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59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细胞因子网络和中医理论教学课件.ppt

  •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 文档编号:3781103
  • 上传时间:2022-10-12
  • 格式:PPT
  • 页数:59
  • 大小:331.92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细胞因子网络和中医理论教学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细胞因子 网络 中医理论 教学 课件
    资源描述:

    1、第十六章第十六章 细胞因子网络和中医理论细胞因子网络和中医理论 2005年,当我在查阅有关抗微生物肽和先天免疫与获得性免疫的关系时,注意到有关细胞因子网络的理论和思想,后来又认真阅读了Steven M.Opal et al.有关抗炎细胞因子的综述文章,意识到可能正是细胞因子网络控制了免疫细胞网络,而且免疫细胞网络控制着代谢网络甚至神经网络。细胞因子的双向作用机制正好满足免疫细胞之间的通讯要求,其自分泌、旁分泌和内分泌也正好满足了免疫细胞的局部和整体控制的要求,细胞因子和各种激素,内分泌的关系也正好控制了机体的内分泌和生理系统,肠粘膜作为机体的第一道防线,也是免疫系统的防御机能最重要的“国防线”

    2、,同时也是机体能量、物质和信息的交换和交流中心,所以是最重要的免疫前线。再加上整个肠胃道系统布满了神经系统,它其实控制了几乎整个大脑的日常活动,例如食欲控制、嗅觉、味觉、欲望等,甚至机体的健康控制,例如不论是中西药,最基本的还是靠口服治疗几乎所有疾病,可见消化道系统应该是整个机体的控制中心。1 而近年来,细胞因子网络的观点已经被很多科技人员所接受,特别是炎症细胞因子,它是免疫系统的发动者,当机体遇到侵害时,炎症细胞因子将会针对不同的损伤情况,调动适当规模的免疫细胞发挥免疫功能,一旦问题比较严重时,就会发挥内分泌功能调动全身的免疫细胞到损伤部位执行免疫功能。当消灭入侵者或者消除了对机体的伤害因素

    3、之后,就会通过分泌抗炎细胞因子平息和疏散这些免疫细胞,使机体恢复正常。在这个复杂的免疫细胞网络中,炎症和抗炎细胞因子似乎是其主要特征,相当于中国哲学中的“阴”“阳”学说,它们此消彼长,相生相克控制着机体健康。于是我想起中医药治病的原理,所以想查一下中药是不是正是通过细胞因子的调节来治疗疾病的,结果我惊奇地发现,竟然中医研究早就发现了中药对于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而且从1995年到2005年十年期间就已经有150多篇文章发表,只不过尚未见有人将其与炎症和抗炎细胞因子平衡联系起来,也没有将炎症细胞因子和抗炎细胞因子平衡与“阴”“阳”联系起来。2 淋巴细胞再循环是免疫学的一个基本原理,免疫系统是机体的

    4、“国防”和“公安”系统,也就是说,它控制着机体的防御功能、免疫监视功能和自身稳定功能等,也是每一个懂点免疫学的人的常识。所以,当细胞因子网络的概念建立起来以后,由它控制着整个免疫细胞网络就可以顺理成章地得到免疫学界的普遍认可。机体正是通过这样一个交互通讯系统将分散巡逻在机体各处,特别是胃肠粘膜系统的免疫细胞系统而准确地联系在一起。然而问题是:这些免疫细胞是沿着一条怎样的路线再循环的?科学家至今仍然知之甚少。因为整个西方医学,甚至生物学都是构筑在一个解剖学的逻辑框架中,而免疫细胞既不能像红细胞那样有颜色可以观察到,也不像神经细胞那样交联在一起。不过我们可以设想:它一定主要分布在防御系统的最前沿,

    5、因为那里的防御任务最艰巨,例如胃肠粘膜系统。而且,它一定和淋巴系统、血液系统有关,而且必定经过淋巴结;另外就是它一定是一个最合理的分布系统,因为它的功能太重要了,没有它,机体将无法生存。3 所以我想到,是否淋巴细胞再循环恰恰就和中医的基本指导理论-经络有联系呢?所以我开始在网上搜索这方面的言论。结果是我看到了周东浩先生在网上发的帖子,感到遇到了知己。所以想到经络,也想到了针灸。想到这些我感到非常兴奋,并和天津中医药大学的郭义教授进行了交流,查阅了针灸和细胞因子方面的文献。又使是我感到震惊的是,确实已经有多面这样的文献发表!我之所以坚持要花费两年多的时间写这本书,其原因之一是:免疫学的确为中医药

    6、理论,特别是经络理论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当西方国家的科学家们奋斗了多年,试图找到操纵免疫系统的办法,至今仍然感到困惑的时候,其实中国人早就学会了用针灸和医药操纵免疫细胞网络!本章就是要在前面15章的基础上系统介绍细胞因子网络和中医药以及经络理论的关系 4第一节第一节 细胞因子网络和经络细胞因子网络和经络 早在2001年,周东浩等就注意到免疫细胞作为机体的防御系统,其功能和循行路线暗合了中国的经络路线2。但是该文似乎并没有引起多少人的注意,用周东浩自己的话说,反应冷淡。甚至在网上,似乎还不时见到不少微辞。其实这是一篇十分有新意的文章,也是一篇在中医理论方面所发表的免疫学基础较好的文章。其实在2

