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专用)第九章 平面解析几何 第6节.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0年高考专用)第九章 平面解析几何 第6节.doc》由用户(LY520)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年高考专用第九章 平面解析几何 第6节 2020 年高 专用 第九 平面 解析几何 下载 _三轮冲刺_高考专区_数学_高中
- 资源描述:
-
1、第第 6 节节 抛物线抛物线 最新考纲 1.了解抛物线的实际背景,了解抛物线在刻画现实世界和解决实际问 题中的作用;2.掌握抛物线的定义、几何图形、标准方程及简单几何性质. 知 识 梳 理 1.抛物线的定义 (1)平面内与一个定点 F 和一条定直线 l(l 不过 F)的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叫作抛物 线.点 F 叫作抛物线的焦点,这条定直线 l 叫作抛物线的准线. (2)其数学表达式:M|MF|d(d 为点 M 到准线 l 的距离). 2.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与几何性质 图形 标准方程 y22px (p0) y2px(p0) x22py(p0) x2py(p0) p 的几何意义:焦点 F 到准线 l
2、的距离 性 质 顶点 O(0,0) 对称轴 y0 x0 焦点 F p 2,0 F p 2,0 F 0,p 2 F 0,p 2 离心率 e1 准线 方程 xp 2 xp 2 yp 2 yp 2 范围 x0,yR x0,yR y0,xR y0,xR 开口 方向 向右 向左 向上 向下 微点提醒 1.通径:过焦点且垂直于对称轴的弦长等于 2p,通径是过焦点最短的弦. 2.抛物线 y22px(p0)上一点 P(x0,y0)到焦点 F p 2,0 的距离|PF|x0 p 2,也称为 抛物线的焦半径. 基 础 自 测 1.判断下列结论正误(在括号内打“”或“”) (1)平面内与一个定点 F 和一条定直线
3、l 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一定是抛物 线.( ) (2)方程 yax2(a0)表示的曲线是焦点在 x 轴上的抛物线,且其焦点坐标是 a 4,0 ,准线方程是 x a 4.( ) (3)抛物线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 ) (4)若直线与抛物线只有一个交点,则直线与抛物线一定相切.( ) (5)过抛物线的焦点与抛物线对称轴垂直的直线被抛物线截得的线段叫作抛物线 的通径,那么抛物线 x22ay(a0)的通径长为 2a.( ) 解析 (1)当定点在定直线上时,轨迹为过定点 F 与定直线 l 垂直的一条直线,而 非抛物线. (2)方程 yax2(a0)可化为 x21 ay,是焦点在 y 轴上的
4、抛物线,且其焦点坐标是 0, 1 4a ,准线方程是 y 1 4a. (3)抛物线是只有一条对称轴的轴对称图形. (4)一条直线平行抛物线的对称轴,此时与抛物线只有一个交点,但不相切. 答案 (1) (2) (3) (4) (5) 2.(选修 21P75 练习 1 改编)顶点在原点,且过点 P(2,3)的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是_. 解析 设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是 y2kx 或 x2my,代入点 P(2,3),解得 k9 2, m4 3,所以 y 29 2x 或 x 24 3y. 答案 y29 2x 或 x 24 3y 3. (选修 21P76A7 改编)抛物线 y28x 上到其焦点 F 距离为 5
5、的点的个数为 _. 解析 设 P(x1,y1),则|PF|x125,得 x13,y1 2 6.故满足条件的点的个 数为 2. 答案 2 4.(2018 黄冈联考)已知方程 y24x 表示抛物线,且该抛物线的焦点到直线 xm 的距离为 4,则 m 的值为( ) A.5 B.3 或 5 C.2 或 6 D.6 解析 抛物线 y24x 的焦点为 F(1,0),它与直线 xm 的距离为 d|m1|4, m3 或 5. 答案 B 5.(2019 福州调研)设抛物线 y28x 上一点 P 到 y 轴的距离是 4,则点 P 到该抛物 线焦点的距离是( ) A.4 B.6 C.8 D.12 解析 如图所示,抛
