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项练习(附参考答案和解析).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项练习(附参考答案和解析).doc》由用户(luzy369)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语文 2023 高考 复习 论述 文本 阅读 专项 练习 参考答案 解析 下载 _一轮复习_高考专区_语文_高中
- 资源描述:
-
1、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项练习班级 考号 姓名 总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中国古代的阴阳五行系统论发展的最高成就和典型形态应该算是中医理论,中医及其理论历数千年而不衰,经过了漫长历史实践检验而至今有效,这恐怕应算是世界文明史上的奇迹之一。它包裹着种种今天看来颇为牵强附会、稀奇古怪的观点、思想和说法,例如“天人感应”“五运六气”之类,极容易被现代人斥为迷信,特别是在现代如此发达的实验科学,在显微镜、透视机的比较对照之下。然而奇怪的是,数千年的实践经验,也包括今天极为广泛的实践经验,却又仍然不断证明着中医讲的理论。西医的方法是从具体到抽象,中医相反,有点从抽象到具体的味道。它从抽象的
2、阴阳五行原理出发,非常具体地落实到此时此地此人此病来“辩证论治”。所以春秋朝暮,方颇不同,男女长幼,治病异样。我常以为,现代医学需要再发展一段时间,才可能真正科学地严密地解释和回答中医凭几千年经验所归纳和构造的这一整套体系。因为目前西医的科学水平还处在局部经验概括的理论阶段,对作为整体性的人的生物生理机制还极不了解,也就暂时还不可能真正解答中医所提供的种种实践经验及其理论体系,尽管这个体系携带着那样明显的落后时代的深重痕迹,那样直观、牵强。中医的这一套理论是以天人相比附的阴阳五行图式作为哲理基石的,已闻名世界的中医针灸便是建立在以此为基础的经络理论上。经络当然有某种尚未被发现的物质载体或媒介,
3、如电磁、化学等,但中医所把握的是其作为信息通道的功能特征和作为自控制自调节具有反馈作用的闭合循环的结构系统。经络不过是中医理论的一个部分,其实整个中医理论都是建立在功能和结构的整体系统的把握上,要求在保持生物机体生长发展的动态平衡和自我调节的组织结构中来把握、理解和说明、治疗一切的。例如中医的脏腑理论,主要是功能整体,并非解剖学意义上的器官实体,尽管与器官实体又有联系。它重视的是这些功能之间的序列关系和结构联系,不是某些孤立器官的实体情况。今天尽可嘲笑、咒骂它们的荒谬绝伦。但是不是也应该注意其中的重要的基本观念强调天与人、自然与社会以及身体与精神必须作为和谐统一的有机生命的整体存在,仍然有一定
4、价值和意义呢?如何协调人(包括个体与集体)与环境、社会、自然之间既改造又适应的合理的动态平衡关系,在今日不也仍然是一大问题吗?这还不仅是环境保护、生态平衡、人体生理如何与大自然相协调之类的问题,而且还涉及如何使人的心理、精神状态与大自然相一致、合节拍之类更深刻的课题。例如现代医学的“生物钟”学说便可以与内经讲的四时昼夜与人气的不同状态如“子午流注”联系起来。当然应注意古代与近代科学水平的本质差异。但总起来,这是如何能使人的存在与自然存在相统一相一致的巨大问题。这些虽远非这种原始系统论思想和古老粗陋的图式所能解释,但在那样遥远的年代,就建构这样一种潜藏着重大问题的宇宙论,却不能不说是一种突出成就
5、。(摘编自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医理论堪称阴阳五行系统论的最高成就和典型形态,创造了世界文明史上的一个奇迹。B.中医从抽象到具体,西医则从具体到抽象,二者方法上的不同,使后者大大落后于前者。C.立足经络理论,借助电磁、化学等物质媒介,中医针灸可增进机体的自控制自调节机能。D.内经“子午流注”说与现代的“生物钟”暗合,证明中医理论已具有现代科学特性。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段主要从纵向的时间维度透视中医理论及其实践,既强调其历数千年而不衰的活力,也不讳言其缺陷及不足。B.次段对西医与中医的研究方法进行横向
6、比较,并剖析了现代医学无力对中医理论体系和实践做深入解答的原因。C.第三段列举经络理论与脏腑理论为例,说明中医更看重对功能和结构的整体把握,而不甚关注器官实体的特点。D.结尾段着眼于现实,强调应充分认识中医关于人的存在和自然存在必须相互统一这个基本观念的价值和意义。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将阴雨,人之病故为之先动,是阴相应而起也”。这体现了中医理论中人体生理与自然变化存在动态关联的观点。B.中医的原始系统论思想古老粗陋甚至错误百出,但它要落实到此时此地此人此病来“辨证论治”的观点却非常超前。C.借鉴“天人合一”的思想,不仅要重视环境保护、生态平衡,更要充分关注人的
