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76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中医学基础诊法辨证问诊和切诊培训课件.ppt

  •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 文档编号:3815159
  • 上传时间:2022-10-15
  • 格式:PPT
  • 页数:76
  • 大小:234.15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中医学基础诊法辨证问诊和切诊培训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中医学 基础 辨证 问诊 切诊 培训 课件
    资源描述:

    1、中医学基础诊法辨证问诊和切诊历史沿革历史沿革:1.1.内经为中医问诊奠定了基础。内经为中医问诊奠定了基础。2.2.历代医家在长期实践中不断补充,逐渐完善。历代医家在长期实践中不断补充,逐渐完善。3.3.明代医家张景岳将问诊概括为十问歌。明代医家张景岳将问诊概括为十问歌。4.4.清代喻嘉言在寓意草中对于问诊的一般项清代喻嘉言在寓意草中对于问诊的一般项目、现病史、既往病史等内容都作了详细的规定,目、现病史、既往病史等内容都作了详细的规定,近似现在中医病案的书写内容。近似现在中医病案的书写内容。中医学基础诊法辨证问诊和切诊2方法及注意事项方法及注意事项:1.1.较安静的环境。较安静的环境。2.2.对

    2、病人疾苦要关心体贴。对病人疾苦要关心体贴。3.3.切忌使用病人听不懂的医学术语。切忌使用病人听不懂的医学术语。4.4.不可凭个人主观意愿去暗示和诱导病人。不可凭个人主观意愿去暗示和诱导病人。5.5.重视询问主诉,要善于围绕主诉,深入询问。重视询问主诉,要善于围绕主诉,深入询问。6.6.危重病人抢救为先,病情缓解,再详细询危重病人抢救为先,病情缓解,再详细询问。问。中医学基础诊法辨证问诊和切诊3(一)(一)一般情况一般情况(General Data)包括包括姓名姓名、性别性别、年龄年龄、婚否婚否、民族民族、职业职业、籍贯籍贯、工作单位工作单位、现住址现住址等。等。中医学基础诊法辨证问诊和切诊4(

    3、二)主诉二)主诉(Chief Complaint)主诉是病人就诊时主诉是病人就诊时最感痛苦的症状、体最感痛苦的症状、体征征及及持续时间持续时间。主诉要求简明扼要。主诉要求简明扼要。中医学基础诊法辨证问诊和切诊5(三)现病史(三)现病史(History of Present Disease)指围绕主诉,从起病到此次就诊时疾病指围绕主诉,从起病到此次就诊时疾病的的发病情况发病情况、病变过程病变过程和和诊治经过诊治经过。此外,此外,问现在症状问现在症状也属问现病史的范畴,也属问现病史的范畴,因其包括的内容较多,是问诊的主要内容,因其包括的内容较多,是问诊的主要内容,将将专门专门讨论。讨论。中医学基础

    4、诊法辨证问诊和切诊6(四)既往史(四)既往史(Anamnesis)既往健康状况既往健康状况 既往患病情况既往患病情况(五)个人生活史(五)个人生活史(Life Style and Process)生活经历生活经历 精神情志精神情志 饮食起居饮食起居 婚姻生育婚姻生育(六)家族史(六)家族史(Family History)中医学基础诊法辨证问诊和切诊7十问歌:十问歌:“一问一问寒热寒热二问二问汗汗,三问,三问头身头身四问四问便便,五问,五问饮食饮食六六胸腹胸腹,七,七聋聋八八渴渴俱当辨,九问俱当辨,九问旧病旧病十问十问因因,再兼服药参机变,再兼服药参机变,妇女妇女尤必问经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

    5、见,再添片语告期,迟速闭崩皆可见,再添片语告儿科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天花麻疹全占验。”(睡眠睡眠、疼痛疼痛)中医学基础诊法辨证问诊和切诊8(一一)问寒热)问寒热(Cold and Fever)辨别辨别病邪的性质病邪的性质和和机机体阴阳盛衰体阴阳盛衰。根据寒热的根据寒热的有无有无,是否同时出现,是否同时出现,轻重轻重,出现时间,出现时间,持续时间持续时间,及其兼症,临床常见,及其兼症,临床常见的寒热类型的寒热类型有有:但寒不热;但热不寒;:但寒不热;但热不寒;恶寒发热;寒热往来。恶寒发热;寒热往来。中医学基础诊法辨证问诊和切诊9但寒不热但寒不热新病邪客阳郁新病邪客阳郁恶寒恶寒(表里俱寒)(表里