    7、002年,娜仁图雅等3就发表了另一篇经络与免疫、神经和内分泌的关系的文章,但是我似乎注意到他们并没有引用周东浩的文章,不知道是没有看到,还是持不同观点。另外,早在2000年穆祥和张维波4也曾发表文章提出,经络的实质是有序态的血管网络,当然这些观点似乎并不是最新颖的,因为早就有人试图将经络和血液循环系统、神经系统联系起来,但实践证明它们并不相符,至少不能做到大部分相符。5 最近,我在网上搜到一篇粘贴上去的文章,题目是:“论经络的实质及其生物作用机制干细胞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理论”,作者是沈律,它注明曾在皖南医学院报1999年第12期、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0年第10期增刊、中国特色医学杂志20

    8、01年第3期、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会刊科技导报2001年第10期发表过一些主要学术观点。沈律则认为经络和干细胞、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都有关系。在这里,我不想花过多的时间去评论这些假设,但是我更倾向于周东浩的观点,特别是周东浩自己在网上所发表的“关于经络-免疫调节网络说的补充说明”中所重新申述的观点。所以这一节我就以周东浩的文章作骨架来进行阐述。6 根据本书前面各章的内容,我认为,正像周东浩所提出的,现代免疫解剖和细胞因子网络理论与祖国医学针灸经络学说比较研究及经络中医经典理论渊源等几方面分析推测认为:经络实质是免疫细胞、细胞因子网络的循行通路,是免疫系统信号调节的传输渠道,神经-内分泌-细胞因子

    9、网络-免疫细胞网络相互协调的一个决定机体整个生命活动的复杂系统。而针灸即是以无毒、无感染力的毫针刺激调控免疫系统,并进而调节神经-内分泌-细胞因子网络-免疫细胞网络的治疗方法。针灸可能是通过有丝分裂原途径激活免疫细胞,细胞因子网络则是针灸效应的介导因子。Kevin J.Tracey在他的胆碱能抗炎综述中,专门提到了古希腊医学的体内生理平衡说,以及中国的针灸和“阴”“阳”理论,他甚至已经意识到针灸抗炎甚至治疗各种疾病的主要机理很可能跟神经对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有关。7 已经有大量的研究表明了经络的客观存在。为了寻找经络的物质基础,人们做了许多艰苦的工作,但至今也没有形成明确的普遍接受的结论。经络似

    10、乎与神经、血管、淋巴管、肌肉、结缔组织等结构都有一定的关系,但又不能简单地归结于以上任何一种。为了弄清楚经络的实质是什么,首先我们必须在概念上明确:经络仅仅是一个由点(或者节点)和路线所形成的遍及机体各部位的,特别是病原体入侵的各个关键部位的线路网络,既然是一个互相联通的线路系统,那它就一定是一个由点和线连接的网络系统。所以,也许它和血管系统有一定的联系,但是不能用组织和器官去进行联系,因为这只能造成概念上的含混不清。8一、经络一、经络-免疫细胞循行通路的解剖学依据免疫细胞循行通路的解剖学依据 依据现代免疫学理论,免疫系统主要包括骨髓、胸腺、脾脏、扁桃体、淋巴结及弥散淋巴组织等。为了能及时执行

    11、免疫细胞的免疫防御、免疫监视和自稳定功能,免疫细胞必须围绕机体进行周而复始的循环,亦即著名的淋巴细胞再循环。但是由于免疫细胞的特殊循行路线及免疫过程的特殊复杂性,至今还不清楚,推测其循行途径是血流-组织-淋巴-血流,回环往复,周流不休;而抗原提呈细胞中的单核吞噬细胞系统除了存在于骨髓、淋巴结和血液中,还存在于结缔组织、肝、肺、皮肤、关节,特别是粘膜系统;此外,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红细胞、肥大细胞、单层上皮细胞,特别是树突细胞都已证明具有免疫功能。9 可见,免疫反应的过程涉及血液、淋巴、皮肤、关节,特别是粘膜系统等机体各种组织中多种免疫细胞、细胞因子、粘附分子、趋化因子等多种

    12、介质的分工与合作。同时研究还发现,免疫系统的功能还要受神经、内分泌的复杂调节和控制。因此,免疫细胞,细胞因子的循行路径不能简单地归结为血管、淋巴管、神经、皮肤、结缔组织、粘膜组织等任何单独一种结构,而是和以上各种组织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这种循行路径又是固定的,淋巴细胞归巢机制参与循行的维持,而血管和淋巴管在免疫循环中的地位无疑最为重要的。这种情况与现代研究对经络的认识十分相似,经络是否就是指的免疫细胞、免疫分子的循行路径呢?10 关于经络与血管的密切关系已为人熟知,现代研究还提供了很多经络与淋巴管对照关系的证据。例如日本的滕田六郎等进行下肢淋巴管与血管的X-光造影观察时发现,造影剂在淋巴管与

