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83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中医基础理论+四诊:中医之四诊课件.ppt

  •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 文档编号:3814872
  • 上传时间:2022-10-15
  • 格式:PPT
  • 页数:83
  • 大小:10.33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中医基础理论+四诊:中医之四诊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中医 基础理论 课件
    资源描述:

    1、薛霁薛霁 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 四诊概念:四诊概念:是指中医诊察和收集疾病有关资料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望、闻、问、切四法。诊法的基本原理:诊法的基本原理: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体的皮、肉、脉、筋、骨、经络与脏腑息息相关,以脏腑为中心,通过经络通联内外,因而通过审察外部征象,探求疾病的本质。四诊合参:四诊合参:指诊察疾病时,必须将望、闻、问、切四诊所收集的资料全面结合分析。返回目录返回目录四四 诊诊目目 录录 第一节第一节 望诊望诊 第二节第二节 闻诊闻诊 第三节第三节 问诊问诊 第四节第四节 切诊切诊 望诊,是医生运用视觉观察病人的全身望诊,是医生运用视觉观察病人的全

    2、身和局部表现、舌象及排出物等,以收集和局部表现、舌象及排出物等,以收集病情资料的诊察方法。病情资料的诊察方法。第一节第一节 望诊望诊返回目录返回目录一、全身望诊(一)望神广义:广义:是人体生命活动总的外在表现。狭义:狭义:精神意识思维活动。望神:望神:是通过观察人体生命活动的整体表现来判断病情。有得神、失神、少神、假神四种情况。返回目录返回目录返回本节返回本节望神的四种情况有神假神失神少神返回目录返回目录返回本节返回本节一、全身望诊(二)望色 常色常色 主色:主色:指由禀赋所致、终生不变的色泽。客色:客色:指受季节气候、生活和工作环境、情绪及运动等不同因素影响所致气色的短暂性改变,非疾病所致。

    3、正常面色:正常面色:微黄透红,明润光泽。微黄透红,明润光泽。返回目录返回目录返回本节返回本节一、全身望诊 病色 病色包括五色(青、黄、赤、白、黑)善恶与变化。善色:善色:明润光泽而含蓄,表示病情较轻,预后较好;恶色:恶色:晦暗枯槁而显露,表示病情较重,预后欠佳。返回目录返回目录返回本节返回本节一、全身望诊(1)青:主寒、痛、瘀血、惊风)青:主寒、痛、瘀血、惊风面色淡青或青黑者属寒盛、痛剧。久病面色与口唇青黑者,多属于心气、心阳虚衰,或肺气闭塞,呼吸不利。突见面色青灰,口唇青紫,肢凉脉微者多为心阳暴脱,心血瘀阻之象,可见于真心痛病人。面色青黄(苍黄)者,可见肝郁脾虚,肝脉瘀阻。小儿眉间、鼻柱、唇

    4、周见青色,为小儿惊风。返回目录返回目录返回本节返回本节一、全身望诊(2)赤:主热证)赤:主热证满面通红(实热证)两颧红赤(虚热证)返回目录返回目录返回本节返回本节一、全身望诊(3)黄:主脾虚、湿)黄:主脾虚、湿 萎黄:脾胃气虚 黄肿:脾虚湿盛 阴黄:寒湿证阳黄:湿热证返回目录返回目录返回本节返回本节一、全身望诊(4)白色:主虚、寒)白色:主虚、寒 面色淡白无华:气血虚 面色晃白:属阳虚 面色苍白:亡阳、脱血夺气或阴寒内盛。返回目录返回目录返回本节返回本节一、全身望诊(5)黑色:主肾虚、水饮、瘀血)黑色:主肾虚、水饮、瘀血 面色淡暗:肾阳虚 面黑干焦:肾阴虚 眼眶周围色黑:肾虚水饮或 寒湿带下。

    5、面色黧黑,肌肤甲错:多为瘀血久停所致。返回目录返回目录返回本节返回本节一、全身望诊一、全身望诊(三)望形体(三)望形体1.肥胖痰湿体质 干瘦多火体质2.浮肿 水肿证 臌胀证3.瘦瘪 恶病质 疳积证(四)望动态(四)望动态1.动静多动多为阳证,热证,实证少动多为阴证,寒证,虚证2.咳喘气粗声重,坐而仰首者多为热证,实证;喘促气短,坐而俯首多为寒证,虚证。3.抽搐:主肝风内动4.偏瘫:中风偏枯证5.痿痹痹证关节肿痛,曲伸不利,麻木疼痛。痿证四肢痿软无力,行走困难。返回目录返回目录返回本节返回本节一、全身望诊二、局部望诊(一)望头面(一)望头面头过大、头过小先天不足。口眼歪斜中风(二)望五官(二)望

