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53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2020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表格式教案.doc

  • 上传人(卖家):李小二工作室
  • 文档编号:386622
  • 上传时间:2020-03-21
  • 格式:DOC
  • 页数:53
  • 大小:4.25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0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表格式教案.doc》由用户(李小二工作室)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2020 教科版 三年级 科学 下册 第二 单元 表格 教案 下载 _三年级下册_教科版(2024)_科学_小学
    资源描述:

    1、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下教科版小学科学三下 2.12.1迎接蚕宝宝的到来教案迎接蚕宝宝的到来教案 课题 迎接蚕宝宝的到来 单元 二单元 学科 科学 年级 三年级 学情 分析 学生平时见过不少动物,有些学生还养过蜗牛、金鱼等,他们对动物的生命周期是有一定的感 性认识的。但养过蚕的学生较少,所以学生通常对蚕宝宝充满兴趣,不过有些学生对经历饲养 蚕宝宝的一生的过程还缺乏足够的耐心和持之以恒记录的习惯和能力。 学习 目标 1. 蚕卵的外部形态特征包括颜色、大小、形状等。 2. 蚕的一生从卵开始,蚕卵里孕育着新生命。 3. 蚁蚕是由蚕卵孵化出来的。 4. 蚕卵孵化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水分。 科学探究目标 1.

    2、能用感官及工具观察蚕卵的外部形态特征。 2. 能用画图、文字等方法记录蚕卵的外部形态特征。 3. 能用收集资料或访谈的方法了解养蚕的相关知识。 4. 能制订切实可行的观察计划,并用于观察记录蚕一生的生长变化。 科学态度目标 1. 对研究蚕卵及养蚕活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2. 对饲养的蚕表现出爱心及责任心,能细心照管蚁蚕。 3. 能在课后坚持观察记录蚕的生长变化。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了解并意识到人类不断改进养蚕技术以适应自己的需求。 重点 怎样观察记录蚕的一生的生长变化。 难点 付出一份爱心,细心地进行养蚕活动并做好观察计划。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 新

    3、课聚焦 你养过蚕吗?说说你知道的蚕的情况。 聚焦一:蚕卵是什么样的? 蚕的生命是从蚕卵开始,一个蚕卵就是一条生 命。蚕卵很小,颜色是淡黄色或者黄色的,呈椭 圆形。 聚焦二:怎样观察记录蚕一生的生长变化? 积极回答知道的 情况。 根据生活经验回 答。 说出认为可行的 通过询问是否养 过蚕,来了解学 生对蚕的已有认 知。 通过提问的形式 导 入 本 单 元 主 题,激发学生学 观察蚕一生的生长变化,首先我们要通过图书 馆、网络等渠道查阅资料,大致了解蚕的生命周 期分为哪几个阶段,了解养蚕过程中我们应该关 注的问题,如:进食、呼吸、健康和住处等等, 其次我们要制订观察计划,准备观察器材,如放 大镜。

    4、在每天的观察中要把蚕的各项变化记录下 来,如蚕的大小、颜色、食量、蜕皮等情况都要 详细记录。记录的方法有很多种,如用文字、画 图或者拍照等方法都可以。 我们一起来迎接蚕宝宝的到来 ,板书课题。 方法。 习兴趣。 2. 科学探索 探索一:观察蚕卵的大小、形状、颜色等,将观探索一:观察蚕卵的大小、形状、颜色等,将观 察结果记录下来。察结果记录下来。 观察准备:蚕卵、尺子、放大镜、养蚕用的小盒。 观察方法:先用眼睛观察蚕卵的颜色、形状,再 借助放大镜、尺子等工具进行更细致的观察。 播放视频观察蚕卵的样子 观察记录: (1)大小:蚕卵长约 1 毫米,厚约 0.5 毫米。 (2)形状:用放大镜观察,蚕卵

    5、近似圆形,很 像小米粒,仔细观察,可看到蚕卵的中心处是凹 下去的。 (3)颜色: 刚产下来的蚕卵是淡黄色或者黄色的,随时间延 长逐渐变成灰绿或紫黑色。 时间较长的卵如果仍呈现黄色,可能是未受精, 是不会孵出小蚕来的。 探索二:为蚕宝宝建造一个“家” 。探索二:为蚕宝宝建造一个“家” 。 准备材料 按照观察方法认 真观察蚕卵的大 小、形状、颜色 等, 并记录结果。 观看视频 通过观察实验, 了解蚕卵的大 小、形状以及颜 色等特征。 观看视频能激发 学生学习的积极 性。 为蚁蚕准备一个盒子作为“房子” ,保证“房子” 的清洁卫生。把蚕盒放在空气流通的地方,在蚕 盒盖上扎些小孔,但不要扎得太多,防止

    6、水分蒸 发过快。养蚕的相对湿度为 75%80%,如果湿度 过高,可在蚕盒底部铺纸或开盖饲养一段时间。 如果湿度过低,则可以在蚕盒旁边加放浸湿的纱 布增加湿度,但不要让蚁蚕直接浸在水里。 播放视频为蚕宝宝建造一个“家” 结论: 养蚕需要的条件: (1)空气:准备一个盒子,在盒盖上扎些小孔, 作为蚕的“房子” 。 (2)适宜的湿度:如果天气干燥,可以在蚕卵上 洒一些水。 (3)适宜的温度:最适合蚕卵孵化的温度大约是 25。 蚕卵的孵化过程: 蚕卵的孵化所需的条件: (1)小蚕爱吃桑叶,它一出卵就要及时用毛笔或 羽毛轻轻地把它刷到桑叶上。 (2)要让小蚕吃饱吃好,桑叶要新鲜并保持干燥, 切成碎片或条

