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基础知识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狂犬病基础知识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狂犬病 基础知识 课件
- 资源描述:
-
1、科学认识科学认识 规范处置规范处置狂犬病基础知识狂犬病基础知识内容内容概述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预防概述概述狂犬病又称恐水病、疯狗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人和动物都可以感染。该病主要是通过动物咬人时唾液中的狂犬病病毒侵入人体而受到感染。狂犬病一旦发病,其进展速度很快,多数在3-5天,很少有超过10天的,是迄今为止人类唯一病死率高达100%的急性传染病。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将狂犬病列为乙类传染病。简史我国早在公元前我国早在公元前5世纪左传上已有记载。世纪左传上已有记载。公元前公元前322年,年,Aristotle认识到人狂犬病与动物狂犬认识到人狂犬病与动物狂
2、犬病的关系。病的关系。1804年,年,Zink第一次证明狂犬唾液有传染性。第一次证明狂犬唾液有传染性。19世纪世纪80年代,年代,Pasteur等研制出狂犬疫苗。等研制出狂犬疫苗。1903年,年,Negri发现发现Negri小体,使该病的快速镜检诊小体,使该病的快速镜检诊断成为可能。断成为可能。简史全世界均有狂犬病的报道。据全世界均有狂犬病的报道。据WHO估计,每估计,每年全世界死于狂犬病的有年全世界死于狂犬病的有5万多人。万多人。亚洲为狂犬病严重流行区,其中印度为发病率亚洲为狂犬病严重流行区,其中印度为发病率最高的国家,居世界第一位。最高的国家,居世界第一位。我国狂犬病流行已久。死亡人数仅次
3、于印度而我国狂犬病流行已久。死亡人数仅次于印度而居世界第二位。居世界第二位。病原学病原学病原学病原学狂犬病毒狂犬病毒于于1962年首次在电镜下年首次在电镜下被发现。被发现。A.Negri body.尼氏小体B.Notice the abundant RNP in the inclusion.包涵体内大量核糖核蛋白 C.Budding rabies virus.排出狂犬病病毒狂犬病病毒 属棒状病毒科属棒状病毒科(Rhabdoviridae)拉沙病拉沙病毒属(毒属(Lyssa virus),病毒中心为单),病毒中心为单股负链股负链RNA。狂犬病毒易被灭活。狂犬病毒易被灭活。病毒耐低温。病毒耐低温。
4、易为脂溶剂(肥皂水肥皂水等)、75%乙醇乙醇、碘伏、碘伏、紫外线灭活对季胺类化合物敏感:新洁尔灭新洁尔灭对温度敏感,60 30秒或100 2秒即可被杀灭易被巴氏消毒、紫外光、酸(PH 4以下)、碱(PH 10以上)灭活狂犬病毒结构狂犬病毒结构狂犬病毒颗粒由2个结构和功能单位组成:(1)外壳外壳上覆盖有G蛋白三聚体组成的棘状突起(长 10nm),可识别易感细胞膜上特定的病毒受体;(2)核壳体核壳体(ribonucleocapsid)螺旋状排列,由基因组 RNARNA与N N、L L及P P密切相联组成。核壳体确保基因组在胞 质中的转录和复制。蛋白M M占据了核壳体和外壳之间的 位置,决定了病毒出
5、芽及其子弹状外形。狂犬病毒狂犬病毒含含5种主要蛋白:种主要蛋白:糖蛋白(糖蛋白(G)核蛋白(核蛋白(N)聚合酶(聚合酶(L)磷蛋白(磷蛋白(NS)膜蛋白(膜蛋白(M)流行病学流行病学流行病学流行病学我国疫情概况。近年来我国犬、猫的饲养量快速增加,被犬、猫伤害的人数也不断增加。根据我国人用狂犬病疫苗的使用量,估计全国(不含港澳台,下同)每年被动物伤害的人数超过4000万人。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狂犬病先后出现了3次流行高峰(图1)。第一次高峰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年报告死亡数最高达1900多人。第二次高峰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1981年全国狂犬病报告死亡7037人,为新中国成立以
6、来报告死亡数最高的年份。整个80年代,全国狂犬病报告死亡数都维持在4000人以上,年均报告死亡数5537人。第三次高峰出现在21世纪初期,狂犬病疫情重新出现连续快速增长的趋势,2007年全国报告死亡数高达3300人。从地区分布上看,我国狂犬病疫情主要分布在人口稠密的华南、西南、华东地区 从人群分布上看,可概括为“三多”:农村地区病例较多、男性病例较多、15岁以下儿童和50岁以上人群发病较多。传染源传染源一般来说,狂犬病流行先出现与野生动物,然后波及家养动物,最后传播给人类。目前认为野生动物是狂犬病毒的贮存宿主,家养动物是是野生动物狂犬病和人累狂犬病联系的主要桥梁。而犬是把狂犬病传给人类的主要动
