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38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颅内压监测课件.ppt

  •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 文档编号:3891609
  • 上传时间:2022-10-22
  • 格式:PPT
  • 页数:38
  • 大小:751.87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颅内压监测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颅内压 监测 课件
    资源描述:

    1、颅内压监测 鲁海飞logo1颅内压的定义l 颅内压是指颅腔内容物对颅腔壁上所产生的压力,又称脑压。由于存在于蛛网膜下腔和脑池内的脑脊液介于颅腔壁和脑组织之间,并于脑室和脊髓腔内蛛网膜下腔相通,所以脑脊液的静水压就可代表颅内压,通常以侧卧位时颅脑脊液压力为代表。穿刺小脑延髓池或侧脑室,以测压管或压力表测出的读数,即为临床的颅内压力。这一压力与侧卧位腰椎穿刺所测得的脑脊液压力接近,故临床上都用后一压力为代表。2颅内压的压力值 l 正常颅内压,在侧卧位时,成人为0.72.0kPa(515mmHg),儿童为0.51.0kPa(3.57.5mmHg)。l 颅内压持续的超过2.0KPa时称颅内压增高。3颅

    2、内压增高的原因(一)l 1.颅脑损伤,如脑挫裂伤、颅内血肿、手术创伤、广泛性颅骨骨折、颅脑火器伤、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等。l 2.颅内占位性病变,包括各种癌瘤、脓肿、血肿、肉芽肿、囊肿、脑寄生虫等。这是颅内压增高最常见的病因。l 3.脑血管疾病,常见疾病为脑梗死、高血压性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高血压脑病等。4颅内压增高的原因(二)l 4.颅内炎症,如各种脑炎、脑膜炎、败血症等。l 5.脑缺氧,如多种疾病造成的呼吸道梗阻、窒息、心搏骤停、一氧化碳中毒及缺氧性脑病等。l 6.中毒及代谢失调,如肝性脑病、酸中毒、铅中毒、急性水中毒和低血糖等。l 7.假脑瘤综合征又名良性颅内压增高。l 8.先天性异

    3、常,如导水管的发育畸形、颅底凹陷和先天性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等,可以造成脑脊液回流受阻,从而继发脑积水和颅内压增高;狭颅症,由于颅腔狭小,限制了脑的正常发育,也常发生颅内压增高。5引起颅内压增高的机制(一)l 1)脑组织的体积增加,这是由于脑水肿的原因。(2)颅内血容量增加,各种原因引起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蓄积或碳酸血症,可使脑血管扩张,脑血流量急剧增加;丘脑下部、鞍区或脑干损伤时,可导致脑血管调节中枢的功能紊乱,脑血管反应性扩张,使脑血流量急剧增加。l(3)脑脊液过多,见于各种脑积水。6引起颅内压增高的机制(二)l(4)颅内占位性病变,为颅腔内额外增加之内容物,除病变本身占有一定的颅腔容积外,还可

    4、引起病变周围的脑水肿或脑脊液循环通路的梗阻,从而导致颅内压增高。7颅内高压综合征的病理生理(一)l(1)全身性血管加压反应:当脑血管的自动调节功能丧失后,为了保持需要的脑血流量,机体通过自主神经系统的反射作用,使全身周围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心搏出量增加,以提高脑灌注压,同时伴有呼吸节律减慢,呼吸深度增加。这种以升高动脉压,并伴有心率减慢、心搏出量增加和呼吸节律减慢加深的三联反应,即称为全身性血管加压反应或库欣(Cushing)三主征。多见于急性颅脑损伤或急性颅内压增高患者。8颅内高压综合征的病理生理(二)l(2)颅内压力和容积的关系:由于颅内容物的代偿作用,外界病理因素的存在并不一定引起颅内压

    5、变化,颅内容物体积与颅内压力的数量增加并不呈直线关系,而是呈指数关系。这种关系也可以用颅内的可塑性(plasticity)与顺应性(compliance)来表示。可塑性来自颅腔内的软组织的可塑性与弹性,是单位容积变化所产生的压力变化,用P/V表示。顺应性代表颅腔内的容积代偿功能,是单位颅内压的变化所产生的容积变化,用V/P表示。9颅内压力和容积的关系l 在颅内容物体积增加的早期,有足够的空间可供调节,即顺应性(代偿)较强;颅内容物体积增加的后期,可供调节的空间越来越少,病变扩张遇到的阻力愈来愈大,故颅内压急剧增加。通过检查顺应性和可塑性,有助于判断颅内压增高的严重程度。临床使用的方法如下:脑室