    7、。 准备蚕宝宝家的 材料,并按照合 适的要求,完成 蚕 宝 宝 家 的 建 设。 观看视频 认真听讲、记录 认真听讲、记录 认真听讲、记录 通过为蚕宝宝建 造一个家,同学 们在建造家的过 程中,能了解到 蚕宝宝生活所需 的条件。 观看视频能激发 学生学习的积极 性,能够对实验 活动的步骤更加 清晰。 通过阅读资料了 解为迎接蚕宝宝 出生做的准备。 明确工作,为课 后的准备工作建 立基础。 (3)经常清除蚕的粪便和吃剩的残叶,保持小蚕 “房间”的清洁。 (4)把小蚕放在空气流通的地方,不要在养蚕的 房间里喷洒杀虫剂。 探索三:小组讨论,制定计划观察蚕的一生。探索三:小组讨论,制定计划观察蚕的一生

    8、。 科学词汇:科学词汇: 幼虫或幼崽从动物卵中破壳而出,叫孵化。 播放视频孵化与蚁蚕 讨论,并制定计 划。 观看视频 启发学生思考长 期观察和做好观 察记录的重要 性。 了解孵化的概念 以及知道蚁蚕是 怎么来的。 3. 交流研讨 研讨一:蚕卵是什么样的?蚕卵孵化需要什么条研讨一:蚕卵是什么样的?蚕卵孵化需要什么条 件?件? 刚产下的蚕卵是淡黄色或者黄色的,经过 12 天 变成淡红色或者浅褐色,再经过 34 天变成灰绿 色或者紫黑色。 蚕卵的孵化注意保持温度在 25 左右,保持空气流通和适宜的湿度。 研讨二:研究蚕一生的生长变化过程,我们应该研讨二:研究蚕一生的生长变化过程,我们应该 怎样做?怎

    9、样做? 蚕的一生经历蚕卵-幼虫-蚕蛹-蚕蛾四个阶 段,我们应注意观察不同阶段的蚕大小、外形、 颜色的变化,并将观察到的蚕的特征用文字或者 交流、讨论 交流、讨论 使学生明白随时 观察和记录的重 要性以及激励学 生坚持观察记 录。 画图等多种方法记录下来。 我们要遵循科学探究的程序,即先查阅相关资 料,再制订观察计划,确定观察方法,然后进行 观察最后将观察得到的信息汇总,总结观察成 果。 4.科学拓展 观察记录蚕卵的变化,记录蚕宝宝出生的日期观察记录蚕卵的变化,记录蚕宝宝出生的日期和和 样子样子。 交流讨论 旨在拓展提高学 生的知识面。培 养独立思考问题 的能力。 作业布置 完成同步练习题 课后

    10、作业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能用感官及工具观察蚕 卵的外部形态特征; 能用画图、文字等方法记录蚕卵的外部形态特 征;能用收集资料或访谈的方法获得养蚕的相关 知识;能制订切实可行的观察计划,并用于观察 记录蚕一生的生长变化。 思考小结内容, 巩固学习知识。 板书 迎接蚕宝宝的到来迎接蚕宝宝的到来 颜色:淡黄色紫黑色 蚕卵 大小:小米粒大小 形状:中间凹陷的圆饼状 蚕宝宝“家”的环境特点:干净、通风、适宜温 度、无害虫、食物晾干水分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思路比较清晰。 一、观察蚕卵。 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我先让学生通过肉眼 观察蚕卵的颜色、形状、大小等特点,再让学生 教学反思

    11、教科版小学科学三下教科版小学科学三下 2.22.2认识其他动物的卵教案认识其他动物的卵教案 课题 认识其他动物的卵 单元 二单元 学科 科学 年级 三年级 使用放大镜进行细致地观察。从学生的汇报看, 他们的观察很到位。例如:他们能借助直尺测量 蚕卵的大小,用放大镜观察到蚕卵中心处略微向 下凹,蚕卵有的是黄色,大多是灰紫色。这些说 明学生已经能借助有效的工具进行细致地观察 了,我感到十分高兴。 二、了解蚕健康生长需要的条件。 在本环节中,我通过两个问题引导学生思 考:1.蚕要从卵里钻出来了,我们怎样迎接小蚕 的诞生?学生谈到了要为小蚕建立一个“家” , 并在盒盖上钻些小孔、为它准备食物等。这里我

    1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在盒盖上钻孔?从而让 学生认识到蚕的孵化需要空气。再通过讲解,让 学生明白蚕卵的孵化还需要适宜的温度与湿度。 2.蚕宝宝诞生了,我们怎样才能让它健康成长? 这里让学生根据以往的饲养经验来交流,同时我 给予正确的指导,学生明确了蚕的健康成长还需 要考虑光照、食物、病虫害等因素的影响。 三、学习观察记录的要点和方法(这一环节 不宜忽视) 。 提出两个问题:1.你认为哪些是需要我们记 录的?2.你有什么好方法可以把蚕的各个时期 记录下来?我的目的旨在引导学生科学、细致地 观察和记录。 学情 分析 学生在一年级已经观察过蜗牛、鱼等常见动物,在此基础上,借助第 1 课学生对蚕卵的

