标准4.3条规定了在什么条件下,组织才能决定标准的某项要求不适用(不实施某项要求,不会对提供合格的产品和服务造成不利影响)。第二节 标准的修订

    17、及主要变化5、适用性第二节第二节 标准的修订及主要变化标准的修订及主要变化 6、成文信息 为了与其他标准一致,本标准也用“成文信息”代替原标准的“文件”和“记录”等,并设有专项条款(见7.5)。原标准中的“文件”、“质量手册”、“形成文件的程序”和“质量计划”等,本标准用“保持成文信息”表述。原标准的“记录”,在本标准中用“保留成文信息”表述。组织应确定需保留的成文信息及其存储时间和载体。“保持成文信息”并不排除基于特殊目的,可能要“保留”同一成文信息。如:保留其先前的版本。标准中的“信息”(不是“成文信息”),未要求将其形成文件,组织可决定是否有必要或适合保持成文信息。第二节 标准的修订及主

    18、要变化6、成文信息第二节第二节 标准的修订及主要变化标准的修订及主要变化7、组织的知识 组织的知识是组织特有的知识,通常从其经验中获得,是为实现组织目标所使用和共享的信息。标准要求组织确定并管理所拥有的知识,以确保其过程运行,并能够提供合格的产品和服务。目的是:a)避免组织损失其知识(员工更替;未获取和共享信息)b)鼓励组织获取知识;专家指导;标杆比对。第二节 标准的修订及主要变化7、组织的知识第二节第二节 标准的修订及主要变化标准的修订及主要变化8、外部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的控制 提出了所有形式的外部提供过程、产品和服务:a)从供方采购;b)关联公司安排;c)将过程分包外部 外包具有服务的

    19、基本特征。外部提供过程、产品和服务的性质不同,控制的差异也很大。对于供方及其提供的输出,可应用基于风险的思维确定控制类型和程度。第二节 标准的修订及主要变化8、外部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的第二节第二节 标准的修订及主要变化标准的修订及主要变化 三、GB/T19001-2016(ISO9001:2015)标准其他关注点 1.质量管理原则和术语的变化;2.清晰地体现了“三位一体”过程方法:过程方法结合了基于风险的思维和PDCA;3.标准的大多数要求更加关注(3个结果):输出、实现预期结果、绩效。(1)强调获得预期的输出及合格、一致的产品和服务;(2)多处提到绩效,不考虑绩效的组织无法长期生存。4.

    20、本标准不要求统一的事项 1)不同组织的QMS结构;2)体系文件的结构与本标准的结构;3)组织使用术语与标准的术语。第二节 标准的修订及主要变化三、G B/T 1 9 0 0 1-2 0 1 6 第三节第三节 GJB9001C的修订及主要变的修订及主要变化化 一、GJB9001C-2017标准的修订过程1987军工产品质量管理条例1996GJB9000GJB9001GJB9002GJB9003GJB90042001GJB9001A2009GJB9001B2017GJB9001C 第三节 G J B 9 0 0 1 C 的修订及主要变化一、G J B 9 0 0 1 二、修订背景版ISO9001:

    21、2015标准发布后,GJB9001B标准面临再次修订的必要;GJB9001B-2009实施以来,也发现军用产品特殊要求部分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技术状态管理等方面的要求比较宏观,可操作性不强;在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以及审核中,存在一些理解不一致的要求等需要通过修订标准加以解决;伴随新装备技术发展和多年QMS建设和审核实践总结的成功经验,有必要引入到新标准中。适应军民融合战略的实施。二、修订背景 三、修订原则 1.等同采用国家标准,保持原名称和结构不变 2.提高行业通用性,保持通用标准的定位不变 3.借鉴9001B和其他标准实践的成功经验。如:“九项技术”、AS9100国际航空航天QMS标准、TS169

    22、49汽车业QMS标准等,使之更有效。4.坚持与现行的相关标准相协调(装备采购与质量监督国家军用标准、GJB5000、GJB1405)。5.坚持质量至上,突出了满足作战使用需求和实战化运用要求。6.适应军民融合战略,突出军民共用、军工精品要求;7.保持科学性、针对性和前瞻性,提高可操作性。8.体现全系统、全寿命管理思想和理念,使之更完善。三、修订原则四、GJB9001C标准编制思想、方法和重点1.编制思想 GJB 9001C在GB/T 19001-2016标准基础上增加的武器装备体系特殊要求,坚持了“质量至上,军民融合、风险管理,预防为主”的主导思想。2.编制方法 继续保持了A+B的编制方法。3

