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级 综合医院 评审 标准 实施细则 课件
- 资源描述:
-
1、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123 节条款核心条款()第一章坚持医院公益性631334第二章 医院服务833385第三章 患者安全1025264第四章 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2716337927第五章 护理管理与质量持续改进530532第六章 医院管理11601076第七章医疗质量与安全指标的监测与追踪评价636合计7337863648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条款4第一章 坚持医院公益性01020304二、医院内部管理机制科学规范二、医院内部管理机制科学规范05三、承担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对口三、承担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对口协助等政府指令性任务协助等政府指令性任务四、应急管理四
2、、应急管理五、临床医学教育五、临床医学教育06六、科研及其成果推广六、科研及其成果推广一一、医院设置、功能和任务符合区域卫生、医院设置、功能和任务符合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的定位和要求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的定位和要求5一、医院设置、功能和任务符合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的定位和要求1.1.1医院的功能、任务和定位明确,规模适宜。1.1.2医院有承担服务区域内急危重症和疑难疾病诊疗的设施设备、技术梯度与处置能力,医学影响与介入诊疗部门可提供24小时急诊诊疗服务1.1.3临床科室一、二级诊疗科目设置、人员梯队与诊疗技术能力符合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重点科室专业技术水平与质量处于本省
3、前列。1.1.4医技科室服务能满足临床科室需要,项目设置、人员梯队与技术能力符合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专业技术水平与质量处于本省前列。6二、医院内部管理机制科学规范1.2.1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把维持人民群众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1.2.2按照规范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做到制度、师资与经费落实,做好培训基地建设。1.2.3将推进规范诊疗、临床路径管理和单病种质量控制作为推动医疗质量持续改进的重点项目。1.2.4提供工作绩效,优化医疗服务系统与流程,缩短平均住院日、缩短患者诊疗等候时间。1.2.5按照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和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及医疗机构药品使用管理有关规定,规范医师处方行为,
4、确保基本药物的优先合理使用。1.2.6控制公立医院特需服务规模。7三、承担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对口协助等政府指令性任务1.3.1将对口支援县医院和乡镇卫生院(受援医院)和支援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纳入院长目标责任制与医院年度计划,有实施方案,专人负责。1.3.2承担政府分配的为社区、农村培养人才的指令性任务,制定相关的制度、培训方案,并有具体措施予以保障。1.3.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承担传染病的发现、救治、报告、预防等任务。1.3.4建立院前急救与院内急诊“绿色通道”有效衔接的工作流程。1.3.5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健康咨询等多种形式的公益性
5、社会活动。1.3.6在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框架内,医院应建立与实施双向转诊制度与相关服务流程。1.3.7根据统计法与卫生行政部门规定,完成医院基本运行状况、医疗技术、诊疗信息和临床用药监测信息等相关数据报送工作,数据真实可靠。8四、应急管理1.4.1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各级政府制定的应急预案。服从指挥,承担突发公共事件的紧急医疗救援任务和配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工作。1.4.2加强领导,成立医院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医院应急指挥系统,落实责任,建立并不断完善医院应急管理的机制。1.4.3明确医院需要应对的主要突发事件策略,制定和完善各类应急预案,提高快速反应能力。1.4.4开展应急培训和演
6、练,提高各级、各类人员的应急素质和医院的整体应急能力。1.4.5合理进行应急物资和设备的储备。9五、临床医学教育1.5.1教学师资、设备设施符合医学院校教育的要求。1.5.2承担本科及以上医学生的临床教学和实习任务。1.5.3承担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县级医院骨干医师培训任务。1.5.4开展继续医学教育工作情况。1.5.5指导和培训下级医院卫生技术人员提供诊疗水平,推广适宜卫生技术10六、科研及其成果推广1.6.1有鼓励医务人员参与科研工作的制度和办法,并提供适当的经费、条件与设施1.6.2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获得院内外经费,开展临床与基础相结合的研究工作,并取得成效。1.6.3医院有将研究成
