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劳动力供给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第二章劳动力供给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二 劳动力 供给 课件
- 资源描述:
-
1、劳动经济学劳动经济学第二章第二章 劳动力供给劳动力供给l2.1 劳动力供给概述劳动力供给概述l2.2 个人劳动力供给个人劳动力供给l2.3 家庭劳动力供给家庭劳动力供给 l2.4 社会劳动力供给社会劳动力供给l2.5 劳动力供给弹性劳动力供给弹性2.1 劳动力供给概述劳动力供给概述2.1.1 劳动力供给及类型劳动力供给及类型2.1.2 劳动力供给及其表达方式劳动力供给及其表达方式2.1.1 劳动力供给及类型劳动力供给及类型(一)劳动力界定(一)劳动力界定l1、从理论角度、从理论角度l(1)马克思)马克思l劳动(能)力:劳动(能)力:人人的身体即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人存在的、
2、每当人生生产产某种使用价值某种使用价值时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时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l(2)劳动经济学中)劳动经济学中l一般将劳动人口定义为:在一般将劳动人口定义为:在一定年龄范围一定年龄范围之内,之内,具有劳动具有劳动能力与就业要求能力与就业要求,能够从事某种职业劳动能够从事某种职业劳动的全部人口,包的全部人口,包括就业者和失业者。括就业者和失业者。l2、从现实角度、从现实角度l一指人的劳动能力。一指人的劳动能力。leg:“开发劳动力开发劳动力”l二指劳动者。二指劳动者。l eg:“管理劳动力管理劳动力”l三指一国家三指一国家/地区地区/部门劳动者总和。部门劳动者总和。l eg:“工业劳
3、动力工业劳动力”人力资源数量构成图人力资源数量构成图适龄就业人口老年就业人口少年就业人口失业人口求学人口家务劳动军队服役放弃寻找工作在押服刑等丧失劳动能力人口 少年人口少年人口 16 16 劳动适龄人口劳动适龄人口 男男6060女女55 55 老年人口老年人口 人口资源、人力资源、劳动力资源和人才资源之间的数量关系见图11。人才资源劳动力资源人力资源人口资源劳动力资源是人力资源的一部分,后者还包括尚未成为劳动力但未来能够成为劳动力的人口。劳动力资源是人力资源的一部分,后者还包括尚未成为劳动力但未来能够成为劳动力的人口。几个相关概念的关系人口或人口资源人力资源人口资源作为一个宏观的概念,侧重数量
4、,人才资源不但内涵小,而且侧重质量,人力资源概念介于两者之间,包含数量和质量两方面;劳动力资源与现实人力资源具有相同的外延,但劳动力资源较侧重数量;劳动力资源人才资源(二)劳动力供给的类型(二)劳动力供给的类型l1、劳动力供给的含义、劳动力供给的含义l1)定义定义 是指在一定的市场工资率是指在一定的市场工资率(W)下,劳动力供给的决策)下,劳动力供给的决策主体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劳动主体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劳动时间时间/量。量。2)内涵内涵l从从质的角度质的角度定义:定义:l 劳动力的劳动力的供给主体供给主体在一定的劳动条件在一定的劳动条件下自愿下自愿对对存在于主体之中的存在于主体之中的劳动力使用
