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57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心理学基础-教学课件.pptx

  •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 文档编号:3888729
  • 上传时间:2022-10-22
  • 格式:PPTX
  • 页数:157
  • 大小:5.78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心理学基础-教学课件.pptx》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心理学 基础 教学 课件
    资源描述:

    1、 第一节 心理现象及其本质第二节 认 知 过 程第三节 情绪和情感过程第四节 意 志 过 程第五节 人 格第六节 心理的生物学与社会学基础 第一节 心理现象及其本质一、心理现象(psychological phenomena)认知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心理过程 情感过程(喜、怒、哀、恐等)意志过程(目标、克服困难、行动)人格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信念)个性特征 人格特征(能力、气质、性格)自我意识系统(自我认识、体验和控制)二、心理本质(一)心理是脑的功能(二)心理是脑对客观现实主观、能动的反映 认知过程是认知过程是心理过程中的最心理过程中的最重要和最基本的重要和最基本的部

    2、分。它是指人部分。它是指人们获得或应用知们获得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是情识的过程,是情绪、情感过程和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的基础。意志过程的基础。心理过程心理过程第二节第二节 认知过程认知过程(cognitive processcognitive process)第二节 认知过程(cognitive process)一、感觉和知觉 二、记忆 三、注意 四、思维 五、想象1 1定义定义 是人脑对是人脑对直接直接作用于作用于感觉器官感觉器官的的客观事物客观事物的的个别属性个别属性的反映。的反映。(1)(1)感觉为人们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感觉为人们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2)(2)感觉保证了机体与环境

    3、的信息平衡。感觉保证了机体与环境的信息平衡。一、感觉与知觉一、感觉与知觉(一)感(一)感 觉觉(二)知(二)知 觉觉sensationsensation第二节第二节 认知过程认知过程贝可斯通的贝可斯通的感觉剥夺实验感觉剥夺实验一、一、感觉与知觉感觉与知觉sensationsensation第二节第二节 认知过程认知过程(一)(一)感感 觉觉(二)(二)知知 觉觉2 2种类种类外部感觉外部感觉内部感觉内部感觉视觉视觉听觉听觉味觉味觉嗅觉嗅觉运动觉运动觉平衡觉平衡觉内脏感觉内脏感觉皮肤觉皮肤觉一、感觉与知觉一、感觉与知觉第二节第二节 认知过程认知过程(一)感(一)感 觉觉(二)知(二)知 觉觉3

    4、3特征特征感受性感觉阈限差别感受性差别感觉阈限绝对感受性绝对感觉阈限反比关系反比关系(1 1)感受性和感觉阈限)感受性和感觉阈限第二节第二节 认知过程认知过程一、感觉与知觉一、感觉与知觉(一)感(一)感 觉觉(二)知(二)知 觉觉注视注视3030秒钟之后看周围白色背景会出现视觉感觉后像。秒钟之后看周围白色背景会出现视觉感觉后像。(2 2)感觉后像)感觉后像第二节第二节 认知过程认知过程3 3特征特征一、感觉与知觉一、感觉与知觉(一)感(一)感 觉觉(二)知(二)知 觉觉(3 3)感觉的适应)感觉的适应 由于刺激物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使由于刺激物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使感受性发生变化(感受性提高或降低

    5、)感受性发生变化(感受性提高或降低)的现象,就是感觉的适应。的现象,就是感觉的适应。明适应和暗适应明适应和暗适应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一、感觉与知觉一、感觉与知觉3 3特征特征第二节第二节 认知过程认知过程(一)感(一)感 觉觉(二)知(二)知 觉觉(3 3)感觉的适应)感觉的适应一、一、感觉与知觉感觉与知觉3 3特征特征酸:.分钟甜:分钟苦:.咸:秒分钟樟脑:分钟汽油:分钟花露水:分钟第二节 认知过程(一)感(一)感 觉觉(二)知(二)知 觉觉(4 4)感觉对比)感觉对比 同一感觉器官由于不同刺激物的作用,会使感觉在强度

    6、上和性质上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做感觉对比。一、感觉与知觉一、感觉与知觉3 3特征特征两个灰色方块两个灰色方块具有均匀的亮具有均匀的亮度。度。第二节第二节 认知过程认知过程(一)感(一)感 觉觉(二)知(二)知 觉觉(5 5)感觉的相互作用(联觉)感觉的相互作用(联觉)当一种感觉器官受到刺激而产生一种特定感觉的同时又产生另外一种不同的感觉。一、感觉与知觉一、感觉与知觉3 3特征特征第二节第二节 认知过程认知过程(一)感(一)感 觉觉(二)知(二)知 觉觉(6 6)感觉补偿)感觉补偿 当人们的某种感觉缺失后,其他的感觉会高度发展起来弥补其缺失的感觉功能,这种现象叫做感觉的补偿。一、感觉与知觉一、感

