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糖代谢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第九章糖代谢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九 代谢 课件
- 资源描述:
-
1、第九章 糖代谢第第 一一 节节 概概 述述糖的有氧氧化糖的有氧氧化指在机体氧供应充指在机体氧供应充足时,足时,葡萄糖彻底氧化成葡萄糖彻底氧化成和和,并释放出并释放出的过程。是机体主要供的过程。是机体主要供能方式。能方式。*部位部位:胞液及线粒体胞液及线粒体 有氧氧化的反应过程有氧氧化的反应过程 第一阶段:酵解途径第一阶段:酵解途径 第二阶段:丙酮酸的氧化脱羧第二阶段:丙酮酸的氧化脱羧 第三阶段:三羧酸循环第三阶段:三羧酸循环 葡萄糖葡萄糖第四阶段:氧化磷酸化第四阶段:氧化磷酸化 丙酮酸丙酮酸 乙酰乙酰CoA CO2 NADH+H+FADH2H2O O ATP ADP TCA循环循环 胞液胞液
2、线粒体线粒体 糖原糖原 三酯酰甘油三酯酰甘油 蛋白质蛋白质 葡萄糖葡萄糖 脂肪酸脂肪酸+甘油甘油 氨基酸氨基酸 乙酰乙酰CoA 呼吸链呼吸链 ADP+Pi ATP 生物氧化的一般过程生物氧化的一般过程 葡萄糖葡萄糖 酵解途径酵解途径 丙酮酸丙酮酸 有氧有氧 无氧无氧 H2O及及CO2 乳酸乳酸 糖异生途径糖异生途径 乳酸、氨基酸、甘油乳酸、氨基酸、甘油 糖原糖原 肝糖原分解肝糖原分解 糖原合成糖原合成 磷酸戊糖途径磷酸戊糖途径 核糖核糖 +NADPH+H+淀粉淀粉 消化与吸收消化与吸收 ATP 二、糖的消化与吸收二、糖的消化与吸收(一)糖的消化(一)糖的消化人类食物中的糖主要有植物淀粉、动人类
3、食物中的糖主要有植物淀粉、动物糖原以及麦芽糖、蔗糖、乳糖、葡萄糖物糖原以及麦芽糖、蔗糖、乳糖、葡萄糖等,其中以等,其中以淀粉淀粉为主。为主。消化部位:消化部位:主要在小肠,少量在口腔主要在小肠,少量在口腔淀粉淀粉 麦芽糖麦芽糖+麦芽三糖麦芽三糖(40%)(25%)-临界糊精临界糊精+异麦芽糖异麦芽糖 (30%)(5%)葡萄糖葡萄糖 唾液中的唾液中的-淀粉酶淀粉酶 -葡萄糖苷酶葡萄糖苷酶 -临界糊精酶临界糊精酶 消化过程消化过程 肠粘膜肠粘膜上皮细胞上皮细胞刷状缘刷状缘 胃胃 口腔口腔 肠腔肠腔 胰液中的胰液中的-淀粉酶淀粉酶 糖原磷酸化酶糖原磷酸化酶1-磷酸葡萄糖纤维素酶纤维素酶食物中含有的大
4、量纤维素,因人体食物中含有的大量纤维素,因人体内无内无-糖苷酶而不能对其分解利用,但却糖苷酶而不能对其分解利用,但却具有刺激肠蠕动等作用,也是维持健康具有刺激肠蠕动等作用,也是维持健康所必需。所必需。(二)糖的吸收(二)糖的吸收1.吸收部位:吸收部位:小肠上段小肠上段 2.吸收形式吸收形式:单单 糖糖 3.协同运输协同运输 高浓度Na高浓度葡萄糖血糖血糖各种组织各种组织氧化分解为氧化分解为CO2,H2O,ATP糖原糖原氨基酸氨基酸,脂肪脂肪糖尿糖尿160mg/ml 1、需氧分解、有氧氧化、有氧呼吸、需氧分解、有氧氧化、有氧呼吸 Glucose+O2 CO2+H2O特点:需要氧气,特点:需要氧气