5、权劳动力使用权的出让;的出让;l从从量的角度量的角度定义:定义:l 指一个指一个经济体经济体在某一段时间中在某一段时间中可以获可以获得的得的劳动者愿意提供的劳动者愿意提供的劳动能力的总和。劳动能力的总和。3)要要点点1.个体决策个体决策2.主体愿意主体愿意3.时间要素时间要素劳动力供给的意愿性包含两个含义:劳动力供给的意愿性包含两个含义:(1)劳动力供给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劳动力供给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eg:当时的工资水平高低、工作时间长短、个人和家庭的经济状况、:当时的工资水平高低、工作时间长短、个人和家庭的经济状况、人口规模与结构等人口规模与结构等(2)劳动力供给量不等同于劳动力的实际使
6、用)劳动力供给量不等同于劳动力的实际使用量或称实际就业人数。量或称实际就业人数。eg:现有工资水平较高,一部分劳动者愿意提供劳动力,但因为找:现有工资水平较高,一部分劳动者愿意提供劳动力,但因为找不到工作而失业。即取决于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和用人单位的选不到工作而失业。即取决于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和用人单位的选择意愿。择意愿。主体愿意主体愿意1)劳动能力的总和不仅包括劳动力的数量,还包括)劳动能力的总和不仅包括劳动力的数量,还包括劳动者愿意提供的劳动时间和强度等。劳动者愿意提供的劳动时间和强度等。2)一般假设满足社会规定工作时间的要求。)一般假设满足社会规定工作时间的要求。3)考察短期劳动力供给:)考
7、察短期劳动力供给:关注某天、某月或某年的供给关注某天、某月或某年的供给数量;数量;考察长期劳动力供给:考察长期劳动力供给:从人口的波动和从人口的波动和L供的变化角度,供的变化角度,对未来对未来3年、年、5年或更长时期的劳年或更长时期的劳L供趋势进行分析和预测。供趋势进行分析和预测。时间要素时间要素2、劳动力供给的类型、劳动力供给的类型l分类依据:分类依据:供给主体的不同。供给主体的不同。l类别:类别:l1)个人劳动力供给)个人劳动力供给l2)家庭劳动力供给)家庭劳动力供给l3)社会劳动力供给)社会劳动力供给1)个人劳动力供给)个人劳动力供给l定义:定义:l劳动者劳动者个人个人一生中一生中各个阶
8、段各个阶段向社会提供的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劳动总量总量。l一般而言一般而言:l青年青年L供供 较少;较少;l中年中年L供供 较多;较多;l接近退休接近退休L供供 甚少(社会工作时间逐渐减少甚少(社会工作时间逐渐减少直至为直至为0)。)。2)家庭劳动力供给)家庭劳动力供给l定义:定义:l指从家庭成立(结婚)指从家庭成立(结婚)家庭解体(丧偶或离家庭解体(丧偶或离异),家庭全体成员向社会提供的异),家庭全体成员向社会提供的L总。总。l一般一般:子女越多子女越多子女受教育时间子女受教育时间越长越长父母的劳动力父母的劳动力供给越多供给越多3)社会劳动力供给)社会劳动力供给l定义:定义:l一个社会一定时期劳
9、动力供给总量。一个社会一定时期劳动力供给总量。l特征:特征:l不稳定不稳定l(受适龄劳动人口、工资制度等多种因素影响)(受适龄劳动人口、工资制度等多种因素影响)补充:劳动力供给假设补充:劳动力供给假设 劳动力供给主体的目标假设:劳动力供给主体的目标假设:以追求效用最大化为主要目标以追求效用最大化为主要目标效用来自效用来自:供给主体在市场劳动时间内获得的供给主体在市场劳动时间内获得的+从闲暇时从闲暇时间中获得的效用。间中获得的效用。市场环境假设市场环境假设 完全竞争、不完全竞争、垄断性市场完全竞争、不完全竞争、垄断性市场 关于劳动力质量的假设关于劳动力质量的假设 是否同质?是否同质?2.1.2
10、劳动力供给及其表达方劳动力供给及其表达方式式1 1、劳动力供给函数、劳动力供给函数1 1)多种因素影响下的劳动力供给函数)多种因素影响下的劳动力供给函数S=f S=f(X X 1 1 ,X X 2 2 ,X X 3 3 X X n n)2)工资率影响下的劳动力供给函数:)工资率影响下的劳动力供给函数:假设:其他条件不变,工资率是影响劳动力供给的唯一假设:其他条件不变,工资率是影响劳动力供给的唯一因素因素 S=f (W)劳动力供给劳动力供给影响劳动力供给的因素影响劳动力供给的因素2 2、劳动力供给表、劳动力供给表3、劳动力供给曲线、劳动力供给曲线(图(图2-1)工资率(W,元/每小时)劳动力供给
