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43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经筋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课件.ppt

  •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 文档编号:3803084
  • 上传时间:2022-10-14
  • 格式:PPT
  • 页数:143
  • 大小:6.67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经筋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经筋 法治 周围 面神经 麻痹 课件
    资源描述:

    1、“经筋刺法经筋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天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天津中医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常委天津市南开区政协委员23祖国医学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认识经筋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123现代医学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认识4经筋刺法的临床研究4现代医学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认识12345流行病学流行病学病因病因病理及发病机制病理及发病机制后遗症和并发症后遗症和并发症临床表现及诊断临床表现及诊断 预后预后65 流行病学流行病学BellBell麻痹是常见病之一,文献报道美国的发病率为每麻痹是常见病之一,文献报道美国的发病率为每1010万人口万人口2525例,欧洲为例,欧洲为2020例,日

    2、本为例,日本为2020例例;见于各个年见于各个年龄组龄组;轻者轻者2-32-3个月可自愈,重者终身不恢复。个月可自愈,重者终身不恢复。有调查有调查19821982年发病率为年发病率为38.0/1038.0/10万人口。我国贝尔氏麻万人口。我国贝尔氏麻痹的患病率均高于国外。其解释尚待研究痹的患病率均高于国外。其解释尚待研究 BellBell麻痹发病面广,地理位置以东经麻痹发病面广,地理位置以东经110110-120-120和北和北纬纬2525-45-45之间为高发区,长江以北比长江以南发之间为高发区,长江以北比长江以南发病高。病高。6患病率患病率Bell麻痹发病率、地理分布与患病率大体相似,亦以

    3、吉林、河北、江苏居前三位,而广东最低。发病率发病率7 男性患病率为男性患病率为21.7l/1021.7l/10万,女性为万,女性为28.06/1028.06/10万。女万。女性高于男性。患病年龄为各年龄组均有,但在性高于男性。患病年龄为各年龄组均有,但在45-6545-65岁之间患病率最高岁之间患病率最高,50,50岁为患病率高峰,占岁为患病率高峰,占21.3%,1021.3%,10岁以下较少。岁以下较少。患病率患病率发病率发病率男性为男性为4.49/104.49/10万,女性为万,女性为5.78/105.78/10万万,女性高于男性,发病高峰在,女性高于男性,发病高峰在4545岁,岁,见图见

    4、图.8v 患病率是指在调查或检查时点,一定人群中存在的新旧病患病率是指在调查或检查时点,一定人群中存在的新旧病例总数。在人的一生中,只要曾经患过,不论现在的病情是否例总数。在人的一生中,只要曾经患过,不论现在的病情是否被控制都包括在内。被控制都包括在内。v v 它最适用于对病程长的疾病的统计研究上。新旧病例总它最适用于对病程长的疾病的统计研究上。新旧病例总数包括属于在规定统计期间前发病,延续至本期间内病仍未愈数包括属于在规定统计期间前发病,延续至本期间内病仍未愈的慢性居和少数急性病。的慢性居和少数急性病。v 发病率是表示在观察期间内,可能发生某病的一定人群新发发病率是表示在观察期间内,可能发生

    5、某病的一定人群新发生某病的频率。观察期间可按年、季、月、旬等,最常用的观生某病的频率。观察期间可按年、季、月、旬等,最常用的观察期间是一年。一定人群可以是某一地区的全部人口,也可以察期间是一年。一定人群可以是某一地区的全部人口,也可以是该地区某一性别、年龄组的人口,或从事某种职业的人口。是该地区某一性别、年龄组的人口,或从事某种职业的人口。v 发病率用途很广,可反映疾病的流行情况和特点,作为发病率用途很广,可反映疾病的流行情况和特点,作为前瞻调查的基点,探索发病的因素,估计防治措施的效果等。前瞻调查的基点,探索发病的因素,估计防治措施的效果等。9Bell麻痹全年均可发病,但有两个高峰,分别际于

    6、春末夏初、夏末秋初季节:1,926例的发病季节呈2个高峰,3-4月为第一高峰,占13.55%:8-9月为第二高峰,占15.47%。发病季节在1,926例Bell麻痹中急性起病1,760例,占91.38%,亚急性起病115例,占5.97%;起病形式不明者51例,占2.65%.单侧Bell麻痹者,左侧(53.7%)多于右侧(46.3%)。起病形式起病形式农村患者多于城市,以江苏为例、南京市患病率为75.95/10万,无锡市为80.41/10万,盐城农村为133.73/10万,淮阴农村为161.26/10万。从职业来看,农民患病率最高,为29.7%。与患者居住地和职业的关系10现代医学对周围性面神经

    7、麻痹的认识12345流行病学流行病学病因病因病理及发病机制病理及发病机制后遗症和并发症后遗症和并发症临床表现及诊断临床表现及诊断 预后预后611Bell Bell 麻痹的病因麻痹的病因传统的病因和发病学观点是面神经血运障碍,局部营养神经的血管受风寒或其他原因而发生痉挛,导致该神经组织缺血、水肿、受压而发病。此学说是目前广泛接受的学说。1972年,MC最旱提出病毒感染是贝尔氏面瘫的病因”假说。1995年,Sugita等用单纯疱疹病毒作耳廓接种,成功地在小鼠动物模型上诱发了暂时性面瘫,为此学说提供了实验证据。12McgovernMcgovern提出了面瘫是一种免疫疾病的概念,他认为,面提出了面瘫是