5、,CO2 是分解产物,产生大量能量是分解产物,产生大量能量糖代谢过程占主导地位,产生的能量最多。糖代谢过程占主导地位,产生的能量最多。2、不需氧分解、无氧氧化、无氧呼吸、不需氧分解、无氧氧化、无氧呼吸、酵解酵解 Glucose 丙酮酸丙酮酸乳酸乳酸+能量能量 特点:分解产物是乳酸,放出少量能量特点:分解产物是乳酸,放出少量能量四四、糖的分解代谢的主要途径、糖的分解代谢的主要途径糖的分解代谢糖的分解代谢1.有氧呼吸有氧呼吸(有氧氧化有氧氧化)C6H12O6+6O2 6CO2+6H2O1摩尔葡萄糖完全分解为摩尔葡萄糖完全分解为H2O和和CO2,可释放可释放2870干焦干焦的自由能的自由能C6H12
6、O6C6H12O62.无氧呼吸无氧呼吸(无氧氧化无氧氧化)第第 二二 节节糖酵解糖酵解 一、糖酵解的反应过程一、糖酵解的反应过程 *糖酵解的定义糖酵解的定义*糖酵解的反应部位:胞浆(胞液)糖酵解的反应部位:胞浆(胞液)是将葡萄糖降解为丙酮酸并伴随着是将葡萄糖降解为丙酮酸并伴随着ATP生生成的一系列反应,是生物体内普遍存在的葡萄成的一系列反应,是生物体内普遍存在的葡萄糖 降 解 的 途 径。该 途 径 也 称 作糖 降 解 的 途 径。该 途 径 也 称 作 E m b d e n-Meyethof-Parnas途径,简称途径,简称途径途径EMP的化学历程 糖原(或淀粉糖原(或淀粉)1-磷酸葡萄
7、糖磷酸葡萄糖6-磷酸葡萄糖磷酸葡萄糖6-磷酸果糖磷酸果糖1,6-二磷酸果糖二磷酸果糖3-磷酸磷酸甘油甘油醛醛磷酸二羟丙酮磷酸二羟丙酮2 1,3-二磷酸甘油酸二磷酸甘油酸2 3-磷酸甘油酸磷酸甘油酸2 2-磷酸甘油酸磷酸甘油酸2 磷酸烯醇丙酮酸磷酸烯醇丙酮酸2 丙酮酸丙酮酸第第一一阶阶段段第第二二阶阶段段第第三三阶阶段段葡萄糖葡萄糖葡萄糖的磷酸化葡萄糖的磷酸化磷酸己糖的裂解磷酸己糖的裂解丙酮酸和丙酮酸和ATP的生成的生成第一阶段:葡萄糖的磷酸化第一阶段:葡萄糖的磷酸化ATP ADPATPADP葡萄糖激酶葡萄糖激酶磷酸果磷酸果糖激酶糖激酶异构酶异构酶 葡萄糖葡萄糖磷酸化为磷酸化为6-磷酸葡萄糖磷酸
8、葡萄糖Glu G-6-P F-6-P F-1,6-2PATP ADP ATP ADP 1,3-1,3-二磷酸甘油酸二磷酸甘油酸3-3-磷酸甘油酸磷酸甘油酸2-2-磷酸甘油酸磷酸甘油酸烯醇式烯醇式丙酮酸丙酮酸磷酸二磷酸二羟丙酮羟丙酮3-3-磷酸磷酸甘油醛甘油醛NAD+NADH+H+ADPATPADPATP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葡萄糖葡萄糖 O CH2HO H HOOHH OH H OH H H6-6-磷酸葡萄糖磷酸葡萄糖 P P O CH2OH HOOHH OH H OH H H丙酮酸丙酮酸ATP ADPMg2+己糖磷酸激酶己糖磷酸激酶葡萄糖磷酸化是葡萄糖活化的一种形式葡萄糖磷酸化是葡
9、萄糖活化的一种形式,有利于它进一步参加合成和分解代谢;使进有利于它进一步参加合成和分解代谢;使进入细胞的葡萄糖不再逸出胞外。入细胞的葡萄糖不再逸出胞外。6-磷酸葡萄糖磷酸葡萄糖转变为转变为 6-磷酸果糖磷酸果糖 磷酸己糖异构酶磷酸己糖异构酶GluG-6-PF-6-PF-1,6-2PATPADPATPADP1,3-1,3-二磷酸甘油酸二磷酸甘油酸3-3-磷酸甘油酸磷酸甘油酸2-2-磷酸甘油酸磷酸甘油酸丙酮酸丙酮酸磷酸二磷酸二羟丙酮羟丙酮3-3-磷酸磷酸甘油醛甘油醛NAD+NADH+H+ADPATPADPATP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6-6-磷酸葡萄糖磷酸葡萄糖 P P O CH2OH H
