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城市用地与空间布局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第二章城市用地与空间布局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二 城市 用地 空间布局 课件
- 资源描述:
-
1、第二章 城市用地城市用地 与空间布局与空间布局n学习要求学习要求 掌握掌握 城市用地的自然条件评价 城市用地的建设条件评价 城市用地的构成 城市用地布局的主要原则 城市用地布局的主要模式 熟悉熟悉 城市用地的经济评价 城市空间的布局的艺术问题城市用地与自然环境自然环境对城市用地的影响气候条件工程地质条件地形条件水 文 及 水 文 地 质 条 件城市用地选择的基本要求用 地 自 然 条 件 评 价 用 地 建 设 条 件 评 价 用 地 经 济 性 评 价 城 市 用 地 适 应 性 评 价n 本章知识结构图本章知识结构图城市用地的构成和空间布局 城市用地构成 用地范围的确定 用地分类 用地规模
2、和用地指标的确定 城市建设用地的结构关系 建设用地平衡表 建设用地指标分级 人 均 建 设 用 地 人均单项用地指标 城市空间布局 基本内容 基本原则 一般类型 方案比较 艺术问题 第一节第一节 城市用地与自然环境城市用地与自然环境1、城市用地与自然环境、城市用地与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条件不仅为城市提供必需的用地条件,同时也对城市布局结构形式和城市职能的充分发挥起到很大的影响(图4-1-1)。城市建设用地的自然条件评价主要从气候、工程地质、地形和水文及水文地质等几个方面着手。图4-1-1 城市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示意 第一节第一节 城市用地与自然环境城市用地与自然环境(1)气候条件的影响 气候条件在
3、创造舒适的生活环境、减少城市环境污染等方面与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关系十分密切。气候条件包括日照、风象、气温、降水与温度等。日照:地面上一天内实际受到阳光直射的时间为日照小时数;从日出到日落为止,阳光可以照射到大地的时间称为可照小时数;实际日照时数与可照时数的百分比叫日照百分率。风向与风速:风是地面大气的水平移动,由风向与风速两个量表示。第一节第一节 城市用地与自然环境城市用地与自然环境 风向指风吹来的方向,表示风向最基本的指标叫风向频率。风向频率一般是累计某一时期内各个方位风向的次数,并以占该时期内观测累计各个不同风向总次数的百分比来表示。风速是指单位时间内所移动的举例,表示风速最基本的指标叫平均
4、风速。平均风速是按每个风向的风速累计平均值来表示的。某城市地区累年风向频率和平均风速 表4-1-1 图4-1-2 某城市地区累年风向频率、平均风速图第一节第一节 城市用地与自然环境城市用地与自然环境 气温:气温一般是指离地面1.5米高的位置上测得的空气温度,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人感到舒适的温度范围为1820。降水与湿度:降水是对降雨、降雪、降雹、降霜等气候现象的总称。降水量和降水强度对排水设施的影响较为突出。此外,山洪的形成、江河汛期的威胁等也给城市用地的选择及城市防洪工程带来直接的影响。湿度与降水有密切的联系。相对湿度又随地区或季节的不同而异。一般城市因大量人工建筑物与构筑物覆盖,相
5、对湿度比城市郊区要低。湿度的大小还对城市某些工业生产工艺有所影响,同时又与居住环境是否舒适有联系。(2)工程地质条件的影响 工程地质条件对城市用地布局的影响包括地基承载力以及一些特殊地质现象和地质构造的影响。第一节第一节 城市用地与自然环境城市用地与自然环境n土质与地基承载力 在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地基承载力大小相差悬殊。了解建设用地范围内各种地基的承载能力,对城市建设用地选择和各类工程建设项目的合理布置以及工程建设的经济性十分重要。此外,有些地基土质常在一定条件下改变其物理性质,从而对地基承载力带来影响。例如湿陷性黄土,在受湿状态下,由于土壤结构发生变化而下陷,导致上部建设的损坏。又如膨胀土
