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学病毒性肝炎培训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传染病学病毒性肝炎培训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传染病 病毒性肝炎 培训 课件
- 资源描述:
-
1、传染病学病毒性肝炎传染病学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第一部分 乙型病毒性肝炎第二部分 丙型肝炎第三部分 急性病毒性肝炎第四部分 重型肝炎传染病学病毒性肝炎2丙型病毒性肝炎丙型病毒性肝炎(Hepatitis C,HCV)丙丙 肝肝丙肝是经济发达国家病毒性肝炎的主要类型丙肝是经济发达国家病毒性肝炎的主要类型(一)病原学(一)病原学HCV是第一个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发现的病毒是第一个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发现的病毒 1989年年Chiron公司利用逆转录酶随机引物从受染的黑猩猩公司利用逆转录酶随机引物从受染的黑猩猩血清中成功克隆出与血清中成功克隆出与HCV RNA HCV为单股正链为单股正链RNA病毒,归黄病毒
2、科丙型肝病毒,归黄病毒科丙型肝炎病毒属炎病毒属传染病学病毒性肝炎3丙丙 肝肝1.HCV1.HCV形态特征形态特征 血清中病毒含量少,直到血清中病毒含量少,直到1991年阿部贤治才在免疫电年阿部贤治才在免疫电镜下观察到镜下观察到HCV颗粒。颗粒。病毒直径病毒直径3060 nm,球形,与黄病毒相似,球形,与黄病毒相似2.HCV2.HCV基因组结构基因组结构HCV RNA全长全长9.4 kb含三个编码区含三个编码区核心蛋白核心蛋白区区(C区区)非结构蛋白区非结构蛋白区(N区区)包膜蛋白包膜蛋白区区(E区区)核心蛋白核心蛋白“C”基质蛋白基质蛋白“M”外膜蛋白外膜蛋白“M”(高度保守)(高度保守)(易
3、突变,(易突变,抗原随之抗原随之改变,逃改变,逃避免疫)避免疫)传染病学病毒性肝炎4HCVHCV基因组基因组编码区编码区 核蛋白(核蛋白(C)区)区 包膜蛋白(包膜蛋白(E)区)区 P7蛋白区蛋白区 非结构(非结构(NS)区)区 分为分为NS2、NS3、NS4、NS5等区等区 NS4和和NS5都可分出都可分出A、B两区两区。非编码区非编码区 5端非编码区端非编码区(5NCR)3 端非编码区端非编码区(3NCR)图图 HCV HCV基因组结构图基因组结构图传染病学病毒性肝炎5HCV基因组有显著的异质性:基因组有显著的异质性:准种特性。准种特性。HCV基因型:基因型:6个个 我国主要为我国主要为1
4、b丙丙 肝肝3.3.抗抗-HCV-HCV目前尚无法检测目前尚无法检测HCV的抗原成份。的抗原成份。抗抗-HCV为非保护性抗体为非保护性抗体(2w-3m),IgM型在发病后型在发病后即可测到(即可测到(1-3月);持续阳性为病毒持续复制,易月);持续阳性为病毒持续复制,易转为慢性。转为慢性。IgG型过去感染过型过去感染过HCV。HCV RNA:第:第1周。周。RT-PCR法。是病毒感染和复法。是病毒感染和复制的直接指标。定量制的直接指标。定量HCV RNA可了解病毒复制程度、可了解病毒复制程度、抗病毒治疗的选择和疗效评估。抗病毒治疗的选择和疗效评估。基因分型:不是常规检测。基因分型:不是常规检测