    8、一种免疫疾病的概念,他认为,面瘫发病机制是一种伴随补体结合的抗原抗体反应。他们给瘫发病机制是一种伴随补体结合的抗原抗体反应。他们给面瘫狗静滴肥大细胞抑制剂,有效减轻了周围性面瘫的程面瘫狗静滴肥大细胞抑制剂,有效减轻了周围性面瘫的程度,且用这种抑制剂治疗早期贝尔氏患者也取得了较好的度,且用这种抑制剂治疗早期贝尔氏患者也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疗效。13p 肿瘤引起的面神经麻痹肿瘤引起的面神经麻痹p 指发生在颅内或颅外的肿瘤直接或间接侵及或压迫指发生在颅内或颅外的肿瘤直接或间接侵及或压迫面神经从而造成的面瘫。面神经从而造成的面瘫。p 外伤性面神经损伤外伤性面神经损伤p 医源性(手术后),颞骨骨折或面部外

    9、伤医源性(手术后),颞骨骨折或面部外伤p 感染引起的面神经麻痹感染引起的面神经麻痹p 如中耳炎、腮腺炎、带状疱疹如中耳炎、腮腺炎、带状疱疹p 先天性面神经麻痹先天性面神经麻痹p 面神经或颞骨及面神经管发育畸形面神经或颞骨及面神经管发育畸形其他面神经麻痹的病因其他面神经麻痹的病因14现代医学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认识12345流行病学流行病学病因病因病理及发病机制病理及发病机制后遗症和并发症后遗症和并发症临床表现及诊断临床表现及诊断 预后预后615 病理病理 面神经麻痹的病理变化早期主要为面神经水肿,髓鞘和面神经麻痹的病理变化早期主要为面神经水肿,髓鞘和轴突有不同程度的变性,以在茎乳突孔和面神经管

    10、内的部分轴突有不同程度的变性,以在茎乳突孔和面神经管内的部分尤为显著,部分病人乳突和面神经管的骨细胞也有变性。尤为显著,部分病人乳突和面神经管的骨细胞也有变性。发病机制发病机制 其一:感染或风冷等因素的刺激导致局部缺血,水肿,其一:感染或风冷等因素的刺激导致局部缺血,水肿,受压影响面神经微循环障碍;受压影响面神经微循环障碍;其二:面神经干内神经纤维的损伤、变性从而失去生理其二:面神经干内神经纤维的损伤、变性从而失去生理功能。功能。16现代医学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认识12345流行病学流行病学病因病因病理及发病机制病理及发病机制后遗症和并发症后遗症和并发症临床表现及诊断临床表现及诊断 预后预后6

    11、17临床表现及诊断临床表现及诊断病史采集临床表现 物理检查 功能评分功能评分12344电生理检查 鉴别诊断鉴别诊断5618Z 面神经麻痹的原因面神经麻痹的原因 Z 伴随症状伴随症状Z 有无面神经支配区的疼痛或感有无面神经支配区的疼痛或感觉障碍,有无听力、味觉及泪液觉障碍,有无听力、味觉及泪液改变及以及伴发的眩晕病史改变及以及伴发的眩晕病史Z 面神经麻痹的发病时间及治疗史面神经麻痹的发病时间及治疗史Z 急性发病或隐形发病,首发或急性发病或隐形发病,首发或复发,有无治疗情况。复发,有无治疗情况。Z 患者的心理因素:患者的心理因素:Z 注意对面神经麻痹患者心理因注意对面神经麻痹患者心理因素的考虑和治

    12、疗素的考虑和治疗19临床表现及诊断临床表现及诊断病史采集临床表现 物理检查 功能评分功能评分12344电生理检查 鉴别诊断鉴别诊断5620面神经麻痹运动神经副交感分泌神经感觉神经障碍障碍表现为症状表现闭眼困难、口角偏斜、听力受累泪腺、下颌下腺及舌下腺分泌及味觉障碍 主要表现为一侧面部所有表情肌瘫痪。额纹消失,不能闭眼、皱额、蹙眉,眼闭合不全,眼有露白,患侧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嘴歪向健侧。耳后可有自发性疼痛及压痛,还可出现舌前2/3味觉障碍、听觉过敏、外耳道疼痛或感觉迟钝及疱疹等。21 面神经管内损害面神经管内损害 因膝状因膝状神经节前的面神经管内鼓索神经节前的面神经管内鼓索神经受累,除了周围

    13、性面神神经受累,除了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外,还出现同侧舌前经麻痹外,还出现同侧舌前2/32/3味觉障碍或丧失,唾液味觉障碍或丧失,唾液分泌障碍;分泌障碍;镫骨肌支以上受损时出现镫骨肌支以上受损时出现同侧舌前同侧舌前2/32/3味觉丧失和听味觉丧失和听觉过敏。觉过敏。不同部位的面神经损害出现不同临床症状。不同部位的面神经损害出现不同临床症状。22 膝状神经节损害膝状神经节损害 除表现有面神经麻痹、听觉过敏和除表现有面神经麻痹、听觉过敏和舌前舌前2/32/3味觉障碍外,还有患侧乳突部疼痛、耳廓和外味觉障碍外,还有患侧乳突部疼痛、耳廓和外耳道感觉迟钝、外耳道和鼓膜上出现疱疹,唾液和泪液耳道感觉迟钝、外耳

