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综合检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综合检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docx》由用户(wenku818)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编版八 年级 上册 语文 第二 单元 综合 检测 试卷 Word 答案 下载 _考试试卷_语文_初中
- 资源描述:
-
1、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综合检测试卷时间:15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和运用(共6小题,计17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A. 绯红(fi) 不逊(x) 佃农(din) 和颜悦色(h)B. 悄然(qio) 滞留(zh) 禁锢(g) 深恶痛疾()C. 诘责(ji) 教诲(hu) 长髯(rn) 正襟危坐(jn)D. 黝黑(yu) 轩昂(xun) 胆怯(qi) 不辍劳作(chu)2. 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A. 凌空 平庸 藏污纳垢 任劳任怨B. 浩翰 凄然 抑扬顿挫 杳无消息C. 劳碌 蔚勉 禅精竭虑 筋疲力尽D. 崎岖 僵绳
2、 入目三分 诚皇诚恐3. 请从所给的三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2 分)(1)第十四届全运会在西安开幕,开幕式上的歌舞_(演化 演绎 演练)着十三朝古都的底蕴,一幅多彩的体育发展画卷正在展开。(2)文化给予一个民族自信,体育让一个民族自强。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文化与体育汇聚成永不停歇的脚步。从周秦汉唐到近现代文明,_ (一脉相承 一以贯之 一脉相通)、绵延相继的体育精神,伴随着中华民族前进的脚步一路铿锵有力地走来。4. 经典诗文默写。【在第(1)(7)题中,任选五题;在第(8)(10)题中,任选一题】(6 分)(1)_,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2)浩荡离愁白日斜
3、,_。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3)_,徙倚欲何依。(王绩野望)(4)乱花渐欲迷人眼,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5)_,千里殊风雨。(曹植梁甫行)(6)馨香盈怀袖,_。(庭中有奇树)(7)_,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8)冰霜正惨凄,_。刘桢赠从弟(其二)(9)_,可得永年。(曹操龟虽寿)(10)它没有婆娑的姿态,_。(茅盾白杨礼赞)5. 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3 分)唐长安女性裙子的颜色以红、紫、黄、绿居多,其中的石榴红裙最受女子们喜爱,流行甚广。此裙色彩艳丽,灿烂如石榴花,_。为了使裙装鲜艳芳香为目的,长安女子还常用芳草染裙。除单色裙子外,还有用两种或两种以上颜色的衣料拼接
4、成的多色裙,色彩相间,_。唐人刘存在事始一书中有“(隋)炀帝作长裙,十二破,名仙裙”的记载。_,唐代规定间色裙不准超过十二破,混色裙不准超过六破。(1)请将下面语句分别填写在第句及第句的横线上。(只填序号)(1 分)A. 故被称为“石榴裙” B. 叫作“间色裙”(2)第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1 分)_(3)请在第句的横线处填写一个恰当的关联词语。(1 分)6. 名著阅读。(2 分)蒋介石悬赏八万元要A 的首级,可是在A 的司令部门前,只有一个哨兵。我到了屋子里以后看到里面很干净,陈设非常简单。土炕上挂的一顶蚊帐,是唯一可以看到的奢侈品。炕头放着两只铁制的文件箱,一张木制
5、的小炕桌当作办公桌。哨兵向他报告我到了的时候,A 正在伏案看电报。 (有改动)(1)文段中的“A”是_。(1 分)(2)从文段中可以看出A 是一个怎样的人?(1 分)二、综合性学习(7分)7. 某校八年级(2)班的同学正在开展关于古城西安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1)请你将“丝路起点梦复兴,宜居宜业幸福城”正确、规范、工整地抄写在下面的田字格里。(1 分)(2)班委会计划于2022 年12 月30 日开展研学旅行,目的地定在大唐芙蓉园,要求全体同学于2022 年12 月30 日早上八点在校门口集中乘车,请你写一则通知。(2 分)(3)居住在大雁塔旁边的秦爷爷对大雁塔的历史非常了
6、解。活动过程中,材料搜集小组的同学决定去秦爷爷家拜访他,请他讲述大雁塔的历史。假如你是材料搜集小组的王明同学,请你事先给秦爷爷打电话联系活动事宜,你该怎么说?(校名用“”代替)(2分)(4)下面是郑浩同学在活动过程中搜集到的反映西安某一时期部分景点游客满意度的统计表,说说你从中获取到哪些信息。(答出两点即可)(2分)景点餐饮交通卫生通信陕西历史博物馆75. 39%70. 77%47. 48%60. 99%西安碑林博物馆44. 17%57. 6%66. 29%67. 75%小雁塔70. 32%78. 68%47. 48%48. 95%西安城墙70. 32%80. 45%66. 29%48. 95