5、。传染病学病毒性肝炎6准种(准种(quasispeciesquasispecies)准种,即是一组自身复制的分子,它们彼此不同,但又准种,即是一组自身复制的分子,它们彼此不同,但又密切相关。密切相关。HCV为单股正链为单股正链RNA病毒,在感染、复制的过程中可出现病毒,在感染、复制的过程中可出现新的准种。新的准种。传染病学病毒性肝炎7Simmonds Simmonds 命名系统命名系统根据核苷酸序列同源程度,可将根据核苷酸序列同源程度,可将HCV分为若干个基因分为若干个基因型和亚型型和亚型 HCV分为分为16型型 1、2、3型可再分亚型型可再分亚型 即为即为1a、1b、1c、2a、2b、2c、
6、3a、3b、4a、5a、6a。1994年第二届国际年第二届国际HCV及其相关病毒学术会议及其相关病毒学术会议传染病学病毒性肝炎84、抵抗力:较弱,煮沸、紫外线有用 有机溶剂敏感:10%氯仿 传染病学病毒性肝炎9(二)流行病学(二)流行病学丙丙 肝肝1.传染源:传染源:主要为急、慢性丙肝患者和无症状主要为急、慢性丙肝患者和无症状HCV携带者携带者2.传播途径:传播途径:主要通过血液及血制品传播:主要通过血液及血制品传播:输血输血*(占输血后肝炎(占输血后肝炎 70%)血透、注射、针刺等(高危人群)血透、注射、针刺等(高危人群)其他:性传播、其他:性传播、母婴母婴传播(传播(4-7%)、密切生活接
7、)、密切生活接触触3.易感人群: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人群普遍易感。传染病学病毒性肝炎10 发病机理发病机理丙型肝炎慢性化率丙型肝炎慢性化率60-85%年龄越大越容易慢性化,小于年龄越大越容易慢性化,小于20岁岁30%慢性化,大于慢性化,大于40岁,岁,76%慢慢性化。(与乙肝相反)性化。(与乙肝相反)年龄越大越容易进展为肝硬化。年龄越大越容易进展为肝硬化。女性慢性化率低。女性慢性化率低。传染病学病毒性肝炎11慢性化的可能机制(P26P26)HCV的高度变异性:RNA聚合酶缺乏校正功能;准种毒株。HCV对肝外细胞的泛嗜性:外周血单核细胞中的HCV反复感染肝细胞。免疫应答水平低下传染病学病毒性
8、肝炎12(三)发病机理HCV导致肝损伤的机制:1)HCV直接杀伤作用 2)宿主免疫因素 3)自身免疫:常合并自身免疫病;检出多种自身抗体。4)细胞凋亡:HCV与HCC的关系 HCV:慢性炎症导致肝细胞不断破坏和再生是发生HCC的重要因素。HBV:HBV在肝细胞内与人染色体整合是癌变的启动因素。传染病学病毒性肝炎13丙丙 肝肝(四)临床特点(四)临床特点潜伏期:潜伏期:2周周6月,平均月,平均40天天特特 点点 隐性感染者及慢性无症状隐性感染者及慢性无症状HCV携带者多见携带者多见 急性丙肝较少见急性丙肝较少见 慢性丙肝表现酷似慢性乙肝,但起病较隐匿,慢性丙肝表现酷似慢性乙肝,但起病较隐匿,临床
9、症状及临床症状及ALT升高水平较乙肝轻。升高水平较乙肝轻。“哑巴肝炎哑巴肝炎”传染病学病毒性肝炎14五、诊断流行病学资料:输血、静脉吸毒、多个性伴侣临床表现:慢性肝炎病原学诊断:HCV-Ab HCVRNA HCV基因型传染病学病毒性肝炎15六、治疗一般治疗、护肝治疗(同慢性乙肝)慢性丙肝抗病毒治疗:适应症:HCVRNA阳性 治疗方案:利巴韦林片+a干扰素针 直接作用抗病毒药物(DAA)蛋白酶抑制剂博赛匹韦(BOC)或特拉匹韦(TVR),与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的三联治疗,2011年5月在美国开始批准用于临床,推荐用于基因型为1型的HCV感染者,可提高治愈率。传染病学病毒性肝炎16病毒性肝炎第一部分