    14、道和鼓膜上出现疱疹,唾液和泪液分泌障碍,称亨特综合征(分泌障碍,称亨特综合征(Hunt SyndromeHunt Syndrome),系带状),系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致。疱疹病毒感染所致。茎乳孔以外病变茎乳孔以外病变 则只出现上述典型的周围性面瘫体则只出现上述典型的周围性面瘫体征和耳后疼痛。征和耳后疼痛。23临床表现及诊断临床表现及诊断病史采集临床表现 物理检查 功能评分功能评分12344电生理检查 鉴别诊断鉴别诊断5624静态检查静态检查 额部额部 额部皮肤皱纹相同、变浅或消失;眉目外侧额部皮肤皱纹相同、变浅或消失;眉目外侧对称、下垂。对称、下垂。右侧额纹变浅,消失25 眼眼 眼裂的大小,两侧

    15、对称、变小或变大,上眼睑是眼裂的大小,两侧对称、变小或变大,上眼睑是否下垂,下眼睑是否外翻,眼睑是否抽搐;眼睑肌张否下垂,下眼睑是否外翻,眼睑是否抽搐;眼睑肌张力对称、松弛或增加;眼睑有否肿胀。眼结膜是否充力对称、松弛或增加;眼睑有否肿胀。眼结膜是否充血、溃疡,瞳孔是否等大。血、溃疡,瞳孔是否等大。右侧眼裂增大26 面颊面颊 鼻唇沟变浅、消失。鼻孔的大小,两侧对称、鼻唇沟变浅、消失。鼻孔的大小,两侧对称、变小或变大。面颊部对称、平坦、增厚或抽搐、皮下变小或变大。面颊部对称、平坦、增厚或抽搐、皮下脂肪厚度两侧是否对称。脂肪厚度两侧是否对称。右侧唇沟变浅、消失,人中左偏27 口口 口角是否对称、下

    16、垂、上提或抽搐;口唇是否肿胀口角是否对称、下垂、上提或抽搐;口唇是否肿胀。人中是否偏斜,下颏是否平坦,伸舌舌表面有否裂。人中是否偏斜,下颏是否平坦,伸舌舌表面有否裂纹。纹。口角下垂,双唇左偏,口裂不规则28 抬眉运动抬眉运动 检查额枕肌额腹的运动功能,观察两侧检查额枕肌额腹的运动功能,观察两侧是否对称,特别是眉目外侧部分。重度面神经麻痹额是否对称,特别是眉目外侧部分。重度面神经麻痹额部平坦,皱纹一般消失或明显变浅,眉目外侧明显下部平坦,皱纹一般消失或明显变浅,眉目外侧明显下垂。垂。皱眉皱眉 检查皱眉肌的运动功能。检查皱眉肌的运动功能。动态检查动态检查 不能形成额纹29 闭眼闭眼 轻轻闭眼:检查

    17、眼轮匝肌的运动功能,观轻轻闭眼:检查眼轮匝肌的运动功能,观察上、下眼睑的运动幅度及眼睑有无外翻。闭眼时应察上、下眼睑的运动幅度及眼睑有无外翻。闭眼时应注意患侧的口角有无提口角运动。用力闭眼:除检查注意患侧的口角有无提口角运动。用力闭眼:除检查眼轮匝肌的运动功能外,还应检查眼轮匝肌周围的辅眼轮匝肌的运动功能外,还应检查眼轮匝肌周围的辅助肌肉,如皱眉肌、提上唇肌、颠肌、压鼻肌的运动助肌肉,如皱眉肌、提上唇肌、颠肌、压鼻肌的运动功能。功能。面瘫患者动态框周的表现眼睑闭合不全,露白30 耸鼻耸鼻 检查压鼻肌及提上唇肌的运动功能。观察压鼻检查压鼻肌及提上唇肌的运动功能。观察压鼻肌处是否有皱纹,两侧上唇运

    18、动幅度是否相同。肌处是否有皱纹,两侧上唇运动幅度是否相同。右侧不能耸鼻,缩鼻孔31 示齿示齿 检查额肌、提口角肌、提上唇肌及下唇方肌、检查额肌、提口角肌、提上唇肌及下唇方肌、须肌、笑肌。注意观察两侧口角运动幅度,口裂是否须肌、笑肌。注意观察两侧口角运动幅度,口裂是否变形,上、下牙齿暴露的数目及高度。变形,上、下牙齿暴露的数目及高度。双唇左偏,示齿减少32 努嘴努嘴 检查口轮匝肌、提上唇肌、下唇方肌等的运动检查口轮匝肌、提上唇肌、下唇方肌等的运动功能。注意观察两侧口角至人中的距离是否相同,努功能。注意观察两侧口角至人中的距离是否相同,努嘴的形状是否对称。嘴的形状是否对称。鼓腮鼓腮 主要检查口轮匝

    19、肌的运动功能,同时检查额大主要检查口轮匝肌的运动功能,同时检查额大、小肌、提口角肌、提上唇肌、下唇方肌、须肌的协、小肌、提口角肌、提上唇肌、下唇方肌、须肌的协同运动功能。同运动功能。努嘴的形状不对称33临床表现及诊断临床表现及诊断病史采集临床表现 物理检查 功能评价系统功能评价系统12344电生理检查 鉴别诊断鉴别诊断5634 评价系统的重要性:面神经麻痹是一种常见病,国内评价系统的重要性:面神经麻痹是一种常见病,国内、外进行了许多研究,多种研究评价标准不一。因而,、外进行了许多研究,多种研究评价标准不一。因而,各种治疗疗效很难进行比较。主要的问题是缺乏一种准各种治疗疗效很难进行比较。主要的问

