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心理学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旅游心理学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旅游心理学 课件
- 资源描述:
-
1、v本章学习目标本章学习目标v 了解心理学的研究对象v 了解与旅游心理学相关的心理学科v 掌握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对象v 了解旅游心理学研究的意义v 熟悉旅游心理学得研究方法v1.1 1.1 旅游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旅游心理学的基本理论v1.1.11.1.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学的研究对象v 1什么是心理学?v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一门科学。心理现象是指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感、能力、性格、气质等。v 2心理学的分类v 一般来讲,心理学可分为基础性心理学和应一般来讲,心理学可分为基础性心理学和应用性心理学两大类。用性心理学两大类。v 基础性心理学基础性心理学的的主要分支有普通心理学、生主要分支
2、有普通心理学、生理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等;理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等;v 应用性心理学应用性心理学的的主要分支有:教育心理学、主要分支有:教育心理学、运动心理学、医学心理学、儿童心理学、管理心运动心理学、医学心理学、儿童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犯罪心理学、营销心理学等。理学、犯罪心理学、营销心理学等。v1.1.21.1.2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v 1.心理学的产生v 人类探索自己的心理现象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v 在古代,心理学的研究一直包含在哲学之中。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开始进行心理现象的实验研究,这标志着心理
3、学真正脱离哲学而成为一门有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的实验学科。v 2.现代心理学的三大学派v (1)行为主义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人的各种复杂情绪都是通过刺激作用而逐渐形成的,并且这种作用形成的情绪反应还具有扩散或迁移的作用v (2)精神分析心理学。创始人是奥地利心理学家弗v洛伊德。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由潜意识、前意识和意v识三层次构成。人的个性结构包括三个部分,分别为本v我、自我和超我,三者彼此交互作用,彼此制衡。三者v的力量对比决定了一个人的个性特点v (3)人本主义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重视人的尊严和价值,主张研究人的本性、潜能、经验、价值、创造力和自我实现等。推动人本主义心理
4、学思潮发展的,主要是马斯洛等心理学家。v1.1.31.1.3与旅游心理学相关的心理学与旅游心理学相关的心理学v 1普通心理学v 普通心理学研究的是正常人心理现象的产生和发展的最基本的规律。v 2社会心理学v 社会心理学研究在特定的社会或群体环境中,人的心理活动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v 3管理心理学v 管理心理学是研究现代社会组织管理中领导和群众、群体和个人、个人和个人等各种人际交往中的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的学科。v 4消费心理学v 消费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消费者在消费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及其行为规律。它包括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内部心理因素和外部因素。1.2 1.2 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意义和方法旅游
5、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意义和方法 1.2.11.2.1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旅游心理学是以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规律为主要对象,运用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和方法来分析、研究人的旅游需求、旅游动机及旅游行为等,具体研究对象是旅游活动中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规律,包括:旅游消费心理 旅游服务心理 旅游企业员工心理,v 1.旅游消费心理v 旅游消费心理包括旅游者的一般消费心理和个性消费心理。v 旅游一般消费心理是指旅游消费行为中的知觉、情绪、需要、动机、情感等共有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v 旅游个性消费心理是指不同的旅游者的态度、兴趣、气质、以及生理等多方面的差异所带来的旅游消费中的不同的个性心理特征