    13、认识, 将学生的视野拓展到认识更多动物的卵。三年级的学生除了蚕卵也见过不少其它动物的卵,但 是学生对卵的认识更多的来自于它们是人类的食物, 其中, 最熟悉的应该是鸡卵, 也就是鸡蛋。 为什么动物的卵是多种多样的?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动物为什么要产卵?它对动物 自身有什么意义?对于这些问题,学生可能并没有认真思考过,更没有仔细研究过。 学习 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 许多动物都是通过产卵繁殖后代的。 2. 卵是动物一生的初始阶段,卵孵化发育成小动物。 3. 不同动物的卵外部形态不同,但内部结构基本相似。 4. 鱼等动物的卵外部没有硬壳,鸡等动物的卵外部有硬壳。 5. 鸡卵包括卵壳、卵白、卵

    14、黄、气室等结构。 6. 卵壳具有保护卵的作用;卵白为卵提供水分和营养物质;卵黄为卵孵化提供营养物质; 气室为卵孵化提供氧气;胚盘发育成小动物,是动物生命的开端。 科学探究目标 1. 能根据卵的外部形态特征,对卵进行简单分类。 2. 能观察并能识别鸡卵的内部结构。 3. 能根据卵各部分结构的特点,推测各部分的功能。 科学态度目标 1. 对卵为什么能孵化出小动物有好奇心,对动物卵有探究的兴趣。 2. 能通过研究动物卵体会生命的多样性和可延续性。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体会到人类行为能够影响动物的繁殖和生长。 重点 认识动物的卵的特点,了解动物卵是多种多样的,卵的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初步理解卵

    15、是动 物生命的开端。 难点 培养学生用分类的方法认识纷繁复杂的生物世界的能力,逐步构建结构与功能、多样性与共同 性相统一的认识。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 新课聚焦 请回忆上节课学习的内容。蚕宝宝是从哪里来的 呢? 教师介绍许多动物像蚕一样都是通过产卵繁殖 后代的。 学生回答:从卵 里。 这两个问题贯穿 于整课内容,以 回忆和游戏的形 式引发学生的思 出示三种动物的卵的图片,提问:不同的动物的 卵一样吗? 教师点拨: 许多动物都是通过产卵繁殖后代的,最常见的就 是鸟类和昆虫。生活中我们常见的动物的卵有鸡 蛋、鸭蛋、鹅蛋、鹤鹑蛋等,这些动物的卵的大 小和颜色都不一样

    16、,如鸡蛋是白色或棕色的,鸭 蛋和鹅蛋是青灰色的,鹌鹑蛋是带花纹的。但是 这些动物的卵的内部结构都相似,都有蛋黄和蛋 白。 提问:不同动物的卵是不一样的。动物的卵里有 什么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其他动物的卵” 。(板书 课题:认识其他动物的卵) 不一样 根据生活经验回 答。 考,但不要着急 让学生回答。目 的是将学生的视 角由蚕卵拓展到 其他更多动物的 卵,由此,揭示 本节课的课题。 2. 科学探索 探索一:观察不同动物的卵,与蚕卵比较找出它探索一:观察不同动物的卵,与蚕卵比较找出它 们的相同和不同。们的相同和不同。 观察材料:鸡和鸡卵(鸡蛋) 、鱼和鱼卵、蛙和 蛙卵、龟和龟卵、蚂蚁和蚂蚁

    17、卵 5 种动物及其卵 的图片。 观察不同动物的卵,与蚕卵比较,它们有什么相 同和不同? 播放视频观察不同动物的卵 观察记录: 学生发现动物的 卵在大小、 颜色、 数量、形状等方 面不同。 观看视频 让学生通过观察 图片中不同动物 的卵,并与蚕卵 进行比较,知道 动物的卵大多是 圆形或椭圆形 的,但它们的大 小不同,颜色不 同,数量、软硬 不同,有的卵上 还有花纹。 学生观察比较动 物的卵的异同之 后,引导学生利 提问: 我们怎么给动物的卵分类呢? (教师提示: 教师提示:以卵外是否有硬壳为标准给卵分类) 观察分析: 通过了解不同动物的卵的特征后,根据其特征给 这些卵确定一个标准进行分类。我们不

    18、难发现, 有些卵可以看到卵的内部特征,而有些卵被硬壳 包裹住,看不到其内部特征。可以根据卵外是否 有硬壳对它们进行分类。 有硬壳:鸡卵(鸡蛋) 、龟卵 无硬壳:鱼卵、蛙卵、蚂蚁卵 观察结论:不同动物的卵有不同的特征。 根据卵外是否有硬壳分为有硬壳和无硬壳。 探索二:观察鸡蛋的内部结构。探索二:观察鸡蛋的内部结构。 提问: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动物的卵里都有什么 呢? 实验材料:一个生鸡蛋、一个熟鸡蛋、一把小刀 和一个盘子。 实验步骤: (1)将生鸡蛋打开放入盘中,观察生鸡蛋的内部 结构,并将观察到的结构记录下来。 (2)小心地用小刀纵向切开熟鸡蛋,观察熟鸡蛋 的内部结构,并与生鸡蛋进行比较。 播放

    19、视频观察鸡蛋的内部结构 实验现象:熟鸡蛋由外到内可以观察到:卵壳、 气室、卵白、卵黄。生鸡蛋由外到内可以观察到: 根据观察给动物 分类 准备实验材料并 按照实验步骤完 成实验操作,记 录数据,并完成 活动手册第 6 页 “我的课堂活动 记录” 。 观看视频 用班级记录表对 动物的卵按照不 同的标准进行分 类。 鸡蛋是学生很熟 悉的事物,从身 边熟悉的事物展 开研究更能激发 学生探究的热 情。而且经常吃 鸡蛋的学生对鸡 蛋的内部结构也 是有感性认识 的,用鸡蛋作为 研究对象有助于 调动学生的以往 经验。 通过对生鸡蛋和 熟鸡蛋的内部结 卵壳卵白、卵黄,卵黄上面有一个小白点。 实验分析:因为生鸡蛋

