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革兰氏阳性菌的治疗方法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耐革兰氏阳性菌的治疗方法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耐革兰氏 阳性 治疗 方法 课件
- 资源描述:
-
1、目录治疗耐药治疗耐药G+菌的策略菌的策略耐药耐药G+菌的概况菌的概况小结及思考小结及思考2耐药耐药G+菌的概况菌的概况3概况 抗生素的发现被认为是医学最重要的突破之一,但是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一些菌株如革兰氏阳性菌中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MRSA)、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PRSP)、革兰氏阴性菌种的耐万古霉素肠球(VRE)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开始出现多药耐药(MDR),甚至极高耐药性(XDR)和完全耐药性(TDR),给临床带来治疗带来严重困难11.Rossolini GM,Arena F,Pecile P,et al.Update on the antibiotic resistan
2、ce crisis.Curr Opin Pharmacol,2014,18:56-60.4Enterococcus faecium;Staphylococcus aureus;Klebsiella;Acinetobacter;Pseudomonas;Enterobacter 5Curr Opin Pulm Med.2012May,18(3):187-93.doi:10,1097Bad Bugs:ESKAPE51.CHINET 2011;2.Curr Opin pulm med 2012,18:187-19350.6%金色葡萄球菌及MRSA检出率居高不下35.6%Bad Bugs-MRSA1.C
3、HINET 2011;2.Curr Opin pulm med 2012,18:187-1936ICU-MRSA感染部位分布Hanberger H.Int J ANlimicrob Agents 2011 10(38):331-57MRSA感染是ICU住院死亡的独立因素MRSA感染比MSSA死亡率高50%higher likelihood of hospital death MRSA病死率:65-80%Eur respire j 2008;31:625-632Int j antimicrob agents 2011;38:331-335.MRSA及预后8治疗耐药G+菌的策略9ICU耐药阳性菌感
4、染治疗 疗效=一切?疗效+安全性=一切?病人?器官?微生物?住院期间?长期?何谓“治愈”全局观治疗MRSA感染.10治疗方案病人(宿主情况,伴随疾病)药物(抗菌谱、抗菌活性、PK/PD)致病菌(耐药性传播,基因型变化)起点治疗方案制定的基石11MRSA感染重症患者特点病情危重,免疫力低下广谱抗生素应用各种侵入性操作机械通气器官功能障碍 肾脏 呼吸 循环 凝血l药物选择难度更大(器官平衡)l药代药效动力学的改变l治疗效果评价是难点12l 约80%和70%的MRSA对TMP/SMZ、磷霉素仍敏感l MSSA对内酰胺类、TMP/SMZ、磷霉素、利福平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10%l 无万古霉素、利奈唑胺
5、或替考拉宁耐药株CHINET2011病原菌13耐药G+感染药物治疗选择14产品名称达托霉素替加环素利奈唑胺万古霉素 替考拉宁 上市时间2003200520001964none类别环酯肽类四环素类 恶唑脘酮类糖肽类糖肽类抗菌类型快速杀菌抑菌 抑菌慢性杀菌慢性杀菌作用位点细胞膜核糖体亚单位核糖体 RNA 细胞壁细胞壁妊娠分级BDCCC抗耐药的G+药物比较15Minerva Anestesiol 2011;77:821-827药物皮肤及软组织感染肺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血流感染万古霉素+替考拉宁+达托霉素+-+利奈唑胺+替加环素+-:不用于此适应症;+:二线替代药物;+:对此适应症为良药;+:对此适应
6、症为极佳药物MRSA感染部位药物治疗选择16药代动力学(PK):反应体内药物浓度变化及其及时间的关系Cmax(血药峰浓度)Cmin(血药谷浓度)AUC24h(药时曲线下面积)T1/2(半衰期)V(分布容积)CL(清除率)药效学(PD):反应抗菌药物在体外抗菌活性变化的过程MIC(最低抑菌浓度)MBC(最低杀菌浓度)PAE(抗生素后效应)MPC(防耐药突变浓度)PK/PD PK/PD研究有利于更真实反映药物在体内抗菌过程,指导临床用药 只有将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PK/PD)两者结合,才能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达到最佳的临床和细菌学疗效1.陈佰义.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2009;2(2):69-702
