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学免疫性疾病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儿科学免疫性疾病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儿科学 免疫性 疾病 课件
- 资源描述:
-
1、儿科学主编 唐建华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儿科学免疫性疾病1第12章免疫性疾病杨志洪儿科学免疫性疾病2第第1节节 支气管哮喘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是由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T淋巴细胞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临床特点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和(或)咳嗽等症状,多在夜间和(或)凌晨发生。儿科学免疫性疾病案例案例12-1 患儿,男,2岁6个月。因“咳嗽、喘息3天,加重半天”入院。患儿于三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喘息,活动后及夜间明显,伴低热。昨夜患儿咳嗽、喘息加重,烦躁,多汗,伴呼吸困难不能平卧。患儿在婴儿期面部湿疹较重,一岁时开始出现喘息,已发作3次,均出现在“感冒”之后。其父有“过
2、敏性鼻炎”。体检:体温37.4。神志清楚,精神稍差,烦躁,不能平卧。无皮疹及出血点。咽充血,双侧扁桃体不肿大。呼吸急促,口周略发绀,鼻翼扇动,胸廓饱满,双肺叩诊过清音,双肺可闻及满布的哮鸣音和少量粗湿罗音。辅助检查:WBC4.3109/L,中性0.48,淋巴0.48。胸片:提示肺气肿。1请给出该患儿最可能的诊断。2需要与那些疾病鉴别?儿科学免疫性疾病一、病因与发病机制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哮喘的病因非常复杂,一般认为是一个与多基因遗传有关的变态反应性疾病,环境因素对发病也起重要的作用。哮喘的发病机制不完全清楚。多数人认为,变态反应、气道慢性炎症、气道反应性增高及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等因素相互作用,共
3、同参与哮喘的发病过程。儿科学免疫性疾病病因与发病机制病因与发病机制 遗传因素: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哮喘患者亲属患病率高于普通人群患病率,并且亲缘关系越近,患病率越高,患者病情越严重。促发因素:环境因素在哮喘发病中也起到重要的促发作用。相关的诱发因素较多,包括吸入性抗原和各种非特异性吸入物;感染;食物性抗原;药物;气候变化、运动、妊娠等都可能是哮喘的诱发因素。气道高反应性:是哮喘患者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普遍认为气道炎症是导致气道高反应性的重要机制之一。儿科学免疫性疾病螨虫(常见的过敏原 支气管狭窄儿科学免疫性疾病临床表现临床表现 起病可急可缓,这与起病原因有关。婴幼儿常有1天2天的上呼吸道感染
4、的表现。典型的表现是发作性,伴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严重者可被迫采取坐位或呈端坐呼吸,干咳或咯大量白色泡沫痰,甚至出现紫绀等。哮喘的发病特征有:发作性:当遇到诱发因素时呈发作性加重。时间节律性:常在夜间及凌晨发作或加重。季节性:常在秋冬季节发作或加重。可逆性:平喘药通常能够缓解症状,可有明显的缓解期。与哮喘相关的症状有咳嗽、喘息、呼吸困难、胸闷、咳痰等。认识这些特征,有利于哮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儿科学免疫性疾病哮喘病人哮喘病人夜深人静,端坐呼吸,表情痛苦儿科学免疫性疾病哮喘持续状态哮喘持续状态 哮喘持续发作超过24小时,经合理使用拟交感神经药物和茶碱类药物,呼吸困难不能缓解者,称之为哮喘持
