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36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古代诗歌意境及其鉴赏方法课件.ppt

  •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 文档编号:3790543
  • 上传时间:2022-10-13
  • 格式:PPT
  • 页数:36
  • 大小:219.17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古代诗歌意境及其鉴赏方法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古代 诗歌 意境 及其 鉴赏 方法 课件
    资源描述:

    1、 意境意境及其在诗歌鉴赏中的地位及其在诗歌鉴赏中的地位 “意境”是近些年来古诗鉴赏题中出现频率很高的术语,古诗的主题通常是借助意境来表达的,因此,把握意境对诗歌鉴赏活动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所谓“意境”,是指情景交融的艺术形象和它引发的想象中的形象的总和。其基本特征是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换言之,就是作者的主观情思与客观物镜相互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袁行霈语)。意境与意象的关系意境与意象的关系:由意象构成的,在整体上耐人由意象构成的,在整体上耐人寻味的诗歌艺术境界。寻味的诗歌艺术境界。意境举例意境举例: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寒波澹澹起

    2、,白鸟悠悠下。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意境的常见意境的常见 形式形式 不同的诗词中,意境有着不同的形式。1、触景生情 诗人见到某一景物、某一场景后,油然而引出某种情感的抒发。这体现在诗词中,常常是情与景的一致,情与景的融合。如黄巢的题菊花: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黄巢因见到菊花在秋天开放时冷寂,而想到改变菊花的处境,让它在春天同桃花一起开放。将所见之景和引发之情,艺术地表达出来,有着完美的意境。2、缘情写景 诗人用某种感情看待某一景物或场景,在其笔

    3、下,这一景物或场景也染上了某种感情的色彩。此种意境,古人称为“有我之境”。如欧阳修蝶恋花中的“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这里的花也成了同作者感情一致的东西。再如苏轼的 新城道中: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轻。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芹烧笋饷春耕。又如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3 3、寄情于景、寄情于景 有的诗词,表面看来,全是写景,其实是寄情于景。如韦应物的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四句诗全是写景,但在写景中寄托着作者对西涧春日景

    4、色的喜爱以及向往自由隐逸生活的情感。4 4、景略情在、景略情在 有些诗词,表面看来,全是抒情。本是触景生情,情与景一致,但写成诗时,却把景略去,而直抒胸怀。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泣下。此诗是诗人登幽州台时发出的慨叹,从不满现状的呼声中,不仅可以领会出幽州台的氛围,而且可以觉察出当时的社会环境。因而,景虽略了,但意境是完整的。鉴赏意境的鉴赏意境的 方法方法 善于展开联想善于展开联想 诗词的主旨常常借助意境来表达。体味意境诗词的主旨常常借助意境来表达。体味意境的方法是抓住诗词中的画面和气氛,借助联想或的方法是抓住诗词中的画面和气氛,借助联想或想像去理解

    5、、感受想像去理解、感受“此时此时”、“此景此景”中中“此人此人”的的“此情此情”是什么。诗词中的情与景结合的基本是什么。诗词中的情与景结合的基本方式有即景述怀、直抒胸臆、寓情于景、情景相方式有即景述怀、直抒胸臆、寓情于景、情景相生等,作者正是通过这些方式来表现自己心中的生等,作者正是通过这些方式来表现自己心中的幽情,表现出诗的主旨的。如杜甫的诗幽情,表现出诗的主旨的。如杜甫的诗蜀相蜀相:蜀相祠堂何处寻蜀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繁天下计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出师未捷身先死,

    6、长使英雄泪满襟长使英雄泪满襟.诗人着力描写的是游武侯祠的情景,但只要诗人着力描写的是游武侯祠的情景,但只要我们联想到诗人生活在动荡不安的安史之乱时期,我们联想到诗人生活在动荡不安的安史之乱时期,他正处于人生最困苦的晚年,为国出力的远大政他正处于人生最困苦的晚年,为国出力的远大政治抱负不能如愿,就不难理解诗人是在借游武侯治抱负不能如愿,就不难理解诗人是在借游武侯祠,歌颂诸葛亮的才智和功业来感伤、叹惋自己祠,歌颂诸葛亮的才智和功业来感伤、叹惋自己壮志未酬的情怀。壮志未酬的情怀。通过再造想像通过再造想像 没有想像就没有诗。从抽象的文字符号到栩没有想像就没有诗。从抽象的文字符号到栩栩如生、有声有色的画

