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邓稼先》优秀教案(内含2课时).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邓稼先》优秀教案(内含2课时).docx》由用户(副主任)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邓稼先 人教部编版 初中语文 年级 下册 第一 单元 优秀 教案 内含 课时 下载 _七年级下册_(统编)部编版_语文_初中
- 资源描述:
-
1、1 邓稼先教案 教材册别及单元 统编教材七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课 题 1 邓稼先 课时 第1 课时 一、 课标要求 1.了解课文所涉及的人物的成就和襟怀, 把握课文的思想内涵, 唤起学生的理想 与抱负。 2.学习精读的方法,注意把握牵动全篇的关键语句或段落,揣摩 品味其含义和 表达的妙处。 3.通过对细节描写的分析,把握人物特征,理解人物的思想情感。 二、教材分析 本课不同于一般的人物传记, 更不同于一般写人的记叙文, 而是以中华几千 年文化为背景,以一百多年来的民族情结、50 年的朋友深情为基调,用饱含感 情的语言介绍了一位卓越的科学家、爱国者。文章的形式是散的,它没有没 有系统介绍邓稼先的
2、事迹, 还插入了古文、 诗歌、 电报等内容, 但主题是集中的: 中华几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孕育了邓稼先, 邓稼先这类杰出人物又使中华民族自立 于世界民族之林。从六个部分对主题进行了诠释。因此,陶冶学生情操,引导学 生探寻邓稼先的足迹,学习他的精神成为了本课的教学要点。 三、学情分析 当代的绝大部分中学生对尖端科技充满了好奇, 对于研制这一方面的科学家 怀着崇拜之情,因而本课要铺设创造一种庄重的氛围,高昂的气氛,让学生在学 习本课时体会到邓稼先的伟大,感悟到他的一腔爱国之情和对事业孜孜追求之 心,从而受到这种精神的感染。 本文由六个部分组成, 以小标题的形式连缀, 七年级的学生接触这种形式的 文章不
3、多,因而概括这六个部分的大意,有助于学生理清作者的思路,还能帮助 学生学习这种文章的形式,有助于他们写作知识的积累。 对学生来说,易于接受也感兴趣。本文难在记叙中加有议论和抒情,这对学 生理解课文中人物情感及作者情感十分关键。因此,在学习本文之前,一定要让 学生充分的了解邓稼先、杨振宁以及当时国内国际的形势。 四、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积累字词,了解邓稼先的生平事迹。 2.深入阅读,体会邓稼先的人品风貌。 2 3.理清文章的思路,整体把握文章。 五、 教学重难点 1、指导学生在精读时找到那些能牵动全篇的关键语句或段落,字斟句酌, 揣摩品析其含义。 2、理解邓稼先的成就和襟怀,把握课文的思想内
4、涵。 3、把握课文在语言表达方面的特色,体会其表达效果。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百多年以前, 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的时代, 恐怕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史上最 黑暗、 最悲惨的时代, 那是中华民族任人宰割的时代, 是有亡国灭种危险的时代, 血雨腥风的历史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想在世界之中 站稳脚跟,在国际的大舞台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就必须拥有自己的核武器。1964 年10 月16 日下午三时, 烈焰翻滚的蘑菇状烟云向人们宣告: 中国人任人欺凌的 时代结束了!对这一转变作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 家邓稼先。 二、人物介绍 杨振宁: 1922 年出生于安徽合肥,美
5、籍华人科学家,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 院院士、中央研究院院士。1956 年与李政道合作,共同获1957 年诺贝尔物理学 奖。 邓稼先: (19241986)安徽怀宁县人,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 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 为中国核武器、 原子武器的研发做出了重要 贡献。1999 年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由于他对中国核科学事业做出了 伟大贡献,被称为两弹元勋 。 三、相关知识介绍 1964 年10 月16 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1939 年10 月,美国政府决定研制原子弹,1945 年造出了三颗。其他国家爆炸第 一颗原子弹的时间如下: 苏联1949 年8 月29