    13、静脉管腔中所走行的部位与下肢用碘酒所划的肝、胆、肾、脾等的经络路线十分接近。其后他进一步发现经络主线常是由动脉,静脉,淋巴管以及神经干等四种组织中的三条管或由包围着神经干的结缔组织所组成。龚氏等通过X光显微照相技术观察电泳显穴法发现,大部分经脉是在淋巴管引流丛处,或淋巴束上。“十二经之海”冲脉的分布区正是全身绝大部分淋巴管的汇集之处,“阳脉之海”督脉、“阴脉之海”任脉和另一奇经带脉亦与淋巴收集丛有关。一些经脉如肺经、心经、胃经、脾经、膀胱经几乎与分布在该处或深或浅的淋巴管完全一致。而后龚氏对经脉与淋巴管关系做了进一步深入研究发现,通过注入少量碳素墨水到少商所显示的淋巴管线路与肺经的主干相一致,

    14、二间至商阳所显示的淋巴管线路与肺经的支脉相一致。如果用绘图墨水注入三条阴经的近趾端穴位,可以看到所显示的淋巴管循下肢阴经而走到三阴交穴处有交会或靠拢。另外,十二经循行起于胸中,回注胸中,而淋巴循环的中枢胸腺及胸导管等恰恰位于胸骨后,难道所有这些都仅仅是巧合吗?11二、经络免疫调节网络说的免疫生理学基础二、经络免疫调节网络说的免疫生理学基础 针刺除了造成少许的细胞损伤外,与针刺前相比最大的区别就是毫针对经络腧穴的刺激作用,这种刺激作用可以改变所接触的细胞的状态,造成局部炎症,特别是在淋巴结可能更加明显,从而可能改变该部位细胞的状态,释放细胞因子和各种免疫介质。由此我们推想,针灸治疗疾病的机理是否

    15、与免疫有关呢?许多研究证明了针灸对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如黄坤厚等观察发现电针能使正常人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明显增加,T细胞内酯酶活性加强;周才等则研究发现艾灸小白鼠“中脘穴”能明显增强小白鼠单核吞噬细胞活性,其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较对照组明显增高,但以往的研究多认为是针灸先调整了神经、内分泌功能再进而影响了免疫系统,然而针灸直接刺激神经纤维的理论并不能满意地解释临床现象,究竟是针灸先调整了神经、内分泌功能然后再作用于免疫系统还是先激活了免疫系统再进而影响神经、内分泌功能呢?12 针灸学常识告诉我们,针灸祛病往往不是毫针刚刚刺入人体即发挥作用,而是要辅以一定的手法,拈转提插,若出现医师针下沉紧的感

    16、觉,患者酸、麻、重、胀、疼痛等针刺感应,中医则称之为“得气”。“气速至则速效,气迟至则不治”。针灸得气与神经内分泌反应不很相同,而与免疫应答的激活化过程十分相似,针灸得气是否就是机体免疫系统激活的朴素描述呢?针灸又是通过何种机制激活免疫系统的呢?现代免疫学认为,所有的抗原均为有机物。毫针是无机物,所以毫针不可能是抗原。难道是针刺或行针时所损伤的组织细胞成为激活免疫应答的抗原?仔细考察现代免疫学理论,我们发现激活免疫应答的物质除特异性抗原外,还有非特异性的有丝分裂原。抗原刺激特异性淋巴细胞活化,这种活化具高度特异性,一种特定的抗原,只能激活具有相应抗原受体的淋巴细胞,而且要持续很长时间才能产生获

    17、得性免疫应答。13 而有丝分裂原是非特异的多克隆激活剂,能使某一群淋巴细胞的所有克隆都被激活。如本书的前几章所述,免疫细胞表面均表达多种受体,也包括丝裂原受体。研究发现,经穴部位具有含神经肽P物质的神经纤维与毛细淋巴管紧密并行的组织形态学特征,Jonsson等用在犬后肢外侧中间部淋巴管插入导管导出淋巴液的方法,观察到伤害性热刺激犬后肢足部数秒钟后淋巴液中P物质含量急剧增加,这项研究表明伤害性热刺激在热伤害部位刺激神经末梢分泌P物质,并通过某种机制使P物质被淋巴管选择吸收,而现代免疫学认为:P物质是T细胞的有丝分裂原,能直接刺激T细胞的活化增殖,也就是说,神经肽物质在针刺过程中很可能充当了免疫启

    18、动者的角色,针灸是否是通过有丝分裂原途径激活免疫应答,尚需要进一步的实验研究。但是已经有大量研究结果表明,针刺的确可以刺激细胞因子的分泌和变化。14 现代免疫学研究还发现,免疫调节除免疫系统内各种免疫细胞、免疫分子相互促进和抑制的免疫自稳调节外,还需要接受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的复杂调控,同时,免疫系统对神经和内分泌系统也施加调节性影响。机体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共同形成一个复杂广泛的调节网络,机体内所有细胞、组织无一不受这个网络系统的调节和控制,以维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发挥防病和抗病作用。这就是著名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学说。免疫激活后除了系统内部自我调整外,尚可通过下

    19、述两种方式作用于神经和内分泌系统,一种是局部的(短路的),即通过释放细胞因子的自分泌和旁分泌的形式作用于邻近的淋巴细胞或淋巴结,另一种是长路的,整体的,即经循血管、淋巴管系统作用到远距离的神经、内分泌系统,行使其内分泌作用,或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再通过协调内分泌激素的释放和分泌外周神经递质、神经肽和细胞因子(见第七章)而调控外周的免疫系统;这是否就是针灸近治和远治作用的科学基础呢?15 另外,现代免疫学理论还证明,免疫系统的功能状态具有明显时间节律性,这又与祖国医学流传已久的子午流注针法相暗合。所有这些现象不能不让我们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就象神经纤维是神经系统的信息通路,血管系统是血

