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部解剖医学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胸部解剖医学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胸部 解剖 医学 课件
- 资源描述:
-
1、胸部解剖胸部解剖 1 一、境界与分区一、境界与分区 (一)境界(一)境界 (二)分区(二)分区 胸前区胸前区 1.胸壁胸壁 胸外侧区胸外侧区 胸背区胸背区 左侧部左侧部 2.胸腔胸腔 中中 部部 纵隔纵隔 右侧部右侧部 2 二、胸壁二、胸壁 层次:皮肤、浅筋膜、深筋膜、肌肉、层次:皮肤、浅筋膜、深筋膜、肌肉、肋和肋间隙以及胸内筋膜。肋和肋间隙以及胸内筋膜。(一)皮肤(一)皮肤 (二)浅筋膜(二)浅筋膜 1.浅动脉浅动脉 (1)胸廓内动脉穿支)胸廓内动脉穿支(2)肋间后动脉前、外侧穿支)肋间后动脉前、外侧穿支(3)胸)胸肩峰动脉(肩峰动脉(4)胸外侧动脉)胸外侧动脉 3 2.浅静脉浅静脉 胸腹壁
2、静脉胸腹壁静脉 胸外侧胸外侧 静脉静脉 腋静脉腋静脉 43.皮神经皮神经 (1)锁骨上神经)锁骨上神经 (2)肋间神经皮支)肋间神经皮支 54.乳房乳房 1)形态)形态 2)位置)位置 3)结构)结构 乳腺包裹于浅筋膜的浅、深层之间。浅筋膜乳腺包裹于浅筋膜的浅、深层之间。浅筋膜浅层包裹在乳腺组织的表面,薄弱而恒定存在,浅层包裹在乳腺组织的表面,薄弱而恒定存在,手术时易于辨认。乳房后面为浅筋膜深层所包裹,手术时易于辨认。乳房后面为浅筋膜深层所包裹,它与覆盖于胸大肌表面的深筋膜之间有一明显的它与覆盖于胸大肌表面的深筋膜之间有一明显的潜在性间隙,称乳房后滑囊,使乳房在胸壁上有潜在性间隙,称乳房后滑囊
3、,使乳房在胸壁上有一定移动性,为放置乳房假体的部位之一。乳房一定移动性,为放置乳房假体的部位之一。乳房深部炎症,脓液常积聚于此。深部炎症,脓液常积聚于此。6 4)乳房淋巴回流)乳房淋巴回流(1)外侧部、中央)外侧部、中央 部部 前群淋巴结前群淋巴结(2)上部)上部 尖群淋巴结尖群淋巴结(3)内侧部)内侧部 胸骨旁胸骨旁 淋巴结淋巴结(4)深部)深部 胸肌间胸肌间 淋巴结淋巴结(5)内下部)内下部 膈下膈下 淋巴结淋巴结7 (三)深筋膜(三)深筋膜 浅层浅层 薄弱,覆盖于胸大肌和前锯肌的薄弱,覆盖于胸大肌和前锯肌的表面。表面。深层深层 位于胸大肌深面位于胸大肌深面。锁胸筋膜。锁胸筋膜 (四)胸廓
4、外层肌(四)胸廓外层肌 (五)肋间隙及其内容(五)肋间隙及其内容 肋间隙肋间隙相邻两肋之间的间隙。上宽下相邻两肋之间的间隙。上宽下窄,前宽后窄。窄,前宽后窄。内容内容肋间肌、肋间后血管和肋间神经肋间肌、肋间后血管和肋间神经8 1.肋间肌肋间肌 三层三层 肋间外肌与肋间外膜肋间外肌与肋间外膜 肋间内肌与肋间内肌与 肋间内膜肋间内膜 肋间最内肌肋间最内肌 只位于肋间隙只位于肋间隙 的中分的中分 9 2.肋间后动、静脉肋间后动、静脉 3.肋间神经肋间神经1011(六)胸内筋膜(六)胸内筋膜 衬覆于胸廓内面衬覆于胸廓内面 *胸壁皮瓣与肌皮瓣的解剖基础胸壁皮瓣与肌皮瓣的解剖基础一、皮瓣一、皮瓣 1.胸前