    20、打开后,卵内液体形状改 变,看不到气室的存在,熟鸡蛋不容易看到卵黄 上面的小白点,所以应该采取生鸡蛋和熟鸡蛋结 合的方式观察卵的结构。卵黄上面的小白点是胚 胎所在位置,叫做胚盘,是发育成小鸡的部位。 卵黄主要为胚胎的发育提供营养物质;卵白为胚 胎提供营养物质和保护内部结构;卵壳具有与外 界进行气体交换、防止水分蒸发的作用,是外 层的保护结构;卵壳附近有许多肉眼看不见的小 孔,外面的空气能够通过小孔进入气室并贮存在 气室里,供小鸡破壳前呼吸。 实验结论:鸡蛋是有卵壳、卵黄、卵白、胚盘、 气室等结构组成的。 构的对比观察, 引导学生知道鸡 蛋的内部结构有 卵壳、卵壳膜、 卵白、卵黄、气 室和胚盘,

    21、重点 引导学生观察卵 黄上的小白点即 胚盘,告诉学生 小鸡就是由它发 育来的。之后, 引导学生观察鸡 卵的不同部分结 构特点,推测在 卵孵化出小宝宝 的过程中分别起 到什么作用。 3. 交流研讨 研讨一:推测鸡蛋各部分分别有什么作用?研讨一:推测鸡蛋各部分分别有什么作用? 卵黄主要为胚胎的发育提供营养物质,卵白为胚 胎提供营养和保护内部结构,卵壳具有与进行气 体交换防止水分蒸发的作用,是外层的保护结 构。卵壳附近有许多肉眼看不见的小孔,外面的 空气能够通过小孔进入气室并贮存在气室里,供 小鸡破壳前呼吸。同时,在外界温度的影响下, 卵内液体会出现热胀冷缩的现象,有了这个气 学生对鸡蛋的各 部分作

    22、用进行推 测,学生直接展 开小组讨论、集 体论证。 最终达成共识: 卵 壳 有 保 护 作 用,卵黄提供营 养物质,卵白具 有保护作用,同 时可以提供水分 和养料,气室可 此环节让学生有 一个直观的了 解,这样也能很 好地帮助学生总 结出鸡蛋各部分 的作用,也正好 进行情感态度价 值观的提升,告 诉学生我们在生 活中要善于观 察,善于发现, 并要爱护动物。 室,卵内液体体积增大时,卵壳就不波胀破。 研讨二:鸡蛋的哪一部分将会发育成小鸡?研讨二:鸡蛋的哪一部分将会发育成小鸡? 小鸡由胚盘发育而来,胚盘是由受精卵分裂发育 而来,为卵黄表面中央一盘状小白点,是胚胎发 育的部分。胚胎发育的营养是由卵黄

    23、提供的,未 受精的卵的胚盘色浅而小;已受精的卵的胚盘 色深而略大,这是因为胚胎发育已经开始。 播放视频从鸡蛋变成小鸡的过程 以提供氧气,胚 盘将来发育成小 鸡。 观看视频 4.科学拓展 坚持观察并及时记录蚕的生长变化。 我们要坚持做好观察记录蚕的生长变化的活动, 这样的观察要持续到整个单元教学活动结束。要 记得收集蚕生长变化的完整信息,养成坚持长期 观察记录的意识和习惯。 可选择一只蚕做上记号作为重点观察对象,记录 它的生长变化情况。将一枚一元硬币放在蚕宝宝 中间作为参考,观察并比较蚕宝宝身体长度的变 化。 学生按照要求完 成,在活动手册 上记录。 这部分内容既提 出了任务要求, 又提供了观察

    24、记 录的好方法。这 样学生既能掌握 科学地观察蚕的 生长变化的方 法,也能长期坚 持记录下去,最 终培养学生坚持 观察、有效记录 的好习惯。 作业布置 完成同步练习题 课后作业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许多动物都是通过 产卵繁殖后代的;卵是动物一生的初始阶段,卵 孵化发育成小动物;不同动物的卵外部形态不 同,但内部结构相似。鱼等动物的卵外部没有硬 壳,鸡等动物的卵外部有硬壳;鸡卵包括卵壳、 卵白、卵黄、气室等结构;了解鸡卵中各个结构 的功能作用。 思考小结内容, 巩固学习知识。 板书 2.2 认识其他动物的卵 板书设计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下教科版小学科学三下 2.32.3蚕长大了教案

    25、蚕长大了教案 课题 蚕长大了 单元 二单元 学科 科学 年级 三年级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们了解动物卵是多种多样的,卵的结构 与其功能相适应,初步理解卵是动物生命的开 端,培养学生用分类的方法认识纷繁复杂的生物 世界的能力,逐步构建结构与功能、多样性与共 同性相统一的认识。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聚焦” 环节以学生对蚕和蚕卵的认识为基础,直接告诉 学生许多动物都是产卵繁殖后代的这一事实,由 此引发学生对更多动物卵的关注,并将研究的话 题聚焦到卵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探索”环节的 第一个活动“观察不同动物的卵的外部形态特 征” ,意在通过观察比较发现不同动物的卵的相 同点与不同点,并以此为基础,用分