    20、液系统的主要传输渠道一样,经络就是免疫系统的循行网络。经络在免疫激活状态可能以循经感传的方式表现于外,在免疫未活化状态,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照样在经络系统中流行不止,环周不休,行使淋巴细胞再循环功能。上述三种途径各成一体,如环无端,却又常常是紧密相伴而行,其间有交叉,有融合。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并由中枢神经系统整合协调三者关系,从而共同形成井然有序,无处不在的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而针灸即是以无毒,无感染力的毫针刺激调控免疫系统并进而恢复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整体协调平衡的治疗方法。针灸可能通过有丝分裂原途径激活免疫应答,细胞因子则是针灸效应的介导物质。16三、经络三、经络免疫调节

    21、网络假说的中医经典理论渊源免疫调节网络假说的中医经典理论渊源 经络学说的系统形成始于内经,有学者19根据内经有关经络的记载分析认为:经络循行路线可概括为“目可视之”、“切可得之”、“刺可出血”、“行于脉内”的营血循行和“外可度之”、“刺可出气”、“行于脉外”的卫气循行两大体系,内经营卫学说是经络学说的基础。与现代医学对比分析,营血循行体系当然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血液循环系统范畴,这应该是没有疑义的。问题是卫气循行体系是否就象某些人所说的那样相当于现代医学的神经系统呢?有必要作进一步探讨。首先,望文而生义,卫者,防御、防卫之意,卫气应该是人体主管防御的系统,类似于现代医学的免疫系统,而不应该是神经系

    22、统。17 其次,从来源及分布上,灵枢营卫生会云:“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行脉中,卫行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可见,卫气来源于水谷精微,行于脉外,分布于四肢肌肉皮肤之间及脏腑诸窍,结合现代医学知识,我们知道与血管紧密相伴而行,位于血管之外的结构除了神经纤维外,还有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淋巴管系统。现代医学证明,四肢肌肉皮肤及脏腑诸窍中多有毛细淋巴管分布,这对于组织液的回流和免疫功能的正常发挥具有重要意义,由此我们可以推想,所谓卫气是否主要是指的淋巴的功能呢?尤其是“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受气”显然正是本书所

    23、揭示的,食物进入肠胃,在那里刺激并激活先天和获得性免疫细胞,然后通过心肺等五脏六腑进入淋巴细胞再循环,对机体进行严密的防御,行使免疫系统的复杂功能。18 对于上文所述营卫“阴阳相贯,如环无端”的循环,张志聪曾做过精辟的论述,他说内经“论营卫之生始离合,计五篇有奇。五十营篇论营气之行于脉中,卫气行篇论卫气行于脉外,营气篇论营血之营于五脏六腑十二经脉,此篇(注:此篇指营卫生会)论营卫之生各有所从来,各从其道而复合于皮肤肌腠之间,营卫相将,偕行出入,卫气篇论脉内之血气,从气街而出于肤表,故与卫气相合而偕行。夫脉内之血气顺行,则脉外之气血逆转,此阴阳离合外内逆顺之常也。阴阳之道,通变无穷,千古而下,皆

    24、碍于营行脉中、卫行脉外之句,而不会通于全经,以至圣经大义蒙昧久矣。”这种营气顺行、卫气逆行、营卫交会于皮肤肌腠之间的营卫循环与现代医学关于淋巴细胞淋巴管血管组织间隙淋巴管、血管与淋巴管交会于皮肤肌腠之间的组织间隙的循行方式是何其相似!19 再者,如灵枢痈疽篇云:“夫血脉营卫,周流不休,上应星宿,下应经数。寒邪客于经络之中则血泣,血泣而不通,不通则卫气归之,不得复反,故痈肿。”只要稍稍与现代免疫学知识对比就可以得出结论:中医所谓营卫失常多是指的免疫紊乱的表现,而无法简单地用神经功能失常解释。综上所述,营卫循环的实质就是指免疫细胞在淋巴管血管组织间隙淋巴管的循环,即现代医学所谓的淋巴细胞再循环,而

    25、经络则是免疫细胞、免疫细胞介质的循行网络,是免疫系统调节整体以适应内外环境变化的途径。20 此外,关于针灸的治疗机制内经认为是通过调节营卫的功能实现的,内经卫气行篇就明确指出:针刺时机的选择必须以卫气的盛衰为依据,“病在三阳,必候其气在阳分而刺之;病在三阴,必候其气在阴分而刺之”,并反复强调这一点:“谨候其时,病可与期”;“谨候气之所在而刺之,是谓逢时”;“随日之长短,各以为纪而刺之”。再如素问五脏生成篇云:“人有大谷十二分,小溪三百五十四名,少十二俞,此皆卫气之所留止,邪气之所客也,针石缘何去之”,字面的意思是说人体大大小小的穴位都是卫气所停留灌注之处,同时还是邪气侵入浸淫的地方,也是针灸砭

