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规范化管理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糖尿病规范化管理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糖尿病 规范化 管理 课件
- 资源描述:
-
1、糖尿病患者规范化管理糖尿病患者规范化管理内内 容容一背景和目标二东方灯塔-大庆糖尿病管理三组织机构和职责四糖尿病的诊断和分型五糖尿病患者管理六社区病例管理技术一.背景和目标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及(或)作用缺陷引起的血糖升高为特征的代谢病。长期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可伴发各种器官,尤其是眼、心、血管、肾、神经损害或器官功能不全,导致残疾或死亡。人体血糖的调节 降糖激素 胰岛素 抑制糖吸收 促进骨骼肌摄取葡萄糖 抑制肝糖原降解、促进糖原合成 升糖激素 胰高血糖素 皮质激素 生长激素 药物的作用 促进胰岛分泌 提高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抑制糖吸收 胰岛素增敏剂糖尿病的损害 近期直接 酮症
2、酸中毒 高渗性昏迷 低血糖 远期潜在远期潜在 感染感染 肾损害肾损害 眼病眼病 神经病变神经病变 外周血管病变外周血管病变 心血管病变心血管病变 脑血管病变脑血管病变社区糖尿病防治目的社区糖尿病防治目的1.开展社区糖尿病规范化防治工作,规范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综合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糖尿病预防、诊疗服务。2.加强社区糖尿病的三级预防工作,提高人群健康意识,改变不健康生活方式,降低危险因素水平,促进早诊早治,开展患者管理,控制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3.建立当地政府领导,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协调,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综合医院共同参与的糖尿病社区综合防治模式。4.健全社区糖尿病
3、防治队伍,加强能力建设,提高我国糖尿病防治水平,预防和控制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命质量。社区糖尿病防治目标1.加强社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在社区人群中普及糖尿病防治知识,控制行为危险因素,提高人群的健康意识。2.识别糖尿病高危人群,针对其危险因素进行健康指导与干预,减少或延缓糖尿病的发生。3.利用各种方式,发现糖尿病患者,提高糖尿病的早诊早治、早治率。4.加强社区糖尿病患者的随访管理,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规范化管理率和控制率,提高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技能水平,减少或延缓糖尿病并发症 的发生,提高患者生命质量。5.提高医务人员糖尿病防治的理论水平和技能,规范社区糖尿病防治行为。6.以社区卫生服务
4、为基础,从群体防治着眼、个体防治入手,探索建立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管理与评价,综合医院协助确诊、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技术支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随访管理的糖尿病一体化管理模式和机构。二.东方灯塔-大庆糖尿病管理三.组织机构与职责组织机构与职责社区糖尿病防治是个多部门协同实践工作。应强化政府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职责,当地政府领导,卫生行政部门牵头。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负责实施。联合教育、社会保障、新闻媒体等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组织机构与职责 1.卫生行政部门 2.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省疾控中心(2)市(州)疾控中心(3)区(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3.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
5、院)4.综合医院 5.健康教育部门组织机构与职责 卫生行政部门 领导、组织和协调社区糖尿病防治工作 发展和制定有效的政策 开展多部门合作 落实相关资源的保障措施 纳入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考核内容 评价和发布当地工作计划和技术方案组织机构与职责卫生行政卫生行政部门部门社区卫生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服务机构综合综合医院医院省级疾省级疾控机构控机构市级疾市级疾控机构控机构区县级区县级疾控机构疾控机构健康教育健康教育部门部门领导领导组织组织协调协调组织负责全省市组织负责全省市县防治工作县防治工作工作计划技术方工作计划技术方案案指导和培训指导和培训督导和考核督导和考核收集分析研究资收集分析研究资料料负责组织实施社
