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00530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终极绝杀30点.pdf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自考00530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终极绝杀30点.pdf》由用户(李老师yy)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自考 00530 中国 现代文学 作品选 终极 绝杀 30
- 资源描述:
-
1、第 1页共 16页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一、阿一、阿Q Q正传正传【单选、多选、简答、论述】【单选、多选、简答、论述】(一)文学常识(一)文学常识1.1.作者作者: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19181918年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年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2.2.作品作品:(1)小说集呐喊彷徨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之作;(2)小说集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坟华盖集二心集伪自由书且介亭杂文等。(3)阿Q正传最初发表于19211922年北
2、京晨报副刊,后收入小说集呐喊呐喊。阿Q正传是鲁迅唯一的一部中篇小说,共九章,是采用章回体的形式写成的,其中主要人物有赵太爷、阿主要人物有赵太爷、阿Q Q、吴妈、假洋鬼子、王胡、小、吴妈、假洋鬼子、王胡、小D D等。等。3.3.鲁迅小说的创作思想:鲁迅小说的创作思想:启蒙主义,为人生,改造国民性;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病苦”,既指极端贫困的物质“病苦”,更指极端麻木愚昧的精神“病苦”。(二)内容分析(二)内容分析1.1.阿阿Q Q的人物形象的人物形象:(1)阿Q是生活于辛亥革命时期的中国农村的一个普通雇农普通雇农、落后农民的典型形象落后农民的典型形象。(2)阿阿Q Q的性格的性格:有农民的
3、质朴、愚蠢和狡猾,他主要的特征是精神胜利法精神胜利法,表现为表现为:不敢正视现实不敢正视现实;盲目自尊盲目自尊;自自轻自贱;轻自贱;欺软怕硬;欺软怕硬;自欺欺人等等。自欺欺人等等。(3)阿阿Q Q的思想的思想:有着封建的传统观念,同时也有要求革命的一面。有着封建的传统观念,同时也有要求革命的一面。阿Q对革命的认识非常幼稚模糊,他假想的革命目的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带有千百年来农民阶级“改朝换代”的旧式革命愿望,但他对“革命”的向往,则表现了贫苦农民要求改变被压迫被欺辱的现状的基本愿望。他最后的结局是被“革命党”糊里糊涂地枪毙,至死也没有认清被杀的原因,深刻表现了中国贫苦农民在所谓的“革命”中充当
4、牺牲品的可怜命运。2.2.阿阿Q Q形象的深刻内涵形象的深刻内涵(思想主题思想主题):(1)阿Q的思想性格暴露出国民的劣根性国民的劣根性,显露出国人的灵魂。鲁迅通过塑造这一形象表达了他对农民“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态度以及他以改造国民性为核心的启蒙主义主张。(2)对阿Q“大团圆”结局的描写,批判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即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仅仅推翻了封建皇朝,但没有改变社会底层人民的命运,也没有唤醒人民群众为改变自己的命运而斗争,所以贫苦农民阿Q最终成为“革命”的牺牲品。3.3.艺术成就:(艺术成就:(1 1)现实主义手法,塑造阿)现实主义手法,塑造阿Q Q这一艺术典型。这一