    26、类的方法去 认识纷繁复杂的卵的世界。第二个活动是“观察 鸡蛋的内容结构” 。从画头脑中鸡蛋内部结构到 观察纵切开的熟鸡蛋,再到生熟鸡蛋的比较,一 步步引领学生梳理和完善鸡蛋结构的已有认知, 指导学生用科学的词汇描述鸡蛋的结构,并能准 确指认各部分结构。研讨部分的两个问题是在前 面观察鸡蛋的探究活动基础上展开的。这一阶段 性的提示有利于培养学生坚持长期观察记录的 意识和习惯。 教学反思 学情 分析 学生饲养的小蚕开始慢慢长大,学生每天认真观察小蚕如何吃叶子,坚持给小蚕清理粪便,坚 持观察记录小蚕的运动情况和外形变化 (小蚕身体逐渐由黑变灰, 再变白, 脚丫数量越来越多, 脚丫的力量越来越强),还

    27、发现了小蚕会睡觉、会蜕皮,但是还不是很清楚这叫什么现象,也 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 学习 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 蚕的幼虫生长过程中伴随着眠和蜕皮现象。 2. 蚕的生长发育需要适宜的温度、水分、氧气和食物。 3. 蚕的身体能够感知外界环境的刺激。 4. 蚕的幼虫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身体有口、眼、足、气门等结构,与取食、运动、 呼吸等功能相适应。 科学探究目标 1. 能通过查阅资料和积累经验,掌握正确的养蚕方法。 2. 能用文字和画图的方法描述幼蚕的形态特征。 3. 会借助尺子、放大镜等工具观察幼蚕的生长变化。 4. 能基于观察到的现象,推测幼蚕身体变化及生命活动现象。 科学态度目标 1. 对

    28、养蚕活动及研究蚕的生长变化保持浓厚的兴趣。 2. 领悟生命的可爱和可贵,懂得珍爱生命。 3. 理解坚持做好观察记录的重要性。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体会动物健康生活需要适宜的环境,人类行为影响动物生存。 2. 知道蚕丝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体会到人类生活与动物息息相关。 重点 通过用文字、画图、测量的方法来记录和描述蚕在生长过程中的身长、体重、食量等方面发生 的变化。 难点 能基于观察到的现象,推测幼蚕身体变化及生命活动现象。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 新课聚焦 谈话:同学们,经过精心孵化,蚕卵里孵出了蚕 宝宝,蚕宝宝就是蚕的幼虫,刚出生的蚕的幼虫

    29、是什么样的?长大一些的蚕的幼虫又是什么样 子呢?刚出生的蚕的幼虫与长大一些的蚕的幼 虫有什么区别? 教师点拨: 学生汇报交流 教师通过谈话的 方式聚焦在现阶 段饲养的蚕上, 引导学生明白他 们熟悉的蚕宝宝 就是蚕的幼虫, 刚出生的蚕的幼虫:黑色的,很小,像蚂蚁一样。 长大一些的蚕的幼虫:变白了,变大了,会吐丝 和蜕皮。 提问:从蚕卵孵化出蚕宝宝到现在,大家发现蚕 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揭示课题蚕长大了 。 学生回答:蚕长 大了 提出“刚出生的 蚕的幼虫是什么 样的?长大一些 的幼虫又是什么 样的呢?”的思 考问题,明确了 本课研究的主要 内容。 2. 科学探索 探索一:观察蚕房中的蚕的生活。探索

    30、一:观察蚕房中的蚕的生活。 1.观察蚕房中蚕的生活和它们的“家”的变化。 播放视频观察蚕的生活 观察方法: 从蚁蚕孵出开始, 观察蚕宝宝的吃食、 排便和活动等情况,了解蚕的生活和它们的家” 的变化,并记录下来。(例:课堂观察 4 龄蚕) 注意:不要用手触摸蚕,因为它们非常柔弱。 观察结果:蚕的生长需要食物,会排便,需要定 期清理蚕沙,保持蚕盒的卫生。蚕在生长过程中 会经历蜕皮的过程,蜕去旧皮后,蚕进入新的龄 期。 2.怎么知道蚕还活着呢? 蚕会运动、进食、排便,这说明蚕还活着。 3.这一次看到和上一次有什么不一样? 这一次看到的蚕比上一次看到的大了一些,颜色 也变白了,蚕房里的丝更多了。 教师

    31、小结: 蚕的生长发育需要适宜的温度、 水分、 观看视频 学生出示自己的 记录单、照片、 图画、标本等, 从体长、吃食情 况、排便情况、 活动情况、蜕皮 情况等方面进行 汇报和交流。 学生回答:会动 根据观察回答 观察蚕幼虫的生 命活动现象,包 括蚕吃食物、排 除粪便、运动方 式、对外界刺激 的反应、蚕不吃 不动处于眠的状 态以及蜕皮、吐 丝结茧、身体不 断长大等现象。 对于蚕生命活动 现象的观察,从 三个方面帮助学 生构建认知。一 是通过现场观察 自己养的蚕在蚕 房中的行为,描 述它们的生命活 动现象;二是通 过观察蚕房中的 粪便、被吃过的 氧气和食物。所以,我们必须保证给蚕提供新鲜 的、干净