    20、题是缺乏一种准确的、普遍被医务人员采用的评定标准。即我们应该采确的、普遍被医务人员采用的评定标准。即我们应该采用国际上公认、普遍被接受的标准进行评定。用国际上公认、普遍被接受的标准进行评定。目前常有的目前常有的HouseBrackmannHouseBrackmann系统,系统,Botman Botman和和JongkeesJongkees系统,系统,StennertStennert系统,系统,SunnybrookSunnybrook模式等模式等但是但是HouseBrackmannHouseBrackmann系统是系统是19841984年经美国耳鼻咽喉和头年经美国耳鼻咽喉和头颈外科学会推荐,并被

    21、面神经疾病委员会认可,正式采用颈外科学会推荐,并被面神经疾病委员会认可,正式采用的统一标准的统一标准3536临床表现及诊断临床表现及诊断病史采集临床表现 物理检查 功能评价系统功能评价系统12344电生理检查 鉴别诊断鉴别诊断5637 肌电图中纤颤电位、正锐波的有无可以判断神肌电图中纤颤电位、正锐波的有无可以判断神经有无损伤。经有无损伤。多相神经再生电位的出现表明神经纤维的再生恢多相神经再生电位的出现表明神经纤维的再生恢复,但不能表明其恢复的程度,也不能准确滴提示复,但不能表明其恢复的程度,也不能准确滴提示再生是否完全。再生是否完全。肌电图是一种电生理检测,首先由肌电图是一种电生理检测,首先由

    22、weddellweddell及其同事在及其同事在19441944年用于评价面神经麻痹。年用于评价面神经麻痹。肌电图肌电图38 根据肌电图-面神经病损程度分级标准轻度:肌电图:轻度失神经性损害。特点:无插入电位延长,有少数失神经电位,多相波增多,最大用力收缩为单纯-混合相。中度:肌电图:中度失神经性损害。特点:有较多的失神经电位,轻收缩时运动单元电位平均时限延长,波幅降低,并且多相波增多,最大用力收缩时为单纯相。重度:肌电图:重度失神经性损害。特点:插入电位延长,患者表现为完全性面瘫,最大用力收缩时仅有少量或单个单元电位。39 电生理诊断可用于判断预后。电生理诊断可用于判断预后。神经兴奋性试验(

    23、神经兴奋性试验(NETNET):在耳垂下部用):在耳垂下部用0.1ms0.1ms的方波的方波脉冲,电刺激由茎乳孔出来的面神经干,测量引起面脉冲,电刺激由茎乳孔出来的面神经干,测量引起面肌收缩的最低阈值并左右侧比较,两侧电流阈值差小肌收缩的最低阈值并左右侧比较,两侧电流阈值差小于于 3.5mA 3.5mA者预后好,大于者预后好,大于3.5mA3.5mA者治疗困难,大于者治疗困难,大于10mA10mA者预后不良,大于者预后不良,大于20mA20mA无反应则为神经变性。无反应则为神经变性。诱发肌电图(诱发肌电图(EEMGEEMG):用表面电极或针电极置于耳下用表面电极或针电极置于耳下刺激神经干诱发的

    24、肌电图。测量电位的最大振幅,计刺激神经干诱发的肌电图。测量电位的最大振幅,计算出患侧对健侧的振幅比,判断失神经的程度,振幅算出患侧对健侧的振幅比,判断失神经的程度,振幅比在比在50%50%以上为(以上为(-););10%10%以上者预后良好;以上者预后良好;10%10%以下以下者,预后不良。者,预后不良。40临床表现及诊断临床表现及诊断病史采集临床表现 物理检查 功能评价系统功能评价系统12344电生理检查 鉴别诊断鉴别诊断5641l 分类分类l 面神经麻痹分为周围性和中枢性两大类面神经麻痹分为周围性和中枢性两大类l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又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又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 l

    25、 诊断要点诊断要点l 临证时结合病史、病程、起病形式和典型的体征特点,临证时结合病史、病程、起病形式和典型的体征特点,周围性面瘫的诊断并不困难。周围性面瘫的诊断并不困难。l 同时还需与能引起周围性神经麻痹的其他疾病相鉴别。同时还需与能引起周围性神经麻痹的其他疾病相鉴别。l 定位诊断定位诊断l 首先要区别是周围性面神经麻痹还是中枢性面神经麻痹首先要区别是周围性面神经麻痹还是中枢性面神经麻痹。l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还要区分是脑干内还是脑干外。周围性面神经麻痹,还要区分是脑干内还是脑干外。l 这种明确的定位对疾病的定性诊断有重要价值。这种明确的定位对疾病的定性诊断有重要价值。鉴别诊断鉴别诊断42 周

    26、围性面神经麻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鉴别诊断鉴别诊断 (1 1)原发性神经麻痹)原发性神经麻痹 多由面神经炎引起,即口僻,多以冷风侵袭为常见诱因,发病突然,多由面神经炎引起,即口僻,多以冷风侵袭为常见诱因,发病突然,3 3天后很少进展。天后很少进展。(2 2)继发性面神经麻痹)继发性面神经麻痹 起病缓慢,逐渐加重,多由他病继发。起病缓慢,逐渐加重,多由他病继发。Guillain-BarreGuillain-Barre综合征综合征(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可并发周围性神经麻痹,病程进展缓慢,多为双侧性,且有前驱感染可并发周围性神经麻痹,病程进展缓慢,多为双侧性,且有前驱感染史