    23、.突出四个重点:兼顾所有质量策划,突出运行的策划;兼顾所有过程,突出设计和生产;兼顾各类产品和服务,突出了硬件和软件;兼顾个有关相关方,突出了顾客。四、G J B 9 0 0 1 C 标准编制思想、方法和重点 一、GJB9001C 和GJB9001B标准转换时间 1.GJB9001C标准:2017.5.18 发布,2017.7.1实施;转换期:2017.7.12019.12.31 2.2017.7.12017.12.31:审核员/教师/换证单位培训;GJB9001C和GJB9001B 标准同时有效;3.2018.1.12018.6.30新标准审核试点;2018.1.1不再受理GJB9001B初

    24、审;4.2018.7.12019.6.30全面推进;2019.7.12019.12.31查缺补漏;2020.1.1 GJB9001B标准和证书作废第二章第二章 标准换版实施要点标准换版实施要点 一、G J B 9 0 0 1 C 和G J B 9 0 0 1 B 标准转换时间第二第二章第二章 标准换版实施要点标准换版实施要点 二、审核员注册资格的换版 1.国标审核员2015年9月26日至2017年12月31日之前各级别审核员(含实习审核员)应通过一次新版标准转换考试,或者通过新标准的基础知识考试,在新版国家标准发布之前作为转换考试的依据。2.国标审核员2017年12月31日以后未完成换版注册的

    25、,其注册资格暂停。新标准转换考试合格的审核员,可以从事认证审核工作。3.军标体系审核员2017.7.1至2018.12.31,应通过一次新版军标转换考试,或者通过新标准的基础知识考试,作为转换考试的依据(含实习审核员)。未通过新版军标转换考试的审核员,不得从事新军标体系的审核工作。第二章 标准换版实施要点二、审核员注册资格的换版第二章第二章 标准换版实施要点标准换版实施要点 三.军标体系获证组织的换版及其证书有效期 1.2018年1月1日起,认证机构受理新的军标体系认证或转换申请;2.2019年6月30日前,军标体系企业可自愿选择按新版或旧版标准申请认证。但是,按旧版军标认证证书有效期一律截止

    26、到2020年1月1日。3.原则上,2019年7月1日起,不再安排B版军标体系的审核。为保证组织有效使用认证证书,已获得认证证书的组织,认证转换现场审核活动应在2019年12月31日前完成。第二章 标准换版实施要点三.军标体系获证组织的换版及其证书有第二章第二章 标准换版实施要点标准换版实施要点 四、企业QMS的换版策划与实施 1.落实责任。成立换版工作组,最高管理者必须亲自进行顶层设计,制定工作方案,明确责任和时间节点。并组织督导相关部门工作方案实施;2.培训学习新标准。重点是各级管理者、部门领导、内审员、技术/生产/检验等人员;3.更改策划。按新标准的要求,对现有体系文件(质量方针和目标、质

    27、量手册、程序文件和记录等)进行评审,确定体系的基本架构和文件形式,以及保留、调整、修改完善、增删的内容;4.策划时需要关注的问题:1)评审质量方针与使命、愿景、战略、方针和目标的一致性;第二章 标准换版实施要点四、企业Q MS 的换版策划与实施第二章第二章 标准换版实施要点标准换版实施要点 2)据产品/服务性质特点,将体系要求融入业务过程;3)分析内/外部环境及其变化的影响,确定需应对的风险和机遇;4)识别并确定与体系有关的相关方及其要求;5)总结和汲取体系运行以来的经验和教训。5.制定并实施换版工作实施计划 1)实施计划(文件编写/修改/评审-试运行-内审-管理评审等工作的分工/时限/协调检

    28、查和资源条件配置等);2)QMS运行(3-6个月),形成文件/记录,收集数据/信息;3)内审和管理评审。4)申请换版认证:国标体系2018年12月前单独/证书到期/监督均可进行;军标体系2019年12月底前可进行第二章 标准换版实施要点2)据产品/服务性质特点,将体系要求第三章第三章 质量管理原则质量管理原则 一个组织质量管理能否成功的关键是:把质量管理的原则、理念、意识和价值观作为质量管理知识的组成部分,渗透到组织中的各个层次和领域。七项质量管理原则:1)是世界各国质量管理组织及其著名的权威专家的经验和智慧的结晶;2)用高度概括同时又是最易于理解的语言,表达最基本最通用的质量管理规律;3)3