11、量(S,人)组合1.5150a2.0200b2.5280c3.0380d3.5500e4.0700f表2-1 劳动力供给表工资率012345劳动力供给量(人)劳动力供给量(人)100200 300 400 500 600700abcdefS是一平滑曲线的原因:假定工资率与劳动力供给无限可分。S:从左下到右上倾斜的曲线;S2.2 个人劳动力供给个人劳动力供给分析劳动力供给的分析劳动力供给的基本出发点基本出发点:效用最大化效用最大化2.2.1 效用理论和时间效用2.2.2 劳动与闲暇的选择无差异曲线2.2.3 预算约束线2.2.4 约束条件下的效用最大化2.2.5 约束条件变化与最佳时间结构的调整
12、2.2.6 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2.2.1 效用理论和时间效用效用理论和时间效用(一)效用(一)效用1、定义:定义:是指商品或者服务存在于消费者心中的满足欲是指商品或者服务存在于消费者心中的满足欲望或需要的能力。望或需要的能力。即效用就是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或劳务即效用就是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或劳务时的满足程度。时的满足程度。2、一种商品或服务、一种商品或服务对消费者是否有效取决于:对消费者是否有效取决于:消费者对其是否有欲望;消费者对其是否有欲望;其是否具有满足消费者欲望的能力。其是否具有满足消费者欲望的能力。3、为了、为了衡量效用与满意度之间的关系衡量效用与满意度之间的关系,相继,相继提出了基数效用
13、论和序数效用论。提出了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二)总效用与边际效用(二)总效用与边际效用总效用:总效用: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消费一定数量的商品或劳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消费一定数量的商品或劳务务所得到的效用总量或满足总和所得到的效用总量或满足总和。边际效用:边际效用:每增加一个单位商品或劳务的消费所得到的每增加一个单位商品或劳务的消费所得到的总效总效用增量。用增量。即即 边际效用边际效用=总效用的改变量总效用的改变量/商品消费量的改变量商品消费量的改变量 一般来说:随着消费量的增加,边际效用是递减的。一般来说:随着消费量的增加,边际效用是递减的。(a)总效用曲线 (b)边际效用曲线 TUMUQ
14、q根据表根据表2-2画出的画出的TU和和MU曲线:曲线:Q1、TU随消费量随消费量而以递减的速度而以递减的速度增加,达到消费饱和点时,增加,达到消费饱和点时,TU不不再增加,曲线为水平状。再增加,曲线为水平状。2、MU随消费量随消费量而而递减;递减;3、TU和和MU间的关间的关系:系:MU为正时,为正时,TU,MU=0时,时,TU的的增加停止。增加停止。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消费某一商品时,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消费某一商品时,随着消费量的增加,该随着消费量的增加,该商品的边际效用商品的边际效用或或总效用增量总效用增量趋于递减。趋于递减。(三)时间效用(三)时间效用