    7、面的形成,这中间的桥梁栩如生、有声有色的画面的形成,这中间的桥梁便是想像。在鉴赏古代诗词时,我们可以根据作便是想像。在鉴赏古代诗词时,我们可以根据作品的描述性语句,调动生活积累,通过想像再造品的描述性语句,调动生活积累,通过想像再造形象,进入到作品的意境之中。例如,读杜甫的形象,进入到作品的意境之中。例如,读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中“八月秋高风怒号,卷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我屋上三重茅”,“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自叹息”几句,脑海中应浮现出这样一幅景象:几句,脑海中应浮现出这样一幅景象:在飒飒秋风中,残破的茅屋前,一个老人倚杖独在飒飒秋

    8、风中,残破的茅屋前,一个老人倚杖独立,满目焦虑和无奈。通过这种再造的想像,可立,满目焦虑和无奈。通过这种再造的想像,可以深刻地感受诗人痛苦的遭遇和凄凉的心境,就以深刻地感受诗人痛苦的遭遇和凄凉的心境,就不难理解不难理解“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颜”之美好愿望,是建立在诗人凄惨的厄运之上之美好愿望,是建立在诗人凄惨的厄运之上的!的!反复揣摩意象反复揣摩意象 诗人对意象的选取与描绘,正是作者主观感情诗人对意象的选取与描绘,正是作者主观感情的流露,因此,鉴赏诗词时,抓住意象并反复揣的流露,因此,鉴赏诗词时,抓住意象并反复揣摩、体味意象,是体会作者思想感情从而

    9、顺利进摩、体味意象,是体会作者思想感情从而顺利进入诗词意境的关键。马致远的入诗词意境的关键。马致远的天净沙天净沙秋思秋思一一曲叠用九个名词,描写了富有特征而又互有联系曲叠用九个名词,描写了富有特征而又互有联系的景物,并以概括而巧妙的艺术构思组成一幅弥的景物,并以概括而巧妙的艺术构思组成一幅弥漫着阴冷气氛和灰暗色彩的秋郊夕阳图。漫着阴冷气氛和灰暗色彩的秋郊夕阳图。日暮思日暮思归的乌鸦,安逸自适的人家,旅途劳顿的瘦归的乌鸦,安逸自适的人家,旅途劳顿的瘦马,烘托出浪迹天涯的游子思念故乡、彷徨马,烘托出浪迹天涯的游子思念故乡、彷徨悲苦的情怀。悲苦的情怀。曲中的九个名词正是九个意象,每曲中的九个名词正是

    10、九个意象,每一个意象都牵联着作者的那份羁旅愁思,它们有一个意象都牵联着作者的那份羁旅愁思,它们有机地组成了密集的意象群。这种看似简单的意象机地组成了密集的意象群。这种看似简单的意象组合,却能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撞击人们的组合,却能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撞击人们的心扉。心扉。准确捕捉诗眼、词眼 诗眼、词眼就是集中体现该诗词情感和特色的字、词、句,有了诗眼、词眼,诗词的形象会更鲜明,韵味更浓郁。如年高考的诗词鉴赏题: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

    11、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此题要求准确捕捉诗眼,达到意境鉴赏的目此题要求准确捕捉诗眼,达到意境鉴赏的目的。王维在第三联中写山中危石耸立,流泉只能的。王维在第三联中写山中危石耸立,流泉只能在嶙峋的危石间艰难地穿行,水流声音变得细小在嶙峋的危石间艰难地穿行,水流声音变得细小了,低沉了,喑哑了,仿佛是在痛苦地幽咽。了,低沉了,喑哑了,仿佛是在痛苦地幽咽。“咽咽”字下得极准确、生动、传神。深山松密阴字下得极准确、生动、传神。深山松密阴浓,日光照射在

