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诊断专业知识讲座培训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职业病诊断专业知识讲座培训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病 诊断 专业知识 讲座 培训 课件
- 资源描述:
-
1、职业病诊断专业知识职业病诊断专业知识讲座讲座 职业病目录职业病目录什么是职业病?什么是职业病?法律依据法律依据诊断原则、条件诊断原则、条件 诊断的难点诊断的难点 职业病诊断程序职业病诊断程序鉴定问题分析鉴定问题分析2职业病诊断专业知识讲座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统称为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织(统称为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3职业病诊断专业知识讲座构成法定构成法定“职业病职业病”的必备条件:的必备条件
2、:患病主体必须是企业、事业单位或者个体经济组患病主体必须是企业、事业单位或者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织的劳动者;必须是在从事职业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必须是在从事职业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必须是因必须是因接触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职业病危害因素而引起的;毒、有害物质等职业病危害因素而引起的;必须是国家公布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所列必须是国家公布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所列的职业病。的职业病。4职业病诊断专业知识讲座 职业病目录职业病目录 20022002年卫生部、劳动保障部公布年卫生部、劳动保障部公布职业病目职业病目录录:1010大类大类115115种职业病种职业病 尘
3、肺(尘肺(1313种)种)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职业性放射性疾病(1111种)种)职业中毒(职业中毒(5656种)、种)、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5 5种)种)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3 3种)种)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皮肤病(8 8种)种)职业性眼病(职业性眼病(3 3种)种)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3 3种)种)职业性肿瘤(职业性肿瘤(8 8种)种)其他职业病(其他职业病(5 5种)种)5职业病诊断专业知识讲座 职业病名单的局限性职业病名单的局限性现行目录(名单)不能满足需要;现行目录(名单)不能满足需要;目录(名单)只有部分分类有开放性条款:
4、目录(名单)只有部分分类有开放性条款:根据根据尘肺病诊断标准尘肺病诊断标准和和尘肺病理诊断标准尘肺病理诊断标准可以诊断的其他尘肺;可以诊断的其他尘肺;根据根据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诊断标准(总则)可以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诊断标准(总则)可以诊断的其他放射性损伤诊断的其他放射性损伤;根据根据职业性中毒性肝病诊断标准职业性中毒性肝病诊断标准可以诊断的可以诊断的职业性中毒性肝病、根据职业性中毒性肝病、根据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诊断标准(总则)可以诊断的其他职业性急性毒诊断标准(总则)可以诊断的其他职业性急性中毒中毒;根据根据职业性皮肤病诊断标准(总则)可以诊断职业性皮肤病诊断标准(总则)可以诊
5、断的其他职业性皮肤病的其他职业性皮肤病6职业病诊断专业知识讲座职业病诊断的主要法律依据职业病诊断的主要法律依据 职业病诊断与鉴定是一项技术性、政策性很职业病诊断与鉴定是一项技术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直接关系到用人单位、劳动者强的工作,直接关系到用人单位、劳动者的切身利益和职业病防治监督执法工作。的切身利益和职业病防治监督执法工作。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防治法、劳动法劳动法、劳动合劳动合同法同法、工伤保险条例工伤保险条例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卫生部(卫生部2424号令)号令)职业病诊断标准职业病诊断标准 民事法律原则和其他有关规定民事法律原则和其他有关规定7职业病诊断专业
6、知识讲座职业病诊断的主要原则职业病诊断的主要原则职业病诊断活动遵循的基本原则:职业病诊断活动遵循的基本原则:科学的原则;科学的原则;合法的原则;合法的原则;公开的原则;公开的原则;公正的原则;公正的原则;客观的原则;客观的原则;真实的原则;真实的原则;及时的原则;及时的原则;便民的原则。便民的原则。8职业病诊断专业知识讲座职业病诊断机构条件职业病诊断机构条件职业病诊断机构应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医疗卫生机构职业病诊断机构应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医疗卫生机构承担。承担。具有法人资格:独立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法律义务,独立具有法人资格:独立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法律义务,独立承担法律责任。承担法律责
