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课件-2.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三大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课件-2.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作物 病虫害 防治 技术 课件 _2
- 资源描述:
-
1、通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殷丽娟三大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水稻病虫害一、水稻二化螟自1998年在阿城市、五常市田间发现了二化螟,经过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防治处,东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鉴定,确定为水稻二化螟,并已成为水田的一种新类害虫。目前我县也有不同程度发生,周边县发生较重,如方正、延寿、尚志、五常等地二化螟危害严重。受害株率达50100%。1、形态特征二化螟又名钻心虫,蛀杆虫,以幼虫钻柱到叶鞘、茎杆内为害,幼虫体长2427毫米,头部淡红褐色,胸、腹部淡褐色,体背有5条纵线,均匀暗褐色,幼虫形态类似玉米螟。二化螟在水稻不同生育期都可产生危害,形成不同的危害状,如枯鞘、枯心、枯孕穗、白穗、虫伤株等,
2、其中以枯心、白穗危害最重。二化螟成虫图二 化 螟 卵 块二化螟蛀茎幼虫二化螟虫态图二化螟根茬越冬幼虫二化螟蛹二 化 螟 蛹2、发生规律二化螟为完全变态,在我县一年发生一代,个别年份发生一代半。化蛹:越冬幼虫5月下旬开始化蛹,化蛹盛期在6月中旬,化蛹时间一般可持续到6月下旬。化蛹部位在寄主茎杆和根茎中,蛹期平均109天。羽化:成虫羽化初期在6月中旬,盛期在6月中旬,7月初羽化结束,成虫寿命平均7天。产卵:成虫产卵始期在6朋中旬,盛期在6月下旬,一直持续到7月初,成虫羽化后即可交尾,2天后产卵,卵期约在57天。孵化:幼虫孵化初期在6月下旬,盛期在7月上旬,田间调查一直持续到7月中上旬。越冬:以老熟
3、幼虫在寄主的茎杆和根茬中越冬,在根茬中越冬的幼虫都钻到根茬土壤中的部分,田间调查越冬寄主主要有水稻、田苇、稗草等。3、危害特点水稻田二化螟其危害时期不同,危害症状也不同,主要症状有枯鞘、枯心、白穗等,不同年份危害症状田间表现时间略有不同。枯鞘的田间表现时间:7月上旬、中旬枯心苗田间表现时间:7月中旬、下旬枯孕穗、白穗的田间表现时间:8月上旬、中旬枯心苗、枯孕穗及白穗对水稻产量影响最大。在不同水稻品种上二化螟发生危害的程度不同,长势好、繁茂、茎杆粗状的中熟水稻品种受害重。超稀植或高肥的水稻,色泽深绿、株型高大,受害最严重,相反危害轻。4、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2)化学防治(3)物理防治二、水稻
4、稻瘟病一、症状主要为害叶片、茎秆、穗部。因为害时期、部位不同分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谷粒瘟。苗瘟 发生于三叶前,由种子带菌所致。病苗基部灰黑,上部变褐,卷缩而死,湿度较大时病部产生大量灰黑色霉层,即病原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叶瘟 在整个生育期都能发生。分蘖至拔节期为害较重。由于气候条件和品种抗病性不同,病斑分为四种类型 1、慢性型病斑 开始在叶上产生暗绿色小斑,渐扩大为梭型斑,常有延伸的褐色坏死线。病斑中央灰白色,边缘褐色,外有淡黄色晕圈,叶背有灰色霉层,病斑较多时连片形成不规则大斑,这种病斑发展较慢。2、急性型病斑 在感病品种上形成暗绿色近圆形或椭圆形病斑,叶片两面都产生褐色霉层,条
5、件不适应发病时转变为慢性型病斑。3、白点型病斑 感病的嫩叶发病后,产生白色近圆形小斑,不产生孢子,气候条件利其扩展时,可转为急性型病斑。4、褐点型病斑 多在高抗品种或老叶上,产生针尖大小的褐点只产生于叶脉间,较少产孢,该病在叶舌、叶耳、叶枕等部位也可发病。急性病斑 慢性病斑 白点病斑 褐点病斑节瘟 常在抽穗后发生,初在稻节上产生褐色小点,后渐绕节扩展,使病部变黑,易折断。发生早的形成枯白穗。仅在一侧发生的造成茎秆弯曲。穗颈瘟 初形成褐色小点,扩展后使穗颈部变褐,也造成枯白穗。发病晚的造成秕谷。枝梗或穗轴受害造成小穗不实。谷粒瘟 产生褐色椭圆形或不规则斑,可使稻谷变黑。有的颖壳无症状,护颖受害变