    6、俱寒)久病阳虚失煦久病阳虚失煦畏寒畏寒(手足冷)(手足冷)寒战寒战疟疾(温疫)疟疾(温疫)风邪症轻风邪症轻恶风恶风中医学基础诊法辨证问诊和切诊10但热不寒但热不寒壮热:里热实证。壮热:里热实证。潮热:阳明潮热潮热:阳明潮热-胃肠燥热内结;胃肠燥热内结;湿温潮热湿温潮热-湿热困遏中焦湿热困遏中焦(身热不扬身热不扬);阴虚潮热阴虚潮热-阴虚阳亢阴虚阳亢(骨蒸潮热骨蒸潮热)微热:阴虚发热;气虚发热微热:阴虚发热;气虚发热中医学基础诊法辨证问诊和切诊11恶寒发热:恶寒发热:恶寒重发热轻 主风寒表证病邪性质病邪性质 发热重恶寒轻 主风热表证 发热轻而恶风 主伤风表证 恶寒发热皆较重 邪正俱盛 恶寒发热均

    7、较轻 邪轻正衰 邪正盛衰邪正盛衰 恶寒重发热轻者 邪盛正衰中医学基础诊法辨证问诊和切诊12寒热往来寒热往来寒热往来,发无定时寒热往来,发无定时 少阳病,半表半里证。少阳病,半表半里证。寒热往来,发有定时寒热往来,发有定时 疟疾。疟疾。中医学基础诊法辨证问诊和切诊13(二)问汗(二)问汗(Sweating)汗出有无:外邪的性质和卫阳盛衰。汗出有无:外邪的性质和卫阳盛衰。表证有汗表证有汗 中风表虚证;表热证中风表虚证;表热证表证无汗表证无汗 伤寒表实证伤寒表实证里证汗出里证汗出 里热证;诸虚证里热证;诸虚证里证无汗里证无汗 津亏、失血、伤阴津亏、失血、伤阴 中医学基础诊法辨证问诊和切诊14汗出时间

    8、汗出时间自汗自汗 气虚、阳虚证气虚、阳虚证盗汗盗汗 阴虚内热证,或气阴两虚证阴虚内热证,或气阴两虚证绝汗(脱汗)绝汗(脱汗)亡阴、亡阳证。亡阴、亡阳证。战汗战汗 邪正相争,病情发展的转折点。邪正相争,病情发展的转折点。汗出热退,脉静身凉汗出热退,脉静身凉 邪去正复邪去正复身热不减,烦躁,脉来疾急身热不减,烦躁,脉来疾急 邪胜正衰邪胜正衰 中医学基础诊法辨证问诊和切诊15汗出部位汗出部位头汗:上焦热盛;中焦湿热;虚阳上越头汗:上焦热盛;中焦湿热;虚阳上越半身汗出半身汗出 :风痰或瘀痰、风湿阻滞经络:风痰或瘀痰、风湿阻滞经络手足心汗:手足心汗:阴经郁热熏蒸;阳明热盛阴经郁热熏蒸;阳明热盛 中焦湿热

    9、郁蒸中焦湿热郁蒸心胸汗心胸汗:心脾两虚;心脾两虚;心肾不交心肾不交汗的冷热色泽:冷汗;热汗;黄汗汗的冷热色泽:冷汗;热汗;黄汗中医学基础诊法辨证问诊和切诊16(三)问饮食口味(三)问饮食口味(Diet and Taste in Mouth)津液的盈亏及输布,脾胃功能的盛衰。津液的盈亏及输布,脾胃功能的盛衰。口渴与饮水口渴与饮水(Thirst and Drinking):津液盛衰津液盛衰口不渴饮和口渴欲饮口不渴饮和口渴欲饮口不渴,不欲饮口不渴,不欲饮津液未伤;寒证,湿证津液未伤;寒证,湿证口渴欲饮水口渴欲饮水津液损伤;燥证、热证津液损伤;燥证、热证中医学基础诊法辨证问诊和切诊17渴不多饮和口渴多