    27、,对称性的肢体运动和感觉障碍,脑脊液出现蛋白定量增高,细胞史,对称性的肢体运动和感觉障碍,脑脊液出现蛋白定量增高,细胞数正常的数正常的“蛋白蛋白-细胞分离现象细胞分离现象”。鉴别诊断鉴别诊断43 局部炎症局部炎症 如中耳炎、腮腺炎或腮腺肿瘤、颌后化脓性淋巴结炎,可累及面神如中耳炎、腮腺炎或腮腺肿瘤、颌后化脓性淋巴结炎,可累及面神经,但多起病缓慢,逐渐加重,且因有腮腺及局部体征不难鉴别。经,但多起病缓慢,逐渐加重,且因有腮腺及局部体征不难鉴别。后颅窝病变后颅窝病变 如桥小脑角肿瘤、颅底脑膜炎、鼻咽癌颅内转移等原因所致的面神如桥小脑角肿瘤、颅底脑膜炎、鼻咽癌颅内转移等原因所致的面神经麻痹,常伴有听

    28、觉障碍及原发病的特殊表现。经麻痹,常伴有听觉障碍及原发病的特殊表现。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糖尿病性神经病变 常伴有其他脑神经麻痹,以动眼神经、外展神经及面神经麻痹居多常伴有其他脑神经麻痹,以动眼神经、外展神经及面神经麻痹居多,可单独发生。,可单独发生。鉴别诊断鉴别诊断44 中枢性及周围性面瘫的鉴别中枢性面瘫周围性面瘫神经元上运动神经元下运动神经元 病灶对侧同侧面瘫范围眼裂以下面肌瘫全面肌瘫味觉正常可有障碍伴发症状常有,如偏瘫不一定45现代医学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认识12345流行病学流行病学病因病因病理及发病机制病理及发病机制后遗症和并发症后遗症和并发症临床表现及诊断临床表现及诊断 预后预后646

    29、瘫痪肌的挛缩 病侧鼻唇沟加深、口角反牵向患侧、眼裂缩小。但若让病人做主动运动如露齿时,即可发现挛缩侧的面肌并不收缩,而健侧面肌收缩正常,病侧眼裂更小。面肌痉挛 面神经麻痹恢复后少数患者出现病侧面肌痉挛 主要部位:上唇方肌、颧肌、提口角肌 常合并挛缩及联带运动。47 联带征联带征 病人瞬目时即发生病侧上唇轻微颤动;病人瞬目时即发生病侧上唇轻微颤动;露齿时病侧眼睛不自主地闭合;露齿时病侧眼睛不自主地闭合;试图闭目时病侧额肌收缩;试图闭目时病侧额肌收缩;进食咀嚼时,病侧流泪伴颞部皮肤潮红、局部发热及汗液分泌等表现。进食咀嚼时,病侧流泪伴颞部皮肤潮红、局部发热及汗液分泌等表现。鳄鱼泪综合征鳄鱼泪综合征

    30、 多继发于面神经或岩大神经的创伤或炎症。多继发于面神经或岩大神经的创伤或炎症。当运动功能逐渐恢复时,患者出现进餐时患侧眼睛流泪。当运动功能逐渐恢复时,患者出现进餐时患侧眼睛流泪。这些现象可能是由于病损后再生的神经纤维长入邻近其它的神经鞘细胞通路这些现象可能是由于病损后再生的神经纤维长入邻近其它的神经鞘细胞通路而支配原来属于其他神经纤维的末梢器所致。而支配原来属于其他神经纤维的末梢器所致。48现代医学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认识12345流行病学流行病学病因病因病理及发病机制病理及发病机制后遗症和并发症后遗症和并发症临床表现及诊断临床表现及诊断 预后预后649不完全性面瘫起病后1-3 周开始恢复,1

    31、-3个月内可望明显恢复或痊愈轻度面瘫无论治疗与否,痊愈率可达92%以上。受凉起病者、面瘫4天后镫骨肌反射仍存在者预后较好。年轻患者预后好老年患者发病时伴乳突疼痛,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硬化、心绞痛或心肌梗死者预后较差。预后预后完全性面瘫病后10天面神经出现失神经电位通常需3 个月恢复。完全性面瘫病后1周内检查面神经传导速度可判定预后:患侧诱发电位M波的波幅为健侧的30%以上,可能在2个月内恢复;下降为健侧的10-30%,在2-8个月内恢复下降为健侧的10%或以下,恢复较差,需6个月-1年,可伴面肌痉挛及联带运动等合并症。50祖国医学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认识经筋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123现

    32、代医学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认识3经筋刺法的临床研究51古代文献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认识病名的历史渊源病名的历史渊源v 在祖国医学医籍中,无面神经麻痹一词,但根据该病临床症状来看在祖国医学医籍中,无面神经麻痹一词,但根据该病临床症状来看,早就有过描述。,早就有过描述。v 灵枢经筋篇云灵枢经筋篇云:“足阳明之筋,其病,卒口足阳明之筋,其病,卒口v 僻,急者目不合。僻,急者目不合。”即言此病,称即言此病,称v 之为之为“口口”,“口僻口僻”,“卒口卒口v 僻僻”v 金匮要略金匮要略 称称“僻僻”v 类证治裁类证治裁 称称“口眼斜口眼斜”v 诸病源侯论诸病源侯论 称称“风口风口”v 三因方三因方 称称

    33、“口眼歪斜口眼歪斜”v 医学纲目医学纲目 称面瘫为称面瘫为“戾戾”v 此后名家著述多称面瘫、口眼歪斜、吊线此后名家著述多称面瘫、口眼歪斜、吊线v 风、歪嘴风等。目前统称为面瘫。风、歪嘴风等。目前统称为面瘫。“面瘫面瘫”发生的内在因素:发生的内在因素:金匾要略金匾要略中风历节病脉并治第五中说:中风历节病脉并治第五中说:“浮者血虚,络脉空虚,浮者血虚,络脉空虚,贼邪不泻,或贼邪不泻,或 左或右;邪气反缓,左或右;邪气反缓,正气即急,正正气即急,正 气引邪,僻不遂。气引邪,僻不遂。邪在于络,肌邪在于络,肌 肉不仁;邪在于经,肉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即重不胜”。类证治裁曰:类证治裁曰:“口眼斜,血液

