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植物侵染性病害的侵染循环解析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第七章-植物侵染性病害的侵染循环解析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七 植物 侵染 性病 循环 解析 课件
- 资源描述:
-
1、第七章第七章 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循环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循环v侵染性病害的发生,首先要有侵染来源,即病原物存在。再经过一定的途径传播到植物。v病害循环(disease cycle):是指病害从前一生长季节开始发病,到下一生长季节再度发病的过程,包括病原物的越冬、传播、初侵染和再侵染。有人称作侵染循环(infection cycle)。一、初次侵染一、初次侵染1.越冬或越夏的病原物,在植物的新一代植株开始生长以后引起最初的侵染称为初次侵染。2.初次侵染的作用是引起植物生长季最初的侵染。3.全株性感染的病害,除少数例外,只有初次侵染而没有再次侵染。4.只有初次侵染的病害,只要防止初次侵染,这些病害几乎就
2、能得到完全控制。如黑穗病类可以采用种子处理的方法防治。第一节第一节 初次侵染和再次侵染初次侵染和再次侵染二、再次侵染二、再次侵染1.受到初次侵染的植物发病以后,有的可以产生孢子和其它繁殖体,传播后引起的侵染称为再次侵染。2.病害在生长季节中的蔓延,必须通过不断的再次侵染。许多植物病害在一个生长季节中可能发生若干次再次侵染。3.潜育期短的再次侵染可重复发生,造成病害流行。4.发生再次侵染的病害,防治上除了注意初次侵染外,还要解决再次侵染的问题,防治效率的差异也较大。第二节第二节 病原物的越冬和越夏病原物的越冬和越夏1.病原物的越冬和越夏,实际上就是在寄主植物收获休眠以后病原物的存活方式和存活场所
3、。病原物越冬和越夏的场所,一般也就是初次侵染的来源。2.病原物越冬和越夏,与某一特定地区的寄主生长的季节性有关。3.病原物有各种越冬和越夏的方式。有的病原菌可以菌丝在受侵染的病株内越冬或越夏,以休眠体在植株内外存活,有的可以在病株残体和土壤以腐生方式生活。专性寄生的真菌不能营腐生活,因此这类病原物大都在寄主体内越冬越夏,或以休眠的卵孢子在土壤或病残体越冬或越夏。4.植物病原物的主要越冬和越夏场所大致有以下几种:田间病株、种子、苗木和其它繁殖材料、土壤、病株残体、肥料。一、田间病株田间病株v无论在多年生、两年生、或者一年生的作物中,各种病原物都可以其不同的方式,在田间正在生长的田间病株的体内或体
4、外越冬或越夏。v黄瓜霜霉病菌在北方以连续侵染的方式夏季在田间露地和冬季在保护地传播和危害。v大白菜软腐病可以在田间生长的芜菁属寄主上越夏,冬季在窖藏的种菜上越冬。v田间病株还包括其他作物、野生寄主和转主寄主等。二、种子、苗木和其它繁殖材料种子、苗木和其它繁殖材料v种子、苗木和其它繁殖材料作为病原物越夏或越冬的场所,也有各种不同的情况。v病原物可以它的休眠体和种子混杂在一起,或者以休眠孢子附着在种子上,病原物可以菌丝的形式侵入而潜伏在种子、苗木和其它繁殖材料的内部。v种苗和其它繁殖材料的带菌,常常是下年初次侵染最有效的来源。三、土壤土壤v1、土壤是病原物在植物体外越冬或越夏的主要场所。v2、病原
5、物的休眠体可以在土壤中长期存活。病原物还可以腐生的方式在土壤中存活。v3、土壤中的微生物,可以分为土壤寄居菌(soil invaders)和土壤习居菌(soil inhabitants)两类。v(1)土壤寄居菌在土壤中病株残体上的存活期较长,但是不能单独在土壤中长期存活,大部分植物病原真菌和细菌都属于这一类。v(2)土壤习居菌对土壤的适应性强,在土壤中可以长期存活,并且能够在土壤有机质上繁殖,腐霉属(Pythium)、丝核属(Rhizoctonia)、和一些引起萎蔫的镰孢霉属(Fusarium)真菌都是土壤习居菌的代表。v4、病原物并不一定能在土壤中长期存活,主要原因是土壤有自然灭菌的作用。四
