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11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中医技术在临床应用课件.pptx

  •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 文档编号:3815333
  • 上传时间:2022-10-15
  • 格式:PPTX
  • 页数:111
  • 大小:4.13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中医技术在临床应用课件.pptx》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中医 技术 临床 应用 课件
    资源描述:

    1、大家好大家好提纲提纲 一、培训目的一、培训目的 二、培训的主要内容二、培训的主要内容 三、培训基地三、培训基地 四、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四、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一、培训目的一、培训目的 使各基地具有优势、特色的中医护理技术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推广,以推动中医护理学科的可持续发展。二、培训的主要内容二、培训的主要内容 1、中医护理技术 2、中医护理技术如何在临床疾病症状中应用 3、中医护理技术如何开展 4、中医护理管理 三、培训基地三、培训基地 (全国只有18家中医院成功申报成为中医护理技术培训基地)1、广东省中医院2、上海龙华医院3、山东省中医院4、江苏省中医院5、福建省人民医院6、青岛市

    2、中医院7、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四、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应用四、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应用中医护理技术中医护理技术隔姜灸隔姜灸刮痧法刮痧法热敏灸热敏灸督灸督灸中药火疗中药火疗中药灌肠中药灌肠冰硝散冰硝散外敷法外敷法刺络拔罐刺络拔罐耳穴埋豆耳穴埋豆八段锦八段锦拔罐法拔罐法雷火灸雷火灸(一)雷火灸 雷火灸疗法是用中药粉末加上艾绒制成艾条,施灸于穴位上的一种灸法。是以芳香走窜的药物作引经药,使其具有祛风、散寒、利湿、通络作用的药力,渗透入穴位,产生温经通络、流畅气血、祛寒除湿的目的。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一)雷火灸适应症:适应症:虚寒腹痛虚寒腹痛 泄泻泄泻风寒湿痹风寒湿痹痛症痛症

    3、腰背痛腰背痛痰湿阻滞之呕吐痰湿阻滞之呕吐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一)雷火灸 操作方法;1、定穴:按医嘱确定施灸部位及施灸方法2、拧开灸具顶部,揭开灸具底部,拿起药艾条从底部向前推至露出约5cm处取大头针子灸具两边针孔插入固定药艾条3、撕开药艾条前端包装纸,点燃药艾条4、将药艾条对准施灸部位,距离皮肤2-3cm施灸5、雷火灸常用的基本手法有:(1)补发:横向或纵向距离皮肤3cm灸56分钟(2)平补平泻法:顺时针打圈,距离皮肤2.5cm灸5-6分钟中医护理技术自临床的应用中医护理技术自临床的应用(一)雷火灸(一)雷火灸 操作方法:(3)泻法:用雀啄灸法距离皮肤2cm,点刺

    4、穴位7次6、操作中随时观察病情,询问患者感受,灸至局部皮肤发红,深部组织发热为度7、灸毕:使艾条彻底熄灭,清洁局部皮肤8、协助患者衣着,整理床单位,清理物品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一)雷火灸 注意事项:1、用灸施,火头应与皮肤保持用灸距离,切忌火头接触皮肤,以免烫伤2、治疗中,应保持红火,随时注意患者表情,以患者能忍受适宜为度,以避免灼伤3、点穴时,若配合按摩手法(以拇指或食指指腹轻柔穴位),效果更佳4、治疗后请勿即刻冲洗,否则影响疗效5、对体质虚弱、神经衰弱的患者,治疗时火力宜小,精神紧张的患者应消除其思想顾虑,饥饿的患者应先进食或喝糖水6、使用灸具的注意事项:(1