7、精神状态与大自然相一致的课题。D.在新冠肺炎的治疗中,中医药产生的积极效果,验证了保持生物机体生长发展的动态平衡和自我调节理念的合理性。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美好生活”,一个通俗而又影响巨大的话语,正成为我国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新理念,也成为我国新时代发展的新战略。虽然“美好生活”作为日常话语人们都在讲,但人们对其内涵的理解却歧义重重。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两种。一种是从心理体验的角度所作的理解,认为生活美好不美好,没有固定的标准,纯粹是一种心理感受。面对同一种生活,不同的人心理感受不一样,同样的人在不同时段的感受也不一样。另一种是从功利主义的角度所作的理解。与心理体验不同,这种理解把功
8、利放在首位,生活美好不美好,主要看功利的需求是否得到满足。在各种功利需求中,物质利益的需求又居于首位,只有物质利益需求得到满足才是美好的。这两种理解均不可取。就前一种理解来看,美好不美好确实与心理体验相关,它是个体对所处生活状态的心理反映和情感表达。但是,美好与否又不能完全陷于心理的体验中,倘若如此,必然会陷入相对主义,因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心理体验,这会导致讨论“美好”没有任何确定性;而且,美好不美好不能只停留于心理感觉上,还需要实打实的效果。没有这样的效果,心理感受不会真正好起来;即使有时好起来,也绝对不会持久。就后一种理解来看,生活的美好确实与功利的满足有着密切联系。但是,如果“美好”仅仅
9、意味着物欲的满足,这又是一种极端的扭曲。美好生活无疑是功利的,但又不能完全陷入功利,因此应当在肯定功利的前提下并在追求功利的基础上提升超功利的境界,实现精神境界的升华,所以,“美好生活”不仅包括物质生活,而且包括政治、文化、社会等生活。只有这些生活都得到充实和提高,才能称得上“美好”。马克思所讲的人的现实生活,就是这样的全面生活。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讨论唯物史观的出发点时,提到了现实的个人和现实的生活,认为历史的前提和出发点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接下来讲,“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在这里,生活和
10、生产是联系在一起的。作为人和社会存在方式的生产不仅包括物质生产,而且包括需要的生产、人口生产、社会关系生产、精神生产。与全面的生产相适应,生活也必然是全面的。因此,马克思的生产、生活理论是全面的,准确理解了马克思的全面生产理论,也就自然会准确把握其全面生活的理论。在马克思看来,生活的美好又是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连在一起的,这是美好生活的更高追求。美好生活作为未来社会的一种理想状态,其设定就是以人的自由个性的确立和才能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而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就要克服现实生活的异化状态。因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人的生活变成了“非人”的生活,人的机能变成了动物的机能,只有彻底改变这种异化状况,才能使美好
11、生活成为可能。美好生活的建立,最终要落实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上,通过“自由、全面”来体现“美好”。所以,实现人民生活的美好和实现人类自由解放是同一个历史过程。这是马克思主义者以及中国共产党人最崇高的美好生活观。(摘编自丰子义人学视域中的“美好生活需要)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于“美好生活”,不管是从心理体验的角度还是从功利主义的角度进行理解都失之偏颇。B.每个人对同一种生活状态会有不同的心理体验,这会导致讨论“美好”时没有统一的标准。C.只有物质的满足而无精神的充盈不是美好生活,在进行美好生活建设时更应重视精神建设。D.人们如果在现实生活中处于异化状态,失去
