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7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企业人力资源统计学(第三章)课件.pptx

  •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 文档编号:3887344
  • 上传时间:2022-10-22
  • 格式:PPTX
  • 页数:17
  • 大小:191.62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企业人力资源统计学(第三章)课件.pptx》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企业人力资源 统计学 第三 课件
    资源描述:

    1、第三章 时间配置与利用统计时间配置与利用统计概念与分类概念分类配置与利用概述意义劳动时间配置意义非劳动时间配置意义目标与任务非劳动时间、自由支配时间越多,社会进步程度越高、水产力水平越高劳动时间配置与利用统计劳动时间利用程度分析 基本分析指标:出勤率、出勤时间利用率、制度劳动时间利用率损益与利用潜力分析未能充分利用的原因分析4利用的损益分析(4)加班加点分析指标:加班加点强度、加班加点比重非劳动时间配置与利用统计非劳动时间基本分类必须支付的时间自由支配的时间非劳动时间分配统计的目的4管理与工程技术人员时间配置与利用统计(略)劳动时间构成日历时间制度公休时间制度劳动时间出勤时间缺勤时间非生产时间

    2、停工时间制度内实际劳动时间全部实际劳动时间第三章 时间配置与利用统计第一节 时间配置与利用概述一、时间配置的概念与分类 P47 1、时间配置:是指人们在一天(24小时)的时间里所从事的工作、学习、料理家务和娱乐等活动所消耗的时间分配比例。2、时间的单位:秒、小时、日、周、月、季、年等,一天24小时是最基本的时间单位。3、时间配置影响因素: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关系、社会生活习惯、传统风俗、道德信仰。4、基本分类P48 1)劳动时间:企业劳动者在单位从事生产与管理等活动所花费的时间,是衡量劳动量的尺度。一个日工:劳动者参与一个轮班的劳动时间;一个工时:劳动者参与一个小时的劳动时间,使用“工时”作为

    3、劳动计量单位比“日工”精确。劳动时间包括停工被利用时间、工间操作时间,不包括上下班路途时间和午休时间。2)非劳动时间:是劳动时间之外的所有时间。一般及计量单位为“分钟”。二、时间配置与利用的意义 P49-P50 1、劳动时间配置与利用统计分析的意义 1)可以了解我国企业劳动时间配置与利用是否合理;2)观察企业劳动时间利用程度与效果是否达标;3)发现劳动时间配置与利用中的浪费现象,找出其中原因;4)发现和总结劳动时间配置与利用的宝贵经验,更好利用时间,提高劳动效率,促进社会发展。时间配置劳动时间制度劳动时间加班加点时间非劳动时间必须支付的时间自由支配的时间第三章 时间配置与利用统计第一节 时间配

    4、置与利用概述 2、非劳动时间配置与利用统计分析的意义 P49 1)非劳动时间越长,表明社会生产力水平越高;2)自由支配的时间越长,表明社会发展层次越高。3)劳动者非劳动时间越多,尤其是自由支配的时间越多,表明一个社会的进步程度越高。4)自由支配时间的多少是衡量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第二节 劳动时间配置与利用统计一、劳动时间的构成与核算 1、劳动时间的构成 P51 劳动时间包括:日历时间、制度劳动时间、制度公休时间、出勤时间、缺勤时间、非生产时间、停工时间、制度内实际劳动时间、全部时间劳动时间九大指标。日历时间制度公休时间制度劳动时间实际公休时间加班加点时间出勤时间缺勤时间制度内实际工作时间停

    5、工时间非生产时间停工被利用时间停工损失时间全部实际劳动时间第三章 时间配置与利用统计第二节 劳动时间配置与利用统计一、劳动时间的构成与核算P51-53 1)日历时间:在 一定时期内所拥有的uqanbu可能劳动时间,反映劳动时间构成最基本的数据,是生产工人劳动时间的自然极限。计量单位包括日历工日数日历工时数。计算公式:2)制度公休时间:是指报告期内国家(企业)制度规定员工休息的节日、假日的时间总和。我国法定公休日包括每周六、周日有104天,加上春节、国庆、五一、清明、端午、中秋等10天,共计114天。制度公休时间分为实际公休时间和加班加点时间,加班加点时间计入全部实际工作时间。加班满一个轮班计入