6、物线的准线 l 的方程为 x2,F 是抛物线的焦点,过点 P 作 PAy 轴,垂足是 A,延长 PA 交直线 l 于点 B,则|AB|2.由于点 P 到 y 轴的 距离为 4, 则点 P 到准线 l 的距离|PB|426, 所以点 P 到焦点的距离|PF|PB| 6.故选 B. 答案 B 6.(2019 榆林检测)已知抛物线方程为 y28x,若过点 Q(2,0)的直线 l 与抛物线 有公共点,则直线 l 的斜率的取值范围是_. 解析 设直线 l 的方程为 yk(x2),代入抛物线方程,消去 y 整理得 k2x2(4k2 8)x4k20,当 k0 时,显然满足题意;当 k0 时,(4k28)24
7、k2 4k2 64(1k2)0,解得1k0 或 0k1,因此 k 的取值范围是1,1. 答案 1,1 考点一 抛物线的定义及应用 【例 1】 (1)(2019 厦门外国语模拟)已知抛物线 x22y 的焦点为 F,其上有两点 A(x1,y1),B(x2,y2)满足|AF|BF|2,则 y1x21y2x22( ) A.4 B.6 C.8 D.10 (2)(2019 豫南九校联考)若抛物线 y24x 的准线为 l,P 是抛物线上任意一点,则 P 到准线 l 的距离与 P 到直线 3x4y70 的距离之和的最小值是( ) A.2 B.13 5 C.14 5 D.3 解析 (1)由抛物线定义知|AF|y
8、11 2,|BF|y2 1 2,|AF|BF|y1y22,又 知 x212y1,x222y2,x21x222(y1y2)4,y1x21y2x22(y1y2)(x21 x22)246. (2)由抛物线定义可知点 P 到准线 l 的距离等于点 P 到焦点 F 的距离, 由抛物线 y2 4x 及直线方程 3x4y70 可得直线与抛物线相离, 点 P 到准线 l 的距离与 点 P 到直线 3x4y70 的距离之和的最小值为点 F(1,0)到直线 3x4y70 的距离,即 |37| 32422. 答案 (1)B (2)A 规律方法 应用抛物线定义的两个关键点 (1)由抛物线定义,把抛物线上点到焦点距离与
9、到准线距离相互转化. (2)注意灵活运用抛物线上一点 P(x0,y0)到焦点 F 的距离|PF|x0|p 2或|PF|y0| p 2. 【训练 1】 (1)动圆过点(1,0),且与直线 x1 相切,则动圆的圆心的轨迹方 程为_. (2)(2017 全国卷)已知 F 是抛物线 C:y28x 的焦点,M 是 C 上一点,FM 的延 长线交 y 轴于点 N.若 M 为 FN 的中点,则|FN|_. 解析 (1)设动圆的圆心坐标为(x,y),则圆心到点(1,0)的距离与到直线 x1 的距离相等,根据抛物线的定义易知动圆的圆心的轨迹方程为 y24x. (2)如图,不妨设点 M 位于第一象限内,抛物线 C
10、 的准线交 x 轴于点 A,过点 M 作准线的垂线,垂足为点 B,交 y 轴于点 P,PMOF. 由题意知,F(2,0),|FO|AO|2. 点 M 为 FN 的中点,PMOF, |MP|1 2|FO|1. 又|BP|AO|2, |MB|MP|BP|3. 由抛物线的定义知|MF|MB|3,故|FN|2|MF|6. 答案 (1)y24x (2)6 考点二 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及其性质 【例 2】 (1)抛物线 C:y24x 的焦点为 F,其准线 l 与 x 轴交于点 A,点 M 在抛 物线 C 上,当|MA| |MF| 2时,AMF 的面积为( ) A.1 B. 2 C.2 D.2 2 (2)已知圆
11、 C1:x2(y2)24,抛物线 C2:y22px(p0),C1与 C2相交于 A,B 两点,且|AB|8 5 5 ,则抛物线 C2的方程为( ) A.y28 5x B.y216 5 x C.y232 5 x D.y264 5 x 解析 (1)过 M 作 MP 垂直于准线,垂足为 P, 则|MA| |MF| 2 |MA| |MP| 1 cos AMP, 则 cos AMP 2 2 ,又 0 0)的焦点 F 的直线交抛物线于点 A,B, 交其准线 l 于点 C,若|BC|2|BF|,且|AF|3,则此抛物线的方程为_. (2)已知点 A(3, 0), 过抛物线 y24x 上一点 P 的直线与直线
12、 x1 垂直相交于点 B,若|PB|PA|,则 P 的横坐标为( ) A.1 B.3 2 C.2 D.5 2 解析 (1)设 A,B 在准线上的射影分别为 A1,B1, 由于|BC|2|BF|2|BB1|,则直线的斜率为 3, 故|AC|2|AA1|6,从而|BF|1,|AB|4, 故 p |AA1| |CF| |AC| 1 2,即 p 3 2,从而抛物线的方程为 y 23x. (2)由抛物线定义知:|PB|PF|,又|PB|PA|,所以|PA|PF|,所以 xPx AxF 2 2(PFA 为等腰三角形). 答案 (1)y23x (2)C 考点三 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 多维探究 角度 1 直