    29、)是主导QMS标准的科学理念;4)4)是GJB9001CGJB9001C标准的基础。第三章 质量管理原则一个组织质量管理能否成功的关键是:把质量 第三节 质量管理原则 质量管理原则和GB/T19001GB/T19001标准的关系 质量管理原则质量管理原则:世界质量管理实践经验的总结质量管理最基本最通用的规律管理的基本理念QMS标准的基础GB/T19001GB/T19001标准标准以七项质量管理原则作为管理理念,以QMS基础为总体要求,阐明了质量管理活动的具体要求、方法和指南第三节 质量管理原则质量管理原则:G B/T 1 9 0 0 1 标准34 第三节 质量管理原则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改 进领

    30、导作用 循证决策全员积极参与 关系管理过程方法 应成为组织的质量文化的应成为组织的质量文化的核心内容和全体员工的行为准则。核心内容和全体员工的行为准则。3 4 第三节 质量管理原则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领导作用与其它质量管理原则领导作用与其它质量管理原则关系管理关系管理改进改进过程方法过程方法循证决策循证决策全员积极参与全员积极参与以顾客为以顾客为关注焦点关注焦点领导的作用领导的作用 领导作用与其它质量管理原则关系管理改进过程方法循证决策全员原则一:以顾客为关注焦点含义:质量管理的首要关注点是满足顾客要求并且努力超越顾客期望。一、理论依据:一、理论依据:1 1)顾客:能够或实际接受为其提供的或按其

    31、要求提供的产品)顾客:能够或实际接受为其提供的或按其要求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个人或组织或服务的个人或组织(顾客可以是组织内部或外部的顾客可以是组织内部或外部的)。2 2)顾客的重要性:顾客是组织能否生存的决定性因素。没有)顾客的重要性:顾客是组织能否生存的决定性因素。没有顾客或不能满足顾客要求的组织是不能生存的。顾客或不能满足顾客要求的组织是不能生存的。3 3)组织与顾客的关系体现了组织的社会责任感(军品还体现)组织与顾客的关系体现了组织的社会责任感(军品还体现组织的国防意识),并且影响整个社会运行成本。组织的国防意识),并且影响整个社会运行成本。4)4)组织只有赢得和保持顾客和其他有关相关方的

    32、信任才能获得组织只有赢得和保持顾客和其他有关相关方的信任才能获得持续成功。与顾客相互作用的每个方面,都提供了为顾客创持续成功。与顾客相互作用的每个方面,都提供了为顾客创造更多价值的机会。理解顾客和其他相关方当前和未来的需造更多价值的机会。理解顾客和其他相关方当前和未来的需求,有助于组织的持续成功。求,有助于组织的持续成功。原则一:以顾客为关注焦点含义:质量管理的首要关注点是满足顾客5 5)确定顾客要求、满足顾客要求是组织的责任。顾客需要是变化的。不仅考虑顾客当前需要,还要考虑其未来的需求,以适应不断变化的要求。二、主要益处:提升顾客价值;增强顾客满意;增进顾客忠诚;增加重复性业务;提高组织的声

    33、誉;扩展顾客群;增加收入和市场份额。5)确定顾客要求、满足顾客要求是组织的责任。顾客需要是变化的38三、可开展的活动 识别从组织获得价值的直接顾客和间接顾客(4.1)理解顾客当前和未来的需求和期望(4.2);将组织的目标与顾客的需求和期望联系起来(5.2.1,6.2.1d);职责和权限的分派应确保在整个组织推动以顾客为关注焦点(5.3d)强化顾客意识,沟通并确定顾客的需求及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5.1.2,7.3,7.4,8.2);3 8 三、可开展的活动39 为满足顾客的需求和期望,对产品和服务进行策划、设计、开发、生产、交付和服务(8.1,8.3,8.5)保护好顾客财产,与顾客建立相互信任