    5、)旋灸盖,大头针不能来回取(2)灭火时,取下大头针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一)雷火灸 注意事项:(3)使用时不能敲艾条头(4)使用时药艾条不能使力推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一)雷火灸 烫伤的处理:治疗中,如有皮肤烫伤,可用酒精消毒降温,或用烫伤膏涂抹烫伤处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二)热敏灸 采用点燃的艾材产生的艾热 选就热敏态穴位 激发热敏灸感和经气传导 并施以个体化的饱和消敏灸量 从而能大幅度提高艾灸疗效的一种新疗法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二)热敏灸 适应症:主要是痛症和瘫痿类疾病如风湿性

    6、关节炎、骨性关节炎颈椎病、面瘫痛经、盆腔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胃肠动力障碍等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二)热敏灸 操作方法:1、调定灸态-环境、患者、医者三方面 -静、松、匀、守静:指环境安静,心神安静松:指放松,机体处于自然的状态匀:患者呼吸均匀而慢守:指意守施灸点 一指患者应意守施灸点 二指医者固守热敏化穴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二)热敏灸 操作方法:2、确定灸位-寻找热敏点灸位指艾灸施术部位,热敏化穴是热敏灸法的最佳作用部位,用点燃的艾条,以患者体表病位附近的经穴、压痛点、皮下硬节等反应部位为中心,3cm为半径的范围内,距离皮肤3-5c

    7、m左右施行回旋灸3-5次,继以在重点位置予以雀啄灸加强灸量,找到热敏化穴位后予以温和灸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二)热敏灸 操作方法:2、确定灸位-寻找热敏点当患者感受到艾热发生透热、扩热、传热的感觉时,此点即为热敏点重复上述步骤,直到所有的热敏点被探查出,选择1-3个最敏感穴位予以灸疗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二)热敏灸 操作方法:3、实施灸法艾灸悬灸法是辩敏取穴新灸法的最佳灸法,运用这种灸法能充分激发经气的感传活动,从而达到开通经络的目的。具体灸疗手法为:先回旋灸打基础 继雀啄灸激发经气 再温和灸温通经络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中医护理技术在

    8、临床的应用(二)热敏灸 操作方法:4、施足灸量灸量即艾灸的每次施灸剂量,临床发现艾灸的最佳剂量是以完成感传为度的灸量,直至热敏现象消失为一次施灸剂量。由于机体的病理状态不同和个体差异,每个患者所需艾灸剂量不尽相同,一般50-100分钟不等,每日一次。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二)热敏灸 禁忌症:凡属实热症或阴虚发热者,不宜施灸。过饥过饱及醉酒者不宜施灸。外感、阴虚发热者,孕妇腰骶部、临近面部五官、动脉的穴位,不宜施灸。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三)拔罐法 拔罐治疗时所造成的局部皮下和肌层的瘀血,可使毛细血管扩张,通过温热和机械负压的刺激作用,引起

    9、机体局部和全身反应,从而调整人体的功能。阴阳调,经络通,气血和,则百病除。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三)拔罐法 适应症风湿痛、肌肉劳损 腹痛、胃痛 咳嗽、喘息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三)拔罐法 操作方法:1:评估患者情况。2:物品准备。3:患者准备。4:选穴,拔罐 5:观察患者情况。6:起罐。7:告知注意事项,整理用物。8:记录 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三)拔罐法 注意事项:1.拔罐时应取合适体位,选择肌肉较丰厚的部位,骨骼凹凸不平和毛发多处不宜拔罐。2.操作前一定要检查罐口周围是否光滑,有无裂痕。3.防止烫伤,拔罐时

    10、动作要稳、准、快,起罐时切勿强拉。4.使用过的火罐应消毒后备用。5.起罐后,如局部出现小水泡可不必处理,可自行吸收,如水泡较大,消毒局部皮肤后,用注射器抽出液体,覆盖消毒敷料。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三)拔罐法 禁忌症:1.有出血倾向的疾病禁用拔罐,如血小板减少症、白血病、过敏性紫癜。2.新伤骨折、疤痕、恶性肿瘤局部、静脉曲张、体表大血管处、局部皮肤弹性差者禁用。3.妇女月经期下腹部慎用,妊娠期下腹部、腰骶部、乳房处禁用。4.心、肾、肝严重疾病以及高热抽搐者禁用。5.皮肤过敏、外伤、溃疡处禁用。6.大出血、过饱、大汗、大渴、过饥、酒醉和过劳等禁用。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

