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33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2022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卷两套(附解析).pdf

  • 上传人(卖家):ten
  • 文档编号:3890139
  • 上传时间:2022-10-22
  • 格式:PDF
  • 页数:33
  • 大小:1.19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2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卷两套(附解析).pdf》由用户(ten)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年下 半年 教师资格 考试 高中化学 学科 知识 教学 能力 模拟 摹拟 卷两套 解析
    资源描述:

    1、1内部资料 免费交流2022年教师资格全国统考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卷(1)高中化学考试时间:120 分钟考试总分:150 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3 分,共分,共 60 分)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晶体中一定存在分子间作用力,不一定存在共价键B.非极性分子中一定含有非极性键C.1 mol-CH3和 1 mol OH都含有 10 NA个电子D.CO2分子的电子式为COO2.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酸性溶液中:Fe2+、Al3+、NO3、Cl、IpH=13 的溶液:Na+、CO32、SO32-

    2、、AlO2、S2水电离出来的 c(H+)=1013mol/L 的溶液:NH4+、K+、NO3、S2O32加入铝片能放出 H2的溶液:Na+、HCO3、Cu2+、SO42滴加石蕊试液显红色的溶液:Fe3+、NH4+、Cl、NO3A.B.C.D.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做“钠与水的反应”实验时,切取绿豆大小的金属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煤油,放入烧杯中,滴入两滴酚酞溶液,再加入少量水,然后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B.将 KI 和 FeCl3溶液在试管中混合后,加入 CCl4,振荡,静置,下层液体显紫红色,则氧化性:Fe3+I2C.测定等浓度的 Na2CO3和 Na2SO3溶液的 pH,前者 pH 比后者

    3、的大,则非金属性:SCD.溴乙烷与 NaOH 溶液共热后,加入 AgNO3溶液,未出现淡黄色沉淀,说明溴乙烷没有水解4.下列各项操作中,不发生“先产生沉淀,然后沉淀又溶解”现象的是()。2内部资料 免费交流向石灰水中逐渐通入过量 CO2向 Ca(ClO)2溶液中逐渐通入过量 SO2向氢氧化铝胶体中逐滴滴入过量稀 NaOH 溶液向氯化钡溶液中逐渐通入过量二氧化硫向 AgNO3溶液中逐滴滴入过量稀氨水向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逐渐通入过量二氧化碳A.B.C.D.5.下列溶液中各微粒的浓度关系或说法正确的是()。A.0.1 molL1pH 为 4 的 NaHB 溶液中:c(HB)c(H2B)c(B2)B.等

    4、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溶液中NH4Al(SO4)2、NH4Cl、CH3COONH4、NH3H2O;c(NH4+)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a molL1HCN 溶液与 b molL-1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中 c(Na)c(CN),则 a 一定大于 bD.0.1 molL-1的醋酸的 pH=a,0.01 molL-1的醋酸的 pH=b,则 a1=b6.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锌与稀硫酸反应时加入少量硫酸铜,反应加快的主要原因是 Cu2+水解增大了 H+浓度B.可将地下输油钢管与外加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以保护它不受腐蚀C.纯银器的表面在空气中因电化学腐蚀渐渐变暗D.在海轮外壳连接锌块保

    5、护外壳不受腐蚀是采用了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7.700时,向容积为 2 L 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 CO 和 H2O,发生反应:CO(g)H2O(g)CO2(g)H2(g),反应过程中不同条件下达到平衡时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表中 t1t2):反应时间/minn(CO)/moln(H2O)/mol01.200.60t10.80t20.20下列说正确的是()。A.反应在 t1min 内的平均速率为 v(H2)=10.4tmolL1min13内部资料 免费交流B.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 0.60 mol CO 和 1.20 mol H2O,到达平衡时,n(CO2)=0.40 molC

    6、.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向平衡体系中再通入 0.20 mol H2O(g),与原平衡相比,达到新平衡时 CO 转化率增大,H2O 的体积分数减小D.温度升至 800,上述反应平衡常数变为 1.64,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8.国庆期间对大量盆栽鲜花施用了 S-诱抗素制剂,以保证鲜花盛开。S-诱抗素的分子结构如图,下列关于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其分子式为 C15H16O4B.1 mol 该物质与 NaOH 溶液反应,最多消耗 2 mol NaOHC.既能发生加聚反应,又能发生缩聚反应D.1 mol 该有机物最多可与 4 mol Br2发生加成反应9.下列各途径中,熵变可以作为反应方向判据的是()。