    6、引流或腰穿时放出1ml脑脊液,若压力下降甚少说明还在代偿期内,若压力下降超过0.39kPa(3mmHg),则提示颅内压力/容积曲线已超过临界点,即代偿功能已消耗殆尽。10颅内高压综合征的病理生理(三)l(3)脑疝形成:颅内病变尤其是颅内占位和损伤,引起颅内压的增高不均匀时,常使脑组织受压移位,部分脑组织通过某些解剖上的裂隙移位到压力较低的部位时,即为脑疝(brain herniation)。这是颅内压增高最致命的紧急情况。11颅内压增高的临床表现(一)l 头痛:这是颅内压增高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程度不同,以早晨或晚间较重,部位多在额部及颞部,可从颈枕部向前方放射至眼眶。头痛程度随颅内压的增高而进

    7、行性加重。当用力、咳嗽、弯腰或低头活动时常使头痛加重。头痛性质以胀痛和撕裂痛为多见。12颅内压增高的临床表现(二)l 呕吐:当头痛剧烈时,可伴有恶心、呕吐。呕吐呈喷射性,易发生于饭后,有时可导致水电解质紊乱和体重减轻。13颅内压增高的临床表现(三)l 视神经盘水肿:这是颅内压增高的重要客观体征之一。表现为视神经盘充血,边缘模糊不清,中央凹陷消失,视盘隆起,静脉怒张。视神经盘水肿的早期视力多无明显变化,若视神经盘水肿长期存在,则视盘颜色苍白,视力减退,视野向心缩小,称为视神经继发性萎缩。此时如果颅内压增高得以解除,视力恢复也不理想,甚至继续恶化和失明。14颅内压增高其他表现l 意识障碍、视力减退

    8、、复视、抽搐及去皮质强直。有些可表现为情绪不稳、易于激怒或哭泣,或情绪淡漠、反应迟钝、动作和思维缓慢等精神症状。l 在婴幼儿患者,头痛症状常不明显,常出现头皮静脉怒张、头颅增大、囟门扩大、骨缝分开、前囟张力增高或隆起。头部叩诊呈“破壶音”(Macewn征)。15颅内压监测的意义l 颅内压增高是导致病情恶化,预后不良的常见原因之一。ICP 监测是诊断颅内高压最迅速、客观和准确的方法,也是观察病人病情变化、早期诊断、判断手术时间、指导临床药物治疗,判断和改善预后的重要手段。ICP 监测已经被临床广泛接受,其方法分为创伤性和无创性两种。16创伤性ICP 监测方法(一)l 1 腰椎穿刺 腰椎穿刺测定I

    9、CP 始于1897 年。该方法简便易行,操作方便。但是可能发生神经损伤、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当病情严重或怀疑ICP 极高有形成脑疝的危险时,被视为禁忌。当颅内炎症使蛛网膜黏连或椎管狭窄导致脑脊液循环梗阻时,腰椎穿刺所测得的压力不一定能够真实地反映ICP 的变化。17创伤性ICP 监测方法(二)l 2 脑室内监测 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方法,是ICP监测的金标准1。将含有光导纤维探头的导管放置在侧脑室,另一端连接压力传感器测量。该方法简便、直接客观、测压准确,便于检测零点漂移。同时可以引流脑脊液。l 缺点 :当ICP 增高、脑肿胀导致脑室受压变窄、移位甚至消失时,脑室穿刺及置管较困难;且置管超过5

    10、d 感染概率大大增加18脑室内监测l新近研究的抗生素涂层导管能够减少感染率,但仍需更多的实验来验证3。非液压式光导纤维导管压力换能器位于探头顶端,置于脑室后,直接通过光纤技术监测。该方法准确性高,不用调整外置传感器的高度,但不能引流脑脊液。病人躁动可能会折断光缆,连续监测45 d 后准确性会下降。19创伤性ICP 监测方法(三)l 3 脑实质内监测 导管头部安装极微小显微芯片探头或光学换能器,放置在脑实质内。随压力变化而移动的镜片光缆使光束折射发生变化,由纤维光缆传出信号测量。脑实质内监测是一种较好的替代脑室内置管的方法,感染率较低。l 缺点:零点基线的微小漂移;光缆扭曲或者传感器脱落移位等2

