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15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已修改).doc

  • 上传人(卖家):卧龙小子
  • 文档编号:387910
  • 上传时间:2020-03-21
  • 格式:DOC
  • 页数:115
  • 大小:1.32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已修改).doc》由用户(卧龙小子)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部编人教版五 年级 上册 教案 已经 修改 doc 下载 _五年级上册_人教版(2024)_数学_小学
    资源描述:

    1、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教案(已修改)第一单元  负数的初步认识【教材解读】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已经认识了自然数、整数四则计算和四则混合运算,并初步认识了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结合熟悉的生活情境,初步认识负数。通过教学,一方面可以适当拓宽学生对数的认识,激发进一步学习的愿望;另一方面也为学生在第三学段进一步理解有理数的意义以及进行有理数运算打下基础。1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含义。负数是现实生活中客观存在并有着广泛应用的数。教材注意结合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情境,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在具体直观的情境中认识负数。这些都为学生初步了解正数和负数是一对相反意义的量提供了直观形象

    2、的模型。2通过现实生活问题,帮助学生加深对负数的认识。(1)以统计表的形式呈现了装店服上半年每月的盈亏情况,让学生认识到:通常情况下,企业的盈利用正数表示,亏损用负数表示。(2)以平面图的形式呈现从学校出发,沿东西方向的街道行走的情境,引导学生用正数和负数表示行走时方向相反的路程,并用直线上的点表示出来,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负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学情分析】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自然数、整数四则计算和四则混合运算,并初步认识了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结合熟悉的生活情景,初步认识负数。通过教学,一方面可以适当拓宽学生对数的认识,激发进一步学习的愿望;另一方面也为学生在第三学段进一步理解有理

    3、数的意义以及有理数运算打下基础。【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知道负数和正数的读、写方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2使学生能正确使用负数描述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能在直线上表示正数和负数(限整数)。3使学生在认识负数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增进对数学的了解,进一步培养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难点】重点:在现实情景中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应用正数和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难点:用正负数描述生活中的现象,体会两种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负数的初步认识(一)【教学内容】教

    4、科书第12页的例1、例2,以及随后的“练一练”,练习一第14题。【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初步认识负数,知道正数和负数的读写方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负数都小于0。2让学生初步学会用正、负数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如温度、收支、海拔高度等具有相反意义的量。3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重点:在现实情景中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难点:用正负数描述生活中的现象。【教学准备】教学光盘,温度计【教学过程】一、开门见山,引出课题1师指板书: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是?“负数的初步认识”学生齐读课题。2. 提问:你了解负数吗?说说你在生活中见过

    5、的负数?二、感知负数,教学读写1. 温度计中的正负数。(1)出示例1的三幅图片,谈话:这里有三幅图片,分别是我国南京、三亚、哈尔滨这三个城市的风光,仔细观察三幅图中的景物,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小结:我国幅员辽阔,从南向北气候的差异很大,气温也相差很大。我们来看南京、三亚、哈尔滨这三个城市在同一天中的最低气温。指出:温度计左上方的符号表示摄氏度。我国是使用摄氏度度量温度的国家,所以我们一般看温度计左侧的刻度。(2)谈话:你会读出上面的摄氏度吗?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板书:零上20摄氏度,零下20摄氏度(3)学生讨论:像这样具有相反意义的两个量,可以分别用正数和负数来表示。找一找,哪些是正数

    6、?哪些是负数?你是怎么看的?汇报总结:像这样表示零上的温度的数就是正数,如:20也能写成20);表示零下温度的数就是负数,如:20,0是温度中的结冰点,是正负温度的分界点。带着学生一起读20和20,自己读。提问:20和20表示的含义相同吗?三、自主学习,逐步深化1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从山脚到山顶,气温相差很大,这是和它的海拔高度有关的。最近经国家测绘局公布了珠峰的最新海拔高度。(课件出示珠穆朗玛峰的海拔图。)提问:从图上你知道了些什么? (珠穆朗玛峰的海拔是8844.4(8844.4)米,表示比海平面高8844.4米)2我们再来看新疆的吐鲁番盆地的海拔图。(出示吐鲁番