7、任。持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持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具有与其开展职业病诊断范围相适应的人员条件:诊断质具有与其开展职业病诊断范围相适应的人员条件:诊断质量有赖于诊断医师的技术和政策水平,每一个诊断项目至量有赖于诊断医师的技术和政策水平,每一个诊断项目至少应有少应有3 3名以上具备相应诊断资格的职业病诊断医师。名以上具备相应诊断资格的职业病诊断医师。具有与其开展职业病诊断范围相适应的仪器设备条件。具有与其开展职业病诊断范围相适应的仪器设备条件。具有健全的职业病诊断质量控制及管理的制度:质量控制具有健全的职业病诊断质量控制及管理的制度:质量控制及管理应覆盖诊断工作全过程,编制质量管理手册,诊断及管理
8、应覆盖诊断工作全过程,编制质量管理手册,诊断工作规范,建立职业病档案,职业病报告制度等。工作规范,建立职业病档案,职业病报告制度等。9职业病诊断专业知识讲座职业病诊断机构的职责职业病诊断机构的职责 在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区域在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区域范围和职业病诊断项目范围内开展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诊断项目范围内开展职业病诊断;诊断;职业病报告;职业病报告;对涉及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技术秘密和对涉及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技术秘密和劳动者的个人隐私保密;劳动者的个人隐私保密;承担卫生行政部门交付的有关职业病诊断承担卫生行政部门交付的有关职业病诊断的其他工作。的其他工作。10职业病
9、诊断专业知识讲座提出职业病诊断申请准备相应材料诊断会议不予受理受理及诊断送达报告存档 职业病诊断程序职业病诊断程序11职业病诊断专业知识讲座职业病诊断程序职业病诊断程序(1)提出职业病诊断申请)提出职业病诊断申请劳动者可以选择用人单位所在地或本人居住地的职业病诊断劳动者可以选择用人单位所在地或本人居住地的职业病诊断机构申请诊断。机构申请诊断。用人单位所在地:是指工作场所所在地,工作场所已不存用人单位所在地:是指工作场所所在地,工作场所已不存在的,则为用人单位工商注册登记地。在的,则为用人单位工商注册登记地。本人居住地:劳动者的经常居住地。根据本人居住地:劳动者的经常居住地。根据19881988
10、年最高人民年最高人民法院印发法院印发关于贯彻执行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的通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的通知第第9 9条规定,条规定,“公民离开公民离开住所地最后连续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为经常居住地。住所地最后连续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为经常居住地。”因此,劳动者在打工地居住时间超过一年的,只能在用人因此,劳动者在打工地居住时间超过一年的,只能在用人单位所在地申请诊断。单位所在地申请诊断。用人单位所在地或本人居住地如有多家职业病诊断机构的用人单位所在地或本人居住地如有多家职业病诊断机构的,劳动者有权选择其中任何一家机构进行职业病诊断。,劳动者有
11、权选择其中任何一家机构进行职业病诊断。劳动者无行为能力或死亡的,可由其法定继承人或监护人劳动者无行为能力或死亡的,可由其法定继承人或监护人提起职业病诊断申请。提起职业病诊断申请。12职业病诊断专业知识讲座申请职业病诊断需要下列资料:申请职业病诊断需要下列资料:职业病诊断申请书;职业病诊断申请书;申请书申请书.doc.doc 健康损害证明;健康损害证明;劳动关系证明:劳动关系证明:是指劳动合同或用人单位证明。是指劳动合同或用人单位证明。劳动关系有争议的,应当提供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劳动关系有争议的,应当提供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人民法院确认劳动关系的证明。或人民法院确认劳动关系的证明。劳动者的职业接触史
12、;劳动者的职业接触史;职业接触史证明书写规范职业接触史证明书写规范 职业健康监护档案;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资料。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资料。13职业病诊断专业知识讲座职业病诊断程序职业病诊断程序职业病诊断资料审核和受理职业病诊断资料审核和受理 诊断机构不予受理通知书:诊断机构不予受理通知书:1 1、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劳动关系不明确或者存在争议、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劳动关系不明确或者存在争议、不能提交有效劳动关系证明的;、不能提交有效劳动关系证明的;2 2、没有明确职业病危害接触史或者没有发现与所接、没有明确职业病危害接触史或者没有发现与所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相