    34、的关系(8.5.3)测量/监视/分析顾客满意情况(9.1.2,9.1.3b);在确定交付后活动的要求时考虑顾客要求和反馈(8.5.5d/e)将顾客满意的信息作为管理评审输入和改进的依据(9.3.2c)1),10.1);主动管理与顾客的关系,兼顾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以实现持续成功。3 9 为满足顾客的需求和期望,对产品和服务进行策划、设计、原则二:领导作用 概述:各级领导建立统一的宗旨和方向,并创造全员积极参与实现组织质量目标的条件。(领导者:高瞻远瞩独具慧眼看到常人所)一、理论依据统一的宗旨和方向的建立,以及全员的积极参与,能够使组织将战略、方针、过程和资源协调一致,以实现其目标。二、主要益处

    35、提高实现组织质量目标的有效性和效率;组织的过程更加协调;改善组织各层级、各职能间的沟通;开发和提高组织及其人员的能力,以获得期望的结果。原则二:领导作用 概述:各级领导建立统一的宗旨和方向,并创造原则二:领导作用三、可开展的活动在整个组织内,就其使命、愿景、战略、方针和过程进行沟通(4.1,5.1,5.2.2,)(4.1,5.1,5.2.2,);在组织的所有层级创建并保持共同价值观,公平和道德的行为模式(6.1)(6.1);培育诚信和正直的文化(6.1)(6.1);鼓励在整个组织范围内履行对质量的承诺(5.1)(5.1);确保各级领导者成为组织中的榜样(5.1)(5.1);为员工提供履行职责所

    36、需的资源、培训和权限(7)(7)激发、鼓励和表彰员工的贡献(9,10)(9,10)。原则二:领导作用三、可开展的活动原则二:领导作用 四、在GB/T 19001标准中的体现:GB/T 19001标准中要求组织的最高管理者“(5.1.2)以顾客为关注焦点”,作出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QMS有效性的“(5.1)领导作用和承诺”,“(5.2.1)制定质量方针”,确定“(5.3)组织的岗位、职责和权限”,提供所需的“(7.1)资源”,并对QMS的充分性、有效性和适宜性进行“(9.3)管理评审”。原则二:领导作用四、在G B/T 1 9 0 0 1 标准中的体现:原则三:全员积极参与 整个组织内各级胜任

    37、、经授权并积极参与的人员,是提高组织创造和提供价值能力的必要条件。【术语和定义】参与involvement 参加活动、事项或介入某个情境 积极参与engagement 参与活动并为之做出贡献,以实现共同的目标。(“全员积极参与”与风险管理)原则三:全员积极参与 原则三:全员积极参与 一、理论依据 积极参与是:参与活动并为之作出贡献,以实现共同的目标。为了有效和高效的管理组织,各级人员得到尊重,并参与其中是极其重要的。通过表彰、授权和提高能力,促进在实现组织质量目标过程中的全员积极参与 二、主要益处是:组织内人员对质量目标有更深入的理解,以及更强的加以实现的动力;在改进活动中,提高人员的参与程度

    38、;促进个人发展、主动性和创造力;提高人员的满意程度;增强整个组织内的相互信任和协作;促进整个组织对共同价值观和文化的关注。原则三:全员积极参与 三、可开展的活动:与员工沟通,以增强他们对个人贡献的重要性的认识;促进整个组织内部的协作;提倡公开讨论,分享知识和经验;让员工确定影响执行的制约因素,并无顾虑的主动参与;赞赏和表彰员工的贡献、学识和进步(使员工渴望参与改进并作出贡献。针对个人目标进行绩效的自我评价;调查评估员工的满意程度,沟通结果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栓心留人;使员工对业绩负有责任感;使员工受到激励,尽职尽责,勇于参与创造价值。【】“捉蟲”活动;“啄木鸟奖”活动等三、可开展的活动:四、全员

    39、积极参与在GB/T 19001标准中的体现 GB/T 19001标准要求最高管理者明确“组织的岗位、职责和权限”(5.3),应确保组织内相关岗位的职责、权限得到分派、沟通和理解;“在相关职能、层次和QMS所需的过程建立质量目标”(6.2)。通过“7.2能力”/“7.3意识”/“7.4沟通”,确定影响QMS绩效和有效性人员所需具备的能力,确保这些人员胜任工作;使他们意识到对QMS有效性的贡献,包括改进的益处,并得到沟通。通过诸如“自我评价”或“内部审核”(8.2)、“管理评审”(9.3)评估各部门/岗位的绩效,使之不断提高自身创造价值的能力。四、全员积极参与在G B/T 1 9 0 0 1 标准