    26、石治疗疾病的依据,更深一层的意思则是说针灸砭石刺激穴位所以能治疗疾病 是通过调整卫气功能实现的,因为穴位就是卫气所停留灌注之处。可见这里的穴位正好和淋巴结相吻合,因为它不仅是淋巴细胞聚集的地方,也是APC,特别是树突细胞接受抗原之后进行加工处理后向原态T细胞提呈抗原的地方,同时也是刺激分泌细胞因子,招募免疫细胞的地方,“卫气之所留止,邪气之所客”真是再贴切不过了。21 另外灵枢营卫生会中有这样一段话:“黄帝曰:夫血之于气,异名而同类,何谓也?岐伯答曰:营卫者精气也,血者神气也,故血之与气,异名同类焉。故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故人生有两死而无两生。”此段经文语义晦涩,历代注家多随文附义,语焉不

    27、详,其实这段文字讲的就是营卫血气的关系,然而内经行文多隐语和互文,文义古奥,使人难以理解,周东浩做了这样的补足:“黄帝曰:夫营卫之于血气,异名而同类,何谓也?岐伯答曰:营卫者,血气之精也;血气者,营卫之神也。故血气之于营卫,异名同类焉。夫血主营,为阴为里;汗属卫,为阳为表,故夺血脱于营阴者勿复发其汗劫夺其卫阳,夺汗脱于卫阳者勿再泻其血劫夺其营阴,(似亦可解夺血营阴亡者一般不见出汗,夺汗卫阳脱者一般不见出血)。若两者并见,此为汗血皆亡、营卫两脱、阴阳离决之死证,若两者不并见,尚或可生。”营卫是血气的物质基础,血气是营卫的外在表现,两者异名而同类,似乎更合内经之旨。补得很贴切。因此,内经论述针刺机

    28、理时多以血代营、以气代卫,略营卫二字而不显,或者以经气概括营卫二气,使后人产生了很大的误解。22 其实难经三十二难已一语道破天机:“血为荣,气为卫”,难经在解释内经“迎随补泻”时又进一步阐述了针灸是通过调节营卫功能发挥作用的观点,如难经七十二难云:“经言能知迎随之气,可令调之,调气之方,必在阴阳,何谓也?然。所谓迎随者,知荣卫之流行,经脉之往来也。随其逆顺而取之,故曰迎随。”。难经七十六难曰:“何谓补泻?当补之时,何所取气?当泻之时,何所置气?然。当补之时,从卫取气;当泻之时,从荣置气。其阳气不足,阴气有余,当先补其阳,而后泻其阴;阴气不足,阳气有余,当先补其阴,而后泻其阳。荣卫通行,此其要也

    29、。”何若愚在流注指要赋中也说:“疾居荣卫,妙用者针”,可见针灸是通过调节营卫功能也就是免疫功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调整阴阳的目的。其“阴”“阳”之气不正好和综合调节免疫系统的细胞网络之炎症细胞因子和抗炎细胞因子相暗合吗?23四、细胞因子是介导针灸效应的物质基础四、细胞因子是介导针灸效应的物质基础 比较一下细胞因子的特性,尤其是本书第十五章的细胞因子网络的特点,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细胞因子的作用特点与针灸所谓“得气”、针刺的时效性、针灸的近治和远治作用、针灸适应症的广泛性(尤其对调节免疫和炎症过程效果明显)、临床高效性、针灸的双向调节作用、经络联系的网络性等特点是非常相似的。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细胞

    30、因子中的重要一族叫做趋化因子,可以利用其趋化作用,将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NK细胞等多种免疫细胞招募到病所,并激活这些细胞,发挥免疫防御作用,这又可以解释针刺感应趋向病所的临床事实。可见细胞因子网络正是针灸借以操纵免疫细胞通向靶位点的分子基础。24 目前关于针灸对细胞因子影响的研究报告已经很多,本人已经收集了代表性的论文40多篇。例如针刺对抗炎细胞因子IL-2的研究。早在1996年,唐照亮等研究发现,给佐剂诱导的关节炎模型大鼠艾灸“肾俞”穴,能恢复和促进刀豆素A诱导的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促进白细胞介素-2的产生,降低抗炎细胞因子IL-1的含量,从而增强机体的抗炎免疫能力。这些研究结果

    31、从一个侧面充分证明了针灸对细胞因子确实有影响,这方面将在第二节中详细分析。25五、针刺镇痛与免疫五、针刺镇痛与免疫 关于针刺镇痛的机理是当今针灸研究的热点之一,过去的研究主要是在神经说的指导下进行的,但是从特异痛觉神经末梢学说到型式学说再到最新的闸门控制学说,疼痛的认识似乎随着研究的深入离神经的距离越来越远,从某种意义上说,疼痛的最终形成当然和神经乃至大脑有密切的关系,然而疼痛闸门的开启又怎么用神经的功能解释呢?即使是经过Melzack和Wall修改发展的闸门控制学说,也仍然有许多临床和实验事实得不到明确的解释,疼痛的深层次作用机制依然是个没有破解的谜。26 周东浩提出,从疼痛的起始机制上说,