12、了人的机能,那么就会和美好生活背道而驰。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批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错误理解为重点,在此基础上得出了正确观点,有破有立。B.文章通过因果论证、举例论证等方法,为读者透彻分析了心理体验观和功利观的错误原因。C.文章阐释了马克思的全面生产理论,为阐释“美好生活”的正确内涵提供理论支撑,有权威性。D.文章论及资本主义社会人们的“非人”生活,是为了论证资本主义社会人们没有美好生活。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人认为生活是否美好只是个人心理感受,庄子中惠施所说“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与此有相通之处。B.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美好生
13、活的更高目标,也是马克思主义者以及中国共产党人努力追求的社会目标。C.实现共同富裕、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等,是我国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而进行的具体实践。D.孔子的弟子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有志于道,“不改其乐”,颜回之乐符合当今美好生活的内涵。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古诗是古人心声的真实记录,是展现先民人生态度的可靠文本,正如清人叶燮所说:“诗是心声,不可违心而出,亦不能违心而出故每诗以人见,人又以诗见。”读诗就是读人,阅读那些长篇短什,古人音容笑貌如在目前,这是我们了解前人心态的最佳途径。清人沈德潜说:“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斯有第一等真诗。”中国古人评
14、价文学家时有一个优良传统,就是人品与文品并重。经过历代读者集体选择,凡是公认的大诗人,往往都是具备“第一等襟抱”的人物,其作品必然也是第一等真诗,从中可以感受真实心跳和脉搏.从而沦肌浃髓地领会传统文化精神。从诗经楚辞到明清诗词,都具有很高的阅读价值,如果兼顾作品的经典意义、阅读难度等因素,唐诗宋词应是我们的首选阅读对象。唐诗宋词对于现代读者到底有什么价值?我们先来看唐诗宋词到底写的是什么内容。中国古典诗歌有一个最古老的纲领,就是“诗言志”。到了西晋,陆机在文赋中又提出“诗缘情”。有人认为二者是对立关系,但是初唐孔颖达在左传正义中说得很清楚:“情志一也”。情志就是指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包括对生活的
15、感受和思考,也包括对万事万物的价值判断。唐诗宋词的内容跟现代人没有距离,因为诗词中表达的那些内容都是普通人的基本情感、基本人生观和基本价值观。比如喜怒哀乐,比如对真善美的追求,比如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保家卫国英雄行为的赞美,唐宋人如此,现代人也如此。所以唐诗宋词中典范作品所表达的内心情感、思考和价值判断可以传递到今天,启发我们更细致地品味人生意义和美感。当然,唐诗宋词对于现代人的最大意义,是其中的典范作品可以提升我们的情操、气质和人格境界,有深远的教育作用。且举李、杜、苏、辛为例。李白热情讴歌现实世界中一切美好的事物,其诗中蕴含强大精神力量。杜甫诗中充满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和热爱天地万物的仁
16、爱精神,是儒家思想积极因素的艺术表现,也是中华民族文化性格的形象凸现。苏轼在词史上首先打破晚唐以来词专写艳情的局限,他不但大量写作抒情述志、咏史怀古等题材,使词从音乐歌词向抒情诗转变,在以柔声曼调为主的传统词乐中增添高昂雄壮的因素。到了南宋,以辛弃疾为首的爱国词人把爱国主义主题变成当时词坛的主旋律,他们继承苏轼词中始露端倪的豪放词风,并以慷慨激昂和沉郁悲凉两种倾向充实了豪放风格。总的来说,李、杜、苏、辛的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而且具有提升读者人格境界的熏陶作用。阅读唐诗宋词的典范作品,可以在审美享受中不知不觉受到人格境界的感染,这个过程就像杜甫所描写的成都郊外的那场春雨一样,“随风潜入
17、夜,润物细无声”。古代文学经典作品流传至今的意义并不是专供学者研究,它更应该是供大众阅读欣赏,给予精神滋养。严肃深奥的学术论著只在学术圈产生影响,生动灵活的讲解或注释解说却能将古典名篇引入千家万户。(摘编自莫砺锋在读诗读人中感受万千气象)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叶燮认为“诗是心声”,不能作伪,所以“每诗以人见,人又以诗见”,诗是人心声的真实记录,读诗即读人。B.作者认为中国古典诗歌最古老的纲领“诗言志”与西晋陆机文赋中的“诗缘情”论是对立的关系。C.李白的诗作蕴含强大精神力量,但在以积极的人世精神进行创作、凸现民族文化性格的形象方面则比杜甫略逊一筹。D.