    10、饮渴不多饮和口渴多饮渴不多饮渴不多饮 湿热、痰饮、瘀血湿热、痰饮、瘀血(水逆证)(水逆证)口渴多饮口渴多饮 阳明热盛;津液大伤阳明热盛;津液大伤(消渴)(消渴)中医学基础诊法辨证问诊和切诊18食欲和食量食欲和食量(Appetite and Food Intake):脾胃强弱脾胃强弱食欲减退:不欲食、纳少或纳呆食欲减退:不欲食、纳少或纳呆 新病食欲减退新病食欲减退 正气抗邪的保护性反应正气抗邪的保护性反应 病情较轻,预后良好。病情较轻,预后良好。久病食欲减退,兼神倦,面萎,舌淡,脉虚久病食欲减退,兼神倦,面萎,舌淡,脉虚 脾胃虚弱,运化无力脾胃虚弱,运化无力 食少纳呆,伴头身困重,脘腹胀闷,舌苔

    11、黄腻食少纳呆,伴头身困重,脘腹胀闷,舌苔黄腻 湿盛困脾,或饮食停滞,脾胃运化不健湿盛困脾,或饮食停滞,脾胃运化不健中医学基础诊法辨证问诊和切诊19厌食厌食 厌食,兼嗳气酸腐,脘腹胀满厌食,兼嗳气酸腐,脘腹胀满 食滞内停食滞内停 厌食油腻,兼胸胁脘腹胀满厌食油腻,兼胸胁脘腹胀满 肝脾湿热肝脾湿热 孕妇厌食呕恶孕妇厌食呕恶 妊娠恶阻妊娠恶阻消谷善饥消谷善饥 胃火炽盛,腐熟太过胃火炽盛,腐熟太过饥不欲食饥不欲食 胃阴不足,虚火内扰胃阴不足,虚火内扰中医学基础诊法辨证问诊和切诊20偏嗜食物偏嗜食物 偏食肥甘,易生痰湿偏食肥甘,易生痰湿 偏嗜生冷,易伤脾胃偏嗜生冷,易伤脾胃 过食辛辣,易病燥热过食辛辣,

    12、易病燥热在疾病过程中:在疾病过程中:食欲恢复,食量渐增食欲恢复,食量渐增 胃气渐复,疾病向胃气渐复,疾病向愈愈 食欲逐渐不振,食量渐减食欲逐渐不振,食量渐减 脾胃功能逐脾胃功能逐渐渐 衰弱,病情加重衰弱,病情加重 “除中除中”脾胃之气将绝,危在旦夕脾胃之气将绝,危在旦夕 中医学基础诊法辨证问诊和切诊21 口味口味(Taste in Mouth)脾胃功能失常或其它脏腑病变的反映脾胃功能失常或其它脏腑病变的反映口淡口淡 脾胃气虚,或寒证脾胃气虚,或寒证口苦口苦 肝胆火旺,胆气上逆肝胆火旺,胆气上逆口甜口甜 脾胃湿热脾胃湿热泛酸泛酸 肝胃蕴热肝胃蕴热酸馊酸馊 伤食伤食口咸口咸 肾虚及阳虚水泛肾虚及阳

    13、虚水泛中医学基础诊法辨证问诊和切诊22(四)二便(四)二便(Defecation and Urination)大便大便(Defecation):次数规律,成形不燥,无脓血、粘液次数规律,成形不燥,无脓血、粘液及未消化食物。及未消化食物。中医学基础诊法辨证问诊和切诊23 便次异常便次异常(Frequency of Defecation)有有便秘便秘和和泄泻泄泻之分。之分。便秘便秘(Constipation):便难,间隔长,便难,间隔长,干结干结。a.a.热秘:热盛伤津;热秘:热盛伤津;b.b.冷秘:阴寒凝结;冷秘:阴寒凝结;c.c.气秘:气机壅滞;气秘:气机壅滞;d.d.虚秘:气液两亏等。虚秘:

    14、气液两亏等。病机总属病机总属肠燥津亏肠燥津亏中医学基础诊法辨证问诊和切诊24泄泻泄泻(Diarrhoea):不成形,次数多,水样、完谷不化或鸭溏。不成形,次数多,水样、完谷不化或鸭溏。新病泻急新病泻急 实证;病久泄缓实证;病久泄缓 虚虚证。证。a.a.水样或溏泄水样或溏泄脾虚脾虚或或寒湿寒湿困脾困脾,脾失健脾失健运运b.b.泻下臭秽稀水或黄糜,腹痛,肛门灼热泻下臭秽稀水或黄糜,腹痛,肛门灼热 湿热湿热之邪伤及肠腑之邪伤及肠腑 中医学基础诊法辨证问诊和切诊25c.c.五更泻五更泻 肾虚肾虚命门火衰,命门火衰,寒湿寒湿内积内积d.d.痛泄,泄后痛减,脘闷嗳腐痛泄,泄后痛减,脘闷嗳腐 伤食泄泻伤食泄