5、艺术典型。未庄是辛亥革命前后农村缩影,阿Q身上以精神胜利法为核心的性格与思想是中国人身上封建专制压抑下国民劣根性的集中表现,也是人类在艰难的生存环境中无法凭自己的力量战胜环境时的普遍性的精神特质。(2 2)不追求情节的离奇曲折,采取漫画)不追求情节的离奇曲折,采取漫画式的式的、边议论边叙述的叙事方式边议论边叙述的叙事方式,将一些生活片段的场面相衔接,既完整地描写人物命运,又能突出人物的主要性格。(3 3)悲喜交融的手法悲喜交融的手法。阿Q的每一个看似可笑的行为与观念,结果都带来了悲剧性的遭遇与结局,戏剧因素与悲剧因素浑然一体。(4 4)强烈的讽刺性。)强烈的讽刺性。用夸张、怪诞的艺术手法,集中
6、描写了社会上种种可笑而荒诞的现象,并通过阿Q这一艺术典型,对社会现状进行了无情批判。(5 5)运用白描的手法。)运用白描的手法。紧紧围绕着中心人物阿Q进行了一系列生动的描写,从而刻画出了一个生活在辛亥革命前后的性格鲜明、有血有肉的人物。二、春风沉醉的晚上二、春风沉醉的晚上【单选、简答】【单选、简答】(一)文学常识(一)文学常识1.1.作者作者: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字达夫,中国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新文学社团“创造社创造社”的发起人之一。2.2.作品:作品:(1)19211921年出版小说集沉沦: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现代白话小说集。年出版小说集沉沦: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现代
7、白话小说集。(2)代表作: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迟桂花。3.3.创作特色创作特色:郁达夫认为郁达夫认为“文学作品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都是作家的自叙传传”。把小说当作作家的“自叙传”,主人公往往是作者的化身,生活的“零余者零余者”;喜欢用第一人称叙事,抒发苦闷情绪,表达“五四”时期青年人个性解放的要求。(二)内容分析(二)内容分析1.1.作品简介:作品简介:春风沉醉的晚上写于1923,是最早表现知识分子知识分子(“我我”)和产业工人产业工人(陈二妹陈二妹)具有共同命运的小说。2.2.故事梗概:故事梗概:3.3.人物形象:人物形象:(1)“我我”是留洋归来的青年知识分子,患有抑郁症,生活窘迫,成了
8、生活的“零余者”。(2)陈二妹陈二妹无亲无友,心境寂寞,工作辛苦却工资微薄,她痛恨工厂,表现了产业工人艰难的生存处境以及朦胧的反抗资本家的阶级意识。但对“我”友善,表现出善良、真挚、热情的一面,同时也净化了“我”的感情。4.4.“我我”和陈二妹交往的几个阶段及其表达的情感内涵和陈二妹交往的几个阶段及其表达的情感内涵:(1)小说里的“我”和女工人陈二妹同住在贫第 2页共 16页民窟里,两人由相识、猜疑最后走向相互了解相互同情。由相识、猜疑最后走向相互了解相互同情。具体分四个阶段:疑惧,戒备。信赖、同情。责备、规劝。消除误会,友谊升华。(2)表达的思想:知识分子和工人,在旧社会同在社会底层,有着相
9、同的相同的命运和遭遇命运和遭遇。歌颂了知识分子和工人的真诚友谊知识分子和工人的真诚友谊。5.5.艺术特点艺术特点:(1 1)采用第一人称叙事采用第一人称叙事,把小说当作自叙传来刻画人物是郁达夫小说的基本特色,这篇小说重点写了“我”与陈二妹由相识到了解的过程,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2 2)运用对比手法。)运用对比手法。男女主人公都因经济拮据而住在贫民窟中,身份不同,趣味不同,生活方式不同,但并不妨碍他们之间相互了解与同情,给人“同是天涯沦落人”的人生感叹。(3 3)注重社会环境和自然景物的刻画注重社会环境和自然景物的刻画。“我”住过的几处住房都是矮小、狭窄、暗淡,再加上电车机器手(司机)粗鲁的怒
