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是我国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伤寒杂汇编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金匮要略是我国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伤寒杂汇编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金匮要略 我国 东汉 著名 医学 家张仲景 伤寒 汇编 课件
- 资源描述:
-
1、金匮要略是我国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伤寒杂(二)作(二)作 者者 姓张,名机,字仲景,东汉南郡涅阳(今河南邓县)人。约生于汉恒帝元嘉二年,即公元152年,卒于建安二十四年,即公元219元。自幼聪敏好学,曾“举孝廉,官居长沙太守”。久慕名医之术,始从学于同郡名医张伯祖,尽得其传,并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公元205年左右完成了确立中医学辨证论治理论体系的重要著作伤寒杂病论十六卷。(三)沿(三)沿 革革1.成书期。伤寒杂病论问世后因战乱而散失。2.散失期。西晋太医令王叔和经过广泛搜集,将原书伤寒部分编成伤寒论十卷,而未见到杂病部分。3.发现后整理校订期。到北宋仁宗时一位叫王诛的翰林学士在馆阁残旧书籍里
2、发现了一部伤寒杂病论的节略本,叫做金匮玉函要略方,一共有三卷。上卷讲伤寒病,中卷讲杂病,下卷记载方剂及妇科病的治疗。迨至神宗熙宁时,国家召集林亿等人对此书略本进行校订。因为伤寒论已有比较完整的王叔和编次的单行本,于是就把上卷删去而只保留中、下卷。为了临床方便,又把下卷的方剂部分,分别列在各种证候之下,仍编为上、中、下三卷。此外,还采集各家方书中转载仲景治疗杂病的医方及其后世一些医家的良方,分类附在每篇之末,题书名为金匮要略方论。二、二、金匮要略金匮要略的基本内容及编写体例的基本内容及编写体例 (一)基本内容(一)基本内容 1.分篇。全书分25篇,(1)第1篇,总论。(2)第2-17篇,内科学。
3、(3)第18篇,外科学。(4)第19篇,不便归类的。(5)第20-22篇,妇科学。(6)第23-25篇,杂疗方和食物禁忌。2.内容(前22篇):(1)条文398条。(2)病种40余种。(3)方剂205首。(4)药物155味。(5)剂型:内服:汤、丸、散、酒。外用:熏、洗、坐、敷。3.其它:除使用药物治疗外,还采用了针灸疗法和 食物疗法。对煎药和服药方法及药后反应 都有详细的记载。(二)编写体例(二)编写体例1.以病为纲,分篇编排。对于以病分篇,有数病合 为一篇者,也有一病独立成篇者。(1)数病合篇:以病机相仿、证候相似或病位相近 的合为一篇。如痉、湿、暍病都是外邪为患,初起多有恶寒发热的表证,
4、故合为一篇。(2)独立成篇:如黄胆篇、水气病。2.条文形式,问答方式。原著在条文的叙述上,常 以问答的形式,论述了疾病的病因、脉象、症状 及其治疗。三三金匮要略金匮要略的主要学术成就及基本论点的主要学术成就及基本论点(一)建立以病为纲、病证结合、辨证论治的杂病诊疗体系 原著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脏腑经络为理论依据,运用四诊八纲,建立了以病为纲,病证结合、辨证论治的杂病诊疗体系。1.重视整体,脏腑经络为辨证的核心:2.据脉论理:3.辨证论治:4.治未病:5.治病求本,重视人体正气:1.重视整体,脏腑经络为辨证的核心:重视整体,注意脏腑经络变化,把脏腑经络作为辨证的核心是其基本论点之一。以脏腑辨证