10、OOHH OH H OH H H6-6-磷酸果糖磷酸果糖 6-磷酸果糖磷酸果糖转变为转变为1,6-双磷酸果糖双磷酸果糖 ATP ADP Mg2+磷酸果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GluG-6-PF-6-PF-1,6-2PATPADPATPADP1,3-二磷酸甘油酸3-磷酸甘油酸2-磷酸甘油酸丙酮酸磷酸二羟丙酮3-磷酸甘油醛NAD+NADH+H+ADPATPADPATP磷酸烯醇式丙酮酸6-6-磷酸果糖磷酸果糖 1,6-1,6-二磷酸果糖二磷酸果糖第二阶段:第二阶段:磷酸己糖的裂解磷酸己糖的裂解醛缩酶醛缩酶异构酶异构酶CH2OHOCCCCCH2OOHOHOHHHP PP P1,6-1,6-双磷酸果糖双磷酸果
11、糖 磷酸己糖磷酸己糖裂解成裂解成2分子分子磷酸丙糖磷酸丙糖 醛缩酶醛缩酶GluG-6-PF-6-PF-1,6-2PATPADPATPADP1,3-1,3-二磷酸甘油酸二磷酸甘油酸3-3-磷酸甘油酸磷酸甘油酸2-2-磷酸甘油酸磷酸甘油酸丙酮酸丙酮酸磷酸二磷酸二羟丙酮羟丙酮3-3-磷酸磷酸甘油醛甘油醛NAD+NADH+H+ADPATPADPATP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磷酸二羟丙酮磷酸二羟丙酮 3-3-磷酸甘油醛磷酸甘油醛 +CHOCHOHCHOHOHCH2POCH2P POCH2OHCOCH2POCH2P PO 磷酸丙糖的同分异构化磷酸丙糖的同分异构化磷酸丙糖异构酶磷酸丙糖异构酶 Glu
12、G-6-PF-6-PF-1,6-2PATPADPATPADP1,3-1,3-二磷酸甘油酸二磷酸甘油酸3-3-磷酸甘油酸磷酸甘油酸2-2-磷酸甘油酸磷酸甘油酸丙酮酸丙酮酸磷酸二磷酸二羟丙酮羟丙酮3-3-磷酸磷酸甘油醛甘油醛NAD+NADH+H+ADPATPADPATP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3-3-磷酸甘油醛磷酸甘油醛 CHOCHOHCHOHOHCH2POCH2P PO磷酸二羟丙酮磷酸二羟丙酮 CH2OHCOCH2POCH2P PO第三阶段:磷酸烯醇式丙酮酸、丙酮酸和第三阶段:磷酸烯醇式丙酮酸、丙酮酸和ATP的生成的生成NAD+NADH+H+PiADP ATPH2OMg或或MnATP A
13、DP 丙酮酸丙酮酸PEP丙酮酸激酶丙酮酸激酶脱氢酶脱氢酶激酶激酶变变位位酶酶烯醇化酶烯醇化酶(5)3-磷酸甘油醛磷酸甘油醛氧化为氧化为1,3-二磷酸甘油酸二磷酸甘油酸 Pi、NAD+NADH+H+3-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luG-6-PF-6-PF-1,6-2PATPADPATPADP1,3-,3-二磷酸甘油酸二磷酸甘油酸3-3-磷酸甘油酸磷酸甘油酸2-2-磷酸甘油酸磷酸甘油酸丙酮酸丙酮酸磷酸二磷酸二羟丙酮羟丙酮3-3-磷酸磷酸甘油醛甘油醛NAD+NADH+H+ADPATPADPATP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3-3-磷酸甘油醛磷酸甘油醛 CHOCHOHCHOHOHCH2