6、,具有受水膨胀、失水收缩的性能,也会造成对工程建设的破坏。各类自然地基承载力各类自然地基承载力第一节第一节 城市用地与自然环境城市用地与自然环境n滑坡与崩塌 滑坡是由于斜坡上大量滑坡体(土体或岩体)在风化、地表水或地下水以及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向下滑动而造成的,常发生在山区或丘陵地区(图4-2-3)。崩塌的成因主要是由山坡岩层或土层的层面相对滑动,造成山坡体失去稳定而塌落(图4-2-4)。当裂隙发育且节理面顺向崩塌的方向,极易发生崩落。尤其是因过分的人工开挖,导致坡体失去稳定而造成崩塌。图4-2-3 滑坡示意图图4-2-4 崩塌示意图第一节第一节 城市用地与自然环境城市用地与自然环境n冲
7、沟 冲沟是由间断流水在地层表面冲刷形成的沟槽。在用地选择时,应弄清冲沟的分布、坡度、活动状况,以及冲沟的发育条件,以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如对地表水导流或通过绿化工程等方法防止水土流失。n岩溶 地下可溶性岩石(如石灰岩、盐岩等)在含有二氧化碳、硫酸盐、氯等化学成分的地下水的溶解与侵蚀之下,岩石内部形成空洞(地下溶洞),这种现象称为岩溶,也称喀斯特现象。在城市用地选择时,要查清溶洞的分布、深度及其构造特点。第一节第一节 城市用地与自然环境城市用地与自然环境n地震 地震是由地壳断裂构造运动引起的,了解和分析当地的地质构造非常重要。震级表示地震强度大小的等级。烈度是指地震后受震地区地面影响和破坏的强烈
8、程度。在有活动断裂带的地区,最易发生地震,而在断裂带的弯曲突出处和断裂带交叉的地方往往是震中所在(图4-2-5)。在强震区一般不宜建设城市。在震区建设城市时,除制定各项建设工程的设防标准外,还须考虑震后疏散救灾等问题。图4-2-5 某地区主要地质构造与地震强烈度关系图 第一节第一节 城市用地与自然环境城市用地与自然环境n(3)地形条件的影响 地形一般可分为山地、丘陵和平原三类(表4-1-2),在小地区范围,地形还可进一步划分为多种形态,如山谷、山坡、冲沟、盆地、谷道、河漫滩、阶地等等。由于城市须占有较大地域,且为了便于城市建设与运营,多数选址在平原、河谷地带或是低丘山岗、盆地等地方。名 称绝对
9、高度(m)相对高度(m)名 称绝对高度(m)相对高度(m)极高山50001000高丘陵200500200高 山350050001000低丘陵20050050200高中山100035001000高 原1500200中 山100035005001000高平原20015002050低中山10003500200500低平原20020低 山5001000200500我国地形的分类我国地形的分类 表表4-1-2第一节第一节 城市用地与自然环境城市用地与自然环境(4)水文及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n水文条件 江河湖泊等地面水体,不但可作为城市水源,同时它还在水路运输、改善气候、稀释污水以及美化环境等方面发挥作用。
10、但某些水文条件也可能给城市带来不利影响,例如洪水侵患,年降水量的不均匀性,水流对沿岸的冲刷,以及河床泥沙淤积等等。沿江河的城市常会受到洪水的威胁,为防范洪水带来的影响,在规划中应处理好用地选择、用地布局以及堤防工程建设等方面的问题,还要区别城市不同地区,采用不同的防洪设计标准,有利于土地的充分利用,也有利于城市的合理布局和节约建设投资。另一方面,城市建设也可能造成对原有水系的破坏,如过量取水、排放大量污水、改变水道与断面等,均能导致水体水文条件的变化,对城市建设产生新的问题。因此,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之前,需要对水体的流量、流速、水位、水质等进行调查分析,随时掌握水情动态,研究规划对策。第一节第一
11、节 城市用地与自然环境城市用地与自然环境 江河等的水文条件,对规划与建设的一些影响和关系,可用图解来表示(图4-1-6)。n水文地质条件 水文地质条件一般指地下水的存在形式、含水层的厚度、矿化度、硬度、水温及水的流动状态等条件。地下水常常作为城市水源,地下水按其成因与埋藏条件可分为三类:即上层滞水、潜水和承压水,其中能作为城市水源的,主要是潜水和承压水(图4-1-7)。图4-1-6 江河水情要素同城市规划与建设关系图解 第一节第一节 城市用地与自然环境城市用地与自然环境 地下水若过量开采,会使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形成“漏斗”,使水质变坏;严重的还会造成水源枯竭和引起地面沉陷,形成一个碟形洼地,