    34、衰涸口眼斜,血液衰涸,不能不能荣润筋脉荣润筋脉”。医门法律中亦曰:医门法律中亦曰:“口眼斜,面部之气口眼斜,面部之气不顺也不顺也”。内 因诸病源候论曰:诸病源候论曰:“偏风外,是体虚受风,风入于夹口之偏风外,是体虚受风,风入于夹口之筋也筋也”又又“口邪僻,是风入于颔颊之筋故也。口邪僻,是风入于颔颊之筋故也。”“”“风邪入于足阳明,手阳明之经,遇寒则筋急引颊,风邪入于足阳明,手阳明之经,遇寒则筋急引颊,故使口僻,言语不正,而目不能平视故使口僻,言语不正,而目不能平视”。小儿杂病门小儿杂病门中风口邪僻候说中风口邪僻候说:“:“小儿中风小儿中风,口邪僻口邪僻,是风入于颔颊之筋故也。是风入于颔颊之筋故

    35、也。”医林改错记载:医林改错记载:“若壮盛之人无半身不遂忽然口眼歪斜若壮盛之人无半身不遂忽然口眼歪斜,乃受风邪阻滞经络之症,乃受风邪阻滞经络之症”。说明风寒是诱发本病的外在因素。说明风寒是诱发本病的外在因素。外 因病 机诸病源候论诸病源候论 “一其经筋偏急不调一其经筋偏急不调口歪僻也口歪僻也”。医学入门亦曰医学入门亦曰:“:“风邪初入反缓,正气仅风邪初入反缓,正气仅 急,牵引口眼僻急,牵引口眼僻”。u李东垣李东垣“正气自虚正气自虚”。u朱丹溪朱丹溪“湿痰生热湿痰生热”。u张景岳张景岳非风之说。提出内伤积损的论点。景非风之说。提出内伤积损的论点。景 u 岳全书非风中指出:凡病此者岳全书非风中指出

    36、:凡病此者,多以素多以素 u 不能慎不能慎,或七情内伤或七情内伤,或酒色过度。或酒色过度。u王清任王清任 以血瘀立说创立通窍活血汤治疗面瘫以血瘀立说创立通窍活血汤治疗面瘫,至至u 今作为临床常用方剂之一今作为临床常用方剂之一,运用得当运用得当,确也确也 u 行之有效。行之有效。医家的观点医家的观点治 疗 古代治疗,可谓内容丰富,从药物方剂、针刺、古代治疗,可谓内容丰富,从药物方剂、针刺、灸法、贴法等方面都有阐述。灸法、贴法等方面都有阐述。药物方剂药物方剂 唐唐王焘外台秘要:王焘外台秘要:“千金附子散主病源风邪入于足太阳之千金附子散主病源风邪入于足太阳之经之风口斜方:炮附子、桂心各五两经之风口斜

    37、方:炮附子、桂心各五两,人参、细辛、防风、干人参、细辛、防风、干姜各六两。姜各六两。”l元元罗大益卫生宝鉴罗大益卫生宝鉴:“:“秦艽升麻汤治中风手足阳秦艽升麻汤治中风手足阳 l 明经口眼斜,恶风恶寒,四肢拘紧明经口眼斜,恶风恶寒,四肢拘紧l l明明王肯堂证治准绳王肯堂证治准绳:“:“小儿口眼斜,面色或青小儿口眼斜,面色或青 l 或赤,此肝心风火乘脾也,朝用异功散加或赤,此肝心风火乘脾也,朝用异功散加l 钩藤而愈其时钩藤而愈其时病有耗损肝血或吐泻亡病有耗损肝血或吐泻亡l 津,而肝失濡养,肝火生风致口眼斜诸津,而肝失濡养,肝火生风致口眼斜诸 l 证,法当滋肾水养肝壮脾土。偏于脾胃虚证,法当滋肾水养

    38、肝壮脾土。偏于脾胃虚 l 者方用异功散加柴胡钩藤者方用异功散加柴胡钩藤”v 明明吴昆医方考吴昆医方考:“:“中风之口眼斜,改容膏主中风之口眼斜,改容膏主 v 之:蓖麻子一两,真冰片三分之:蓖麻子一两,真冰片三分,右共捣为右共捣为v 膏,寒月加干姜,附子各一钱,左敷右,膏,寒月加干姜,附子各一钱,左敷右,v 右敷左。右敷左。”v 清清林佩琴类证治裁林佩琴类证治裁:“:“口眼斜,因于血液衰口眼斜,因于血液衰v 竭,不能荣养筋脉,治于润养以熄风,方用竭,不能荣养筋脉,治于润养以熄风,方用v 大秦艽汤,或十全大补汤尤妥。大秦艽汤,或十全大补汤尤妥。”针针 灸灸 取取 穴穴v 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口僻