    7、A.体系温度不变B.体系未从环境吸收热量C.体系与环境无热量交换D.体系的热力学能保持不变10.下列化合物,苯环上发生亲核取代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ClCH3B.ClOCH3C.ClNO2D.ClNO211.下列有关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属于核心目标的是()。A.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4内部资料 免费交流B.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C.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D.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12.以下有关教学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一节课可以综合使用各种教学方法共同完成教学任务B.教学方法包括教的方法和学的方法C.讲授法没有讨论法教学效果好D.情境教学法可以使

    8、课堂教学更生动13.在一整节化学教学内容中,教学重难点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A.教学难点一定是教学重点B.教学重点一定是教学难点C.教学重难点一定相同D.教学重点可能包含了教学难点14.化学教学的“两贴近”是指()。A.“贴近科学”与“贴近生活”B.“贴近科学”与“贴近社会”C.“贴近生活”与“贴近社会”D.“贴近生活”与“贴近实践”15.高中化学课程选修课程分为几个模块()。A.4B.5C.6D.81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过程与方法目标”的是()。A.运用实验观察获取信息,通过归纳对信息进行加工;体会通过实验来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科学方法B.通过观察演示实验,讨论实验现象,分析本质,体验科学

    9、探究的过程,学习探究方法;初步养成科学探究的能力C.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探究的科学品质,提高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能力D.通过体验探究实验的学习,理解科学探究的意义,基本过程和方法,初步培养科学探究能力17.为了方便学生记住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教师根据各个元素的谐音编了一个故事,方便学生记忆,这属于下列哪种学习策略()。A.认知策略B.元认知策略C.资源管理策略D.自我调节策略5内部资料 免费交流18.学生学习了“电解质”的概念,然后再学习“强电解质”的概念,这种学习过程属于()。A.上位学习B.下位学习C.并列组合学习D.总括学习19.“看到 CuSO4溶液,你想到了什么?”这

    10、一问题适用于()。A.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B.探查学生的已有认识C.转变学生的迷失概念D.丰富学生的认识思路20.高中毕业会考是一种达标考试属于()。A.定量评价B.相对评价C.形成性评价D.绝对评价二、简答题(共二、简答题(共 2 题,第题,第 21 题题 12 分,第分,第 22 题题 13 分,共分,共 25 分)分)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一演示实验教学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表演和示范操作,并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的一种实验教学。它是化学实验教学中广为应用、最为有效的一种基本实验教学形式。通过演示实验开展教学,从化学教学方法论来看,还可称为“演示法”,是最有效的直观教

    11、学方法之一。材料二张老师的教学实录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下列实验,并将观察到的现象及所得的结论填入表 2-3。实验 1 取一小块金属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用小刀切去一段的表层,观察表面的颜色;将其放置在空气中,观察表面颜色的变化。实验 2 将小块金属放在石棉网上加热,观察现象。实验 3 向一只盛有水的小烧杯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然后投入一小块(约绿豆大小)金属钠,观察实验现象。表 2-3钠的性质实验实验现象结论(或化学公式)实验 1实验 2实验 3根据上述反应中钠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情况,总结钠在反应中体现出的性质。练习巩固略。问题:6内部资料 免费交流(1)“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属于高中_模块

    12、的内容(填模块名称)。(2分)(2)请简要介绍演示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要求。(5 分)(3)请简述中学化学教师应具备的实验教学能力有哪些?(5 分)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教科书的编写是为了更好地落实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教科书选取了多样化的教学内容。课程目标、内容选取与内容组织之间有密切的内在联系。教科书提供的是单纯的课程知识,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的教师往往倾向于“封闭式”的控制方式,强调学生对教科书内容的记忆与内化。随着课程改革的发展,新课程将改变教科书一统课堂的局面,教师不再只是传授知识,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体。教科书是构成教学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之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使用教科书,直

    13、接影响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同时,教科书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是学生学习系统知识技能、培养能力的重要工具,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依据。问题:(1)设计化学教科书的编排体系时,需要重点考虑的基本问题是什么?(3 分)(2)简述化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正确使用教科书。(10 分)7内部资料 免费交流三、诊断题(共三、诊断题(共 1 题,共题,共 15 分)分)23.某老师在化学测验中设计了这样一道试题,并对学生的解题结果进行了统计和分析。【试题】电解质装置如图所示,电解槽内装有 KI 及淀粉,溶液中间用阴离子交换膜隔开,在一定的电压下通电,发现左侧溶液变蓝色,一段时间后,蓝色逐渐变浅,已知 3I2+6OH=I