    11、应用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四)刮痧法 刮痧过程可使局部组织形成高度充血,血管神经受到刺激使血管扩张,血液及淋巴液流动增快,吞噬作用及搬运力量加强,使体内废物、毒素加速排除,组织细胞得到营养,从而使血液得到净化,增强全身抵抗力,可以减轻病势,促进康复。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四)刮痧法 适应症:神经衰弱、头痛、感冒面瘫、耳病等五官科疾病、颈椎病、咽炎、心肺疾患、关节疾病。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四)刮痧法操作方法:1:评估患者的情况。2:物品准备。刮痧板、刮痧油3:患者准备。4:遵医嘱选择穴位。5:充分暴露待刮痧的皮肤,用75%酒精对患者刮

    12、拭的部位以及应用的刮具进行消毒,保持皮肤和刮具的洁净。6:右手持瓷汤匙等刮痧工具,蘸取少许食油或清水或活血剂,在预定部位进行单向刮动,干后再蘸再刮,以局部皮肤出现红紫色条痕或斑块为度。通常一个患者,选3-5个部位。7:用干净纸巾或毛巾将刮拭部位擦拭干净,然后再用刮痧疏经活血剂拭干即可。8:整理用物并记录。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四)刮痧法 刮痧的顺序选择刮痧部位顺序的总原则为先头面后手足,先胸腹后背腰,先上肢后下肢,逐步按顺序刮痧。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四)刮痧法 刮痧的方向总原则为由上向下,由内向外,单方向刮拭,尽可能拉长距离。胸部正中应

    13、由上向下,肋间则应由内向外;背部、腰部、腹部则应由上向下,逐步由内向外扩展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四)刮痧法 刮痧的时间:刮痧时间包括每次治疗时间、刮痧间隔和疗程:1、每个部位一般刮拭2030次,通常一个患者选35个部位;局部刮痧一般刮拭1020分钟,全身刮痧宜2030分钟。2、两次刮痧之间宜间隔3-6天,或以皮肤上的痧退、手压皮肤无痛感为宜;若病情需要,或刮痧部位的痧斑未退,不宜在原部位进行刮拭,可另选其它相关部位进行刮拭。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四)刮痧法 注意事项1.刮痧首先注意不能大面积刮拭,在没有做过刮痧或身体虚弱只能局部针对性保健

    14、,如果有几种疾病同时存在,也只能一次治疗一种疾病。2.保健治疗不能超过常规时间,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3.对出痧问题应该做到在正常步骤操作后,可能有痧症痧象出现,或是肿胀或者阳性节结解除,也可并未出痧而不强求出痧。4.关节部位、脊柱、头面部禁止采用重手法,刮痧时间相对较短 5.刮痧应医患交流,使患者感到舒服或痛可忍受。6.刮痧时不可过饥空腹、饭后12小时后刮痧。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四)刮痧法 注意事项:7.较大动脉血管、淋巴部位不轻易刮痧。8.刮痧应按照正确顺序方向体位单方向刮拭。9.刮痧避开空调、风扇、较冷的空间操作,刮痧后不可立即洗澡。刮痧后及时喝温开水,糖盐

    15、水补充水液能量。10.针对身体虚弱,年老、免疫力低下可采用轻手法。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四)刮痧法 禁忌症:1、孕妇的腹部、腰骶部,妇女的乳头禁刮。2、白血病,血小板减少、严重贫血慎刮。3、心脏病出现心力衰竭者、肾功能衰竭者,肝硬化腹水,全身重度浮肿者禁刮。4、下肢静脉曲张,刮拭方向应从下向上刮,用轻手法。5、身体有痣、疮肿、伤口溃破部位禁刮。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四)刮痧法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五)耳穴埋豆 在耳廓穴位上给予针刺或压籽等刺激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通过对耳穴的望诊、压诊、电测等还可用于诊断疾病。对