    39、,颧峁及龈交、下 关主之。”v“目痛口僻戾,目不明,四白主之。”v“鼻窒口僻,禾髎主之。”v“口僻不正翳风主之。”v 宋王惟一铜人针灸俞穴图经:“客主人治偏风 v 口眼斜。”v v 明徐春甫古今医统:“治中风口眼斜,听会二v 穴在耳下韭叶陷中,地仓二穴在口吻四分v 外近下有脉微微动者是,上二穴,左患灸v 右,右患灸左。”v 玉龙歌:“口眼斜最可嗟,地仓妙穴连颊车。”v 百症赋:“颊车地仓穴,正口于片时。”v 明明张介宾类经图翼张介宾类经图翼:“:“颊车颊车 主治偏风口眼歪斜,病主治偏风口眼歪斜,病v 左治右,病右治左。左治右,病右治左。”“”“下关主治偏风口眼歪下关主治偏风口眼歪v 斜。斜。”

    40、“”“承浆主治偏风,半身不遂,口眼斜承浆主治偏风,半身不遂,口眼斜”。v 杂病穴法歌杂病穴法歌:“:“口噤斜流涎多,地仓颊车仍可举。口噤斜流涎多,地仓颊车仍可举。”v 清清陈梦雷图书集成医部全录陈梦雷图书集成医部全录风门风门:“:“口眼歪斜,地口眼歪斜,地v 仓针入二分,沿面斜向颊车一寸半,留十呼泻仓针入二分,沿面斜向颊车一寸半,留十呼泻v 之,颊车斜向地仓,以上两穴,右补泻左,之,颊车斜向地仓,以上两穴,右补泻左,v 左补泻右。左补泻右。”现代中医学者现代中医学者 对对 本本 病病 的的 研研 究究v王惠国认为本病的主要原因是面部络脉气血空王惠国认为本病的主要原因是面部络脉气血空虚,易为风寒

    41、、风热之邪侵袭,以致经气阻滞虚,易为风寒、风热之邪侵袭,以致经气阻滞,气血不和,经筋失养,纵缓不收而发病。,气血不和,经筋失养,纵缓不收而发病。v李延辉认为面瘫属于邪侵表浅经络。李延辉认为面瘫属于邪侵表浅经络。v陈智慧认为面神经炎主要由于人体正气不足,络陈智慧认为面神经炎主要由于人体正气不足,络脉空虚,卫外不固,风邪乘虚入中脉络,气血痹脉空虚,卫外不固,风邪乘虚入中脉络,气血痹阻,经脉失养而致,另外,风痰痪血阻滞脉络亦阻,经脉失养而致,另外,风痰痪血阻滞脉络亦能导致本病。能导致本病。v饶军福认为该病多由于外邪引发,且以风寒证居饶军福认为该病多由于外邪引发,且以风寒证居多,而正虚则与气虚多见。多

    42、,而正虚则与气虚多见。穴位的检索统计v 近年来,郭氏运用计算机对自黄帝内经起至清代近年来,郭氏运用计算机对自黄帝内经起至清代末年为止的末年为止的6262本针灸古籍进行检索统计,结果显示古代针本针灸古籍进行检索统计,结果显示古代针灸治疗本症共涉及灸治疗本症共涉及8181个穴位个穴位,总计总计266266穴次。穴次。常用穴位及其频次为:地仓27、颊车25、水沟15、合谷13、承浆12、听会11、内庭7、足三里6、列缺5、太渊5、迎 香5、冲阳5、百会5、二间4、禾髎4、承泣4、大迎4、翳风4、上关4 常用经络及其频次为:胃经90、大肠经38、督脉31胆经29、肺经13、任脉12、膀胱经9常用部位及

    43、其频次为:头面162、手背23足背16、臂阳12、腿阳11、臂阴9、手掌7统计结果进行分析统计结果进行分析v 结果发现古人治疗面瘫通常采用局部取穴与远道取穴相结。结果发现古人治疗面瘫通常采用局部取穴与远道取穴相结。v 局部取穴主要选用患侧头面部的腧穴,如地仓、颊车、水沟局部取穴主要选用患侧头面部的腧穴,如地仓、颊车、水沟、承浆、听会、迎香、百会、大迎、翳风、上关等。、承浆、听会、迎香、百会、大迎、翳风、上关等。v 远道取穴则选用相关经络腕踝以下的腧穴,如胃经的内庭、远道取穴则选用相关经络腕踝以下的腧穴,如胃经的内庭、足三里,大肠经的合谷,肺经的列缺、太渊等。足三里,大肠经的合谷,肺经的列缺、太

    44、渊等。证 候 分 析v 面颊瘫痪不能自主的表现面颊瘫痪不能自主的表现-面颊部为阳明、少阳经筋所面颊部为阳明、少阳经筋所布,风寒、风热之邪侵袭阳明经络,导致经气失和,经布,风寒、风热之邪侵袭阳明经络,导致经气失和,经筋失养,纵缓不收。筋失养,纵缓不收。v 耳后疱疹、耳痛、听觉及味觉障碍耳后疱疹、耳痛、听觉及味觉障碍-足少阳胆经分支从足少阳胆经分支从耳后入耳中,手少阳经筋耳后入耳中,手少阳经筋“支者入系舌本支者入系舌本”,邪郁少阳,邪郁少阳v 筋惕肉润、瘫痪肌挛缩、口角歪向病侧筋惕肉润、瘫痪肌挛缩、口角歪向病侧-迁延不愈,邪迁延不愈,邪郁化热,伤津灼阴,阴血不足,虚内风动郁化热,伤津灼阴,阴血不足