7、.汪复等.实用抗感染治疗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第一版PK/PD治疗方案的重要参数17达托霉素:负荷剂量及维持剂量 浓度依赖性杀菌特性 PD/PK Cmax/MIC=100-400 金葡菌:MIC=0.5mg/L,Cmax达到50-200mg/L Cmax主要取决于剂量及Vd 重症患者:Vd是正常的2-3倍 3-8mg/kg:大多数重症患者不能达标 剂量间隔时间取决于目标谷值浓度和清楚率谷浓度23.4mg/L,大多数患者CPK增高18利奈唑胺AUC024h/MIC在80120之间,即可预测获得良好疗效Rayner CR,et al.Clin Pharmacokinet.2003;42(1
8、5):1411-23.细菌清除可能概率1.00.80.60.40.20 0 10 20 30 治疗天数(天)AUC/MIC105(n=40)AUC/MIC105(n=29)P=0.0280P=0.0067临床治愈可能概率 AUC/MIC10 100 1000 菌血症下呼吸道感染PK/PD参数预测疗效191.Moise-Broder PA et al.Clin Pharmacokinet.2004;43:925-942.2.Moise PA et al.Am J Health Syst Pharm.2000 15;:S4-9.治疗金葡菌肺炎,万古霉素 AUC24/MIC400时,细菌清除率低1治
9、疗时间(天数)102030细菌培养阳性率(%)020406080100AUC24/MIC400(n=16)AUC24/MIC400(n=18)一项对160例金葡菌所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静脉滴注万古霉素,评价万古霉素AUC/MIC及临床疗效关系的研究治疗成功率(%)AUC/MIC345 AUC/MIC 345 n=21 n=32一项对7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静脉滴注万古霉素,进行剂量调整达到血药浓度在10-30mg/mL,评价万古霉素AUC/MIC及临床疗效关系的研究治疗呼吸道感染,万古霉素AUC24/MIC345时,疗效显著降低2万古霉素需获得较高AUC/MIC,才能达到良好治疗效果PK/PD参数
10、预测疗效20及糖肽类相比,利奈唑胺获得有效AUC/MIC值的累积反应率更高累积反应率(%)600mg q12h 400mg qd 800mg qd 1g q12h 1g q8h采用Monte-Carlo模拟法评估利奈唑胺、替考拉宁和万古霉素治疗葡萄球菌感染时达到有效AUC/MIC值的累积反应率;设定利奈唑胺AUC/MIC82.9为有效,糖肽类则345为有效Kuti JL et al.Clin Microbiol Infect 2008;14:116123.AUC/MIC值的累积反应率21 药物的组织浓度药物的靶组织浓度 药物的组织浓度药物的总组织浓度 药物的总组织浓度可能高估或低估药物的组织浓
11、度 药物的总组织浓度通过研磨组织或溶解组织获得 由于不同组织是不同的分布室(胞间液、细胞、细胞内各种细胞器)药物不是以均质的方式分布的正确理解药物的组织浓度 组织浓度:是指组织间隙中游离的药物浓度 它是一个重要的药动学药效学模型参数,能够更好地说明抗菌药物的临床疗效1.Mouton JW,et al.J.Antimicrob Chemother.2008 Feb;61(2):235-7.2.胡晋红等.药学服务及研究.2005;5(4):321-324.药物组织浓度的认识误区药物组织浓度22组织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达托霉素脑脊液0-18%2.310%970%136.0%肺泡11-17%4,5
12、132%450%139.3%组织液20-30%77%10104%1468.4%17肌肉30%640%1194%12-腹腔液20%740%1061%1535.1%17血栓组织-72.7%17关节液-70.0%181.Graziani 1988;2.Matzke 1986;3.Albanese 2000;4.Georges 1997;5.Lamer 1993;6.Daschner 1987;7.Blevins 1984;8.Wilson 2000;9.Stahl 1987;10.Wise 1986;11.Frank 1997;12.Lovering 2002;13.SmPC;14.Gee 2001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