7、果转化实践应用的激励政策,并取得成效。1.6.4依法取得相关资质,并按药物临床试验规范(GCP)要求开展临床实验。11第二章 医院服务一、预约诊疗服务二、门诊流程管理三、急诊绿色通道管理四、住院、转诊、专科服务流程管理五、基本医疗保障服务管理六、患者的合法权益七、投诉管理八、就诊环境管理12一、预约诊疗服务2.1.1实施多种形式的预约诊疗与分时段服务,对门诊和出院复诊患者实行中长期预约。2.1.2有预约诊疗工作制度和规范,有操作流程,逐步提高患者预约就诊比例。2.1.3建立与挂钩合作的基层医疗机构的预约转诊服务。13二、门诊流程管理2.2.1优化门诊布局结构,完善门诊管理制度,落实便民措施,减
8、少就医等待,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有急危重症患者优先初中的制度与程序。2.2.2公开出诊信息,保障医务人员按时出诊,遇有医务人员出诊时间变更应当提前告知患者,提供咨询服务,帮助患者有效就诊。2.2.3根据门诊就诊患者流量调配医疗资源,做好门诊和辅助科室之间的协调配合。2.2.4有制度与流程支持开着多学科综合门诊。2.2.5有改善门诊服务、方便患者就医的绩效考评和分配政策,支持医务人员从事晚间门诊和节假日门诊。14三、急诊绿色通道管理2.3.1急诊科设置符合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的基本要求,人力资源、设备、设施配备满足急诊绿色通道要求,实行724小时服务2.3.2加强急诊检诊、分诊,落实首诊负
9、责制,及时救治急危重症患者。2.3.3根据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医疗救援预案,制定大规模抢救工作流程,保障绿色通道畅通。15四、住院、转诊、专科服务流程管理2.4.1完善患者入院、出院、专科服务管理工作制度和标准,改进服务流程,方便患者。2.4.2为急诊患者入院制定合理、便捷的入院相关制度与流程。危重患者应先抢救并及时办理入院手续。2.4.3加强转诊、转科患者的交接管理,及时传递患者病历相关信息,为患者提供连续医疗服务。2.4.4加强出院患者健康教育和随访预约管理,提高患者健康知识水平和出院后医疗、护理及康复措施的知晓度。16五、基本医疗保障服务管理2.5.1有各类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和相应保障措施
10、,严格服务收费管理,减少患者医药费用预付,方便患者就医。2.5.2公开医疗将收费标准和基本医疗保障支付项目。2.5.3保障各类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参加人员的权益,强化参保患者 知情同意。17六、患者的合法权益2.6.1医院有相关的制度保障患者或其近亲属、授权委托人充分了解其权利。2.6.2应向患者或其近亲属、授权委托人说明病情及治疗方式、特殊治疗及处置,并获得其同意,说明内容应有记录。2.6.3对医务人员进行知情同意和告知方面的培训,主管医师能够使用患者易懂的方式、语言与患者及其近亲属沟通,并履行书面同意手续。2.6.4开展实验性临床医疗应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部门规章,有审核管理程序,并征得患
11、者书面同意。2.6.5保护患者隐私权,尊重民族习惯和宗教信仰。18七、投诉管理2.7.1贯彻落实医院投诉管理办法(试行),实行“首诉负责制”,设立或指定专门部门统一接受、处理患者和医务人员投诉,及时处理并答复投诉人。2.7.2公布投诉管理部门、地点、接待时间及其联系方式,同时公布上级部门投诉电话,建立健全投诉档案,规范投诉处理程序。2.7.3根据患者和员工的投诉,持续改进医疗服务2.7.4对员工进行纠纷防范及处理的专门培训。19八、就诊环境管理2.8.1为患者提供就诊接待、引导、咨询服务。2.8.2急诊与门诊候诊区、医技部门、住院病区等均有明显、易懂的标识。2.8.3就诊、住院的环境清洁、舒适
12、、安全2.8.4有保护患者的隐私设施和管理措施2.8.5执行无烟医疗机构标准(试行)及关于2011年起全国医疗卫生系统全面禁烟的决定2.8.6落实创建“平安医院”九点要求,有措施,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优化医疗执业环境有成效。20第三章 患者安全一、确立查对制度,识别患者身份二、确立在特殊情况下医务人员之间有效沟通的程序、步骤三、确立手术安全核查制度,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发生错误四、执行手卫生规范,落实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五、特殊药物的管理,提高用药安全六、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七、防范与减少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发生八、防范与减少患者压疮发生九、妥善处理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十、患者参
13、与医疗安全21一、确立查对制度,识别患者身份3.1.1对就诊患者施行唯一标识(医保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卡编号、身份证号码、病历号等)管理。3.1.2在诊疗活动中,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至少同时使用姓名、年龄两项核对患者身份,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3.1.3完善关键流程(急诊、病房、手术室、ICU、产房、新生儿室之间流程)的患者识别措施,健全转科交接登记制度。3.1.4使用“腕带”作为识别患者身份的标识,重点是ICU、新生儿科(室),手术室、急诊室等部门,以及意识不清,抢救、输血、不同语种语言交流障碍的患者等;对传染病、药物过敏等特殊患者有识别标志(腕带与床头卡)。22二、确立在特殊情