6、区负责组织实施社区患者的筛查、初诊、登患者的筛查、初诊、登记建档、常规治疗、随记建档、常规治疗、随访管理、转诊访管理、转诊发现患者,确诊、发现患者,确诊、制定个体治疗方案、制定个体治疗方案、转诊、指导培训、转诊、指导培训、协调疾控协调疾控理论、技理论、技术、培训术、培训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及促进及促进组织机构与职责-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在卫生行政部门领导下 组织制定本省社区糖尿病防治工作计划和技术方案。对市(地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业务指导和培训。负责组织实施全省社区糖尿病防治工作,并进行质量控制、督导、考核及评估。及时收集、整理、分析本省糖尿病防治工作实施情况,研究防治对策,
7、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组织机构与职责-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市(地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负责本市(地区)的社区糖尿病防治工作,根据全省计划安排,制定本市年度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对去(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业务指导和培训。负责组织实施全市(地区)社区糖尿病防治工作,并进行质量控制、督导、考核及评估。及时收集、整理、分析本市(地区)糖尿病防治工作实施情况,研究防治对策,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组织机构与职责-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区(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负责本区(县)的社区糖尿病防治工作,根据全市计划安排,制定本县年度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进行业务指导和培训,为社区提供
8、适宜的防治方法和技术。掌握社区糖尿病及相关疾病、危险因素分布状况及趋势,及时与相关部门进行信息沟通,制定或调整糖尿病防治策略。对辖区内进行质量控制、督导、考核及评估。收集、整理、分析本县(地区)糖尿病防治工作实施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调整防治方案,协调解决执行过程中的具体问题。组织机构与职责-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负责组织实施社区糖尿病患者的筛查、初步诊断、登记建档、常规治疗、随访管理和转诊。根据全区(县)安排,制定和落实本社区糖尿病防治的实施计划。开展居民健康档案和组织社区居民健康检查等多种形式方式检出社区糖尿病患者。建立糖尿病患者管理信息库,及时更新。分级分层社区人群健康教育。通过建立随访管理,
9、为患者开具健康处方,对病情及管理效果进行评估。督促患者规律服药及合理膳食、运动等非药物治疗措施,密切注意患者病情发展及药物治疗可能的副作用,及时向患者预警督促到医院进一步治疗。早期发现患者危急和疑难情况,并及时转诊上级医院。对社区进行质量控制及效果评价。组织机构与职责-综合医院 加强综合医院机会性筛查发现患者的职能,承担糖尿病确诊工作,并为确诊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接受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转来的急症或疑难重症糖尿病患者的诊断和救治,并将已确诊且病情平稳的患者转回社区,进行规范化管理。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医务人员的技术指导和培训。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协调开展工作。
10、组织机构与职责-健康教育部门 为机构和人员提供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理论、技能的培训及技术指导。探索社区糖尿病防治健康教育的方法,并研究、开发、制作健康教育材料。组织开展糖尿病防治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为社区人群提供糖尿病防治知识和技能的指导。四四.糖尿病的诊断和分型糖尿病的诊断和分型糖调节受损期(IGR)IFG:空腹静脉血糖5.6mmol/L(100mg/dl)7.0mmol/L(126mg/dl)称为空腹血糖受损。OGTT(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负荷后2小时血糖(IGT)7.8mmol/L(140mg/dl)11.1mmol/L(200mg/dl)称为糖耐量受损,以往称
11、为糖耐量减退或低减。糖尿病的分型1.1型糖尿病 青少年,微血管并发症常见2.2型糖尿病 90%-95%,大血管并发症常见3.其他特殊类型4.妊娠糖尿病五五.糖尿病患者的管理糖尿病患者的管理糖尿病患者的管理(一).发现和建档(二).随访管理(三).转诊(四).非药物治疗(五).药物治疗(六).自我管理及其支持(一).患者发现和建档患者发现-目的 早发现、早诊断社区糖尿病患者,按要求登记患者信息,为早治疗和随访奠定基础。早发现 早诊断 规范登记患者发现-渠道 1.机会性筛查 一旦发现空腹血糖5.6mmol/L(100mg/dl),进行OGTT检测。2.高危人群筛查 根据高危人群界定的条件和特点,对