    11、;且只能反映局部ICP,因为颅内ICP 并不是均一分布,例如幕上监测可能不能准确反映幕下ICP。2010 数学模型 许多学者尝试通过脑血流动力学知识建立数学模型来估算ICP 值,但效果不佳。2 脑室内监测 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方法,是ICP监测的金标准1。7 前囟测压(anterior fontanel pressure,AFP)AFP主要用于新生儿和婴儿监测。但该法只能瞬间测定,不能连续、重复监测。颅内压增高的临床表现(三)该方法的局限性如下:易受年龄,与脑代谢有关因素,全身疾病代谢紊乱等影响;1982 年,Aaslid 首先报告了TCD 技术并进行了理论探讨。在婴幼儿患者,头痛症状常不明显,

    12、常出现头皮静脉怒张、头颅增大、囟门扩大、骨缝分开、前囟张力增高或隆起。此时如果颅内压增高得以解除,视力恢复也不理想,甚至继续恶化和失明。非液压式光导纤维导管压力换能器位于探头顶端,置于脑室后,直接通过光纤技术监测。颅内压增高是导致病情恶化,预后不良的常见原因之一。创伤性ICP 监测方法(四)l 4 蛛网膜下腔监测 :颅骨钻孔后透过硬脑膜将中空的颅骨螺栓置于蛛网膜下腔。蛛网膜下腔脑脊液压力可以通过螺栓传递到压力换能器进行测压。此方法操作简便,对脑组织无明显影响。缺点:感染概率较大,螺栓容易松动、堵塞而影响测量结果。21创伤性ICP 监测方法(五)l 5 硬膜下或硬膜外监测 硬膜下监测系统在开颅手

    13、术时置入,但是监测结果不太可靠。因为当ICP 增高时,监测的ICP 值往往低于实际值。硬膜外监测采用微型扣式换能器,将探头放在硬膜外。该方法不用穿透硬膜,但监测结果可能更不可靠。因为ICP 和硬膜外空间压力的关系还不明确。监测中换能器能重复使用,而且可以调节零点参考位置。与脑室内监测比较,硬膜下或硬膜外监测具有感染率和出血发生率低,放置时间长等优点。但假阳性值较多,且设备重复使用后监测质量会下降。22创伤性ICP 监测方法(六)l 6 神经内镜监测 Vassilyadi 等3报告了神经内镜监测ICP 的方法,主要用于神经内镜手术。在内镜工作通道中放置微型传感器,术中能够连续准确的监测ICP 变

    14、化,术后也可以连续监测。当ICP 变化明显时其应用有所限制,监测效果主要受冲洗、吸引和脑脊液流失等因素影响。尚需进行大样本研究。23创伤性ICP 监测方法(七)l 7 有创脑电阻抗监测(CEI)CEI 是近20 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技术。其原理是利用脑组织不同成分受电信号刺激后所产生的CEI 不同。监测方法分为创伤性和无创性。1980 年Schuier 率先对猫缺血性脑水肿进行CEI 研究;1994年,Itkis 等4在硬脑膜上放置电极测定CEI 变化,证实脑组织水分的迁移与总量变化对CEI 分布有重要影响。CEI 能较客观的反映脑水肿变化,但只能定性反映水分总量及迁移变化,不能定量测量ICP值

    15、。24 无创性ICP 监测方法(一)l 1 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 :大部分医师通过临床表现来判断病人有无ICP 增高表现,但仅是主观、定性诊断,无法定量诊断。ICP 增高时头部影像学(CT或MRI)表现为脑水肿、脑沟变浅消失、脑室移位受压、中线移位或脑积水等。影像学监测具有客观、准确,能定位定性等优点,但价格较贵,不能进行床旁和连续监测。25无创性ICP 监测方法(二)l 2 视神经鞘直径(ONSD)通过超声检查脑水肿病人眼睛后3 mm 处ONSD 来确定ICP。Newan 等5报告正常儿童的ONSD 平均为3 mm,ICP 增高时儿童ONSD 达4.5 mm 甚至更大,认为ONSD 超声检测