    6、加班工日时间,未满的作为加点工时。计算单位:制度公休工日数、制度公休工时数。计算公式:报告期平均人数报告期日历工日日历工日制度劳动日长度报告期平均人数报告期日历工日日历工时制度劳动日长度报告期日历工日日历工时制度公休工日数报告期平均人数制度公休工日制度劳动工日数-日历工日数制度公休工日 制度劳动日长度制度劳动工日数报告期平均人数制度公休工时实际公休工日数-制度公休工日数加班加点工日 加点工时数制度劳动日长度加班工日数加班加点工时第三章 时间配置与利用统计第二节 劳动时间配置与利用统计一、劳动时间的构成与核算 3)制度劳动时间:按照国家(或企业)制度规定应该出勤上班劳动的时间。反映出最大可能利用

    7、的劳动时间,计量单位:制度劳动工日、制度劳动工时。计算公式:4)出勤时间:是指规定的制度劳动时间内实际上班的时间。一般指报告期内制度劳动日实际上班人数的累计。计量单位:出勤工日、出勤公司。实际操作中,只要员工上班,都按一个出勤日计算。制度公休工日数-日历工日数制度劳动工日 缺勤工日出勤工日制度劳动工日数报告期平均人数制度劳动工日制度劳动日长度制度劳动工日数报告期平均人数制度劳动工时制度公休工时数-日历工时数制度劳动工时 缺勤工日-制度劳动工日出勤工日 缺勤工时-制度劳动工时出勤工时 制度劳动日长度出勤工日出勤工时第三章 时间配置与利用统计第二节 劳动时间配置与利用统计一、劳动时间的构成与核算

    8、5)缺勤时间:是指企业员工按照制度应该到班参加工作,但为参加工作的时间。凡缺勤满一个轮班的为全日缺勤,按照缺勤日算,不足一个轮班的,按缺勤工时计算,缺勤工时不能换算成缺勤工日。计算公式 6)非生产时间:是制度劳动时间里,没有从事企业劳动的时间,如参加会议等。计量单位:非生产工日、非生产工时。缺勤工日数报告期平均人数缺勤工日出勤工日数-制度劳动工日数缺勤工日 非全日缺勤工时数制度劳动日长度缺勤工日数缺勤工时出勤工时数-制度劳动工时数缺勤工时 非上产活动的人数之和报告期内所有全日从事非生产工日 产工时制度劳动日长度)非生非生产工日非生产工时第三章 时间配置与利用统计第二节 劳动时间配置与利用统计一

    9、、劳动时间的构成与核算 7)停工时间:分为停工被利用时间、停工损失时间。是出勤时间内未从事生产工作而浪费的时间。停工被利用时间是指停工后被调做非本职工作或其他非生产性活动所占用的而时间。计算单位:停工工日、停工工时。计算公式 8)制度内实际劳动时间:是指员工在制度规定劳动时间内实际从事生产或工作的时间,是劳动时间最重要的部分,也是最核心的部分。计算单位:制度内实际劳动工日、制度内实际劳动工时。计算公式:停工被利用工日停工工日-非生产工日-缺勤工日-制度劳动工日制度内实际劳动工日工日中停工工日之和报告期内所有员工出勤停工工日 非全日停工工时制度劳动日长度停工工日停工工时停工被利用工日停工工日-非