    6、五官眼、耳、鼻、口唇、齿龈、咽喉(三)望颈项躯体(三)望颈项躯体瘿瘤肝气郁结,气结痰凝羸疬痰凝或血瘀项强经气不利或热极生风鸡胸先天不足,后天失养腹部深陷久病虚弱,新病津脱腹部青筋暴露肝郁血瘀 返回目录返回目录返回本节返回本节(四)望皮肤(四)望皮肤1.外形:水肿、鼓胀、皮肤干瘪枯槁、疳积、皮 肤甲错2.斑:斑形如锦,或红或紫,平摊于皮肤,抚之不碍手消失后不脱皮。3.疹:色红,形如米粟,稍高于皮肤,摸之有碍手感,消失后脱皮。4.痈毒疔疖:丹毒、湿毒、痈、疽、疔、疖(五)望毛发(五)望毛发 返回目录返回目录返回本节返回本节二、局部望诊三、望排出物1.望痰涎涕唾2.望呕吐物3.望大便4.望小便 清稀

    7、、腥味 寒证、虚证黄稠、恶臭 实证、热证返回目录返回目录返回本节返回本节四、望小儿指纹 正常指纹:正常指纹:红黄相兼,隐现于风关之内。内容:内容:观察指纹长短,颜色,浮沉三个方面。部位:部位:分风、气、命三关。临床意义:临床意义:浮沉分表里,红紫辨寒热,淡滞定虚实,三关测轻重。返回目录返回目录返回本节返回本节五、望舌 舌质:即舌体,舌的肌肉脉络组织。舌苔:舌面上附着的苔状物,由胃气熏蒸而成。望舌注意事项:光线;自然伸舌;顺序:舌 尖舌中 舌根 两侧;舌苔 舌质。注意辨别染苔。返回目录返回目录返回本节返回本节心肺心肺肝胆肝胆肾肾脾胃脾胃返回目录返回目录返回本节返回本节正常舌象舌淡红、苔薄白 返回

    8、目录返回目录返回本节返回本节五、望舌病舌及主病1.舌质舌质 舌色:淡白、红、绛、紫 舌形:老嫩、胖瘦、裂纹、齿痕返回目录返回目录返回本节返回本节五、望舌(1)舌色 淡白:主虚证、寒证。淡白而胖嫩(虚寒证)舌色淡白(气血不足证)淡白而瘦薄(气血两虚)返回目录返回目录返回本节返回本节五、望舌红舌:主热证 舌红苔黄(实热证)舌红少苔(虚热证)返回目录返回目录返回本节返回本节五、望舌绛舌:主邪热炽盛、阴虚火旺 舌绛有苔温热病热入营血,或脏腑内热炽盛;舌绛少苔或无苔,或有裂纹久病阴虚火旺,或 热病后期阴液耗损。返回目录返回目录返回本节返回本节五、望舌青紫舌:主气血不畅 阴寒内盛舌色淡紫带青,嫩滑湿润 热

    9、毒炽盛舌紫红、紫绛而干枯少津 舌青紫或紫黯外伤瘀血阻滞局部紫色斑点返回目录返回目录返回本节返回本节五、望舌(2)舌形 老舌:实证、热证 嫩舌:虚证、寒证 返回目录返回目录返回本节返回本节五、望舌胖舌:主虚、湿 舌淡白胖嫩,苔白水滑,多为脾肾阳虚,水湿停留;舌红绛胖大,苔黄厚腻,多是脾胃湿热,痰浊停滞;舌赤肿胀而苔黄,乃热毒壅盛,心脾有热;舌肿胀紫暗多为中毒。返回目录返回目录返回本节返回本节五、望舌瘦舌舌瘦薄绛干:热盛伤阴 阴虚火旺。舌瘦瘪淡红而嫩:心脾 两虚 气血不足返回目录返回目录返回本节返回本节五、望舌芒刺:主热证 舌尖舌尖心火亢盛心火亢盛 舌中舌中胃肠热甚胃肠热甚 舌边舌边肝胆火盛肝胆火