    7、盆地的海拔情况)。提问:你能读出吐鲁番盆地的海拔是多少米吗?(155米)。3. 提问: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8844.4米,记作8844.4米。那么吐鲁番盆地的海拔是155米。大家想想,这个高度与海平面有什么关系?(比海平面低155米)让学生齐读这两个海拔高度。感受它们与海平面之间的关系。4. 质疑:海拔中海平面用什么数来表示?小结:“海平面”可看作0点,+8844.4米或8844.4米这样的数可以表示海平面以上的高度,-155米这样的数可以表示海平面以下的高度。5进一步应用正数和负数来表示海拔。师:下面让我们一起用刚才这样的方法来记录世界著名湖泊的海拔高度,(学生拿出作业纸)分别出示青海湖和死

    8、海的图片,学生读一读,记录。交流:你想来交流哪个地方的海拔呢?学生各自填空后,追问:为什么青海湖的海拔高度用正数表示?为什么死海的海拔高度用负数表示?你知道青海湖和死海各再什么地方,各有什么特点吗?指出:青海湖位于我国西部的青海省,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死海位于以色列、约旦和巴勒斯坦之间,由于含盐量极高,人可以浮在水面而不会下沉。6小组讨论,归纳正数和负数。(1)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收集到了一些数据(课件显示)我们可以用这些数来表示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还可以表示海平面以上的高度和海平面以下的高度。那么你们观察一下这些数,你能帮它们分分类吗?(2)学生交流、讨论:    

    9、      正数                                 负数说明: +8844和8844米,表示的意义一样吗?(一样,都表示比海平面高8844米)所以8844和8844都是正数,写正数的时候,“”号可以省略。(3)提出疑问:0到底归于哪一类?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争论,各自发表意见。小结:(结合图)我们从温度计上观察,以0为界限,0以上的温度用正几表示,0以下的温度用负几表示。同样,以

    10、海平面为界线,高于海平面的高度我们用正几来表示,低于海平面我们用负几表示。0就象一条分界线,把正数和负数分开了,它谁都不属于。但对于正数和负数来说,它却必不可少。我们把象+4、4、+8844等这样的数叫做正数;像-4、-155等这样的数我们叫做负数;而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板书)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7. 读一读,在将这些数填入相应的圈内。-5、+26、8、-40、-120、+103  0提问: 8为什么也是正数呢?因为把前面的+号省略了学生独立完成,交流。交流后问:除了这些数,正数的圈内还可以填哪些数呢?负数的圈内呢?同桌交流,每人说5个正数和5个负数。汇报,追问:写得

    11、完吗?指出:正数和负数都是无限个的。 四、联系生活,巩固知识1.练习一第1题。提问:你知道水沸腾时的温度是多少吗?水结冰时的温度呢?100是正数还是负数?0呢?你所知道的本地最低气温曾经达到多少摄氏度吗?你能想象零下90是什么景象吗?提出要求:读一读图中的文字,并说一说自己的感受。追问:正数中有整数,也有小数或分数,负数也可能包括哪些数?2.做练习一 第3题学生各自按要求写一写、填一填。3做练习一 第4题。某市去年每个季度的平均气温如下表季  度一二三四平均气温()-101520-5你能在温度计上表示出这些温度吗?(在温度计上画出)五、课堂总结,课后延伸1总结提问:现在,你了解负数了

    12、吗?谁来说一说。2谈话:正负数的应用可真大,只要你能留心,也能灵活应用正负数来表示一些事情。课件出示:你知道吗?【板书设计】第二课时:负数的初步认识(二)【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4页例3、例4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练习一第58题。【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知道盈利用正数表示,亏损用负数表示;同时明确正数和负数还可以表示行走时方向相反的路程以及其他相反方向的量,从而加深对负数的认识和对负数意义的理解。2让学生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感受到数学知识的价值。【教学重难点】重点:应用正数和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数量。难点:体会两种具有相反意义的数量。【教学准备】教学光盘,温度计

    13、【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读一读,分一分+3000+4200-1800+2700-900   +3700正数                          负数二、教学例31情境引入。新光服装店今年上半年每月的盈亏情况,列出统计图。月   份一二三四五六盈  亏(元)+3000+4200-1800+2700-900+3700学生根据统计表具体说说盈亏情况。2教学用正数与负数表示盈亏情况的具体意义。师:通常情况下,盈利用正数表示,亏损用