13、线与抛物线的公共点(交点)问题 【例 31】 (2016 全国卷)在直角坐标系 xOy 中,直线 l:yt(t0)交 y 轴于点 M,交抛物线 C:y22px(p0)于点 P,M 关于点 P 的对称点为 N,连接 ON 并延 长交 C 于点 H. (1)求|OH| |ON|; (2)除 H 以外,直线 MH 与 C 是否有其它公共点?说明理由. 解 (1)如图,由已知得 M(0,t),P t2 2p,t , 又 N 为 M 关于点 P 的对称点,故 N t2 p,t , 故直线 ON 的方程为 yp tx, 将其代入 y22px 整理得 px22t2x0, 解得 x10,x22t 2 p ,因
14、此 H 2t2 p ,2t . 所以 N 为 OH 的中点,即|OH| |ON|2. (2)直线 MH 与 C 除 H 以外没有其它公共点,理由如下: 直线 MH 的方程为 yt p 2tx,即 x 2t p(yt). 代入 y22px 得 y24ty4t20, 解得 y1y22t, 即直线 MH 与 C 只有一个公共点, 所以除 H 以外,直线 MH 与 C 没有其它公共点. 角度 2 与抛物线弦长有关的问题 【例 32】 (2019 武汉调研)已知抛物线 C:x22py(p0)和定点 M(0,1),设过 点 M 的动直线交抛物线 C 于 A,B 两点,抛物线 C 在 A,B 处的切线交点为
15、 N. (1)若 N 在以 AB 为直径的圆上,求 p 的值; (2)若ABN 面积的最小值为 4,求抛物线 C 的方程. 解 (1)可设 AB:ykx1,A(x1,y1),B(x2,y2), 将 AB 的方程代入抛物线 C,得 x22pkx2p0,显然方程有两不等实根, 则 x1x22pk,x1x22p. 又 x22py 得 yx p, 则 A,B 处的切线斜率乘积为x1x2 p2 2 p1, 则有 p2. (2)设切线 AN 为 yx1 pxb, 又切点 A 在抛物线 y x2 2p上, y1 x21 2p,b x21 2p x21 p x21 2p, 切线 AN 的方程为 yANx1 p
16、x x21 2p, 同理切线 BN 的方程为 yBNx2 px x22 2p. 又N 在 yAN和 yBN上, yx1 px x21 2p, yx2 px x22 2p, 解得 N x1x2 2 ,x1x2 2p . N(pk,1). |AB| 1k2|x2x1|1k24p2k28p, 点 N 到直线 AB 的距离 d|kx N1yN| 1k2 |pk 22| 1k2, SABN1 2 |AB| d p(pk 22)32 2p, 2 2p4,p2, 故抛物线 C 的方程为 x24y. 规律方法 1.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和直线与椭圆、双曲线的位置关系类似, 一般要用到根与系数的关系. 2.有关
17、直线与抛物线的弦长问题,要注意直线是否过抛物线的焦点.若过抛物线的 焦点,可直接使用公式|AB|x1x2p,若不过焦点,则必须用一般弦长公式. 3.涉及抛物线的弦长、中点、距离等相关问题时,一般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采用 “设而不求”、“整体代入”等解法. 提醒:涉及弦的中点、斜率时一般用“点差法”求解. 【训练 3】 (2017 全国卷)已知 F 为抛物线 C:y24x 的焦点,过 F 作两条互相 垂直的直线 l1,l2,直线 l1与 C 交于 A,B 两点,直线 l2与 C 交于 D,E 两点,则 |AB|DE|的最小值为( ) A.16 B.14 C.12 D.10 解析 抛物线 C:y24
18、x 的焦点为 F(1,0),由题意可知 l1,l2的斜率存在且不为 0.不妨设直线 l1的斜率为 k,则 l2直线的斜率为1 k,故 l1:yk(x1),l2:y 1 k(x1). 由 y 24x, yk(x1),消去 y 得 k 2x2(2k24)xk20. 设 A(x1,y1),B(x2,y2),x1x22k 24 k2 2 4 k2, 由抛物线定义可知,|AB|x1x224 4 k2. 同理得|DE|44k2, |AB|DE|84k2 4 k282 1616. 当且仅当 1 k2k 2,即 k 1 时取等号. 故|AB|DE|的最小值为 16. 答案 A 思维升华 1.抛物线定义的实质可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