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讲课培训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讲课培训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流行性 脊髓 讲课 培训 课件
- 资源描述:
-
1、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一、概述二、病原学三、流行病学四、发病机制与病理五、临床表现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六、并发症与后遗症七、实验室及其他检查八、诊断和鉴别诊断九、治疗与预后十、预防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概 述一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meningococcal meningitis),
2、简称为流脑,是由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一种急性化脓性脑膜炎。好发于冬春季节,多见于儿童与青少年,可酿成流行或暴发流行。主要临床表现是突发高热、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皮肤黏膜瘀点、瘀斑及脑膜刺激征,严重者可有败血症休克和脑实质损害,常可危及生命。一、概 述传染病学(第9版)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病原学二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脑膜炎奈瑟菌二、病原学 脑膜炎奈瑟菌又称脑膜炎球菌,为革兰染色阴性双球菌,呈肾形,常呈凹面相对,成对排列或呈四联菌排列。脑膜炎奈瑟菌对
3、干燥、湿热、寒冷、阳光、紫外线和常用消毒剂均极敏感,在体外易自溶而死亡,因此采集标本时要注意保温,并立即送检。传染病学(第9版)脑膜炎奈瑟菌细胞膜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二、病原学 按表面特异性荚膜多糖抗原不同,可分为A、B、C、D、X、Y、Z、29E、W135、H、I、K、L等13个群。以A、B、C群最为常见,占90%以上。A群可导致全球性大流行,B和C群可引起地区性流行,C群毒力较强,可导致暴发型流脑。A群流行的优势基因型周期性的变换是引起此病周期性流行的一个重要原因。传染病学(第9版)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
4、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流行病学三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传染源:患者和带菌者,人是本菌唯一的天然宿主患者在潜伏期末和发病期均有传染性,但传染期一般不超过10日。带菌者无任何临床症状,不易被发现,因此作为传染源的意义更大。传播途径:经呼吸道飞沫传播经咳嗽、打喷嚏和讲话借飞沫由呼吸道直接传播。密切接触如同睡、拥抱、接吻、哺乳更易传染。三、流行病学传染病学(第9版)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人群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本病
5、隐性感染率高,人群感染后仅约1%出现典型临床表现。以5岁以下儿童尤其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感染率最高。人感染后对同种菌群能产生持久免疫力,各群间有一定交叉免疫,但不持久。流行特征:遍布全球,以非洲特别是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发病率最高流行有明显的地区性、季节性和周期性。冬、春季节会出现流脑发病高峰。三、流行病学传染病学(第9版)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发病机制与病理四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一)发病机制传染病学(第9版)细菌释放内毒素全身小血管痉挛,微循环
6、障碍,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内脏缺血、出血感染性休克、DIC等多器官功能衰竭破坏血脑屏障完整性,引起脑膜和脊髓膜的化脓性炎症甚则导致脑实质的损害,颅内压升高,出现惊厥、昏迷等,严重脑水肿时形成脑疝,可迅速致死。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二)病理特点败血症期:血管内皮损害,血管壁炎症、坏死及血栓形成,血管周围出血。皮肤黏膜局灶性出血,肺、心、胃肠道及肾上腺皮质等脏器可有广泛出血。脑膜炎期:主要病变在软脑膜和蛛网膜,表现为血管充血、出血、炎症水肿。颅底部炎症、粘连引起脑神经损害。暴发型脑膜脑炎型:病变主要在脑实质,脑组织坏死、充
7、血、出血及水肿,严重者发生脑疝,天幕裂孔疝及枕骨大孔疝。传染病学(第9版)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二)病理特点传染病学(第9版)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临床表现五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五、临床表现 潜伏期:一般为12日,最短1天,最长7天。临床分型 临床病情复杂多变,轻重不一,呈多型性。根据起病缓急,病情轻重等,分为普通型、暴发型、轻型、慢性型。传染病学(第9版)本文档所提供的
8、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五、临床表现传染病学(第9版)1.普通型约占发病者的90。按发病过程可分为以下4期(1)前驱期(上呼吸道感染期):持续12日,常被忽视。主要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如低热、鼻塞、咽痛等。(2)败血症期:突发高温、寒战、头痛及全身痛、精神极度萎靡等全身中毒症状。出血性皮疹为本期体征性表现,约70%90%的患者皮肤黏膜出现瘀点。(3)脑膜炎期: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烦躁不安及颈项强直、凯尔尼格征和布鲁津斯基征阳性等脑膜刺激征,重者谵妄、抽搐及意识障碍。(4)恢复期:体温逐渐降至正常,意识及精神状态改善,皮肤瘀点、瘀斑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