    14、负数表示。表中哪几个月盈利?哪几个月亏损?表中你还能知道些什么?3试一试:根据新光服装店去年下半年的盈亏情况,填写下表。七月份:亏损1200元;         八月份:亏损650元;九月份:盈利2500元;         十月份:盈利4300元;十一月份:盈利3700元;      十二月份:亏损250元; 月  份七八九十十一十二盈  亏(元)学生完成后反馈交流,介绍一下服装店七至十二月份盈亏情况。三、教学例41出示情境图,辨别方向。2教学用正数和负数区别表示

    15、相反方向运动的路程。师:小华从学校出发,沿东西方向的大街走了2千米,到了什么地方?师:如果把向东走2千米记作+2千米,那么向西走2千米可以记作什么?师:可以把向西走2千米记作+2千米吗?那么向东走2千米记作什么?学生先在小组里说说自己的想法后交流。3表示南北方向运动的路程从学校出发,沿南北方向的大街走3千米可以走到哪里?根据行走的方向和路程,分别写出一个正数和一个负数。交流时要求学生具体说说自己的想法。4.练一练。(1)出示存折图,提问:用蓝色线框框出的数各表示什么?这里的-600表示什么意思?(以原来的钱为标准,取出了600元记作-600;存入了2500元记作2500元,还可以记作+2500

    16、元)提问:老师要存入2000元,应该怎么记录,取出400元呢?追问:这些数都把老师每次存取的情况说清楚了吗?“存入2500元”中“”为什么可以不写?为了省力,“”号也可以省去吗?(2)谈话:由此可见,正数和负数可以清楚地帮助我们记录信息。还记得刚刚上课时,同学们说你们在生活中见过的负数吗?你能用正数和负数记录下面的信息吗?根据学生回答随机出示:电梯面板上,地面3层,记作(   ),那么地下3层记作(    )。知识竞赛中,得了50分,记作(   ),那么扣了50分记作(    )。学校小卖部赚了1000元,记作(   ),那

    17、么亏了1000元记作(    )。小结:在生活中,很多相反的量都可以用正数和负数来表示,我们以后再来交流学习。5.练习一第5题。你能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吗?(1)升降机上升8米记作+8米,下降5米记作(  )米。(2)某粮库运进20吨粮食记作+20吨,运出15吨粮食记作(   )吨,运出100吨粮食记作(   )吨。(3)学校举行自然科学知识竞赛,抢答题的评分规则是答对一题加100分,答错一题扣10分。如果把加100分记作+100分,那么扣10分应记作(  )分。四、巩固练习。1练习一第6题小明家今年四月份收入和支出的记录。你能说一说

    18、小明家各项收入和支出的情况吗?2练习一第7题你会填一填、读一读吗?-5            -2  -1    0   1   2       4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口答:接近0正数在0的右边,负数在0的左边)-2接近2,还是接近0?正数和负数在数轴上的排列方向是怎样的?3练习一第8题(1)学生独立阅读题目,提问:题目中有哪两个方向相反的量?是怎样规定正数和负数的?(2)让学生说说中间6个站上、下车人数各是多少,中间的6个站,哪个站没有人上车,哪个站没

    19、有人下车。(3)提问:从表中你还能知道什么?五、全课总结。自己阅读“你知道吗?”【板书设计】 第三课时:认识负数练习【练习目的】1.通过回顾与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负数的认识,能体会两种具有相反意义的数量。2. 让学生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感受到数学知识的价值。【练习内容】一、生活中的负数1生活中的数,比“”大的数叫做_数,比“”小的数叫做_数,“”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2我们可以用正负数来表示_的量。3. 如果-30表示支出30元,那么+200元表示_4河道中的水位比正常水位低2cm记作-2cm,那么比正常水位高5cm记作_5一物体可以左右移动,向左移动12m,记作 - 12m ,"

