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 苏轼作品 课堂实录-2023高考语文复习备考.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读懂 苏轼作品 课堂实录-2023高考语文复习备考.docx》由用户(春光无限好)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读懂 苏轼作品 课堂实录-2023高考语文复习备考 作品 课堂实录 2023 高考 语文 复习 备考 下载 _高考作文_高考专区_语文_高中
- 资源描述:
-
1、读懂 苏轼作品 课堂实录 【学习目标】1.反复诵读,进入诗文意境;(重点)2.类文赏读,体会作者情怀;(难点)3.资料助读,领悟苏子价值。 【教学过程】导入 他就是北宋豪放派词作代表苏轼。他的一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传世佳作。今天就让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回到北宋元丰六年10月12日夜晚,让我们再次走进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和这位大文豪作一次心灵的交流吧。一、字斟句酌品佳句学生齐诵文章。师:还记得写作背景吗?生:苏轼被贬官到了黄州。师:那夜,苏轼见到了生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生1:如水的月色,如藻、荇交横的竹柏的影子。师:月色如积水,竹柏的影子如交错纵横的藻、荇,有何特点?生
2、3:写出了月光的空明,澄澈,点染出了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师:那不是月色,更是作者的生3:心境。师:如此美景,苏轼叹道生4: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师:有无月的夜,也有无竹柏的地方。苏轼却说“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为什么这样写?生:5:强调只有闲人才能欣赏到这样的美景。师:“闲人”的表述有何复杂而微妙的情感?生6: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师:就记承天寺夜游一文而言,尽管也有对被贬后清闲苦闷的排遣,但从字里行间我们感受更多的是坦然达观,随缘自适,淡泊处世。和一般被贬文人相比,苏轼,多了一份潇洒,多了一份率性。2.品析意象赏苏子师
3、:相对而言,在被贬文人中,苏轼是其中被贬次数最多、仕途最为坎坷的一位。今天我们尝试透过他的景语来发现他突围困顿生命的方法。【屏显】王国维言:“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人间词话)生读此句。师:一切景语皆情语。本文的景语是生齐背: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师:苏轼化天上明月为地上积水空明,化眼前竹柏为水中交横藻、荇。我们先来探究“藻荇”这两个意象。【屏显】金鱼藻:“茎长40150厘米,平滑,具分枝植株无根”狸藻:“长1580厘米几乎无根,茎细弱”。百度百科师:而荇的文学形象可追溯至诗经,它是一种古老的文化性植物。师:我们从藻、荇的解释中提炼这两意象
4、的特点。生:都是飘飘荡荡、随波逐流,漂泊不定。没有根,漂浮在水面,居无定所。师:联系苏轼当时的处境,说说作者寄寓在这两个意象中的深意。生6:藻荇的飘飘荡荡就像苏轼当时处境的艰难。生7:我觉得藻荇的形象就像所有被贬谪文人当时的处境,前途茫然,不知道下一刻到哪里。生8:在被贬谪的大河中,苏轼身不由己,只能随波逐流。师:在水中藻、荇身上,苏轼隐约看到了自己崎岖不堪又难以把握的生命际遇。他想极力把持,不愧初心而正道直行;但仕途暗涌的水势太过强大,以至于身不由己、无法自持,不得不在水势中如藻、荇般逐流漂泊。师:藻荇是虚,它实际是生:竹柏影。师:常绿乔木,生长缓慢,经冬不凋;高大秀美。其树高可达二十余米,
5、树龄可达百年。由于竹柏的这些特征,它又被赋予了坚贞、不屈、孤傲等文化品格。藻、荇盖竹柏师:联结虚实景物的是一个“盖”字。谁来解读这个字?生1:盖指原来是。师:对,它是个连词,用来连接上句,表示原因。你能发现这个字里包含的语气吗?生2:恍然大悟。生3:如梦初醒。生4:突然醒悟过来。师:这个连词不但在保证了该句在语义连贯上的逻辑性,还演绎了苏轼从恍惚状态中猛然惊醒的细微心理轨迹“哦,我搞错了!原来是竹柏影。”我们一起读这句话。师:藻荇意象看出的是苏轼自己处境的艰难,那竹柏呢?生:看见自己的坚贞不屈。看见自己的内心的坚定。看见自己的初心。师:从藻荇到竹柏影,反应的是苏轼心境的变化。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
6、变化?我们从他的观察视角的转变来研究。【屏显】藻荇竹柏影观察视角师:苏轼赏月却看见“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可见他用了什么样的观察视角?生:俯视。师:俯视是对自己生命状态的审视。他看到了自己处境的生:艰难。漂泊不定。身不由己,漂泊无依。师:而当警醒那只是竹柏的影子时,他的观察角度已经从俯视变成了生:仰视。师:仰视时,看见了什么?生:月亮。月夜。天空。世界。师:真好!无论“藻、荇”般的生命再如何无法自持、让人苦闷,人生都还有一种仰视的观察可能它让“积水”显形为明月,“藻、荇”还原为“竹柏”。原来中庭的一切不过是月下幻影,仕途的凶险、贬谪的苦闷不过虚幻如月影,天上明月、寺中竹柏,才是真切。
7、师:只有放下欲求的执念、贪恋,把物事看小,身心才能放大,放到恒久。于是,苏轼完成了对他困顿精神的生命突围。写下了这样的领悟生齐读: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师:每个夜晚都有月,夜空有月它便在天,夜空无月它悬在每个彻悟者的心间;世间处处皆有竹柏,见它之时它长在承天寺的庭院,不见它时它长在每个解脱者的生命深处。坦然豁达、傲然明亮地活着,这就是苏轼生命的突围,便是苏轼的超脱。师:那夜之后的苏轼,真正活成了苏东坡。没房子住,就自己盖,没饭吃,就自己种,没下酒菜,就自己炖猪肉。除了功名利禄,生活中还有更美好的事。生读: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师:苏东坡经历挫折后,寻觅到的是什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