    14、O3+5I+3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左侧发生的电极反应:2H2O+2eH2+2OHB.电解结束后,左侧溶液中含有 IO3C.电解槽内发生的总反应方程式:KI+3H2OKIO3+3H2D.如果用阳离子交换膜代替阴离子交换膜,电解槽内发生的总反应不变【考试结果】对参加考试的全体考生的答题情况统计如下:选项ABCD比例3.7%22.5%63.8%10.0%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本题正确的选项是什么?(3 分)(2)如果要你讲评本题,你教给学生的正确解题思路是什么?(6 分)(3)试对学生答题错误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和诊断。(6 分)8内部资料 免费交流四、案例分析题(共四、案例

    15、分析题(共 1 题,共题,共 20 分)分)24.在讲述盐类水解的习题课上,教师提问“氯化铵溶液加水稀释,其水解程度如何变化?”教师对其中一位学生的答案并不满意,又叫另一名学生回答。教师未料到这位学生也答不到点子上,教师马上训斥道:“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懂,讲了多少遍都记不住,牛!坐下”。学生练习时,一位学生拿出一份课外练习题向这位教师请教,得到的答复是:“这种题你不必考虑,这是重点班学生做的题”。结合案例,回答问题:(1)盐类的水解在生产生活中有很多应用,请你举出 1 个盐类的水解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并简述其原理?(4 分)(2)请你对该教师的做法进行评价。(6 分)(3)“成长记录档案袋

    16、”是一种可以体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学业评价方法。请你谈谈“成长记录档案袋评价法”有哪些优点和不足?(10 分)五、教学设计题(共五、教学设计题(共 1 题,共题,共 30 分)分)25.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9内部资料 免费交流材料一材料一: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关于化学 1“胶体”的内容标准为:“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关于化学 6“化学实验探究”的内容标准为:“能根据具体情况设计解决化学问题的实验方案,并予以评价和优化”;“能对实验现象做出合理解释,运用比较、归纳、分析、综合等方法初步揭示化学变化的规律。”材料二材料二:某高中化学教科书化

    17、学 1为“丁达尔效应”设计了科学探究。是不是所有胶体都是透明的?科学探究科学探究1.取 3 个小烧杯,分别加入 25 mL 蒸馏水、25 mL CuSO4溶液和 25 mL 泥水。将烧杯中的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逐滴加入 56 滴 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观察制得的 Fe(OH)3胶体,并与 CuSO4溶液和泥水比较。2.把盛有 CuSO4溶液和 Fe(OH)3胶体的烧杯置于暗处,分别用激光笔(或手电筒)照射烧杯中的液体,在与光束垂直的方向进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3.将 Fe(OH)3胶体和泥水分别进行过滤,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光束照射时的现象Fe(OH)3

    18、胶体CuSO4溶液过滤后的现象Fe(OH)3胶体泥水材料三材料三:教学对象为高中一年级学生,他们刚刚学完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本节课属于第二章的第一节内容。10内部资料 免费交流要求:(1)说明教科书中该“科学探究”在教学中的价值和作用。(10 分)(2)结合上述材料,完成“丁达尔效应”的片段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不少于 300 字)。(20 分)1内部资料 免费交流2022年教师资格全国统考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卷(1)高中化学答案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3 分,共分,共 60 分)分)1.【答案】A。

    19、解析:A.分子晶体中一定存在分子间作用力,但不一定含有共价键,如稀有气体,是单原子组成的分子,不含化学键,故正确;B.非极性分子不一定含有非极性键,如 CO2属于非极性分子,但化学键是极性共价键,故错误;C.1 mol-CH3和 1mol OH含有的电子数分别为 9NA和 10NA,故错误;D.CO2是共价化合物,电子式为C OO,故错误。2.【答案】D。解析:酸性溶液中,H、NO3与 Fe2+、I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错误;在碱性条件下,各离子间不反应,能大量共存,正确;水电离出来的 c(H+)=1013mol/L 的溶液可能呈酸性,酸性条件下,H、NO3和 S2O32发生氧化还原反