    16、于各种疼痛性病症、炎症性病症、功能紊乱性疾病、过敏与变态反应性疾病、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各种慢性病等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五)耳穴埋豆 适应症:各种痛性疾病,外伤性疾病、手术后疼痛、神经性疼痛,各类晚期癌肿所致的疼痛 各种炎性疾病 功能紊乱性疾病 过敏性与变态反应性疾病 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其它:耳穴埋豆尚有催产、催乳功能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五)耳穴埋豆 操作方法:1:评估患者情况。2:物品准备。3:患者准备。4:选穴,消毒皮肤,将耳针贴固定于耳穴位置。5:观察患者情况。6:告知注意事项,整理用物。7:记录中医护理技术在临

    17、床的应用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五)耳穴埋豆 注意事项:1:以耳豆刺激耳穴期间,患者感到局部热、麻、胀、痛或感觉循经络放射传导为“得气”,密切观察有无晕针等不适情况。2:使用耳穴埋豆治疗扭伤及肢体活动障碍者,埋豆后待耳廓充血具有发热感觉时,嘱患者适当活动患部,并配合患部按摩,艾灸等,以提高疗效。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五)耳穴埋豆 禁忌症:皮肤感染,皮肤过敏、耳廓有炎症、溃疡或皮损者,不宜采用贴压法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六)冰硝散外敷法 冰硝散由硭硝和冰片按200:1的比例混和而成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六)冰硝

    18、散外敷法(六)冰硝散外敷法 芒硝的功效:消肿疗疮破血通经清热除湿软坚泻下消肿止痛(芒消含有杂质的硫酸钠,外敷可以加快淋巴生成,有消肿和止痛的作用)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六)复方冰硝散(六)复方冰硝散芒硝的禁忌证:脾胃虚寒者孕妇禁用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六)冰硝散外敷法(六)冰硝散外敷法 冰片的作用:促进透皮吸收作用(龙脑是一种有效的透皮促进剂)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六)冰硝散外敷法(六)冰硝散外敷法 复方冰硝散的制作过程:1、配制比例:冰硝散是由芒硝和冰片以200:1的比例混合而成,一般是2000克芒硝和10克

    19、冰片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六)冰硝散外敷法(六)冰硝散外敷法 复方冰硝散的制作过程:2、晾干芒硝是晶体制剂,有一定的含水量,为了更好的发挥药效,在使用之前要先晾干,尽量减少其含水量。要将芒硝置于阴凉通风处,不可阳光暴晒,当芒硝表面变成白色时即可使用,在使用时将晾好的芒硝与冰片混匀,然后装入外敷袋内,敷于肿胀处。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六)冰硝散外敷法(六)冰硝散外敷法 复方冰硝散的制作过程:3、布袋的制作外敷袋是用一长55cm,宽45cm的布袋,在制作过程中将其三面用线缝合,再隔7cm左右缝一竖线,将其分割成约7cm的六小格,再在布袋两边分

    20、别缝制三条系带以便固定。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制作布袋。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六)冰硝散外敷法(六)冰硝散外敷法 复方冰硝散外敷操作流程:1、将芒硝置于通风阴凉处晾干2、将芒硝和冰片按2000:10的比例混匀装入袋中,每格约装入1/33、评估患者肢体肿胀情况(测量),有无破损4、将冰硝散外敷于肿胀处,并用一次性中单包裹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六)冰硝散外敷法(六)冰硝散外敷法 复方冰硝散外敷操作流程:5、每隔23小时观察一次,布袋湿透后及时进行更换 6、将患肢表面的渗出液用温水毛巾轻轻擦拭 7、将布袋内剩余的冰硝散倒入容器中晾干备用8、将布袋用