6、。v 2.旅游服务心理v 在旅游活动的各个环节,旅游者都有着共性方面或个性方面的心理需求,要想使客人有好的经历和感受,就要针对客人的心理需要,从旅游服务的特点出发,采取有效的服务方法和策略。v 3.旅游企业员工心理v 旅游企业的管理者要了解员工的心理状态、尊重员工的个性发展、关心员工的身心健康,使员工得到充分的理解和认同。这样,员工才会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愉快地、创造性地做好服务工作,从而达到组织目标。v1.2.21.2.2旅游心理学研究的意义旅游心理学研究的意义v v1有助于实现旅游者的旅游需求,提高旅游服务水平。v2助于提高旅游业的经营和管理水平。v3利于科学合理地开发旅游资源,
7、安排旅游设施。v4有利于旅游企业职工队伍素质的提高。v1.2.31.2.3旅游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旅游心理学的研究方法v 研究旅游心理学,主要有观察法、实验法和问卷调查法等。v 1观察法v 观察法是直接观察被研究者的外部表现,了解其心理活动,进而分析其心理活动规律的一种方法。v2实验法v实验法是有目的地严格控制或创设一定的条件,人为地给予被试者一定的刺激,引发某种心理现象的产生,进而分析研究,找出有关心理现象的规律。v3 问卷调查法v问卷调查法是通过被调查者回答问题来研究心理现象的一种方法。vv本章小结本章小结v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一门科学。心理现象是指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感、能力、性
8、格、气质等。普通心理学把个人身上所发生的心理现象分为心理动力、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四个方面。19世纪中叶开始,心理学真正脱离哲学而成为一门独立的实验科学。v旅游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应用分支,是心理学的一门应用学科。旅游心理学研究的是旅游活动中旅游者和旅游服务人员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并在此基础上研究旅游服务工作和管理工作的规律性。与旅游心理学相关的心理学主要有: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消费心理学、环境心理学等。v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旅游活动中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规律,这其中包括旅游消费心理、旅游服务心理以及旅游企业员工心理。对旅游心理学的研究有助于实现旅游者的旅游需求,提高旅
9、游服务水平;有助于提高旅游业的经营和管理水平;有利于科学合理地开发旅游资源,安排旅游设施;有利于旅游企业职工队伍素质的提高。v研究旅游心理学,可以借鉴普通心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实验法和问卷调查法等。复习思考题复习思考题v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心理现象包含哪些内容?v2与旅游心理学相关的主要学科有哪些?v3旅游心理学主要研究哪些方面的内容?v4研究旅游心理学的意义是什么?v第第2章章 旅游者的知觉旅游者的知觉v本章学习目标本章学习目标v 了解感觉、知觉的概念、种类和特性v 掌握感觉与旅游服务管理的关系v 掌握知觉特性和影响知觉的因素v 掌握旅游活动中对他人知觉的主要内容v 了解
10、旅游活动中自我知觉的意义v 掌握对旅游条件知觉的主要影响vv2.12.1感觉与知觉感觉与知觉v2.1.12.1.1感觉感觉v1感觉的概念v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感觉是认识过程的开端,是各种心理活动的基础。v2感觉的种类v感觉是在适宜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时产生的,一般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v(1)外部感觉v外部感觉是指提供给人们外界的信息,反映外界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感觉。人体的外部感觉有五种:即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肤觉。v(2)内部感觉v内部感觉是指接受肌体本身的刺激,反映肌体的位置、运动和内部器官不同状态的感觉。内部感觉包括肌体觉、运动觉和平衡觉等。v3