    7、觉与知觉3 3特征特征第二节第二节 认知过程认知过程(一)感(一)感 觉觉(二)知(二)知 觉觉一、感觉与知觉一、感觉与知觉第二节第二节 认知过程认知过程盲人敏锐的触觉(一)感(一)感 觉觉(二)知(二)知 觉觉 是人脑对是人脑对直接直接作用于作用于感觉感觉器官器官的客的客观事物观事物的的整体属性整体属性的的反映。反映。一、感觉与知觉一、感觉与知觉1 1定义定义perceptionperception第二节第二节 认知过程认知过程(一)感(一)感 觉觉(二)知(二)知 觉觉(1)知觉的选择性一、感觉与知觉一、感觉与知觉2 2特性特性第二节第二节 认知过程认知过程是是年年轻轻少少女女还还是是老老

    8、妇妇人人(一)感(一)感 觉觉(二)知(二)知 觉觉(1)知觉的选择性一、感觉与知觉一、感觉与知觉2 2特性特性第二节第二节 认知过程认知过程(一)感(一)感 觉觉(二)知(二)知 觉觉一、感觉与知觉一、感觉与知觉第二节第二节 认知过程认知过程(一)感(一)感 觉觉(二)知(二)知 觉觉(2)知觉的整体性 知觉系统具有把感觉到的个别特征、个别属性整合为整体的功能,这就叫知觉的整体性。一、感觉与知觉一、感觉与知觉2 2特性特性第二节第二节 认知过程认知过程(一)感(一)感 觉觉(二)知(二)知 觉觉(2)知觉的整体性 一、感觉与知觉一、感觉与知觉2 2特性特性第二节第二节 认知过程认知过程(一)

    9、感(一)感 觉觉(二)知(二)知 觉觉(3)知觉的理解性 在知觉事物时,不仅依赖于当前的信息,还要根据自己过去的知识经验来理解它,给它赋予一定的意义。一、感觉与知觉一、感觉与知觉2 2特性特性达尔马提亚狗达尔马提亚狗第二节第二节 认知过程认知过程(一)感(一)感 觉觉(二)知(二)知 觉觉(4)知觉的恒常性 是指在一定的范围内,当知觉的条件或对象发生变化的时候,而知觉的映象仍保持不变的特性。一、感觉与知觉一、感觉与知觉2 2特性特性第二节第二节 认知过程认知过程(一)感(一)感 觉觉(二)知(二)知 觉觉(5)知觉的恒常性一、感觉与知觉一、感觉与知觉2 2特性特性大小恒常第二节第二节 认知过程

    10、认知过程(一)感(一)感 觉觉(二)知(二)知 觉觉空间知觉空间知觉时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运动知觉一、感觉与知觉一、感觉与知觉3 3种类种类根据知觉反映的客观事物的特性的不同:对物体的形状、大小、远近、对物体的形状、大小、远近、方位等空间特性的知觉。方位等空间特性的知觉。对客观事物的顺序性和对客观事物的顺序性和延续性的反映。延续性的反映。个体对物体空间移动以及个体对物体空间移动以及移动速度的反映。移动速度的反映。第二节第二节 认知过程认知过程(一)感(一)感 觉觉(二)知(二)知 觉觉 错觉是在客观事物刺激作用下产生的对刺激的主观歪曲的知觉,是不正确的知觉。一、感觉与知觉一、感觉与知觉(一)

    11、感(一)感 觉觉(二)知(二)知 觉觉第二节第二节 认知过程认知过程 4 4错觉(错觉(illusionillusion)一、感觉与知觉一、感觉与知觉 4 4错觉(错觉(illusionillusion)这些都是平行线(咖啡墙错觉)第二节第二节 认知过程认知过程(一)感(一)感 觉觉(二)知(二)知 觉觉一、感觉与知觉一、感觉与知觉 4 4错觉(错觉(illusionillusion)这些都是平行线(左氏错觉)第二节第二节 认知过程认知过程(一)感(一)感 觉觉(二)知(二)知 觉觉 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memorymemory三个基本环节识记保持再认和再现二、记忆二、记忆第二

    12、节第二节 认知过程认知过程(一)记忆概述(一)记忆概述(二)记忆分类(二)记忆分类(三)记忆过程(三)记忆过程(四)(四)遗遗 忘忘 memorymemory1按记忆的内容分类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运动记忆 是以感知过的事是以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是对概念、公式、是对概念、公式、判断、推理等抽象内判断、推理等抽象内容的记忆。容的记忆。人类所独有。人类所独有。是对体验过的情是对体验过的情绪、情感的记忆。绪、情感的记忆。是以曾做过的运是以曾做过的运动或学习过的动作为动或学习过的动作为内容的记忆内容的记忆。二、记忆二、记忆第二节第二节 认知过程认知过程(一)记忆概述(一