    21、清水清洗干净、晾干、备用 (按中药敷贴收费)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七)中药灌肠 中药保留灌肠法是将中药汤剂,自肛门灌入,保留在直肠或结肠内,通过肠粘膜吸收,达到治疗疾病目的一种操作方法。常用方法有肛门注入法和直肠滴注法两种。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七)中药灌肠 适应症 慢性结肠炎,慢性痢疾,高热等。妇科疾病:慢性盆腔炎、盆腔包块、带下病等。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七)中药灌肠 操作方法直肠滴入是将药液或药物装入输液瓶,接上输液管,拔去头皮针,接上一次性导尿管(PVC管),通过直肠滴入给药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将药物

    22、加入输液瓶用热水适当加温(控制药液温度在3540度之间)接上导尿管,在导尿管前端涂上石蜡油或其他润滑剂,插入患者肛门,松开输液器开关,药液缓慢地进入直肠内,待药液滴过莫菲氏管后,操作者用右手将莫菲氏管上端折叠并挤压莫菲氏管,将药液全部挤入直肠内。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七)中药灌肠 直肠滴入或直肠注入药液的体位成人一般取左侧卧位 儿童一般取卧位或俯卧位 直肠滴入或直肠注入时导尿管插入的深度:成人一般插入10-20厘米 儿童一般插入5-10厘米 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七)中药灌肠 直肠滴入或直肠注入药液的用量 成人:100ml-300ml/次

    23、 儿童:6个月-1岁-10ml/次 1岁-2岁-15ml/次 2岁-3岁-20ml/次 3岁-4岁-25ml/次 4岁-5岁-30ml/次 5岁-15岁-35ml/次 成人与儿童每天的使用次数均为2次/天.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七)中药灌肠 注意事项:1、直肠滴入或直肠注入药物前,需嘱患者先行排便。2、在操作时,药液流而不畅时,可将导尿管向外抽动或向里轻轻插入即可。3、控制药液温度在3540度之间,温度过高或过低,患者均可出现便意。4、药液中加入2%利多卡因注射液1ml,可以减缓肠道蠕动。5、根据资料报道,直肠给药20分钟后,药物的有效成份已吸收2/3,一般情况下,

    24、直肠给药超过20分钟而排出药物者,可以不用重复给药。6、药物要过滤,防止堵塞肛管。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七)中药灌肠 禁忌症凡肛门,直肠,结肠术后,严重腹泻,肛门疾病,急腹症,疑有肠坏死及穿孔,女性月经期,产褥期等 禁用。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八)隔姜灸 隔姜灸疗法是在艾炷与皮肤之间隔一姜片进行施灸,以防病治病和保健的一种治疗方法。通过艾和生姜在施灸时所产生的双重温热效果,经过经络腧穴,对全身功能进行调整,促进气血的运行,提高机体抗病祛邪的能力。这是隔姜灸疗法之所以能防病治病、预防保健的关键。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

    25、用(八)隔姜灸 姜的性味及功效:姜,味辛,性微温,无毒,入肺、心、脾、胃之经,具有调和营卫、散寒发表、祛痰下气、消水化食、调中和胃、开宣肺气等作用。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八)隔姜灸 适应症:用于外感表证及虚寒性疾病,如感冒、风寒湿痹、呕吐、泄泻、痛经、关节酸痛等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八)隔姜灸 操作方法:1、选取新鲜老姜一块,缘生姜纤维纵向切成厚约0.3-0.4cm的姜片,用三菱针将姜片穿刺数孔,以便热力传导。2、把备好的姜片放在所选的穴位上,上置大或中等艾柱,再用线香点燃艾柱进行施灸。3、患者局部感到灼痛感时,可稍微抬高姜片,稍停放下再