    32、的桑叶,否则会危及到蚕的生命安全。 科学词汇:科学词汇: 幼虫是动物个体发育中颇具形态和生理特点并 有胚胎性质的发有阶段;一般具有暂时性专有器 官或构造,以适应其生活方式的需要,但在直接 发育形式下的幼体则无此情形。 通俗来讲就是“幼 虫小时候”。 探索二:用放大镜观察蚕的幼虫和它的食物。探索二:用放大镜观察蚕的幼虫和它的食物。 (一)观察蚕的幼虫。(一)观察蚕的幼虫。 播放视频用放大镜观察蚕的幼虫 谈话:刚才我们认识了蚕幼虫的生长变化。下面 我们来认识蚕的外部形态。大家用放大镜仔细观 察。 教师点拨: (展示图片) 1、头部 (1)形态:较小,位于蚕体的最前方,呈扁圆 形。 (2)组成:有咀

    33、嚼式口器、单眼(蚕头左右各 分布有 6 只单眼)等。 2、胸部 (1)位置:头部后面的三个体节(环节) 。 (2)胸足: 数量:3 对,胸部每一环节的腹面各有一对。 协助口器把持桑叶取食;吐丝时用于结茧; 对爬行仅起辅助作用。 3、腹部 观看视频 学生观察,汇报 交流。 桑叶上留下的痕 迹、蚕房中出现 了蚕丝等现象推 测蚕的生命活 动;三是通过与 刚出生的蚁蚕身 体大小的比较, 发现蚕在不断长 大等。 通过观察和讨 论,让学生用文 字和数据记录蚕 的生长变化,并 且鼓励学生采用 拍照、画图、写 观察日记、制作 标本等多种方式 进行记录。同时 让学生认识到在 较长的一段时间 里,坚持不懈观 察记

    34、录的重要 性。本部分内容 除了帮助学生了 解蚕幼虫的外部 特征,还要有意 识地培养学生养 成细致观察的习 胸部后面的环节, 由 10 个体节组成, 第 3、 4、 5、 6 节各有 1 对腹足,为蚕的运动器官。第 10 节有 1 对尾足,可用来挟持他物,固定身体。 4、呼吸器官-气门 (1)形态:分布在身体两侧的黑色的小圆点。 (2)数量:共有 9 对,胸部 1 对,腹部 8 对。 (3)作用:气门和蚕体内的器官相连,是体内 外气体交换的进出口。 5、蚕的尾角:可以用来辨别雌雄,雌蚕尾角往 前翘且有黑点;雄蚕尾角往上翘而无黑点。 (二)观察蚕的食物(二)观察蚕的食物 蚕的口器与蚊子的刺吸式口器

    35、不同,属于咀嚼式 口器,非常适于咀嚼桑叶。进食时,使用胸足协 助口器把持桑叶,由上到下进食桑叶,在桑叶上 会留下弧形的痕迹。随着蚕的生长,食量会慢慢 变大。 蚕在进食后,就会开始排泄,排泄物是墨绿色颗 粒,随着蚕的长大,排泄物的颗粒也渐渐变大。 尤其是 4、5 龄蚕的排泄物,可以看出其形状近 似短圆柱形。 惯,提升观察研 究动物外部形态 特征的能力。观 察记录单意在引 导学生将观察到 的蚕幼虫的外部 形态特征用画图 的方法记录下 来,这也是研究 生物常用的方 法。 3. 交流研讨 研讨一:蚕的幼虫在生长过程中身体发生了哪些研讨一:蚕的幼虫在生长过程中身体发生了哪些 变化?变化? 蚕刚孵化出的样

    36、子:很小,很黑,像蚂蚁一样, 身体很柔弱。 生长过程中发生的变化:身体由短变长,由细变 粗,体色由黑色变成白色,身体表面有许多细毛 变的光滑等。 研讨二:蚕用身体的哪些部分感知周围的环境?研讨二:蚕用身体的哪些部分感知周围的环境? 蚕宝宝头上虽然有六个单眼,但是视力非常不 学生交流讨论, 根据之前的观察 活动总结结论。 学生交流讨论, 根据之前的观察 交流时,让学生 出示自己的记录 单、照片、图画 等。交流的内容 要基于前面的观 察活动,要引导 学生基于观察记 录收集到的信息 进行思维加工, 好,只能大概感受亮和暗,看不清具体东西,所 以大部分情况下,蚕是靠嗅觉和味觉器官来寻找 和辨认食物的。

    37、 研讨三:蚕的幼虫在生长过程中需要什么?研讨三:蚕的幼虫在生长过程中需要什么? 蚕的幼虫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充足的食物,还要注 意保持蚕盒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活动总结结论。 学生交流讨论, 根据养蚕宝宝的 经验总结。 形成对蚕幼虫的 生命需求、生命 活动现象及生长 变化过程的认 识。 4.科学拓展 拓展一:观察蚕的蜕皮拓展一:观察蚕的蜕皮 播放视频观察蚕宝宝蜕皮 教师总结: 蜕皮:蜕皮: (1)含义:蚕生长到一定的阶段,会长出新皮, 换下旧皮,这叫蜕皮。 (2)原因:蚕蜕皮是因为蚕的外皮不会随着蚕 体的增长而增长,所以当它的身体增长到一定程 度时 ,蚕就会换下较小的旧皮。 (3)次数:蚕从蚁蚕到结

    38、茧前会蜕 4 次皮。 眠:眠: (1)含义:蚕在蜕皮前,不吃也不动,好像睡 着了一样,称作“眠” 。 (2)时长:眠期长短不一,从数小时到一天。 熟蚕:熟蚕: 幼虫发育到 5 龄末期, 逐渐停止取食, 蚕体收缩, 排空消化道,呈透明状,此时叫熟蚕,开始吐丝。 拓展二: 播放视频观察蚕的吐丝结茧 教师点拨: 蚕到了 5 龄末期(蜕皮四次以后的 58 天),就逐 渐体现出老熟的特征:先是排出的粪便由硬变 软,由墨绿色变成叶绿色,在吐丝前会排泄出像 观看视频 观看视频 蚕将会怎样变 化?这是学生非 常感兴趣的问 题,需要学生在 养蚕的过程中细 心观察,为接下 来蚕吐丝结茧做 好准备。本课拓 展部分是