10、 乙型病毒性肝炎第二部分 丙型肝炎第三部分 急性病毒性肝炎第四部分 重型肝炎传染病学病毒性肝炎17急性病毒性肝炎甲型病毒性肝炎(Hepatitis A)戊型病毒性肝炎(Hepatitis B)传染病学病毒性肝炎18甲甲 肝肝 HAV为单股正链为单股正链 RNA 病毒,归类于微小病毒,归类于微小RNA病毒科嗜肝病毒科嗜肝RNA病毒属,只有病毒属,只有HAV一个种一个种病毒形态:病毒形态:1973年,年,Feinstone等采用免疫电镜首次在急性等采用免疫电镜首次在急性肝炎病人的粪便中观察到该病毒。肝炎病人的粪便中观察到该病毒。1987年获得年获得HAV全长核苷酸序列全长核苷酸序列病毒直径病毒直径
11、27 32nm,无包膜,为正,无包膜,为正20面体球形颗面体球形颗粒(实心颗粒粒(实心颗粒有传染性,完整的有传染性,完整的HAV;空心;空心颗粒颗粒无传染性,不含无传染性,不含RNA,有抗原性),有抗原性)(一)病原学(一)病原学(电镜下)传染病学病毒性肝炎19甲甲 肝肝HAV体外抵抗力较强,低温下可长期存活体外抵抗力较强,低温下可长期存活HAV 传染性高于传染性高于 HEV,发病有,发病有家庭家庭聚集现象聚集现象80 加热加热 5 min、紫外线、紫外线1 min、余氯、余氯15 min、甲醛甲醛5分钟可使病毒灭活分钟可使病毒灭活抵抗力抵抗力:病毒分型和抗原抗体系统:病毒分型和抗原抗体系统:
12、HAV仅有仅有一个血清型一个血清型和和一个抗原抗体系统一个抗原抗体系统抗抗HAV-IgM:是诊断:是诊断HAV急性感染的指标急性感染的指标(8-12周)周)抗抗HAV-IgG:是保护性抗体,是产生免疫力的标志是保护性抗体,是产生免疫力的标志传染病学病毒性肝炎20病毒的基因型:病毒的基因型:HAV基因组单股正链的基因组单股正链的RNA,7478个核苷酸个核苷酸 三个编码区:三个编码区:P1(结构蛋白)、(结构蛋白)、P2、P3(非结构蛋白)(非结构蛋白)7个基因型:个基因型:(我国)(我国)-人类人类 -猿猴猿猴传染病学病毒性肝炎21戊戊 肝肝 戊型病毒性肝炎戊型病毒性肝炎 1983年免疫电镜在
13、粪便年免疫电镜在粪便HEV颗粒,单股线状正链颗粒,单股线状正链 RNA病毒病毒;现认现认为为披膜披膜病毒科(病毒科(Togaviridae)病毒亚组。病毒亚组。抗抗-HEV:抗抗HEV-IgM:是近期内:是近期内HEV感染的标志,有早期诊断价值(感染的标志,有早期诊断价值(3个月)个月)抗抗HEV-IgG:HEV感染后可长期存在(感染后可长期存在(6-12个月),可用于流行病学调查个月),可用于流行病学调查HEV RNA:发病早期在粪便和血液中,持续时间不长。:发病早期在粪便和血液中,持续时间不长。RT-PCR法。法。传染病学病毒性肝炎22图图 HEV HEV电镜图,球状无包膜,呈晶格状排列电
14、镜图,球状无包膜,呈晶格状排列 HEVHEV为20面体对称圆球形颗粒,无包膜,无包膜,表面不规则,直径表面不规则,直径2734nm,在胞浆中,在胞浆中装配,呈晶格状排列,可形成包涵体。装配,呈晶格状排列,可形成包涵体。传染病学病毒性肝炎23戊肝的基因型4种基因型,1型和2型只感染人,3型和4型人畜共患我国4型多见(猪和人感染),老年及免疫低下人群易被感染。传染病学病毒性肝炎24甲甲 肝肝(二)流行病学(二)流行病学流行与居住条件、卫生习惯和教育程度有关流行与居住条件、卫生习惯和教育程度有关 (甲甲肝我国肝我国人群感染率约人群感染率约80%)传染源:传染源:主要为急性患者和隐性感染者(1:10-
15、20)起病前2周到ALT高峰期后1周传染性强(粪便中HAV浓度最高)急性黄疸型患者,黄疸前期传染性最强发病后34周,基本无传染性许多灵长类动物对HAV易感-传染源意义不大传染病学病毒性肝炎25甲甲 肝肝传播途径:传播途径:粪粪口途径:粪便排出病毒,经口摄入而感染口途径:粪便排出病毒,经口摄入而感染散发流行:散发流行:以日常生活接触为主,临床较多见以日常生活接触为主,临床较多见暴发流行:暴发流行:水源或食物污染,尤其是生食毛蚶、水源或食物污染,尤其是生食毛蚶、蛤蛎、牡蛎等水产品最易引起蛤蛎、牡蛎等水产品最易引起(1988年上海甲肝大流行,年上海甲肝大流行,4个月,个月,31万例)万例)传染病学病