6、、病株残体病株残体v1、绝大部分非专性寄生的真菌和细菌都能在病株残体中存活,或者以腐生的方式生活一定的时期。v2、病原物在病株残体中存活时期较长,主要原因就是受到植物组织的保护,对环境因子的抵抗能力较强,尤其是受到土壤中腐生菌的拮抗作用较小。当植物的残体分解和腐烂的时候,其中的病原物往往也逐渐死亡和消失,残体中病原物存活时间的长短,一般决定于残体分解的快慢。v3、无论是休眠孢子的萌发或病株残体上孢子的产生,都与环境条件有关,尤其是温度和湿度的影响最大。五、粪肥粪肥v病原物可以随着病株的残体混入肥料内,病菌的休眠体也能单独散落在粪肥中。粪肥如未充分腐熟,其中的病原物接种体可以长期存活而引起感染。
7、v有的病原菌经过动物消化道后,排出的粪便中仍具侵染能力,如黑粉病菌。第三节第三节 病原物的传播病原物的传播v1、病原物的传播主要是依赖外界因素,其中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v自然因素中以风、雨、水、昆虫和其它动物传播的作用最大;v人为因素中以种苗或种子的调运、农事操作和农业机械的传播最为重要。v2、各种病原物的传播方式和方法是不同的,真菌主要以气流和雨水传播;细菌多半是雨水和昆虫传播;病毒主要靠生物介体传播;寄生性种子植物可以由鸟类和气流传播;线虫主要由土壤,灌溉水以及水流传播。一、气流传播气流传播v1、孢子是真菌繁殖的主要形式,真菌产生孢子的数量很大,而且孢子小而轻,很容易随气流传播。某些细菌
8、可以随风传播,土壤中的细菌和线虫也可被风吹走。v2、气流传播距离一般比较远,在1万-2万米以上的高空和离海岸600英里的大洋中都可以发现真菌的孢子;但可以传播的距离并不就是传播的有效距离,因为部分孢子在传播的途中死去,而且活的孢子还必须遇到感病的寄主和适应环境条件才能引起侵染。v3、借气流远距离传播的病害防治比较困难,因为除去注意消灭当地越冬的病原体以外,更要防止外地传入的病原物的侵染,有时就有必要组织大面积联防,能得到更好的防治效果,采用抗病品种最为有效。二、雨水传播雨水传播v1、植物的病原细菌和真菌的黑盘孢目和球壳孢目的分生孢子(胶质)多半都是由雨水传播的。鞭毛菌的游动孢子是由雨水传播的。
9、v2、雨水传播的距离一般都比较近,只有几十米远。v3、对于这类雨水传播的病害的防治,只要能消灭当地菌源或者防止它们的侵染,就能取得一定的效果。v4、灌溉水也能传播病害,应当避免串灌和漫灌。三、生物介体生物介体v昆虫、螨和某些线虫是植物病毒病害的主要生物传播介体,其中昆虫或螨的传播与病毒病害的关系最大。v鸟类除了传播桑寄生和槲寄生的种子以外,还能传播梨树火疫病等细菌。四、土壤传播和肥料传播土壤传播和肥料传播v1、土壤和肥料传播病原物,实际上是土壤和肥料被动地被携带到异地而传播病原物。土壤能传播在土壤中越冬或越夏的病原物;带土的块茎、苗木等可远距离传播病原物;农具,鞋靴等可作近距离传播。v2、肥料
10、混入病原物,如未充分腐熟,其中的病原物接种体可以长期存活,可以由粪肥传播病害。五、人为因素传播人为因素传播v1、各种病原物都能以多种方式由人为的因素传播。人为的传播因素中,以带病的种子、苗木和其它繁殖材料的调运最重要。农产品和包装材料的流动与病原生物传播的关系也很大。v2、人为传播往往都是远距离传播,不受自然条件和地理条件的限制。v3、植物检疫的作用就是限制这种人为的传播,避免将危害严重的病害带到无病的地区。v4、农事操作也可传播病害,如TMV病毒是接触传染的;v5、农机具也可传播病害,如犁地时机具带土传病。第四节第四节 侵染过程侵染过程v病原物侵染过程(infection process)就