    26、灸,或更换艾柱再灸。4、一般每次施灸5-10壮,以灸处出现汗湿红晕现象而不起水泡为度,每日一次,7-10次为一疗程。5、灸毕用正红花油涂抹于施灸部位,既可防皮肤灼伤,又可增强艾灸活血化瘀,散寒止痛功效。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八)隔姜灸 注意事项:1、隔姜灸所用生姜应为新鲜老姜,宜现切现用,不可选用干姜或嫩姜。2、所切姜片的厚薄,应以所灸部位和所患病证而定,如面部较为敏感的部位,姜片应厚些;所患急性或疼痛性病证,姜片应切薄些。3、若施灸过程中不慎灼伤皮肤,以致皮肤起透明发亮的水泡,须注意防止感染,处理方法可参照无瘢痕灸法。4、施灸后应暂避风吹,或以干毛巾覆盖轻柔,使其

    27、汗孔闭合,勿感外邪,以利恢复。如灸面神经麻痹,应在灸后一小时内少说话,不进饮食。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八)隔姜灸 禁忌症:1.凡暴露在外的部位。2.皮薄、肌少、筋肉结聚处,妊娠期妇女的腰骶部、下腹部,男女的乳头、阴部、睾丸等不要施灸。另外,关节部位不要直接灸。此外,大血管处、心脏部位不要灸,眼球属颜面部,也不要灸。3.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淋漓、情绪不稳,或妇女经期忌灸。4.某些传染病、高热、昏迷、抽风期间,或身体极度衰竭,形瘦骨立等忌灸 5.无自制能力的人如精神病患者等忌灸。6.高血压病人头部不宜灸,糖尿病病人艾灸时一定要特别小心,不可灸伤皮肤,更不可实

    28、施疤痕灸。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九)刺络拔罐 在应拔的部位消毒后,用三菱针点刺出血或用皮肤针叩打,再将火罐拔于点刺部位,以加强刺血治疗的作用。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九)刺络拔罐 适应症:多用于热病、痛证、淤血证、带状疱疹、痤疮、丹毒、扭伤、乳痈等病证。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九)刺络拔罐 操作方法:叩刺方法皮肤常规消毒,右手握针柄,以无名指、小指将针柄末端固定于小鱼际处,以拇指、中指夹持针柄,食指置于针柄中段上面,叩刺病变部位。叩刺完毕,即在被叩刺部位拔罐,约10-15分钟后起罐。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中医护理

    29、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九)刺络拔罐 注意事项:1.注意检查针具,当发现针尖有钩毛或缺损、针锋参差不齐时,要及时更换。2.针具(一次性无菌针)及针刺局部皮肤(包括穴位)均应消毒。拔罐结束后,局部皮肤须用酒精棉球消毒,并应注意保持针刺局部清洁,以防感染。24小时内不要沐浴。3.本疗法的疗程,一般视病情轻重和病人体质而定,通常隔日1次,临床多以13次为一个疗程。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九)刺络拔罐 禁忌症:局部皮肤有创伤及溃疡者,有出凝血障 碍疾病者,不宜使用本疗法。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十)八段锦 中医健身气功八段锦为北宋年间流传下来的一项健身活动

    30、,由八种肢体动作组成。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十)八段锦行气行行v不v进行气活血、协调五脏六腑对各器官有良好的调节作用强健体魄,延缓衰老对慢性病及难治病可预防保健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十)八段锦双手托天理三焦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十)八段锦左右开弓似射雕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十)八段锦调理脾胃须单举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十)八段锦五劳七伤往后瞧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十)八段锦摇头摆尾去心火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

    31、的应用(十)八段锦两手攀足固肾腰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十)八段锦横拳怒目增力气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十)八段锦背后七颠把病消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十)八段锦 收势动作要领:身体放松,呼吸自然,体态安详。健身效果:气息归元,肌体肌肉放松,保持心情愉悦轻松。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十一)督灸疗法 督灸是中医传统疗法之一,是指于督脉的脊柱段上施以“隔药灸”,用于治疗疾病的一种特殊艾灸法。督灸的督灸的治病作用是多方面的,涵括经络、腧穴、药物、艾灸、发泡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优势,直达病所,进行全身调