    20、记作8m"表示向_移动_m.6.世界上最高的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出8848米,如果这个高度表示为8848米,那么比海平面低155米的新疆吐鲁番盆地的高度,应表示为_米;海平面的高度为_米。 7. 如果小华家月收入2500元记作2500元,那么他家这个月水、电、煤气支出200元应记作_元。8.如果电梯上升15层记作15层,那么它下降6层应记作_层。 9.如果进了3个球记作3,那么失2球应记作_10. 一天中午12时的气温是7,傍晚5时的气温比中午12时下降了4,凌晨4时的气温比中午12时低8,傍晚5时的气温是_,凌晨4时的气温是_.11.请你在表格内用正负数记录小明家的收支情况.5月4

    21、日    爸爸工资收入1500元          记作:_5月6日    水、电、煤气支出200元       记作:_5月12日   电话费支出120元             记作:_5月15日   妈妈工资收入1400元          记作:_12. 如果下降5米,记作5米,那么上升4米记作(     )米;如果2千

    22、克表示增加2千克,那么3千克表示(              )。13. 二月份,妈妈在银行存入5000元,存折上应记作(      )元。三月一日妈妈又取出1000元,存折上应记作(       )元。14. 8读作(        ),70读作(          )。15. 海平面的海拔高度记作0m,海拔高度为450米,表示(       &

    23、nbsp;    ),海拔高度为102米,表示(                      )。16. 如果把平均成绩记为0分,9分表示比平均成绩(         ),18分表示(                 ),比平均成绩少2分,记作(          )。二、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24、。1. 低于正常水位16厘米记为16厘米,高于正常水位2厘米记作(     )。    A、2       B、2       C、18     D、142. 以明明家为起点,向东走为正,向西走为负。如果明明从家走了30米,又走了30米,这时明明离家的距离是(      )米。    A、30         B、30       C、60   &

    25、nbsp;     D、03. 数轴上,1在3的(    )边。    A、左         B、右        C、北         D、无法确定三、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1. 请你把这些数填入相应的圈里。36、9 、0.7、20.4、100、13、261、4.8、         正数            

    26、                 负数2. 在数轴上表示下列各数。+2    3    +3      5     53、公交车上原来有若干人(上车的人数为正,下车的人数为负)。- 5人,3人,5人, 8人,- 10人,6人,4人,- 7人,- 3人,2人,经过上述十个站后,车上人数比原来多或少多少人?(        )第二单元  多边形的面积   &nb

    27、sp;【教材解读】教学面积计算时,不仅教会学生面积计算的方法,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能力。一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通过数方格、图形割补、拼、摆等小系列的操作,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二是培养学生转化矛盾,探索规律的能力。教学中,要启发学生设法把所研究的图形转化成已会计算的图形,还要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所研究的图形与已学过的图形之间的联系,从而找到计算方法,这样学生的印象深刻,思维也得到发展。【学情分析】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初步掌握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特征,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以及初步认识图形的平移、旋转等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一方面能使学生基本掌握多边

    28、形面积计算的方法,能相对独立地探索并解决实际生活中与多边形面积相关的实际问题;另一方面,也为学生进一步探索并掌握其他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进一步学习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其他内容奠定基础。【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剪拼、平移、旋转等方法,探索并掌握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能正确计算它们的面积。2使学生认识常用土地面积单位公顷和平方千米;通过观察、计算、推理和想象等活动,初步建立1公顷实际大小的观念;发现平方米、公顷和平方千米之间的进率,能进行相应的单位换算;会解决一些与土地面积计算有关的实际问题。3使学生经历探索各种多边形面积公式的过程,体会等积变形、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初步的推理能

    29、力,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空间观念。4使学生在探索学习活动中,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能力,体会面积计算和测量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图形与几何的学习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难点】重点: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难点:理解三种图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运用公式解决面积的计算问题。【课时安排】14课时第一课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8页例1、例2、例3,以及随后的“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二第15题。【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分析、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过程,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能正确地计算平行四边形的

    30、面积,并应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让学生体会转化方法的价值,进一步体会“等积变形”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应用已有知识经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3让学生在动手操作、探索思考的过程中,提高对“空间与图形”内容的学习兴趣,逐步形成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难点: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教学准备】教学光盘,平行四边形图片【教学过程】一、温故复习1长方形的面积=                       ,用字

