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课件.ppt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课件.pptx》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进行 营养不良 课件
- 资源描述:
-
1、概念病因及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Progressive dystrophy,PMD)是一组遗传性肌肉变性病,临床以缓慢进行性加重的对称性肌无力和肌萎缩为特征,可累及肢体和头面部肌肉,少数可累及心肌。概念概念病因与发病机制病因与发病机制为遗传性疾病,但遗传方式各不相同。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DMD)基因位点在于Xp21上。抗肌萎缩蛋白(dystrophin,Dys),起支架作用,可保护肌膜抵抗收缩时所产生的力量而不致受损。患者因基因缺陷而肌细胞内缺乏Dys,造成功能缺失而发病。PMD的基本的肌肉病理变化为肌纤维坏死和再生,肌
2、膜核内移,出现肌细胞萎缩和代偿性增大相嵌分布肥大肌细胞横纹消失玻璃样变,肌细胞坏死肌细胞内可见大量脂肪和结缔组织增生肌活检免疫组化染色可见抗肌萎缩蛋白大量缺失病理病理肌细胞萎缩及代偿性增大肌细胞萎缩及代偿性增大Duchenne型(DMD)X性连隐性遗传,女性为基因携带者,所生男孩约50发病,患病者罕见起病隐袭,4岁前发病,鸭步。Gowers征“翼状肩胛”,心肌损害。90%伴双腓肠肌假性肥大肌电图示典型的肌原性损害,CPK、LD显著增高;醛缩酶和GOT可增高。尿中肌酸增加,肌酐减少。临床表现临床表现假肥大型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翼状肩胛鸭步鸭步Becker肌营养不良(BMD)性连隐性遗传,比DMD
3、少见。发病年龄多为525岁间 临床表现类似DMD,但进展缓慢;多不伴有心肌受累,或仅轻度受累。血清CPK及LDH也可显著增高 病程可达25年以上。临床表现临床表现假肥大型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为最常见的类型发病年龄自儿童至中年不等,青春期为多早期症状为面部表情肌无力萎缩,翼状肩胛一般不伴心肌损害肌电图为肌原性损害血清肌酶可正常或轻度增高病情进展缓慢。临床表现临床表现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散发病例并不少见发病年龄在1020岁之间首发症状为骨盆带肌肉萎缩呈鸭步,肩胛带肌肉萎缩出现“翼状肩胛”,腓肠肌假性肥大。血清肌酶常显著增高;肌电图呈肌原性损害,心电图正常病情进展缓慢,平均于发病后2
4、0年左右丧失行动能力。临床表现临床表现肢带型肌营养不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发病年龄多在40岁左右首发症状为上脸下垂和眼球运动障碍,双侧对称。CPK 正常或轻度升高。其他类型:眼肌型肌营养不良较为罕见,病变主要限于眼外肌临床表现临床表现眼咽型肌营养不良进行性肌营养不良进行性肌营养不良06护理一班 林纯 06131009什么是进行性肌营养不良?什么是进行性肌营养不良?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progressive muscula dystrophy,PMD)是一种原发横纹肌的遗传性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由肢体近端开始的两侧对称性的进行性加重的肌肉无力和萎缩,个别病例尚有心肌受累。有人报道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约
5、占神经系统遗传病的294,是神经肌肉疾病中最多见的一种。病因病理病因病理 病因尚未清楚。目前多数学者认为,肌营养不良症的发生是由于肌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异常,引起钙离子在细胞内沉积,细胞内酶的大量外溢,线粒体氧化异常,变迁,肌纤维溶解等而致病。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病孩的红细胞膜生化功能异常即为例子,病理上可见受累骨骼肌变薄、质软、色泽变淡。光学显微镜下可见肌纤维粗细不匀,病变肌纤维人布于正常肌纤维之间。受累肌纤维横纹水消失、空泡形成或淀粉样变性、肌膜核成串排列、内移、肌梭增大而含核仁。肌质网溶解断裂,呈碱性。残留肌纤维间有结缔组织和脂肪沉积。分型及临床表现分型及临床表现一、假肥大型(D
6、uchenne型)由Duchenne(1868年)首先描述,是儿童中最常见的一类肌病。属性连隐性遗传,几乎均影响男孩,占活产男婴的l3 00014 000(欧美)和l22 000(日本)。女性仅为异性染色体携带者,不发病。多于儿童期起病,常以骨盆带肌无力、肌张力低、走路缓慢、易跌为首发症状。病情进展较迅速,可逐渐累及肩胛带、四肢远端肌群及面肌。背部伸肌无力则站立时腰椎过度前凸,臀中肌无力则行走时骨盆向两侧摆动,呈典型的“鸭步”;患儿仰卧位站起时,先翻转为俯卧位,再用双手支持床面及下肢才能 缓慢站起称Gowers征;由于肩胛带肌及前锯肌无力,可呈现“游离肩”和“翼状肩胛”,以上为该型的特征性表现
7、。约90的患儿有肌肉的假性肥大,以腓肠肌最明显,三角肌、股四头肌、臀肌、冈下肌、肱三头肌及舌肌等也可受累。多半患儿还伴有心肌损害,约30患儿伴有不同程度的智能障碍,病情多呈进行性加重,是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中预后最差的一个类型,多数在15岁左右即不能行走,大部分患者在2530岁以前因呼吸感染、心力衰竭或慢性消耗而死亡。另外,尚有一种与此型临床表现类似的类型,称为良性假肥大型(Becker型),由Becker(1957年)首先报道,常在525岁期间缓慢起病,病程较长,多在起病后1520年才不能行走,占出生男孩的3610万,心肌受累少见,智力多正常。二、肢带型(Erb型)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形式,各年
8、龄均可发病,但以1020岁期间起病较为多见,男女均可患病。临床上肌无力及肌萎缩先出现在骨盆带与肩胛带的部分肌肉,初起时两侧常不对称,病情进展缓慢,但年幼起病者发展较快。以下肢无力开始的病人大多10年内累及上肢,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心肌受累者少见。三、面-肩-肱型(Landotlry-Dejerine型)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男女均可发病,患病率约为040510万,多见于成年人,通常在20岁左右才出现临床症状,亦有从刚出生即出现症状者。病变主要侵犯面肌、肩胛带及上臂肌群,也可累及胸大肌,呈特殊的“苦笑面容”,见垂肩、“翼状肩”及“游离肩”,但下肢受累较轻,偶尔见到腓肠肌和三角肌的假性肥大。影响心脏者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