    32、是免疫充当了启闭疼痛闸门的神秘之手。例如现在公认的疼痛介质前列腺素主要是中性粒细胞分泌的,缓激肽是由血液中激肽系统激活产生的,两者皆是典型的炎性介质;而主要的抗痛介质内啡肽除了脑垂体分泌外也主要由免疫细胞产生,因此炎症才是疼痛的原因。虽然至今为止已有确凿的证据表明针刺镇痛和针刺麻醉机理与人体内源性镇痛系统的调节和参与有关,尤其与脑啡肽的分泌和调节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但是现代针刺镇痛研究并没有提供多少针刺镇痛与免疫关系的资料,倒是现代免疫学研究提供了一些这方面的证据。27 例如研究发现白细胞介素-1(IL-1)和白细胞介素-2(IL-2)在体外与正常垂体细胞及垂体瘤细胞株AtT-20一起培育,均

    33、可促进阿片肽的基因表达,放射免疫分析亦发现IL-1可以增强CRF和NE等诱导的AtT-20细胞分泌-内啡肽,进一步研究显示,IL-1引起的-内啡肽释放是通过诱导早期原癌基因Fos及Jun表达所介导的,因为只有在培养物中同时加入Fos及Jun的反义RNA,才能阻断IL-1诱导的-内啡肽释放;研究还发现IL-2脑室给药能显著提高大鼠的痛阈,提高幅度与剂量成正比,这个作用能被IL-2单抗完全阻断,表明IL-2有中枢镇痛作用,纳洛酮可以拮抗IL-2的镇痛作用和大部分其他中枢作用,IL-2又可以竞争性抑制阿片样物质对鼠脑阿片受体的特异性结合,提示IL-2的中枢作用与结合阿片受体有关。28 此外有资料证明

    34、:干扰素-(IFN-)含有ACTH和内啡肽活性片断,具有阿片肽的生物活性,如将IFN-注入小鼠脑室,可以产生镇痛、活动减少、以及木僵等与脑室注射-内啡肽相类似的效应,而且IFN-的镇痛作用可以被纳洛酮逆转,因此认为IFN-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是由阿片受体介导的;另外 IL-1和TNF-能调节肾上腺髓质嗜铬细胞合成脑啡肽,TNF-还能促进星形胶质细胞(脑中的免疫细胞)表达脑啡肽原mRNA,这些资料充分证明了细胞因子和内啡肽的释放调节具有密切关系(参见本书的第七章第一节),针刺镇痛是否就是通过调节免疫发挥作用的呢?其实先天免疫活性物质抗微生物肽往往经过体内的蛋白酶部分水解后可以转化为免疫活性肽,再

    35、经过体内的酶适当水解即可以转化为脑啡肽,这种先天免疫活性物质的多种功能已经在本书的第一章进行了详细讨论,这里我只想说:一般从损伤开始到其转化为脑啡肽只需要半小时左右。与针刺的效果基本上相吻合。29六、循经感传与免疫六、循经感传与免疫 循经感传是重要的经络现象之一,循经感传路线和感传速度与神经纤维相比差异较大,不能以神经观点解释。研究证明,循经感传具有可阻滞性、双向性、趋病性等特点。人体循经感传现象具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在人群中,经络现象的出现率为1520,显著型者不到1,大多数是隐性者。而且已证明的经络感传速度慢于神经传导速度,经络的感传速度为0.1米/秒左右,周围神经的传导速度为1米/秒左右,

    36、躯体神经传导速度为100米/秒左右。人体经络循经感传作用在病理状态下具有气至病所现象;可以被压力,低温所阻滞。分析这些现象可见,感传的趋病性可以比较容易地由免疫理论解释,因为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巨噬细胞等多种免疫活性细胞都具有趋病性的特点,这是免疫学常识。30 至于循经感传过程中出现的酸、麻、胀、痒、水流感、蚁行感、虫样蠕动感等各种循经感觉,确切机制尚不清楚,但是我们可以联想:过敏反应多出现痒感,风湿性关节炎多出现酸麻胀等类似循经感传的感觉,是否可以从中得到些启示呢?如果感传延伸的前方有手术切口、疤痕、肿瘤、脓肿等时感传被阻断,称作感传的可阻滞性,另外循经出现的皮丘带、湿疹样线、线状神经

    37、性皮炎、扁平苔藓等经络现象,则多是免疫反应的皮肤表现,现代医学治疗类似的皮肤病时也多是从调节免疫入手的。而根据循经传感的速度,可以认为和细胞(血液)流动的速度较为相似,据此看来,循经感传可能正是对免疫细胞沿经络的迁移和招募的感受。当然这些解释只是一种推测。31七、气至病所现象和免疫细胞的招募七、气至病所现象和免疫细胞的招募 我们知道,经络感传现象在病理状态下常常出现气至病所现象。也就是在一些患者身上经常可以看到,当剌激经脉路线不经过患区的穴位时,感传首先是沿着被剌激的穴位所属的经脉路线循行,但当其接近病所时,往往会偏离本经,转向病所。有的患者甚至不论针剌什么经脉上的穴位,所出现的感传最后都到达