    10、生产工日-出勤工日制度内实际劳动工日停工被利用工日停工工时)-非生产工时(缺勤工时-制度劳动工时制度内实际劳动工时停工被利用工日停工工时)-(非生产工时-出勤工时制度内实际劳动工时第三章 时间配置与利用统计第二节 劳动时间配置与利用统计一、劳动时间的构成与核算 9)全部实际劳动时间:是指员工在报告期内实际从事生产活动的时间。它能精确反映员工实际用于生产活动上劳动时间的总量,包括制度内实际劳动工作日数和制度公休日的加班工日数。计算公式 10)劳动时间的核算(重点)P54 (1)以工日为单位的时间计算【例 3.1】某企业2000年3月份(31天)公假8天,采取一班制劳动,生产工人月平均人数为800

    11、人,其他情况如表所示。试计算该企业:1)日历工日数;2)制度公假工日数;3)制度劳动工日数;4)出勤工日书;5)制度内实际劳动工日数;6)全部实际劳动工日数加班工日数制度内实际劳动工日数全部实际劳动工日加班加点工时数制度内实际劳动工时数全部实际劳动工时时间项目时间项目合计合计缺勤工日300停工工日200非生产工日50加班工日280停工被利用工日150第三章 时间配置与利用统计第二节 劳动时间配置与利用统计 解:各种工作时间计算如下:1)日历工日数=80031=24800工日 2)制度公假工日数=8008=6400工日 3)制度劳动工日数=日历工日制度公假工日数=248006400=18400工

    12、日 4)出勤工日数=制度劳动工日缺勤工日=18400300=18100工日 5)制度实际劳动工日数=出勤工日非产生工日停工工日+停工被利用工日 =1810050200+150=18000工日 6)全部实际劳动工日数=制度内实际劳动工日+加班工日=18000+280=18280工日 第三章 时间配置与利用统计第二节 劳动时间配置与利用统计一、劳动时间的构成与核算 P553.2 某企业2000年4月份(30天)公假8天,采取一班制劳动,每班8小时,生产工人月平均人数为3000人,其他情况如表所示。试计算该企业:1)日历工时数、制度公假工时数、制度劳动工时数、缺勤工时数、出勤工时数、停工工时数、非生

    13、产工时数、制度内实际劳动工时数、全部实际劳动工时数 解:各种工作时间计算如下:1)日历工时数=3000318=720000工时 2)制度公假工时数=300088=19200工时 3)制度劳动工时数=日历工时数制度公假工时数=72000019200=528000工时 4)缺勤工时数=35008+4000=32000工时 5)出勤工日数=制度劳动工时缺勤工时=52800032000=496000工时 6)停工工时数=10008+2600=10600工时 7)停工被利用工时数=8008=6400工时 8)非生产工时数=15008+1900=13900工时 9)制度实际劳动工时数=出勤工时非产生工时停

    14、工工时+停工被利用工时 =4960001390010600+6400=477900工时 10)全部实际劳动工时数=制度内实际劳动工时+加班工时=477900+90008+6000=5559000工时全日缺勤全日缺勤全日停工全日停工停工被利用停工被利用非生产时间非生产时间加班时间加班时间工日工时工日工时工日工日工时工日工时35004000100026008001500190090006000第三章 时间配置与利用统计第二节 劳动时间配置与利用统计二、劳动时间利用程度分析 1、劳动时间利用的统计分析方法:问卷调查、劳动日写实。2、劳动时间利用的基本分析指标 1)出勤率:是指出勤时间和制度劳动时间的

    15、比率,出勤率和缺勤率之和为100%计算公式 2)出勤时间利用率:制度内实际劳动时间与出勤时间的比率,是直接生产或工作的时间。3)制度劳动时间利用率:制度内实际劳动时间与制度劳动时间的比率。4)出勤率、出勤时间利用率、制度劳动时间利用率的关系%100制度劳动时间出勤时间出勤率%100出勤时间制度内实际劳动时间出勤时间利用率%100制度劳动时间制度内实际劳动时间制度劳动时间利用率出勤时间利用率出勤率制度工时利用率第三章 时间配置与利用统计第二节 劳动时间配置与利用统计二、劳动时间利用程度分析 3、劳动时间利用的加班加点指标 1)加班加点强度:加班加点时间与制度内实际劳动时间的比率,反映制度之外劳动