7、%三、阅读(共15小题,计46分)现代文阅读(共9小题,计30分)(一)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810题。(12分)材料一:西安鼓乐是千百年来流传于西安(古长安)及周边地区的传统音乐。它起源于隋唐,历经宋、元、明、清,至今仍然保持着相当完整的曲目、谱式、结构、乐器及演奏形式,是中国古代传统音乐的重要遗存。2009年,西安鼓乐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西安鼓乐现存的1100余首曲目中包含了部分与唐代大曲、唐宋燕乐曲、教坊大曲等唐宋音乐同名的曲目,它堪与唐宋大曲相比的庞大结构形式和不容纳明清以来新生乐器的乐队配置,显示出某种原始性特征,反映了西安鼓乐严格继承唐宋音乐的状况。由于现代文化的强势
8、侵蚀,西安鼓乐赖以生存的民间人文环境如民间庙会等正在逐步消亡,其生存土壤正在消失,加之老艺人相继谢世,后继乏人,西安鼓乐濒临灭绝,亟待抢救和保护。材料二:陕西中学生对本省国家级非遗项目熟知度调查统计图材料三:由陕西省教育厅、陕西省文化厅、陕西省艺术研究院主办,何家营鼓乐传习所等协办的西安鼓乐进校园活动在西安一些学校里陆续开展。本次活动旨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在校师生了解西安鼓乐,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得到美的熏陶和情感的升华。活动中,何家营鼓乐传习所的艺术家们为大家演奏了大型套曲群英宴片段和节奏欢快的霸王鞭,将活动气氛推向了高潮。材料四:对于非遗进校园的现状,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主
9、任陈岸瑛认为,非遗教育作为一种传统文化教育,走进了全国中小学,但仍处于起步阶段,有诸多不完善的地方。不少学校只是简单地请非遗传承人来做一次表演或者上几节手工课,走马观花、浅尝辄止,课程安排不系统、不深入。陈岸瑛表示,学校首先要了解什么是非遗,其次要了解中小学非遗教育的目标是什么。非遗源于传统的生产、生活和娱乐方式,是活态传承发展的优秀传统文化,包含民俗、节庆、音乐等诸多方面。任何人都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全面了解非遗。非遗有显著的地方文化特色,国内各地区都有自己的代表性非遗项目,非遗教育应该因地制宜,优先考虑选择本地项目。所谓当地人应知当地事,非遗教育应首先培养中小学生发现当地之美的眼光。其次,非遗
10、教育应该与语文、地理、历史等课程的教学内容融合,不能简单地将非遗课变成劳动课、手工课、舞蹈课。 (节选自央广网非遗进校园莫成“独角戏”,有改动)8. 请你为材料三拟写一个恰当的标题。(3分)9. 根据材料一、材料二的内容,说说我们应如何更好地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西安鼓乐。(6 分)10. 下面对以上四则材料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 西安鼓乐是千百年来流传于西安(古长安)及周边地区的传统音乐。B. 由于现代文化的强势侵蚀,西安鼓乐赖以生存的民间人文环境已完全消亡。C. 在陕西非遗项目中,秦腔在陕西中学生中的熟知度最高。D. 非遗教育属于传统文化教育的一种,其现状有诸多不
11、完善的地方。(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 15 题。(18 分)粮食要到肚子里儿时在农村长大,家乡人一般不说浪费粮食,而是说糟蹋粮食。在乡亲们的眼里,人要活命,得靠粮食,粮食与人有着过命的交情,而珍惜粮食、敬畏粮食等最朴素的观念就是“粮食要到肚子里”。农村人最知种粮苦,都跟粮食亲。记得那时收麦子,芒种前后是农家人忙断腰的一季。布谷鸟的叫声催着整个村子,“黄了麦子”是一年中最大的担忧,必须要在那几天把地里的麦子抢收完。 印象中,那时天还黑着,爹娘便拎着镰刀,踏着月光下地了。娘割麦子快,手持镰刀弯腰揽麦,只听到麦秆遇刃的“嚓嚓”声,一行割完才直起身来擦把汗。娘说这样割麦,一来少起身,腰就少疼点儿
12、;二来可以少擦汗,不直起来汗就直接顺着眉毛滴到地里了。那时,学校都放麦假,让我们这些孩子也帮着家里收麦。我割了一天的麦子,太阳烤,麦芒刺,晚上躺在床上,脸又红又痛,腰都不是自己的了。很多年后忆起割麦,脑海中总会浮现出金黄的麦浪,交织着滚烫的汗水和弯曲的背脊收一季麦下来,爹娘都会瘦一圈。一粒麦就是一滴汗珠,一仓黄灿灿的麦子就是一缸滚烫烫的汗珠。割完麦子,我和妹妹的任务就是拾麦穗。拾过麦穗后,地还不急着犁,还要空上一个星期左右,娘说:“地里应该还有一些没有拾回来的麦穗,让鸟雀啄干净了再犁。”收麦后的第一顿馍,是我们最期待的。蒸馍前,爹挑水,劈好柴。娘揉面,做馍,上蒸笼。我和妹妹烧火,打下手。蒸笼开
13、始变得潮湿,不断冒出麦香味儿时,两个小肚子开始“咕咕”地叫了,我和妹妹寸步不离地守在旁边,等着起笼。娘心中有数,她说蒸馍的火候要刚刚好,不够火候或者蒸过了,都不好吃。她一声“起笼”,笼盖一掀,那叫一个香啊!可娘说,新麦下来的第一口馍是不能急着吃的。中午,太阳当头照,万物明朗。爹把一条板凳往太阳底下一放,把一屉热腾腾的馍放在板凳上。馍的热气袅袅升起,娘双手合十,嘴里祷告着。她双手从胸前一放下来,我和妹妹就跑上前,一人捧一个馍,因为烫,吹一口气,咬一口,嘴咧来咧去,手倒来倒去,不一会儿,一个钵头大的馍就下了肚。在那明晃晃的阳光下,在那与粮相依的岁月里,在爹娘的衣襟边,馍香仿佛能在胃里留存好多年,未
展开阅读全文