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山东卷)高考地理真题详细解读及评析.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2年(山东卷)高考地理真题详细解读及评析.docx》由用户(小豆芽)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东 高考 地理 地舆 详细 解读 评析 下载 _其他资料_高考专区_地理_高中
- 资源描述:
-
1、山东省2022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地理试题及解析双核结构是指在某区域内由区域中心城市和港口门户城市及其连线构成轴线,由此引领和推动所在区域发展的一种空间结构现象。下图为沈阳-大连双核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1.沈阳-大连双核结构的形成,主要是因为两城市A.在区位和功能上存在互补B.在地域文化方面存在互补C.交通便捷且空间距离较近D.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相近2.沈阳-大连双核结构有利于 促进大连市建成东北地区中心城市 促进沈阳-大连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增强沈阳市对辽中南地区的辐射功能 提高沈阳和大连两城市传统工业比重A. B.C.D.解析:1 A 【命题意图】本题以双核结构为理论依据,以
2、沈阳大连双核结构为命题情景,旨在在考查学生对区域协同发展、城市群构建的核心知识的认知,需要考生具有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图文分析能力,凸显了对学生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地理核心素养的考查。【解题思路】由材料可知,双核结构是由区域中心城市和港口门户城市,即区位和功能定位有明显差异的城市构建,差异可使城市在合作时实现优势互补、协同发展,沈阳、大连分别为辽宁省的中心城市和港口门户城市,区位和功能互为补充,是该双核结构形成的主要原因,A项正确;沈阳、大连同在辽宁省内且空间距离较近,地域文化差异较小,B错;两城市间交通便捷且空间距离较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且相近,这些因素均为两城市构建双核结构、协同发展的
3、有利条件,但不是主要原因,C、D排除。2 C 【解题思路】根据现有的城市发展规划,大连市在双核结构中的定位为港口门户城市,而不是中心城市,错误;双核结构可实现城市间的优势互补、促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正确;双核结构有利于促进沈阳市技术、人才等向辽中南地区流动,增强沈阳市对辽中南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正确;双核结构的构建是为了实现区域协同发展,包含城市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转型升级和分工协作,两城市都提高传统重工业比重不利于区域发展,错误,所以C项正确。【知识链接】双核结构理论认为双核型空间结构中的端点城市,即由政治、经济、文化三位一体的区域中心城市与行使区域门户港城功能的港口城市组合,构成了一种空间
4、度更大、区域效应更为强烈的广义港城空间结构关系,是区域发展中的一种高效的空间结构形态。广泛存在于中国沿海和沿江地区,以及其他国家和地区中。双核型空间结构实现了区域中心城市的趋中性与港口城市的边缘性的有机结合,可以实现区位上和功能上的互补。尼日利亚东南部的热带雨林是非洲仅存的原始热带雨林之一。1991年,尼日利亚政府在热带雨林存量较大的地区建立了克罗斯河国家公园。某机构利于遥感等地理信息技术对1986年和2010年国家公园所在区域的景观进行了对比研究(下图)。据此完成3-4题。3.与1986年相比,2010年克罗斯河国家公园范围内A.分散林地和农场的面积缩小 B.生物生存环境的连续性下降C.热带
5、雨林景观的完整性提高 D.雨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增强4.图中国家公园内退化斑块的景观类型可能是 灌丛草地 草甸沼泽 落叶阔叶林 常绿硬叶林A. B. C. D.解析:3. B 【解题思路】结合分散林地和农场的图例可知,2010年面积更大,表示面积扩大,故A错误;该地是是非洲仅存的原始热带雨林之一,农场面积还在扩大,因此雨林会被破坏,生物的景观完整性降低,稳定性降低,因此C、D错误。因雨林是动植物的栖息地,雨林被破坏,连续性和完整性减弱,因此生物的生存环境也不连续,故B正确。4.A 【解题思路】结合图中纬度,该地为热带,因此即使雨林退化气候也不变,不会从热带植被变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和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6、,因此错误。国家公园内本来的雨林退化,但是该地水热条件好,植被会重新再更替与演变,最可能先从草本开始,然后是灌丛,因此正确。嘉峪关地处河西走廊中部,1955年该地区发现铁矿,1958年依托国家“一五”计划重点项目建立钢铁厂,1965年设嘉峪关市。随着钢铁工业的发展,嘉峪关市逐步形成了以冶金为主的工业体系。2019年,该市三次产业结构为1.7:62.8:35.5.据此完成5-7题。5.2005-2010年该市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迅速增加,主要原因是A.人口惯性的影响 B.环境条件的改善C.青壮年人口迁出 D.康养产业的发展6.该市第一产业比重较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交通运输 B.自然资源 C