    16、时间发生的强度。计算公式 2)加班加点比重:加班加点时间与全部实际劳动时间之间的比率。100制度内实际劳动时间加班加点时间加班加点强度%100全部实际劳动时间加班加点时间加班加点比重第三章 时间配置与利用统计第二节 劳动时间配置与利用统计 4、劳动时间利用静态分析实例【例 3.3】P58%94.93%100528000496000%100制度工时出勤工时出勤率%35.96%100496000477900%100出勤工时制度内实际劳动工时出勤时间利用率%51.90%100528000477900%100制度工时制度内实际劳动工时制度工作时间利用率16.3201047790078000100制度内

    17、实际劳动工时加班加点工时加班加点强度14.03%0%1055590078000%100全部实际劳动工时加班加点工时加班加点比重第三章 时间配置与利用统计第二节 劳动时间配置与利用统计三、劳动时间的损益与利用潜力分析P59 1、劳动时间未能充分利用的原因分析(简答题)1)劳动者个人原因造成劳动时间利用不充分,如请假、旷工等;2)生产经营管理不善,如计划不当、图纸不全,停水停电等;3)管家行政管理部门的行政命令或指令,如占用企业生产时间开会、检查等;4)社会突发事件造成,地震、抢险、救灾等。2、劳动时间利用的损益分析(论述题)P60 1)月制度劳动时间损失程度 2)月人均劳动时间损失程度 3)劳动

    18、时间损失造成的经济损失%100制度劳动时间非生产时间停工时间缺勤时间度月制度劳动时间损失程%100月平均人数制度内实际劳动时间-制度劳动时间人均损失时间%100劳动制度时间人均损失时间度月人均损失时间损失程第三章 时间配置与利用统计第二节 劳动时间配置与利用统计三、劳动时间的损益与利用潜力分析P59 3)劳动时间损失造成的经济损失 或 或 4)劳动时间造成的人工成本超支分析 劳动时间的损失,多支出人工费,增加加班加点的时间 计算公式 或日劳动生产率损失工日产量损失小时劳动生产率损失工时产量损失日创收率损失工日收益损失小时创收率损失工时收益损失日人均人工费支出损失工日人工成本超支额小时人均人工费

    19、支出损失工时人工成本超支额倍数日平均工资加班工日加班加点多支出的工资倍数小时平均工资加班工时加班加点多支出的工资第三章 时间配置与利用统计第三节 非劳动时间配置与利用统计一、非劳动时间的基本分类P63 1、个人生活必需的时间:睡眠、饮食、个人卫生保健、休息等;2、家务劳动时间:做饭、购物、缝洗、清扫、照料家庭成员等;3、从事社会活动时间:社会公益、扶贫、应酬、探亲等;4、闲暇时间:业余学习、上网冲浪、看电视电影、教育子女等。二、非劳动时间统计目的(多选)P63 1、了解人们社会生活方式,合理引导人们配置和利用非劳动时间;2、解决家务劳动负担过重的问题;3、不断增加闲暇时间的比例;4、为经济与文

    20、化建设提供各种信息。闲暇时间的多少是衡量一个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非劳动时间配置必须支付的时间个人生活必需的时间家务劳动时间自由支配的时间从事社会活动的时间闲暇时间第三章 时间配置与利用统计一、多项选择题1、生活日分配的基本方向有()A.闲暇时间 B.工作时间 C.非工作时间 D.生产时间 E.自由时间2、工作时间利用的基本分析指标有()A.加班加点比重 B.加班加点强度 C.出勤率 D.出勤时间利用率 E.制度工作时间利用率3、闲暇时间主要包括()A.业余学习时间 B.体育锻炼时间 C.教育子女时间 D.参观、游览、旅游时间 E.参加宗教活动时间4、工作时间不包括()A.为上班而耗费的路途时间 B.午休时间 C.工间操时间 D.自己开车上班时间 E.出勤时间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企业人力资源统计学(第三章)课件.ppt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3887344.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