10、骂、估衣铺里店员的嘲弄,以及洋楼里红绿的灯光,简略地勾勒了上海这个贫富悬殊巨大、人情冷漠的世界,反衬了女主人公热情的可贵。(4 4)小说)小说结尾处对天空描写结尾处对天空描写,与人物黯淡的心境非常吻合与人物黯淡的心境非常吻合。“贫民窟里的人已经睡眠静了。对面日新里的一排临邓脱路的洋楼里,还有几家点着了红绿的电灯,在那里弹罢拉拉衣加。一声二声清脆的歌音,带着哀调,从静寂的深夜的冷空气里传到我的耳膜上来,这大约是俄国的飘泊的少女,在那里卖钱的歌唱。天上罩满了灰白的薄云,同腐烂的尸体似的沉沉的盖在那里。云层破处也能看得出一点两点星来,但星的近处,黝黝看得出来的天色,好像有无限的哀愁蕴藏着的样子。“6
11、.6.景物描写的特点及其所表达的思想景物描写的特点及其所表达的思想:(1 1)景物描写的特点是景物描写的特点是:景中寓情,有些景物描写具有象征意味。如“天上罩满了灰白的薄云,同腐烂的尸体似的沉沉的盖在那里”,令人想起黑暗腐烂的社会。(2 2)景物描写的意义:景物描写的意义:景物的阴暗色彩,蕴藏着知识分子不能把握前途的无限哀愁。简略的勾勒了上海贫富悬殊巨大、人情冷漠的世界,反衬女主人公热情可贵。三、潘先生在难中三、潘先生在难中【单选、简答】【单选、简答】(一)文学常识(一)文学常识1.1.作者:作者:叶圣陶(18941968),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著名现实主义作家。中国现代小说家、童话作家
12、,新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文学研究会”的发起人之一。2.2.作品:作品:(1)代表作:长篇小说倪焕之;(2)短篇小说潘先生在难中多收了三五斗和童话集稻草人等。3.3.写作风格写作风格:(1)多以江南农民、城镇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小市民为题称,善以客观冷隽笔法描写小人物的灰色人生,表现出启蒙主义的人生批判意向。(2)小说将批判寓于描写,通过人物言行举止,以高度写实的手法,旁观者的全知视角,客观冷静的观察态度来进行文化创作。(3)早期短篇小说的特色正如茅盾指出的:冷静地谛视人生,客观地写实地描写着灰色的卑琐人生冷静地谛视人生,客观地写实地描写着灰色的卑琐人生。小说叙事冷静客观,描写准确细致,语言贴切
13、精炼。(二)内容分析(二)内容分析1.1.写作背景:小说的背景是写作背景:小说的背景是19241924年爆发的江浙军阀混战。年爆发的江浙军阀混战。叶圣陶在“五四”新思潮的鼓动下,开始新文学创作,写白话小说,短篇白话小说是他从“五四”到“五卅”运动期间的主要成就,一九二一年他与沈雁冰等发起组织文学研究会,他的创作体现了社会主义特色,实践了文学研究会“为人生”的艺术主张。他长期从事教育工作,十分谙熟教育界的情况及人们的生活和精神面貌,他的短篇题材主要是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生活,特别以描写具有思想弱点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见长。2.2.情节梗概:情节梗概:3.3.主题思想:主题思想:文章以“逃难逃难”为
14、主题和线索,同时“逃难”一词蕴含着更深层次的意义,它描写了一切灰色人物在风云激荡的大时代里所作的回避历史使命的抉择。逃离灾难现场,过着安居桃园地的生活是这些灰色人物的终极理想,对于他们可以承担的的历史使命与责任,他们选择无视并且逃避到底。文章批判了潘先生这类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文章批判了潘先生这类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批判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卑怯批判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卑怯、自私自私、苟且苟且、偷安的偷安的思想弱点思想弱点,发出了改造人生的启蒙主义的价值诉求发出了改造人生的启蒙主义的价值诉求。4 4.潘先生的性格特征及形象意义潘先生的性格特征及形象意义:(1)小说主人公潘先生体现了小市民和小知识分