7、.市场需求 D.劳动力7.该市在推进工业结构优化过程中宜重点发展A.造纸工业 B.纺织工业 C.食品加工工业 D.装备制造工业解析:5 .A【解题思路】本题本题重点考查了城市发展与人口问题的知识点。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嘉峪关(河西走廊中部),20世纪50年代依托“一五”计划使得工业快速发展,经济腾飞,吸引了很多青壮年劳动力迁入,人口快速增加,随着时间推移,当年迁入的年轻劳动力在20052010年时年龄大部分已处于65岁以上,导致20052010年该市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迅速增加,因此主要原因是人口惯性的影响,故A正确;无论是上世纪50年代,还是目前,嘉峪关市产业体系都以工业为主,环
8、境污染严重,材料也没有体现当地环境质量改善,故B错误;目前嘉峪关市工业比重较大,仍然需要青壮年劳动力,并且青壮年人口迁出会导致老年人口比重增加,但不会导致老年人口数量迅速增加,C选项不符合题意;正是因为老年人口增加,因此康养产业得以发展,康养产业发展不是老年人口迅速增加的主要原因,故D错误。6. 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了影响(农业、工业)产业发展的因素。结合材料和所学可知,嘉峪关市拥有丰富的铁矿,因此钢铁工业得以发展,形成了以冶金为主的工业体系,而农业所需的气候、水源等自然资源相对较差,所以第一产业比重低、第二产业比重高。故B正确;交通运输的发展、市场需求量大、丰富的劳动力能够带动农业产业发
9、展,这不是当地农业比重低的影响因素,所以A、C、D不对。7. D【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了区域产业结构及其发展方向知识点。阅读材料可知,嘉峪关市已形成了以冶金为主的工业体系,要想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应发展与当地主导产业相吻合、产品附加值高的上下游产业,因此装备制造工业适宜成为重点发展工业,故D正确;嘉峪关市生态环境较脆弱,缺乏造纸原材料,不适合发展造纸业,故A错误;嘉峪关市缺乏纺织原材料(棉花、麻),不适合发展纺织业,故B错误;嘉峪关市农业比重较低,食品加工业需要大量农产品作为原料,因此不适合发展食品加工业,故C错误。答案选D。下图a示意黑龙江省一小型山间盆地景观。某研究小组在甲、乙、丙、丁四处布设
10、采样点进行土壤调查,图b示意该小组绘制的四个采样点0-60cm土壤剖面。据此完成8-9题。8.该区域植被类型分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热量 B.降水 C.地形 D.岩性9.图b中示意的土壤剖面位于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解析:8. C【解题思路】图示区域的海拔差异较小,热量条件差异较小,A错误;该地位于黑龙江省小型山间盆地,空间差异较小,降水的差异较小,B错误;由图可知,该地地势起伏较大,导致土壤水分的空间差异较大,植被分异明显,C正确;材料信息没有体现岩性的相关信息,D错误。故选C。9. C【解题思路】由图示信息可知,土壤剖面枯枝落叶层和腐殖质层较厚,缺失淋溶层,丙地为塔头薹草,
11、该植被为湿生草甸植被,腐殖质层和枯枝落叶层较厚,湿生环境土壤水分稳定,流动性差,缺失淋溶层,符合土壤剖面,C正确;与丙处相比,甲处、乙处、丁处三处地势较高,土壤水分向下运移显著,有利于淋溶层的形成,不符合土壤剖面图,所以ABD错误。故选C。近年来,我国东部沿海某省一些服装企业为了缓解成本压力,将总部和部分生产部门留在国内,把欧美服装订单转移到东南亚进行加工。在此过程中,该类服装企业自带技术和丝绸、刺绣等原材料,同时携手与其在工序上联系紧密的相关企业共同“走出去”。据此完成10-12题。10.该类服装企业“自带原材料”主要是为了A.缩短加工时间 B.保证产品质量 C.降低生产成本 D.加强文化交
12、流11.该类服装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携手相关企业的主要目的是A.促进自身技术更新 B.增加当地就有机会C.共用当地基础设施 D.提高服装生产效率12.该类服装企业需要在东南亚配套的服务部门是A.设计咨询 B.展览销售 C.金融保险 D.专业物流解析:10.B【解题思路】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我国劳动力价格不断上升,服装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人力成本上升,部分生产部门转移到劳动力更为低廉的东南亚进行服装加工,以降低生产成本。东南沿海的江浙地区拥有种桑养蚕的悠久历史,纺织工艺和丝绸刺绣举世闻名,订单所需原料和制作工艺与东南亚当地服装产业有所差异,因此,需“自带原材料”以保证产品质量与特色