5、内侧区胸前内侧区 该区皮肤血供来自胸廓内动脉的穿支,呈节段该区皮肤血供来自胸廓内动脉的穿支,呈节段性分布。性分布。4条穿动脉分别在条穿动脉分别在25类间隙胸骨类间隙胸骨1.5cm穿出,以第穿出,以第2穿动脉为主支,其次为第穿动脉为主支,其次为第1穿动脉。穿动脉。第第2穿动脉出现率为穿动脉出现率为78%,平均蒂长,平均蒂长23.2mm,平,平均外径均外径1.1mm,平均分布面积,平均分布面积36.0 。该区皮。该区皮瓣的静脉为穿静脉,第瓣的静脉为穿静脉,第2穿静脉的外径为穿静脉的外径为0.8mm,注入胸廓内静脉。该区皮肤薄,色泽、质地与头注入胸廓内静脉。该区皮肤薄,色泽、质地与头颈部皮肤相近,可
6、用于头颈部整形。颈部皮肤相近,可用于头颈部整形。12132.胸前外侧区胸前外侧区 此区皮瓣除了具有胸前内侧区皮瓣的优点外,此区皮瓣除了具有胸前内侧区皮瓣的优点外,尚有部位隐蔽、血管多、蒂长,供区可直接缝合尚有部位隐蔽、血管多、蒂长,供区可直接缝合的优点,是良好的皮瓣供区。该区皮肤的动脉主的优点,是良好的皮瓣供区。该区皮肤的动脉主要为胸外侧皮动脉,出现率为要为胸外侧皮动脉,出现率为96.7%,走行恒定,走行恒定,起始处平均外径起始处平均外径0.8mm,蒂长蒂长80.1mm,分布面积,分布面积 62.5。静脉为胸腹壁静。静脉为胸腹壁静 脉,汇入腋静脉,平均外脉,汇入腋静脉,平均外 径径3.0mm.
7、143.胸背区胸背区 该区皮肤的动脉是胸肩峰动脉的三角肌支的浅支,该区皮肤的动脉是胸肩峰动脉的三角肌支的浅支,出现率为出现率为98%,多数在胸大肌三角肌沟内侧半浅,多数在胸大肌三角肌沟内侧半浅出到皮下,起始处外径为出到皮下,起始处外径为1.2mm,若以三角肌支,若以三角肌支为蒂,外径可达为蒂,外径可达2.0mm,蒂长蒂长36mm,分布面积,分布面积 80.6 ,最大可达,最大可达154 ,伴行静脉外径为,伴行静脉外径为 1.6mm,汇入头静脉。,汇入头静脉。15 4.肩背区肩背区 该区动脉来自旋肩胛动脉的直接皮肤动脉,出该区动脉来自旋肩胛动脉的直接皮肤动脉,出现率为现率为100%,其中,其中6
8、3.3%为单干型,其余为上、为单干型,其余为上、下支型。旋肩胛皮肤动脉起始处外径下支型。旋肩胛皮肤动脉起始处外径1.01.2mm,单干长单干长1.8mm,分布面积,分布面积11 。旋肩胛动脉起。旋肩胛动脉起始处外径为始处外径为2.53.2mm,如以该动脉为蒂,蒂长,如以该动脉为蒂,蒂长可达可达3649mm。旋肩胛皮动脉有。旋肩胛皮动脉有12支伴行静脉,支伴行静脉,平均外径平均外径1.62.7mm,汇入旋肩胛静脉。该区皮,汇入旋肩胛静脉。该区皮瓣皮区广阔且隐蔽,血管干粗,位置表浅而恒定,瓣皮区广阔且隐蔽,血管干粗,位置表浅而恒定,为良好的带蒂皮瓣供区。为良好的带蒂皮瓣供区。1617二、肌皮瓣二、