15、子小市民和小知识分子灰色而卑琐人生的典型形象。(2)性格特征性格特征:通过军阀混战时期潘先生率领一家逃难躲避战乱以及回到家乡后写歌颂军阀的条幅等事,集中描写了自私庸俗自私庸俗、卑琐卑琐(去逃难让保姆看家);刻画了他无原无原则是非则是非、苟且偷安苟且偷安、逆来顺受逆来顺受、没有国家意识没有国家意识,只关心自己的家人的性格特点只关心自己的家人的性格特点,全部心思只在“四条性命、一个皮包”的庸俗卑琐信念。(2)主题主题/形象意义形象意义:通过潘先生为了保全自己,肉麻地歌颂军阀,没有是非更没有原则的故事,对潘先生自私卑琐人生的批判,揭示了小市民性格的根本特征揭示了小市民性格的根本特征,讽刺了这种没有家
16、国意识的小市民知识分子讽刺了这种没有家国意识的小市民知识分子形象形象,更是对那个军阀混战的社会的批判更是对那个军阀混战的社会的批判。5 5.艺术特色艺术特色(现实主义特色现实主义特色):(1 1)小说把军阀混战的社会环境与人小说把军阀混战的社会环境与人物的命运结合起来物的命运结合起来,把战乱的消息和人物心理结合起来,客观而细腻地描写了社会现实和人物内心的波折,揭示了人物的灰色人生。茅盾称赞叶圣陶“冷静地谛视人生,客观地、写实地,描写着灰色的卑琐人生。”(2 2)富有特)富有特征性的动作和细节征性的动作和细节,深入揭示人物的内心活动,再现典型环境的典型性格。(3 3)冷静冷静、客观地描写现实生活
17、细节客观地描写现实生活细节,寄寓讽刺含义寄寓讽刺含义。不刻意追求形式的新奇和故事情节的曲折,写普通人的日常生活,表现人物的性格、心理刻画。(4 4)第 3页共 16页语言简洁、流畅、准确,为现代汉语的规范起了开拓作用。语言简洁、流畅、准确,为现代汉语的规范起了开拓作用。四、萧萧四、萧萧【单选、论述】【单选、论述】(一)文学常识(一)文学常识1.1.作者作者: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苗族湖南湖南凤凰县人。14岁时,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边境地区。1923年到北京后开始文学创作,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建国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
18、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服饰的研究,1988年病逝于北京。2.2.作品作品:(1)长篇小说长河;(2)中篇小说边城;(3)短篇小说丈夫和萧萧;(4)散文集湘行散记和湘西等。(5)都市讽刺小说八骏图、绅士的太太等。3.3.创作风格创作风格:沈从文的创作风格趋向浪漫主义浪漫主义,他要求小说的诗意效果,融写实、纪梦、象征于一体,语言格调古朴,句式简峭、主干凸出,单纯而又厚实,朴纳而又传神,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地方色彩,凸现出乡村人性特有的风韵与神彩。整个作品充满了对人生的隐忧和对生命的哲学思考,如他那实在而顽强的生命,给人教益和启示。(二)内容分析(二)内容分析1.1.写作背景写作背景:萧萧萧萧作于作于1
19、9291929年年,表现的是湖南湘西农村的生活场景表现的是湖南湘西农村的生活场景。沈从文在这篇小说里保留了一贯的作风,而那就是竭力表现乡下人物“更有人性、更近人情”的品质。2.2.情节梗概:情节梗概:3 3.小说的结局:小说的结局:“这一天,萧萧抱了自己新生的月毛毛,却在屋前榆蜡树篱笆看热闹,同十年前抱丈夫一个样子。”(原作结尾)小说结尾处写她看着自己的儿子娶童养媳时那么平静自然平静自然,其麻木麻木让人痛心。4 4.小说主题:小说主题:小说通过萧萧的不幸遭遇,一方面表现了童养媳制度童养媳制度的不合理,另一方面揭示了湘西世界拒绝新事物、落后于时代的封闭局面封闭局面。5 5.分析萧萧的形象分析萧萧