    13、)记忆概述(二)记忆分类(二)记忆分类(三)记忆过程(三)记忆过程(四)(四)遗遗 忘忘 memorymemory形象记忆二、记忆二、记忆第二节第二节 认知过程认知过程(一)记忆概述(一)记忆概述(二)记忆分类(二)记忆分类(三)记忆过程(三)记忆过程(四)(四)遗遗 忘忘 memorymemory2按记忆信息加工的方式或保持时间的长短分类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二、记忆二、记忆 又称瞬时记忆,是指个体的感觉器官感应到刺激时所引起的短暂的记忆。物理特性编码有鲜明的形象性信息存贮的时间为0.25-2秒 又叫初级记忆,是指感觉记忆中经过注意能保持到1分钟以内的记忆。短时记忆容量有限记忆的广度是72

    14、个“创克”(chunk)是信息处理的中间站 又称二级记忆,是指能够长期甚至永久保存的记忆,一般来源于短时记忆的加工和重复。长时记忆容量非常大 保持时间长,1分钟以上到几年甚至终生难忘。第二节第二节 认知过程认知过程(一)记忆概述(一)记忆概述(二)记忆分类(二)记忆分类(三)记忆过程(三)记忆过程(四)(四)遗遗 忘忘 memorymemory二、记忆二、记忆重复感官长时长时记忆记忆消失(痕迹消退)遗忘(痕迹消退干扰)短时短时记忆记忆感觉感觉记忆记忆第二节第二节 认知过程认知过程(一)记忆概述(一)记忆概述(二)记忆分类(二)记忆分类(三)记忆过程(三)记忆过程(四)(四)遗遗 忘忘 二、记忆

    15、二、记忆识记识记保持保持再认和重现(回忆)再认和重现(回忆)记忆的开端记忆的开端保持的前提保持的前提 实现再认和再实现再认和再 现的重要保证现的重要保证 记忆的两种记忆的两种 表现形式表现形式第二节第二节 认知过程认知过程(一)记忆概述(一)记忆概述(二)记忆分类(二)记忆分类(三)记忆过程(三)记忆过程(四)(四)遗遗 忘忘 二、记忆二、记忆 对识记过的事物不能再认或对识记过的事物不能再认或再现,或是错误地再认或再现,再现,或是错误地再认或再现,称为遗忘。称为遗忘。第二节第二节 认知过程认知过程forgetting(一)记忆概述(一)记忆概述(二)记忆分类(二)记忆分类(三)记忆过程(三)记

    16、忆过程(四)(四)遗遗 忘忘 二、记忆二、记忆遗忘规律如下:遗忘规律如下:1 1遗忘进程先快后慢;遗忘进程先快后慢;2 2遗忘的多少与记忆材料的性质遗忘的多少与记忆材料的性质 和长度的关系;和长度的关系;3 3遗忘的多少与个体的心理状态遗忘的多少与个体的心理状态 的关系;的关系;4 4遗忘与个体的学习程度和学习遗忘与个体的学习程度和学习 方式的关系。方式的关系。第二节第二节 认知过程认知过程(一)记忆概述(一)记忆概述(二)记忆分类(二)记忆分类(三)记忆过程(三)记忆过程(四)(四)遗遗 忘忘 二、记忆二、记忆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Ebbinghaus 第二节第二节 认知过程认知过程(一)记忆概

    17、述(一)记忆概述(二)记忆分类(二)记忆分类(三)记忆过程(三)记忆过程(四)(四)遗遗 忘忘 注意是指个体的心理活动对一定注意是指个体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的基本功能是对信息进行选注意的基本功能是对信息进行选择。择。注意是一种内部心理状态,可以注意是一种内部心理状态,可以通过人的外部行为表现出来。通过人的外部行为表现出来。三、注意三、注意attention第二节第二节 认知过程认知过程(一)概述(一)概述(二)分类(二)分类(三)特征(三)特征 三、注意三、注意attention1.1.无意注意无意注意2.2.有意注意有意注意3.3.有意后注意有意后注意根据

    18、注意时的主动程度分:没有预定目的 无需意志努力有预定目的 需意志努力有预定目的,又无需太多意志努力。第二节第二节 认知过程认知过程(一)概述(一)概述(二)分类(二)分类(三)特征(三)特征 三、注意三、注意attention9753 下面请大家看一张图,图上写着几个数字,请大家看完后回答出是什么数字?它们的总和是多少?课堂实验课堂实验第二节第二节 认知过程认知过程(一)概述(一)概述(二)分类(二)分类(三)特征(三)特征 三、注意三、注意attention 问:图上写着什么数字?它们的总和是多少?答案:数字分别是9,7,5,3 总和:24第二节第二节 认知过程认知过程(一)概述(一)概述(