    39、指导学 生为蚕结茧做准 备及观察蚕吐丝 的过程。蚕吐丝 结茧时需要借助 外界物体固着吐 出的丝。指导学 生用纸板做成的 小格子,将其放 在蚕房中。 水样的排泄物;食欲减退,食量下降;前部消化 管空虚,胸部呈透明状;继而完全停食,体躯缩 短,腹部也趋向透明,蚕体头、胸部昂起,口吐 丝缕,上下左右摆动寻找营茧场所,此时的蚕称 为熟蚕或适熟蚕。熟蚕不进食,并且它的身体发 黄发亮后,就要开始吐丝了。 在蚕房中搭些小架子,或用纸做一些小格 子,为 蚕宝宝结茧做准备。一 旦发现蚕成熟了,就可以 把它们放在架子或格子房上;如果没有架子或格 子房,蚕也会在盒子的角落里结茧。 观察蚕吐丝的过程。用图画记录下来。

    40、 完成蚕吐丝的图 画记录 作业布置 完成同步练习题 课后作业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蚕的幼虫生长过程 中伴随着眠和蜕皮现象;蚕的生长发育需要适宜 的温度、水分、氧气和食物;蚕的身体能够感知 外界环境的刺激;蚕的幼虫分为头、胸、腹三 部分;身体由口、眼、足、气门等结构,与取食、 运动、呼吸等功能相适应。对养蚕活动和研究蚕 的生长变化保持浓厚的兴趣,领悟生命的可爱和 可贵,懂得珍爱生命。 思考小结内容, 巩固学习知识。 板书 2.3 蚕长大了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蚕其貌不扬的外表,甚至说那笨拙的样子会有一 种令人生厌的感觉,可它却有一种默默无闻、一 心吐丝造福人类的可贵品质。人们的记

    41、忆中早已 教学反思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下教科版小学科学三下 2.42.4蚕变了新模样教案蚕变了新模样教案 课题 蚕变了新模样 单元 二单元 学科 科学 年级 三年级 学情 分析 对于没有养过蚕的学生,在观察蚕吐丝结茧的过程中,一定会有新的发现,需要和同学交流, 也有很多问题急切地想要知道答案。例如,蚕为什么要结茧把自己包起来,茧里面的蚕变成什 么样子了?学生带着问题观察蚕蛹的生命特征,比较蚕蛹和蚕的幼虫的相同和不同,分析哪些 器官是新发育出来的,这些学习活动对认识蚕的一生具有重要意义。 没有了笨笨虫的形象,取而代之的是一个被美化 的、可爱的小生命。 今天,在进行蚕的身体结构认识的教学环节中, 当

    42、我把一幅栩栩如生的蚕的图片出示在学生面 前时,部分学生都把脸转到一边,并不停地说: “真恶心。 ”个别几个学生虽没有做出那么强烈 的反应,但也只是为了免遭老师的批评。我当时 确实很气愤,可转念一想,如果换成我,不了解 蚕吐丝的本领,看到这样一个面目可憎的小生 命,也会有恶心的感觉。要想深刻地了解剖析一 种事物,需要建立在对它良好的第一印象的基础 上。我向学生们生动地讲解了蚕这么小的生命, 却能吐出那么多的蚕丝,人们用这些蚕丝织成了 许多精美的丝织品。学生的心理在一点点变化, 由厌恶到惊叹再到喜爱,我抓住这个契机,问同 学们: “你们喜欢蚕吗?”学生们都毫不犹豫地 回答喜欢。于是我就让学生们带着

    43、这种喜欢之情 再去观察这个小生命,研究一下它身体结构的特 点。学生都愉快地投入其中,其乐融融,最初的 厌恶之感已消失得无影无踪。 学习 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 蚕蛹是由蚕的幼虫发育来的,是蚕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 2. 蚕蛹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身体外部特征与幼虫区别很大。 3. 蚕茧具有保护蚕蛹的作用。 科学探究目标 1. 能基于课前观察,概括蚕吐丝结茧的过程,并与同学交流。 2. 能够根据观察获得的信息,推测蚕茧中有蛹,及蚕蛹身体可能发生的变化。 3. 会用比较的方法研究蚕蛹与幼虫的相同与不同,建议两者之间的关系。 4. 能用画图的方法记录蚕蛹的外部形态特征。 科学态度目标

    44、1. 能坚持长期观察,及时记录蚕吐丝结茧的过程。 2. 对蚕的生长变化保持浓厚的探究兴趣。 3. 真实记录并描述自己观察到的现象。 4. 在与同学交流过程中能接纳他人的观点,完善自己的探究。 重点 观察蚕吐丝结茧的过程,描述蚕茧的特征。观察蚕茧中的蚕蛹,比较蚕蛹与蚕的幼虫的相同和 不同。 难点 思考蚕蛹对蚕起到什么作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 新课聚焦 (出示蚕吐丝结茧图片) 提问: 蚕为什么要做个茧把自己包裹起来呢?茧里的 蚕变成什么样子了?它们还活着吗?我们怎么 知道? 聚焦: 聚焦:蚕茧是怎样形成的?蚕茧中的蚕蛹又是什 么样子的呢? 教师点拨: 蚕茧的形