    38、病所。这恰恰说明经络感传现象与免疫细胞的招募有关。从组织病理学上讲,所谓的病所正是一些组织细胞大量病变或遭受感染的部位,也是各种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和炎性介质聚集之地,此时其周围的免疫细胞都在细胞因子的招募下向病变部位迁移。显然这是经络就是免疫细胞循行路线最为有力的证据。32八、关于针灸效应必须依赖神经系统的完整性八、关于针灸效应必须依赖神经系统的完整性 及一定内分泌条件的现象的可能解释及一定内分泌条件的现象的可能解释 可能有人会提出这样的问题:针灸可以调节免疫功能这本是人所共知的事实,可是众多的实验研究还表明,针灸对免疫功能的调整必须依赖于神经系统的完整性和一定的内分泌条件,若切断传导神经或改

    39、变某些内分泌激素的水平,则针灸效应就明显减弱甚至根本消失,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对此又该如何解释呢?的确,这是经络免疫调节网络说必须面对的问题。首先,依据上文所述神经肽物质在针刺过程中可能相当于免疫启动者的角色,若这是事实,则针刺作用不可能离开神经系统的完整性。33 其次,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理论谈,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三者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改变了神经内分泌条件,必然会使免疫应答水平受到相应的影响,实际上,免疫应答的发生、应答水平是依赖于具体的神经内分泌环境的,这已为众多的实验所证明。例如研究发现低剂量(10mmol/L)的去甲肾上腺素与淋巴细胞的肾上腺素受体特异结合可以导致免疫增强,而

    40、高剂量(10mmol/L)的去甲肾上腺素与之结合则会发生免疫抑制,这种作用可被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所阻断,此项研究提示免疫功能受去甲肾上腺素的调节,并且去甲肾上腺素浓度水平不同,对免疫应答的影响亦不同。34 再者,即使免疫应答的发生未受影响,免疫分子依然可能要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才能发挥调节作用,离开了神经系统的完整性及一定的内分泌激素水平,免疫调节作用就不能发挥。例如研究发现18腹腔内注射细胞因子IL-1可引起大脑色氨酸增加,但是如果预先用神经节阻断剂氯异吲哚胺处理,则可阻断这种作用,表明IL-1诱导的大脑色氨酸含量变化是通过自主神经系统发挥作用的。如果人为阻断自主神经系统,则IL1就不能够再

    41、发挥其免疫调节作用。可见切断传导神经或改变某些内分泌激素的水平,就会导致针灸效应减弱或消失的现象并不能得出针灸是通过神经内分泌调节免疫的结论,若经络免疫调节网络说成立,应该可以出现改变神经内分泌条件导致针灸效应增强的现象。事实上最近这方面的研究已经非常清楚,神经系统也可以调节细胞因子网络,而且免疫神经学也已经早就有定论,换言之,免疫系统操纵着神经系统(参见本书第七章)。35九、总结九、总结 根据上述论证,想得出如下结论:1、免疫细胞的循行路线可能是沿着经络来运行的,这是正常的淋巴细胞再循环的基本通路。2、免疫细胞之间主要由细胞因子网络进行控制,并在免疫细胞之间,以及免疫细胞和体细胞之间主要使用

    42、细胞因子网络进行通讯。3、其路线的确定和控制,也就是路标,可能以黏附蛋白为主,4、免疫细胞的招募主要是靠趋化因子,其活性状态主要是靠细胞因子控制,而且炎症细胞因子主要是促进免疫细胞活性,而抗炎细胞因子主要是抑制免疫细胞活性。由于免疫系统存在很多不同的细胞亚群,执行复杂的经常变化的功能,所以抗炎和炎症细胞因子的作用也是随作用的细胞类型而变化的,互相转化的,正如最近的大量研究所揭示的那样。5、炎症细胞因子的表观(统计结果,也就是状态函数)特征就是使体温升高,而抗炎细胞因子的表观特征则是降低体温。6、当局部产生病变或遭到病原体入侵时,由于局部炎症细胞因子的分泌和免疫细胞的招募,导致局部的毛细血管舒张

    43、,通透压增加,从经络通向它的所有途径招募免疫细胞,表现为局部炎症,温度升高,当问题比较严重时,免疫系统将通过细胞因子通知神经内分泌系统,动员远程的免疫细胞到炎症部位作战,造成整个机体发烧。一旦消灭入侵者,或者清除了病变因素,机体即可以产生抗炎细胞因子,抑制免疫细胞的杀伤作用,使机体恢复正常的生理活动,表现为退烧。7、由于免疫细胞的招募是在病变或者病原体入侵部位发出的,所以在针刺时,此时的经络就表现为“气至病所”现象。8、神经内分泌系统对免疫细胞活性也是通过激素和细胞因子起作用的。9、细胞因子的信号传递可能主要也是通过经络传递的。10、穴位似乎对应的主要是淋巴结。11、肠胃是使淋巴细胞再循环的启

    44、动中心,也是免疫细胞的培训和成熟中心。36 总之,之所以论证经络可能就是免疫细胞和细胞因子网络的循行通路,并不仅仅是要为中医药理论寻找一种解释。中医药经过了数千年的实践检验,其价值是不可动摇的,其理论也绝非西方医学所能及。这里我想强调的是,如果这一理论成立,就会为中西医搭起一个共同的理论基础和互相融合的桥梁,使中西医结合真正成为现实,从而弘扬中国古老而辉煌的医学哲学和文化。当然,还有一个最为现实的意义就是,我们可以通过中医药的千年经验,特别是针灸的治疗经验以及中国人经过多年所总结、绘制出来的经络图来操控免疫系统,例如利用经络来进行靶向治疗,利用中国“阴”“阳”相生相克的思想调节人类的免疫系统。