5、续状态。儿科学免疫性疾病辅助检查辅助检查 血液常规检查 发作时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高,但多数不明显,如并发感染可有白细胞数增高,分类嗜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肺功能检查 缓解期肺通气功能多数在正常范围。血气分析 一般表现为低氧血症。由于过度通气可使PaCO2下降,表现呼吸性碱中毒。重症哮喘,气道阻塞严重,二氧化碳潴留,使PaCO2上升,表现呼吸性酸中毒。如缺氧明显,可合并代谢性酸中毒。胸部X线检查 可见两肺透亮度增加,呈过度充气状态;在缓解期多无明显异常。如并发呼吸道感染,可见肺纹理增加及炎症性浸润阴影。特异性过敏原的检测 可作为发作诱因的参考。儿科学免疫性疾病婴幼儿哮喘诊断标准婴幼儿哮喘诊断标准
6、年龄3岁,喘息发作3次;发作时双肺闻及呼气相哮鸣音,呼气相延长;具有特异性体质,如过敏性湿疹、过敏性鼻炎等;父母有哮喘病等过敏史;除外其他引起喘息的疾病。凡具有以上第、条即可诊断哮喘。如喘息发作2次,并具有第、条,诊断为可疑哮喘或喘息性支气管炎。如同时具有第和(或)第条时,可考虑给予哮喘治疗性诊断。儿科学免疫性疾病儿童哮喘诊断标准儿童哮喘诊断标准年龄3岁,喘息呈反复发作者(或可追溯与某种变应原或刺激因素有关);发作时双肺闻及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支气管舒张剂有明显疗效;除外其他引起喘息、胸闷和咳嗽的疾病。儿科学免疫性疾病鉴别诊断鉴别诊断1毛细支气管炎 多见于婴儿期,为呼吸道合胞病毒
7、感染,也有呼吸困难和喘鸣,但是其呼吸困难发生较慢且对支气管扩张剂反应差。2支气管淋巴结结核 可有咳嗽和哮喘样发作,但是阵发性发作的特点不明显,结核菌素试验阳性,X线有助于诊断。3心源性哮喘 心源性哮喘见于左心心力衰竭。阵发性咳嗽,常咳出粉红色泡沫痰,两肺可闻广泛的水泡音和哮鸣音,左心界扩大,心率增快,心尖部可闻奔马律。胸部X线检查时,可见心脏增大,肺淤血征,心脏B超和心功能检查有助于鉴别。儿科学免疫性疾病治疗原则治疗原则 要坚持长期、持续、规范、个体化的治疗原则。在发作期,应快速缓解症状,抗炎、平喘。在缓解期,应长期控制症状,抗炎、降低气道高反应性、避免触发因素、自我保健。儿科学免疫性疾病皮质
8、激素皮质激素 是当前防治哮喘最有效的药物。主要作用机制是抑制炎症细胞的迁移和活化;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增强平滑肌细胞2受体的反应性。有三种给药途径。1吸入用药 吸入激素是控制哮喘长期稳定的最基本的治疗,是哮喘的第一线的治疗药物。所用剂量较小,药物进入血液循环后在肝脏迅速被灭活,全身性不良反应少。2口服用药 病情较重的急性患儿,可口服泼尼松短程治疗(1天7天)。3静脉用药 严重哮喘发作时,应静脉给予氢化可的松,一般静脉使用1天7天,症状缓解即刻停止。儿科学免疫性疾病 吸入给药(哮喘常见的给药方式)儿科学免疫性疾病支气管舒张药支气管舒张药12受体激动剂 2受体激动剂主要通过激动气道平滑肌的2受体,
9、活化腺苷酸环化酶,使细胞内的环磷腺苷(cAMP)含量增加,游离Ca2+减少,从而松弛支气管平滑肌。是控制哮喘急性发作症状的首选药物。2茶碱类 茶碱类除能抑制磷酸二脂酶,提高平滑肌细胞内的cAMP浓度外,同时具有腺苷受体的拮抗作用;并能促进体内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强气道纤毛清除功能和抗炎作用。是目前常用的治疗哮喘的药物之一。静脉给药主要应用于重症哮喘。3抗胆碱药物 吸入抗胆碱药物,可以阻断节后迷走神经通路,降低迷走神经兴奋性而起舒张支气管作用,并能阻断反射性支气管收缩。与2激动剂联合吸入治疗使支气管舒张作用增强并持久,主要应用于单独应用2激动剂未能控制症状的哮喘患者,对合并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时尤为