    15、泻e.e.痛泄,泄后痛减,与情志相关痛泄,泄后痛减,与情志相关 肝郁脾虚肝郁脾虚中医学基础诊法辨证问诊和切诊26便质异常便质异常(Stool Form)完谷不化完谷不化 脾肾阳虚脾肾阳虚溏结不调溏结不调时干时稀时干时稀 肝郁脾虚,肝脾不调肝郁脾虚,肝脾不调 大便先干后稀大便先干后稀 脾胃虚弱脾胃虚弱 中医学基础诊法辨证问诊和切诊27脓血便(痢疾)脓血便(痢疾)湿热积滞交阻于肠,脉络受损,气血瘀滞湿热积滞交阻于肠,脉络受损,气血瘀滞血多脓少血多脓少 偏于热,病在血分偏于热,病在血分脓多血少脓多血少 偏于湿,病在气分偏于湿,病在气分中医学基础诊法辨证问诊和切诊28排便感异常排便感异常(Feelin

    16、g in Defecation)肛门灼热肛门灼热 热迫大肠热迫大肠肛门气坠甚则脱垂肛门气坠甚则脱垂 脾虚气陷脾虚气陷排便不爽排便不爽中医学基础诊法辨证问诊和切诊29a.a.腹痛腹泻而排出不爽,腹胀矢气腹痛腹泻而排出不爽,腹胀矢气 肝气犯脾,肠道气滞肝气犯脾,肠道气滞b.b.便泄不爽,夹有未消化食物,酸腐臭秽难便泄不爽,夹有未消化食物,酸腐臭秽难闻,泻后痛轻闻,泻后痛轻 伤食泄泻伤食泄泻c.c.泻下黄糜,粘滞不爽泻下黄糜,粘滞不爽 湿热蕴结大肠湿热蕴结大肠中医学基础诊法辨证问诊和切诊30d.d.里急后重里急后重:湿热内阻,肠道气滞(痢疾)。:湿热内阻,肠道气滞(痢疾)。滑泻失禁滑泻失禁 脾肾虚衰

    17、,肛门失约脾肾虚衰,肛门失约颜色异常颜色异常(Color of Stool)大便色灰白,溏结不调(黄疸)大便色灰白,溏结不调(黄疸)脾虚或肝胆疏泄失常,胆汁外溢脾虚或肝胆疏泄失常,胆汁外溢中医学基础诊法辨证问诊和切诊31便血便血 肠风肠风近血近血 热伤肠络热伤肠络 痔疮痔疮(先血后便先血后便,便血鲜红便血鲜红)肛裂出血肛裂出血远血远血 肝胃瘀滞肝胃瘀滞 (先便后血先便后血,便血褐暗便血褐暗)柏油样便柏油样便中医学基础诊法辨证问诊和切诊32 小便小便(Defecation)尿量异常尿量异常 小便清长量多小便清长量多虚寒证虚寒证;消渴病消渴病小便短黄小便短黄热盛津伤,或汗吐下伤津,热盛津伤,或汗吐

    18、下伤津,化源不足化源不足小便短少小便短少肺、脾、肾功能失常,肺、脾、肾功能失常,气化不利,水湿内停气化不利,水湿内停中医学基础诊法辨证问诊和切诊33尿次异常尿次异常小便频数小便频数a.a.新病小便频数,短赤而急迫新病小便频数,短赤而急迫 下焦湿热,膀胱气化不利下焦湿热,膀胱气化不利b.b.小便频数,量多色清,夜间尤甚小便频数,量多色清,夜间尤甚 肾阳不足,肾气不固,膀胱失约肾阳不足,肾气不固,膀胱失约中医学基础诊法辨证问诊和切诊34癃闭癃闭:小便不畅,点滴而出为癃;小便不畅,点滴而出为癃;小便不通,点滴不出为闭。小便不通,点滴不出为闭。虚证虚证 肾阳不足,气化无力肾阳不足,气化无力 实证实证湿