    10、盛返回目录返回目录返回本节返回本节五、望舌齿印:主脾虚湿盛 舌质淡嫩,边有齿痕,多为脾虚;舌体胖大,舌质淡白,苔白湿润而有齿痕,常为阳气虚弱,水湿内停。返回目录返回目录返回本节返回本节五、望舌2舌苔 苔色:白、黄、灰、黑 苔质:厚薄、腐腻、润燥返回目录返回目录返回本节返回本节五、望舌(1)苔质薄苔:主表证,疾病轻浅厚苔:主里证,外邪入里返回目录返回目录返回本节返回本节五、望舌润燥苔润苔:津液未伤 燥苔津液亏耗、热盛伤津 返回目录返回目录返回本节返回本节五、望舌腐腻苔 腻苔主湿浊、痰饮、湿温腐苔主食积胃肠,痰浊内蕴返回目录返回目录返回本节返回本节五、望舌(2)苔色:白苔:主表证,寒证 苔薄白为病

    11、邪在表;苔白而厚,主湿浊内盛,或 寒湿痰饮;苔白滑黏腻多主痰湿;若舌苔白如积粉,舌质红赤,则主湿遏热伏,或瘟疫初起;苔白厚燥裂,可见于湿温病邪热炽盛,暴伤 津液。返回目录返回目录返回本节返回本节五、望舌黄苔:主热证 薄黄苔常为风热在表;苔黄黏腻,为湿热或痰热食滞;焦黄干裂或有芒剌,为里热盛极,耗伤气阴。返回目录返回目录返回本节返回本节五、望舌灰黑苔:主里热、里寒之重证苔灰黑湿润多津,多由白苔转化而成,为寒湿苔灰黑湿润多津,多由白苔转化而成,为寒湿.返回目录返回目录返回本节返回本节五、望舌 苔灰黑干燥无津液,多由黄苔转化而成,为火热证候.返回目录返回目录返回本节返回本节五、望舌望舌的意义判断正气

    12、的盛分辨病位深浅区别病邪性质推断病情进退舌质舌质正气正气 舌苔舌苔 邪气邪气返回目录返回目录返回本节返回本节第二节第二节 闻诊闻诊返回目录返回目录一、听声音1.声音 实证、热证声音重浊而粗、高亢洪亮、烦躁多言 虚证、寒证声音轻清,细小低弱,静 默懒言 新病声音重浊、嘶哑 久病声音轻清、体弱 返回目录返回目录返回本节返回本节2.语言 谵语神志不清,语无伦次,语意数变,声音高亢。热扰心神 郑语神志不清,声音细微,语多重复,时断时续。心气大伤,精神错乱 独语神志不清,喃喃自语,喋喋不休,逢人则止。心气不足,痰气郁结 狂言精神错乱,语无伦次,不避亲疏。痰火扰心 言謇舌强语謇,言语不清。中风证 返回目录

    13、返回目录返回本节返回本节一、听声音 呼吸 呼吸声高气粗而促,多为实证和热证;呼吸声低气微而慢,多为虚证和寒证。喘:实病邪壅塞肺气 虚肾虚不纳气或肺气虚衰。哮:有冷热之别。返回目录返回目录返回本节返回本节一、听声音 咳嗽 暴咳声哑为肺实;咳声低弱而少气,或久咳音哑,多为虚证。外感病多咳声重浊;小儿咳嗽阵发,连声不绝,终止时作鹭鸶叫声,为百日咳;小儿咳声嘶哑,如犬吠,可见于白喉。返回目录返回目录返回本节返回本节一、听声音 呕吐 虚证或寒证,呕吐来势徐缓,呕声低微无力;实证或热证,呕吐来势较猛,响亮有力。返回目录返回目录返回本节返回本节一、听声音 呃逆 虚寒者,呃声低沉而长,气弱无力;实热者,呃声频

    14、发,高亢而短,响而有力;新病呃逆,声响有力,多因邪客于胃;久病呃逆不绝,声低气怯,多为胃气衰败征兆。返回目录返回目录返回本节返回本节一、听声音二、嗅气味1.口气2.汗气3.痰涕气味4.二便气味5.经带气味6.病室气味 一般而言,各种排泄物与分泌物,凡有恶臭者多属实证、热证;凡带腥味者多属虚证、寒证。返回目录返回目录返回本节返回本节第三节 问诊 问诊,是医生通过对病人或陪诊者进行有目的地询问,了解疾病的起始、发展及治疗经过、现在症状和其它与疾病有关的情况,以诊察疾病的方法。返回目录返回目录十问歌 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胸腹,七聋八渴俱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妇女