11、是病原物与寄主植物可侵染部位接触,并侵入寄主植物,在植物内繁殖和扩展,然后发生致病作用,显示病害症状的过程,也是植物个体遭受病原物侵染后的发病过程。v侵染过程一般分为四个时期:侵入前期(接触期)、侵入期、潜育期、发病期。v病原物的侵染过程受病原物、寄主植物和环境因素的影响,而环境因素又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因素。一、接触期一、接触期(一)接触期的概念接触期的概念v接触期是指从病原物与寄主植物接触或达到能够受到寄主外渗物质影响的根围或叶围后,开始向侵入的部位生长或运动,并形成某种侵入结构的一段时间。1.病原物的休眠体大多是随着气流或雨水的飞溅落在植物上,还可随昆虫等介体或田间操作工具等到植物上。
12、2.根部分泌物可在植物根系周围积聚许多病原物和其它微生物,也可刺激或诱发土壤中的有些病原真菌、细菌和线虫等或其休眠体的萌发,有利于产生侵染结构和进一步侵入。3.有些腐生的根围微生物能产生抗菌物质,可抑制或杀死病原物;有些腐生菌或不致病的病原物变异菌株占据了病原物的侵染位点,使病原物不能侵入。(二)接触前的活动接触前的活动(三)接触后的活动接触后的活动1.病原物生长阶段,它包括真菌的休眠体萌发后所产生的芽管或菌丝的生长、释放的游动孢子的游动、细菌的分裂繁殖、线虫幼虫的蜕皮和生长等。2.真菌孢子虽然一般都带有足够的营养物质,但必须供给一定的营养刺激物质才能萌发和侵入。3.叶表面的营养物质对病原物的
13、侵染有一定的影响,植物的分泌物也影响病原物的生长;而且,有些孢子本身分泌的物质,特别是在侵染液滴中浓度很高时,也能抑制孢子的萌发。(四)环境条件的影响环境条件的影响1.湿度:各种真菌孢子萌发所需要的湿度不同,对于绝大部分气流传播的真菌,湿度越高对侵染越有利。而白粉菌的分生孢子一般可以在湿度比较低的条件下萌发,有的白粉菌在水滴中萌发反而不好。土传真菌(除鞭毛菌亚门的真菌以外)土壤湿度过高对于孢子的萌发和侵入是不利的。2.温度:主要影响病原物萌发和侵入速度。真菌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一般在20-25左右,但各真菌是不同的。3.光照:一般不受影响,但对某些真菌的萌发有刺激作用或抑制作用。二、侵入期二、侵
14、入期 penetration (一)侵入期 的概念 从病原物侵入寄主到建立寄主关系的这段时间,称为病原物的侵入期。侵染结构(二)病原物的侵入途径病原物的侵入途径v三种:直接穿透侵入、自然孔口侵入和伤口侵入v1、直接(穿透)侵入:病原物直接穿透寄主的角质层和细胞壁侵入。除线虫和寄生性种子植物外,有些真菌也可直接侵入,如白粉菌属、刺盘孢属、黑星菌属等。侵染丝通过机械的和化学的(酶的软化)两方面作用穿透角质层,通过酶的活动穿过细胞壁v2、自然孔口侵入:自然孔口包括气孔、排水孔、皮孔、柱头、蜜腺等。许多真菌和细菌都是从自然孔口侵入的。v3、伤口侵入:植物表面的各种各种损伤的伤口,都可能是病原物的侵入途
15、径。病毒只能从微伤口侵入。其它病原物如真菌、细菌,有的只是以伤口作为侵入途径,有的病原物除以伤口作为侵入途径外,还利用伤口的营养物质。(三)侵入所需要的时间和接种体的数量侵入所需要的时间和接种体的数量1.病原物侵入所需要的时间可以是很短的。病毒和病原细菌一旦接触随即侵入。病原真菌要经过萌发和形成芽管才侵入,所以需要时间稍长些,但也很少超过24小时。时间长一些侵入的百分率要更高些。2.病原物侵入要有一定的数量,才能引起侵染和发病。侵入所需的最低数量称为侵染剂量(infection dosage)。侵染剂量因病原物的种类、寄主品种的抗病性和侵入部位而不同。如许多侵染叶片的真菌,单个孢子就能引起侵染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