16、毒性肝炎26易感人群及免疫力易感人群及免疫力好发于儿童与青少年,现有感染年龄后移的趋向好发于儿童与青少年,现有感染年龄后移的趋向感染后免疫力持久感染后免疫力持久我国我国40岁以上成人岁以上成人 80%以上抗以上抗HAV-IgG阳性阳性6个月以内婴儿个月以内婴儿母母 亲亲抗抗 体体传染病学病毒性肝炎27戊戊 肝肝 戊型肝炎流行病学戊型肝炎流行病学特点特点 HEV体外抵抗力及传染性较体外抵抗力及传染性较HAV低,发病无家庭低,发病无家庭 集聚现象集聚现象;暴发流行较多见暴发流行较多见 急性黄疸型感染的发生率高于甲肝,且黄疸较深;急性黄疸型感染的发生率高于甲肝,且黄疸较深;临床症状及肝损害程度较甲肝
17、重;病程较长。临床症状及肝损害程度较甲肝重;病程较长。老年人老年人、孕妇孕妇及乙肝患者及乙肝患者感染后易发展为重型肝炎,感染后易发展为重型肝炎,病死率高病死率高。传染病学病毒性肝炎28甲甲 肝肝(三)发病机理(三)发病机理以往认为以往认为HAV对肝细胞有直接杀伤作用。对肝细胞有直接杀伤作用。目前观点目前观点:HAV导致肝细胞损伤的机理以宿主免疫反应为导致肝细胞损伤的机理以宿主免疫反应为主。早期主。早期-细胞免疫,后期有体液免疫参与细胞免疫,后期有体液免疫参与。经口经口 肠道肠道 肝细胞肝细胞 胆道胆道 第一次第一次病毒血症病毒血症 1周第二次第二次病毒血症病毒血症 2周传染病学病毒性肝炎29四
18、、病理解剖变性:气球样变、嗜酸性变坏死:点状坏死、灶状坏死汇管区炎症细胞浸润:黄疸患者:肝细胞内胆汁淤积如出现碎屑状坏死,提示可能转为慢性甲型和戊型肝炎,汇管区见较多浆细胞传染病学病毒性肝炎30图图1 汇管区炎细胞浸润,向肝实质溢出。无界面炎症。汇管区炎细胞浸润,向肝实质溢出。无界面炎症。图图2 肝细胞肿胀、气球样变,均匀分布。血窦细胞反应活跃。肝细胞、库普弗细胞胆色素沉肝细胞肿胀、气球样变,均匀分布。血窦细胞反应活跃。肝细胞、库普弗细胞胆色素沉积,毛细胆管淤胆。积,毛细胆管淤胆。图图3 腺泡带显著炎症坏死,腺泡内炎症活跃。腺泡带显著炎症坏死,腺泡内炎症活跃。图图4 终末肝小静脉周围炎症坏死,
19、网状纤维支架塌陷。终末肝小静脉周围炎症坏死,网状纤维支架塌陷。传染病学病毒性肝炎31急性肝炎组织观A:肝细胞嗜酸性变:肝细胞嗜酸性变B:Kupffer细胞细胞传染病学病毒性肝炎32甲甲 肝肝(五五)临床特点)临床特点1.潜伏期:潜伏期:甲肝甲肝26周周(4周)周),戊肝,戊肝2-9周(周(6周)周)2.流行季节流行季节甲肝暴发流行多见与秋冬季节或雨水多、洪水甲肝暴发流行多见与秋冬季节或雨水多、洪水泛滥的季节。泛滥的季节。戊肝亦有春冬季高峰戊肝亦有春冬季高峰。传染病学病毒性肝炎33急性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表现急性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表现 病原体:病原体:HAV和和HEV多见(发热、黄疸亦多见)多见(发热
20、、黄疸亦多见)HBV、HCV和和HDV较少见较少见急性病毒性肝炎多为急性病毒性肝炎多为自限性,自限性,自然病程自然病程24个月个月急性肝炎急性肝炎1.1.急性黄疸型肝炎急性黄疸型肝炎(acute icteric hepatitis)特征:特征:发热、乏力、纳差、厌油、黄疸及肝功异常发热、乏力、纳差、厌油、黄疸及肝功异常临床分三期:临床分三期:黄疸前期、黄疸期、恢复期黄疸前期、黄疸期、恢复期传染病学病毒性肝炎34急黄肝急黄肝各期主要表现各期主要表现(1)(1)黄黄疸疸前前期期畏寒畏寒发热发热(80%):热程多热程多1周周乏力:乏力:全身疲乏、四肢无力全身疲乏、四肢无力消化道症状:消化道症状:纳差