    45、尤其是中国的阴阳平衡的哲学思想,不仅和医药相联系,和食品、科学饮食也息息相关。对中国人所创造的这些经验,我们也可以从现代免疫学的理论、技术和规律进行系统的评价和归纳,实现中医药的系统化、科学化和标准化,更好地为人类健康服务。37第二节第二节 针灸与细胞因子针灸与细胞因子 作为一个典型的西方科学熏陶出来的科学工作者,我曾经怀疑过针灸是不是真正的科学,真的能治病,因为按照西方的科学规则,你要得到别人的承认,就必须找到它的物质基础,而针灸治病的物质基础是什么呢?不仅如此,你还要找到它的内在根源,而针灸治病的内在根源又是什么呢?我并不是想贬低中国文化,事实上一直着迷于中国古人所创造的辉煌文化,因为中国

    46、的系统思想一定会成为现代科学的重要指导思想。但是要想使人信服,我们就必须符合科学的统一规则。38 自从我认识到细胞因子网络控制和调节免疫网络之后,一直在想:细胞因子的作用异常复杂,虽然我们可以大致把细胞因子分为炎症细胞因子和抗炎细胞因子,其中炎症细胞因子是先天和获得性免疫的发动者,表现为发炎;而抗炎细胞因子则主要负责在消灭入侵者或者病变之后消除炎症,使机体恢复正常。其含义非常清晰,但是因为细胞因子的作用太复杂,免疫细胞的作用也太复杂,再加上各种有关的细胞表面受体及其信号传递过程;由于自分泌、旁分泌和内分泌所造成的非线性等因素,造成对这些细胞因子进行炎症和抗炎症的分类实在非常困难,除非其中的个别

    47、总体控制性的细胞因子,例如IL-1。当我们试图用系统数学方法去描述它们的时候,更加使我们找不到切入点。例如IL-6它既是抗炎细胞因子,又是炎症细胞因子,这主要是因为它在不同的情况下发挥不同的作用,它的抗炎和发炎作用,主要取决于它所作用的细胞群,以及这些细胞群在具体的免疫应答中所起的作用。这不断地让我想到中国的太极图和64卦象,其作用和中国的传统哲学所思考的问题十分相像,所以我以为,总有一天我们会运用中国的系统科学思想来整理和运用细胞因子网络,正像本书第十五章所介绍的细胞因子作用的层次网络图那样,在我看来那就是中国的64卦象。39 另一方面,基于我对物理化学的理解,以为对这种非线性的内在规律十分

    48、复杂,变量又太多的复杂系统,最好的描述方法应该是用状态函数来衡量,例如熵、焓和温度等。由此,我想到了温度,温度作为一个状态函数,不仅和人类生活密切相关,其内涵极其深刻。本实验室受天津大学赵学铭教授的启发,正在开展我称之为温度生物学的研究,试图通过酶和温度的固定关系,推测同一生物在不同温度下的代谢途径中各种酶的表达和活性的关系。事实上,由于酶对温度的敏感性,所以生命活动严格受温度的影响和调节。也许哺乳动物,特别是人类,正是为了维护自身稳定的生理功能和体内环境才一下子就跳到了恒温动物,并由其神经内分泌系统实施直接控制。但是,我也注意到一种现象,不论是中西医,大家似乎都忽略了一个现象:局部发烧问题。

    49、40 先天免疫和获得性免疫的关系研究结果已经证明,局部的感染或损伤实际上并不会引起全身性的发烧,因为在病情并不严重的情况下,只要局部的炎症,动员局部的免疫系统就够了,但是如果我们去量一下炎症部位的温度,一定是高于其他部位的。之所以没有全身性的发烧,是因为细胞因子网络的内分泌功能没有用上。可见在体温升高的问题上也有一个亚健康水平问题。局部发烧也是发烧,也是温度升高。由此可见,恒温动物正是通过体温来调节其免疫细胞活性和病态情况下的生理活动。或者反过来说,正是由于免疫细胞的招募、迁移和激活和免疫活性以及与之相配合的能量和代谢、生理调整才造成了体温升高。可见温度也是免疫细胞活性的一个状态函数。也就是说

    50、:我们可以用温度来衡量发炎和抗炎,例如使体温升高的细胞因子就是炎症细胞因子,使体温降低的细胞因子就是抗炎细胞因子。41 我认为,探讨这些问题对我们弄清楚针灸治病的问题是有益的,同时也对穴位的按摩、温灸等调节经络的治疗方法提供一个理论依据,因为免疫细胞主要是在病原体最容易入侵或者机体最容易遭到损伤的部位巡逻(循环)的,局部温度的提高至少可以使停滞在那里的免疫细胞活性提高,至少可以提高免疫细胞的迁移速度。我们所说的活血化淤,主要不是活西方人所理解的血,而是血液中或者淋巴液中的白细胞,也就是免疫细胞。我们不妨大胆推测:温度在免疫作用和免疫活性调节方面发挥着关键性作用。42一、针灸可以调节细胞因子一、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细胞因子网络和中医理论教学课件.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3781103.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