    19、热下注,或有瘀血、结石阻湿热下注,或有瘀血、结石阻塞塞中医学基础诊法辨证问诊和切诊35排尿感异常排尿感异常小便涩痛小便涩痛 湿热下注(淋证)湿热下注(淋证)余沥不尽余沥不尽 肾气虚弱,肾关不固肾气虚弱,肾关不固小便失禁小便失禁 肾气不足,下元不固肾气不足,下元不固 下焦虚寒,膀胱失煦下焦虚寒,膀胱失煦 若神昏而小便自遗,属于危重证候。若神昏而小便自遗,属于危重证候。遗尿遗尿 肾气不足,膀胱失约肾气不足,膀胱失约中医学基础诊法辨证问诊和切诊36小便颜色等小便颜色等尿中带血尿中带血(尿血、血淋尿血、血淋):):热伤血络热伤血络 脾肾不固脾肾不固 湿热蕴结膀胱湿热蕴结膀胱尿有砂石(石淋)尿有砂石(石

    20、淋):湿热内蕴,煎熬尿中杂质湿热内蕴,煎熬尿中杂质小便浑浊如米泔水(尿浊、膏淋)小便浑浊如米泔水(尿浊、膏淋):脾肾虚损,脂液下流脾肾虚损,脂液下流中医学基础诊法辨证问诊和切诊37(五)问疼痛(五)问疼痛(Pain)“不通则痛不通则痛”因因实实而致痛。而致痛。“不荣而痛不荣而痛”因因虚虚而致痛。而致痛。*一般规律:一般规律:新病,痛剧,持续不解,拒按新病,痛剧,持续不解,拒按 实证实证 久病,痛轻,时痛时止,喜按久病,痛轻,时痛时止,喜按 虚证虚证中医学基础诊法辨证问诊和切诊38问痛的部位问痛的部位(Location of Pain)头痛头痛:根据头部部位,可确定病在何经根据头部部位,可确定病

    21、在何经 头痛连项者头痛连项者 属太阳经属太阳经 两侧头痛者两侧头痛者 属少阳经属少阳经 前额连眉棱骨头痛者前额连眉棱骨头痛者 属阳明经属阳明经 巅顶痛者巅顶痛者 属厥阴经属厥阴经 中医学基础诊法辨证问诊和切诊39胸痛:胸痛:心、肺;心、肺;虚里虚里胁痛:胁痛:肝、胆肝、胆脘痛:脘痛:胃胃进食后痛势加剧进食后痛势加剧 实证实证 进食后痛势缓解进食后痛势缓解 虚证虚证腹痛:腹痛:多个脏腑多个脏腑中医学基础诊法辨证问诊和切诊40腰痛:腰痛:肾肾四肢痛:四肢痛:风寒湿邪侵袭风寒湿邪侵袭,或湿热蕴结或湿热蕴结,阻滞气血运行阻滞气血运行脾胃虚损,水谷精微不能达于四肢而作痛脾胃虚损,水谷精微不能达于四肢而作

    22、痛疼痛独见于足跟或胫膝酸痛疼痛独见于足跟或胫膝酸痛 肾虚,年老体衰肾虚,年老体衰中医学基础诊法辨证问诊和切诊41问疼痛的性质问疼痛的性质(Character of Pain)胀痛:胀痛:气滞气滞作痛的特点。作痛的特点。胸胁脘腹等处,时发时止胸胁脘腹等处,时发时止 气滞气滞 *仅头目胀痛仅头目胀痛 肝阳上亢或肝火上炎肝阳上亢或肝火上炎 刺痛:刺痛:瘀血瘀血疼痛的特征之一。疼痛的特征之一。(固定痛固定痛)胸胁脘腹胸胁脘腹等处较为常见。等处较为常见。中医学基础诊法辨证问诊和切诊42冷痛:冷痛:常见于常见于腰脊脘腹腰脊脘腹及及四肢关节四肢关节等处等处。寒邪阻络寒邪阻络 实证实证阳气不足,脏腑肢体失于温

    23、煦阳气不足,脏腑肢体失于温煦 虚证虚证灼痛灼痛 火邪窜络,或阴虚火旺火邪窜络,或阴虚火旺绞痛绞痛 有形实邪有形实邪(瘀血、结石、蛔虫瘀血、结石、蛔虫)阻闭气机;或寒邪凝滞气机。阻闭气机;或寒邪凝滞气机。中医学基础诊法辨证问诊和切诊43隐痛隐痛精血亏损精血亏损,或阳气不足或阳气不足,阴寒内盛阴寒内盛,机体失却充养温煦机体失却充养温煦重痛:重痛:常见于常见于头部头部、四肢四肢、腰部腰部及及全身全身。湿邪困阻气机湿邪困阻气机 *头部重痛头部重痛 肝阳上亢,气血上壅肝阳上亢,气血上壅掣痛掣痛 经脉失养或阻滞不通经脉失养或阻滞不通 掣痛多与肝病有关。掣痛多与肝病有关。中医学基础诊法辨证问诊和切诊44空痛

