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油站计量员教材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加油站计量员教材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加油站 计量 教材 课件
- 资源描述:
-
1、1 加油站加油站计量员培训教材计量员培训教材 2011年11月2 前言前言 自中国加入自中国加入WTOWTO后,国际国内贸易深入后,国际国内贸易深入发展,发展,2007年国内油品市场已对外全面开放,石化企业面临的激烈竞争形势十分严峻。加强计量管理、向计量要效益已是中石化各级企业领导和计量工作者的共识,努力提高石化计量人员的文化素质、操作技能已经成为中石化一项重要管理目标和务。3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石化企业的计量工作已成为企业现代化管理的重要基础,油品计量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和信誉。对于石化企业,石油计量已是企业管理工作的核心部分。“油品计量员是国家计量法油品计量员是国家计量
2、法的直接执行者,是企业利益的监督保证者,是的直接执行者,是企业利益的监督保证者,是消费者利益的保护者,也是一个企业形象的集消费者利益的保护者,也是一个企业形象的集中体现者中体现者”。4计量工作简史计量工作简史计量在中国古代计量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称为:历史上称为:“度量衡度量衡”其含义包括长度、其含义包括长度、容量、质量的计容量、质量的计量,所用的主要量,所用的主要器具是:器具是:“尺尺”、(长度)、(长度)“斗斗”、(容量)、(容量)“秤秤”。(质量)。(质量)尺斗秤5在国外,尺子在英语中和统治者一词是一样的 “ruLer”。我国古代将砝码称为我国古代将砝码称为“权权”,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确认新
3、中国成立后,国家确认将天平的符号作为中国人将天平的符号作为中国人民法院的标志,标示天平民法院的标志,标示天平代表法制的公平。这些都代表法制的公平。这些都表明计量是象征着权利和表明计量是象征着权利和公平的活动。公平的活动。6 计量发展的历史是与社会进步联系在一起的,它是人类计量发展的历史是与社会进步联系在一起的,它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早在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早在100多万年以前人类多万年以前人类的祖先的祖先-猿人,为了加工木棒、打制石器和分吃食物,就逐猿人,为了加工木棒、打制石器和分吃食物,就逐渐萌发出长短、轻重、多少的概念。起初他们只是靠眼、手渐萌发出长短、轻重、多少
4、的概念。起初他们只是靠眼、手等感觉器官进行分辨估量进行确认,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等感觉器官进行分辨估量进行确认,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改善生活条件的客观需要,人类社会最早的计量器具类改善生活条件的客观需要,人类社会最早的计量器具度度量衡脱颖而出。古代人从量衡脱颖而出。古代人从“布指知寸布指知寸”、“布手知尺布手知尺”、“舒肘为舒肘为寻寻”、“迈步定亩迈步定亩”,自然而然地过渡到以人体的某一部位的长,自然而然地过渡到以人体的某一部位的长度作为衡量客观自然物长度的参照标准。度作为衡量客观自然物长度的参照标准。据据史记、夏本记史记、夏本记记载:记载:“禹,声为律、身为度、称以禹,声为律、身为度、称以
5、出出”。即说大禹将自己的身长作为当时的长度标准、语音为标。即说大禹将自己的身长作为当时的长度标准、语音为标准话、一些规范均以大禹的行为、状态为标准,保证了当时准话、一些规范均以大禹的行为、状态为标准,保证了当时量制、规范的统一。量制、规范的统一。国外也是如此,如英国,以英王查理曼大帝的足长为国外也是如此,如英国,以英王查理曼大帝的足长为“一英尺一英尺”,以英王亨利一世的手臂向前平伸时,从他的鼻尖到,以英王亨利一世的手臂向前平伸时,从他的鼻尖到其指尖的距离为其指尖的距离为“一码一码”等等。等等。7据记载,在中国历史的商代,人们根据据记载,在中国历史的商代,人们根据“布手知尺布手知尺”的原则,的原
6、则,即以人手的大拇指和食指分开的距离作为一尺的长度(大即以人手的大拇指和食指分开的距离作为一尺的长度(大约约16Cm左右),精心制作出了最早的尺。现在已经发现左右),精心制作出了最早的尺。现在已经发现并传世的我国最早的两支商代象牙尺,一支长并传世的我国最早的两支商代象牙尺,一支长15.78cm(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另一支长(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另一支长15.80cm(藏于上海(藏于上海博物馆),两尺上均刻有十寸,每寸刻有十分,是博物馆),两尺上均刻有十寸,每寸刻有十分,是“布手知布手知尺尺”和我国长度单位上应用十进制的有力证据。和我国长度单位上应用十进制的有力证据。象牙尺8黄钟律管 春秋战