10、合适。儿科学免疫性疾病预防预防 哮喘是一种慢性疾病,不仅在发作期间要积极治疗,在缓解期间应该尽量避免接触过敏原,积极治疗和清除感染灶。根据不同的对象和具体情况,采用适当的、灵活多样的、为患者及其家属乐意接受的方式对他们进行系统健康教育,提高积极治疗的主动性,提高用药的依从性,才能保证疗效。儿科学免疫性疾病案例分析案例分析12-1 该患儿的临床特点为,咳嗽、喘息、低热,且具有反复发作的倾向。首先应该考虑哮喘,患儿本人是过敏体质,家族中(其父亲)有过敏患者。体检,呼吸急促,口周发绀,鼻翼扇动,胸廓饱满,双肺叩诊过清音,双肺可闻及满布的哮鸣音和少量粗湿罗音。胸片:提示肺气肿。也支持哮喘的诊断。患儿2
11、.5岁,故可以诊断为婴儿哮喘。根据该患儿的临床特点,应该同时考虑毛细支气管炎及喘息性支气管炎。前者主要见于6个月左右的婴儿,后者以炎症为主要表现,该患儿的血象不支持。儿科学免疫性疾病第第2节节 过敏性紫癜过敏性紫癜 过敏性紫癜是常见的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以皮肤紫癜、消化道粘膜出血,关节肿胀疼痛和肾炎等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部分病人再次接触过敏原可反复发作,肾脏受累的程度是决定预后的重要因素。过敏性紫癜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见5岁以上儿童,一岁以内婴儿少见,男性多于女性。儿科学免疫性疾病案例案例12-2 患儿,男,6岁,因“皮肤瘀点、瘀斑3天,关节疼痛、腹痛一天”入院。患儿一周前有流涕、鼻塞和咽
12、喉部不适。入院前三天,患儿臀部、下肢出现大小不等瘀点、瘀斑,不痒,对称分布,几天来有新的皮疹出现。一天前出现右侧膝、踝关节疼痛,活动受限,同时出现腹痛,为阵发性的脐周绞痛。体检:体温36.4,呼吸24次/分。双侧臀部及下肢可见对称分布的较密集鲜红色及暗红色紫癜,粟粒至0.5cm1cm大小不等,略高出皮肤,压之不褪色。颈部触及45个黄豆大小淋巴结,质软,活动度可,无触痛。咽轻度充血,双侧扁桃体度肿大。脐周轻度压痛,无腹肌紧张及反跳痛。右侧膝、踝关节略肿胀,有触痛,活动受限。实验室检查:PLT267109/L。大便潜血(+),CRP8mg/L,血沉2mm/h。思考题:1该患儿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2
13、应该与那些疾病鉴别?儿科学免疫性疾病病因与发病机制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尚不清楚,可能由于某种致敏原引起的变态反应所致,但直接致敏原尚不明确。过敏原可由于多种因素引起。通常认为感染是最为多见的病因,其次为食物中异性蛋白质,其他如药物、花粉、虫咬、预防接种等都有可能是本病的诱发因素。基本病变为毛细血管壁的炎性反应,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血浆及血细胞渗出,引起水肿及出血。小动脉及小静脉也可受累。并常累及肾脏,紫癜性肾炎的病理变化轻重不等。轻者为局灶性肾炎,比较多见,重者为增殖性肾炎伴新月型改变,免疫荧光检查可在肾小球上发现补体C3和IgG,还可见到纤维蛋白原沉积。儿科学免疫性疾病临床表现临床表现 多
14、为急性起病,起病前13周常有上呼吸道感染,除有发热、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一般症状外,主要表现有皮肤紫癜、胃肠症状、关节肿痛及泌尿系统症状。不同病例起病情况可不相同,以皮肤紫癜最多见,可单独出现,亦可同时或先后伴有关节,胃肠或泌尿系统症状。儿科学免疫性疾病临床表现临床表现 皮肤紫癜 常为起病时的首先表现,紫癜大小不等,高出皮肤表面,呈紫红色,压之不退色,可融合成片,或呈疱疹状、荨麻疹样或多形性红斑。紫癜多见于四肢伸侧和臀部,以下肢和踝、膝等关节处较为明显,呈对称性分批出现,易反复发作。儿科学免疫性疾病 过敏性紫癜的皮肤表现儿科学免疫性疾病临床表现临床表现 胃肠症状 约一半患儿有腹痛,多为阵发性