11、感受性与感觉的适应 感受性是指人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感受性是用感觉阈限的大小来度量的。感觉阈限是指能引起某种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在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不同的人对相同的刺激的感受性不同;同一个人对不同刺激的感受性也不尽相同。感觉的适应是指人的感觉器官在刺激物的持续作用下发生的感受性的变化。通常在微弱刺激物的持续作用下,人的感受性提高;在强烈刺激物的持续作用下,人的感受性降低。v搞好旅游服务和管理,要注意感受性与感觉的适应对旅游者心里产生的影响。v首先,旅游企业向旅游消费者发出的刺激信号的强度,应当适应旅游消费者的感觉限度。旅游产品的设计和宣传要立足于对旅游消费者构成刺激,刺激信号过弱不足以引起他
12、们的感觉,达不到诱发其购买的欲望,过强又会超出旅游消费者的心理承受范围,适得其反;v其次,旅游消费者对旅游产品的价格很敏感,旅游企业调整价格时,要考虑到旅游消费者的心理。一般情况下,高档商品的价位小幅度变化,消费者反映不是太明显,在此范围内涨、降价,不会产生大的影响,因此商品提价要小步走,避免引起消费者注意;但在可能的情况下,商品降价要大步行,因为降价幅度过小,刺激强度不够,不足以吸引人们的注意。v2.1.22.1.2知觉知觉v 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形成的,但又不是感觉的简单总合,而是对感觉信息整合后的反映。v1知觉的概念v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v2知觉的种
13、类v知觉可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等。3 知觉的特性 知觉的特性主要有:知觉的选择性 知觉的理解性 知觉的整体性 知觉的恒常性v4影响旅游知觉的因素v(1)知觉对象的因素。v知觉对象对知觉的影响因素主要有:v1)知觉对象的刺激强度。刺激强度越大,越容易被清晰深刻地感知。v2)反复出现的对象。反复出现的对象引导人们的心理活动指向,重复的次数越多就越容易被知觉。v3)新奇独特的对象。新奇独特的对象和背景的差别大,容易从背景中区分出来。v4)运动的对象。在固定不变的事物中,某个运动的刺激物容易成为知觉的对象。v(2)旅游者本人的因素。v1)需要和动机v2)情绪和情感v3)兴趣和爱好v4)知识
14、和经验v5错觉。错觉是对外界事物不正确的知觉,它是在客观事物刺激作用下产生的对刺激物的主观歪曲的知觉。常见的错觉有图形的错觉、色彩错觉、形重错觉、大小错觉、方位错觉、和运动错觉等。2.22.2旅游活动中的社会知觉旅游活动中的社会知觉 社会知觉是指社会环境中对人的知觉,其中社会知觉是指社会环境中对人的知觉,其中包括对他人的知觉、对自我的知觉和人际间的知包括对他人的知觉、对自我的知觉和人际间的知觉。觉。2.2.12.2.1旅游活动中对他人的知觉旅游活动中对他人的知觉1 1对他人知觉的主要内容对他人知觉的主要内容(1)(1)对他人面部表情的知觉。对他人面部表情的知觉。(2)对他人体态语言的知觉)对他
15、人体态语言的知觉(3 3)对他人服饰语言的知觉)对他人服饰语言的知觉(4 4)对他人声音的知觉)对他人声音的知觉v ()()对他人社会角色知觉对他人社会角色知觉 2.2.2旅游活动中的自我知觉 v1自我知觉v 自我知觉是一个人对自己的心理状态的认识,它决定着一个人行为的基本状态及生活态度。v 一个人自我知觉的建立,一般要经过三个发展阶段:v (1)生理的自我阶段:个体主要表现为关注自己的身体以及衣着打扮,关注家庭成员对自己的态度。v (2)社会的自我阶段。个体主要表现为关注自己在社会上的名誉、地位,关注社会中其他人对自己的态度。v (3)心理的自我阶段。个体主要表现为对自己的智慧、才干、道德水
16、平等方面的判断和评价。v v 自我知觉在旅游活动中的意义v在旅游活动中,自我知觉有利于人们调整、规范自己的行为,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vv2.2.32.2.3旅游活动中的人际知觉旅游活动中的人际知觉 v人际知觉是对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知觉。人际知觉的一个主要特点是在知觉过程中情感因素起一定的作用。v在旅游活动中,人际知觉直接影响到旅游服务人员与旅游者之间,旅游者与旅游者之间,旅游者与旅游目的地居民之间交往的频率和交往的程度;影响到每个旅游者的旅游知觉的产生。旅游服务人员要尽可能了解旅游团队的人际关系状况,同时明了自己与旅游者之间的人际关系状况,这对搞好旅游服务是非常重要的。2.2.4 2.
17、2.4影响社会知觉的几个心理学效应影响社会知觉的几个心理学效应 1 1首因效应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也称第一印象,是指首次接触时所首因效应也称第一印象,是指首次接触时所留下的印象在知觉者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留下的印象在知觉者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地位。首因效应在人的社会交往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首因效应在人的社会交往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第一印象好,就会愿意继续与对方交往,并如果第一印象好,就会愿意继续与对方交往,并在交往中对对方多一些包容;如果第一印象不好,在交往中对对方多一些包容;如果第一印象不好,那就可能不愿意继续与对方交往,或者在继续交那就可能不愿意继续与对方交往,或者在继续交往的