7、国时期,各诸侯国先后确立,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先后确立,社会制度发生了巨大变革,对度量衡的发社会制度发生了巨大变革,对度量衡的发展也产生了很大影响,并且发明了用展也产生了很大影响,并且发明了用“黄黄钟律管钟律管”作为度量衡的单位量值标准。就作为度量衡的单位量值标准。就是说只要有一支是说只要有一支“黄钟律管黄钟律管”,就可以得到,就可以得到长度、容量和质量三个量的单位量值。长度、容量和质量三个量的单位量值。9 公元前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确立了秦国的度年,秦始皇统一中国,确立了秦国的度量衡制度。为我国古代计量奠定了牢固的基础,该制度量衡制度。为我国古代计量奠定了牢固的基础,该制度中的
8、度、量制采用了十进制,还实行了定期检定等严格中的度、量制采用了十进制,还实行了定期检定等严格的法制管理,以保证度量衡的准确统一。另外,还明文的法制管理,以保证度量衡的准确统一。另外,还明文规定了各种度量衡器具的允许误差。这时,计量已从原规定了各种度量衡器具的允许误差。这时,计量已从原始的度量衡发展为比较完善的古典度量衡。直到始的度量衡发展为比较完善的古典度量衡。直到19世纪世纪中叶清朝末期,米制正式传入我国止,两千多年的历代中叶清朝末期,米制正式传入我国止,两千多年的历代封建王朝的度量衡制度,基本上都沿用了秦制。封建王朝的度量衡制度,基本上都沿用了秦制。由于米制的构成比较科学,很快就为大部分国
9、家所由于米制的构成比较科学,很快就为大部分国家所接受并相继采用。可是由于旧中国一直处于帝国主义的接受并相继采用。可是由于旧中国一直处于帝国主义的控制之下,各种计量制度混用,如中国的铁路、航运权控制之下,各种计量制度混用,如中国的铁路、航运权,属英美的就用英制,属于俄国的则用俄制,无法统一,属英美的就用英制,属于俄国的则用俄制,无法统一起来,严重阻碍了米制的推广工作。虽然国民党政府在起来,严重阻碍了米制的推广工作。虽然国民党政府在1928年就决定采用米制,但到年就决定采用米制,但到1949年全国解放时,米年全国解放时,米制仍未能在全国推行。我国近代的计量管理仅限于度量制仍未能在全国推行。我国近代
10、的计量管理仅限于度量衡范围,一直落后于世界先进国家。衡范围,一直落后于世界先进国家。10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当时的中央财经委员会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当时的中央财经委员会技术管理局设立度量衡处,负责全国度量衡的统一管理工技术管理局设立度量衡处,负责全国度量衡的统一管理工作。作。1954年全国人大批准设立国家计量局作为国务院直属机构年全国人大批准设立国家计量局作为国务院直属机构,负责米制推行;计量器具国家检定;建立国家基准;监督,负责米制推行;计量器具国家检定;建立国家基准;监督指导计量器具的制造修理、销售和进出口;审定工业计量标指导计量器具的制造修理、销售和进出口;审定工业计
11、量标准器的设置;起草制定国家有关计量方面的法规、文件等。准器的设置;起草制定国家有关计量方面的法规、文件等。1959年国务院发布年国务院发布关于统一我国计量制度的命令关于统一我国计量制度的命令,确定,确定米制和十两为一斤的市制,废除其它旧杂制。米制和十两为一斤的市制,废除其它旧杂制。1977年国务院颁布年国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管理条列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管理条列,我国,我国加入国际米制公约组织。加入国际米制公约组织。1984年国务院颁布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在我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命关于在我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命令令。1985年全国人大通过年全国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
12、计量法。1987年国务院颁布年国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11建国建国60多年,我国的计量事业取得了多年,我国的计量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中国的计量单位从杂乱辉煌的成就,中国的计量单位从杂乱无章到与国际接轨统一计量单位,无章到与国际接轨统一计量单位,从行政管理走向法制管理,这都凝聚从行政管理走向法制管理,这都凝聚计量工作者的辛勤与汗水。计量工作者的辛勤与汗水。计量在发展生产和科技进步中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计量在发展生产和科技进步中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当代计量科学已经进入了量子计量学阶段,我们要把当代计量科学已经进入了量子计量学阶段,我们要把系统工程等现