18、所有古代文学作品至今仍然具有一定的意义,它既可以供学者研究,也可以供大众阅读欣赏,给予人们精神滋养。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文章认为古诗有很高的阅读价值,而唐诗宋词应是首选阅读对象,并从多个方面阐释了作出这一论断的理由。B.文章以辛弃疾为首的南宋爱国词人为例,阐述他们把爱国主义主题变成当时词坛的主旋律,其作品至今仍有现实意义。C.引用论证是本文的鲜明特色,在论证的各个层次,作者都引述了前人的经典言论,并表明了自己的看法。D.文章从古诗到唐诗宋词,从唐诗宋词到李、杜、苏、辛,文本的分析范围渐次缩小,议论的侧重点各有不同。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19、是( )(3分)A.凡是公认的大诗人,其作品必然也是第一等真诗,不仅可以读出“第一等学识”,更重要的是能体会“第一等襟抱”。B.因为唐诗宋词的典范作品可以在人生意义和美感上给我们许多启迪,所以在情志方面它们所表达的内容与现代人是相通的。C.李、杜、苏、辛的作品无论在思想内容上还是在艺术表现上,都各有其独特之处,但它们都能给予我们精神的滋养。D.我们在阅读唐诗宋词典范作品的过程中,会不知不觉受到人格境界的感染,如同杜甫所写“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传统节日的意义,可以从文化、民俗学、经济等角度阐发,也可以放进文学世界理解。传统节日不仅能保存民族历史记忆,传承民
20、族文化,凝聚民族情感,增强民族认同,还能促进社会文化再生产和经济社会发展。从文学的角度观照传统节日,并不牵强。传统节日在传承过程中,一些原初的价值与功能或有所丢失,或发生变异,节日仪式中的功利作用悄悄向审美作用转移,端午节就是例子。端午又称“重午”,阳气盛极,阴气初生。为避邪气,用置菖艾、戴香包等方式防五毒、送瘟神。延习既久,这些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活动,具备了功利和美感的双重作用。可见,在审美需求的层面,传统节日与文学有相通之处,因为节日带有娱乐性,能给人带来精神的愉悦。文学的功用,并不仅仅给人带来心灵的愉悦。文学也经由审美活动,引发人们思考人的本原,即人从何而来、人之为人的意义和生命的终极价
21、值。清明扫墓祭拜,是追念先人与逝者、祈求保佑的虔诚表达;中元节送河灯,活着的人希望那些无所归依的魂灵也应被善待。这些在固定时间里反复进行的活动,跟文学里对生者与死者、此岸与彼岸关系的思考,如出一辙。有些节日,由人类对自然的崇拜演化为人类对生活愿望的象征性表达,比如七夕节。七夕节由“天河”两岸的牛郎织女星座而来,反映了人类对天象的崇拜。根据这一天象,产生了牛郎织女鹊桥会的凄美爱情故事。这个节日的诞生,可以说与文学生产同时进行。传统节日得以保存并成为中国人精神里不可剔除的部分,也依赖文学创造的艺术形象和语言篇章。从古代开始,对传统节日的吟咏,产生了大量的诗词歌赋。说到春节就会想起王安石的元日,说到
22、清明就会吟诵杜牧的清明传统节日由民俗风习向审美对象转化,文学起了主要作用。成体系的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标识。人类文明的进步,由科学不断地对原始思维构造的世界形象“去魅”,造成了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关系的紧张,更重要的是对自然的科学认知使人类的精神世界失去不少光彩。试想,只有陨石坑的月球,比起有嫦娥、玉兔和桂花树的月宫,是多么无趣。因此,保留传统节日以及相关的神话和文学形象,对于工业化时代的人们来说是弥足珍贵的“复魅”,它将使日益单面化的人在精神世界里丰富起来。在这个意义上,传统节日是中华文明的一部分,是对全人类的一种文化贡献。而文学有责任在传统节日文化传承中不断地再生产。不少文学佳作书
23、写了传统节日,老舍四世同堂写中秋,沈从文边城写端午等,这些作品多半是将节日作为人物活动的时空,情节在其中推进,人物性格在此得到展现。由于现代文明对传统生活方式的冲击,传统节日不可幸免地遭到销蚀,幸好有这些文学作品,把旧日过节的活动方式和所涉及的事物,细致而又充满趣味地保存在文字世界里。(摘编自毕光明传统节日的文学理解,光明日报2019年4月24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传统节日能保存民族记忆、增强民族认同等,我们可从文化、民俗学、文学等方面理解阐发。B.因为节日带有娱乐性,能给人带来精神愉悦,所以传统节日与文学在各个方面是相通的。C.清明节扫墓、中元节送灯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