13、。11.D【解题思路】如上题所述,丝绸、刺绣等原材料的裁剪制衣工艺有较高要求,携手生产过程中所需的设备供应商、原材料和成品的运输物流等上下游企业,以提高效率,保证生产。12.D【解题思路】原材料从中国运输到东南亚,制成品从东南亚运输到欧美市场,需在东南亚配套相应专业物流的服务部门。服装的设计、展览销售等核心部门应留在国内,以保证技术的革新和订单量。亚得里亚海是地中海的一个海湾(下图),其洋流是地中海洋流系统的一部分。洋流在海湾内的运动促进了海水更新。据此完成13-15题。M13.图示甲、乙、丙、丁四处表层海水盐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A.甲乙丙丁 B.甲丁乙丙C.丙乙丁甲 D.丙丁乙甲14.亚得里亚
14、海东岸表层洋流A.为寒流,且丙处流速大于丁处 B.为寒流,且丁处流速大于丙处C.为暖流,且丙处流速大于丁处 D.为暖流,且丁处流速大于丙处15.图示M海域多数岛屿的类型为A.大陆岛 B.珊瑚岛 C.冲积岛 D.火山岛解析:13.D【解题思路】根据所学知识,该海域为地中海气候,且越向北受西风带影响时间越长,降水越多。结合影响海水盐度的因素可知,甲地降水多,且纬度高蒸发弱,有多条河流注入,且海域封闭,因此海水盐度最低,同理丙地盐度最高;而乙和丁纬度相当,但是乙地附近有河流注入,且受寒流影响,因此盐度较丁地低,故甲、乙、丙、丁四处表层海水盐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丙丁乙甲,因此正确答案为D。14.C【解题
15、思路】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冬季受盛行西风影响,其风向为西南风,加上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地中海海域洋流向东侧,受陆地形状和补偿流的影响,北侧洋流往西流,整个洋流系统为逆时针,亚得里亚海是其洋流是地中海洋流系统的一部分。同理亚得里亚海洋流也为逆时针,故亚得里亚海东岸表层洋流往高纬方向流动为暖流,西岸为寒流。丙地海岸线更加平直,丁地曲折,再叠加海峡地形的狭管效应因此丙地流速更快,故正确答案为C。15.A【解题思路】据图可知,M海域岛屿较多,且与海岸线平行,又处于板块交界处,板块的碰撞挤压,由于构造运动导致的地壳的下沉,使得大陆与大陆相隔形成岛屿,道理类似于台湾岛,因此答案为A。珊瑚岛一般形成于低纬,该地
16、纬度高,没有珊瑚。冲积岛位于河流入海口,但是该地河流少,因此排除。 诸多个火山岛应该呈岛弧链的形式,与图示不相符。1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冬半年,美洲中部地区频繁受冷空气影响。下图示意2000年1月一次冷空气南下过程中美洲中部附近海洋表层风场和海平面气温分布。甲处南北两侧的气压梯度较大。(1)下图示意M点所在水平面上的等压线分布及空气质点的瞬时受力平衡情况。在图中用 画出M点风向,并指出山脉的阻挡对冷空气运动的影响。(4分)(2)在冷空气频繁南下的影响下,N海域表层水温较低,海产丰富。分析其原因。(10分)【解题思路】(1)本题主要以中美洲中部附近海洋表层风场为载体,考查风
17、向的判断及地形对于风的影响,主要考查学生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等学科素养。风的受力主要有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水平气压梯度力是由高压指向低压,并平行于等压线,故F1为水平气压梯度力,区域为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偏,与风向为垂直关系,故F2为地转偏向力,摩擦力与风向为相反的关系,故F3为摩擦力,因此风向为如图所示:地形会影响到风速和风向。当地形(河谷、山谷)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基本一致,受狭管效应影响明显,风速增大,当地形(山脉、高原)与盛行风向垂直时,则地形起阻挡作用,会在迎风坡一侧降低风速,影响风向,并使得气流堆积。(2)本题以冬半年中美洲中部附近海洋表层风场和海平面气温
18、分布为载体,考查海-气相互作用、渔场的成因等相关知识等,主要考查学生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海洋是大气水分和热量的主要来源地,而大气则是通过大气运动带动海水运动来进行热量的交换。海-气之间通过相互作用进行着水热交换。由材料、图中信息和题目可知该区域南下的冷空气在较大的气压梯度和狭管效应的共同影响下,快速穿过峡谷并在下坡过程中不断加速,近地面的风速较大;由于峡谷地势较低,冷空气过峡谷后在下沉过程中自身的增温幅度较小(焚风效应弱),且较大的风速使冷空气在到达 N 海域之前与下垫面的热量交换较少,增温幅度小,冷气团保持较低温度,使得到达该海域的冷空气风速大且温度低,从而使得冷气团与海水的热力交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