13、代化科学技术融入到计量科学中去,在系统工程等现代化科学技术融入到计量科学中去,在贯彻实施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的同时,使我国的同时,使我国计量事业不断的发展壮大起来,更快的跨入世界计量计量事业不断的发展壮大起来,更快的跨入世界计量科学的先进行列。科学的先进行列。12第一章第一章 计量基础知识计量基础知识第一节第一节 计计 量量 概概 述述一、常用的计量名词术语一、常用的计量名词术语 国家根据计量法规,定义了158个计量名词术语,结合油品计量员的工作,应重点掌握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量和测量量和测量 测量标准测量标准 测量仪器及特性测量仪器及特性 测量结果及评价测量结果及
14、评价 量值传递与溯源量值传递与溯源131 1、量和测量、量和测量量: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对自然界的各种现象行了大量的比较,如山峰的高低、河流的宽窄、天气的冷暖等。逐渐产生了以“量”的概念来表示比较的结果。这从根本上揭示了量,那么量的概念就是:量是量是“现象、物体或物质可定性区别和定量确定的一现象、物体或物质可定性区别和定量确定的一 种属性种属性”。14量的分类可“测”的量可“数”的量(可测的量会产生误差)(可数的量不会产生误差)量的组成计量单位数值例如:温度28.5(摄氏度),28.5是数值,是计量单位。身高1.82m,1.82是数值,m是计量单位。15量的区别:可相互比较、按大小排
15、序的量称为同等量同等量,如砝码组中的不同砝码的质量等。若干同等量合在一起的量称为同类量同类量,如物体的厚度、油罐的周长、电波的波长等。基本量:在给定量制中约定地认为在函数关系上彼此独立的量基本量。在与国际单位制一起使用的,各学科通用的量制中,国际约定地认为长度、质量、时间、电流、热力学温度、物长度、质量、时间、电流、热力学温度、物质的量和发光强度质的量和发光强度七个物理量为基本量。基本量的用途-只是用来定义或导出量制中的其它量。16导出量:在给定量制中,由基本量的函数所定义的量为导出量。如:流速单位 立方米/小时(m3/h)、密度单位 千克/立方米(kg/m3)等。测量:确定客观事物“量”的大
16、小的过程,就是测量。确切地说“以确定被测对象量值为目的全部操作”就叫测量。测量方法间接测量直接测量如:测量油品温度。如:测量圆柱体周长求圆柱体内直径等。17计量 计量是“实现单位统一、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计量属于测量范畴,具有社会统一的含义,即单位的统 一。但量值是可溯源的。计量的特点溯源性一致性准确性,法制性测量结果与测量真值的一致程度。计量单位统一,测量结果可重复、再现和比较。测量结果可以追溯到国家基准以致国际基准,使准确、一致性从技术上得到保证。由政府主导建立计量的法律保障。18计量学 计量学是“关于测量的科学”叫计量学。,计量学分为法制计量工程计量科学计量 是指基础性、探索性、先行性
17、的计量科学研究。确定计量定义与实现计量单位,提供可靠的测量基础。也称工业计量,是指各种工程、工业企业中的实用计量,工程计量涉及面广,是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用法律、法规或合同的方式规定并保证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资源控制、社会管理等有关的测量工作的公正性和可靠性。192、测量标准、测量标准测量标准(计量标准):,指为了定义、实现、保存或复现量的单位或一个或多个量值用作参考的实物量具、测量仪器、参考物质或测量系统。例如:a、质量,1kg质量标准(国际千克原器)b、米制,长度标准(光在真空中1/299792458秒时间 间隔内,所经路径的长度)国际测量标准(国际计量基准):
18、经国际协议承认的测量标准(计量标准)。由国际计量委员会(CIPM)和国际计量局(BIPM)两个机构承认。20国家测量标准(国家计量基准):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组织建立和批准的,测量标准。参考标准:在给定地区和组织内,通常具有最高计量特性的测量标准,在该处所作的测量均从它导出。工作标准:用于日常校准或核查实物量具、测量仪器或参考物质的测量标准。确保工作计量器具测量准确。213、测量仪器及特性、测量仪器及特性测量仪器:即计量器具,可单独地或连同辅助设备一起用以测量的器具。我国计量法定义为:“能用以直接或间接测出被测对象量值的装置、仪器仪表、量具和用于统一量值的标准物质,包括计量基准器具、
19、计量标准器具和工作计量器具”。计量器具是我们计量工作的硬件基础,依法自主管理计量器具是我们计量管理的基本任务。测量仪器的特性:(反映仪器的几项技术指标)标称范围:即测量仪器的操纵器件调到特定位置时得到的示值范围。通常用它的上限和下线表明。例如:22例如:温度-3550。若下线为零,标称范围一般只用其上限表明,如05m的测深钢卷尺的标称范围可表示5m。量程:即标称范围两极限之差的模。例如,标称范围-3550的玻璃棒式温度计,其量程为85.测量范围:指测量仪器的误差处在规定极限内的一组被测量的值。测量范围也可以称为工作范围。如超出测量范围使用,则示值误差将超出允许极限。测量仪器的示值误差:指测量仪