    19、二)分类(二)分类(三)特征(三)特征 三、注意三、注意attention 呈现的图形都有哪些形状?每种图形的颜色分别是什么?图形的顺序是怎样的?9753第二节第二节 认知过程认知过程(一)概述(一)概述(二)分类(二)分类(三)特征(三)特征 三、注意三、注意1 1注意的广度注意的广度 又称注意的范围,是指单位时间内能又称注意的范围,是指单位时间内能清晰地把握对象的数量。清晰地把握对象的数量。图中有多少个小圆点?图中有多少个小圆点?第二节第二节 认知过程认知过程(一)概述(一)概述(二)分类(二)分类(三)特征(三)特征 三、注意三、注意(一)概述(一)概述(二)分类(二)分类(三)特征(三

    20、)特征2 2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能较长时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能较长时间保持在感受某种事物或从事某项间保持在感受某种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的特性。活动的特性。第二节第二节 认知过程认知过程 三、注意三、注意2 2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起伏第二节第二节 认知过程认知过程(一)概述(一)概述(二)分类(二)分类(三)特征(三)特征 三、注意三、注意注意的分配 指在同一时间内,将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或活动上。条件:同时进行的两种活动必须有一种是熟练的;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第二节第二节 认知过程认知过程(一)概述(一)概述(二)分类(二)分类(三)特征(三)特

    21、征 三、注意三、注意(一)概述(一)概述(二)分类(二)分类(三)特征(三)特征注意的转移是指个体有目的地、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影响注意转移快慢和难易的条件有:原来注意的强度;新的注意对象的特点;个体神经过程的灵活性。第二节第二节 认知过程认知过程 四、思维四、思维thinking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的、间接的反映,是认识的高级形式。间接性概括性特性第二节第二节 认知过程认知过程(一)(一)概念(二)种类(二)种类(三)过程(三)过程 四、思维四、思维thinking概括性概括性枣树苹果树梨树桃树果树果树均有根、茎、均有根、茎、叶、果叶、果第二节第二节 认知过程认知过

    22、程(一)(一)概念(二)种类(二)种类(三)过程(三)过程 四、思维四、思维thinking1.1.根据思维方式分类根据思维方式分类 (1)(1)动作思维动作思维 以实际动作或操作来解决问题的思维。以实际动作或操作来解决问题的思维。(2)(2)形象思维形象思维 利用具体形象解决问题的思维。利用具体形象解决问题的思维。(3)(3)抽象思维抽象思维 以抽象的概念和理论知识来解决问题的思维。以抽象的概念和理论知识来解决问题的思维。第二节第二节 认知过程认知过程(一)(一)概念(二)种类(二)种类(三)过程(三)过程 四、思维四、思维thinking2.根据思维探索答案的方向(指向性)分:(1)聚合思

    23、维(求同思维)(2)发散思维(求异思维)第二节第二节 认知过程认知过程(一)(一)概念(二)种类(二)种类(三)过程(三)过程 四、思维四、思维thinking用六根火柴搭成四个等边三角形。第二节第二节 认知过程认知过程(一)概念(一)概念(二)种类(二)种类(三)过程(三)过程四、思维四、思维thinking3.3.根据思维的独立程度分类根据思维的独立程度分类(1)(1)常规思维常规思维:用常规的方法和现用常规的方法和现成的程序解决问题的思维。成的程序解决问题的思维。(2)(2)创造思维创造思维:重组已有的知识经验,重组已有的知识经验,寻求产生一些新颖的、前所未有的、有创寻求产生一些新颖的、

    24、前所未有的、有创造想象参加的且具有社会价值的思维。造想象参加的且具有社会价值的思维。第二节 认知过程(一)(一)概念(二)种类(二)种类(三)过程(三)过程 第二节第二节 认知过程认知过程四、思维四、思维thinking(一)概念(一)概念(二)种类(二)种类(三)过程(三)过程 四、思维四、思维thinking第二节第二节 认知过程认知过程(一)概念(一)概念(二)种类(二)种类(三)过程(三)过程 四、思维四、思维thinking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 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概念判断推理新概念第二节第二节 认知过程认知过程(一)概念(一)概念(二)种类(二)种类(三)过程(三)过程 五、

    25、想象和表象五、想象和表象 想象是人们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并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想象是在记忆表象的基础上形成的。第二节第二节 认知过程认知过程(一)(一)概念(二)功能(二)功能(三)种类(三)种类 五、想象五、想象(一)概念(一)概念(二)功能(二)功能(三)种类(三)种类1.具有预见的作用2.具有对认识的补充作用3.具有对情绪的调节作用4.具有代替作用5.对机体的生理活动过程有调节作用第二节第二节 认知过程认知过程 五、想象五、想象无意想象有意想象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幻想理想空想梦是特殊的无意想象无目的不自觉有目的自觉地想象第一节第一节 认知过程认知过程(一)概念(一)概念(二)功能(