14、POCH2P PO1,3-1,3-二磷酸二磷酸甘油酸甘油酸 O=CCOHCH2POP POP PO此酶含巯基,碘乙酸可强烈抑制其活性此酶含巯基,碘乙酸可强烈抑制其活性糖酵解中唯一糖酵解中唯一的的脱氢反应脱氢反应ADP ATP 磷酸甘油酸激酶磷酸甘油酸激酶 GluG-6-PF-6-PF-1,6-2PATPADPATPADP1,3-,3-二磷酸甘油酸二磷酸甘油酸3-3-磷酸甘油酸磷酸甘油酸2-2-磷酸甘油酸磷酸甘油酸丙酮酸丙酮酸磷酸二磷酸二羟丙酮羟丙酮3-磷酸磷酸甘油醛甘油醛NAD+NADH+H+ADPATPADPATP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在上述反应中,底物分子内部能量重新在上述反应
15、中,底物分子内部能量重新分布,生成高能键,使分布,生成高能键,使ADPADP磷酸化生成磷酸化生成ATPATP的的过程,称为过程,称为底物水平磷酸化。底物水平磷酸化。1,3-1,3-二磷酸二磷酸甘油酸甘油酸O=CCOHCH2POP POP PO3-3-磷酸甘油酸磷酸甘油酸 COOHCOHCH2POP PO这是糖酵解中第一次这是糖酵解中第一次底物水平磷酸化反应底物水平磷酸化反应(7)3-磷酸甘油酸磷酸甘油酸转变为转变为2-磷酸甘油酸磷酸甘油酸 酸磷甘油酸酸磷甘油酸变位酶变位酶GluG-6-PF-6-PF-1,6-2PATPADPATPADP1,3-1,3-二磷酸甘油酸二磷酸甘油酸3-3-磷酸甘油酸
16、磷酸甘油酸2-2-磷酸甘油酸磷酸甘油酸丙酮酸丙酮酸磷酸二磷酸二羟丙酮羟丙酮3-3-磷酸磷酸甘油醛甘油醛NAD+NADH+H+ADPATPADPATP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3-3-磷酸甘油酸磷酸甘油酸 COOHCOHCH2POP PO2-2-磷酸甘油酸磷酸甘油酸 COOHCCH2POP POOHOH(8)2-磷酸甘油酸磷酸甘油酸转变为转变为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烯醇化酶烯醇化酶GluG-6-PF-6-PF-1,6-2PATPADPATPADP1,3-1,3-二磷酸甘油酸二磷酸甘油酸3-3-磷酸甘油酸磷酸甘油酸2-2-磷酸甘油酸磷酸甘油酸丙酮酸丙酮酸磷酸二磷酸二羟丙酮羟丙酮3
17、-3-磷酸磷酸甘油醛甘油醛NAD+NADH+H+ADPATPADPATP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2-2-磷酸甘油酸磷酸甘油酸 COOHCCH2POP POOHOH+H2O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PEP)COOHCCH2P PO氟化物能与氟化物能与MgMg2+2+络合而抑制此酶活性络合而抑制此酶活性Mg2+或或Mn2+ADP ATP K+Mg2+丙酮酸激酶丙酮酸激酶GluG-6-PF-6-PF-1,6-2PATPADPATPADP1,3-二磷酸甘油酸二磷酸甘油酸3-磷酸甘油酸磷酸甘油酸2-磷酸甘油酸磷酸甘油酸烯醇式丙酮酸烯醇式丙酮酸磷酸二磷酸二羟丙酮羟丙酮3-磷酸磷酸甘油醛甘