    24、:空痛:多见于多见于头部头部或或小腹部小腹部。气血精髓亏虚,组织器官失养气血精髓亏虚,组织器官失养酸痛:酸痛:湿邪侵袭关节,气血不畅;湿邪侵袭关节,气血不畅;肾虚,骨髓失养。肾虚,骨髓失养。走窜痛走窜痛:胸胁脘腹疼痛而走窜不定(窜痛)胸胁脘腹疼痛而走窜不定(窜痛)气滞气滞肢体关节疼痛而游走不定(游走痛)肢体关节疼痛而游走不定(游走痛)风湿痹病风湿痹病中医学基础诊法辨证问诊和切诊45(六)问睡眠(六)问睡眠(Sleep)阴阳气血的盛衰,阴阳气血的盛衰,心肾心肾等脏腑功能的强弱。等脏腑功能的强弱。失眠失眠(Insomnia)阳不入阴,神不守舍阳不入阴,神不守舍营血亏虚,不能上奉以养心神。营血亏虚,

    25、不能上奉以养心神。阴虚火旺,内扰心神(心肾不交)。阴虚火旺,内扰心神(心肾不交)。邪气干扰邪气干扰 痰热上扰心神。痰热上扰心神。食滞胃脘食滞胃脘,“,“胃不和则卧不胃不和则卧不安安”。中医学基础诊法辨证问诊和切诊46嗜睡嗜睡(Sleepiness)痰湿内盛,阳虚阴盛痰湿内盛,阳虚阴盛困倦嗜睡困倦嗜睡,头目昏沉头目昏沉,胸闷脘痞胸闷脘痞,肢体困重肢体困重 痰湿内盛,清阳不升痰湿内盛,清阳不升饭后嗜睡,神疲倦怠,食少纳呆饭后嗜睡,神疲倦怠,食少纳呆 中气不足,脾失健运中气不足,脾失健运大病之后精神疲乏而嗜睡大病之后精神疲乏而嗜睡 正气未复正气未复极度疲惫,但欲寐极度疲惫,但欲寐心肾阳虚,阴寒内盛心

    26、肾阳虚,阴寒内盛 中医学基础诊法辨证问诊和切诊47请按期、量、色、质总结月经异常的临床请按期、量、色、质总结月经异常的临床意义,并试找出其在病机上的内在规律性。意义,并试找出其在病机上的内在规律性。带下病的一般规律是什么?白带、黄带和带下病的一般规律是什么?白带、黄带和赤白带的临床特征和临床意义如何?赤白带的临床特征和临床意义如何?中医学基础诊法辨证问诊和切诊48脉诊的历史沿革:脉诊的历史沿革:内经、难经内经、难经伤寒论伤寒论脉经脉经脉诀脉诀景岳全书脉神章景岳全书脉神章濒湖脉学濒湖脉学诊家正眼等(略)。诊家正眼等(略)。中医学基础诊法辨证问诊和切诊49脉象形成的原理:脉象形成的原理:1心、脉是

    27、形成脉象的主要脏器组织心、脉是形成脉象的主要脏器组织 2气血是形成脉象的物质基础气血是形成脉象的物质基础3其他脏腑与脉象的形成关系其他脏腑与脉象的形成关系中医学基础诊法辨证问诊和切诊50一切脉的部位一切脉的部位(一)遍诊法(一)遍诊法(二)三部诊法(二)三部诊法(三)寸口诊法:(三)寸口诊法:寸口又称气口或脉口,为桡骨茎突内侧寸口又称气口或脉口,为桡骨茎突内侧一段桡一段桡搏动处。搏动处。中医学基础诊法辨证问诊和切诊51“独取寸口独取寸口”的原理:的原理:寸口脉象可以反映寸口脉象可以反映五脏六腑五脏六腑的病变的病变 “肺朝百脉肺朝百脉”“气口亦太阴也气口亦太阴也”中医学基础诊法辨证问诊和切诊52

