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传染病社区管理与病人居家护理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第九章传染病社区管理与病人居家护理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九 传染病 社区 管理 病人 居家 护理 课件
- 资源描述:
-
1、o 了解:传染病的概念了解:传染病的概念o 熟悉:传染病的流行特点、分类熟悉:传染病的流行特点、分类o 掌握:传染病的报告制度、社区管理措施;掌握:传染病的报告制度、社区管理措施;肺结核肺结核病人社区管理和护理;病人社区管理和护理;手足口病手足口病病人的社区管理和护理;病人的社区管理和护理;o 传染病是由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病原微生物和和寄生虫寄生虫感染引感染引起的一组具有传染性的疾病。起的一组具有传染性的疾病。细菌:菌痢、霍乱细菌:菌痢、霍乱 病毒:流感、病毒性肝炎、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流感、病毒性肝炎、流行性腮腺炎 立克次体:斑疹伤寒、恙虫病立克次体:斑疹伤寒、恙虫病 勾端螺旋体:勾体病勾端
2、螺旋体:勾体病 原虫:阿米巴病、卡氏肺孢子虫病原虫:阿米巴病、卡氏肺孢子虫病 蠕虫:肝血吸虫病、蛔虫病蠕虫:肝血吸虫病、蛔虫病o(一)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一)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o 1.病原体病原体o 2.传播途径传播途径 (1)粪口传播粪口传播 (2)空气传播空气传播 (3)虫媒传播虫媒传播 (4)接触传播接触传播 (5)母婴传播母婴传播 3.易感人群易感人群o(二)传染病流行的影响因素(二)传染病流行的影响因素 1.自然因素自然因素 2.社会因素社会因素o(三)流行特征(三)流行特征o 1.流行性流行性o 2.地方性地方性o 3.季节性
3、季节性o 4.免疫性免疫性 甲类甲类 乙类乙类 丙类丙类36种种o甲类传染病:甲类传染病:2种种 鼠疫鼠疫 霍乱霍乱o 包括:SARS、HIV、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甲型H1N1流感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o 包括: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
4、病、手足口病手足口病。o 一、传染病的疫情管理o 二、传染病的发现、登记o 三、传染病的保告制度三、传染病的保告制度o 四、传染病的防治管理四、传染病的防治管理o 五、传染病管理效果评价o 1.改善社区环境卫生条件o 2.健康教育o 3.预防接种免疫起始年龄疫苗出生 BCG、HBV1(卡、乙肝)1月 HBV22月 OPV1 (脊灰)3月 OPV2、DPT1 (百白破)4月 OPV3、DPT2 5月 DPT36月 HBV38月 MV (麻)1.5-2岁 OPV、DPT4岁 OPV7岁 MV、TD (白破)接种途径接种途径:皮内、皮下、肌内和:皮内、皮下、肌内和黏膜黏膜接种部位:接种部位:大腿前侧
5、、三角肌、大腿前侧、三角肌、臀部臀部接种时间:接种时间:提早、复种、间隔时间提早、复种、间隔时间预防接种的副反应预防接种的副反应正常反应正常反应 局部反应局部反应 全身反应全身反应 异常反应异常反应 晕厥、过敏性休克晕厥、过敏性休克 过敏性皮疹过敏性皮疹 神经血管性水肿神经血管性水肿 局部过敏性坏死局部过敏性坏死 1.对传染源采取的措施2.对传播途径采取的措施3.对易感人群采取措施(1)病人: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2)对病原携带者:加强教育,随时消毒,防止室内传播。(3)对接触者的措施:1)应急接种,2)药物预防,3)医学观察,4)留验(4)对动物传染源的措施:给予隔离治疗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