    26、二)功能(三)种类(三)种类 五、想象五、想象第二节第二节 认知过程认知过程(一)概念(一)概念(二)功能(二)功能(三)种类(三)种类五、想象五、想象(一)概念(一)概念(二)功能(二)功能(三)种类(三)种类有意想象再造想象:根据某些描述,在头脑中构造出现实存在的,从未见过的新形象。创造想象:不依照现成的描述而独立创造的新形象。幻 想:表现人某种愿望的想象。理想:符合规律,有可能实现。空想:不符合规律,没有实现可 能。第二节第二节 认知过程认知过程第三节第三节 情绪和情感过程情绪和情感过程一、情绪和情感的概念一、情绪和情感的概念二、情绪和情感的关系二、情绪和情感的关系三、情绪的功能三、情绪

    27、的功能四、情绪和情感的分类四、情绪和情感的分类五、情绪的维度与两极性五、情绪的维度与两极性六、表情六、表情七、情绪的理论七、情绪的理论一、情绪和情感的概念一、情绪和情感的概念 情绪和情感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情绪和情感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的态度的体验。符合自身需要的态度的体验。情绪情绪(emotion)(emotion)情感情感(affection)(affection)情绪侧重于外部表现情感侧重于内心的体验第三节第三节 情绪和情感过程情绪和情感过程二、情绪和情感的关系情绪和情感的关系1.情感是在情绪的基础上发展起来,通过情绪反应得 以表达;2.情绪的变化往往反映情感的深度,在情

    28、绪发生的过 程中,常常蕴涵着情感。联系第三节第三节 情绪和情感过程情绪和情感过程二、情绪和情感的关系情绪和情感的关系第三节第三节 情绪和情感过程情绪和情感过程情情 绪绪情情 感感情境性、短暂性、冲动性情境性、短暂性、冲动性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表现外显性表现外显性表现内隐性表现内隐性多与人的生理需要相联系多与人的生理需要相联系多与人的社会需要相联系多与人的社会需要相联系人和动物都有,发生较早人和动物都有,发生较早人所独有,发生较晚人所独有,发生较晚区别二、情绪和情感的关系情绪和情感的关系稳固性长期性较晚高级的社会性需要情感情境性较早生物需要情绪稳定程度发生角度需要角度第三

    29、节第三节 情绪和情感过程情绪和情感过程三、情绪的功能情绪的功能(一)情绪是适应生存的心理工具 低等动物人适应性行为模式生理唤醒 适应性行为模式相应感受状态生理唤醒 适应性行为模式情绪适应性 情绪的适应功能在于改善和完善人的生存条件。第三节第三节 情绪和情感过程情绪和情感过程三、情绪的功能情绪的功能(二)激发心理活动和行为动机 能够驱动有机体发生反应、从事活动,为人类的各种活动提供动机。体现在生理活动中认识活动中第三节第三节 情绪和情感过程情绪和情感过程三、情绪的功能情绪的功能(三)心理活动的组织作用 情绪干扰增强情绪干扰增强工作受干扰工作受干扰提高提高警觉性警觉性觉醒水平觉醒水平深度睡眠深度睡

    30、眠高高高高低低工作效率工作效率情绪唤醒水平情绪唤醒水平图图2-2 情绪与工作效率关系示意图情绪与工作效率关系示意图最佳水平最佳水平第三节第三节 情绪和情感过程情绪和情感过程三、情绪的功能情绪的功能(四)情绪是人际交往的手段 当面临陌生的不确定的情景时,人们常从他人面孔上搜寻表情信息,然后才采取行动。这种现象称作情绪的社会性参照作用(social referencing of emotion)有助于人的社会适应。第三节第三节 情绪和情感过程情绪和情感过程四、情绪和情感的分类情绪和情感的分类(一)情绪状态的分类1心境(mood)是指微弱而持久、带有渲染性的绪状态。2激情(intense emoti

    31、on)是一种迅猛爆发、激动短暂的情绪状态。3应激(stress)当人们遇到某种外危险或面临某种突然事变时,身心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即为应激状态。第三节第三节 情绪和情感过程情绪和情感过程四、情绪和情感的分类情绪和情感的分类(二)情感的分类1道德感(moral feeling)是在评价人的思想、意图和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时 产生的情感。2理智感(rational feeling)是在认识和评价事物过程中所产生的情感。3美感(aesthetic feeling)是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第二节第二节 情绪和情感过程情绪和情感过程五、情绪的维度与两极性情绪的维度与两极性 增力减力增力

