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休克药物医学宣教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抗休克药物医学宣教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休克 药物 医学 宣教 课件
- 资源描述:
-
1、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休克是一种由于有效循环血量锐减、全身微循环障碍引起重要生命器官(脑、心、肺、肾、肝)严重缺血、缺氧的综合征。其典型表现是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血压降低、脉搏微弱、神志模糊。引发休克的因子主要通过血量减少,心输出量减少及外周血管容量增加等途径引起有效循环血量剧减、微循环障碍,导致组织缺血、缺氧,代谢紊乱,重要生命器官遭受严重的、乃至不可逆的损害。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一休克分类一休克分类 一一 按按病因分类病因分类 1 失血性休克失血性休克 外伤、消化道和产后等大出血,是循环血量急剧减少而至的休克,失血量和失血速度,是该类修修休克是否发生的决定因素
2、。快速失血超过总血量的20%以上时,若得不到及时纠正,即可引起休克。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2 创伤性休克创伤性休克 严重创伤引起的失血和剧烈疼痛,是导致此类休克的主要发病环节。3 烧伤性休克烧伤性休克 大面积烧伤早期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血浆样液体大量漏出是循环血量剧减,并伴剧烈疼痛,引起休克。后期易继发严重感染,可发展成败血症休克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4 感染性休克感染性休克 病原微生物严重感染引起的休克,尤以革兰阴性菌感染引起的休克多见且严重。严重感染伴败血症,称为败血症性休克。由内毒素感染引起的休克称为内毒素性休克。5 心源性休克心源性休克 因大面积急性心肌梗
3、死、弥散性心肌炎、严重的心律紊乱等,引起的原发性心功能大幅度降低使心输出量急剧减少导致的休克。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6 过敏性休克过敏性休克 某些药物、血清制剂和疫苗等进入过敏体质折体内,引起速发型变态反应,使血管容积急剧扩大,导致有效循环血量相对不足,从而引起休克。7 神经元性休克神经元性休克 剧烈疼痛、脊髓高位损伤或深度全身麻醉或脊髓阻滞麻醉时引起的休克。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二二 按休克的始动环节分类按休克的始动环节分类 1 低血容量休克低血容量休克 大量出血、剧烈呕吐、腹泻、大汗等导致严重脱水,大面积烧伤使血浆大量丢失等,导致有效循环血量急剧减少而引起的休克
4、。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2 心源性休克心源性休克 因原发性心功能急剧降低引起的休克。3 血管源性休克血管源性休克 由于广泛外周血管扩张,使血管容积急剧增大而外周血管阻力明显降低,导致有效循环血量相对不足而引起的休克。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三三 按血流动力学特点分类按血流动力学特点分类 1 低动力性休克低动力性休克 其血流动力学特点为外周阻力增高,而心输出量降低,动脉血压降低较明显,病情较严重。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2 高动力性休克高动力性休克 其血流动力学特点为早期微动脉扩张、动静脉吻合支开放,使外周血管阻力降低,而修输出量增高。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
5、,请联系改正。二二 休克最新研究进展休克最新研究进展 一一 休克的病理状态休克的病理状态 1 心收缩力降低心收缩力降低 2 循环血量减少循环血量减少 3 血流分布异常血流分布异常 4 微小微小DO2/VO2关系关系 5 缺血、再灌注损伤缺血、再灌注损伤 6 细胞因子网络细胞因子网络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1 心收缩力降低心收缩力降低 心输出量是每搏量与心率的乘积,每搏量则由心脏前负荷、心收缩力和后负荷所决定。在循环血流量减少性休克时前负荷降低,心输出量减少,如休克迁延,则冠脉灌注减少,心收缩力因心肌缺血而受到抑制,泵功能失调,心输出量降低。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在过
6、敏性休克时,心肌本身由于抗原抗体反应而成为靶器官,因心收缩力的抑制和低心输出量致休克全面恶化。在烧伤性休克中由于介质向血中释放心收缩力也受到抑制。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于败血症性休克时,在心输出量增加的高动力型中也可见到心肌抑制,引起左、右室驱出率减低和心脏扩张。此时即使给与输液负荷,心输出量的增加也很有限。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最近提出的“STITCH,即S(败血症)、T(外伤)、I(缺血)、T(心脏移植排斥反应)、C(心肌炎)、H(充血性心力衰竭)综合征”的概念,认为其共同特征是全身性炎症反应、心肌抑制(可逆性)和儿茶酚胺反应性低下。这不仅存在于败血症性休克时,