    45、,虚内风动辩 证 治 疗辩 证 分 型 多数医家只分为风热型与风寒型多数医家只分为风热型与风寒型湛桂芝将该病分为风寒痹阻型、风热型、肾虚型。湛桂芝将该病分为风寒痹阻型、风热型、肾虚型。陈佑邦等将本病分为四型陈佑邦等将本病分为四型:风寒痹阻型、风寒犯胃型、肝胆湿风寒痹阻型、风寒犯胃型、肝胆湿热型、肝肾亏虚型。其中一类是风寒袭于阳明经脉,一类是热型、肝肾亏虚型。其中一类是风寒袭于阳明经脉,一类是风寒袭于阳明、少阳经脉。风寒袭于阳明、少阳经脉。v杨廉将本病分为六型杨廉将本病分为六型:v 风寒外袭风寒外袭:有受风史,突然口眼歪斜,眼睑闭合有受风史,突然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不全,v 伴恶风寒、发热、

    46、肌肉酸痛,伴恶风寒、发热、肌肉酸痛,舌淡苔薄白,舌淡苔薄白,v 脉浮紧或弦紧。脉浮紧或弦紧。v风热外袭风热外袭:突然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伴头痛突然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伴头痛、咳、咳 v 嗽、咽痛、口干等,舌尖红苔嗽、咽痛、口干等,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薄黄、脉浮数v肝风内动证肝风内动证:口眼歪斜突然发作,面部潮红,肢体口眼歪斜突然发作,面部潮红,肢体发麻发麻v 耳根胀痛,眩晕加剧,脉耳根胀痛,眩晕加剧,脉弦数有力,舌红弦数有力,舌红v 苔黄。苔黄。肝气郁结证肝气郁结证:口眼歪斜常随精神刺激而出现,伴有太口眼歪斜常随精神刺激而出现,伴有太 息,胸胁苦满,不欲饮食,悲痛欲哭,脉息,胸胁苦满,

    47、不欲饮食,悲痛欲哭,脉 弦,苔薄白。弦,苔薄白。气血双亏证气血双亏证:口眼歪斜,面肌松弛,眼睑无力,少气懒口眼歪斜,面肌松弛,眼睑无力,少气懒 言,脉细无力,舌质淡嫩、舌苔薄白。言,脉细无力,舌质淡嫩、舌苔薄白。风痰阻络证风痰阻络证:口眼歪斜,面肌麻木,语言不清,喉有痰口眼歪斜,面肌麻木,语言不清,喉有痰 鸣,舌体有僵硬感,脉弦滑或弦缓,舌苔鸣,舌体有僵硬感,脉弦滑或弦缓,舌苔 白腻。白腻。辩辩 证证 配配 穴穴v 风寒者加外关、太阳;风寒者加外关、太阳;v 风热者加曲池、大椎;风热者加曲池、大椎;v 风痰阻络者加丰隆;风痰阻络者加丰隆;v 燥盛者加太溪;燥盛者加太溪;v 血瘀者加血海、膈俞。

    48、血瘀者加血海、膈俞。其他治疗方法l拔罐疗法拔罐疗法l艾灸艾灸l穴位注射穴位注射l刺络拔罐法刺络拔罐法l电针法电针法l头针法头针法l穴位贴敷法穴位贴敷法l推拿疗法治疗面瘫推拿疗法治疗面瘫拔拔 罐罐 疗疗 法法 普通火罐法:选取大小适合的火罐,以右手持之,左手用镊子挟普通火罐法:选取大小适合的火罐,以右手持之,左手用镊子挟点燃的酒精锦球,迅速投入罐内,又立刻抽出,此时,将火罐迅速扣点燃的酒精锦球,迅速投入罐内,又立刻抽出,此时,将火罐迅速扣至患面部至患面部(一般为太阳穴处和颊部一般为太阳穴处和颊部),l0l0分钟后,除去火罐。隔日治疗分钟后,除去火罐。隔日治疗一次,连续治疗一次,连续治疗4545次

    49、。次。闪罐法:右手持所选的火罐,左手持镊子挟住点燃的酒精棉球,闪罐法:右手持所选的火罐,左手持镊子挟住点燃的酒精棉球,迅速插入火罐内,顷刻抽出,此时,将火罐扣至所选的穴位上迅速插入火罐内,顷刻抽出,此时,将火罐扣至所选的穴位上(般般为四白、颊车、地仓穴为四白、颊车、地仓穴)。片刻除去火罐。又如前法,将火罐扣至上。片刻除去火罐。又如前法,将火罐扣至上述穴位。片刻又除去火罐。如此返复操作,述穴位。片刻又除去火罐。如此返复操作,自至所拔部位皮队颜色自至所拔部位皮队颜色变红为度。变红为度。刺刺 络络 拔拔 罐罐 法法v 用三棱针点刺阳白、颧髎、地仓、颊车,拔罐,每周用三棱针点刺阳白、颧髎、地仓、颊车,

    50、拔罐,每周2 2次。次。v 也可以常规消毒患者侧局部皮肤后,用七星针叩打局部皮肤,以轻也可以常规消毒患者侧局部皮肤后,用七星针叩打局部皮肤,以轻微潮红为度,以火罐吸出少许血液。微潮红为度,以火罐吸出少许血液。v 每天一次,每每天一次,每7 7次为次为1 1疗程,疗程间隔疗程,疗程间隔3 3天。天。艾艾 灸灸v 取穴:下关,太阳,颊车,地仓,承浆取穴:下关,太阳,颊车,地仓,承浆v 方法:温针灸在针刺法之后取方法:温针灸在针刺法之后取2424个穴位,针下个穴位,针下v 皮肤以硬纸皮垫好,以防灼伤,取艾条皮肤以硬纸皮垫好,以防灼伤,取艾条插插v 入针柄,直至燃烧完毕。入针柄,直至燃烧完毕。v v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经筋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课件.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3803084.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