20、器示值与对应输入量的真值之差。是测量仪器准确度表述的主要形式。示值误差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提供修正值,以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度。23 测量仪器最大允许误差:指对给定的测量仪器,规范、规程等所允许的误差极限值。用测量仪器的最大允许相对误差表示。如加油机的最大允许误差0.3。是判定测量仪器合格与否的规定要求,是通过检定、校准所得到的一个值。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提供修正值,以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度。测量仪器的准确度:即测量仪器给出的接近于真值的影响能力,表征测量仪器品质和特征的最主要的性能。如加油站校准加油机的标准罐的准确度为0.05、0.005等。准确度等级:指符合一定的计量要求,使误差保持在规定极限以内
21、的测量仪器的等级、级别。如0.2级流量计、一等标准温度计、二等标准密度计等。24 测量仪器的重复性:指在相同测量条件下,重复测量同一被测量仪器提供相近示值的能力。稳定性:指测量仪器保持其计量特性随时间恒定的能力。254 4、测量结果及评价、测量结果及评价测量结果:指由测量所得到的赋予被测量的值。在给出测量结果时,应说明它的示值是未修正测量结果,还是已修正的测量结果,还应表明它是否为几个值的平均值。测量结果的评价:一个测量结果是否真实、可靠,知否准确、可信,如何评一个测量结果是否真实、可靠,知否准确、可信,如何评价呢?需要了解以下术语:价呢?需要了解以下术语:测量误差:即测量结果减去被测量的真值
22、。也称绝对误差。相对误差:即测量误差除以被测量真值乘以。26 随机误差:某一测量结果与在重复性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进行无限多次测量所得到的结果的平均值之差。系统误差:指在重复性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进行无限多次测量得到的结果的平均值与被测量的真值之差。测量准确度:指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真值一致的程度。测量结果的重复性:指在相同测量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进行连续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性。测量结果的复现性:在改变了测量条件下,同一被测量的测量结果之间的一致性。27 测量不确定度:指表征合理地赋予被测量之值的分散性,与测量结果相关联的参数。为了在国际上对测量结果进行比对,现在均采用测量不确定度来描述测量结果并
23、进行评定与报告。285 5、量值传递与溯源、量值传递与溯源计量器具检定:查明和确认计量器具是否符合法定要求的程序,包括检查、检定测量、加标记和(或)出具检定证书。计量检定印、证包括:检定证书;检定结果通知书;检定合格证;检定合格印、錾印、喷印、铅印、漆封印;注销印。计量检定印、证的规格和式样由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规定。计量检定印、证的规格和式样由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规定。检定证书是对计量器具依法管理的重要凭证。检定证书是对计量器具依法管理的重要凭证。29首次检定:对未曾检定过的新计量器具进行的第一次检定。大部分计量器具的首次检定都是在生产厂内完成的。后续检定:计量器具首次检定后的任何一种检定,包括
24、强制性的周期检定、修理后的检定或有效检定周期内的检定。溯源性和量值传递:溯源性是指通过一条具有规定不确定度的不间断的比较连,使测量结果或测量标准的值,能与规定的参考标准,通常是与国家测量标准或国际测量标准联系起来的特性,这条不间断的比较连称为溯源性。是寻求向上一等级的测量标准或计量基准进行比较的过程,方向是向上的。30 量值传递是通过对计量器具的检定或校准,将国家基准(标准器)所复现的计量单位的量值,通过各等级计量标准传递到工作计量器具,以保证对被测对象所测得量值的准确和一致的过程。量值传递的方向是向下的。量值传递与溯源的差别:相同点:目的是相同的,都是保证计量单位的统一 和实现量值的准确可靠
25、。不同点:量值传递是自上而下的传递,往往体现出 政府的意志和行为,有一种强制性含义;而溯源是自下而上溯源,体现出一种企业 自身需要的自发性和保证计量单位统一和 实现量值准确可靠的自觉性31校准:在规定的条件下,为确定测量仪器或测量系统所指示的量值;实物量具或参考物质所代表的量值,与对应的由标准所复现的量值之间关系的一组操作。校准与检定的差异:相同点:校准与检定的目的相同,均是保障量值的准确可靠。不同点:a、校准不具法制性,是企业自愿溯源性为;而检定具有法制性,是属法制计量管理范畴的执行行为。b、校准主要用以确定计量器具的示值误差;而检定是对计量器具的计量特性及技术要求的全面评定。c、校准依据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