    32、减力 激动平静激动平静 强弱强弱 紧张轻松紧张轻松动力性动力性激动性激动性强强 度度紧张度紧张度维度维度(dimensiondimension)两极性两极性(bipolarity)(bipolarity)第二节第二节 情绪和情感过程情绪和情感过程六、表情表情(emotional expression)与情绪情感有关联的行为特征称为表情。面部表情(facial expression)身段表情(body expression)言语表情(language expression)表情第三节第三节 情绪和情感过程情绪和情感过程七、情绪的理论情绪的理论(一)詹姆士-兰格的情绪外周学说 (二)坎农-巴德的情

    33、绪丘脑学说 (三)阿诺德的评定-兴奋学说 (四)沙赫特-辛格的情绪三因素学说 第三节第三节 情绪和情感过程情绪和情感过程七、情绪的理论情绪的理论(一)詹姆士-兰格的情绪外周学说 观点:情绪刺激引起身体的生理反应,而生理反应进一步导致情绪体验的产生。1.詹姆斯:情绪就是对身体变化的知觉。2.兰格:情绪是内脏活动的结果。第三节第三节 情绪和情感过程情绪和情感过程七、情绪的理论情绪的理论(一)詹姆士-兰格的情绪外周学说引起知觉的刺激情境引起知觉的刺激情境(如路遇暴徒)(如路遇暴徒)由刺激引起身体反应由刺激引起身体反应(如心跳、逃跑等)(如心跳、逃跑等)对身体反应的觉知对身体反应的觉知(因心跳而生恐惧

    34、)(因心跳而生恐惧)情绪经验情绪经验(恐惧反应)(恐惧反应)第三节第三节 情绪和情感过程情绪和情感过程七、情绪的理论情绪的理论(二)坎农-巴德的情绪丘脑学说 情绪的中心不在外周神经系统,而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情绪体验和生理变化是同时发生的,它们都受到丘脑的控制。观点:第三节第三节 情绪和情感过程情绪和情感过程七、情绪的理论情绪的理论(二)坎农-巴德的情绪丘脑学说 引起知觉的刺激情境(如路遇暴徒)神经系统将信息同时传到大脑与身体生理上表现出反应(逃跑心跳等)大脑觉知情境的性质(暴徒危险)情绪表达(恐惧反应)第按节第按节 情绪和情感过程情绪和情感过程七、情绪的理论情绪的理论(三)阿诺德的评定-兴

    35、奋学说 观点:1.从刺激出现到情绪的产生,要经过估量和评价,情绪产生是刺激“情景评估情绪”的过程。2.情绪的产生是大脑皮层和皮层下组织协同活动的结果,皮层兴奋是最重要的条件。第三节第三节 情绪和情感过程情绪和情感过程七、情绪的理论情绪的理论(四)沙赫特-辛格的情绪因素学说 观点:对于特定情绪而言,有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个体必须体验到高度的生理唤醒,如心率加快;二是个体必须对生理状态的变化进行认知性的唤醒。第三节第三节 情绪和情感过程情绪和情感过程七、情绪的理论情绪的理论(四)沙赫特-辛格的情绪因素学说 刺激情境(如路遇暴徒)情境的认知评价(暴徒危险)情绪表达(恐惧反应)生理上表现反应(逃跑、心跳

    36、等)对生理变化的认知解释(因恐惧而心跳)不能解释的身体反应第三节第三节 情绪和情感过程情绪和情感过程几种情绪理论的比较一般常识:“我颤抖是因为我害怕”詹姆斯兰格:“我害怕是因为我颤抖”第三节第三节 情绪和情感过程情绪和情感过程几种情绪理论的比较坎农巴德:“这个狗使我颤抖和感到害怕”沙赫特:“我认为我的颤抖和害怕是因为我意识到了这个情境的危险。”第三节第三节 情绪和情感过程情绪和情感过程第四节第四节 意志过程意志过程一、意志的定义一、意志的定义二、意志的基本过程二、意志的基本过程三、意志的特征三、意志的特征四、意志的品质四、意志的品质 意志行动:人的意志是通过行为表现出来的,受意志支配的行为称为

    37、意志行动。意志(will)是指人们自觉地确定目标,有意识地支配、调节行为,通过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第四节第四节 意志过程意志过程一、定 义二、基本过程三、特 征四、品 质意和知、情的关系:1.知是意的前提和基础,情 既能激发又能阻碍人的意的行动;2.意又可以推动知活动的不断深入,意对情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第四节第四节 意志过程意志过程一、定 义二、基本过程三、特 征四、品 质一、定 义二、基本过程三、特 征四、品 质采取决定阶段确定行动的目标选择行动的方法做出行动的决定1.坚持执行预定的 目标和行为程序;2.制止和修改那些 不利于达到预定目 标的行动。执行决定阶段(初始阶段)(初