    20、应,不能大量共存;也可能呈碱性,碱性条件下,OH和 NH4发生反应生成一水合氨,不能大量共存,错误;加入铝片能放出 H2的溶液可能呈酸性,酸性条件下,H和 HCO3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也可能呈碱性,碱性条件下,OH和 Cu2+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不能大量共存,错误;滴加石蕊试液显红色的溶液呈酸性,酸性条件下组内离子间不反应,正确;故选 D。3.【答案】B。解析:A.加入顺序错误,应该是将钠加入滴有酚酞的水中,否则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因水较少而导致烧杯炸裂,故 A 错误;B.溶液显紫红色,说明生成I2,则证明氧化性:Fe3+I2,故 B 正确;C.比较非金属性的强弱,应用元素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

    21、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进行比较,应比较 Na2CO3和 Na2SO4溶液的 pH,故 C错误;D.在加入硝酸银溶液之前必须先加稀硝酸中和未反应的 NaOH,防止硝酸银和NaOH 反应而干扰溴离子的检验,故 D 错误。4.【答案】D。解析:向石灰水中逐渐通入过量 CO2,先生成碳酸钙沉淀,后沉淀溶解得到碳酸氢钙溶液,故不符合;向 Ca(ClO)2溶液中逐渐通入过量 SO2,因次氯酸的强氧化性,沉淀中最终会生成硫酸钙微溶物,变浑浊,故符合;向氢氧化铝胶体中逐滴滴入过量稀 NaOH 溶液,先发生胶体的聚沉现象,后 Al(OH)3沉淀溶解于过2内部资料 免费交流量 NaOH 溶液,生成 NaAlO2溶液,

    22、故不符合;向氯化钡溶液中逐渐通入过量二氧化硫,始终不出现沉淀,故符合;AgNO3和稀氨水反应,生成 AgOH 白色沉淀,继续滴加氨水,形成Ag(NH3)2+络离子,沉淀溶解,所以出现“先产生沉淀,然后沉淀又溶解”现象,故不符合;向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的 CO2,析出晶体碳酸氢钠,不会出现先沉淀后溶解的现象,故符合;故答案为 D。5.【答案】B。解析:A.0.1 molL-1的 NaHB 溶液中 pH=4,则证明 HB的电离能力大于其水解程度,所以 c(HB)c(B2)c(H2B),错误;B.是弱电解质,是强电解质,强电解质电离出的铵根离子浓度大于弱电解质的,所以中铵根离子浓度最小,中电离出

    23、的铵根离子均要水解,NH4Al(SO4)2中,铝离子水解显示酸性,对铵根离子的水解起抑制作用,NH4Cl 中,氯离子不影响铵根离子的水解,CH3COONH4中醋酸根离子水解显碱性,对铵根离子的水解其促进作用,所以铵根离子浓度大小顺序是:,正确;C.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中,根据电荷守恒:c(H+)+c(Na)=c(OH)+c(CN),若 c(Na)c(CN),则 c(H+)c(OH),所以溶液显碱性,则可以是 ab,错误;D.设 0.1 molL-1的醋酸的电离度是1,0.01 molL-1的醋酸的电离度是2,则 10a=0.1 molL11,10b=0.01 molL-12,醋酸浓度越小电离程

    24、度越大,则12,所以 a+1b,错误。6.【答案】D。解析:A.在锌与稀硫酸反应时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会发生反应:Zn+Cu2+=Zn2+Cu,反应产生的 Cu 与 Zn 及硫酸构成原电池,会加快反应速率,A错误;B.防止金属被氧化,金属应连接电源的负极,让金属作阴极被保护,若连接正极,则会加剧腐蚀,B 错误;C.发生电化学腐蚀时,金属应不纯,则纯银器主要发生化学腐蚀,C 错误;D.海轮外壳连接锌块,锌为负极,保护外壳不受腐蚀,为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D 正确。7.【答案】B。解析:A.v(CO)=10.4mol0.22Lmintmol/(Lmin),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则 v

    25、(H2)=v(CO)=10.2tmol/(Lmin),故 A 错误;B.CO 与 H2O 按物质的量比 1:1 反应,充入 0.60 mol CO 和 1.20 mol H2O 与充入 1.20 mol CO 和 0.6mol H2O,平衡时生成物的浓度对应相同,t1min 时 n(CO)=0.8 mol,n(H2O)=0.6 mol0.4 mol=0.23内部资料 免费交流mol,t2min 时 n(H2O)=0.2 mol,说明 t1min 时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则生成的 n(CO2)=0.4 mol,故 B 正确;C.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向平衡体系中再通入 0.20