18、油醛NAD+NADH+H+ADPATPADPATP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9)(9)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转变成转变成烯醇式丙酮酸烯醇式丙酮酸,并通过底物水平磷酸化生成并通过底物水平磷酸化生成ATP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COOHCCH2P PO烯醇式丙酮酸烯醇式丙酮酸 丙酮酸丙酮酸CCOOHCH2OHGluG-6-PF-6-PF-1,6-2PATPADPATPADP1,3-二磷酸甘油酸二磷酸甘油酸3-磷酸甘油酸磷酸甘油酸2-磷酸甘油酸磷酸甘油酸烯醇式丙酮酸烯醇式丙酮酸磷酸二磷酸二羟丙酮羟丙酮3-磷酸磷酸甘油醛甘油醛NAD+NADH+H+ADPATPADPATP磷
19、酸烯醇式丙酮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10)(10)丙酮酸的生成丙酮酸的生成烯醇式丙酮酸烯醇式丙酮酸 丙酮酸丙酮酸 COOHC=OCH3丙酮酸丙酮酸CCOOHCH2OH糖酵解中的反应类型:糖酵解中的反应类型:1.磷酸转移磷酸转移葡萄糖葡萄糖+ATP 6-P-葡萄糖葡萄糖+ADP2.磷酸移位磷酸移位3-P-甘油酸甘油酸 2-P-甘油酸甘油酸3.异构化异构化磷酸二羟丙酮磷酸二羟丙酮 3-P-甘油醛甘油醛4.脱水脱水2-P-磷酸甘油酸磷酸甘油酸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5.醇醛断裂醇醛断裂1,6-2P-果糖果糖 磷酸二羟丙酮磷酸二羟丙酮(DHAP)+3-P-甘油醛甘油醛果糖果糖己糖激酶己
20、糖激酶GluG-6-PF-6-PF-1,6-2PATPADPATPADP丙酮酸丙酮酸半乳糖半乳糖1-1-磷酸半乳糖磷酸半乳糖1-1-磷酸葡萄糖磷酸葡萄糖半乳糖激酶半乳糖激酶变位酶变位酶甘露糖甘露糖6-6-磷酸甘露糖磷酸甘露糖己糖激酶己糖激酶变位酶变位酶除葡萄糖外,其它己糖除葡萄糖外,其它己糖也可转变成也可转变成磷酸己糖磷酸己糖而进入而进入酵解途径。酵解途径。GluG-6-PF-6-PF-1,6-2PATP ADP ATPADP1,3-二磷酸甘油酸二磷酸甘油酸 3-磷酸甘油酸磷酸甘油酸 2-磷酸甘油酸磷酸甘油酸 丙丙 酮酮 酸酸 磷酸二羟丙酮磷酸二羟丙酮 3-磷酸甘油醛磷酸甘油醛 NAD+NAD
21、H+H+ADP ATP ADP ATP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糖酵解小结糖酵解小结 反应部位:胞浆反应部位:胞浆 糖酵解是一个不需氧的产能过程糖酵解是一个不需氧的产能过程 反应全过程中有三步不可逆的反应反应全过程中有三步不可逆的反应NAD+乳乳 酸酸 NADH+H+己糖激酶己糖激酶 6-磷酸果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1 丙酮酸激酶丙酮酸激酶 途径途径化学计量和生物学意义化学计量和生物学意义 总反应式总反应式:C6H12O6+2NAD+2ADP+2Pi 2C3H4O3+2NADH +2H+2ATP+2H2O 生物学意义生物学意义 是葡萄糖在生物体内进行有氧或无氧分解的共同途径是葡萄糖在生物