    45、成:蚕吐丝了,许多蚕的幼虫都被蚕丝 包裹了起来,形成了蚕茧。 蚕茧的样子:拿着蚕茧摇一摇,放在耳边会听见 声音,还能感觉到里面有东西在动。对着光亮照 学生猜测,交流 回答 学生猜测 在这个环节中, 既让学生充分交 流了蚕吐丝结茧 的过程,又通过 猜测茧中蚕的身 体的变化而引出 课题。学生在这 个环节中既对之 前蚕的形态作了 一些概括,又为 本课的学习做了 铺垫,引发观察 兴趣。 一照,可以看见蚕茧里有一个纺锤形的影子。我 们用剪刀小心地把蚕茧剪开,会看到茧内有一个 体型短粗的深褐色的东西,它与蚕的身体结构有 许多相似之处,这就是蚕宝宝变成的蛹。 今天我们一起来观察蚕的新模样, (板书课题: 蚕

    46、变了新模样) 2. 科学探索 探索一:描述我们观察到的蚕吐丝结茧的过程并探索一:描述我们观察到的蚕吐丝结茧的过程并 交流。交流。 播放视频温故知新:观察蚕的吐丝结茧 猜测蚕宝宝在蚕茧里面有什么变化,首先应对蚕 茧进行细致观察,看能否发现一些有价值的线 索,我们该如何观察蚕茧呢? 观察准备:熟蚕、硬纸板搭的格子房。 观察方法:重点观察蚕的行为及丝的特点。 观察分析: 图 1 是即将 5 龄蚕,这时的蚕身体缩短,发黄而 透明; 图 2 是蚕依托用纸做的格子房吐丝的全景图; 图 3 是蚕吐丝的样子,此时蚕体头胸昂起,口吐 丝缕,头部来回摆动寻找可以固定蚕丝的地方; 图 4 是蚕已经用蚕丝将自己包裹起

    47、来的样子,这 时的蚕丝尚少,可以看到蚕的身体已经开始变黄 观看视频 我们可以从蚕茧 的大小、形状、 颜色、质量等方 面进行研究。 准备材料并观察 蚕的行为和丝的 特点,并记录数 据。 通过观察描述我 们看到的蚕吐丝 结茧的过程。 在上节课最后阶 段,我们一起观 看了蚕吐丝结茧 的过程,这节课 通过观看视频对 蚕吐丝结茧的过 程温故知新。 变干。蚕吐丝结茧时,它的头总是时而抬高,时 而垂下,并不停地来回摆动,将自己的身体包裹 在里面; 图 5 是一个蚕已经被完全包裹在里面的完整的蚕 茧。 观察记录: 蚕在吐丝的时候,头部以 S 形或 8 字形方式摆动 进行吐丝。 蚕在吐丝前后的变化: (1)吐丝

    48、前, 蚕食欲下降, 躯体发黄发亮, 变透明。 (2)吐丝时,身体运动,头来回晃动。 (3)吐丝后,蚕身体变小,潜伏在茧内。 观察结果:熟蚕吐丝结茧需要经历结制茧网、结 制茧衣、结制茧层、结制蛹衬四个过程。 探索二:观察蚕茧中的蚕蛹。探索二:观察蚕茧中的蚕蛹。 1.观察蚕茧 (1)形状:椭圆形 (2)大小不同,长约 34cm,宽约 2cm。 (3)颜色:白色、黄色等。 (4)将蚕茧用热水浸泡,可以将蚕茧剥开。一只蚕 所得到的蚕丝长度一般为 1000 米左右。 2.观察蚕蛹 (1)从蚕茧中取出蚕蛹。 将蚕茧倾斜竖起,让蚕蛹靠近下端。然后用剪刀 或刀片从上端剖开一个细口子即可。 播放视频观察蚕茧中的

    49、蚕蛹 (2)蚕蛹的结构等观察发现。 记录观察数据 观看视频并按照 操作步骤完成蚕 蛹的取出。 这个环节引导学 蚕蛹一般情况下不动,收到外界刺激时,蚕蛹的 体节会轻微弯曲。 蚕蛹的头部长出了触角,胸部长出了翅膀。 提问:推测:蛹还会变化吗?它会变成什么模样 呢? 点拨:蛹还会变化,因为它发育出了两对翅膀, 之后会变成蚕蛾。 在剪开的蚕茧里发现了一层蜕下来的皮,它是蚕 吐完丝化成蚕蛹之前蜕下的第 5 次皮。蚕一生共 蜕皮 6 次,第 6 次是在化蛾之前。 观察记录总结: 还会变化。 生观察蚕茧和蚕 蛹,还可以与蚕 的幼虫阶段对比 观察,发现蚕茧 和蚕蛹有哪些外 形特征,在观察 过程中感受蚕茧 和蚕蛹对蚕的生 长发育的作用。 3. 交流研讨 研讨一:蚕蛹与蚕的幼虫有哪些相同与不同?研讨一:蚕蛹与蚕的幼虫有哪些相同与不同? 学生根据实验观 察,交流讨论它 通过对比观察, 发现蚕的幼虫和 相同点:都有头、胸、腹三部分,都有体节、气 门等。 不同点:蚕蛹与幼虫比较,蚕蛹的身体缩短了, 颜色由青白色变成深褐色,身上的体节减少了, 腹部的足消失了,长出了复眼,出现了盾片,已 有翅的雏形。 探索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0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表格式教案.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386622.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