    15、尤问经带产,迟促闭崩皆可见。再添片语告儿科,麻痘惊疳全占验。返回目录返回目录返回本节返回本节第三节 问诊一、问寒热 寒恶寒和畏寒。恶寒:恶寒:自觉怕冷,虽加衣被或近火取暖,仍 觉寒冷者。畏寒:畏寒:久病体弱怕冷,但加衣被或近火取 暖,可以缓解者。热实热和虚热。实热:实热:机体受外邪侵袭,体温升高者。虚热:虚热:患者阴阳、气血不足引起发热,兼见其他虚证症。返回目录返回目录返回本节返回本节 恶寒发热 表证(表寒 表热)但寒不热 里寒证(实寒 虚寒)但热不寒 里热证(实热 虚热)寒热往来 半表半里证返回目录返回目录返回本节返回本节一、问寒热二、问汗二、问汗 表证辨汗表证辨汗 无汗为外感风寒;有汗为外

    16、感风热或表虚证。无汗为外感风寒;有汗为外感风热或表虚证。里证辨汗里证辨汗 自汗,汗出不已,动则加重,多为气虚,自汗,汗出不已,动则加重,多为气虚,阳虚所致。阳虚所致。盗汗,睡时汗出,醒则汗止,多为阴虚内热所致。盗汗,睡时汗出,醒则汗止,多为阴虚内热所致。局部辨汗局部辨汗 头汗,阳热或湿热。头汗,阳热或湿热。半身汗出,痰湿或风湿阻滞,或中风。半身汗出,痰湿或风湿阻滞,或中风。手足心汗出,脾胃湿热或阴经郁热。手足心汗出,脾胃湿热或阴经郁热。返回目录返回目录返回本节返回本节三、问疼痛(1)疼痛的性质疼痛的性质 新病疼痛,痛势剧烈,持续不解而拒按实证。久病疼痛,痛势较轻,时痛时止而喜按虚证。胀痛,痛处

    17、不定气滞。刺痛,痛处固定瘀血。冷痛寒 灼痛热 重痛湿 游走痛风 酸痛湿阻或肾虚 返回目录返回目录返回本节返回本节(2)疼痛部位头痛头痛 太阳经头痛太阳经头痛痛连项背。阳明经头痛阳明经头痛痛在前额或连及眉棱骨。少阳经头痛少阳经头痛痛在两颞或太阳穴附近。太阴经头痛太阴经头痛头痛而重,腹满自汗。少阴经头痛少阴经头痛头痛连及脑齿。厥阴经头痛厥阴经头痛痛在巅顶,牵引头角。返回目录返回目录返回本节返回本节三、问疼痛四肢痛(多见于痹证):四肢痛(多见于痹证):游走痛游走痛风胜(行痹);剧痛喜暖剧痛喜暖寒胜(痛痹);重着而痛重着而痛湿胜(着痹,湿痹);红肿热痛红肿热痛热胜(热痹);足跟痛或胫膝酸痛足跟痛或胫膝

    18、酸痛肾虚。返回目录返回目录返回本节返回本节三、问疼痛四、问饮食口味1.食欲和食量2.口渴和饮水3.口味 返回目录返回目录返回本节返回本节五、问睡眠失眠失眠 实证:邪气内扰,气机失 调,痰热食滞 虚证:阳虚阴盛、气血不足嗜睡嗜睡 虚证:心血不足,阴虚火旺 实证:痰湿内盛,困扰心神返回目录返回目录返回本节返回本节六、问二便 问小便 小便色黄而短小者热证。尿白而清长寒证。返回目录返回目录返回本节返回本节 问大便便秘便秘 久病、老人、孕妇或产后便秘多属虚证。新病便秘、腹胀、发热多见于实热证。泄泻泄泻 大便清稀如水或兼有恶寒发热者,为外感寒湿。大便黄褐、热臭、肛门灼热为湿热。大便酸臭为食滞。久泻不止,腹

    19、胀纳呆,面色萎黄为脾虚。黎明前腹泻为肾阳虚。腹痛即泻,泻后痛不减为肝郁犯脾。大便脓血,里急后重为痢疾。返回目录返回目录返回本节返回本节六、问二便七、问小儿及妇女 问小儿 2.问妇女 月经 带下 返回目录返回目录返回本节返回本节第四节 切诊 切诊,包括脉诊和按诊,是 医生运用手和指端 的感觉,对病人体表某些部位进行触摸按压的检查方法。返回目录返回目录一、脉诊(一)脉象的形成原理与脉诊的临床意义(二)脉诊的部位和方法脉诊部位:常用取寸口脉。寸口可分寸、关、尺三部。切脉方法:时间、手法、指法 返回目录返回目录返回本节返回本节切脉注意 病人取坐位或仰卧位,手臂与心脏近同一 水平线上,手掌心向上,前臂平