    28、寸口分部候脏腑寸口分部候脏腑左左右右寸:心肺寸:心肺关:肝胆脾胃关:肝胆脾胃尺:肾肾尺:肾肾中医学基础诊法辨证问诊和切诊53二切脉的方法二切脉的方法时间:时间:“诊法常以平旦诊法常以平旦”姿势:与心平齐姿势:与心平齐布指:定位、调节布指:定位、调节指法:总按、单按指法:总按、单按指力:举、按、寻指力:举、按、寻中医学基础诊法辨证问诊和切诊54三正常脉象三正常脉象(一)特点(平脉)(一)特点(平脉)正常脉象正常脉象:一息四五至,不浮不沉,:一息四五至,不浮不沉,不大不小,从容和缓,节律一致;流利柔和有力;不大不小,从容和缓,节律一致;流利柔和有力;寸、关、尺三部均可触及,沉取不绝。寸、关、尺三部

    29、均可触及,沉取不绝。即即有胃有胃、有神有神、有根有根。中医学基础诊法辨证问诊和切诊55(二)脉象的生理变异(二)脉象的生理变异与年龄、性别、形体等因素有关与年龄、性别、形体等因素有关与生理起居、精神状态等因素有关与生理起居、精神状态等因素有关与季节气候、昼夜、地理环境等因素有关与季节气候、昼夜、地理环境等因素有关桡动脉解剖位置变异桡动脉解剖位置变异斜飞脉斜飞脉寸口不见脉搏,而由尺部斜向手背寸口不见脉搏,而由尺部斜向手背反关脉反关脉脉象出现于寸口的背侧脉象出现于寸口的背侧中医学基础诊法辨证问诊和切诊56四常见病脉四常见病脉(一)浮脉(一)浮脉 脉象特征:轻按即得,重按反减脉象特征:轻按即得,重按

    30、反减 临床意义:表证,虚阳外越证临床意义:表证,虚阳外越证中医学基础诊法辨证问诊和切诊57(二)沉脉(二)沉脉 脉象特征:轻取不应,重按始得。脉象特征:轻取不应,重按始得。临床意义:里证临床意义:里证(有力为里实有力为里实,无力为里虚无力为里虚)中医学基础诊法辨证问诊和切诊58(三)迟脉(三)迟脉脉象特证:脉来缓慢,一息脉动三四至脉象特证:脉来缓慢,一息脉动三四至(次分)(次分)临床意义:寒证临床意义:寒证(有力实寒有力实寒,无力虚寒无力虚寒)迟而有力:邪热结聚迟而有力:邪热结聚 中医学基础诊法辨证问诊和切诊59(四)数脉(四)数脉脉象特征:脉来急数,一息五六至脉象特征:脉来急数,一息五六至(

    31、次分)(次分)临床意义:热证临床意义:热证(有力实热有力实热,无力虚热无力虚热)中医学基础诊法辨证问诊和切诊60(五)虚脉(五)虚脉 脉象特征:举之无力、按之空豁,应指脉象特征:举之无力、按之空豁,应指软弱无力,是一切无力软弱无力,是一切无力脉的总称。脉的总称。临床意义:主虚证。临床意义:主虚证。多见于气血两虚,尤以气虚为主。多见于气血两虚,尤以气虚为主。中医学基础诊法辨证问诊和切诊61(七)滑脉(七)滑脉 脉象特征:往来流利,如盘走珠,应指脉象特征:往来流利,如盘走珠,应指园滑。往来之间有一种回旋前进的感觉。园滑。往来之间有一种回旋前进的感觉。临床意义:痰饮、食滞、实热。(病理)临床意义:痰

    32、饮、食滞、实热。(病理)亦可见于青壮年。妇人妊娠。(生理)亦可见于青壮年。妇人妊娠。(生理)中医学基础诊法辨证问诊和切诊63(八)涩脉(八)涩脉脉象特征:形细而行迟,往来艰涩不畅,脉象特征:形细而行迟,往来艰涩不畅,应指为轻刀刮竹,脉律与脉力不均。应指为轻刀刮竹,脉律与脉力不均。临床意义:伤精、血少、气滞、血瘀等。临床意义:伤精、血少、气滞、血瘀等。涩而有力涩而有力实证。实证。涩而无力涩而无力虚证。虚证。中医学基础诊法辨证问诊和切诊64(九)(九)洪脉洪脉脉象特征:脉形宽大,来盛去衰,来大去脉象特征:脉形宽大,来盛去衰,来大去长,应指浮大有力,长,应指浮大有力,滔滔满指,势如洪水波滔滔满指,势