    40、中的体现原则四:过程方法 概述:将活动作为相互关联、功能连贯的过程组成的体系来理解和管理时,可更加有效和高效地得到一致的、可预知的结果。1 1)过程:)过程:利用输入实现预期结果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一组活动。如设计、制造、服务、决策等都可视为过。如设计、制造、服务、决策等都可视为过程。与目标相关的过程是特别要关注的。程。与目标相关的过程是特别要关注的。2 2)相互作用:过程之间的输入)相互作用:过程之间的输入/输出关系和消长输出关系和消长/损益关损益关系。如市场系。如市场-技术技术-生产生产-质检质检-服务之间上服务之间上“工序工序”应满应满足下足下“工序工序”的要求;又比如的要求;又比如“

    41、三工序三工序”管理方式管理方式.一、理论依据:QMS是由相互关联的过程所组成。理解体系是如何产生结果的,能够使组织尽可能地完善其体系并优化绩效。原则四:过程方法概述:将活动作为相互关联、功能连贯的过程组成48二、主要益处:二、主要益处:提高关注关键过程的结果和改进的机会的能力;通过由协调一致的过程所构成的体系,得到一致的、可预知的结果。通过过程的有效管理,资源的高效利用及跨职能壁垒的减少,尽可能提升其绩效。使组织能够向相关方提供关于其一致性、有效性和效率方面的信任。三、可开展的活动包括:三、可开展的活动包括:确定体系的目标和实现这些目标所需的过程;为管理过程确定职责、权限和义务;了解组织的能力

    42、,预先确定资源约束条件;4 8 二、主要益处:49确定过程相互依赖的关系,分析个别过程的变更对整个体系的影响;将过程及其相互关系作为一个体系进行管理,以有效和高效地实现组织的目标;确保获得必要的信息,以运行和改进过程并监视、分析和评价整个体系的绩效;管理可能影响过程输出和QMS整体结果的风险。四、过程方法在四、过程方法在GB/T 19001标准中的体现标准中的体现:GB/T 19001在引言“0.3过程方法”中表明本标准倡导在建立、实施QMS以及提高其有效性时采用过程方法,通过满足顾客要求增强顾客满意。通过0.3.2 PDCA循环(策划-实施-检查-处置)的应用,使QMS实现增值;标准的“6策

    43、划”、“7支持”、“8运行”、“9绩效评价”和“10改进”充分体现了运用过程方法形成的以过程为基础的QMS模式。4 9 确定过程相互依赖的关系,分析个别过程的变更对整个体系的50 原则五 改 进 概述:成功的组织持续关注改进。一、理论依据1.成功success 目标的实现 注:组织的成功强调需要取得其经济或财务利益与相关方需求之间的平衡,相关方可包括:顾客、用户、投资者/受益者(所有者)、组织内的人员、供方、合作伙伴、利益团体和社区。2.改进:提高绩效的活动。注:活动可以是循环的或一次性的注:活动可以是循环的或一次性的。3.持续改进:提高绩效的循环活动。注注1 1:为改进制定目标和寻找机会的过

    44、程是一个通过利用审核:为改进制定目标和寻找机会的过程是一个通过利用审核发现和审核结论、数据分析、管理评审或其他方法的持续过发现和审核结论、数据分析、管理评审或其他方法的持续过程,通常会产生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程,通常会产生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5 0 原则五 改 进51 原则五 改 进 4.改进对于保持绩效水平,应对内/外部环境变化,创造新机会,保持企业久盛不衰,都非常必要。改进应成为组织的永恒追求,决定组织的生存和发展。5 改进的对象可以是QMS/过程/产品,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等。6 应建立改进机制,以提升组织的整体绩效。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应对来自内/外部的风险和机遇,提高竞争能力,以赢得顾