12、符合条件的对象进行血糖筛查(有专题)3.健康档案 以往的健康档案、基线调查、筛查的血糖检测 4.健康体检 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单位组织健康体检 5.主动检测 通过健康教育,促使患者或高危人群主动检查血糖 6.收集社区已确诊患者的信息 利用家访、探视等机会,收集社区外医疗机构确诊的患者患者发现-筛查方法 筛查是在发现的主要手段,目前仅考虑2型糖尿病早期检出。1.空腹血糖 费用低,特异性和准确性尚好,敏感性不足 2.OGTT OGTT负荷后2小时血糖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好,费时费力患者发现-进一步确诊1.对于血糖异常者,进一步确诊对于血糖异常者,进一步确诊确诊标准(任意一项):糖尿病症状任意时间血
13、糖水平11.1mmol/L(200mg/dl);(糖尿病症状:多饮、多食、多尿,体重下降等)空腹血糖水平7.0mmol/L(126mg/dl);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中,2小时血糖水平11.1mmol/L(200mg/dl)。注:确诊只能在综合医院进行患者发现-进一步确诊 2.血糖处于临界水平,两周后重复检测血糖处于临界水平,两周后重复检测血糖或血糖或OGTT,进一步明确。,进一步明确。IFG:空腹静脉血糖5.6mmol/L(100mg/dl)7.0mmol/L(126mg/dl)称为空腹血糖受损。OGTT(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负荷后2小时血糖(IGT)7.8mm
14、ol/L(140mg/dl)11.1mmol/L(200mg/dl)称为糖耐量受损,以往称为糖耐量减退或低减。注:确诊只能在综合医院进行患者的建档 1.对象 新确诊的、各种方式发现的糖尿病患者及糖调节受损者 2.登记内容 首次确诊 首次进入社区管理-填写糖尿病患者管理卡(首页)-录入计算机 糖调节受损者-高危人群管理-录入计算机糖尿病患者管理卡(首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基本信息 患者一般情况 目前并发症和合并症情况 最近一次检查结果 近期治疗情况(二).患者的随访管理随访管理-目的 1.评估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规范治疗,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促进血糖稳定维持目标水平 2.有效控制血糖、血压
15、、血脂相关指标 3.监测血糖、血压、血脂、并发症和相关伴发疾病的变化 4.充分发挥综合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各自的优势,使不同情况的患者得到有效治疗和连续照顾,减轻医疗负担随访管理-原则 1.个体化根据病情确定分类管理水平,兼顾个人需求、心理、家庭等因素制定 2.综合性干预和管理: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相关指标和并发症监测、健康教育、自我管理以及支持等综合性措施 3.参与性开发患者主动性:参与的意愿、参与的能力、提供咨询和健康指导 4.及时性定期评估:病情、并发症、相关危险因素,及时发现适当干预 5.连续性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常规随访、综合医院阶段性诊疗、患者日常自我管理,组成连续性、动态性管理随
16、访管理-方式 1.门诊随访填写糖尿病患者管理卡(随访记录卡)基本信息,患者基本信息,随访内容:一般情况、检查项目、非药物治疗情况、急性并发症,处方 2.家庭随访医生上门服务,填写糖尿病患者管理卡(随访记录卡)3.电话随访填写糖尿病患者管理卡(随访记录卡)4.集体随访社区设点、定期开展讲座、宣传等健康教育活动时,填写糖尿病患者管理卡(随访记录卡),并通知患者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作相应检查随访管理-内容 1.了解与评估 2.非药物治疗 3.药物治疗 4.监测检查指标 5.健康教育 6.患者自我管理技能指导随访管理-步骤 1.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首诊 1)填写糖尿病患者管理卡(首页)。2)填写社区糖尿病患
17、者转诊单(社区综合医院)进一步确诊,并制定治疗方案。3)患者携带社区糖尿病患者转诊单(社区综合医院)到综合医院确诊。4)将综合医院转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患者,查看综合医院糖尿病患者转诊单(综合医院-社区)和综合治疗方案,纳入社区随访管理。随访管理-步骤 2.已在其他其他医院确诊的糖尿病患者,社区服务机构要补填糖尿病患者管理卡(首页),记录患者管理类别、其他危险情况,纳入随访管理。3.既往已经进入社区管理的患者,要补全糖尿病患者管理卡(首页)。4.根据临床情况、综合治疗方案,判断患者需要进行管理的类别(常规管理、强化管理),并为患者制定个体化随访管理计划。随访管理-步骤 5.社区医务人员要让患者充
18、分了解随访计划及遵守随访计划重要性和必要性。6.每次随访,社区医生应检测患者的血糖、血压,各种危险因素和临床情况的变化,观察疗效,填写糖尿病患者管理卡(随访记录卡),并详细让患者自己了解。7.提醒患者下一次随访时间,社区护士每次随访2-3天前通知患者,以及注意事项。随访管理-步骤 8.社区将符合转诊条件患者及时转到综合医院,填写社区糖尿病患者转诊单(社区综合医院),由患者携带到综合医院就诊。9.综合医院专科医务人员为新诊断的和社区转来的糖尿病患者制定或调整个体化治疗方案,并按照规定将符合条件患者转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填写综合医院糖尿病患者转诊单(综合医院-社区)。随访管理-分类管理 常规管理