    38、始阶段)(完成阶段)(完成阶段)主观决定转化为实际行动主观目的转化为客观结果意志行动的基本过程第四节第四节 意志过程意志过程(一)具有明确的目的性。(二)与克服困难相联系。(三)以随意活动为基础。意志活动的意志活动的前提。前提。意志活动的意志活动的核心。核心。意志活动的意志活动的基础。基础。第四节第四节 意志过程意志过程一、定 义二、基本过程三、特 征四、品 质1.1.自觉性自觉性2.2.果断性果断性3.3.坚韧性坚韧性4.4.自制性自制性主动地支配行动,使其能主动地支配行动,使其能达到既定目标。达到既定目标。明辨是非,决断迅速合理,明辨是非,决断迅速合理,实现目的。实现目的。保持精力,不屈不

    39、挠实现保持精力,不屈不挠实现既定目的。既定目的。自觉控制情绪动机,约束自觉控制情绪动机,约束行动和语言。行动和语言。第四节第四节 意志过程意志过程一、定 义二、基本过程三、特 征四、品 质第四节第四节 意志过程意志过程好的意志品质好的意志品质相反的特征相反的特征意志自觉性意志自觉性 受暗示性和独断性受暗示性和独断性意志的果断性意志的果断性优柔寡断和草率优柔寡断和草率意志的坚韧性(毅力)意志的坚韧性(毅力)动摇性和顽固性动摇性和顽固性意志的自制力意志的自制力任性任性一、概述一、概述 二、需要二、需要三、动机与挫折三、动机与挫折四、能力四、能力五、气质五、气质六、性格六、性格第五节第五节 人人 格

    40、格 (一)人格的概念(一)人格的概念(二)人格的特征(二)人格的特征(三)人格心理结构(三)人格心理结构(四)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四)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五)人格特质理论(五)人格特质理论第五节第五节 人人 格格一、概述一、概述 人格(personality):是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具有一定倾向性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personality一词来源于拉丁文persona(面具)。第五节第五节 人人 格格一、概述一、概述(一一)概概 念念(二二)特特 征征(三三)结结 构构(四四)影响因素影响因素(五五)特质理论特质理论(一一)概概 念念(二二)特特 征征(三三)结结 构构(四四)影响因

    41、素影响因素(五五)特质理论特质理论 人格(personality)一般也等同于个性(individuality)。个性着重强调了人的独特性,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人格则强调的是人的整体性。第五节第五节 人人 格格一、概述一、概述(一一)概概 念念(二二)特特 征征(三三)结结 构构(四四)影响因素影响因素(五五)特质理论特质理论1独特性与共同性2社会性与生物性3稳定性与可塑性4整体性第五节第五节 人人 格格一、概述一、概述(一一)概概 念念(二二)特特 征征(三三)结结 构构(四四)影响因素影响因素(五五)特质理论特质理论1.人格倾向性 2.人格特征 3.调节系统 决定人态度行为的基本动力

    42、反映人心理活动的独特性自我意识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 气质性格能力调节 控制与整合第五节第五节 人人 格格一、概述一、概述(一一)概概 念念(二二)特特 征征(三三)结结 构构(四四)影响因素影响因素(五五)特质理论特质理论1.遗传素质是人格形成和发展的自然基础。2.社会生活环境和实践活动是人格发展的决定因素。第五节第五节 人人 格格一、概述一、概述(一一)概概 念念(二二)特特 征征(三三)结结 构构(四四)影响因素影响因素(五五)特质理论特质理论1卡特尔的特质理论第五节第五节 人人 格格一、概述一、概述将人的特质分为表面特质与根源特质,根源特质 16个。测量量表为PF。Raymond

    43、B.CattellRaymond B.Cattell190519051998 1998 (一一)概概 念念(二二)特特 征征(三三)结结 构构(四四)影响因素影响因素(五五)特质理论特质理论2艾森克人格维度理论第五节第五节 人人 格格一、概述一、概述提出人格的第三个维度,外内向维度、情绪维度和精神质维度。Hans J.EysenckHans J.Eysenck1916 1916 1997 1997 3.大五人格理论外向性、随和性、尽责性、神经质和开放性二、需要二、需要(一)分类根据需要的起源分:生理性需要是指个体对维持其生存和种族延续所必需的条件的要求。社会性需要是指个体对维持社会发展所必需的

    44、条件的要求,第五节第五节 人人 格格二、需要二、需要(二)需要理论发展的需要享受的需要生存的需要社会性自然性精神的物质的1.马克思描绘的需要层次Kail Marx第五节第五节 人人 格格二、需要二、需要(二)需要理论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Maslow AH,19081970)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曾提出需要的层次论(hierarchy of needs theory)。他认为,每个人都存在一定的内在价值。这种内在价值就是人的潜能或基本需要,人的需要应该得到满足,潜能应该得到释放。Maslow AH19081970第五节第五节 人人 格格生 理 的 需 要安 全 的 需 要归属和爱的

