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的防治课件-2.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狂犬病的防治课件-2.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狂犬病 防治 课件 _2
- 资源描述:
-
1、狂犬病的流行与防治狂犬病的流行与防治n运城市第二医院 李仁让1概述n狂犬病又称恐水症(hydrophobia):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n多见于狗、狼、猫等食肉动物,人多因被病兽咬伤而感染。死亡率几乎100%。n临床特征为怕风、恐水、流涎、咽肌痉挛,终至瘫痪而危及生命。n预防接种在本病有极其重要的意义。2病原学病原学 n狂犬病毒属棒(弹)状病毒科、拉沙病毒属、单股副链RNA病毒,形似子弹;n含有5种蛋白,即糖蛋白(G)、核蛋白(N)、聚合酶(L)、磷蛋白(NS)和膜蛋白(M)。n糖蛋白能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决定了病毒具有嗜神经性,产生中和抗体有保护作用;n核蛋白抗
2、原,是荧光免疫法检测的靶抗原,有助于临床诊断。n感染温血动物,包括人、家畜、野生动物等。3A.病毒的子弹状外形;B.蜂窝状核衣壳(RNP);C.病毒外表面双层脂质突起45病原学n野毒株或街毒株:自然条件下感染人或动物从而分离到的病毒,毒力强;n固定毒株:野毒株多次家兔脑内连续传代,毒力降低,但仍保持免疫原性,可制做疫苗。n易被紫外线、甲醛、5070%乙醇、升汞和季胺类(新洁尔灭)等灭活。经563060分钟或1002分钟即失去活力,在冰冻干、燥下可保存数年。6流行病学流行病学 n传染源n发展中国家主要传染源是病犬,由病犬传播者约占8090%,其次为猫和狼。一般认为,动物发病前5天唾液中可含有病毒
3、;n发达国家野生动物如狐狸、食血蝙蝠、臭鼬和浣熊等逐渐成为重要传染源;n无症状带毒的犬、猫等兽类亦有传染性;789流行病学流行病学 n传播途径n被患病动物咬伤、抓伤,病毒自皮肤损伤处进入人体;n粘膜也是病毒的重要侵入门户,如眼结合膜被病兽唾液沾污等;n也可由染毒唾液污染外环境(石头、树枝等)后,再污染普通创面而传染。10流行病学流行病学n易感人群 n人群普遍易感,兽医、动物饲养者与猎手尤易遭感染;n接触家犬或野兽机会多的农村青壮年和儿童居多,男性多于女性。n流行特征 n温血动物传染病,分布广泛,以家犬密度大的地方多见;n全年发生,冬季发病率略低。11数据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2数据来源于
4、中国疾病预控制中心13发病机理 发病原理分为三个阶段:n局部病毒小量繁殖期:在伤口附近肌细胞内缓慢繁殖,约46日内侵入周围神经;n从周围神经侵入中枢神经期:沿传入神经上行达背髓背根神经节后,大量繁殖,侵入脊髓和中枢神经系统,主要侵犯脑干及小脑等;n向周围器官扩散期:病毒从中枢神经向周围神经扩散,侵入各组织与器官,以唾液腺、舌部味蕾、嗅神经等处较多。14发病机理n迷走、舌咽、舌下脑神经核受损,吞咽肌和呼吸肌痉挛,出现恐水、吞咽和呼吸困难;n交感神经受累,唾液分泌和出汗增多;n迷走神经节、交感神经节、心脏神经节受损,心血管功能紊乱或猝死。1516171819病理n主要为急性弥漫性脑脊髓炎,以大脑基
5、底面海马回和脑干部位(中脑、脑桥和延髓)和小脑为重,脑膜多正常;n脑实质和脊髓充血、水肿及微小出血。脊髓病变以下段较明显,外观有充血、水肿、微小出血等;n肿胀或变性的神经细胞浆中,可见到嗜酸性包涵体,即内基(内格里)小体(Negri body),是本病特异且具有诊断价值的病变;n唾液腺腺泡细胞、胃粘膜壁细胞、胰腺腺泡和上皮、肾上腺髓质细胞等可呈急性变性。20正常脑组织2122内基小体特点 内基小体为圆形或卵圆形嗜酸性小体,大小为120um,一般在510um之间,见于胞浆内任何部位或树突中,可有一个或多个,其形状与所在部位有关。包涵体所在细胞可无明显病变,或可仅有尼氏体减少。232425临床表现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