13、对应的健康损害的;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相对应的健康损害的;3 3、其他诊断机构按规定已经做出诊断结论,劳动者、其他诊断机构按规定已经做出诊断结论,劳动者没有新的职业病危害接触史或者新的健康损害的没有新的职业病危害接触史或者新的健康损害的4 4、不属于本诊断机构诊断范围的。、不属于本诊断机构诊断范围的。5 5、其他原因、其他原因14职业病诊断专业知识讲座职业病诊断程序职业病诊断程序职业病诊断资料审核和受理职业病诊断资料审核和受理 用人单位在规定时限内不提供或者不如实用人单位在规定时限内不提供或者不如实提供诊断所需资料的,诊断机构应当根据提供诊断所需资料的,诊断机构应当根据当事人提供的材料,相关人员
14、证明材料,当事人提供的材料,相关人员证明材料,监督管理机构、职业卫生技术机构或其他监督管理机构、职业卫生技术机构或其他医疗卫生机构提供的有关材料,对劳动者医疗卫生机构提供的有关材料,对劳动者的健康损害情况、病情变化是否符合相应的健康损害情况、病情变化是否符合相应职业病的临床表现特点和变化规律进行综职业病的临床表现特点和变化规律进行综合分析。合分析。15职业病诊断专业知识讲座职业病诊断程序职业病诊断程序现场调查取证现场调查取证 诊断机构根据需要,可以进行必要的现场诊断机构根据需要,可以进行必要的现场调查,可以到用人单位调查核实;可以调调查,可以到用人单位调查核实;可以调取当地卫生监督机构监督检查
15、中制作的现取当地卫生监督机构监督检查中制作的现场检查笔录、询问笔录等监督文书作为诊场检查笔录、询问笔录等监督文书作为诊断依据。断依据。16职业病诊断专业知识讲座职业病诊断程序职业病诊断程序诊断诊断 诊断原则诊断原则:综合分析原则:职业病诊断应当依据综合分析原则:职业病诊断应当依据职业病防职业病防治法治法和和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有关规有关规定,依据职业病诊断标准,结合职业病危害接触定,依据职业病诊断标准,结合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临床史、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临床表现和医学检查结果等资料,综合分析其疾病的表现和医学检查结果等资
16、料,综合分析其疾病的特征和发展变化是否符合相应的职业病特征、发特征和发展变化是否符合相应的职业病特征、发生、发展规律和流行病学规律,做出诊断结论。生、发展规律和流行病学规律,做出诊断结论。在提供的资料难以确诊时,对疑似职业病病人进在提供的资料难以确诊时,对疑似职业病病人进行医学检查、住院观察或诊断性治疗后,再做出行医学检查、住院观察或诊断性治疗后,再做出诊断。诊断。17职业病诊断专业知识讲座职业病诊断程序职业病诊断程序送达送达 职业病诊断证明书职业病诊断证明书应当一式三份,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一式三份,劳动者、用人单位各执一份,诊断机构存档一份。各执一份,诊断机构存档一份。职业病诊断证明书职业
17、病诊断证明书应当在做出诊断之日起应当在做出诊断之日起2020日内发送日内发送当事人。明确当事人。明确职业病诊断证明书职业病诊断证明书送达方式、送达时间送达方式、送达时间。保留送达凭证。保留送达凭证。注意:注意:1 1、要明确告知当事人相关的救济途径:职业病诊断首次鉴、要明确告知当事人相关的救济途径:职业病诊断首次鉴定、在鉴定的途径和法定的期限等。定、在鉴定的途径和法定的期限等。2 2、为利于送达,在申请诊断时要求提供、确认准确的送达、为利于送达,在申请诊断时要求提供、确认准确的送达地址。拒绝提供的,要有文字记录,对劳动者以身份证登地址。拒绝提供的,要有文字记录,对劳动者以身份证登记或户籍登记或
18、经常居住地送达;对法人或其他组织以其记或户籍登记或经常居住地送达;对法人或其他组织以其工商登记或其他依法登记、备案的住所地送达。工商登记或其他依法登记、备案的住所地送达。18职业病诊断专业知识讲座职业病报告职业病报告 急性职业病报告:急性职业病均应在急性职业病报告:急性职业病均应在2424小时内向当地的卫小时内向当地的卫生行政机关、卫生监督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或职生行政机关、卫生监督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或职业病防治机构报告;凡有死亡或同时发生业病防治机构报告;凡有死亡或同时发生1010名以上急性职名以上急性职业中毒以及发生业中毒以及发生1 1名职业性炭疽,初诊医疗机构应当名职业性炭
19、疽,初诊医疗机构应当2 2小时小时内报告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卫生监督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内报告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卫生监督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职业病防治机构。在患者确诊后由确诊的职业病诊机构或职业病防治机构。在患者确诊后由确诊的职业病诊断机构断机构2424小时内负责向患者所在地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小时内负责向患者所在地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职业病防治机构网络直报同时填报职业病防治机构网络直报同时填报职业中毒和职业病报职业中毒和职业病报告卡告卡。19职业病诊断专业知识讲座职业病诊断程序职业病诊断程序职业病报告职业病报告 非急性职业病报告:对确诊的非急性职业病患者非急性职业病报告:对确诊的非急性职业病
