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损伤的定位诊断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脊髓损伤的定位诊断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脊髓 损伤 定位 诊断 课件
- 资源描述:
-
1、脊髓损伤的定位诊断1精品文档定位诊断的意义 明确病变部位,有的放矢进行治疗,尤其是外科治疗 明确定位,了解疾病的性质2精品文档 如某患者一侧或两侧C3-T10脊髓节段痛温觉消失,触觉存在,上肢肌反射消失。定位:病灶在C3-T10脊髓节段的后角或前联合部位。如果数年病史无明显恶性进展,则基本推测为脊髓空洞症。3精品文档 一患儿,发热后发生一侧下肢瘫痪,肌肉松弛,肌反射消失,知觉正常。病灶定位:腰脊髓灰质之前角,脊髓灰质前角炎的诊断基本可以成立。4精品文档定位诊断的要求 病灶是弥散的还是局灶性 病灶是颅内的还是脊椎管内的椎管内的病变椎管内的病变:定位应确定病灶的上界、下界、髓内、髓外、硬膜 内、硬
2、膜外髓内病变:髓内病变:确定病灶占据的范围颅神经损伤:颅神经损伤:确定核上、核性病变、核下周围神经病变:周围神经病变:确定根性、神经丛、具体神经损伤5精品文档感觉系统及其病变综合征 感觉及其传导束 感觉种类及其检查方法 感觉系统各病变部位的定位诊断6精品文档感觉传导束 脊髓丘脑侧束7精品文档痛温粗触觉痛温粗触觉传导路传导路脊神经节脊神经节周围突中枢突传入神经后根躯干四肢躯干四肢皮肤皮肤白质前连合白质前连合交叉交叉脊髓丘脑束脊髓丘脑束(前束)(侧束)后角后角层层脊髓丘系脊髓丘系下橄榄核背外侧内侧丘系的外侧中央后回中上中央后回中上2/3和中央旁小叶后部和中央旁小叶后部丘脑丘脑中央辐射中央辐射内囊后
3、肢边上升边交叉上升12节段痛温痛温粗触粗触8精品文档中央后回中上中央后回中上2/3,中央旁小叶后部,中央旁小叶后部 内囊后肢内囊后肢 1.0丘脑中央辐射丘脑中央辐射 0.5(第 级N元)背侧丘脑腹后外侧核背侧丘脑腹后外侧核脊髓丘系(脊髓丘脑束)脊髓丘系(脊髓丘脑束)脊髓丘脑侧束脊髓丘脑侧束(痛温)(痛温)脊髓丘脑前束脊髓丘脑前束(触压)(触压)后角固有核后角固有核(4、5层层)(第级N元)(第级N元)脊神经节脊神经节上升上升 0.512节段节段白质前连合白质前连合 0.6 交叉交叉 0.4皮皮 肤肤1.2后根后根1.21.21.20.20.2周围突中枢突后角后角1、4、5层层0.60.60.6
4、答题示范和评分标准答题示范和评分标准边上升边交叉9精品文档生理功能生理功能:此束主要传导痛、温觉病变体征病变体征:此束损伤后,身体 对侧病灶水平以下 痛、温觉消失或减 弱10精品文档脊髓丘脑侧束在脊髓内排列次序外侧部分的纤维传导尾骶部和下肢的痛、温觉;中部传导躯干、内侧传导上肢及颈椎的痛温觉。该顺序一直保持到脑干。髓外病变向髓内方向发展,尾骶部和下肢先有感觉障碍,然后随着病变的进展,痛温觉障碍逐渐向上发展。髓内病变从灰质向外扩张,痛温觉障碍发展顺序与髓外病变相反,即自病变水平逐渐向下肢方向扩展。11精品文档 脊髓丘脑前束解剖径路:解剖径路:与脊髓丘脑侧束相同生理功能:生理功能:传导一部分触觉(