7、物。传染源传染源带狂犬病毒的动物是本病的传染源。带狂犬病毒的动物是本病的传染源。本病主要传染源是狂犬本病主要传染源是狂犬。人狂犬病由其传播者约占人狂犬病由其传播者约占8090,其次是,其次是猫、猪及牛、马等家畜和野兽如狼、狐、狗獾猫、猪及牛、马等家畜和野兽如狼、狐、狗獾等温血动物。等温血动物。狂犬病毒可被貌似狂犬病毒可被貌似“健康健康”的动物所携带。的动物所携带。狂犬病常见的传染源狂犬病常见的传染源能感染狂犬病毒的动物很多,几乎所有的温血动物,包括禽类都可感染狂犬病。如狐狸、狼、黄鼠狼、獾、皖熊、猴、鹿、蝙蝠等都能感染,家畜如狗、猫、牛、马、羊、猪、骡、驴等也家畜如狗、猫、牛、马、羊、猪、骡、
8、驴等也都能感染。但是,和人类关系最密切的还是狗,都能感染。但是,和人类关系最密切的还是狗,人的狂犬病主要还是狗传播的,占人的狂犬病主要还是狗传播的,占90以上,以上,其次是猫,被猫抓伤致狂犬病的人并不少见,其次是猫,被猫抓伤致狂犬病的人并不少见,并随着养猫的增加而增多。并随着养猫的增加而增多。人与人之间的传播人与人之间的传播人与人的一般接触不会传染狂犬病。1、只有发了病的狂犬病人咬了健康人,才有使被他咬伤的人得狂犬病的可能;2、发了病的狂犬病人或发病前几天的人也有可能通过性途径把狂犬病毒传染给对方;3、狂犬病人的器官、组织、如角膜移植给健康人则有极高的危险性4、病人的唾液直接或间接污染健康人的
9、伤口传播狂犬病的可能。狂犬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最主要的途径就是感染了狂犬病的动物在咬伤人时,通过唾液使狂犬病毒进入人体;其他途径:其他途径:1.剥狗皮、宰杀等剥狗皮、宰杀等2.从粘膜入侵从粘膜入侵3.移植移植4.吃煮熟的疯狗肉,也有可能感染狂犬病。人群易感性人群易感性人对狂犬病毒普遍易感。人对狂犬病毒普遍易感。患者男多于女,农民学生儿童工人。患者男多于女,农民学生儿童工人。人被病犬咬后的发病率约为人被病犬咬后的发病率约为1530。若及时伤口处理和接种疫苗后,发病率可降为若及时伤口处理和接种疫苗后,发病率可降为0.15左右。左右。影响狂犬病发病的因素影响狂犬病发病的因素1.要看进入人体的狂犬病毒的数
10、量多少,如果疯狗咬人时处于发病的早期阶段,它的唾液中所带的狂犬病毒就比处于发病后期时少;若同时咬伤多人,还与被咬伤的先后有关。2.咬伤是否严重也影响被咬的人是否发病。大面积深度咬伤就比伤口很小的浅表伤容易发病;3.多部位咬伤也比单一部分咬伤容易发病,且潜伏期较短。4.被咬伤后正确及时的处理伤口,是防治狂犬病的第一道防线,如果及时对伤口进行了正确处理,和抗狂犬病暴露后治疗,则可大大减少发病的危险。5.通过粘膜感染发病较咬伤皮肤感染发病难,而且病例较多呈抑郁型狂犬病。6.疯动物咬伤头、面和颈部等那些靠近中枢神经系统的部位或周围神经丰富的部位,较咬伤四肢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要高。7.抵抗力低下的人较抵
11、抗力强的人更易发病。发病机理发病机理发病机理发病机理狂犬病毒自皮肤或粘膜破损处入侵人体后,对狂犬病毒自皮肤或粘膜破损处入侵人体后,对神经组织有强大的亲和力。神经组织有强大的亲和力。主要通过神经逆行性向中枢传播,一般不入血主要通过神经逆行性向中枢传播,一般不入血。发病机理发病机理狂犬病毒致病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狂犬病毒致病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狂犬病的发病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一)局部组织内繁殖期(一)局部组织内繁殖期病毒自咬伤部位侵入后,于伤口的横纹肌肌梭感受器神经纤维处聚集繁殖,以后再侵入附近的末梢神经。从局部伤口至侵入周围神经的间隔时间一般不短于72小时,也有认为病毒在入侵处可停留1-2周之
12、久,甚或更长(占潜伏期的大部分时间)。发病机理发病机理(二)侵入中枢神经期(二)侵入中枢神经期病毒沿神经的轴索浆病毒沿神经的轴索浆向中枢神经作向心性扩散,以向中枢神经作向心性扩散,以每小时每小时3mm速速度度(5cm/d),复制缓慢,至脊髓的背根神经节复制缓慢,至脊髓的背根神经节后,再大量繁殖,然后入侵脊髓并很快到达脑后,再大量繁殖,然后入侵脊髓并很快到达脑部,波及整个部,波及整个CNS。主要侵犯脑干和小脑等。主要侵犯脑干和小脑等处的神经细胞,一般不侵入血流。处的神经细胞,一般不侵入血流。发病机理发病机理(三)(三)向各器官扩散期:向各器官扩散期:随后病毒从中枢神经向周围神经离心性扩散,侵入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