14、况下医务人员之间有效沟通的程序、步骤3.2.1在住院患者的常规诊疗活动中,应以书面方式下达医嘱。3.2.2在实施紧急抢救的情况下,必要时可口头下达临时医嘱;护理人员应对口头临时医嘱完整重述确认。在执行时双人核查,事后及时补记。3.2.3接获非书面的患者“危急值”或其他重要的检查(验)结果时,接获者必须规范、完整、准确地记录患者识别信息、检查(验)结果和报告者的信息,复述确认无误后方可提供医师使用。23三、确立手术安全核查制度,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发生错误3.3.1择期手术的各项术前检查与评估工作全部完成后方可下达手术医嘱。3.3.2有手术部位识别标示制度与工作流程。3.3.3有手术安全
15、核查手术风险评估制度与工作流程。24四、执行手卫生规范,落实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3.4.1按照手卫生规范,正确配置有效、便捷的手卫生设备和设施,为执行手卫生提供必需的保障与有效的监管措施。3.4.2医务人员在临床诊疗活动中应严格遵循手卫生相关要求(手清洁、手消毒、外科洗手操作规程等)。25五、特殊药物的管理,提高用药安全3.5.1对高浓度电解质、易混肴(听似、看似)的药品有严格的储存要求,并严格执行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放射性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及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等特殊管理药品的使用与管理规章制度。3.5.2处方或用药医嘱在转抄和执行时有严格的核对程序,并由转抄和执行者签名确认。26六、临床
16、“危急值”报告制度3.6.1根据医院实际情况确定“危急值”项目,建立“危急值”管理制度。3.6.2严格执行“危急值”报告制度与流程。27七、防范与减少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发生3.7.1对患者进行跌倒、坠床等风险评估,并采取措施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3.7.2有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实际报告制度、处理预案与工作流程28八、防范与减少患者压疮发生3.8.1有压疮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有压疮诊疗及护理规范。3.8.2实施预防压疮的有效护理措施。29九、妥善处理医疗安全(不良)事件3.9.1有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制度与可执行的工作流程,并让医务人员充分了解。3.9.2有激励措施,鼓励不良事件呈
17、报。3.9.3将安全信息与医院事件情况相结合,从医院管理体系、运行机制与规章制度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持续改进,对重大不安全事件要有根本原因分析。30十、患者参与医疗安全3.10.1针对患者疾病诊疗,为患者及其近亲属提供相关的健康知识教育,协助患者对诊疗方案做出正确理解与选择。3.10.2主动邀请患者参与医疗安全活动,如身份识别、手术部位确认、药物使用等。31第四章 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一、质量与安全管理组织二、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三、医疗技术管理四、临床路径与单病种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五、住院诊疗管理与持续改进六、手术治疗管理与持续改进七、麻醉管理与持续改进八、急诊管理与持续改进九、重症医学
18、科管理与持续改进十、感染性疾病管理与持续改进十一、中医管理与持续改进十二、康复治疗管理与持续改进十三、疼痛治疗管理与持续改进十四、精神科的管理与持续改进(可选)32第四章 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十五、药事和药物使用管理与持续改进十六、临床检验管理与持续改进十七、病理管理与持续改进十八、医学影像管理与持续改进十九、输血管理与持续改进二十、医院感染管理与持续改进二十一、介入诊疗管理与持续改进二十二、血液净化管理与持续改进二十三、临床营养管理与持续改进二十四、医用氧仓管理与持续改进(可选)二十五、放射治疗管理与持续改进(可选)二十六、其他特殊诊疗管理与持续改进二十七、病历(案)管理与持续改进33
19、一、质量与安全管理组织4.1.1有医院、科室的质量管理责任体系,院长为质量管理第一责任人,负责制度医院质量与患者安全管理方案,定期专题研究医院质量和安全管理工作,科主任全面负责科室质量管理工作,履行科室质量管理第一责任人个管理职责。4.1.2有医院质量管理委员会组织体系,包括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伦理委员会、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病案管理委员会、输血管理委员会、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等。定期研究医疗质量管理等相关问题,记录质量管理活动过程,为院长决策提供支持。34二、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4.2.1有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方案,并组织实施。4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