6、褐,使种子带菌。叶枕、节瘟症状图苗 瘟 症 状 图穗颈瘟症状图穗颈、谷粒瘟症状图叶 瘟 症 状 图 一叶 瘟 症 状 图 二传播途径传播途径 病菌以分生孢子和菌丝体在稻草和稻谷上越冬。翌年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到稻株上,萌发侵入寄主向邻近细胞扩展发病,形成中心病株。病部形成的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再侵染。播种带菌种子可引起苗瘟。发病条件发病条件 适温高湿,有雨、雾、露存在条件下有利于发病。1、最适温度26-28。相对湿度90%以上。孢子萌发需有水存在并持续6-8小时。适宜温度才能形成附着胞并产生侵入丝,穿透稻株表皮,在细胞间蔓延摄取养分。2、阴雨连绵,日照不足或时晴时雨,或早晚有云雾或结露条
7、件,病情扩展迅速。3、品种抗性因地区、季节、种植年限和生理小种不同而异。同一品种在不同生育期抗性表现也不同,秧苗4叶期、分蘖期和抽穗期易感病,圆秆期发病轻,同一器官或组织在组织幼嫩期发病重。穗期以始穗时抗病性弱。4、偏施过施氮肥有利发病。5、放水早或长期深灌根系发育差,抗病力弱发病重。发病原因 1、菌源量大 2、适温多雨,特别7月28日和8月2日两场雾 3、插秧密度大 4、种植品种单一,抗病能力下降 5、肥料施用不当 6、重治轻防防治措施 1、因地制宜选用2-3个适合当地抗病品种 2、无病田留种,处理病稻草,消灭菌源。3、按水稻需肥规律,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后期做到干湿交替,促进稻叶老熟,增强抗
8、病力。4、种子处理。用56温汤浸种5分钟。用抗菌剂浸种。5、药剂防治 抓住关键时期,适时用药。早抓叶瘟,狠治穗瘟。发病初期喷洒20三环唑100克亩;75丰登20克亩;25使百克45克亩;40富士一号100克亩。叶温要连防2-3次,穗瘟要着重在抽穗期进行保护,特别是在孕穗期(破肚期)和齐穗期是防治适期。玉米病虫害一、斑须蝽蟓1、形态特征斑须蝽蟓近二年发生较重,被害率525%左右。斑须蝽蟓俗名臭大姐,属于半翅目,成虫体长0.813.5毫米,宽5.56.5毫米,椭圆形,黄褐色或紫褐色,前胸、背板、侧缘稍向上卷,腹面黄褐色,有黑色刻点。在我县一年发生一代,以成虫在田间杂草、枯枝落叶、树皮或房屋缝隙中越
9、冬。2、危害症状斑须蝽蟓是刺吸式口器,以成虫和弱虫吸食作物幼嫩部分汁液,除主要危害玉米外,还能危害亚麻、甜菜等,传播病毒,造成烂芯、卷叶。3、防治方法选用内吸性杀虫剂,叶面喷雾。30%速克毙3%腚虫脒吡虫啉类药剂混敌杀死二、玉米丝黑穗病1、症状 主要危害穗部,属幼苗侵染的系统性病害。苗期为病苗矮化、节间缩短、叶色浓绿,一般无穗。雌穗受害症状是外观短粗、无花丝,大多数除包叶外全部果穗被破坏成菌瘿。雄穗受害后花器全部或部分花器形成黑粉,一般无穗。玉米丝黑穗病(雌穗)玉米丝黑穗病玉米丝黑穗病(雌穗)玉米丝黑穗病(雌穗)症状玉米丝黑穗病玉米丝黑穗病玉米丝黑穗病(雄穗)症状图图3-3 玉米丝黑穗病菌玉米
10、丝黑穗病菌(示冬孢子及冬孢子萌发)图图3-3 玉米丝黑穗病菌玉米丝黑穗病菌(示冬孢子及冬孢子萌发)玉米丝黑穗病(冬孢子及冬孢子萌发)2、浸染途径 土壤中的越冬孢子萌发或带病种子上的病菌萌发后,病菌侵染幼苗生长点,并随生长点生长,进入花芽和原始期,进而破坏雌雄穗和花器,最后显病症。品种:发病率高低主要与品种抗病性有关,要选用抗病品种。今年发病重也主要因为杂交种不抗病。菌源:越冬菌源越多,发病重,要采用轮作、拔除田间病苗与病株、黑穗散粉前采下黑穗烧掉等措施。土温25左右,土壤含水量20%左右有利于病菌侵染,一般春季少雨干旱年份有利于病害的发生与流行。播期过早、过深利于发病。种子质量不好,生活力低,
11、会延长出苗时间,可增加侵染。因此,应购买优质良种,适期播种,提高播种质量,注意保墒。3 3、发病条件、发病条件4、发病原因(1)连作重茬地块使土壤中菌量的积加。在玉米播后出苗三叶期前,侵入玉米幼苗生长点,系统侵染蔓延雌穗和雄穗,形成黑粉落入田中进一步增加了土壤含菌量,成为次年的菌源。据调查:重茬玉米发病率为27%,3年以上的轮作地块发病率为2%。(2)品种抗性。(3)、气候因素及栽培管理的影响 由于气候因素的变异,连续出现暖冬现象,早春回暖快,使农作物播期提前,播种后出现持续低温,有利于玉米丝黑穗病源菌的越冬和侵染。(4)、药剂防效低。目前市面出售的玉米种衣剂对玉米丝黑穗病的防效较低,甚至无效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