    31、母表示:                 正方形的面积=                       ,用字母表示:                 2解决问题一张长方形的桌子,长120厘米,宽80厘米。要配上一块与桌面同样大的玻璃台面,这块玻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合多少平方分米?学生课前做好,课堂上直接请学生汇报。第二题点一

    32、下解题中的注意点。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1出示图形,提问:每组的两个图形面积相等吗?请同学们先自己想一想,也可以动手画一画,然后把自己的想法和同桌交流。集体交流。(预案:数方格,图形转化)重点演示图形转化。教师语言突出:通过平移(以后还会有其他方式)等手段可以使图形进行转化,是图形形状发生变化,面积不改变。(可以采用师生问答的方式呈现。)2教学例2通过操作会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并确定面积不变。(拿出学具,课前准备,如例2)剪一剪,拼一拼,你能把这个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吗?(反馈突出沿什么剪的。)想一想:这个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后(      )变了,( &

    33、nbsp;    )没变。(师生对答)(3)比较上面两种转化方法,说说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3例3.合作探究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每组选一个平行四边形)先转化成长方形求出面积,再讨论,把下表填完整。转化成的长方形平行四边形长/cm宽/cm面积/cm底/cm高/cm面积/cm讨论完成:转化后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       ),宽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         ),长方形面积(      )平行四边形面积。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34、                           S表示面积,a表示平行四边形的底,h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高,上面的面积公式可以写成S=                             三、同步训练1完成“试一试”先独立解答,再指名板演后讲评,明确应用公式求平行四边形面积一般要有两个条件,即底和高。2计算下面平行四边形的

    35、面积。(P8练一练)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让学生说说每个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分别是多少,计算时应用了什么公式。同时也让学生指一指每个图形的另一组底和高分别在什么位置,强调计算面积时,要用底和相应的高相乘。四、巩固深化1.做练习二第1题(1)引导观察:图中长方形的长、宽各是几格的长度?面积是多少格?(2)启发思考:要使画出的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面积相等,它的底和高各可以使多少?(3)学生操作后,组织交流:大家画出的平行四边形的形状有好几种,可为什么面积都是15格?2.做练习二第5题(1)要求学生组成做一个长12里面、宽7厘米的长方形硬纸条框架,并反复把长方形拉成平行四边形,或把平行四边形拉成长方形。(

    36、2)提出要求:认真观察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相互转化的过程,说说在这个过程中图形的周长有没有变,面积有没有变。(3)引导学生围绕上面的问题展开讨论,并在讨论中相机明确:把长方形拉成平行四边形后,四条边的长度没有变,所以周长也不变。底虽然不变,但由于高变短了,所以面积就随着变小了;拉成的平行四边形越扁平,它的高就越短,面积也就小。3.课内作业。让学生各自完成练习二第2、3、4题。五、课堂总结,回顾反思。本节课我们用什么方法得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要注意什么?【板书设计】第二课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练习【教学内容】补充内容【教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运用,并能正确计

    37、算。【教学重难点】重点: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公式的运用难点:能熟练运用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进行正确计算。【教学准备】教学光盘【教学过程】一、谈话: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1第1题:在方格纸上画两个形状不同的平行四边形,使它们的面积都与图中长方形的面积相等。(1)同桌说说解题思路:了解一要知道长方形的面积,才能知道所画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二可利用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只要使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长方形的长相等,平行四边形的高和长方形的宽相等即可。(2)讨论明确:平行四边形的底与高的乘积应等于15。所以,在方格纸上画平行四边形时,它的底与高应分别为5和3,3和5,15和1,1和152第2题:量出下面每

    38、个平行四边形的底与高,算出它们的面积。巡视时提醒学生在测量时一定要注意底和高必须是对应的一组。提示明确:测量结果和实际结果上下1毫米是允许的,是正常的误差,否则就是无效数据,因此测量数据时要细心。3第3题:有一块近似平行四边形的菜地,这块菜地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米?(1)一人板演,其余自己练习。(2)集体讲评,并讨论这样计算出来的数据是否精确。通过讨论明确:用图中标出的数据计算出来的面积是近似值。这种近似的测量和计算在实际生活中经常用到。同时这里的约不是要求我们求结果的近似数,而是为了表达更正确。4第4题: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停车场,底是63米,高是25米。平均每辆车占地15平方米,这个停车场可停