19、强化管理 根据管理类别,确定随访内容和频度。分类管理-常规管理 1.常规管理 定义:是指通过常规的治疗方法,包括饮食、运动等生活方式的改变及符合患者病因和临床阶段分型而制定的个体化方案,就能有效控制患者的糖、脂代谢,以及血压、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指标在目标范围以内的管理。对象:血糖水平比较稳定;无并发症或并发症稳定;不愿意参加强化管理的患者。分类管理-常规管理 1.常规管理 内容与频度:每年至少随访6次。A.了解患者病情、治疗和随访管理情况每次随访应了解症状、体征,血糖、血压、血脂等,并发症的出现和变化,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患者自我管理、随访情况。B.非药物治疗情况饮食治疗、运动治疗
20、、心理辅导C.药物治疗合理用药指导D.健康教育和患者自我管理E.临床监测指标。血糖1次/2周随访管理的分类管理-强化管理 2.强化管理 定义:在常规管理基础上,对强化管理对象实行随访内容更深入、随访频度更高、治疗方案更及时地管理。对象:符合下列条件已有早期并发症自我管理能力差血糖控制情况差其他特殊情况:妊娠、围手术期、1型糖尿病(包括LADA)治疗上有积极要求相对年轻,病程短随访管理的分类管理-强化管理 2.强化管理 内容频度:每年至少随访12次。A.了解患者病情、治疗和随访管理情况。12次/年每次随访应了解症状、体征,血糖、血压、血脂等,并发症的出现和变化,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患者自我管理
21、、随访情况。B.非药物治疗饮食治疗、运动治疗、心理辅导。12 次/年C.药物治疗合理用药指导,每1月至少评估一次D.健康教育和患者自我管理。12次/年 E.临床监测指标血糖至少2次/周 患者随访管理血糖控制效果评估糖尿病控制目标(亚洲糖尿病控制目标(亚洲-太平洋太平洋2 2型糖尿病政策组)型糖尿病政策组)理想理想良好良好差差血糖(血糖(mmol/Lmmol/L)空腹空腹4.46.14.46.17.07.07.07.0非空腹非空腹 4.48.04.48.010.010.010.010.0HbA1cHbA1c6.56.56.57.56.57.57.57.5血压(血压(mmHgmmHg)130/80
22、130/80130/80140/90130/80140/90140/90140/90BMIBMI(kg/m2kg/m2)男性男性252527272727女性女性242426262626TCTC(mmol/Lmmol/L)4.54.54.54.56.06.0HDL-CHDL-C(mmol/Lmmol/L)1.11.11.10.91.10.90.90.9TGTG(mmol/Lmmol/L)1.51.51.52.21.52.22.22.2LDL-CLDL-C(mmol/Lmmol/L)2.62.62.63.32.63.33.33.3(三).患者的转诊 社区卫生卫生服务机构 综合医院合理利用资料充分发
23、挥各自优势使不同情况的患者得到综合治疗同时获得长期随访管理连续的保健,减轻患者医疗负担保证患者和医生在医疗过程中的医疗安全,降低医疗风险患者转诊-重要性患者转诊-转诊原则1.确保患者安全性2.尽量减少经济负担3.最大限度发挥基层医生和专科医生各自优势,协同作用。4.社区全程进行患者的随访管理,包括综合医院的治疗情况,应了解病情变化,掌握治疗基本信息。患者转诊-转到综合医院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综合医院 达到下列转诊条件之一,应及时转到综合医院 1.精神萎靡、烦躁不安或昏迷、恶心呕吐、突然视力下降、肢体无力或瘫痪等症状,可能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非酮症高渗综合征、乳酸性酸中毒和糖尿病低血糖症等
24、急性并发症,应紧急处理后尽快转院。2.随访过程中出现新的靶器官损害,如:冠心病、缺血性脑血管病,以及下肢疼痛,感觉异常和间歇性跛行、肢端坏疽。肾损害引起的微量蛋白尿、水肿、高血压。视力模糊患者转诊-转到综合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综合医院 3.下肢感觉异常或疼痛 4.患者服药后出现不能解释或处理的不良反应 5.糖尿病伴发感染,或需手术治疗 6.妊娠和哺乳妇女 7.规律药物治疗3个月,血糖控制不理想 8.慢性并发症,需要调整治疗方案者 9.按照随访要求到医院做相关的检查和治疗 10.医生和患者双方都同意进行转诊的患者患者转诊-转到社区综合医院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同时符合下列条件,应由综合医院转回社
25、区卫生服务机构 1.诊断明确,治疗方案确定且血糖及伴随临床情况已基本控制稳定。2.医生和患者双方都同意的其他类转诊患者社区糖尿病患者管理流程图社区糖尿病患者管理流程图社区糖尿病患者管理流程图社区糖尿病患者管理流程图-社区登记社区登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登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登记:高危人群自愿体检者筛查体检糖尿病筛查阳性社区现有糖尿病人登记登记糖耐量正常IGTIFG登记登记随访随访干预干预转到医院转到医院转回社区转回社区社区糖尿病患者管理流程图社区糖尿病患者管理流程图-社区随访社区随访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随访: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随访:定期随访、监测定期随访、监测患者自我支持教育患者自我支持教育评估评估强化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