18、过程中对对方的不良印象也挥之不去。首因往的过程中对对方的不良印象也挥之不去。首因效应影响到知觉者对被观察的人或事物的全面性、效应影响到知觉者对被观察的人或事物的全面性、整体性的评价。整体性的评价。v 2晕轮效应v 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是指由对象的某种特征推及对象的其它特征或整体特征的一种心理现象。v 在人际交往中,“晕轮效应”往往影响着认知主体对认知对象的评价。它会在真实现象面前形成一种假象,使人产生美化或丑化对象的印象。当对某人有了好感以后,就像有一种光环在围绕着这个人,很难感觉到他的缺点存在。v vv v 3 3刻板印象刻板印象v 刻板印象指的是人们对某一类人或事物产生的比较刻板印象指的
19、是人们对某一类人或事物产生的比较固定、概括而笼统的看法,是我们在认识他人时经常出固定、概括而笼统的看法,是我们在认识他人时经常出现的一种普遍的现象。现的一种普遍的现象。v 一般说来,刻板印象是有一定道理的,运用刻板印一般说来,刻板印象是有一定道理的,运用刻板印象可以简化人们的认知过程。但是,刻板印象只是一种象可以简化人们的认知过程。但是,刻板印象只是一种概括而笼统的看法,会使人的知觉产生偏差,因此又具概括而笼统的看法,会使人的知觉产生偏差,因此又具有明显的局限性。有明显的局限性。v v2.3 2.3 旅游活动中的条件知觉旅游活动中的条件知觉v2.3.12.3.1对旅游距离的知觉对旅游距离的知觉
20、v 旅游距离包含时间和距离两个因素,它可以用距离的远近还衡量,也可以用时间的长短来计算。对旅游者来说,距离既是一种限制因素,起着阻碍旅游的作用;又是一种刺激因素,对旅游起到激励作用。v 1阻碍作用v 旅游是一种消费行为,从旅游者自身的条件来讲,一个人要成为旅游者,需要一定的金钱和余暇时间,距离越远,持续的时间越长,要付出的代价就越大。只有旅游者意识到,能够从旅游行为中得到的益处大于所要付出的代价时,他们才会做出有关旅游的决定。否则,距离越远,就越抑制人们的旅游动机,阻碍旅游行为的发生。v 2激励作用v 激励作用主要来自两个方面:v 第一,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在感知对象时,距离越远,信息的不确
21、定性越强,给人的想象的空间越大,人们把自己的愿望投射到了相对模糊的对象上,从而产生了美的印象,人们对美的需要,构成了远距离旅游区的吸引力;v 第二,每个人都具有探索未知的意识和强烈的愿望,而旅游区与居住地的距离遥远,这对旅游者意味着神秘和陌生,而神秘和陌生也构成了远距离旅游区的独特吸引力。当各种因素所构成的吸引力超过距离遥远所造成的阻止力时,旅游者就会选择到遥远的地方去旅游。v 2.3.2 2.3.2 对旅游交通的知觉对旅游交通的知觉v 1对火车的知觉v 火车由于车次多,发车正点,乘坐方便,行使高速而深受旅游者的欢迎。一般情况下,旅游者对火车的知觉取决于以下因素:一是运行速度及中途停靠站次数。
22、快速的直达列车最受欢迎如沿途停站,则停站的次数越少越好;二是始发及到站时间。旅游者希望始发及到站的时间合适,有利于观光游览等活动;三是舒适度。喜欢乘坐车厢内舒适美观、服务周到的列车。v 2对汽车的知觉。v 旅游者对旅游汽车的知觉,受以下因素影响:一是车窗的宽敞程度。车窗宽敞的汽车使旅游者视野开阔;二是舒适度。旅游者喜欢乘坐有空调,座椅舒适,视听设备齐全的汽车;三是路面状况及车上的减震功能。长时间乘车,旅游者都希望车行平稳,少受颠簸。v 3对飞机的知觉v 旅游者对飞机的知觉,受下列因素的影响:一是起飞和到达的时间。旅游者希望起飞和到达的时间符合自己的需要,以便充分利用时间。二是中途着陆次数。旅游
23、者对直达航班的印象好,因为中途着陆可能延误飞行时间,耽误行程,而且也增加了旅途的不舒适感和危险性。三是服务质量。四是飞机的机型、新旧程度及飞行员的技术水平等。v2.3.32.3.3对旅游区的知觉对旅游区的知觉v 旅游区一般是指能够满足旅游者旅游需求的活动场所。在旅旅游区一般是指能够满足旅游者旅游需求的活动场所。在旅游过程中,旅游者对旅游区的知觉印象取决于下面几个方面:游过程中,旅游者对旅游区的知觉印象取决于下面几个方面:v 一是旅游景观的独特性和观赏性。独特性和观赏性越强,对一是旅游景观的独特性和观赏性。独特性和观赏性越强,对旅游者的吸引力越大。旅游者的吸引力越大。v 二是游览活动的参与性。二
24、是游览活动的参与性。对旅游者来说,参与性越强,旅游对旅游者来说,参与性越强,旅游区的吸引力越大。区的吸引力越大。v 三是旅游设施状况。在安全的基础上,旅游者还注重旅游活三是旅游设施状况。在安全的基础上,旅游者还注重旅游活动中的方便和舒适,以获得心理满足感。动中的方便和舒适,以获得心理满足感。v 四是旅游服务。旅游服务的方式、效率和态度,直接影响到四是旅游服务。旅游服务的方式、效率和态度,直接影响到旅游者尊重、快捷、方便等心理需求的满足。国外学者帕提苏拉旅游者尊重、快捷、方便等心理需求的满足。国外学者帕提苏拉曼提出了服务质量的五个具体的标准,即:有形性。可靠性。曼提出了服务质量的五个具体的标准,
25、即:有形性。可靠性。信任性。责任性。移情作用。信任性。责任性。移情作用。v 五是旅游商品的价格。旅游商品的定价要公平合理。不论过五是旅游商品的价格。旅游商品的定价要公平合理。不论过高还是过低的价格,最终都会使旅游者形成不良的旅游区知觉印高还是过低的价格,最终都会使旅游者形成不良的旅游区知觉印象。象。v v本章小结本章小结v 感觉与知觉是两种紧密联系的心理活动过程。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对感觉信息整合后的反映。知觉可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等。知觉具有选择性、理解性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