5、另一部分由后索传导)。Foster研究,切除双侧脊髓丘脑前束,引起痒觉、搔扒觉及性感觉消退。病变体征:病变体征:无特殊重要性。损伤时因后索存在,触觉仍存在12精品文档 脊髓后索(薄束和楔束)主要由后根纤维组成,大部分后根纤维进入脊髓后角内侧,分上下两方走行。13精品文档本体感觉本体感觉精细触觉精细触觉传导路传导路45脊神经节脊神经节周围突中枢突传入神经后根后索后索上肢、上肢、躯干上部躯干上部下肢、下肢、躯干下部躯干下部肌、腱、关节肌、腱、关节薄束薄束楔束楔束、薄束、薄束后索外内 楔楔 薄薄束核束核内侧丘系交叉(延髓)内侧丘系交叉(延髓)内侧丘系内侧丘系中线旁下橄榄核之间贯穿斜方体红核背外侧丘脑
6、腹后丘脑腹后外侧核(外侧核(VPL)中央后回中上中央后回中上2/3 和中央旁小叶后部和中央旁小叶后部丘脑丘脑中央辐射中央辐射内囊后肢14精品文档 生理功能:1.脊髓后索的长纤维上行束传导意识性本体感觉(意识性本体感觉(由 于肌肉收缩而产生的冲动传入高级中枢,使人意识 到肢体所在的空间位置及运动的程度,这就是位置位置 觉和运动觉觉和运动觉)。2.传导部分触觉。精细触觉,如两点辨别觉、触觉的 精确定位。音叉振动觉(触觉)3.下行支是多触突反射(反馈)机制的传导纤维 病变体征:同侧辨别触觉(两点辨别觉、触觉的精确定位等)、同侧辨别触觉(两点辨别觉、触觉的精确定位等)、关节运动觉、音叉振动觉消失或减弱
7、。关节运动觉、音叉振动觉消失或减弱。单纯的轻触觉可以正常存在(如果脊髓丘脑前束存在),患侧手辨别重量及辨认物体的能力丧失。症状在手最明显,肢体次之,躯干最不明显。15精品文档后索纤维排列顺序后索上纤维行由下部(骶、腰节段)来的纤维逐渐向内后斜行,延续于整个脊髓后索之全长。由较高(上胸、颈)节段来的纤维进入后索,居稍外侧,将下节段的纤维挤向内侧。因此,在颈脊在颈脊髓和上胸段脊髓的后索外侧,髓和上胸段脊髓的后索外侧,内侧的纤维称薄束,外侧的纤内侧的纤维称薄束,外侧的纤维称楔束。维称楔束。在胸脊髓第6节段(T6)以上楔束才比较明显,而薄束则见于脊髓全长。16精品文档小脑的本体感觉传导束小脑的本体感觉
8、传导束(非意识性深感觉传导路)非意识性深感觉传导路)(脊髓小脑束)(脊髓小脑束)从后根进入后角功能:将颈、躯干、四肢的肌肉收缩冲动传至小脑,由小脑反射性地调节肌肉运动,以维持身体平衡。17精品文档同侧背核同侧背核(C8-L2)脊髓小脑后束部分纤维楔束脊髓小脑前束后角后角5-7层层(腰骶膨大)脊髓小脑前束非意识性非意识性深感觉传导路深感觉传导路后角后角5-7层层(颈膨大)反射性共济失调反射性共济失调18精品文档 头面部深浅感觉传导(略)19精品文档丘脑丘脑腹后内侧核腹后内侧核三叉神经节三叉神经三叉神经脊束脊束三叉神经三叉神经感觉核感觉核中央后回中央后回下下1/3丘脑丘脑中央辐射中央辐射内囊后肢内
9、侧丘系背侧三叉三叉丘系丘系浅感觉浅感觉传导路20精品文档感觉种类及检查方法 种类:浅感觉 包括痛、温、触觉 深感觉 关节肌肉感觉(位置和运动感觉)音叉振动觉 两点辨别觉 压迫感觉 重量感觉 实体感觉:对物体的性质(温度、重量、形状、表面、大小)的各种感觉,在大脑皮层结合成对该物 体一定的综合概念。21精品文档感觉障碍的种类 感觉消失 感觉减退 感觉过敏 感觉分离:在同一个区域内单独有几种感觉障碍,而其他感觉 正常。如脊髓空洞症的浅深感觉分离,脊髓后索病 变的深感觉消失浅感觉存在等 感觉过度:兴奋阈增高,对痛刺激没有异常强烈的感觉,对微弱刺激的辨别能力丧失,感觉不出轻微的触觉刺激,温冷觉消失。对