20、患者如尘肺病、慢性职业中毒和其他慢性职业病,职如尘肺病、慢性职业中毒和其他慢性职业病,职业病诊断机构应在确诊后业病诊断机构应在确诊后1515日内进行网络直报和日内进行网络直报和填填尘肺病例报告卡尘肺病例报告卡、职业中毒和职业病报职业中毒和职业病报告卡告卡向患者所在地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职业向患者所在地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职业病防治机构报告。病防治机构报告。20职业病诊断专业知识讲座职业病诊断档案管理职业病诊断档案管理 诊断机构应当建立职业病诊断档案并长期保诊断机构应当建立职业病诊断档案并长期保存,档案内容应当包括:存,档案内容应当包括:职业病诊断证明书;职业病诊断证明书;职业病诊断过程记录:包
21、括参加诊断的人职业病诊断过程记录:包括参加诊断的人员、时间、地点、讨论内容及诊断结论;员、时间、地点、讨论内容及诊断结论;用人单位、劳动者和其他机构提交的有关用人单位、劳动者和其他机构提交的有关资料;资料;与诊断有关的其他资料:临床检查与实验与诊断有关的其他资料:临床检查与实验室检验结果、现场调查笔录及分析评价报室检验结果、现场调查笔录及分析评价报告等。告等。21职业病诊断专业知识讲座职业病诊断争议的提出职业病诊断争议的提出当事人对职业病诊断有异议的,在接到职业病诊断证明书之日起当事人对职业病诊断有异议的,在接到职业病诊断证明书之日起3030日日内,可以向做出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所在地设区的市级
22、卫生行政部门内,可以向做出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所在地设区的市级卫生行政部门申请鉴定。申请鉴定。设区的市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负责职业病诊设区的市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负责职业病诊断争议的首次鉴定。断争议的首次鉴定。当事人对设区的市级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的鉴定结论不服的,在接当事人对设区的市级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的鉴定结论不服的,在接到职业病诊断鉴定书之日起到职业病诊断鉴定书之日起1515日内,可以向原鉴定机构所在地省级卫日内,可以向原鉴定机构所在地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再鉴定。生行政部门申请再鉴定。省级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的鉴定为最终鉴定。省级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
23、会的鉴定为最终鉴定。鉴定申请的时效是按日计算,参照民法通则司法解释鉴定申请的时效是按日计算,参照民法通则司法解释198198条规定:当条规定:当事人约定的期间不是以月、年第一天起算的,一个月为三十日,一年事人约定的期间不是以月、年第一天起算的,一个月为三十日,一年为三百六十五日。期间的最后一天是星期日或者其他法定休假日,而为三百六十五日。期间的最后一天是星期日或者其他法定休假日,而星期日或者其他法定休假日有变通的,以实际休假日的次日为期间的星期日或者其他法定休假日有变通的,以实际休假日的次日为期间的最后一天。超过时效规定视为放弃申请鉴定权利。最后一天。超过时效规定视为放弃申请鉴定权利。22职业
24、病诊断专业知识讲座职业病诊断的难点职业病诊断的难点一、劳动关系不明确一、劳动关系不明确劳动关系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实现劳动过程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实现劳动过程中建立的社会经济关系。中建立的社会经济关系。劳动合同法所称的劳动关系,是指用人单位招用劳动合同法所称的劳动关系,是指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为其成员,劳动者在用人单位的管理下提劳动者为其成员,劳动者在用人单位的管理下提供有报酬的劳动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供有报酬的劳动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劳动关系的基本内容包括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劳动关系的基本内容包括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劳动报酬、劳动安全卫的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
25、、劳动报酬、劳动安全卫生、规章制度、劳动保险、职业培训等。生、规章制度、劳动保险、职业培训等。23职业病诊断专业知识讲座职业病诊断的难点职业病诊断的难点一、劳动关系不明确一、劳动关系不明确 劳动关系不明确,是最常见的职业病诊断难点劳动关系不明确,是最常见的职业病诊断难点问题之一。由于劳动者法律意识薄弱,部分用人问题之一。由于劳动者法律意识薄弱,部分用人单位守法意识差,有关劳动合同的监管不到位等单位守法意识差,有关劳动合同的监管不到位等原因,原因,造成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没有签订劳动合同造成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没有签订劳动合同,使证明劳动关系最有效的证据缺失,劳动关系,使证明劳动关系最有效的证据缺失,劳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