    16、能快速诊断和监测ICP。Blaivas 等6通过大样本研究,认为在条件不允许情况下,可用超声检查ONSD 代替CT 扫描判断ICP。26无创性ICP 监测方法(三)l 3 视网膜静脉压或动脉压(retinal venous or artery pressure,RVP or RAP)正常情况下,RVP 大于ICP,ICP 影响RVP 的部位为视神经基地鞘部。ICP 增高将导致视乳头水肿和视网膜静脉搏动消失。Firsching 等7、Motschmann 等8通过研究发现ICP 和RVP 有明显的线性关系,r 值分别为0.983、0.986。Querfurth 等9在测定RVP 的同时测定视网膜

    17、中央动脉和眼动脉的流速,比较RVP 或RAP 与ICP 的相关性;发现RVP 增高与ICP 呈线性关系(r=0.87);眼动脉与视网膜中央动脉搏动指数与ICP 增高呈逆相关(r=0.66);认为可通过超声和血流动力学数据来推测ICP。但该法只能瞬间测定,不能连续、重复监测。当视乳头水肿明显或眼内压高于静脉压时不适时用。27无创性ICP 监测方法(四)l 4 经颅多普勒超声(TCD)TCD 是应用最广的一种技术。1982 年,Aaslid 首先报告了TCD 技术并进行了理论探讨。当ICP 增高时,脑血管自动调节功能减退,脑循环变慢,脑血流减少,收缩期、舒张期及平均血流速度均降低,而反映脉压差的搏

    18、动指数和阻力指数明显增大,同时频谱形态也有相应的变化。Schmidt等10测定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后进行波形分析发现动脉灌注压和平均ICP 相关。相比而言,TCD 参数分析比频谱分析更为重要。因为频谱仅起到定性作用,缺乏定量概念,而TCD 能反映脑血流动态变化,观察脑血流自身调节机制。但脑血管活性受多种因素影响,ICP 和脑血流速度的关系会发生变化,脑血管痉挛时出现的流速增加需与脑充血相鉴别,否则会影响判断。28无创性ICP 监测方法(五)l 5 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lash visual evoked potentials,fVEP)fVEP 可以反映整个视觉通路的完整性11。当ICP 升高时

    19、,电信号在脑内传导速度减慢,fVEP 波峰潜伏期延长,延长时间与ICP 值成正比。Desch12观察fVEP 的N2 波峰潜伏期与ICP 的关系,并与有创法比较,发现两者一致性良好,尤以中、高ICP 显著。fVEP同时还可以监测和随访危重病人脑功能,对判断ICP增高的预后有一定帮助。该方法的局限性如下:易受年龄,与脑代谢有关因素,全身疾病代谢紊乱等影响;颅内占位性病变压迫或破坏视觉通路时,fVEP 对ICP的反映将受影响;严重视力障碍和眼底出血等眼部疾病也会影响fVEP。部分深昏迷病人或脑死亡者fVEP不出现波形。29无创性ICP 监测方法(六)l 6 鼓膜移位(tympanic membra

    20、ne displacement,TMD)ICP 变化引起外淋巴液压力变化可使镫骨肌和卵圆窗的位置改变,继而影响听骨链和鼓膜的运动,导致鼓膜移位。Samuel 等13发现TMD 值的变化能反映ICP 的相应变化,诊断准确率80%,特异性为100%。TMD 能在一定范围内较精确反映颅低压,能准确区分颅高压和颅低压引起的头痛。但该方法也有缺陷:过度暴露于声音刺激中能引起暂时性音阈改变而影响测量;有脑干和中耳病变的病人,因镫骨肌反射缺陷不能监测;不能连续监测;不安静、不合作及老年人均不宜监测。30无创性ICP 监测方法(七)l 7 前囟测压(anterior fontanel pressure,AFP