10、痛觉刺激必达到很强的程度才能感觉到,从刺激到产生感觉有一段长潜伏期,一旦产生感觉即为强烈的暴发性疼痛与剧烈的不适,并不能明确定位。丘脑病变最常见。22精品文档感觉系统各部病变的定位诊断周围型感觉障碍:1.不仅有各种感觉障碍,还会有运动障碍及反射障碍等。2.距离细胞体最远的肢体远端部位,往往最先发生异常。3.当病变仅限于某一神经的支干,也可发生该神经支配区以感觉障碍为主的表现。(如股外侧皮神经损伤)周围型感觉障碍常见如腕管综合征(CTS)、肘管综合征、颈椎病、颈后交感神经综合征、Horner综合征等。23精品文档 根型和节段型分布的感觉障碍1.后根受损伤的症状:根痛。由于各节段存在交叉支配,单一
11、神经根病变时,往往查不出客观的感觉障碍。根症状的典型而重要伴发现象是脑脊液冲击征,即咳嗽、喷嚏或用力憋气时,疼痛或麻木加重。病变涉及后神经节时,发生带状疱疹。椎管内肿瘤、椎间盘突出、黄韧带肥厚可产生类似症状。2.脊髓后角及灰质前联合病变的症状:二者均可引起节段性感觉障碍,分布范围与根性分布相同。区别:脊髓后角及灰质前联合病变时为分离性感觉障碍(一部分触觉纤维绕过后角直接进入后索的白质传导束),该节段范围痛温觉消失,触觉存在。24精品文档后角与前联合病变时都引起节段性感觉分离,但两者区别:后角病变一侧节段性感觉分离,前联合病变双侧节段性感觉分离脊髓后角和灰质前联合病变的最常见原因是脊髓空洞症,多
12、在颈胸段脊髓,或在延髓。25精品文档 传导束型感觉障碍表现为病灶水平以下全部区域内的感觉障碍1.脊髓侧索病变:病灶水平以下对侧病灶水平以下对侧(一直到骶尾节段分布 区,即肛门、会阴部)发生痛温觉丧失。发生痛温觉丧失。脊髓丘脑束损伤所致,如果病灶从脊髓外侧方向发展,部分破坏脊髓丘脑束,感觉障碍区域达不到病灶水平。如只从脊髓侧方浅表部破坏脊髓丘脑束的一部分,则可能只损伤来自尾部(即会阴)以上的几个节段的纤维,造成假性病变平面。这与脊髓丘脑束在髓内排列顺序有关。26精品文档脊髓丘脑束病理意义颈部脊髓外病变向脊髓内发展时,对侧下肢先有感觉障碍,随着病变的发展,感觉障碍逐渐上升,最后上肢亦有感觉障碍;当
13、病变在脊髓内,从灰质向外扩展时,却与之相反,感觉障碍从上肢开始,逐渐向下累及下肢。脊髓侧索发生病变,脊髓丘脑束完全损害时,在病灶水平以下 的对侧,痛觉和温度觉消失,但病灶位于脊髓的侧方,尚未完全破坏脊髓丘脑束,感觉障碍区就达不到病灶的节段水平。如果仅为脊髓丘脑束的浅层尾骶段的纤维受到损害,则会阴部及其附近痛觉和温度觉消失,而呈半马鞍状(双侧损害时呈马鞍状)。27精品文档“根据经验,病灶即便不在脊髓侧方,而是在后方(例如在硬膜外腔),从后向前压迫脊髓时,也可能因两侧齿状韧两侧齿状韧带的牵紧,加压于脊髓两侧带的牵紧,加压于脊髓两侧,使脊髓丘脑束由浅入深的逐渐受损,造成双侧痛、温觉障碍由下而上的上升
14、性发展。在这些情况下,根痛的存在是判断病灶水平的一个相当重要的指征”28精品文档脊髓后索病变:在患侧病灶水平以下发生传导性关节肌肉和振动觉消失。触觉也可能受累,但不会完全消失。两点辨别觉的消两点辨别觉的消 失是后索病变的一个重要指征。失是后索病变的一个重要指征。后侧索联合病变:?29精品文档 半身感觉障碍1.脑干病变:延髓、脑桥部:病灶同侧面部感觉消失,对侧 半身感觉消失。中脑部:病灶对侧(包括面部)感觉缺失2.丘脑病变:对侧半身感觉异常、半身疼痛3.内囊病变:同丘脑病变,但无丘脑疼痛或感觉过度4.大脑皮质后中央回区病变:感觉障碍分布范围不一致,感觉障碍常在肢体的远端部位,上肢的尺侧、下肢的腓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