15、剧烈性绞痛或钝痛,以脐周或下腹部明显,有压痛,但无腹肌紧张。是由于肠道病变引起肠蠕动增强或痉挛所致。儿科学免疫性疾病临床表现临床表现 关节症状 约2/3患儿有关节肿痛,多累及大关节,如膝、踝、腕、肘等,小关 节不受累。可单发、多发,呈游走性。关节肿胀、疼痛,活动时疼痛加重,局部常伴微热,重者有灼热感。关节症状消退后无后遗症,但可复发。儿科学免疫性疾病临床表现临床表现 泌尿系统症状 几乎所有病例在病理上均可累及肾脏。但1/31/2的患儿表现为紫癜性肾炎。部分患儿有大量蛋白尿、浮肿、高血压、低蛋白血症和高胆固醇血症等,表现为肾病综合征。儿科学免疫性疾病辅助检查辅助检查1血液检查 白细胞轻中度增高,
16、嗜酸细胞正常或者增高,出血量多可有轻度贫血,出凝血时间,血小板计数,血块收缩时间均正常。多数患者血沉增快,抗O可增高。2尿常规 肾脏受累者尿中可出现蛋白,红细胞或管型,类似于急性肾小球肾炎。3大便潜血 消化道出血时阳性。儿科学免疫性疾病鉴别诊断鉴别诊断1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根据紫癜不高出皮肤,大小悬殊,小者似针尖,大者呈现瘀斑,分布不对称及血小板计数减少,不难鉴别。过敏性紫癜皮疹如伴有血管神经性水肿,荨麻疹或多形性红斑更易区分。2急腹症 肠套迭、阑尾炎等,它们均有剧烈腹痛,但是它们有明显的局部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等腹膜刺激征。而本病无腹肌紧张,必要时可借助X线和B超进行鉴别。3败血症 脑
17、膜炎双球菌败血症引起的皮疹与本病相似,但它中毒症状重,白细胞明显增高,刺破皮疹处涂片检查细菌可为阳性。4风湿性关节炎 二者均可有关节肿痛及低热,于紫癜出现前较难鉴别,随着病情的发展,皮肤出现紫癜,则有助于鉴别。儿科学免疫性疾病治疗治疗 无特殊治疗,首先去除病因,避免接触可疑致敏的物质,停服可疑致敏的食物及药物。对患有慢性感染者应给予积极治疗,彻底清除感染灶。可行驱虫治疗。有消化道出血者应限制饮食。儿科学免疫性疾病治疗治疗 皮质激素 对部分患儿有效,可改善症状,对腹痛伴便血及关节症状者疗效好,但不能防止复发,对肾炎往往疗效不佳,单纯皮肤紫癜者可不用。泼尼松:每天1.5 mg 2.0mg/kg,口
18、服,3次/天。或者地塞米松:10mg,静脉滴注,3天5天,然后改用泼尼松。肾脏受累呈肾病综合征表现时,按肾病综合征治疗。儿科学免疫性疾病治疗治疗对症疗法(1)关节肿痛者可用阿司匹林。(2)腹痛者可用镇静剂,如苯巴比妥等,同时观察腹部有无肠套迭的体征。(3)消化道出血者,量少时限制饮食,量多时禁食,亦可用普鲁卡因(应先做过敏试验,阴性者,方可选用)作静脉封闭。(4)有感染病灶者,如龋齿,鼻窦炎,扁桃体炎等,尤其是链球菌感染时,可用青霉素等抗菌素控制感染。(5)有肠寄生虫者,须待消化道出血停止后驱虫。(6)可补充维生素C、PP或钙剂等。(7)出血量多,引起贫血者可输血。儿科学免疫性疾病案例分析案例
19、分析12-2 该患儿一周前有上呼吸道感染史,近三天分批出现皮下出血,其瘀点、瘀斑的特点为:压之不褪色,大小不等,不痒,对称分布。同时伴有腹痛,关节疼痛符合过敏性紫癜。以皮下出血为特点的疾病,常见的还有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二者主要区别是血小板的数量,该患儿PLT267109/L,属正常,不符合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如果腹痛较为剧烈,尤其在皮下出血不明显时,应注意与急腹症进行鉴别,急腹症有明显的局部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等腹膜刺激征。儿科学免疫性疾病第第3节节 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 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症,又称川崎病,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变为主要病理改变的急性发热性出疹性小儿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