15、余暇时间可以带来效用收入也是一种效用人们面临的是牺牲收入增加余暇时间,还是增加劳动时间以提高收入的选择2.2.2 劳动与闲暇的选择劳动与闲暇的选择无差异曲线无差异曲线l1、无差异曲线(、无差异曲线(indifference cure)l含义:含义:l表示表示给个人带来某一特定水平效用或满足的实给个人带来某一特定水平效用或满足的实际收入和闲暇时间的组合。际收入和闲暇时间的组合。l图形形式图形形式即为:某一坐标系中具有相同效用的即为:某一坐标系中具有相同效用的组合所代表的点所连接而成的曲线。组合所代表的点所连接而成的曲线。2、闲暇、闲暇 收入无差异曲线图形收入无差异曲线图形收入Y时间HBAAyay
16、bha ha hbU1U0O图2-2 无差异曲线1、在图上A,B两点的组合,对主体的效用相同;2、U1 U0,具有优先的选择顺序;3、主体的选择偏好系统。闲暇时间劳动时间无差异曲线的特征(无差异曲线的特征(P50)向右下方倾斜向右下方倾斜密集性密集性离原点越远,效用越大离原点越远,效用越大不能相交不能相交斜率为负,凸向原点(边际替斜率为负,凸向原点(边际替代率递减)代率递减)3 无差异曲线的边际替代率无差异曲线的边际替代率 若若h=0,MRS就是与就是与无差异曲线相切于某点的切线的斜率。(参照P50图2-3 边际替代率)其经济含义经济含义是在主体保持效用不变的条件下,增加(减少)一些余暇时间,
17、需要减少(增加)多少劳动收入。公式:公式:MRS=h/y=-收入的边际效用余暇的边际效用 无差异曲线上每一个点都表示一个闲暇与收入的组合,任何一个组合与其他组合相较,闲暇与收入之间的替代比值均不同。因此边际替代率有无数个值,并且在曲线上从左向右切线由比较陡峭变得比较平缓,表示边际替代率递减。边际替代率绝对值的递减是无差异曲边际替代率绝对值的递减是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的原因。线凸向原点的原因。2.2.3 预算(收入)约束线预算(收入)约束线表示个人在表示个人在时间时间和和劳动能力状况劳动能力状况约束下,所能消费余暇和获得收入的最大组合线。约束下,所能消费余暇和获得收入的最大组合线。其斜率即为其斜率
18、即为个人放弃余暇从而获得收入的比率个人放弃余暇从而获得收入的比率,即,即工资率工资率,亦可以看做余暇的机亦可以看做余暇的机会成本。会成本。Y闲暇 劳动预算约束线OTan=OYOH劳动收入时间在约束线在约束线内内的任一点的任一点所表示的余暇和收入所表示的余暇和收入的组合,均的组合,均无法实现无法实现效用最大化;效用最大化;在约束线在约束线外外的任一点的任一点所示的组合,在既定所示的组合,在既定的可支配时间和劳动的可支配时间和劳动能力和能力和条件下是无法条件下是无法达到的达到的。图2-4 收入约束线MN图2-5 个人预算约束线的决定h1 h2 h3Yy3y4y2y1O时间H1)假设个人可支配时间)
19、假设个人可支配时间h1,h2,h3,劳动能劳动能力相同,故力相同,故W相同相同,三条约束线平行。,三条约束线平行。得出:因为得出:因为h1h2 h3,所以,所以y1y2 y32)假设个人)假设个人可支配时间同为可支配时间同为h1,劳动能力,劳动能力有差异,故有差异,故W不相同。不相同。可看出:可看出:W1 W4,则收入,则收入y1y4。结论:结论:预算约束线的形状取预算约束线的形状取决于个人可支配的时间及劳决于个人可支配的时间及劳动能力状况。动能力状况。2.2.4 约束条件下的效用最大化约束条件下的效用最大化主体均衡:主体均衡:余暇-收入无差异曲线说明个人的主观愿望和偏好,收入约束线反映个人的
20、现实条件。主体均衡主体均衡即在资源约束的条件下余暇与收入的组合能使主体获得最大效用的状态。主体均衡的条件:主体均衡的条件:W=MRS 即工资率=边际替代率图2-6 主体均衡图U3U2U1AC收入Y时间HByAhAONM无差异曲线在点无差异曲线在点A的斜率与收的斜率与收入约束线的斜率相等入约束线的斜率相等而而收入约束线的斜率收入约束线的斜率是个人放是个人放弃余暇从事劳动从而获得收入弃余暇从事劳动从而获得收入的比率,的比率,即工资率即工资率W;无差异曲线无差异曲线A点的斜率点的斜率是余暇是余暇代替劳动收入的代替劳动收入的边际替代率边际替代率MRS。主体均衡的条件:主体均衡的条件:W=MRS。闲暇时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