    32、整。发挥益肾通督、温阳散寒、壮骨透肌、破瘀散结、通痹止痛的功效。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十一)督灸疗法督脉为阳脉之海,总督人身诸阳,督脉可以治通全身经络。通过督灸的督灸的综合作用激发协调诸经,发挥经络内连脏腑,外络肢节,沟通内外,运行气血,平衡阴阳,抗御病邪,调整虚实的功效,从而达到预防保健的目的。督灸具有治疗时间长、作用持久、疗效可靠,且安全无副作用的特点。一般治疗23次即可产生明显的效果,相比药物治疗具有治疗次数少、疗效明显、无毒副作用的优势。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十一)督灸疗法督灸对于亚健康人群还能起到保健和养生的作用。现代社会由于人

    33、们长期工作压力劳累,熬夜,饮食不规律,同时吃太多凉性的食物(如从冰箱里冷冻的食物)还有越来越多的空调病,这些都大大消耗了人体生存所需最基本的阳气,导致各种风寒湿症入人体。督灸能有效补充阳气,祛风散寒,疏通经络。起到固本培阳、治病养身的作用。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十一)督灸疗法原理:一方面因为自动发热为人体提供了能量,从而激活免疫因素,增强了治病的白细胞的数量,增强了中性粒细胞和巨细胞的吞噬活性,并使其吞噬功能增强;另一方面,热疗使背部的毛细血管扩张,促进药物快速渗透到皮下,并循经络快速产生治疗作用,利用最短的路径,直达病变部位,不经过无关器脏,从而不对无关器脏产生任

    34、何毒副作用。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十一)督灸疗法 适应症:强直性脊柱 炎、及脊柱相关性疾病(颈椎腰椎疾病)、宫寒、痛经、产后腹部疼痛、月子病、病毒性感冒反复发作,支气管哮喘、过敏性疾病等。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十一)督灸疗法 禁忌症:1、哺乳期或崩漏的女性患者,孕妇。2、严重糖尿病、心脏病、肝、肾和造血系统 等严重原发疾病、精神病患者及过敏体质。3、关节畸形活动不利的患者。4、皮肤破损、溃烂。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十一)督灸疗法 操作方法:1、施术前准备:患者自带生姜35斤(视患者身高而定),盛姜汁的容器约10

    35、00毫升,干毛巾一块。2、操作方法:制取生姜泥备用,先让患者平趴于床上,然后裸露后背,先撒督灸粉于背部,将宽10厘米,长40厘米的桑皮纸敷盖在药粉的上面,取督脉的大椎穴至腰俞穴作为施灸部位,生姜泥从大椎穴开始铺到骶骨甲处,宽度约4cm左右,高度2-3厘米左右,中间用手指压一凹槽(注意不能太深,也不能太窄)槽上放艾绒搓成的条(条粗约大拇指左右),点燃艾炷的上、中、下三点,任其自燃自灭,烧2-3柱为一治疗阶段。移去姜泥:灸完3壮后取下姜泥。轻擦灸处:用湿热毛巾轻轻揩干净灸后药泥及艾灰。3、治疗时间:每次治疗约1小时,每周1次,3-5次为1个疗程。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十

    36、一)督灸疗法注意事项:1、调节饮食:要求患者在治疗前7天开始调节饮食,以清淡素食为主,多食用植物蛋白,如大豆、花生、蔬菜等等。忌食一切酒类和水产品、鸡、羊、狗肉及肥甘之品,以免降低疗效。2、治疗后保暖,适当休息,不能熬夜和久居空调房。3、发疱后的护理:起疱后在腰间放置直径5厘米,长10厘米的卫生纸衬垫,起内衣及腰带作用,保护水疱。放疱后勿须抓、挠和涂抹任何药物。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十二)中药火疗 火疗是传统中医火灸疗法的简称,是祖国独特的针灸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火疗是利用酒精燃烧的热力和空气对流的物理原理,刺激体表穴位和病位,通过经络传导。激活人体脏腑经络的功能,