9、肌皮瓣 1.胸大肌肌皮瓣胸大肌肌皮瓣 胸大肌血供丰富,常以其带蒂肌肉充填脓性胸胸大肌血供丰富,常以其带蒂肌肉充填脓性胸腔或修补胸壁缺损的自体材料。胸大肌可根据其腔或修补胸壁缺损的自体材料。胸大肌可根据其起点分为三部,各部有相对独立的血管神经。根起点分为三部,各部有相对独立的血管神经。根据需要可按不同部位做成肌皮瓣。据需要可按不同部位做成肌皮瓣。1)胸大肌锁骨部肌皮瓣)胸大肌锁骨部肌皮瓣 该部肌腹长该部肌腹长123 ,起点宽,起点宽59 ,厚,厚8 ;止点宽止点宽48 ,厚,厚7 。主要血管来自胸肩峰动。主要血管来自胸肩峰动脉的锁骨支和三角肌支。锁骨支外径脉的锁骨支和三角肌支。锁骨支外径1.2m
10、m,蒂,蒂长长13.5mm,分布于锁骨部的内侧半;三角肌支,分布于锁骨部的内侧半;三角肌支外径外径2.1mm,蒂长,蒂长34.3mm,分布于锁骨部的内侧分布于锁骨部的内侧半。两支间吻合丰富,可任选一支作为血管蒂。半。两支间吻合丰富,可任选一支作为血管蒂。18 伴行静脉外径分别为伴行静脉外径分别为1.6mm和和2.4mm,汇入腋静,汇入腋静脉。神经来自臂丛外侧束,穿出锁胸筋膜处横径脉。神经来自臂丛外侧束,穿出锁胸筋膜处横径为为2.2mm,干长,干长8.6mm。2)胸大肌胸肋部肌皮瓣胸大肌胸肋部肌皮瓣 该部肌肉上缘长该部肌肉上缘长152 中点处厚中点处厚5 。血供主。血供主 要来自胸肩峰动脉的胸要
11、来自胸肩峰动脉的胸 肌支,平均外径为肌支,平均外径为1.7 ,蒂长蒂长37.3 ,伴行静脉外,伴行静脉外径为径为2.6 ,汇入腋静脉。,汇入腋静脉。神经来自臂丛外侧束,穿神经来自臂丛外侧束,穿筋膜处横径为筋膜处横径为1.3 。19 3)胸大肌腹部肌皮瓣)胸大肌腹部肌皮瓣 胸大肌下缘长胸大肌下缘长213,中点处厚,中点处厚6。血供主。血供主要来自胸外侧动脉、胸肩峰动脉或腋动脉发出的要来自胸外侧动脉、胸肩峰动脉或腋动脉发出的外侧胸肌支。均有伴行静脉,神经来自胸前内侧外侧胸肌支。均有伴行静脉,神经来自胸前内侧神经,有神经,有24支。支。20 2.胸小肌肌皮瓣胸小肌肌皮瓣 胸小肌长约胸小肌长约10,起
12、始处肌腹宽,起始处肌腹宽8,中、外,中、外1/3交界处最厚,约交界处最厚,约5.1。血供来源多,一般有。血供来源多,一般有23支,各支间交通吻合丰富,其中总有一支外径大支,各支间交通吻合丰富,其中总有一支外径大于于1.5,故可任选一支为蒂。静脉与动脉关系,故可任选一支为蒂。静脉与动脉关系不密切。神经来自胸前内侧、外侧神经,以前者不密切。神经来自胸前内侧、外侧神经,以前者 为主。该肌切除后,为主。该肌切除后,有胸大肌代偿,不有胸大肌代偿,不 致引起明显的功能致引起明显的功能 障碍。障碍。21 3.前锯肌肌皮瓣前锯肌肌皮瓣 该肌位于胸壁侧面,起自上该肌位于胸壁侧面,起自上8肋的外面,向后止肋的外面