12、对城市的防汛与排水均不利,而且对地面建筑及各项管网工程造成破坏。地下水的流向对城市布局也有影响,与地面水情况类似,对地下水有污染的一些建设项目不应布置在地下水的上游方向,以尽量减少水体污染。图4-1-7 地下水的组成第一节第一节 城市用地与自然环境城市用地与自然环境2、城市用地选择的基本要求、城市用地选择的基本要求 管子 立证篇中提到:“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勿近旱,而水用足。下勿近水,而沟防省。”n城市用地选择的基本要求如下:符合国家土地利用的方针政策与规划。选择有利的自然条件。保护自然及人文历史资源。有利于城市合理布局的形成和发展。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各种因素相互矛盾、
13、相互制约。城市规划必须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分清主次矛盾,有时还要通过多方案的分析比较才能最终选定城市建设用地。第一节第一节 城市用地与自然环境城市用地与自然环境3、城市用地适应性评价的主要内容、城市用地适应性评价的主要内容 城市用地的适应性评价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用地自然条件评价、用地建设条件评价和用地经济性评价。这三种方法在许多方面并不是孤立的,需要以综合方法进行城市用地适应性的评价。4、城市用地自然条件评价方法、城市用地自然条件评价方法 一类用地:适于修建的用地。一般不需或只需稍加简单的工程准备措施,就可以进行修建。其具体要求是:地形坡度在10以下,符合各项建设用地的要求;土质满足建筑物
14、地基承载力的要求;地下水位低于建筑物、构筑物的基础埋置深度;可抵御百年一遇的洪水;没有沼泽现象或采取简单的工程措施即可排除地面积水;没有冲沟、滑坡、崩塌、岩溶等不良地质现象。第一节第一节 城市用地与自然环境城市用地与自然环境 二类用地:基本上可以修建的用地。这类用地因某些不利条件需要采取一定的工程措施,改善其条件后才适于修建,对城市设施或工程项目的布置有一定的限制。其具体情况是:土质较差,建筑物地基需要人工加固措施:地下水位距地表面的深度较浅,建筑物下需降低地下水位或采取排水措施;属洪水轻度淹没区,淹没深度不超过l1.5m,需采取防洪措施;地形坡度较大,修建建筑物时,除需要采取一定的工程措施外
15、,还需动用较大土石方工程;地表面有较严重的积水现象,需要采取专门的工程准备措施;有轻微的活动性冲沟、滑坡等不良地质现象,需要采取一定工程准备措施等。第一节第一节 城市用地与自然环境城市用地与自然环境 三类用地:即不适于修建的用地。这类用地一般用地条件极差,其具体情况是:地基承载力小于60 kPa和厚度在2m以上的泥炭层或流砂层,需要采取很复杂的人工地基和加固措施;地形坡度超过20以上,布置建筑物很困难;经常被洪水淹没,且埋没深度超过1.5m;有严重的活动性冲沟、滑坡等不良地质现象,采取防治措施需花费很大工程量和工程费用;农业生产价值很高的丰产农田,具有开采价值的矿藏埋藏,属给水水源卫生防护地段
16、,存在其他永久性设施和军事设施等。第一节第一节 城市用地与自然环境城市用地与自然环境5、城市用地建设条件评价方法、城市用地建设条件评价方法(1)城市现状条件评价 城市现状用地布局结构 城市现状市政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社会、经济构成现状的特征(2)技术经济条件评价 区域经济条件 交通运输条件 用水条件 供电条件 用地条件第一节第一节 城市用地与自然环境城市用地与自然环境6、城市用地经济评价方法、城市用地经济评价方法 根据城市土地的经济和自然两方面的属性及其在城市社会经济活动中所产生的作用,综合评定土地质量优劣差异,为土地使用与安排提供依据。(1)城市土地经济评价中区位理论的应用 a采用土地分等定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