    45、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三、动机与挫折三、动机与挫折(一)动机的概念(一)动机的概念(二)动机的种类(二)动机的种类(三)动机冲突(三)动机冲突(四)挫折(四)挫折第五节第五节 人人 格格三、动机与挫折三、动机与挫折(一)动机概念(二)动机种类(三)动机冲突(四)挫折动机动机(motivation):(motivation):是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是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着一定目标的内部心理动力。动朝着一定目标的内部心理动力。激活指向维持和调整三个功能第五节第五节 人人 格格三、动机与挫折三、动机与挫折(一)动机概念(二)动机种类(三)动机冲突(四)挫

    46、折根据内容分根据内容分生理性的动机生理性的动机(物质方面的动机物质方面的动机)心理性的动机心理性的动机(精神方面的动机精神方面的动机根据性质分根据性质分正确的动机正确的动机错误的动机错误的动机根据作用分根据作用分主导动机主导动机辅助动机辅助动机根据维持时间分根据维持时间分短暂动机短暂动机长远动机长远动机从引起原因分从引起原因分内部动机内部动机外部动机外部动机第五节第五节 人人 格格三、动机与挫折三、动机与挫折(一)动机概念(二)动机种类(三)动机冲突(四)挫折 在同一时间内人们常常存在着两种或多种非常相似或相互矛盾的动机,这就是动机斗争,也称为动机冲突。四种基本形式 双趋冲突双避冲突趋避冲突双

    47、重趋避式冲突第五节第五节 人人 格格三、动机与挫折三、动机与挫折(一)动机概念(二)动机种类(三)动机冲突(四)挫折双趋冲突 两个目标对个体具有相同的吸引力,引起同样强度的动机,无法同时实现,二者必择其一。第五节第五节 人人 格格三、动机与挫折三、动机与挫折(一)动机概念(二)动机种类(三)动机冲突(四)挫折双避冲突 同时受到两种事物的威胁,产生同等强度的逃避动机,但迫于情势,必择其一,左右为难,进退维谷的紧张状态。第五节第五节 人人 格格三、动机与挫折三、动机与挫折(一)动机概念(二)动机种类(三)动机冲突(四)挫折趋避冲突 对同一事物同时产生两种动机,即向往得到它,同时又想拒绝和避开它。第

    48、五节第五节 人人 格格三、动机与挫折三、动机与挫折(一)动机概念(二)动机种类(三)动机冲突(四)挫折4双重趋避式冲突 人们常常会遇到多个目标,每个目标对自己都有利也都有弊,反复权衡拿不定主意所产生的冲突。风险高但疗效好风险低但疗效差第五节第五节 人人 格格三、动机与挫折三、动机与挫折(一)动机概念(二)动机种类(三)动机冲突(四)挫 折 动机受到干扰阻滞、被迫暂时放弃或完全受阻所导致的需要不能满足的情绪状态。frustration第五节第五节 人人 格格三、动机与挫折三、动机与挫折(一)动机概念(二)动机种类(三)动机冲突(四)挫 折 在实现目标中受到阻碍时,可产生以下在实现目标中受到阻碍时

    49、,可产生以下几种情况:几种情况:1.1.加倍努力,克服障碍,达到目标;加倍努力,克服障碍,达到目标;2.2.改变行为,绕过障碍,达到目标;改变行为,绕过障碍,达到目标;3.3.如果障碍难以逾越,寻求替代目标;如果障碍难以逾越,寻求替代目标;4.4.如果障碍难以逾越,又无法寻求替代如果障碍难以逾越,又无法寻求替代目标,走投无路,不能实现目标。目标,走投无路,不能实现目标。只有第四种情况时才会产生挫折感。只有第四种情况时才会产生挫折感。第五节第五节 人人 格格frustration 四、能力四、能力(一)概述(一)概述(二)分类(二)分类(三)形成发展(三)形成发展(四)个别差异(四)个别差异(五

    50、)智力(五)智力 是人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力(ability)第五节第五节 人人 格格 四、能力四、能力(一)概述(一)概述(二)分类(二)分类(三)形成发展(三)形成发展(四)个别差异(四)个别差异(五)智力(五)智力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区别:能力是人的一种个性心理特征;知识是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概括;技能则是通过练习而巩固了的已经“自动化”了的动作方式。第五节第五节 人人 格格 四、能力四、能力(一)概述(一)概述(二)分类(二)分类(三)形成发展(三)形成发展(四)个别差异(四)个别差异(五)智力(五)智力能力与知识技能的联系:能力是掌握知识、技能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心理学基础-教学课件.ppt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3888729.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