    33、如洪水波涛汹涌。涛汹涌。临床意义:主热甚临床意义:主热甚 中医学基础诊法辨证问诊和切诊65(十)(十)细脉细脉脉象特征:脉细如线,细直而软,脉象特征:脉细如线,细直而软,应指明显,按之不绝应指明显,按之不绝临床意义:主气血两虚,诸虚劳损,临床意义:主气血两虚,诸虚劳损,又主湿病又主湿病中医学基础诊法辨证问诊和切诊66(十一)弦脉(十一)弦脉 脉象特征:端直以长,如按琴弦脉象特征:端直以长,如按琴弦临床意义:肝胆病、诸痛证、痰饮等临床意义:肝胆病、诸痛证、痰饮等亦可见于老年健康者亦可见于老年健康者中医学基础诊法辨证问诊和切诊67(十二)紧脉:(十二)紧脉:脉象特征:脉形紧急,如索绳转索,脉象特征

    34、:脉形紧急,如索绳转索,或按之左右弹指。或按之左右弹指。临床意义:实临床意义:实寒寒证,证,痛痛证和证和宿食宿食内阻等。内阻等。中医学基础诊法辨证问诊和切诊68(十三)缓脉(十三)缓脉脉象特征:脉象特征:脉来和缓,一息四至(平脉)脉来和缓,一息四至(平脉)脉势怠缓,缓怠无力(病脉)脉势怠缓,缓怠无力(病脉)临床意义:湿病;脾胃气虚临床意义:湿病;脾胃气虚 中医学基础诊法辨证问诊和切诊69(十四)濡脉(软脉)(十四)濡脉(软脉)脉象特征:浮而细软,应指少力。轻手相脉象特征:浮而细软,应指少力。轻手相得,重按不显。得,重按不显。临床意义:诸虚,湿困。临床意义:诸虚,湿困。中医学基础诊法辨证问诊和切

    35、诊70(十五)结脉(十五)结脉脉象特征:脉来缓慢而有不规则的歇止。脉象特征:脉来缓慢而有不规则的歇止。结脉以脉率慢,节律不齐为主要特征。结脉以脉率慢,节律不齐为主要特征。临床意义:阴盛气结。临床意义:阴盛气结。结而有力结而有力寒、痰、瘀血、症瘕积聚寒、痰、瘀血、症瘕积聚 结而无力结而无力气血虚之心悸、怔忡气血虚之心悸、怔忡中医学基础诊法辨证问诊和切诊71(十六)代脉(十六)代脉脉象特征:脉来迟缓,脉力较弱,呈有规脉象特征:脉来迟缓,脉力较弱,呈有规则的歇止,歇止时间较长。则的歇止,歇止时间较长。临床意义:主脏气衰微,或跌打损伤、痛临床意义:主脏气衰微,或跌打损伤、痛证、惊恐证、惊恐中医学基础诊

    36、法辨证问诊和切诊72(十七)促脉(十七)促脉脉象特征:脉率较数或快慢不定,间有不脉象特征:脉率较数或快慢不定,间有不规则的歇止。规则的歇止。临床意义:主阳盛热实或邪实阻滞之证临床意义:主阳盛热实或邪实阻滞之证结、代、促三脉比较结、代、促三脉比较 中医学基础诊法辨证问诊和切诊73结、代、促三脉比较结、代、促三脉比较同:节律不齐而有歇止同:节律不齐而有歇止异:代脉有规则歇止,歇止时间相对较长。异:代脉有规则歇止,歇止时间相对较长。结脉、促脉不规则歇止,歇止时间短。结脉、促脉不规则歇止,歇止时间短。结脉迟而歇止结脉迟而歇止促脉数而歇止促脉数而歇止中医学基础诊法辨证问诊和切诊74五相兼脉及其主病五相兼脉及其主病六脉症顺逆和从舍六脉症顺逆和从舍 中医学基础诊法辨证问诊和切诊75五色各主何病?其理论依据是什么?五色各主何病?其理论依据是什么?望舌形异常的主要内容及其临床意义?望舌形异常的主要内容及其临床意义?试述谵语、郑声、狂言、独语的闻诊表现试述谵语、郑声、狂言、独语的闻诊表现及临床意义。及临床意义。临床是如何根据恶寒发热来判断病情的?临床是如何根据恶寒发热来判断病情的?平脉的特点是什么?试述滑脉和涩脉的脉平脉的特点是什么?试述滑脉和涩脉的脉象特点和主病。象特点和主病。中医学基础诊法辨证问诊和切诊76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中医学基础诊法辨证问诊和切诊培训课件.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3815159.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