    37、从而起到扶正祛邪、平衡阴阳、防治疾病、保健康复作用的理疗方法。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十二)中药火疗 火疗是一种无任何痛苦的绿色自然健康疗法。根据不同的病症,研究配制出治疗不同病症的外用中药粉剂,把中药粉糊成膏状直接涂于背部、腹部、患处或病变部位,用保鲜膜覆盖,继以湿毛巾覆盖,加之酒精点燃。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十二)中药火疗 功效:温经散寒行气通络益气温阳升阳举陷清解表热防病保健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十二)中药火疗 适应症:适用于气滞血瘀、风寒湿痹、寒凝血滞所引起的疼痛。如胃脘痛、腰背痛、关节痛、风湿疼痛、腹痛

    38、、痛经、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等。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十二)中药火疗 禁用1、严重心脑血管、肝、肾疾病等,严重危及生命的原发性疾病患者。2、精神疾病、认知障碍等神志疾病,不能配合治疗者。3、局部(火疗部位)皮肤有破溃、溃疡、感染者。4、妊娠期妇女。慎用1、糖尿病、血液病、传染性疾病者。2、凝血机制障碍者。3、感知觉障碍者。4、药物过敏者。5、皮肤疾病者(急性期、恢复期)。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阴虚阳亢者、实热证患者禁用(十二)中药火疗 操作前评估:1、病室:环境、温度(25)2、患者:主要症状、既往史 有无过敏史 感知觉有无障碍及对热的耐受程

    39、度 皮肤情况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十二)中药火疗 告知:1、目的及操作方法2、配合方法3、宜穿宽松衣服4、排空膀胱5、皮肤可能出现水泡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十二)中药火疗物品准备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十二)中药火疗操作方法:1、制药-将药粉加热水,搅拌均匀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十二)中药火疗操作方法:将准备好的药物均匀涂在纱布上,厚度以0.2-0.3cm为宜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十二)中药火疗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测操作方法:患者

    40、患者测药饼温度:以39-41为宜患者准备:暴露治疗部位,注意保暖,保护隐私同同时同时时同同时事同时(十二)中药火疗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操作方法:2、敷药su测温仪放置塑型敷药(十二)中药火疗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操作方法:覆盖保鲜膜(十二)中药火疗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操作方法:3、标记:覆盖湿毛巾,标记点火范围(十二)中药火疗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操作方法:4、滴注酒精:S形滴注(首次30ml,力度均匀)(十二)中药火疗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操作方法:5、加热:

    41、在点火标记范围边缘点燃酒精(十二)中药火疗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操作方法:6、灭火 询问患者感受 查看温控仪温度(43-46.5)(十二)中药火疗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操作方法:7、待温度降低时,可再次注射酒精点火加温,如此反复,持续30min注射酒精点火灭火注射酒精点火灭火(十二)中药火疗8、操作结束(1)清洁、观察皮肤(2)卧床休息15分钟(3)饮温开水(4)注意保暖(5)2小时内禁止沐浴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十二)中药火疗操作要点:1、温度(药饼温度39-41,灭火温度43-46.5,最高温度49)2、药饼厚薄均匀,毛巾平整3、保护(患者隐私、用火安全)4、滴注酒精时力度适中,勿喷洒酒精于点火范围外5、操作过程中随时询问患者感受(耐受程度)6、操作结束后清洁、观察皮肤,注意保暖7、治疗结束后2小时内禁止沐浴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中医技术在临床应用课件.ppt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3815333.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