22、体内进行有氧或无氧分解的共同途径,通过糖通过糖酵解,生物体获得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酵解,生物体获得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形成多种重要的中间产物,为氨基酸、脂类合成提供碳骨架;形成多种重要的中间产物,为氨基酸、脂类合成提供碳骨架;为糖异生提供基本途径。为糖异生提供基本途径。能量计算能量计算:氧化一分子葡萄糖净生成氧化一分子葡萄糖净生成 2ATP 2NADH 6ATP 或或 4ATP 一分子葡萄糖分解成两分子丙酮酸,生成两分子一分子葡萄糖分解成两分子丙酮酸,生成两分子ATPATP和两分和两分子还原力子还原力NADHNADH糖酵解的生理意义糖酵解的生理意义1.1.在无氧条件下迅速提供能量在无氧条件
23、下迅速提供能量,供机体需要。供机体需要。如如:剧烈运动、人到高原剧烈运动、人到高原2.2.是某些细胞在不缺氧条件下的能量来源。是某些细胞在不缺氧条件下的能量来源。3.3.是某些病理情况下机体获得能量的方式。是某些病理情况下机体获得能量的方式。4.4.是糖的有氧氧化的前过程,亦是糖异生作用是糖的有氧氧化的前过程,亦是糖异生作用 大部分逆过程。大部分逆过程。6.6.若糖酵解过度,可因乳酸生成过多而导致乳酸酸中毒若糖酵解过度,可因乳酸生成过多而导致乳酸酸中毒5.5.糖酵解也是糖、脂肪和氨基酸代谢相联系的途径。糖酵解也是糖、脂肪和氨基酸代谢相联系的途径。肌肉收缩与肌肉收缩与糖酵解供能:糖酵解供能:、肌
24、肉内、肌肉内ATPATP含量很低;含量很低;结论:结论:糖酵解为肌肉收缩迅速提供能量糖酵解为肌肉收缩迅速提供能量、肌肉中磷酸肌酸储存的能量可、肌肉中磷酸肌酸储存的能量可 供肌肉收缩所急需的化学能供肌肉收缩所急需的化学能;、即使氧不缺乏,葡萄糖进行有氧氧化的过程比糖、即使氧不缺乏,葡萄糖进行有氧氧化的过程比糖 酵解长得多酵解长得多,来不及满足需要来不及满足需要;背景:背景:剧烈运动时剧烈运动时、肌肉局部血流不足,处于相对缺氧状态。、肌肉局部血流不足,处于相对缺氧状态。初到高原与初到高原与糖酵解供能:糖酵解供能:人初到高原,高原大气人初到高原,高原大气压低,易缺氧压低,易缺氧机体加强糖酵解以适机体
25、加强糖酵解以适应高原缺氧环境应高原缺氧环境海拔海拔 5000米米背景:结论:某些组织细胞与某些组织细胞与糖酵解供能:糖酵解供能:代谢极为活跃,即使不缺代谢极为活跃,即使不缺氧氧,也常由糖酵解提供部分能也常由糖酵解提供部分能量。量。成熟红细胞:成熟红细胞:视网膜、神经、白细胞、骨视网膜、神经、白细胞、骨髓、肿瘤细胞等髓、肿瘤细胞等:无线粒体,无法通过氧化磷无线粒体,无法通过氧化磷酸化获得能量,只能通过糖酵酸化获得能量,只能通过糖酵解获得能量。解获得能量。某些病理状态某些病理状态 与与糖酵解供能:糖酵解供能:严重贫血严重贫血大量失血大量失血呼吸障碍呼吸障碍肺及心血管肺及心血管等疾病等疾病二、糖酵解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