    12、松林间,因为受到阴暗的环境影浓,日光照射在松林间,因为受到阴暗的环境影响,而现出冷色调。诗人以响,而现出冷色调。诗人以“冷冷”字形容日色,字形容日色,更为新奇绝妙。这十个字,把泉声、危石、日色、更为新奇绝妙。这十个字,把泉声、危石、日色、青松四个意象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使日色之凄冷青松四个意象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使日色之凄冷与泉声之幽咽相互衬托,幽僻冷寂的境界全出。与泉声之幽咽相互衬托,幽僻冷寂的境界全出。可见,找准诗眼、词眼,对诗词意境的理解就会可见,找准诗眼、词眼,对诗词意境的理解就会更加真切、深刻。更加真切、深刻。把握作品人格 在诗词鉴赏中,如能充分地把握住抒情主体的性格形象,则能有助于进入

    13、诗词的意境。所谓“风格就是人”。一个成熟的伟大文学家,其作品在很大程度上往往就是他人格的自我写照。例如,毛泽东的咏梅词和陆游的咏梅词,虽然描写对象相同,但境界却大不一样。在毛词中,毛主席借梅作喻,创造出了时代先驱者的崇高意境;而在陆词中,陆游虽表现了遇挫而不屈的品质,但那只是封建士大夫作个人奋斗,遭悯受侮后的哀怨牢骚、顾影自怜、孤芳自赏,流露出的是伤感,表现出的是脆弱。卜算子咏梅 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卜算子 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

    14、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同是咏梅,为什么会有两种迥然不同的意境?同是咏梅,为什么会有两种迥然不同的意境?这是由于他们所处的时代不同,所站的立场不同,这是由于他们所处的时代不同,所站的立场不同,心胸气度不同,品格修养不同,审美标准不同,心胸气度不同,品格修养不同,审美标准不同,因而作品的意境也便不同。因此,人格的高下,因而作品的意境也便不同。因此,人格的高下,决定了诗词意境的高下。只有把握了作品的人格,决定了诗词意境的高下。只有把握了作品的人格,才能品味诗词的意境,进而感悟诗词的深层内涵。才能品味诗词的意境,进而感悟诗词的深层内涵。答 题 指 导【答题方法点拨】【答题方法

    15、点拨】意境,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意境,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个方面缺一不可。诗中意象是熔铸诗人思想感三个方面缺一不可。诗中意象是熔铸诗人思想感情的事物,分析诗歌形象,要根据诗歌描写的具情的事物,分析诗歌形象,要根据诗歌描写的具体物象和画面,识别其性质,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体物象和画面,识别其性质,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概括出诗歌的象征意义和社会意义。上概括出诗歌的象征意义和社会意义。1、找出描写诗歌形象的词语;、找出描写诗歌形象的词语;2、概括形象特点;、概括形象特点;3、理解形象中寄予作者的情感。、理解形象中寄予作者的情感。【参考答案】这首诗写了作者【参考答案】这首诗写了作者

    16、“春行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山有树,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草有水,有山有树,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均有特色(步骤一)。但诗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面均有特色(步骤一)。但诗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步骤二)。诗中情,情景交融(步骤二)。诗中“花自落花自落”“”“鸟空啼鸟空啼”之之景都显现出了山的宁静,从中更透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景都显现出了山的宁静,从中更透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步骤三)。(步骤三)。课堂练习课堂练习【参考答案】【参考答案】“微霜微霜”、“鸿雁鸿雁”点出了送别时深秋点出了送别时深秋时节萧瑟的气氛,从中表达出诗人送别的悲

    17、愁难抑,时节萧瑟的气氛,从中表达出诗人送别的悲愁难抑,黯然神伤的情绪。黯然神伤的情绪。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博得嫦蛾应借问,缘何不使永团圆!博得嫦蛾应借问,缘何不使永团圆!月挂中天夜色寒,清光皎皎影团团。月挂中天夜色寒,清光皎皎影团团。诗人助兴常思玩,野客添愁不忍观。诗人助兴常思玩,野客添愁不忍观。翡翠楼边悬玉镜,珍珠帘外挂冰盘。翡翠楼边悬玉镜,珍珠帘外挂冰盘。良宵何用烧银烛,晴彩辉煌映画栏。良宵何用烧银烛,晴彩辉煌映画栏。意意境境高高下下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古代诗歌意境及其鉴赏方法课件.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3790543.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