5、为中心,在诊断上,通过四诊举例,结合八纲,把疾病的各种临床表现,具体地落实到脏腑经络的病变上。2.据脉论理:原著论述脉象条文145条,占全书条文的1/3以上,诊脉部位除采用寸口诊法外,还有趺阳诊法和少阴诊法。根据脉象,广泛用来诊断疾病、推测病因、确定病位、阐述病机、指导治疗、判断预后等。3.辨证论治: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是这一原则的基本体现。(1)同病异治:同一种疾病,由于人体体质或病机上的差异,以及病位的不同,治法就有不同,如:同为水肿病,腰以上肿者,当发其汗;腰以下肿者,当利小便。发汗散水者,有越婢汤以治风水之例;利尿行水者,有防己茯苓汤以治皮水之例。(2)异病同治:由于病因病机或病位相同,
6、症状虽异,治法则同。如,原著用肾气丸者有五:一是脚气病,二是虚劳腰痛,三是短气有微饮,四是男子消渴,五是转胞,以上五病,虽病状不同,但病机皆属于肾阳亏虚,气化功能减退,故均可用肾气丸温肾化气治疗。4.治未病:疾病应根据其传变规律,预先采取措施,防止疾病的传变,阻止病位的扩大蔓延,倡导早治防变的思想。5.治病求本,重视人体正气:根据治病求本的精神,重视人体正气。对慢性衰弱疾病,尤为重视脾肾两脏,故调补脾肾,是治疗内伤疾患的根本方法。如:血痹虚劳病篇中的小建中汤、肾气丸。虚实夹杂、正虚邪实亦重视扶正以祛邪,如薯蓣丸、大黄蛰虫丸。6.因势利导:按病邪部位,因势导出。如“宿食在上脘,当吐之,宜瓜蒂散”
7、;“有宿食,下之愈,宜大承气汤”。(二)创制应用广泛、配伍严谨、(二)创制应用广泛、配伍严谨、疗效显著的杂病治疗经方疗效显著的杂病治疗经方1.载方205首,临床应用广泛:大致可归纳为18类:(1)解表剂如桂枝汤;(2)涌吐剂如瓜蒂散;(3)泻下剂如大承气汤、小承气汤、大黄附子汤、麻 子仁丸;(4)和解剂如小柴胡汤;(5)表里双解剂如大柴胡汤、厚朴七物汤、乌头桂枝 汤;(6)温里回阳剂如大乌头煎、通脉四逆汤;(7)清热泻火剂如泻心汤、白头翁汤;(8)消痰化积剂如枳术汤、鳖甲煎丸;(9)补益剂如当归生姜羊肉汤、八味肾气丸;(10)安神剂如酸枣仁汤、甘麦大枣汤;(11)固涩剂如桃花汤、桂枝加龙骨牡蛎
8、汤;(12)理气剂如半夏厚朴汤、枳实薤白桂枝汤;(13)理血剂如大黄庶虫丸、桂枝茯苓丸、温经汤、黄土汤、柏叶汤;(14)祛湿剂如茵陈蒿汤、苓桂术甘汤、防己黄芪汤、桂枝芍药知母汤;(15)润燥剂如麦门冬汤;(16)祛痰剂如皂荚丸、苓甘五味姜辛汤;(17)驱虫剂如乌梅丸;(18)疮痈剂如大黄牡丹汤。2.组方严谨精练,化裁灵活:在组方用药时,原著既重视发挥单味药的功能,更注意药物经过配伍后的协同作用。3.重视药物专用与药物炮制、煎煮方法:四、历代对金匮要略研究的概况(一)晋隋唐对金匮要略的传播(二)宋元明清对金匮要略的编次和注释(三)近代金匮要略的集注等(四)新中国成立后对金匮要略的研究 五、学习目
9、的与方法五、学习目的与方法(一)学习目的1.掌握杂病诊治规律,拓宽临床思路。2.提高综合分析能力和诊治疑难病证的能力。3.提高把握治疗疾病全过程能力以及阅读古医籍的能力。(二)学习方法1.打好古文基本功,注意文法特点。2.方证互测,前后联系。3.联系伤寒论,结合临床实际。4.对照“金匮要略教学大纲”,熟记重要条文。模拟试题(一)选择题1A型题(1)金匮要略前22篇,共载方剂有:A262首 B205首 C166首 D201首(2)金匮要略以何种辨证方法作为杂病辨证的核心?A六经辨证 B八纲辨证 C三焦辨证 D卫气营血辨证 E脏腑经络辨证(3)金匮脉象的一大特色是:A推测病性 B确定病位 C据脉论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