    26、mol H2O,与原平衡相比,平衡向右移动,达到新平衡时 CO 转化率增大,H2O转化率减小,H2O 的体积分数会增大,故 C 错误;D.t1min 时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此时c(CO)=0.8mol2L=0.4mol/L,c(H2O)=0.2mol2L=0.1mol/L,c(CO2)=c(H2)=0.4mol2L=0.2 mol/L,则 K=0.20.20.40.1=1,温度升至 800,上述反应平衡常数为 0.64,说明温度升高,平衡向左移动,那么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故 D 错误。8.【答案】C。解析:A.由题给结构简式判断,其分子式为 C15H18O4,A 错误;B.只有羧基可与氢氧化钠

    27、反应,则 1 mol 该物质与 NaOH 溶液反应,最消耗 1 mol NaOH,B 错误;C.含有碳碳双键能发生加聚反应,含有羟基和羧基能发生缩聚反应,C 正确;D.分子中含有 3 个碳碳双键,1 mol 该有机物最多可与 3 mol Br2发生加成反应,D 错误。9.【答案】C。解析:根据G=HTS,只有当H=0 的过程,即体系与环境无热量交换的过程,S 才可作为反应能否自发进行的判据。故选 C。10.【答案】D。解析:芳环卤代烃上的卤原子难以进行亲核取代,但当卤原子邻、对位有硝基等吸电子基时,反应易于进行。11.【答案】A。解析: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一共有六条分别是: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28、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其中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是核心目标。12.【答案】C。解析:教学方法包括教师的教法以及学生的学法两个方面,就教学方法本身来讲没有好坏之分只有适不适合,课堂教学应针对不同的内容灵活选择教学方法。13.【答案】D。解析:教学重点是课堂要求掌握的知识要点。教学难点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知识要点。因而教学要求掌握的知识要点并不一定都存在教学难点。在实际教学中,教学重点往往包含了难点。14.【答案】C。解析:化学是一门密切联系自然生活和社会的

    29、学科,化学教学,要拓宽学生的化学视野,提高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社会生活问题的能力。化学教学的4内部资料 免费交流“两贴近”是指“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这应当看成是化学教学改革的一条原则,而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或体现化学重要性的一种策略。15.【答案】C。解析:高中化学课程设置体现了多样性,其中包括必修 1 必修 2两个必修模块和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基础、物质结构与性质和实验化学六个选修模块。16.【答案】C。解析:C 选项属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突出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使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同时成为获得学习方法和能力发展的过程;

    30、“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强调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情感的共鸣,引起积极的态度体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17.【答案】A。解析:学习策略可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其中认知策略又包括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组织策略。精细加工策略是指把新信息与头脑中的旧信息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它包括记忆术、做笔记、提问生成性学习、运用背景知识,联系客观实际。其中常用的记忆术有形象联想法;谐音联想法:通过谐音线索,运用视觉表象,假借意义进行人为联想,与题目所述相符;首字连词法;位置记忆法;缩减和编歌诀;关键词法;视觉联想法;语义联想;特征记忆法;译意法;识记的连锁发。18.【答案】B

    31、。解析:上位学习又称总括学习,是在学生掌握一个比认知结构中原有概念的概括和包容程度更高的概念或命题时产生的,上位学习遵循从具体到一般的归纳概括过程;下位学习又称类属学习,是一种把新的观念归属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某一部分,并使之相互联系的过程,原有观念在包容和概括水平上高于新学习的知识;并列结合学习又称组合学习,是在新命题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命题既非下位关系又非上位关系,而是一种并列的关系时产生的。19.【答案】B。解析:这一问题是为了探查学生的已有知识,故选 B。20.【答案】D。解析:绝对性评价又称目标参照性评价(标准参照评价),是运用目标参照测验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的评价,可以衡量学生的实