21、、厌油、恶心、呕吐、纳差、厌油、恶心、呕吐、腹胀、肝区痛等腹胀、肝区痛等体征多不明显体征多不明显ALT开始升高开始升高(57天)天)传染病学病毒性肝炎35急黄肝急黄肝(2)黄黄疸疸期期黄疸加深,消化道症状减轻黄疸加深,消化道症状减轻(1-3周达高峰)周达高峰)肝脏炎性表现达顶峰:肝脏炎性表现达顶峰:ALT ,黄疸,部分黄疸,部分 有肝脾肿大、肝区叩痛有肝脾肿大、肝区叩痛(3)恢复期恢复期(26周,平均周,平均3周)周)(1-2个月)个月)总病程总病程2-4个月个月传染病学病毒性肝炎36传染病学病毒性肝炎37传染病学病毒性肝炎382.2.急性无黄疸型肝炎急性无黄疸型肝炎临床无黄疸型多于黄疸型,尤
22、其是乙肝和丙肝临床无黄疸型多于黄疸型,尤其是乙肝和丙肝与急性黄疸型肝炎比较,有以下特点与急性黄疸型肝炎比较,有以下特点:整个病程无黄疸,仅少数可转为黄疸型;整个病程无黄疸,仅少数可转为黄疸型;临床症状、体征及肝功能损害程度较轻;临床症状、体征及肝功能损害程度较轻;易被忽视;恢复较快,病程约易被忽视;恢复较快,病程约3个月内个月内传染病学病毒性肝炎39六六、与与淤胆型肝炎淤胆型肝炎的鉴别(亦称的鉴别(亦称毛细胆管炎型肝炎毛细胆管炎型肝炎)(一)病理特点:(一)病理特点:炎细胞浸润及肝细胞坏死轻微,有明显毛细胆管扩张、炎细胞浸润及肝细胞坏死轻微,有明显毛细胆管扩张、胆汁淤积和胆栓形成。胆汁淤积和胆
23、栓形成。(二)临床表现(二)临床表现病原体:可见于各型肝炎病毒感染病原体:可见于各型肝炎病毒感染起病类似急黄肝,但症状较轻,黄疸重;持续起病类似急黄肝,但症状较轻,黄疸重;持续3周以周以上或数月上或数月胆汁淤积表现:皮肤搔痒、大便颜色变浅;胆汁淤积表现:皮肤搔痒、大便颜色变浅;化验:化验:ALT轻度升高(中、后期可正常),轻度升高(中、后期可正常),TB显著显著升高,以结合胆红素为主;升高,以结合胆红素为主;GGT、ALP及胆汁酸、胆及胆汁酸、胆固醇明显升高。固醇明显升高。PTA 60%。大多预后好,慢性肝病基础上则预后较差。临床特点临床特点传染病学病毒性肝炎40 淤胆型肝炎的治疗淤胆型肝炎的
24、治疗 强的松:黄疸持续不退时,强的松:黄疸持续不退时,4060mg/d,黄疸明显黄疸明显消退后,减量。消退后,减量。传染病学病毒性肝炎41七七、病原学检查病原学检查(一)甲(一)甲 肝肝ELISA法检测抗法检测抗HAV-IgM是目前早期诊断急性甲肝最可是目前早期诊断急性甲肝最可靠、最敏感、应用最广的方法。靠、最敏感、应用最广的方法。3-6月阴转。月阴转。抗抗HAV-IgG检测:主要用于人群感染率的调查,双份血检测:主要用于人群感染率的调查,双份血清清4倍以上升高也可诊断甲肝倍以上升高也可诊断甲肝。2-3月达高峰,持续多年或终月达高峰,持续多年或终身,属于保护性抗体,具有免疫力的标志。身,属于保
25、护性抗体,具有免疫力的标志。(二二)戊)戊 肝肝抗抗HEV-IgM:可用于急性戊肝的早期诊断。:可用于急性戊肝的早期诊断。3个月阴转。个月阴转。抗抗HEV-IgG:可用作回顾性诊断及流行病学调查。:可用作回顾性诊断及流行病学调查。多于多于6-12个月阴转,亦有报道持续几年甚至十多年。个月阴转,亦有报道持续几年甚至十多年。少数戊肝不产生抗少数戊肝不产生抗HEV-IgM和和IgG。传染病学病毒性肝炎42八八、急性病毒性肝炎的治疗、急性病毒性肝炎的治疗治疗原则:治疗原则:如无特殊并发症,应以休息、营养等一如无特殊并发症,应以休息、营养等一 般治疗为主,避免滥用药物。般治疗为主,避免滥用药物。1.一般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