6、日; 英国1952 年10 月3 日; 法国1960 年2 月13 日; 印度1974 年5 月18 日。 1967 年6 月17 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3 中国于1966 年12 月28 日成功地进行了氢弹原理试验。1967 年6 月17 日由飞 机空投的300 万吨级氢弹试验获得圆满成功。 从爆炸第一颗原子弹到爆炸第一颗氢弹, 中国只用了2 年零8 个月的时间, 其 速度是世界上最快的。 四、字词积累 氢弹 署名 奠基 开拓 选聘 颤抖 夐 黯兮 鲜为人知 日曛 挚友 妇孺皆知 当之无愧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妇孺皆知 鲜为人知 可歌可泣 锋芒毕露 家喻户晓 马革裹尸 层出不穷 知人之明
7、 五、整体感知 阅读课文,根据内容概括大意。 第一部分:在近一百年来的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的背景中推出邓稼先。 第二部分:简单介绍邓稼先生平经历和贡献,肯定邓稼先 两弹元勋 的地位,赞扬邓稼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光辉一生。 第三部分:在同美国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的对比中来写邓稼先。 第四部分: 作者写自己得到的消息, 中国的原子弹工程没有任何外国人参加, 是自力更生搞出来的,因而感情受到极大震荡,一时热泪盈眶。 第五部分: 写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 邓稼先所表现出来的超凡的创造才能与 身先士卒、不怕牺牲的献身精神。 第六部分: 引述作者写给邓稼先夫人的电报、 书信中的几段话, 总评邓稼先, 总结全
8、文。 六、细读感悟 1、在写邓稼先以前,为什么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 明确: 说明邓稼先是对中华民族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这一巨大转变做 出贡献的科学家,是对历史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历史人物。 2、为什么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来写? 明确: 对比,鲜明突出邓稼先的性格品质和奉献精神。 3、朗读并体会吊古战场文 ,说说引用这段的好处。 浩浩乎!平沙无垠,敻不见人。河水萦带,群山纠纷。黯兮惨悴,风悲日 曛。蓬断草枯,凛若霜晨。鸟飞不下,兽铤亡群。亭长告余曰: 此古战 场也!常覆三军。往往鬼哭,天阴则闻! 4 译文: 广大呀, 广大呀! 空旷的沙漠无边无际, 辽阔的荒漠不见人烟。 河水像飘带一
9、 样弯曲流动。群山像犬牙一样交错在一起。 幽暗啊悲惨凄 凉,北风悲号,天日昏黄。 飞蓬折断,百草枯死,寒冷得如霜冻的早晨。 各种飞鸟无处可栖,在天上乱窜,许多怪兽争斗激烈,失群狂奔。亭长告 诉我说: 这就是古战场啊!常常有失败的一方全军都覆没在这里,时常能 听到鬼哭的声音,每逢天阴的时候,就会听得更加清楚! 好处: 用虚笔描述邓稼先工作环境之恶劣、艰苦,同时也含蓄地将研制两 弹比作一场鏖战,而科学家工作的地方就是不见硝烟的战场。 4、课文写了哪些事例,表现了人物怎样的精神品质? 在美国获博士学位后立即回国 报效祖国 1958 年受命研究原子弹制造的理论,并成功设计了两弹 两弹元勋功勋卓著 19
10、85 年重病期间写了一份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武器发展的建议书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文革初期,说服两派继续工作 没有私心 1971 年被四人帮批判围攻,竟然说服工宣队军宣队的队员 勇敢、公正无私 一封短短的信 强烈的民族自尊心 1932 年, 我不能走 无私奉献、责任心强 由此可见,邓稼先是怎样的一个人? 明确: 邓稼先是一位无私奉献, 忠厚平实, 真诚坦白, 有胆有识, 身先士卒, 对祖国、民族的发展有巨大贡献的杰出科学家。 5、课堂小结 这篇文章歌颂了邓稼先忠厚谦虚、 真诚朴实的思想品格, 以及为了中华民族 的崛起,身负重任,身先士卒,不怕牺牲的奉献精神。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对中华 民族的深情,
11、对有着50 年友谊的老朋友的深情。 七、教学反思 邓稼先 是一篇传记的散文件, 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让学生了解和学习邓 稼先的奉献精神以及优良的性格品质, 在此基础上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培 5 养其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同时,学习课文优美的语言和精巧的结构。 教学的过程中,我主要让学生通过快速阅读课文,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 其实, 课改在能力培养方面也强调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 如果 对课文进行逐段串讲,然后归纳中心,就会使教学过程显得呆板、枯燥,而且这 篇文章较长,共有六部分,不需要面面俱到,因为稳中有降部分之间都有一定的 联系。如第二、四、五部分都是写邓稼先的贡献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