7、还有心收缩力被抑制的病理状态,这就表明细胞因子为其扳机。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2 循环血量减少 循环血量减少可因为出血引起血管内容量减少所致,但细胞外液(间质液)也减少。面对出血,间质液水可向血管内移动,H t 也逐渐降低。在烧伤时血管通透性增高,水分向间质液移动,也呈现循环血量减少倾向。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3 血流分布异常 在休克时,如心输出量减少,则可见脑、心肌血流得以维持,而肌肉、内脏血流减少的不均等分配。这对于内环境稳定虽很重要,但为此作出牺牲的脏器则会受到由血流减少和缺血造成的损害。因内脏在休克时血流减少明显,且肠壁绒毛部对缺血、缺氧敏感,故不能行使屏障
8、作用,以致肠内细菌遂通过肠壁向血内移行,而进展为内毒素血症(细菌移行)。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门脉血流减少作为休克的病理状态有重要意义,而消化管粘膜pH 测定对发现此种内脏缺氧有所帮助,已在临床中应用。虽然肝脏血流为门脉血流和肝动脉血流之和,但肝动脉血流增加以代偿门脉血流减低的机制是肝动脉缓冲反应(HABR),但在内毒素休克时这一反应则难以发挥作用,肝血流的维持就成为问题。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4 微小微小DO2/VO2关系关系 正常人供氧量为DO21000ml/分,氧耗量(VO2)为250ml/分,但在休克时DO2 降低。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在出血
9、性休克、心源性休克时,DO2 减低,VO2不能维持正常而成为供氧依赖性水平,是这两类休克的一个侧面。在败血症性休克时如DO2 未能因心输出量的增加而达到正常以上的水平,则VO2也不能维持正常。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其原因是由于重要脏器血流分布减少并出现血流量超过正常的脏器之故。在微循环中也可因分流增加而不能维持有效脏器血流。其机制还有血管与组织之间因水贮留而屏障作用增大,以致氧的移行不能进行,进而因线粒体功能减低使氧耗受到抑制。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5 缺血、再灌注损伤缺血、再灌注损伤 组织陷入缺血就是休克,此后就开始再灌注。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在出
10、血性休克、心源性休克、心肌缺血和肠动脉闭塞等休克都可以见到这种损害。此时起不良作用的是活性氧类物质(ROS),因血管内皮缺血,ATP 转化为次黄嘌呤,而在再灌注时则产生O2.-和H2O2,这些物质对组织有损伤作用。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6 细胞因子网络细胞因子网络 在细菌感染和外伤引起的炎症反应中,局部可出现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分泌的TNF、IL-1 等细胞因子和C3、C5 等补体。细胞因子担负机体信息传递任务,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接受此信息而被激活,遂聚集于炎症部位并与血管内皮发生反应。白细胞开始在血管内皮上滚动,血管壁和白细胞两方面都通过细胞因子而表达粘附因子,在两种粘附因子的
11、相互作用下细胞附着于血管内皮,然后通过血管壁间隙向外游走。通过白细胞所含的酶和产生的ROS 激起机体防御作用,对组织也有损伤作用。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细胞因子介血流分布到全身,引起全身炎症反应,形成SIRS,并出现高细胞因子血症。此时白细胞一旦被启动,后再受到休克等侵袭,就会更大量释放细胞因子,加重休克的进展(二次打击学说)。NO 由iNOS 在细胞因子刺激下亦大量产生,与ROS、细胞因子同时发挥作用,促进休克进展,并形成休克与缺血共同进展的类型。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二二 休克时细胞因子及其炎性介质休克时细胞因子及其炎性介质 1 肿瘤坏死因子肿瘤坏死因子 2白介
12、素白介素 3一氧化氮一氧化氮 4内皮素内皮素 5肾上腺髓质素肾上腺髓质素 6 热休克蛋白热休克蛋白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1 肿瘤坏死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TNF 是一种单核因子,主要由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产生,分为TNF-和TNF-两种,TNF本身即可诱导休克。将高度纯化重组人TNF经静脉注入动物体内,当血中浓度达到感染性休克的水平时,TNF诱发的血流动力学、细胞及组织损伤的病理变化均与休克时相同。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作用机制为:作为内生性致热原引起机体温度的升高;通过直接抑制血管平滑肌,诱导内皮细胞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产生大量NO 和PGI2,引起血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