    21、)AFP主要用于新生儿和婴儿监测。将前囟压平,然后连接传感器测量。因为要压平前囟,只有突出骨缘的前囟才适用。压平前囟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颅腔容积,会导致实际所测ICP 值偏高。运用平置式传感器测定前囟压,能够较好地排除前囟软组织对结果的影响。31无创性ICP 监测方法(八)l 8 无创脑电阻抗监测(noninvasive cerebral electrical impedance measurement,nCEI)近10 年,部分学者开始使用体表电极nCEI 技术。Xia 等14进行大鼠的nCEI 动物实验,并在其后报告了颅内出血的临床实验。Lingwooda 等15进行了猪的nCEI 实验,并

    22、与有创ICP 监测进行对比,认为nCEI 能准确反映颅内病情变化,能够监测猪低氧缺血后脑水肿的变化过程;该小组还研究了不同温度对脑组织电阻抗和整体电阻抗的影响16。王健等17报告了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实验,Liu 等18-19报告了脑卒中的临床实验;结果表明:nCEI 是脑水肿的灵敏监测指标。但该方法有以下缺点:对中线附近、体积过小的病灶,双侧多发腔隙性梗死不敏感;操作上影响因素较多。尚需进一步改善。32无创性ICP 监测方法(九)l 9 近红外光谱技术(near infrared spectrum,NIRS)6501 100 mm 范围的近红外线能穿透头皮、颅骨及脑皮质达22.5 cm,然后返

    23、回到头皮。在头皮上放置光源感受器可以测量相关信息的变化。自1977 年Jobsis首次将NIRS 用于无创监测脑组织血液成分变化以来,NIRS 在ICP 监测方面进展较快。以此方法获得的监测值来计算ICP,敏感性较高,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尚处于研究阶段。33蛛网膜下腔脑脊液压力可以通过螺栓传递到压力换能器进行测压。监测方法分为创伤性和无创性。0KPa时称颅内压增高。意识障碍、视力减退、复视、抽搐及去皮质强直。当ICP 升高时,电信号在脑内传导速度减慢,fVEP 波峰潜伏期延长,延长时间与ICP 值成正比。该方法简便易行,操作方便。相比而言,TCD 参数分析比频谱分析更为重要。由于存在于蛛网膜

    24、下腔和脑池内的脑脊液介于颅腔壁和脑组织之间,并于脑室和脊髓腔内蛛网膜下腔相通,所以脑脊液的静水压就可代表颅内压,通常以侧卧位时颅脑脊液压力为代表。颅内压增高的临床表现(一)ICP 增高将导致视乳头水肿和视网膜静脉搏动消失。呕吐呈喷射性,易发生于饭后,有时可导致水电解质紊乱和体重减轻。因为ICP 和硬膜外空间压力的关系还不明确。无创性ICP 监测方法(五)这种关系也可以用颅内的可塑性(plasticity)与顺应性(compliance)来表示。该小组还研究了不同温度对脑组织电阻抗和整体电阻抗的影响16。无创性ICP 监测方法(十)但假阳性值较多,且设备重复使用后监测质量会下降。光缆扭曲或者传感

    25、器脱落移位等2;无创性ICP 监测方法(十)l 10 数学模型 许多学者尝试通过脑血流动力学知识建立数学模型来估算ICP 值,但效果不佳。刘常春等20研究ICP 和颈动脉压动力学模型等效电路图,发现ICP 与颈动脉压呈某种相关性。但是目前临床应用较少。34ICP监测展望l 随着医学技术和工程技术的发展,ICP 监测方法取得了较大的进步,逐渐从创伤性监测向无创性监测发展,从单一性向联合性发展,从间断性向连续性发展,由接触式向非接触式发展,由近距离向远距离遥感发展。但目前仍无一个令人满意的监测方法。就其发展趋势而言,有如下特点:无创性监测是大势所趋;监测与图像及信号处理广泛结合;与生物工程、电气工程、理学结合紧密;寻求更安全、更方便、更精确、更经济的监测方法;其中nCEI 技术综合上述优势,具有良好的前景。35护理l1、做好置管准备。l2、动态观察颅内压。l 3、颅内压检测需与临床观察相结合。l4、保持测压管通畅。l5、严格无菌操作。l 6、预防、及时处理颅内压,监测并发症,如 感染、岀血、脑脊液漏等。3637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颅内压监测课件.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3891609.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