    39、车多少辆?一人板演,其余自己练习,评讲时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5第5题:用细木条钉成一个长方形框,长12厘米,宽7厘米。它的周长和面积各是多少?如果把它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它的周长变化了没有?面积呢?你能说说这是为什么吗?(1)同桌操作:同桌两人分别准备一样大小的长方形框架。操作时,一个长方形不动,另一个长方形拉成平行四边形。通过观察、讨论:A把长方形拉成平行四边形后,周长怎样,面积怎样。B拉成的平行四边形越是怎样,它的高就怎样,面积会怎样?(2)交流明理:通过演示使学生认识到:木条围成的长方形拉成平行四边形后,周长没有变,但面积变了,拉出的平行四边形越是显得扁平,说明它的高就越短,从而面

    40、积也就越小。二、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情况谈谈自己的感受。第三课时:三角形的面积【教学内容】第910页例4、例5,完成随后的“试一试”“练一练”和练习二第69题。【教学目标】1.是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讨论分析,探索并掌握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能应用公式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2.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测量、填表、讨论、推理等数学活动过程,初步体会图形转化的意义和价值,培养空间观念,发展初步的逻辑思维。3.使学生在探索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活动中,进一步增强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识,初步感受“变”与“不变”的辩证思想。【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并掌握三

    41、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难点: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教学准备】教学光盘【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情境引入,感受联系同学们,学校新建校门口有一块长方形绿地。为了美化环境,学校准备把这块绿地平均分成二块,(课件出示),一块种红枫,一块种桂花。你认为可以怎样平均分呢?学生独立思考,交流自己的想法(课件展示三种分法)(沿宽分)    (沿长分) (沿对角线分)最终学校选择了第3种方案。你有什么办法说明这二块绿地大小一样?(课件展示:剪,旋转,平移重合)。请同学们算一算:这一块花坛的面积是多少呢?(1042)2启发猜想,揭示课题谈话:刚才,我们借助了学过的长方形面积,

    42、求出了一块绿地,也就是一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那绿地的形状如果是一个普通的三角形(课件出示),猜一猜:它的面积怎样求呢?(底和高乘积的一半)还能借助以前的知识来帮助解决吗?二、自主探索,获取新知1实践活动:(1)拼摆课前你们从书上第115页上剪下了6个三角形。在小组中开展活动,把学具三角形拼一拼,摆一摆,你会发现什么?A学生拼摆每种形状的三角形B展示拼摆交流情况(三种情况:请学生在黑板上拼摆)C结论:任何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都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2)填表除了对以上的认识,下面我们进一步来研究拼成的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之间的关系,将例5中的表格填一填。从中你又发现什么?

    43、(3)讨论:初步得出三角形面积计算方法。任何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都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底高22深化理解出示例4的方格图及其中的平行四边形,请你说出涂色三角形的面积各是多少平方厘米?学生口答,交流想法。3归纳小结(1)从上面的实践活动中,说说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怎样求三角形的面积?(2)用字母表示三角形面积计算的公式(完整板书:s=ah2)(3)反思:为什么求三角形面积算出底和高的乘积后还要除以2?4反馈练习P10练一练第1题。学生独立解答,说想法。第2题。强调:为什么除以2?三、应用公式,解决问题1教学“试一试”。你们认识这些交通警示标志吗?(课件出示)做一块这样的标志牌,面

    44、积是多少呢?独立解答,交流想法。2拓宽补充1:现在做2块这样的标志牌,面积又是多少呢?独立解答,交流想法。872287(你是怎样想的?)3拓展补充2:生活中还有一种也是三角形的交通警示牌,大小如下图:3分米4分米2.5分米你们能帮着算一算面积是多少?(只列式不计算)列式是:342为什么不用2.5分米?你明白了什么?四、总结全课,巩固练习1这节课我们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2想一想,下面说法对不对?为什么?(1)三角形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2)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20平方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是40平方米。(  )3练习二第6题。直接写出得数。