    32、际水平,了解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宜用于升级考试、毕业考试和合格考试。它的缺点是不适用与甄选人才。二、简答题(共二、简答题(共 2 题,第题,第 21 题题 12 分,第分,第 22 题题 13 分,共分,共 25 分)分)21.【答案】(1)化学必修 1。5内部资料 免费交流(2)准备充分,确保成功;现象明显,易于观察;操作规范,注重示范演、讲结合,启迪思维;简易快速,按时完成;确保安全、环保、无污染。(3)中学化学教师应具备的实验教学能力包括:引导启迪学生善于观察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实验的能力;分析处理实验结果的能力;设计和改进实验的能力;处理实验事故的能力;组织学生实验的能力。

    33、22.【参考答案】(1)教材的编排要重点考虑化学知识的逻辑顺序、学生的心理发展顺序和学生的认知发展顺序。(2)新课程倡导教师要创造性的使用教科书,要在使用教科书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要对教科书中知识进行重组和整合,选取更好的内容对教科书深加工,设计出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课来,充分有效地将教科书中的知识激活,形成有教师教学个性的知识。既要有能力把问题简明地阐述清楚,同时也要有能力引导学生去探索、自主学习。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要依据学生的自身情况教学不仅仅是为了完成教科书上的内容,更重要的是教育一个个富有个性的、活生生的人。学生都各有各的特点,即使在同一个班级,他们之间也存在着差异。在使

    34、用教科书的过程中,要依据学生的自身情况而定,这是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核心。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根据教学情境教学情境是指课堂上教师、学生、教科书、环境等多种因素所组成的氛围。课前教学的设计只是对教学现实的预计、构想,是建立在教师的经验基础之上,有很强的主观性。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实际,选择具体教学素材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实际的教学有利于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利于学生学会学习,能够在单位教学时间里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深入分析和挖掘教科书内容,将知识具体化化6内部资料 免费交流深入分析和挖掘教材内容,应力求做到“脑中有课标、心中有教材、眼中有学生”,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调整教科书内容和要求,选择适应学生发

    35、展需求的内容,挖掘教科书、超越教科书,使教科书在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中真正发挥作用;不仅要明确教科书知识的迁移价值,更要看到教科书背后所隐含的思想、观点和方法。转变观念,开放教学和开发教学资源从观念上说教师要有新的观念,也就是说,教师在教学中选取的材料不一定是教科书中的内容,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灵活地组织教学,教师可以对教科书进行重组或整合,也可以对有效的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还必须重视拓展利用各种校外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总之,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在新课改理念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已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普及性的教学策略。在教学中,应该结合课程标准,学生的

    36、心理和生理特点,教学情境以及生活实际,灵活而又创造性地处理教材,运用教材,使学生更真切地感受学习化学的乐趣。三、诊断题(共三、诊断题(共 1 题,共题,共 15 分)分)23.【参考答案】(1)B。(2)A.左侧溶液变蓝色,生成 I2,则左侧电极为阳极,右侧电极为阴极,电极反应式 2H2O+2e=H2+2OH,故 A 错误;B.一段时间后,蓝色变浅,发生反应 3I2+6OH=IO3+5I+3H2O,中间为阴离子交换膜,右侧 I、OH可通过阴离子交换膜向左侧移动,为保证两边溶液呈电中性,左侧 IO3通过阴离子交换膜向右侧移动,故右侧溶液中含有 IO3,故 B 错误;C.左侧电极为阳极,电极反应为

    37、:2I-2e=I2,同时发生反应 3I2+6OH=IO3+5I+3H2O,右侧电极为阴极,电极反应式为:2H2O+2e=H2+2OH,故总的电极反应式为:KI+3H2OKIO3+3H2,故 C 正确;D.如果用阳离子交换膜代替阴离子交换膜,左侧电极为阳极,电极反应为:2I-2e=I2,右侧电极为阴极,电极反应式为:2H2O+2e=H2+2OH,保证两边溶液呈电中性,左侧多余 K+通过阳离子交换膜迁移至阴极,左侧生成 I2,右侧溶液中有 KOH 生成,碘单质与 KOH 不能反应,总反应相当于:2KI+2H2O2KOH+I2+H2,故 D 错误。(3)本题难度较大,学生错选的原因很多。错选 A,可