13、,向后止于肩胛骨的脊柱缘。血供来自胸最上动脉、胸外于肩胛骨的脊柱缘。血供来自胸最上动脉、胸外侧动脉和胸背动脉,分别供给该肌的上、中、下侧动脉和胸背动脉,分别供给该肌的上、中、下部。胸背动脉在部。胸背动脉在3、4肋水平分为前锯肌支和背阔肋水平分为前锯肌支和背阔肌支。前锯肌支多为肌支。前锯肌支多为12支,平均外支,平均外 径径1.6 ,蒂长,蒂长29.1 。静脉与动脉。静脉与动脉 伴行,平均外径伴行,平均外径2.22.9 。支配神。支配神 经为胸长神经,仅经为胸长神经,仅1支,横径支,横径2.1 ,长长68.1 。临床上常以胸背动脉或肩胛临床上常以胸背动脉或肩胛 下动脉和胸长神经为蒂,用前锯肌第下
14、动脉和胸长神经为蒂,用前锯肌第58 肌齿部分肌齿部分 作为肌皮瓣,保留其上中部,以作为肌皮瓣,保留其上中部,以 免引起术后功能障碍。免引起术后功能障碍。22 4.背阔肌肌皮瓣背阔肌肌皮瓣 该肌肌腹上缘长该肌肌腹上缘长185 ,上缘中部厚度,上缘中部厚度4 ;前缘长前缘长314 ,中部厚度,中部厚度3 ;总长度达;总长度达300 。血供来自胸背动脉,平均外径血供来自胸背动脉,平均外径2.4 ,蒂长,蒂长81 ,伴行静脉外径,伴行静脉外径4.0 。该肌受胸背神经支配,神经横。该肌受胸背神经支配,神经横 径径2.1 ,切取长度达,切取长度达95 。以胸。以胸 背动脉、神经为蒂,可取整个背阔背动脉、神
15、经为蒂,可取整个背阔 肌作为肌皮瓣,也可以胸背动脉的肌作为肌皮瓣,也可以胸背动脉的 内、外侧支的分布范围,取部分背内、外侧支的分布范围,取部分背 阔肌作肌皮瓣。阔肌作肌皮瓣。23三、肺与胸膜下界的体表投影三、肺与胸膜下界的体表投影244.功能功能 1)呼吸;)呼吸;2)增加腹内压,协助排便、排尿和分娩;)增加腹内压,协助排便、排尿和分娩;3)促进下腔静脉回流入心;促进下腔静脉回流入心;4)控制、调节食管胃连接部的蠕动,抵御胃内)控制、调节食管胃连接部的蠕动,抵御胃内容物返流。容物返流。保证正常呼吸循环不可缺少的器官,是维持生保证正常呼吸循环不可缺少的器官,是维持生命的必需。(仅次于心肌的重要肌
16、性器官)命的必需。(仅次于心肌的重要肌性器官)25 3.血供与神经支配血供与神经支配 1)血管)血管 动脉:肌膈动脉、心包膈动脉、膈上动脉:肌膈动脉、心包膈动脉、膈上动脉、膈下动脉及下位肋间后动脉,其中最主要动脉、膈下动脉及下位肋间后动脉,其中最主要的是膈下动脉。静脉:伴行静脉注入胸廓内静脉、的是膈下动脉。静脉:伴行静脉注入胸廓内静脉、肋间后静脉和下腔静脉。肋间后静脉和下腔静脉。2)淋巴)淋巴 膈上淋巴结膈上淋巴结 膈下淋巴结膈下淋巴结 3)神经)神经 膈神经膈神经 副膈神经副膈神经 出现率出现率48%肋间神经肋间神经26 四、膈(四、膈(Diaphragm)1.位置位置 腱性部腱性部-中心腱
17、中心腱 2.分部分部 胸骨部胸骨部 肌性部肌性部 肋肋 部部 腰腰 部部 胸肋三角胸肋三角 位于胸骨部和肋部之间,有腹壁上位于胸骨部和肋部之间,有腹壁上血管和淋巴管通过。血管和淋巴管通过。腰肋三角腰肋三角 位于腰部和肋部之间,底为位于腰部和肋部之间,底为12肋。紧邻肾肋。紧邻肾脏上端,三角内肾与胸膜之间仅隔以蜂窝组织和筋膜,脏上端,三角内肾与胸膜之间仅隔以蜂窝组织和筋膜,肾周脓肿易经此蔓延至胸腔,肾手术时有引起气胸的危肾周脓肿易经此蔓延至胸腔,肾手术时有引起气胸的危险,胸膜炎时可经此蔓延至腹膜后间隙。险,胸膜炎时可经此蔓延至腹膜后间隙。27纵隔纵隔Mediastinum 28 一、概念一、概念