    45、4. 练习二第7题提问:哪几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为什么?5.课内作业。练习三第8、9题。五、延伸拓展,发展思维1想一想:通过剪、拼,能把一个三角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吗?有兴趣的课后试一试。【板书设计】第四课时: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的计算练习课【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13页练习二第1017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充分感知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面积取决于两个因素:底和高。2理解三角形的面积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关系:三角形面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3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正确地合理地熟练地应用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计算不同图形的面积【

    46、教学重难点】重点:进一步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的概念,能较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难点:沟通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联系与区别。【教学准备】教学光盘【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共同研究了什么?我们是怎样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的?(把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三角形的底,高等于三角形的高,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的一半,因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所以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板书: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提问:用字母怎么表示?板书:S=ah2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面积。二、学习探究:1(学会正确寻找对应的底和高。

    47、)出示三个三角形(一个直角三角形,一个锐角三角形,一个钝角三角形,但都没有数据也没有画高。)问:你们觉得这三个三角形的面积哪个大?为什么?    要计算它们的面积,你需要哪些数据?    再出示高。问:你能指出对应的底和高吗?指名上台指一指。    你是怎样迅速找到对应的底和高的?(对应的底和高应互相垂直)要求:量出对应的底和高再算出面积。问:你刚才的猜测对吗?2练习:(1)求下图三角形面积的正确算式是(    )。引导学生找出对应的底和高:2cm和5cm。(2)一个直角三角形,三条边分别长3厘米、4厘米

    48、和5厘米。这个三个角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学生讨论得出结论: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斜边最长,两条较短的直角边就是一组对应的底和高。(3)小结:我们在应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面积时,一定要注意找到对应的底的高。3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关系。(1)先出示4个三角形:图1:底3厘米高4厘米   图2:底4厘米高4厘米图3:底2厘米高4厘米   图4:底4厘米高3厘米问:这四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吗?为什么?如果不一样大,哪个三角形的面积最大?同桌讨论。(2)全班交流:生A :我是通过计算得出结论的。图1:3426(平方厘米) 图2:4428(平方厘米)  图3:2424(平方

    49、厘米)图4:4326(平方厘米)所以,图1和图4的面积一样大,图2的面积最大。(3)问:那为什么这两个三角形底不一样长,高也不一样长,面积为什么相等呢?(底和高的积一样大)图2和图4的底都是4厘米,为什么图2的面积大呢?图2和图3高都是4厘米,为什么还是图2的面积大呢?小结:三角形的面积大小取决于两个因素:底和高,如果底相等,则看高的大小;如果高相等,则看底的大小;如果底和高都不一样,则要看底和高的积是否一样大。(4)再出示一个平行四边形:图5:底3厘米,高4厘米       问:上面哪几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为什么?引导学生沉思一分钟,再发表意见

    50、。指名说一说。问:为什么图1的面积是图5的一半?小结:三角形的面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的一半。问:为什么图4的面积也是图5的一半呢?它们可不是等底等高?明确: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如果底乘高的积一样大,那么三角形的面积就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4练习二第11题。   你能在方格纸上画出3个面积都是9平方厘米且形状不同的三角形吗?要求画好后计算证明。引导学生尝试着画,师巡视。有的学生画得很快,有的在不断凑答案。问:你有什么小窍门吗?对,要使画出的三角形的面积是9平方厘米,三角形底和高的乘积应是18。因此,我们就可以想:哪两个数的积18,三角形的底的高可以分别是:底6cm,高3cm;底3cm,高6cm;底9cm,高2cm;底2cm,高9cm;底1cm,高18cm,底18cm,高1cm。追问:如果老师要求你们画的底都是6cm,高都是3cm,你能画出几个形状不同的三角形?学生尝试着画,不断鼓励:底定下来不动,上面的顶点可以画左面一点吗?再左面一点行吗?再左面一点?往右面一点呢?呀,学生会发现底是6cm,高是3cm的三角形画也画不完,有无数个!数学世界真奇妙呀!三、综合应用:1第10题。让学生独立计算。2. 第12题。可以先让学生指一指每个图形的底和高分别在什么位置,在测量计算,以突出底和高的对应关系。3. 第13题,学生读题,自己解决。4. 第1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已修改).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387910.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