20、的形象:(1)十二岁被当作童养媳出嫁,后被花大狗诱惑而怀了身孕,面临着“沉潭”或者“发卖”的命运,最后因生下儿子而得以继续在婆家生活。(2)她曾经与花大狗商量逃到城市获取自由,可是这种意识非常朦胧,只是昙花一现。(3)她的一生是被动的一生,自己没有一点儿选择的权利,小说结尾写她看着自己的儿子要童养媳时那么平静自然,其麻木让人痛心。6 6.叙述结构特点叙述结构特点:(1)以时间时间为顺序:萧萧的成长过程,“现实秩序”揭露人生的悲剧性和世界的残酷性。(2)以萧萧梦梦为主:梦到自己的成长、梦到女学生。(3)以萧萧感情感情为主:“精神层面”萧萧是命运的顺从者,对生活没有追求;她的精神世界毫无主体性,是
21、现实世界被动的客体。7 7.叙事特点:叙事特点:小说按照时间时间的先后,采用顺序记叙了跨度十几年的事情,其间有爷爷的转叙转叙,顺序中又有省略省略和概叙概叙,进一步体现了人物的麻木、无觉,以及作者对这种生活状态的否定。8 8.小说所采用的对比手法及意义小说所采用的对比手法及意义:(1)将湘西世界之外追求个性解放的女学生女学生与湘西世界内部做童养媳的萧萧萧萧进行对比,通过爷爷转述,展现出湘西世界落后麻木、拒绝接受新事物的一面。(2)萧萧萧萧作为童养媳的身份和最终儿子娶童养媳儿子娶童养媳形成对比,暗示出萧萧悲剧重演的可能性。(3)意义:揭示了童养媳制度童养媳制度的不合理;批判湘西世界封闭落后,拒绝接
22、受新事物的封闭局面封闭局面。五五、金锁记、金锁记【单选、简答】【单选、简答】(一)文学常识(一)文学常识1.1.作者作者:张爱玲(1920-1995),上海,1943年发表金锁记金锁记、倾城之恋倾城之恋等作品一举成名。1952年移居香港,1955年旅居美国。2.2.作品:作品:小说集传奇;散文集流言;长篇小说半生缘;金锁记曾经被傅雷称为“我们文坛最美的收获之一”。(二)内容分析(二)内容分析1.1.人物关系:人物关系:2.2.七巧的心理变态过程:七巧的心理变态过程:(1)小说成功塑造了曹七巧这一典型形象典型形象,对隐秘复杂的可怕人性进行了深入的开掘。(2)曹七巧嫁入姜公馆后,因出身卑微而戴上黄
23、金的枷锁,变得自私刻薄自私刻薄;(3)她因丈夫患骨痨,自己年轻生命的情欲情欲得不到满足而不断去挑逗小叔子姜季泽;(4)但封建大家庭的物质压抑和情欲压抑严重扭曲了曹七巧的心理和灵魂,当丈夫去世、她也分得一份家产后,因害怕失去财产而闭绝了自己的情欲,拒绝了姜季泽,表明她对黄金的占有欲战胜了爱情,成了黄金的奴隶黄金的奴隶;(5)她把自身的不幸发泄在子女身上把自身的不幸发泄在子女身上,因害怕失去儿子长白而气死儿媳,毁坏儿子的婚姻与幸福;她剥夺了女儿长安童年游戏的快乐、少年求学的快乐,乃至爱情的快乐。3.3.曹七巧的悲剧深刻性:(曹七巧的悲剧深刻性:(1 1)金锁记中的)金锁记中的“金锁金锁”比喻意:黄
24、金的枷锁,被黄金欲压得变形、异化了的比喻意:黄金的枷锁,被黄金欲压得变形、异化了的人。人。(2)曹七巧的悲剧深刻性在于,她把自己遭受的不幸与压抑自觉地转化为对子女幸福的毁灭,展示了人性扭展示了人性扭曲的最为可怕的一面曲的最为可怕的一面,颠覆了传统母亲的慈爱形象颠覆了传统母亲的慈爱形象。4.4.艺术特色艺术特色【15041504】:(1 1)延展时空和压缩时空延展时空和压缩时空,(重要场面详细铺展,无关紧要的情节压缩:蒙太奇手法)。情节发展张弛有度,散漫篇幅展现人物扭曲心理。(2 2)生动)生动第 4页共 16页传神、细腻的语言、动作、衣着装饰的细节以展示人物复杂的心理态势。(传神、细腻的语言、
25、动作、衣着装饰的细节以展示人物复杂的心理态势。(3 3)开篇结尾引出月亮,)开篇结尾引出月亮,给小说涂上一层苍凉的色调,把读者对曹七巧悲剧命运的思考带向更为深远的人生喟叹。5.5.人物心理描写方面的艺术特点人物心理描写方面的艺术特点:(1)作家不仅善于用生动传神的语言语言、动作动作、衣着装饰衣着装饰的细节细节等传统小说笔法展示人物复杂的心理态势。(2)运用了西方意识流西方意识流和心理分析等表现技法直述人物的心理。运用充满象征意味的意象,如贯穿全篇的月亮,渲染了苍凉的色调。6.6.结构特点结构特点:(1 1)从时间上大跨度地写七巧的一生从时间上大跨度地写七巧的一生,以七巧的经历以七巧的经历、情感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