18、 二、境界二、境界 三、区分三、区分 前纵隔前纵隔 1.二分法二分法 后纵隔后纵隔29 上纵隔上纵隔 前纵隔前纵隔 2.三分法三分法 下纵隔下纵隔 后纵隔后纵隔30 上纵隔上纵隔 3.四分法四分法 前纵隔前纵隔 下纵隔下纵隔 中纵隔中纵隔 后纵隔后纵隔 31 3.九分法九分法 用于临床放射科侧位胸片的定位用于临床放射科侧位胸片的定位诊断和描述。在侧位诊断和描述。在侧位X线片上,以心包和升线片上,以心包和升主动脉阴影的前缘以及食管阴影的前缘分主动脉阴影的前缘以及食管阴影的前缘分别作两条纵线,将纵隔分为别作两条纵线,将纵隔分为 前、中、后三个纵区;再分前、中、后三个纵区;再分 别沿胸骨角和肺门下缘
19、作两别沿胸骨角和肺门下缘作两 条水平线,把纵隔分为上、条水平线,把纵隔分为上、中、下中、下3个横区。个横区。32三、整体观三、整体观 1.左侧面观左侧面观-动脉侧动脉侧 以肺根为中心以肺根为中心 前:左膈神经、心包膈血管前:左膈神经、心包膈血管 后:左迷走神经、胸主动后:左迷走神经、胸主动 脉、交感干、内脏大神经脉、交感干、内脏大神经 上:主动脉弓及其分支上:主动脉弓及其分支 下:心包隆凸下:心包隆凸 食管上三角:由左锁骨下动食管上三角:由左锁骨下动 脉、脊柱和主动脉弓围成,脉、脊柱和主动脉弓围成,内有胸导管和食管的上份。内有胸导管和食管的上份。33 食管下三角:由心包、胸主动脉和膈围食管下三
20、角:由心包、胸主动脉和膈围成,内有食管下份。成,内有食管下份。动脉导管三角:由左膈神经、左迷走神经动脉导管三角:由左膈神经、左迷走神经和左肺动脉构成,内有动脉韧带、左喉返和左肺动脉构成,内有动脉韧带、左喉返神经、心浅丛。神经、心浅丛。34 2.右侧面观右侧面观-静脉侧静脉侧 以右肺根为中心以右肺根为中心 前:膈神经、心包膈前:膈神经、心包膈 血管血管 后:迷走神经、食管、后:迷走神经、食管、奇静脉、交感干、奇静脉、交感干、内内 脏大神经脏大神经 上:右头臂静脉、上腔上:右头臂静脉、上腔 静脉、奇静脉弓、气管、食管静脉、奇静脉弓、气管、食管 下:心包隆凸、下腔静脉下:心包隆凸、下腔静脉35 四、
21、上纵隔四、上纵隔 由前到后分三层由前到后分三层 浅层:静脉层:胸腺、浅层:静脉层:胸腺、头臂静脉、上腔静脉头臂静脉、上腔静脉 中层:动脉层:主动脉中层:动脉层:主动脉 弓及其分支、膈神经弓及其分支、膈神经 和迷走神经和迷走神经 深层:管道层:气管、深层:管道层:气管、食管、左喉返神经、食管、左喉返神经、胸导管等胸导管等 36 由浅到深分由浅到深分5层层 第一层:胸腺层,有胸腺或胸腺剩件及脂肪。第一层:胸腺层,有胸腺或胸腺剩件及脂肪。第二层:静脉层,有左、右头臂静脉和上腔静脉。第二层:静脉层,有左、右头臂静脉和上腔静脉。第三层:动脉层,有主动脉弓及其三大分支。第三层:动脉层,有主动脉弓及其三大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