    45、客、市场和相关方。5 1 原则五 改 进52原则五 改 进 7 7 持续改进持续改进(10.3)(10.3)的关键是改进的持续性的关键是改进的持续性。对持续改进过程的管理,应重点关注改进目标及改进的有效性和效率。改进本身也是一个过程,也按“PDCA”管理。一个改进过程结束,往往是新的改进过程的开始。5 2 原则五 改 进53原则五 改 进二、主要益处:提高过程绩效、组织能力和顾客满意;增强对调查和确定根本原因及后续的预防和纠正措施的关注;提高对内外部风险和机遇的预测和反应能力;增加对渐进性和突破性改进的考虑;在改进中,增强对知识的应用;增强创新的动力。提高对改进机遇的快速、灵活反应能力;增强组

    46、织的竞争优势;更有效实现组织的目标和战略意图。5 3 原则五 改 进54原则五 改进三、可开展的活动(建立建立QMSQMS自我完善机制自我完善机制)促进在组织的所有层级建立改进目标(6.2);对各层级人员进行教育培训,使其懂得如何应用基本工具和方法实现改进目标(7.2);确保员工有能力成功地促进和完成改进项目(7.2)开发和展开过程,以在整个组织内实施改进项目 跟踪、评审和审核改进项目的策划、实施、完成和结果(9.1.1,9.1.2,9.1.3,9.2,9.3);将改进与新的或变更的产品、服务和过程的开发结合在一起予以考虑;赞赏和表彰改进。5 4 原则五 改进55 四、“改进”在标准中的体现

    47、1.GB/T 19001标准中要求组织通过制订、评审和实现“(5.2.1)制定质量方针”和“(6.2)质量目标及其实现”推动组织的发展;策划/实施和更新“6.1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持续预防不合格输出,通过“(9.2)内部审核”和“(9.3)管理评审”来评价组织的QMS存在的问题,通过“(9.1.3)分析和评价”来评价并提供需要改进的活动或过程;进而通过采取“(10.2)不合格和纠正措施”和“(10.3)持续改进”达到改进的目的。5 5 四、“改进”在标准中的体现56 四、“改进”在标准中的体现 2.GJB 9001C标增加的关于改进方面的要求包括:标增加的关于改进方面的要求包括:组织应对顾

    48、客抱怨或投诉实施改进,并将处理结果及组织应对顾客抱怨或投诉实施改进,并将处理结果及时通报顾客时通报顾客(9.1.2);分析评价结果应用于体系分析评价结果应用于体系/过程过程/产品服务的改进产品服务的改进9.1.3 顾客提出的改进要求顾客提出的改进要求(9.3.3d);当产品和服务发生严重、重大质量问题时,组织应实当产品和服务发生严重、重大质量问题时,组织应实施问题的技术归零和管理归零施问题的技术归零和管理归零(10.2.1)。当确认不合格是外部供方的原因所致时,组织应要求当确认不合格是外部供方的原因所致时,组织应要求外部供方采取纠正和纠正措施,并评价措施的有效性外部供方采取纠正和纠正措施,并评

    49、价措施的有效性 组织应制定、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年度改进计划,并对组织应制定、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年度改进计划,并对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完成情况进行评价(10.3)。5 6 四、“改进”在标准中的体现57原则六 循证决策概述:基于数据和信息的分析和评价的决策,更有可能产生期望的结果。一、理论依据:决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并且总是包含某些不确定性。它经常涉及多种类型和来源的输入及其理解,而这些理解可能是主观的。重要的是理解因果关系和潜在的非预期后果。对事实、证据、数据和信息的分析,可导致决策更加客观/可信。力戒 管理的关键是决策,成功的关键也取决于正确决策。正确的决策建立在充分/可靠的数据和信息分析基础上,数

    50、据和信息分析的输出是决策方案,决策往往是对多个方案进行权衡和比较的结果。5 7 原则六 循证决策58二、主要益处:改进决策过程;改进对过程绩效和实现目标的能力的评估;改进运行的有效性和效率;提高评审、挑战和改变观点和决策的能力;提高证实以往决策有效性的能力。扬长避短,趋利避害,降低风险;增强质量方针和目标的制定和过程控制的有效性;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增加收益;更有效实现组织的目标和战略意图。5 8 二、主要益处:59 三、可开展的活动:可开展的活动包括:确定、测量和监视关键指标,以证实组织的绩效;使相关人员能够获得所需的全部数据;确保数据和信息足够准确、可靠和安全;使用适宜的方法对数据和信息进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国军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标准要求及内审员培训教材课件.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3899206.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