    20、放。运用三种指力。先浮取(举),再重取(按),后中取(寻)。寸关尺三步,每 部有浮中沉三候,谓之三部九侯。环境要安静。诊脉时间不少于一分钟。返回目录返回目录返回本节返回本节一、脉诊(三)正常脉象 三部有脉,不浮不沉,不快不慢,一息四至,来去从容,和缓有力,节律均匀。返回目录返回目录返回本节返回本节一、脉诊(四)常见病脉及主病(四)常见病脉及主病浮脉浮脉脉象:轻取即得,如水上浮木。特点是脉搏显现部位 表浅。主病:表证。有力为表实证,无力为表虚证。返回目录返回目录返回本节返回本节一、脉诊脉象:重按始得,如石沉水底。特点是脉搏显现部位深沉。主病:里证。有力为里实证,无力为里虚证。沉脉沉脉返回目录返回

    21、目录返回本节返回本节一、脉诊脉象:一息脉来不足四至。特点是脉搏次数少。主病:寒证。有力为实寒,无力为虚寒。迟脉迟脉返回目录返回目录返回本节返回本节一、脉诊脉象:一息脉来五至以上。特点是脉搏次数多。主病:热证。有力为实热,无力为虚热。数脉数脉返回目录返回目录返回本节返回本节一、脉诊 脉象:举之无力,按之空虚,应指软 弱。主病:虚证。虚脉虚脉返回目录返回目录返回本节返回本节一、脉诊 脉象:脉来坚实,三脉有力,来去俱盛。主病:实证。实脉实脉返回目录返回目录返回本节返回本节一、脉诊 脉象:往来流利,应指圆滑。特点是 如珠走盘。主病:痰饮、食积、实热。滑脉滑脉返回目录返回目录返回本节返回本节一、脉诊 脉

    22、象:脉细行迟,往来艰涩不畅,如 轻刀刮竹。主病:气滞血瘀、痰食内停有力;精伤、血少无力。涩脉涩脉返回目录返回目录返回本节返回本节一、脉诊 脉象:端直如长,如按琴弦。特点是 脉的硬度较强。主病:肝胆病,诸痛、痰饮。弦脉弦脉返回目录返回目录返回本节返回本节一、脉诊 脉象:脉细如线,应指明显。特点是脉 窄、幅度小。主病:诸虚劳损,湿证。细脉细脉返回目录返回目录返回本节返回本节一、脉诊 脉象:脉来缓中时止(止无定数)。主病:阴盛气结,寒痰血瘀,气血虚衰。结脉结脉返回目录返回目录返回本节返回本节一、脉诊代脉代脉 脉象:脉来缓慢而止有规则(止有定 数)。主病:脏气衰微,痹证,痛证,惊 恐,跌扑损伤。返回目

    23、录返回目录返回本节返回本节(五)相兼脉、真脏脉及主病 相兼脉相兼脉 相兼脉象的主病,往往是各脉象主病的总和。返回目录返回目录返回本节返回本节一、脉诊 真脏脉真脏脉 无胃之脉无胃之脉无冲和,应指坚搏,邪盛正衰,心肝 肾脏气外现,病重。无神之脉无神之脉脉率乱,散涩脉为主,先天后 天衰败,神气将绝,病危。无根之脉无根之脉虚大无根或微脉为主,亡阳,病 危。返回目录返回目录返回本节返回本节一、脉诊 (六)诊妇人脉与小儿脉(七)脉症的顺逆与从舍 切脉的意义 可以了解疾病的病因、病位、病性、邪正盛衰,推断病情轻重及其预后情况。返回目录返回目录返回本节返回本节一、脉诊二、按诊按胸胁按胸胁-心肺肝的病变。按虚里按虚里-测宗气盛衰。按脘腹按脘腹-了解脘腹有无肿块及压痛。按肌肤按肌肤-审察肌表的寒热、润燥及肿胀等。按手足按手足-手足的寒温可测知阳气的存亡按腧穴按腧穴-按压体表上某些特定的穴位,以了解这些穴位的变化和反应,来推断内脏的某些疾病。返回目录返回目录返回本节返回本节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中医基础理论+四诊:中医之四诊课件.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3814872.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