    38、能是因为对电解池的工作原理没有掌握,不清楚阴、阳两极电子的得失,更不会写两极的电极式;错选 B,可能7内部资料 免费交流是因为没有考虑到为保持溶液的电中性,电解质溶液中的阴离子会通过阴离子交换膜移动;错选 D,可能是因为不清楚阴、阳离子交换膜的作用有何区别,认为对总反应没有影响。四、案例分析题(共四、案例分析题(共 1 题,共题,共 20 分)分)24.【参考答案】(1)明矾净水。利用明矾中的 Al3+水解,水解反应为:Al3+3H2O Al(OH)3(胶体)+3H+,水解生成的氢氧化铝胶体有强吸附性,可起净水作用。(2)该教师的做法不符合新课改提出的发展性教育评价的理念。本例中的教师在进行课

    39、堂评价时,忽视了发展性评价的三个主要功能:检测诊断功能:“评价是对某些现象的价值的系统调查”。全面的评价,不仅能检测实现教学目标的程度,而且能解释成绩不良的原因。调节反馈功能:“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主要关心的是用评价来改进“教与学”。评价结果作为反馈信息,可以使教师及时获得教学的真实情况,帮助他在未来的教学中调整、补充、反省或改进。另一方面评价结果以建设性的方式反馈给学生,并使其最大限度地接受,学生能从中获得成功或压力的体验,从而改进学习方法、增强学习自觉。展示激励功能:良好的行为与成果,一经得到确认,将激发更强大的潜能。在多元评价理念的引导下,评价活动实际上是为被评

    40、价者提供了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和机会。每一位被评价者的努力和成绩,个性与独特之处,都同样被鼓励与关注。而这位教师还在使用传统的教学评价,传统的教学评价有一个基本假设,即只有极个别的学生学习优胜,而大多数学生都属中等。为此评价就把优异的成绩给予极少数学生,其余的只能获得一般或者较低的成绩。这样,无形之中评价就变成了一种甄别的过程。大多数学生成了失败者,成了上述假设的殉葬品。(3)优点:“成长记录档案袋评价法”重视学生发展的全过程,能记录学生的成长历程。能够提供相对“真实”的信息和证据;能够提供丰富多样的评价材料;能开放地、多层面地、全面地评价学生;能够针对每一位学生进行评价、评价具有个性和针对性;

    41、8内部资料 免费交流能够使学生体验成功,感受成长与进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有利于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负责。不足:容易走形式、走过场;内容太多,不好选择,不好整理、分析;主观性太强,很难达到客观、真实;很难保持公平、公正、容易“走后门”;不适于大班的评价用;工作量太大,教师负担过重;如果各科都建,学生也会觉得烦。五、教学设计题(共五、教学设计题(共 1 题,共题,共 30 分)分)25.【参考答案】(1)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形成条件是电化学知识的基础,是重点也是难点,教科书在此设置“科学探究”栏目,对于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作用,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探究学习是学生学习化学的一种

    42、重要方式,也是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和提高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教材在此设计“科学探究”,提示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等多种方式,在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活动中,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发展科学探究能力。第二,科学探究活动能让同学们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与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作风,是全面实现三维目标的重要载体。第三,引导教师转变教学观点,针对教学中遇到的实际

    43、问题开展教学研究,思考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如何科学探究能力。(2)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9内部资料 免费交流【知识与技能】能够区别溶液、胶体和浊液三种分散系;了解丁达尔效应。【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进行科学方法、科学研究的训练,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学会运用观察、实验、阅读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生活中的胶体、胶体的性质,进一步建立化学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意识,体会从生活中学习化学的乐趣。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丁达尔效应。【难点】丁达尔效应的原理。三、教学过程环节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展示唯美图片:黑夜中看到的探照灯的光束、阳光穿过云层或树林的光柱。设疑:你知道

    44、为什么会产生光束吗?过渡:这节课我们就来揭秘这种现象。环节二:实验探究,学习新知展示三种试剂:硫酸铜溶液、泥沙水、豆浆。教师轻轻摇晃三种试剂,然后放置一会儿,请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比较得出溶液、胶体、浊液的稳定性。多媒体动画展示胶体的布朗运动,理解胶体稳定的原因。学生分组进行教材实验探究 1,制备 Fe(OH)3胶体,将其与泥水、硫酸铜溶液比较。实验中教师进行巡视、指导。学生分析制备胶体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学生进行实验探究 2,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现象。引导学生思考溶液与胶体的鉴别方法。讲解丁达尔效应产生原因,请学生解释导入中的疑问。提出问题:我们知道溶液能够通过滤纸,沉淀不能通过滤纸,那胶体能

    45、通过滤纸吗?学生参照教材进行实验 3:分别过滤 Fe(OH)3胶体与泥水。引导学生思考过滤操作的注意事项。视频展示溶液与胶体的渗析实验,学生观察现象,得出结论。环节三:知识拓展,联系实际10内部资料 免费交流请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的丁达尔效应。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如放电影时,放映室射到银幕上的光柱的形成。环节四:归纳整理,小结作业小结:请学生说一说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总结溶液、浊液和胶体的区别。分散系分散质粒子大小是否稳定是否能透过滤纸是否能透过半透膜有无丁达尔现象举例溶液胶体浊液作业:思考 1.墨水瓶上写着“不与其他牌墨水混用”是因为胶体的什么性质?思考 2.FeCl3溶液与 Fe(OH)3

    46、胶体共同具有的性质是什么?1内部资料 免费交流2022年教师资格全国统考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卷(2)高中化学考试时间:120 分钟考试总分:150 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道小题,每题道小题,每题 3 分,共分,共 60 分)分)1.物质的鉴别有很多种方法,下列不能达到鉴别目的的是()。选项鉴别物质鉴别方法A苯、乙醇、溴苯滴加水B稀盐酸、NaAlO2相互滴加CSO2、CO2通过紫色石蕊试液DNH4NO3固体、NaOH 固体溶于水的热效应2.下列化学用语对应正确的是()。A.HClO 的结构式 H-Cl-OB.C(CH3)3(OH)的名称:1,1-二甲基乙醇C

    47、.Na2O2的电子式:D.Mg2+的基态电子排布式:1s22s22p63s23.关于离子键与共价键的各种叙述中,正确的是()。A.在离子化合物里,只存在离子键,没有共价键B.熔融状态下,离子化合物可以导电C.在共价化合物分子内,可能存在离子键D.Na2O2分子中只存在极性键4.下列操作中,能使醋酸溶液的 PH 值减小、电离度增大的是()。A.升高温度B.加适量水稀释C.滴加少量 NaOH 溶液D.滴加少量稀盐酸5.某种调节血脂的药物,其结构如图所示(未表示出其空间构型)。下列关系普伐他汀的性质描述正确的是()。2内部资料 免费交流A.能与 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B.能发生加成、取代、消去反

    48、应C.1mol 该物质最多可与 4molH2加成D.1mol 该物质最多可与 1molNaOH 反应6.()是教材中最重要的、最基本的教学内容。A.教学重点B.教学难点C.教学目标D.化学实验7.学段教学设计进行的工作中,要求编制()。A.课程教学计划B.课时教学计划C.课题教学计划D.学期教学计划8.在教育活动中影响人的发展的基本因素是学校课程,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教育改革的关键、突破口为()。A.课程设计B.课程编制C.课程改革D.课程评价9.科学方法是理解科学知识,应用和掌握科学知识的桥梁,科学方法的核心,科学知识体系的精髓是()。A.科学思想方法B.科学文化体系C.科学对象D

    49、.科学过程10.化学课程中的“课程”是指()。A.教学科目B.教学进程C.教学目的、内容和范围D.前三项都包括11.在课上,教师不仅描述化学事实,而且对化学事实进行深入分析和论证,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这种方法是()。A.讲述法B.讲解法C.讲演法D.谈话法12.在下列对课程目标要求的描述所用的词语中,按水平从低到高排列的是()。3内部资料 免费交流A.说明了解记住B.体会感受增强C.说出了解判断D.模仿操作独立操作初步学习13.当代教学改革的中心环节是()。A.提高教师的水平B.狠抓实验教学C.实行多媒体教学D.加强基础,发展智能14.教师备课可分为()。组织教学学期备课复习旧课学习新课单元备

    50、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课时备课A.B.C.D.15.期末考试属于()。A.诊断性考试B.形成性考试C.测试性考试D.终结性考试16.下列不属于研究性学习的特点的是()。A.探究性B.实践性C.随意性D.过程性17.教师提供课题和材料,引导学生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一系列活动,最后得出学习结果的方法属于()。A.研究一探讨法B.发现学习C.暗示教学法D.范例教学法18.在化学课程设计时,对“任务”“活动”和“情境”三者应()。A.各自孤立地设计B.先孤立设计,再整合C.整体设计、整体优化D.突出“任务”、整体设计19.根据在教学中的实践形式分类,化学实验可分为()。演示实验并进实验学生实验描述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2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卷两套(附解析).pdf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3890139.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